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的科學實驗室]軟硬兼施,潰縮區?
「這車這麼軟,一撞就稀巴爛,你別買吧!」每次有車禍,某些牌子總會在爆料公社或是鄉民版上被神化、或是被唱衰,而目前大部分人對於汽車安全的觀念依然停滯在六十年前左右,認為車就是「鐵包肉」,外面的鐵一定得越硬越好,才能保護到裡面的乘客,此話當真?在西元1952年之前,全世界都認為高剛性、不會變形的汽車才是最安全的,但是賓士的工程師“Bela Barenyi”否定這種看法,他認為,汽車應該需要有適量的緩衝區,所以他把汽車分為三部分:車頭、車尾、駕駛艙,把駕駛艙以外的區域都設計為利用彎曲來吸收撞擊能量,然候駕駛艙以高剛性材料打造,使其不變形。而為什麼要吸能?為什麼要減少傳遞到汽車內部的能量?這些物理學公式就有待車友們補充了,不過我知道,假設現在車輛以時速60公里行駛,車內的乘客也是以同樣速度向前移動,如果此時,車輛突然減速到時速40公里,那身體慣性依然會以時速60公里移動,所以身體會突然往前移動,然而,安全帶保護了我們,把我們拴在駕駛座上,不過,如果以時速60公里筆直的往牆壁撞擊,這時候車輛與身體都會瞬間從時速60公里達到靜止狀態,即使身體沒有外傷,但你別忘了你的五臟六腑,這樣的加速度會導致內臟撞擊胸腔、大腦撞擊頭骨,而潰縮區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碰撞的持續時間,將碰撞能量減少,說到這,你是不是開始懷疑越硬就越安全的民俗傳說了呢?
-
狂人日誌:http://madvnz.com
狂人日誌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K6e7ynljCtU
狂人日誌微博平台:https://www.weibo.com/6339865792/profile?topnav=1&wvr=6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潰縮區 #軟硬平衡才好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八卦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汽油蒸汽之收集—碳罐
【碳罐】
碳罐就是一個填充了活性炭的罐子,我們知道汽油是極易揮發的,油箱內的壓力會隨著揮發越來越大,為了不至於造成危險,早前人們把油箱蓋做成限壓閥形式的,當油箱內壓力超過一定值後限壓閥打開,汽油蒸汽直接被排放到大氣中,對環境是無益的。後來出現了汽油蒸發控制系統(EVAP),而碳罐就是該系統中的重要組件。
【作用】
碳罐位於汽油箱和引擎之間,其主要作用就是收集汽油蒸汽。當車輛熄火後,油箱內的汽油蒸汽由一根導管引入碳罐,被具有吸附性的活性炭儲存於碳罐之中,引擎再次啟動之後,位於碳罐和進氣歧管之間的電磁閥打開,進氣歧管內的真空產生作用力將碳罐中的汽油蒸汽吸入進氣歧管參與燃燒,以此達到環保和節約燃料兩重目的,很多車主會遇到油箱加太滿導致引擎啟動困難的問題,這很可能就是碳罐所在的汽油蒸發控制系統出現了問題。碳罐電磁閥常開,會導致油箱內的汽油蒸汽全部進入進氣歧管,進而使得電腦檢測到混合器過濃無法啟動,電磁閥常關可能導致碳罐內汽油蒸汽飽和,多餘的汽油蒸汽直接散入大氣,車內汽油味濃烈等問題。
-
狂人日誌:http://madvnz.com
狂人日誌youtube頻道:https://youtu.be/K6e7ynljCtU
狂人日誌微博平台:https://www.weibo.com/6339865792/profile?topnav=1&wvr=6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碳罐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在 狂人日誌:MadVnz Facebook 八卦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水平對臥引擎!
水平對臥引擎,就是將複數的汽缸分成兩等份,,以曲軸為中心呈現180度夾角而分列左右的形狀,所以才叫「水平對臥」,又更因為左右對稱的活塞作動時就像是拳擊手出拳,所以又叫座“Boxer engine”,這種引擎廣泛被保時捷、速霸陸採用,尤其是速霸陸。關於其優點,因其活塞採180度對向設計,使重心與外形上都低於其它引擎型式,因此可壓低引擎與整個車體重心,提供更佳的平衡感,又更因為,活塞採對向作動,自然有效降低震動;關於其缺點,水平對臥引擎在製作時必須將所有部件分為左右兩側製作,如何處理這些必要元件變得很繁雜,再加上引擎本體呈扁平狀,引擎室的佈局大幅提升了維修難度,總而言之:貴、麻煩。
運作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iT4A2oVCKs
#馬里的科學實驗室 #水平對臥引擎 #Suba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