馮程淑儀個老公貪污都係坐九個月,我舉報佢居然要判四個月,雖然對比起近日的手足所受的,我的刑期微不足道,但仍突顯了制度的不公義。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馮程淑儀 在 吳文遠 Avery Ng Facebook 八卦
【高官醜聞 豈會無關公眾利益?】—— 吳文遠 Avery Ng
兩年前本人向公眾披露廉政公署立案調查馮程淑儀換樓案,早前被裁定違反《防止賄賂條例》罪成,即時還柙候判。禁止披露受調查人身份的立法原意,是防止有人通風報信,令被調查人有所防範,但條例同時訂明,在有合理辯解下披露就不屬違法。裁判官認為披露受調查人身份,會損害馮程淑儀聲譽及可能影響調查,更認為披露目的只為提高個人知名度,事件與公眾利益無關。裁判官的裁決,明顯犯了非常粗疏的錯誤。
過去數年,公眾對政府部門、高官及執法機關的信任每下愈況,廉署也不是例外。今年2月廉署公佈的民意調查顯示,市民對廉署反貪工作的信心不斷下跌,比2012年梁振英上任前下跌9.5%。其中原因,正是公眾不滿廉署對高官濫權案件的處理手法和進度,連帶獨立性及內部管理也備受質疑。梁振英UGL案調查四年無果、陳茂波囤地案終止調查、湯顯明貪腐案不予起訴、林鄭西九事件終止調查。公眾無從得知調查進度,也無從得知終止調查的理由。在立法會被保皇黨隻手遮天的情況下,傳媒已成為公眾唯一的監察工具。
秉公辦案應受公眾監察
本人代表社民連公開到廉署舉報,正是希望廉署能在公眾壓力的監察下秉公辦理。向公眾交代廉署立案調查的決定,對案件調查的影響極為有限,因為馮程淑儀換樓案早被傳媒廣泛報道。此外,馮程淑儀是擁有公權力的高官,事件是針對公權力有沒有濫用,絕不能與普通市民的個人聲譽相提並論。考慮到公眾對於政府高官及執法機關在誠信上的質疑,法庭對公眾知情權的考慮,應該遠遠高於「高官個人聲譽」,以及對調查微乎其微的影響。
是次裁決中,裁判官認同公眾利益是合理辯解,更認為控方有舉證責任。可是,卻斷然否定本人的披露行為關乎「重大公眾利益」,甚至強指本人只為提高個人知名度。作為社民連主席,本人向廉署舉報以及向傳媒披露,均是代表政黨向公眾交代。事件涉及高官濫權和公共資源的運用,加上近年公眾對廉署信心漸失,廉署是否立案調查,當然關乎重大公眾利益。退一步說,即使本人有提高知名度的目的,也不會因此而抹煞了事件牽涉的公眾利益。將政黨及政治人物做的事情,扭曲成為了個人利益,本就是坊間常見的抹黑及攻擊。裁判官漠視整體背景,對律政司的歪理照單全收,令人嘆息。
其實,馮程淑儀換樓案牽涉高官是否與財團交換利益,在重大公眾利益考慮下,廉署和律政司本來就應該適度披露調查進度。可是,一如梁振英UGL案,至今渺無音訊。我們無從得知,究竟是廉署調查遇到實際困難,還是因為政治壓力,所以調查進度停滯不前。歸根究柢,中共欽點特首的制度不變,廉政公署的獨立性都會受到質疑。當保皇黨把持議會,不斷否決用《權力及特權法》調查高官濫權事件,那麼將爭議問題放在陽光底下,訴諸民意壓力,便是我們的唯一抵抗方法。
全文刊於蘋果日報(28/05/2018):https://hk.news.appledaily.com/…/…/article/20180528/20403468
————————————
【無懼政治檢控,拒與威權同行!請支持社民連!】
💵銀行過戶捐款:匯豐銀行 (004) 172-5-055782
💳網上信用卡月捐: lsd.org.hk/donate
👫成為社民連義工: lsd.org.hk/join
【社民連最新資訊】
📷Instagram: instagram.com/lsd_hongkong
📱Telegram: t.me/lsd_action
📺Youtube: bit.ly/hklsdvideo
馮程淑儀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八卦
【政府收緊查冊安排 邊個最開心?】
上星期港台記者因查冊而被捕,剛剛亦再有一位透過查冊揭發警長私家車跟蹤黃之鋒嘅市民被捕。及後有傳聞指政府打算進一步收緊記者查閱車輛登記冊嘅條件【註1】,換句話說將來記者做偵查報道,或民間團體要確認資料以作研究,將會困難重重,亦面臨法律風險。
值得注意嘅係,政府要求除咗收緊車牌查冊外,順便以「避免起底」為由要求所有部門檢視各個查閱登記冊嘅安排,例如土地、公司、建築圖則、婚姻名冊等等。其中婚姻登記名冊已經預先打響頭炮:入境處「誤稱」法例已改,嘗試拒絕記者查閱某高官嘅婚姻登記狀態【註2】。
聽到呢個「避免起底」安排,最開心嘅可能係一眾高官。因為單單過去10年,因查冊被揭發官員涉嫌違規違法嘅事件,多到不能盡錄。本研精選左以下同最高層官員有關嘅新聞,全部都靠傳媒查冊先揭發或確認詳情:
【僭建:唐英年、梁振英、鄭若驊、楊祖賜】
-2012年,《明報》透過查閱建築圖則揭發,時任政務司司長唐英年的約道大宅有大規模僭建,其後唐英年因深陷醜聞而失去支持,最後落選特首選舉。
-同樣係2012年,受惠於「唐宮風暴」當選特首嘅梁振英,就任前同樣被《明報》亦透過查閱建築圖則,揭發梁振英持所住嘅山頂大宅有僭建物。梁振英曾宣稱「確認」大宅無僭建,但後來辯稱為「無心之失」。
-2018年,鄭若驊就任律政司前夕,被《蘋果日報》及《明報》透過查閱建築圖則,揭發她位於屯門的獨立屋有僭建物,同樣有僭建物的鄰屋由潘樂陶擁有。記者透過婚姻登記冊,證實兩人為夫妻關係。及後潘樂陶被檢控,罰款2萬元,而鄭若驊則未被檢控。
-2020年,輔警總監兼新鴻基地產市務總監楊祖賜被《明報》透過土地查冊發現其西貢村屋僭建,及透過查閱「地段索引圖」發現,該村屋外架設圍欄佔用官地供私家車停泊。後來楊祖賜拆除僭建物,但要求地政處批准透過短租繼續佔用官地。
【呃租津:麥齊光】
-2012年,前發展局局長麥齊光被《蘋果日報》揭發與前路政署助理署長曾景文互相租住對方擁有的單位,以獲取公務員租金津貼。《蘋果日報》透過土地查冊,確認兩人所住單位實為對方擁有。數日後,《蘋果日報》同樣透過土地查冊獲得「賣樓授權書」,確認對方可以出售自己嘅單位,猶如自己擁有一樣,印證「呃租津」嘅指控。最後麥齊光下台,與曾景文同被判監。
【囤地:陳茂波】
-麥齊光落馬後,陳茂波取而代之就任發展局局長。但陳茂波同樣將被查冊「纏繞」。2013年,《蘋果日報》透過土地查冊及公司查冊,證實太太許步明及家人透過空殼公司持有古洞北新發展區內嘅三幅農地。其時陳茂波主理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若被收地估計坐收1245萬,遠超94年時買入價,引起囤地自肥質疑。最後陳茂波辯稱土地由「太太及太太的家人」持有,最後事件不了了之。
【經營劏房:陳茂波】
-被揭發囤地前一年,陳茂波被《蘋果日報》透過土地查冊及公司查冊,透過許步明持有公司喺佐敦同大角嘴經營劏房,涉違反建築物條例。而發展局正正係處理建築物條例事宜,明顯有利益衝突,事件後來不了了之。
【路上炸彈:亦係陳茂波】
-2013年8月,陳茂波係銅鑼灣駕駛七人私家車時無打燈切線,釀成車禍,事後被控不小心駕駛,罰款了事。記者透過查冊證實該七人車為陳茂波名下公司持有,為2012年10月時陳茂波涉嫌「酒駕」開車違規切雙白線嘅同一部車。
【假首置身份買樓避稅:鄭若驊、周達明、謝曼怡】
-2018年1月,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被揭發屯門寓所僭建後不久,再被《明報》透過土地查冊揭發前一年以個人身份名義「首次購入」淺水灣豪宅,避過印花稅「辣招」,慳稅600萬。但鄭若驊早前已被傳媒透過土地及公司查冊,得悉透過私人公司名義持有屯門及沙田住宅單位,證實為「假首置」。
-《香港01》透過土地查冊發現,訂立樓市「辣招」嘅高官,亦被揭發有份參與避稅。2018年,時任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庫務)謝曼怡負責制定「辣招」政策。但其夫時任公務員事務局常任秘書長周達明喺「辣招」推出前,將九龍東單位轉讓畀謝曼怡,令周達明及後可以以「首置」身份買入新物業,「慳稅」逾500萬元。
【收受利益:馮永業】
-2016年,《香港01》透過土地及公司查冊發現,時任民政事務局常任秘書長馮程淑儀與賭王姨仔陳婉玉互換豪宅獲利,而其夫馮永業曾為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副秘書長,就開放航權及直升機業務上與陳婉玉有聯繫。廉署及後調查,馮永業最後罪成入獄。馮程淑儀則因「證據不足」而未被檢控,及後升職「坐正D8」,現時為林鄭設立嘅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
-除被揭發與賭王姨仔陳婉玉互換豪宅,《香港01》進一步透過車輛查冊,發現陳婉玉於2009年將超級跑車Maserati轉讓予馮永業,而跑車交易時正是馮於經濟發展及勞工局處理直升機事務後2年,再次引起馮永業的利益衝突問題。
-查冊侵犯私隱?-
而家政府放風收緊查冊,聲稱係保障被查冊者嘅「私隱」,例如會否打算引入機制,先徵詢被查冊者嘅同意先可以發放資料?但若然被查冊嘅,係做緊唔見得光嘅交易嘅高官,大家估下佢哋會唔會同意向公眾披露查冊資料?
由上述無數嘅高官被揭發違法違規事件可以睇到,民間社會透過獲得官方資料嘅權利,確認官員違規詳情以作進一步分析,最後事情得以曝光。無呢啲資料,難以相信政府會主動撤查,何況牽涉嘅係最頂層嘅官員。
官員為公眾人物,一舉一動將影響公眾利益,官員不可能以「保護私穩」為由禁絕查冊,順便為自己免疫,令公眾無法揭發自己濫權。開放予公眾查冊本身並非與「保護私隱」對立嘅問題,而係一個關乎重大公眾利益嘅問題。
-封鎖資訊 真相不再-
事實上,資料「封鎖」已經開始發生:現時查閱出生、死亡或婚姻登記紀錄,已經需獲當事人同意。公眾要知悉官員有否轉移資產比家人,已困難重重。若然相關限制伸延至土地查冊、公司查冊、建築圖則查閱等等安排,官員嘅一連串僭建、呃租津、偷步賣樓、囤地、利益輸送,公眾將無法知悉,亦難以想像現時政府會主動執法。
可想而知,禁絕查冊後,違規違法行為將會以幾何級數激增。若然政府「避免起底」保護嘅對象,其實係貪污舞弊嘅人,傾力反對收緊查冊安排將會係每個香港市民嘅義務。
#開放政府研究
#查冊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撐港台
【註1】運輸署:車牌查冊資料只應用作與交通及運輸相關事宜
https://news.rthk.hk/rthk/ch/component/k2/1558580-20201105.htm
【註2】入境處職員誤稱已改查冊法例 見高官名問記者:你係佢邊位?
https://www.hkcnews.com/article/35469/%E5%85%A5%E5%A2%83%E8%99%95-%E6%9F%A5%E5%86%8A-35469/%E6%9F%A5%E5%86%8A
---
🕵️♀️ 支持開放政府研究工作
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localresearch/
📸IG: https://www.instagram.com/liberresearch/
🖨TG: t.me/liberinfo
🐦Twitter : https://twitter.com/LiberResearch
🎥Youtube: https://bit.ly/2WOIKTk
🧠研究義工報名申請表
https://bit.ly/2SbbyT3
馮程淑儀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謎米新聞:news.memehk.com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5rl0S6wxD4/hqdefault.jpg)
馮程淑儀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8T9_3aEQE/hqdefault.jpg)
馮程淑儀 在 852郵報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贊助《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support-us/
852郵報
http://www.post852.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4xQv5I21CY/hqdefault.jpg)
馮程淑儀 在 馮程淑儀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馮程淑儀 ,GBS,JP(英語:Betty Fung Ching Suk-yee,1964年10月7日-),候任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行政總裁,第一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