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地區野菜很多,吃起來口感嚼勁氣味都和大菜田養殖的菜不完全一樣。
小時候食物來源稀少,家庭主婦多在大自然中找野生的食物來吃,家門口溪水裡摸得到蛤仔蝲仔,田裏的野生黃鱔泥鰍都可以打牙祭。
我家後院有防空洞,預備空襲避難,戰爭一直沒有發生,防空洞上的覆土就長滿各種花草,我最喜歡山芙蓉,花朵粉白粉紅相兼雜,極美麗。貼著覆土有一片野草,一叢一叢,看起來不起眼,但也開花,花有白有紅有紫,母親說這是「寶釧菜」,她一面摘菜,一面就說起王寶釧苦守寒窯十八年的故事。
母親愛看戲,她許多知識是從戲中來的,亦真亦假,多半是民間百姓相信的傳說。她一路在戰亂中看戲,看過秦腔的「王寶釧」,河南梆子的「王寶釧」,後來在大龍峒保安宮廟口看歌仔戲版本的「武家坡」,主角拿著鋤頭菜籃出來,她就跟我說:「看,這就是王寶釧。」戰爭中父親長年在戰場上,母親看王寶釧,等丈夫一等十八年,苦守寒窯,大概很有角色的認同吧。
「幸好武家坡上長滿這野菜,王寶釧十八年就靠挑野菜活下來。」她說:「陝西郊外寒窯還在,窯口插一把鐵鏟,窯裡有寶釧畫像, 野菜吃太多,肚皮是綠。」
民間的「傳說」最好別用歷史去考證,但是,老百姓不信「歷史」,他們依靠「傳說」活下來,「傳說」很像讓苦守寒窯的寶釧活下來的野菜,夠頑強,夠野,如何踐踏還可以活著。
我在母親身邊學了很多野菜故事。她摘空心菜也說起比干被挖了心,卻還有法術空心騎馬出城,卻在城門口遇到妖女幻化賣菜老婦,喚叫「賣空心菜」,就破了比干法術,比干從馬上倒地而死。「空心菜」故事似乎是從「封神榜」來的,自古不信歷史就有另一種胡謅的本領,去寫小說或編戲劇。
「寶釧菜」母親用鹽醃,加油涼拌。這次台東吃的寶釧菜是用麻油加辣椒炒的。數十年不見,見這盤菜,如見母親。老闆見我沉思,告訴我這菜正式名字是「馬齒莧」,台灣民間叫「豬母奶」,「連豬吃了都有奶,你看多營養,有omega 3的成分呢。」
老闆口氣和母親頗相似,只是母親對「寶釧菜」的認同更有她不可說的辛酸記憶吧。她看「武家坡」,最後薛平貴回來,十八年不見,要試一試妻子貞節,母親看到這裡就有一肚子火,眼中有委屈,禁不住會罵:「這男人,混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菜檔扎根大埔區十多年,店主黃太都堅持每日到菜欄入貨。「他們晚上十一時多割菜,兩點多就買到。新鮮不經雪藏,放在架上都比較靚。頭位買菜較靚,親自挑選,見靚才買,供貨沒那麼靚。價錢貴一元幾角,但客人食得有信心。」 賣中外蔬菜過百款,引入少見特色蔬菜。青瓜花($35/磅)是帶花的青瓜仔,含葫蘆素可增強免疫...
馬齒莧頭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清代皇帝怎麼過年?年夜飯吃東北菜,三清茶宴會好友
【隨著2020年到來,北京故宮也迎來600歲的生日,這一回,北京故宮特別製作了一系列以年節為主題的節目,找來特別來賓話家常,講述當年皇家過年的禮節和典故,由故宮專家全程參與策劃、撰稿,擔任學術顧問及監製,經過考證的內容,再找貼近民眾的明星藝人們來遊故宮,重現當年紫禁城裡的故事,這樣的方式,已成為北京故宮近幾年最有效的宣傳】
{內文}
你想過,住在紫禁城裡的皇帝是怎麼過年的嗎?北京故宮推出一系列的賀歲片,前進神秘的宮殿深處,一探究竟。
過年期間,乾隆皇帝會在重華宮舉辦私人聚會
(故宮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王志偉)
重華宮它對於乾隆個人來說,在紫禁城裡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就是他還在皇子的時候,曾經在這個地方度過了八年的時間,所以這個重華宮是他登基以前的潛邸
紫禁城的一個小角落,是乾隆私生活的重要場所,有別於別處的金碧輝煌,陳舊的宅邸反而有生活化的溫馨。
(故宮出版社編輯室主任/王志偉)
清代皇帝從康熙時代開始就和臣子舉行宴會,當時這些大臣是喝酒的,能喝的還要多喝,導致了當時有一些參加宴會的一些大臣,是通過太監扶著才出去的,(喝高了),所以說,這個宴會還要作詩,有些人當時就無法作出詩來,甚至康熙皇帝本人也是在第二天他才寫出這個詩來,所以後來到了乾隆時代,從酒宴就變成了茶宴
重華宮茶宴成了皇帝過年期間固定的文人聚會,參加的除了內廷大臣.翰林學士,曾有幾年,還出現了過外籓王公,宗室和家人。
(這就是重華宮的正殿明間,曾經安放的是皇帝的寶座)
由專家帶領,及大陸知名的主持人竇文濤等來賓串場,像聊天式的陳述當年皇帝過年場景,一播出就登上微博熱搜,引起熱烈討論,這是北京故宮向外界宣傳的新手法。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從實體展覽向數字的一些節目轉化,通過最嚴謹的學術作為基礎,來闡釋我們過年的禮俗,我們還有這個延伸的叫故宮賀歲辭典,我們把相關文物都給大家呈現,也有我們的專家予以解說等等,金甌永固杯 比方說還有這個對聯 門神,還有皇帝可能紅包等等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在茶宴方面,更多的是他需要和這些大臣聯情,他是要表示他比較尊重賢才,需要在他很私密的,重華宮真正的別人都不怎麼去,他最重視的一個地方他家,我把你們大臣請來,咱們喝茶吃點心
表達了皇帝的重視,同時也表明了,在不談國家大事之餘,乾隆也有自己的兄弟朋友,這是他私下真實的一面。而這茶宴中的茶,也和一般的不同。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可以說是乾隆皇帝的發明吧,在這之前別人沒這麼喝過茶,它把這麼特殊的三種東西放在一起了,三清,一是他用了梅花,一是用了佛手 還有松子來泡的茶。(他為什麼不用茶葉泡呢),我覺得一是梅花,是有文人的高潔在裡頭的,(松竹梅 有這個
歲寒三友),佛手 福壽 佛福同音,佛手 福壽 諧音,這個松子呢,一是北方來的,我們東北老家的,紅好多產松子,這一是他老家的食品,第二呢,以前早年的書上會寫,有神仙吃了這個(松子)比較長壽等等
過年以茶宴會友,而皇帝團圓飯必吃的是餃子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皇帝有一頓最重要的餃子,就是在大年初一早晨,給他就端一點,最少的時候可能就端四個,多的時候可能端六個或十二個,(啥餡的),早年的文獻沒有特別明確的記載,但是晚期的我們看到檔案裡有記載,吃豬肉和菠菜,(豬肉和菠菜)和馬齒莧
(但是它裡面擱錢嗎),他會包,你像乾隆四十八年那次元旦,那天早晨大早上給他送了四個餃子,裡頭包兩個錢,兩個包錢,他吃三個至少吃出一個錢,吃出錢就表示這一年吉利嘛
皇帝吃餃子的場景只能想像,而裝餃子的器皿現在倒是還看得到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就叫飛龍宴盒,是一個雕漆的,那一小盤餃子是放在這裡頭,從膳房裡端來
過年這天其實皇帝的禮儀性的活動非常非常多,排得非常滿,比方說要和大臣舉行像團拜一類的,在太和殿接受大臣的朝拜,如果皇太后還活著的時候,他要帶著大臣去給皇太后拜年等等,節奏非常的密,所以他這些吃飯都是比較儀式化的
除了餃子,從保存下來的菜單中,也可看出,清代皇帝所吃的年菜,大多是東北菜色為主
(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任萬平)
這是他乾隆四十八年的時候,他跟后妃在這個重華的金昭玉粹吃的,比方說拉拉就是黃米飯,拉拉一品黃米飯,(大金碗),這用大金碗盛的,然後這個燕窩掛爐鴨子,這是掛爐肉野意熱鍋一品,(這個挺有意思),(為什麼叫野意呀熱鍋),指的是那個野味,(這個肉是野意,就是兔子 鹿都算,只要是野地的),燕窩芙蓉鴨子熱鍋一品,這個是萬年清酒燉鴨子熱鍋一品,(平常感覺皇宮裡的菜,不都是名字特別玄虛的嗎),這個特實在,這個很直白是吧,大家一看就明白。這個燉雞大炒肉燉酸菜熱鍋一品,聽到燉酸菜,這是滿族的東北菜。(到底好不好吃,咱們很難研究了,以及現在的宮廷菜到底是什麼),其實都是演義成分,其實能有多好吃呢?我覺得可能都不會有我們今天的好吃,因為撼們現在物質極大豐富,我們每個人吃的食材的廣泛性,都超過了過去的皇帝
由故宮專家全程參與策劃、撰稿,擔任學術顧問及監製的節目,所有問題和資訊,都經過了嚴密的查證,透過專家的分享,紫禁城裡的年味,也拉近了與平民百姓間的距離。
馬齒莧頭 在 葉怡蘭 Yilan Facebook 八卦
昨日晚餐:「Holt」。
→ 開張甫數月的話題口碑餐廳。先前看了些菜色照片,感覺似是合心對味所在,遂與食友相偕一訪。
果然,來自加拿大、背景歷練扎實的主廚 Jeffrey Downs 執掌下,料理路數與風味組成極是簡約清澈、細緻婉雅,尤其素材配搭雖看似極簡,卻時見別出一格之巧思洞見,確實我的菜。
比方兩道冷前菜:生蠔+牛肉澄清湯+梅爾檸檬茴香冰沙,生鯖魚+高山梨+生栗子薄片+羅勒和山當歸,層次清亮,香與味與韻活潑多芳。熱前菜的花枝也好,炭爐上烤得半熟柔嫩燻味習習,佐以烏魚子、蘑菇、蘑菇醬汁和馬齒莧,單純裡透著濃腴。
然進入魚和黑豬肉主菜後,調味雖依然出色,如午仔魚和水果玉米、金華火腿奶油醬汁與綠竹筍泥之搭,讓人點頭頻頻;然也許為了追求口感的澄淨,採以遠火低溫炙烤,甚至還撕去魚皮……導致上好肉魚應有之潤美質地和酣暢淋漓個性顯得幽微,不無小憾。也許假以時日,對在地食材更熟稔熟悉,未來可期。
佐酒則是另一驚喜,幾乎一菜一酒,豪氣非常;且類型風貌來源多樣多端,和料理更是和合,喜歡~
※ 更多外食分享 https://goo.gl/UJJNUf
馬齒莧頭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評價
菜檔扎根大埔區十多年,店主黃太都堅持每日到菜欄入貨。「他們晚上十一時多割菜,兩點多就買到。新鮮不經雪藏,放在架上都比較靚。頭位買菜較靚,親自挑選,見靚才買,供貨沒那麼靚。價錢貴一元幾角,但客人食得有信心。」
賣中外蔬菜過百款,引入少見特色蔬菜。青瓜花($35/磅)是帶花的青瓜仔,含葫蘆素可增強免疫力,其維他命E則可美容養顏。除去花和尾部,洗淨後生食或煮熟均可,可作沙律、冷盤或熱食,清脆鮮嫰。花生苗($18/盒)是長芽的花生,含豐富營養素,有預防心血管疾病、防癌、美容等功效。可切開花生和芽部,又可整條炒。花生脆,芽部爽,清甜可口。藥用成效高的馬齒莧頭($32/斤),可清熱消炎去濕毒,舒緩暗瘡、濕疹等。洗淨切段後煲湯或糖水,亦可以搗碎敷在皮膚上。
卿記菜檔
地址:大埔墟街市W45&W52
營業時間:星期一至日 9am-7pm
電話:6999 6955/6461 7002
阿嫲農莊
網店:https://bit.ly/2RAiGaU
足本訪問: https://bit.ly/3mJznPD
===================================
? 8折全年睇《蘋果》即慳$121!
現有日費訂戶亦可轉訂? http://bit.ly/2YwE3Ma ?
訂閱《飲食男女》YouTube: http://bit.ly/2Md5V2k
Facebook: http://bit.ly/2MJejcp
Instagram: http://bit.ly/2EA3qpR
推薦影片:
「大埔為食友」谷主現身!曾年薪過200萬保險佬 為已故老友開搵食page 兩大原則不收費不踩人:最想幫助小店(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yptIrbkQamg)
前米芝蓮星級失業總廚大埔開扒房 「幾百蚊價錢食酒店級數」澳洲橄欖飼和牛肉眼 配100款氈酒收藏 「街坊生意 賺錢未諗住」 (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_4KpDeG2HPs)
大埔中菜 街市隱蔽蛇舖賣無味精小菜 $160海鮮餐 每日限量10個墨汁肉餅 性格大廚無懼疫症:我經歷得起(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gSUXbAd-20)
【假如沒有天價租】「福食」三老 唔靠綜援靠自己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aUE2oQIDoV0)
【籽想旅行】直擊東南亞首個人妖騷後台 變性舞台一姐的日與夜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CBBq_D0-Lsg)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大埔街市 #青瓜花 #花生苗 #馬齒莧頭
#飲食男女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飲食男女 打卡大街小巷搵食地圖
https://hk.adai.ly/e/gPF0DIjsB9
《蘋果》每日為你增值 立即訂閱
https://hk.adai.ly/e/kbo0wDsxB9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Z1jKpFErjs/hqdefault.jpg)
馬齒莧頭 在 簡單易煲馬屎莧茶~祛濕疹、祛濕、排毒、清熱解暑 - YouTube 的八卦
東張西望| 香港特產| 七月莧菜勝黃金| 馬屎莧| 馬齒莧. TVB (official) ... 土茯苓妙用方法教煲勒莧菜頭土伏岺袪濕湯- 鄭丹瑞《健康旦》#方曉嵐Part 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