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聯合早報》2/28 (照片由緬甸民間人士提供,自227夜晚至228清晨)
* 緬甸駐聯合國大使覺莫吞(Kyaw Moe Tun)週五(26日)在聯合國大會上致辭時說,他是代表翁山淑枝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政府發言,他呼籲國際社會為緬甸民選政府伸出援手。
覺莫吞告訴聯合國大會:「我們需要國際社會採取最強有力的行動,立刻結束這場軍事政變。」
緬甸國營電視台週六指控覺莫吞「背叛了國家,代表一個非政府組織發言,濫用了國家賦予他的權力和職責。」
緬甸駐聯合國大使被軍方開除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9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加大鎮壓示威者力度 緬軍方在仰光等城市開槍捕數百人】緬甸軍方在示威浪潮持續三周後加大鎮壓力度,昨天在仰光等城市向示威者開槍,有人受傷,數百人被逮捕。緬甸駐聯合國大使則罕見地公然與軍人政權決裂,在聯合國大會上呼籲國際社會立刻採取行動終止緬甸政變。
* 緬甸政治犯援助協會代表昂苗覺告訴路透社,他們確定有好幾百人被捕。
昂苗覺說:「超過10輛監獄巴士開進了永盛監獄(Insein prison),每一輛巴士上有大約四五十人。」他說,中部城鎮蒙育瓦(Monywa)也有大量示威者被捕,「我們還在設法追查這些人的名字。」
緬甸維權組織指警方逮捕數百人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9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根據NHK,在緬甸發生的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3周以上,在最大城市仰光等地,示威人群2月27日也進行了佔領道路等抗議活動。對此,緬甸軍方加強了對抗議示威活動的打壓,警方接連拘押了大批抗議者,並為驅散示威人群而多次開槍。
* 法新社報導,緬甸安全部隊28日又開槍鎮壓反政變示威者,造成南部土瓦市至少3人死亡,另外20人受傷。
一名救難人員說,這三人「都被實彈射殺」,其他人則是被橡膠子彈射傷。
* 緬甸救護車服務部澄清說,週六(27日)在緬甸中部城鎮蒙育瓦(Monywa)遭射擊的女子還活著。
緬甸救護車部門指遭射擊女子還活著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8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仰光首次傳出鎮壓槍聲 有外國記者被抓,後來釋放】緬甸反政變示威抗議活動持續三個星期,衝突情勢逐漸升高。第一大城市仰光昨天發生軍警開槍和發射眩暈手榴彈驅散示威群眾事件,還首次有外國記者遭警方逮捕。
安全部隊在一些城市逐步增加武力來鎮壓示威群眾,但在商業中心仰光,當局一直非常克制,主要依靠路障和部隊留守來防止示威者聚集,這是首次傳出軍警鎮壓示威者時出現槍聲。
* 【拜登上任後首項軍事行動 美空襲敘境內目標意在何為?】美國總統拜登指示國防部對敘利亞東部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目標發動空襲,摧毀多處設施。這是拜登上任後首項軍事行動。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的伊朗問題專家馬洛尼說,通過這次空襲行動,拜登政府一方面打擊伊朗支持的民兵組織,另一方面可以同時推進與伊朗就核武協定的談判。她在推特上發文說:「這是拜登(政府)的一記高招,顯示美國在此問題上游刃有餘。」
* 【與南非變異病毒相似 新變異病毒在紐約快速傳播】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變異冠病病毒正在美國最大城市紐約快速傳播。
在紐約發現的變異冠病病毒稱為「B1526」,與之前在南非發現的變異病毒有些相似。
哥倫比亞大學瓦格洛斯內科與外科醫學院的研究員週三說,B1526最早於去年11月在紐約採集的樣本發現,到今年2月中旬,紐約涉及該病毒的確診病例佔總數12%。這種病毒的突變可能幫助它避過免疫系統的攻擊。
* 美國司法部高級官員警告說,美國本土暴力極端主義行為在不斷增加,「對美國公共安全和國家安全構成日益加劇的嚴重威脅」。
美司法部指本土暴力極端主義行為增加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9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疫苗及相關生物製品咨詢委員會週五(26日)舉行會議,針對美國強生公司旗下楊森制藥公司(Janssen)研發的冠病疫苗展開討論,並得出積極結論。
美藥管局對強生冠病疫苗給出積極結論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8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情報部門解密沙烏地阿拉伯《華盛頓郵報》記者卡舒吉遇害調查報告後,沙烏地外交部表明「完全拒絕」解密報告,指該報告包含不正確的信息與結論,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隨即聲援沙烏地阿拉伯。
科威特阿聯酋聲援沙國 拒絕卡舒吉遇害報告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7-112738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前防長:北京或用蠶食戰略奪取台灣實控島嶼】曾擔任美國國防部長的蓋茨(Robert Gates)26日指出,北京可能會考慮奪取接近大陸、由台灣實際控制的島嶼,這可能會是一種蠶食戰略(nibbling strategy)。
綜合《華盛頓郵報》網站視頻與聯合新聞網報道,蓋茨26日參加《華盛頓郵報》的一場線上活動時說,經歷1950年代中國大陸與台灣在金門與馬祖對抗的危機,要再激發美國人支持台灣奪回這類島嶼會非常困難。
近期一些輿論分析認為,北京的目標將是東沙群島。香港《南華早報》去年12月19日的分析文章,引用日本和台灣專家的觀點指出,相比直接攻打台灣,解放軍未來更有可能先奪取台灣所控制的東沙群島。
* 因感染冠病於本月初逝世、終年100歲的英國二戰老兵穆爾(Tom Moore),其葬禮於當地週六(27日)舉行,空軍派軍機在上空飛過致敬。
百歲英國老兵穆爾葬禮 二戰軍機低飛致敬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8-112751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德國疾控機構27日公佈的冠病疫情指數再度出現反彈,從前一日的62.6升至63.8。隨著「解封」日期臨近,多位德國專家警告稱該國疫情或將出現惡化。
德國疫情數據再反彈 專家憂「解封」後四月重回疫情高峰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8-112751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法國總理卡斯泰要求加強冠病疫情防控執法力度,以遏制疫情惡化。巴黎大區公共交通管理部門表示,計劃從下周起削減公共交通運輸。
法總理要求加強疫情防控 巴黎大區擬削減公共交通運力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228-112749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曼谷近郊的法身寺(Dhammakaya)每年此時慶祝萬佛節時,必定匯集數以萬計的信眾參與法會,今年冠病肆虐,傳統止步,不過寺方另有安排。週五晚上,這個大法會在線上舉辦,寺廟架起了280米長的LED屏幕,讓信眾隔空參與盛會。
20萬信眾通過Zoom參與泰國最大寺廟法會 https://www.zaobao.com/beltandroad/news/story20210228-112742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波蘭一個有千年歷史的鹽礦成了冠病患者康復療養的熱點。
被聯合國列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維利奇卡(Wieliczka)鹽礦有327公尺深的坑室,建有房間、禮拜堂、湖泊等,宛如一座地下城市。這裡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冠病疫情暴發後旅客絕跡,卻吸引了不少冠病康復者來這裡療養。
千年鹽礦成冠病患者 康復療養熱點 https://www.zaobao.com/znews/international/story20210228-112743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同時也有9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萬的網紅尚恩 Shaw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前期回顧:https://youtu.be/8vKqnHXrS6g 邊線霸主馬洛斯強勢回歸!又坦又痛的奧義配裝,行雲流水的真傷連招 ⚡️社群媒體 訂閱頻道:https://goo.gl/19yho8 業務諮詢:[email protected] Nonolive: 811760...
「馬洛斯連招」的推薦目錄:
馬洛斯連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著名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曾說:「從事物的原貌發現愛。」(We love the things we love for what they are.)試圖改變所愛的事物,便是破壞了這份愛。
和立場與自己極度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你會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真正的信念為何?為何抱有如此信念?奇妙的是,你的信念其實會因此更加堅定。我相信,我愛人的政治理念沒有比他的性格更重要,後來我們的生活經驗證實的確如此。無論如何,理念只是性格的組成成分之一,而我丈夫有他獨一無二的性格。
取自《在家不要談政治》
************************************
作者在處理關係,真是深具智慧。可以「在愛中做自己,也讓對方做自己」,講起來很簡單,但大部分人都有困難。
因為很多人學不會尊重人,很多人難以跳脫二元對立的狀態—而這是「小我」運作的重要邏輯。
一定要用對錯談,也可以有兩個對,而不一定是「你對,就表示我錯」。不過,真難,有人的智慧程度,就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難以互動,每一次自以為的「溝通」,都在進行情緒角力。
這種互動常讓雙方痛苦,這種人難以撇開歧見,在共通處合作。其實一個人如果成熟一點,可以活得豐富許多。
祝福各位朋友,常把念頭歸零,再慢慢觀照構成自我的念頭,看見激情般的執迷,可能來自於害怕自己的價值被否定!
************************************
如何判定這段關係是否有救
【文/ 珍.賽佛】
有時候,即使得到最好的建議或是投入最真誠的努力,達成和解及維持和平的效果也很有限。該如何判定,在竭盡全力後,這段關係是否真的能維持、改善,或是有所變化,還是說真的沒救了?遇上政治分歧,你可以學習掌控自己的怒氣與挫折感,但無法改變對方的基本性格。有些人的個人特質,包含政治理念以及表達理念的方式,永遠都和你合不來。無論你抱持何種希望,情況還是一樣。許多人就是無法忍受伴侶在重大議題上和自己意見不同,像是槍枝管制、移民或墮胎;跨越立場的愛對他們來說行不通。你必須找到政治領域之外的充分理由,才能忍受你不喜歡的部分,在性格脾氣方面也一定要合得來才行。這點不只是應用在伴侶上,也適用於朋友身上。
舉例來說,珊蒂.卡普蘭每天都找她丈夫丹吵政治,但是丹卻明智地沉默以對。他為何能容忍她對兩人政治分歧的敵意呢?「我欣賞她所做的所有其他事。」他告訴我,撇開他最近剛成為川粉,他們都欣賞彼此的其他特點,婚姻雖有動搖,卻依舊完好。然而,凱蒂.克萊克就必須放棄另類右派的男友克里斯.施瓦茲,因為她了解到,他那討人厭的政治理念已經融入他的性格中。他不給她任何反對的空間,不尊重她的感受。當她提出異議,他便以充滿仇恨的口氣指責她。克里斯很聰明,但越相處珊蒂只會更加痛苦、憤怒。她最後判斷,他有嚴重的情緒障礙,遠超出意識形態的問題。她知道離開他是對的,把他逐出生活之外後,她著實鬆了一口氣。
也有人在關係中深愛彼此,但討論政治的興趣大不相同。卡羅斯和南希就是個例子。他們十分相愛,很能同理對方並互相欣賞,所以才能忍讓彼此,對於能否討論的事情做出妥協。當然,這份妥協有多值得,他們從沒懷疑過。
著名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曾說:「從事物的原貌發現愛。」(We love the things we love for what they are.)試圖改變所愛的事物,便是破壞了這份愛。
如果你需要新的啟發、一個令人驚喜、罕見的例子,那就看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erg)以及安東寧.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這對好友。他們在最高法院共事期間,在各個爭議案件中幾乎不曾有一致看法。直到二○一六年史卡利去世前,兩人一直是感情深厚的摯友。他們共處的時間很長,卻從不聊政治。他們有多欣賞彼此,就有多討厭對方的立場。在一齣描寫他們關係的喜歌劇《史卡利亞/金斯伯格》裡,歌手的對唱道盡了一切:「我們不同,但我們是一體。」
就讓這首歌成為頌歌,獻給所有政治立場對立的伴侶。
***
我還想跟大家聊一聊另一對政治上很不對盤的夥伴。對他們的關係我知道的內情可多了,也知道這兩人是如何連結起來的,他們的友誼如史卡利亞和金斯伯格一樣恆久。這兩人就是我丈夫理查.布魯克海瑟(Richard Brookhiser)和我本人。
我主要想談的是兩人婚姻中脫胎換骨的部分,這個改變讓我驚喜,我自認是我們兩人共同的成就。關鍵在於,在墮胎與生命權的議題上,我們如何面對彼此完全相反、永遠不能妥協的觀點。我們所堅持的理念是最嚴重的爭執起因,可能造成關係破裂,但我們處理歧見的方式卻徹底改變了。相識四十二年來,我們的觀點從沒改變。當我發現彼此的觀念差異有多嚴重、有多根深柢固,就完全無法想像情況會改變。我很早之前就清楚,彼此對於深信的事,立場有多堅定。在墮胎與生命權的議題上,不管我們多努力,都不可能有人妥協。長久以來我都不抱持希望,不相信有方法可以提起這個話題,哪怕是打招呼時順帶提一提也不可能。
理查和我的政治背景與出身大不相同。實際上,我接觸過的人事物都是自由派。自由主義在二十世紀末成為主導社會的意識形態,連我共和派的父親在社會議題上都持自由派的立場。理查則是堅定不移的鐵桿保守派,他父母是堅定的右派,自己也為右派陣營工作。我們相遇時,他是《國家評論》的資深編輯,那可是保守派的主流評論刊物,創辦人是小威廉.巴克利。如果當年不是是那個機緣,兩人絕不可能相遇:我們當時是某個合唱團的團員,在紐約街角免費獻唱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從一開始,對音樂的熱愛就將我們結合在一起,我們的美學品味及在政治領域外的知識興趣都出乎意料地相同。我們的婚禮是個大雜燴:我的導師牽我進禮堂,他當時受麥卡錫主義牽連而失去了終身教職;理查的期刊發行人在婚禮上朗讀獻詞,他卻是麥卡錫參議員最狂熱的支持者。有一個朋友俏皮地說:「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婚禮上沒有永遠的敵人。」當時每個人都舉止有禮。
在一起的前幾年,政治討論時,理查表現得比我有禮。因為他是專業的政治評論寫手,有很多機會透過文章或與同事討論來發表觀點。但我習慣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當時才三十三歲,無法想像在家裡還要嚴格地自我審查,或是基於禮貌,伴侶間不該提起某些話題。我承認,自己當時偶爾會小聲說出一些不應該說的話,但他沒有回嘴,我也沒有繼續講下去。
一九八九年,我們的婚姻來到了低谷。有天我吃早餐時,在桌上讀著《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寫著,關於韋伯斯特訴生育健康服務部(Webster v.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一案,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允許州政府嚴格限制墮胎權。我立刻明白,保守派傾盡全力要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Roe v. Wade),而這只是第一步。羅伊訴韋德案對我而言,是實踐自由與平等最重要的基礎,而我卻失去它了。我小聲地說:「一切都完了。我一定要上街頭抗議、參加遊行。」理查應該有聽到。面對我叫陣,這次他與往常不同,嚴正地回應:「你去你的場子,我去我的。」
幸好當時我還記得不要反擊,不要讓緊繃的氣氛惡化成真正的戰事。這一仗打下來雙方沒人會贏,不會有任何成果,卻可能會毀壞我們小心建立並珍惜的一切。在那之後一整天,我們都保持距離。以前不管是談政治或其他議題,都沒有這樣冷戰過,真是折磨人。我感到孤單、失落與恐懼,他也好過不到哪裡。
那天晚上,我們對此分歧達成共識,正式放棄這個議題,永不再提起一個字。我們懸崖勒馬,從哪時起就不曾靠近那個地雷區。我捐助了許多相關組織,以表我對此議題的態度,他也做了一樣的事;但我們沒有逼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行動。我並不覺得這麼做有違我的原則,或是辜負和我站在同一陣線的人。
經過那次接近慘敗的經歷,我還是又花了十年才完全接受,兩人的政治鴻溝真的很難拉近。但在其他方面,我們確實大部分都有共識。我漸漸地接受,不管我的說服力有多強大,都不可能改變他的想法。他是那麼堅定且打從內心堅信自己的理念,我也是。既然如此,我又要如何指出他錯了?他從沒有嘗試改變我的想法。在婚姻中,道德越高的地方越危險,如果你還站上去,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和立場與自己極度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你會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真正的信念為何?為何抱有如此信念?奇妙的是,你的信念其實會因此更加堅定。我相信,我愛人的政治理念沒有比他的性格更重要,後來我們的生活經驗證實的確如此。無論如何,理念只是性格的組成成分之一,而我丈夫有他獨一無二的性格。
韋伯斯特判決事件二十五年後,有天我又在早餐時讀了《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報導寫道,德州大部分有墮胎服務的婦科診所被迫關閉,急需求助的絕望女性被逼上絕路,幾乎找不到其他協助的管道。我在二○一四年的反應和一九八九年時如出一轍,但表現卻不同了。我只說:「這件事讓我深感憂慮。」我的丈夫什麼都沒說。我默默地捐了一筆錢,並私下慰問和我立場相同的人(他應該現在才知道這回事,如果他有讀到這段)。
墮胎權議題永遠都會出現在新聞中,絕對不會消失。最近我又有機會要回應此議題,在二○一八年五月,愛爾蘭在公投中通過墮胎權,同時間美國卻再次奪取我們的墮胎權。這次,我隻字不提。反而丈夫向我提起了這則新聞,口氣中絲毫沒有憤怒,好像只是在講一件我會感興趣的事。我覺得我們倆的反應都很棒。
然而,最棒的還在後頭。這一章是本書的結尾,也是我最後有機會能表達,在跨立場的愛情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反覆修改,斟酌著要保留什麼、刪去什麼。這種事不管做幾次都會讓人煩惱。「這總是最難的部分,」我和理查說,他寫過十三本書,是個老鳥作家了。我知道他懂,也知道我的難處。他總是鼓勵我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我也全然地信任他。「我不願意刪掉一些內容,擔心以後會後悔沒放進去,」我說,「但我知道,就像瑪莉.麥卡錫(Mary McCarthy)說的『你必須殺掉你的寶寶』。」
「抓到了!」他說,那雙四十二年前就勾住我的湛藍眼睛裡,閃爍著一絲狡猾,「這麼多年來妳終於發現,原來自己是反墮胎的啊!」
我很驚訝聽到他這樣說。然後我突然意識到,這番話是多麼值得紀念。過去我們可想像不到,居然能拿彼此最大、最厭惡的歧見來開玩笑,但它真的發生了。這一笑代表我們深摯的友情、全然地接受彼此以及放下批判的枷鎖。喜悅快樂溢滿了我的心頭。
然後,我親吻了他。
.
以上文字取自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20
.
12/28蔡璧名老師《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4477005452/
三峽公益講座_愛得圓融,被愛也欣喜_談感恩與祝福的心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270247934072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馬洛斯連招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著名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曾說:「從事物的原貌發現愛。」(We love the things we love for what they are.)試圖改變所愛的事物,便是破壞了這份愛。
和立場與自己極度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你會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真正的信念為何?為何抱有如此信念?奇妙的是,你的信念其實會因此更加堅定。我相信,我愛人的政治理念沒有比他的性格更重要,後來我們的生活經驗證實的確如此。無論如何,理念只是性格的組成成分之一,而我丈夫有他獨一無二的性格。
取自《在家不要談政治》
************************************
作者在處理關係,真是深具智慧。可以「在愛中做自己,也讓對方做自己」,講起來很簡單,但大部分人都有困難。
因為很多人學不會尊重人,很多人難以跳脫二元對立的狀態—而這是「小我」運作的重要邏輯。
一定要用對錯談,也可以有兩個對,而不一定是「你對,就表示我錯」。不過,真難,有人的智慧程度,就只有「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難以互動,每一次自以為的「溝通」,都在進行情緒角力。
這種互動常讓雙方痛苦,這種人難以撇開歧見,在共通處合作。其實一個人如果成熟一點,可以活得豐富許多。
祝福各位朋友,常把念頭歸零,再慢慢觀照構成自我的念頭,看見激情般的執迷,可能來自於害怕自己的價值被否定!
************************************
如何判定這段關係是否有救
【文/ 珍.賽佛】
有時候,即使得到最好的建議或是投入最真誠的努力,達成和解及維持和平的效果也很有限。該如何判定,在竭盡全力後,這段關係是否真的能維持、改善,或是有所變化,還是說真的沒救了?遇上政治分歧,你可以學習掌控自己的怒氣與挫折感,但無法改變對方的基本性格。有些人的個人特質,包含政治理念以及表達理念的方式,永遠都和你合不來。無論你抱持何種希望,情況還是一樣。許多人就是無法忍受伴侶在重大議題上和自己意見不同,像是槍枝管制、移民或墮胎;跨越立場的愛對他們來說行不通。你必須找到政治領域之外的充分理由,才能忍受你不喜歡的部分,在性格脾氣方面也一定要合得來才行。這點不只是應用在伴侶上,也適用於朋友身上。
舉例來說,珊蒂.卡普蘭每天都找她丈夫丹吵政治,但是丹卻明智地沉默以對。他為何能容忍她對兩人政治分歧的敵意呢?「我欣賞她所做的所有其他事。」他告訴我,撇開他最近剛成為川粉,他們都欣賞彼此的其他特點,婚姻雖有動搖,卻依舊完好。然而,凱蒂.克萊克就必須放棄另類右派的男友克里斯.施瓦茲,因為她了解到,他那討人厭的政治理念已經融入他的性格中。他不給她任何反對的空間,不尊重她的感受。當她提出異議,他便以充滿仇恨的口氣指責她。克里斯很聰明,但越相處珊蒂只會更加痛苦、憤怒。她最後判斷,他有嚴重的情緒障礙,遠超出意識形態的問題。她知道離開他是對的,把他逐出生活之外後,她著實鬆了一口氣。
也有人在關係中深愛彼此,但討論政治的興趣大不相同。卡羅斯和南希就是個例子。他們十分相愛,很能同理對方並互相欣賞,所以才能忍讓彼此,對於能否討論的事情做出妥協。當然,這份妥協有多值得,他們從沒懷疑過。
著名詩人羅伯特.佛洛斯特(Robert Frost)曾說:「從事物的原貌發現愛。」(We love the things we love for what they are.)試圖改變所愛的事物,便是破壞了這份愛。
如果你需要新的啟發、一個令人驚喜、罕見的例子,那就看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露絲.拜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erg)以及安東寧.史卡利亞(Antonin Scalia)這對好友。他們在最高法院共事期間,在各個爭議案件中幾乎不曾有一致看法。直到二○一六年史卡利去世前,兩人一直是感情深厚的摯友。他們共處的時間很長,卻從不聊政治。他們有多欣賞彼此,就有多討厭對方的立場。在一齣描寫他們關係的喜歌劇《史卡利亞/金斯伯格》裡,歌手的對唱道盡了一切:「我們不同,但我們是一體。」
就讓這首歌成為頌歌,獻給所有政治立場對立的伴侶。
***
我還想跟大家聊一聊另一對政治上很不對盤的夥伴。對他們的關係我知道的內情可多了,也知道這兩人是如何連結起來的,他們的友誼如史卡利亞和金斯伯格一樣恆久。這兩人就是我丈夫理查.布魯克海瑟(Richard Brookhiser)和我本人。
我主要想談的是兩人婚姻中脫胎換骨的部分,這個改變讓我驚喜,我自認是我們兩人共同的成就。關鍵在於,在墮胎與生命權的議題上,我們如何面對彼此完全相反、永遠不能妥協的觀點。我們所堅持的理念是最嚴重的爭執起因,可能造成關係破裂,但我們處理歧見的方式卻徹底改變了。相識四十二年來,我們的觀點從沒改變。當我發現彼此的觀念差異有多嚴重、有多根深柢固,就完全無法想像情況會改變。我很早之前就清楚,彼此對於深信的事,立場有多堅定。在墮胎與生命權的議題上,不管我們多努力,都不可能有人妥協。長久以來我都不抱持希望,不相信有方法可以提起這個話題,哪怕是打招呼時順帶提一提也不可能。
理查和我的政治背景與出身大不相同。實際上,我接觸過的人事物都是自由派。自由主義在二十世紀末成為主導社會的意識形態,連我共和派的父親在社會議題上都持自由派的立場。理查則是堅定不移的鐵桿保守派,他父母是堅定的右派,自己也為右派陣營工作。我們相遇時,他是《國家評論》的資深編輯,那可是保守派的主流評論刊物,創辦人是小威廉.巴克利。如果當年不是是那個機緣,兩人絕不可能相遇:我們當時是某個合唱團的團員,在紐約街角免費獻唱文藝復興時期的宗教音樂。從一開始,對音樂的熱愛就將我們結合在一起,我們的美學品味及在政治領域外的知識興趣都出乎意料地相同。我們的婚禮是個大雜燴:我的導師牽我進禮堂,他當時受麥卡錫主義牽連而失去了終身教職;理查的期刊發行人在婚禮上朗讀獻詞,他卻是麥卡錫參議員最狂熱的支持者。有一個朋友俏皮地說:「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婚禮上沒有永遠的敵人。」當時每個人都舉止有禮。
在一起的前幾年,政治討論時,理查表現得比我有禮。因為他是專業的政治評論寫手,有很多機會透過文章或與同事討論來發表觀點。但我習慣說出自己的想法,我當時才三十三歲,無法想像在家裡還要嚴格地自我審查,或是基於禮貌,伴侶間不該提起某些話題。我承認,自己當時偶爾會小聲說出一些不應該說的話,但他沒有回嘴,我也沒有繼續講下去。
一九八九年,我們的婚姻來到了低谷。有天我吃早餐時,在桌上讀著《紐約時報》的頭版。報導寫著,關於韋伯斯特訴生育健康服務部(Webster v.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一案,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允許州政府嚴格限制墮胎權。我立刻明白,保守派傾盡全力要推翻羅伊訴韋德案的判決(Roe v. Wade),而這只是第一步。羅伊訴韋德案對我而言,是實踐自由與平等最重要的基礎,而我卻失去它了。我小聲地說:「一切都完了。我一定要上街頭抗議、參加遊行。」理查應該有聽到。面對我叫陣,這次他與往常不同,嚴正地回應:「你去你的場子,我去我的。」
幸好當時我還記得不要反擊,不要讓緊繃的氣氛惡化成真正的戰事。這一仗打下來雙方沒人會贏,不會有任何成果,卻可能會毀壞我們小心建立並珍惜的一切。在那之後一整天,我們都保持距離。以前不管是談政治或其他議題,都沒有這樣冷戰過,真是折磨人。我感到孤單、失落與恐懼,他也好過不到哪裡。
那天晚上,我們對此分歧達成共識,正式放棄這個議題,永不再提起一個字。我們懸崖勒馬,從哪時起就不曾靠近那個地雷區。我捐助了許多相關組織,以表我對此議題的態度,他也做了一樣的事;但我們沒有逼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行動。我並不覺得這麼做有違我的原則,或是辜負和我站在同一陣線的人。
經過那次接近慘敗的經歷,我還是又花了十年才完全接受,兩人的政治鴻溝真的很難拉近。但在其他方面,我們確實大部分都有共識。我漸漸地接受,不管我的說服力有多強大,都不可能改變他的想法。他是那麼堅定且打從內心堅信自己的理念,我也是。既然如此,我又要如何指出他錯了?他從沒有嘗試改變我的想法。在婚姻中,道德越高的地方越危險,如果你還站上去,那就是咎由自取了。
和立場與自己極度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你會開始思考,自己心中真正的信念為何?為何抱有如此信念?奇妙的是,你的信念其實會因此更加堅定。我相信,我愛人的政治理念沒有比他的性格更重要,後來我們的生活經驗證實的確如此。無論如何,理念只是性格的組成成分之一,而我丈夫有他獨一無二的性格。
韋伯斯特判決事件二十五年後,有天我又在早餐時讀了《紐約時報》的頭條新聞,報導寫道,德州大部分有墮胎服務的婦科診所被迫關閉,急需求助的絕望女性被逼上絕路,幾乎找不到其他協助的管道。我在二○一四年的反應和一九八九年時如出一轍,但表現卻不同了。我只說:「這件事讓我深感憂慮。」我的丈夫什麼都沒說。我默默地捐了一筆錢,並私下慰問和我立場相同的人(他應該現在才知道這回事,如果他有讀到這段)。
墮胎權議題永遠都會出現在新聞中,絕對不會消失。最近我又有機會要回應此議題,在二○一八年五月,愛爾蘭在公投中通過墮胎權,同時間美國卻再次奪取我們的墮胎權。這次,我隻字不提。反而丈夫向我提起了這則新聞,口氣中絲毫沒有憤怒,好像只是在講一件我會感興趣的事。我覺得我們倆的反應都很棒。
然而,最棒的還在後頭。這一章是本書的結尾,也是我最後有機會能表達,在跨立場的愛情中最重要的是什麼。我反覆修改,斟酌著要保留什麼、刪去什麼。這種事不管做幾次都會讓人煩惱。「這總是最難的部分,」我和理查說,他寫過十三本書,是個老鳥作家了。我知道他懂,也知道我的難處。他總是鼓勵我相信自己的判斷,而我也全然地信任他。「我不願意刪掉一些內容,擔心以後會後悔沒放進去,」我說,「但我知道,就像瑪莉.麥卡錫(Mary McCarthy)說的『你必須殺掉你的寶寶』。」
「抓到了!」他說,那雙四十二年前就勾住我的湛藍眼睛裡,閃爍著一絲狡猾,「這麼多年來妳終於發現,原來自己是反墮胎的啊!」
我很驚訝聽到他這樣說。然後我突然意識到,這番話是多麼值得紀念。過去我們可想像不到,居然能拿彼此最大、最厭惡的歧見來開玩笑,但它真的發生了。這一笑代表我們深摯的友情、全然地接受彼此以及放下批判的枷鎖。喜悅快樂溢滿了我的心頭。
然後,我親吻了他。
.
以上文字取自
在家不要談政治:擁抱不同立場,修補彼此的關係黑洞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2120
.
12/28蔡璧名老師《學會用情:當老莊遇見黃帝內經2》新書分享會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39134477005452/
三峽公益講座_愛得圓融,被愛也欣喜_談感恩與祝福的心法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2702479340723/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馬洛斯連招 在 尚恩 Shawn Youtube 的評價
🔥前期回顧:https://youtu.be/8vKqnHXrS6g
邊線霸主馬洛斯強勢回歸!又坦又痛的奧義配裝,行雲流水的真傷連招
⚡️社群媒體
訂閱頻道:https://goo.gl/19yho8
業務諮詢:shawnlegends13@gmail.com
Nonolive: 8117603
Instagram:https://goo.gl/BFAMa4
Facebook:https://goo.gl/xAQAEv
臭臭泥 YT:https://goo.gl/FVzOmg
🎬播放清單
傳說對決:https://goo.gl/99CAz8
決戰平安京:https://goo.gl/ZFv6vp
TOP 5:https://goo.gl/NTVcL7
🌟尚貓LINE貼圖
尚貓貼圖 - 實用系列:https://goo.gl/UC9HNg
尚貓貼圖 -可愛系列:https://goo.gl/J6HvtC
尚貓貼圖(經典): https://line.me/S/sticker/1585104
🔗素材
BGM:Fredji - Happy Life
Cover:N/A
#馬洛斯 #傳說對決 #ArenaOfValo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C2n7DU8lTY/hqdefault.jpg)
馬洛斯連招 在 BuBuChaCha 傳說 Youtube 的評價
夜叉一分鐘技能懶人包!
殺氣
被動:夜叉普通攻擊命中敵人將獲得1點殺氣值,殺氣值滿5點後可獲得強化效果,增加夜叉移動速度及攻擊速度,普通攻擊附帶真實傷害,並減少死亡之刃和暴走夜叉1秒冷卻時間,持續5秒。有機率造成兩次普攻,第二次普攻僅造成50%傷害
死亡之刃
夜叉揮出死亡之刃,將前方所有敵人勾到自己身前,造成物理傷害和25%的減速效果
暴走夜叉
夜叉進入暴走狀態,獲得減傷效果,並提升的移動速度,持續2秒。暴走狀態下,夜叉可以反彈敵方英雄的普通攻擊,對攻擊者造成物理傷害與50%減速效果,並可觸發普攻特效。每個攻擊單位只會被反彈一次
死亡角鬥場
夜叉向前方衝鋒,對觸碰的第一名英雄造成物理傷害,並召喚死亡角鬥場,將目標困入其中,持續5秒。在此期間,該目標傷害輸出降低,且無法離開角鬥場。
馬上訂閱BuBuChaCha►►https://goo.gl/ZxEnlk
工商合作►►3u3u6ha6ha@gmail.com
“夥計們,飆起來?!”
“生活嘛,最重要是開心!”
#傳說對決新英雄
#新英雄夜叉
#ROV #RealmOfValor
#AOV #ArenaOfValor
#SOK #StrikeOfKing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zxml_UX0F4/hqdefault.jpg)
馬洛斯連招 在 TXO Sirenia海牛 Youtube 的評價
一鍵加入渣男團:https://pse.is/39g3b9
🐮不固定FB直播,YT定期發片(厚辣厚辣盡量)
加入牛家軍:https://pse.is/wnuhj
跟播去:https://pse.is/PV587
❤️喜歡我的影片請記得按讚、訂閱、開啟小鈴鐺🔔(才能收到最燒の影片)
🐮FB:https://www.facebook.com/txosireniaa/
🐮IG:https://www.instagram.com/manatee0701
🐮歐付寶:https://pse.is/tcsbt
*如果有用歐付寶斗內的觀眾可以截圖收據私訊我的IG入群哦*
#傳說對決 #傳說 #海牛
#傳說海牛 #傳說對決海牛 #傳說對決直播海牛
#海牛教學 #傳說BUG #傳說馬洛斯
#海牛凱薩路 #海牛馬洛斯 #馬洛斯BUG
#海牛馬洛斯BUG #凱薩路教學 #馬洛大絕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H-8yqEYgME/hqdefault.jpg)
馬洛斯連招 在 [心得] 馬洛斯的回歸-S4出裝與對線技巧- 看板ArenaOfValor 的八卦
[心得] 馬洛斯的回歸-S4出裝與對線技巧 ... 所以安娜是穿透流比爆擊流好嗎? ... 推,但走凱薩才出攻裝;輔助反野還好全坦強;只是沒大招或對面有大象時真的很 ... ... <看更多>
馬洛斯連招 在 [問題] 為什麼別人的馬洛斯都硬梆梆- 傳說對決 - PTT遊戲區 的八卦
新手剛入坑看到馬洛斯很酷就買了是惡魔又有大刀子加吸血,根本是魔獸的 ... 跟他選一樣的裝備還是一樣我的怎麼一下就被砍趴了好無力連一對一對砍都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