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約旦250km沙漠賽🇯🇴
總名次-第二名
快一年沒有參賽了,
其實早在從台灣上飛機時,
心裡充滿著期待和快樂,像是要回家一樣,
離開都市和文明,關閉手機與電腦,
回到荒野中,做自己最喜歡和熟悉的事,
極地超級馬拉松。
最棒的,是能夠和自己敬佩的選手一起參賽,
約旦的Salame,馬拉松最佳2小時8分,
曾經是MDS冠軍、多場超馬賽第一,
被稱為king of the desert,我取了沙漠皇帝綽號
知道連續5天、250km會很痛苦,
但,我卻相當期待著
抵達了一個完全不熟悉的國度,約旦🇯🇴
炙熱的沙漠、無情的烈陽,
乾燥的空氣、滿天的星空,
第一天、第二天都是激戰,
一開始我先率領衝出,不斷評估對手,
才過了第一個檢查站,
Salame馬上就用我驚嚇的速度衝出,
我跟在後方看了錶,36度,沙漠地形,
每公里4分12秒,
不知道跟上等等會不會很慘,
但不敢跟上被後方追上更慘,
我採取比較大膽的策略,跟著沙漠皇帝一起推進,在後方觀察他在沙漠中的一舉一動,
判斷橫切的路線、
腳在沙中的推蹬、
多少時間喝一次水、
多少距離吃補給、
不同路段的擺臂動作、
裝備上的使用與調整、
以及對我使用的戰術、
跑在旁邊,跟在後方一起較量,
這種興奮感些微壓過了強度上的痛苦,
25km後,太陽爬升來到它的寶座,
開始用力燃燒整個大地,沒有一處可躲藏,
氣溫開始飆升,連呼吸都可以感受熱氣,
沙漠皇帝依然維持漂亮的節奏高速運轉,
絲毫沒有降速的跡象,
這裡是他的家,對於四周一切都不陌生,
他正自然又享受在這大地奔馳著,
而我卻開始體溫飆高,呼吸開始急促,
在勉強跟上不是辦法,慢慢調整能負荷的速度,每個檢查站,快速補水、補給、降溫,
大約用5-15秒之間完成,
盡量用最短時間完成快速出發,
趕快離開舒適區,
心態和狀況才不會往下掉,
這是這幾年參賽累積的經驗。
看著沙漠皇帝人影越來越小,
過了幾個沙丘和岩石,他就消失在大地裡了,
而我正精疲力盡的努力不要掉速,
就怕後方選手開始追上來,
試著克服在各種地形上,爬上沙丘後,
聽到了中東的打擊音樂,
終於看見了前方小小的終點!抵達後,
第一天我只落後3分鐘,第二天4分鐘,
第三天因為迷失方向落後40分鐘,
每天只要10點一到,就是最熱的時候,
一直到下午4點才會慢慢降溫,
我大約每天都是中午抵達終點,
有時如果體能過度負荷,
水和電解質比例沒有調好,
卡洛里攝取不夠,
曝曬到頭暈+低血糖時,
那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反胃、想吐,頭暈到會害怕,
那時就已經結束比賽了,
我幾乎每天都是快到極限時,抵達終點,
連續6天,睡在簡易帳篷中,或岩石上,
半夜張開眼,是無盡的星空,是潔白的月亮,
有時一陣強風吹來,睡袋和食物都蓋上了一層沙,沒有一天乾淨的,
膚色也越來越黑,快和大地色融合在一起,
很野的生活,也很享受
每一天,我幾乎都是全力在奮鬥,
不放棄任何一絲機會,
最後一天,身體明顯感受到前四天激烈競爭追逐造成的疲憊,但只要跑完,就可以結束休息了。起跑後大家全數衝出,而我卻擠不出任何身體的一絲力量,排名往後慢慢落在中間的位置,疲憊、痠痛,無力,跑的完嗎?好痛苦...這感受持續了約14km...
「.....博.....加......油.....」
好像是中文...?是我聽錯嗎?是攝影師丞哥嗎?不可能啊,左看右看都沒有人和車子,還是我聽錯了?
「陳彥博!!!加~~~油!!!」
這次我肯定沒有聽錯,是道道地地的中文!
遠方沙漠中有兩台吉普車行駛而過,
應該有台灣人在裡面,我高舉手對天空大叫一聲,表示我對他的感謝。
一股感動充斥著我,在這沙漠中竟然會有人用中文幫我加油,讓我更努力的往終點前進,暫時忘記右腳的痛感。如果計算沒錯,只要不要有狀況、配速不要掉1分鐘以上,我可以穩住總名次第二,但今天不知道怎麼回事,我的體力迅速下滑,幾乎跑不起來,海拔1128公尺的高原,在無形中不斷消逝體力,甚至到沙丘的上坡無力拖著身體用走的,今天氣溫比前幾天都高,38度,脫水、頭暈、低血糖、肌肉疼痛、遙遠的終點,後方的選手一個個追上超越我,這一切幾乎都會讓人失去動力,聽著GPS的手錶每公里嗶嗶叫,1公里1公里慢慢推進,我終於抵達了250km終點,握拳吼叫著、大叫著,釋放所有的壓力,每一位工作人員、醫療團、志工、團隊的擁抱,迎接清水灌頂的清涼,一瓶冰可樂,是最棒抵達的禮物,回頭向這沙漠彎腰鞠躬,謝謝你讓我學習,再一次注入力量在我的靈魂裡,
太多太多回憶,來不及消化,
Salame沙漠皇帝來抱著我,
說下一場比賽,我們再一起跑,
當地約旦人和我說,我們要再見到你,
彼此擁抱、彼此緊握著雙手,
也謝謝所有看這篇文章的每一位支持朋友,
更謝謝贊助商,才能讓我繼續追逐夢大的夢。
#紐崔萊
山也行 GO MT.
#RunForDream夢想工作室
#ultrax
我的IG
https://instagram.com/tommychen1986?igshid=7aidqmrhvdhk
「馬拉松配速計算」的推薦目錄: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陳彥博 Tommy Chen Facebook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均速換算工具 - 高雄夜跑團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配速計算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配速計算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其他] 台北馬拉松配速計算機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配速計算小工具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Re: [問題] 初全馬訓練方式請教 的評價
- 關於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5蝦咪好看】五個跑步配速app! 用音樂陪你跑步~ - YouTube 的評價
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陸續有一些人問我週末台北馬的對策。醜話說在前頭,對於溫度高的馬拉松我也是苦手,曾經不只一次跑爆(2017 波馬 3:05, 2016 芝馬 2:57)。整體來說,在加州訓練的我,非常怕熱。
所以我提供的建議,你們就聽聽就好,特別是目標遠大的群眾,以下的數據可能會有點掃興,所以建議你現在就左轉,以免影響心情。
禮拜天的台北馬,預估氣溫是 18-25 度左右。統計上適合跑馬拉松的氣溫大約是 8-15 度,所以對多數人而言,這是會影響成績的。受溫度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通常越慢的跑者,受影響的程度會越大(也就是慢越多),詳細計算方式我附在最下面。
假設全馬目標 2 小時 40 分,以 攝氏 20 度、濕度 70% 計算,統計上每公里會慢 6-10s,也就是全馬跑完,會慢 4-8 分鐘;如果全馬目標 3 小時 40 分 ,每公里會慢 10-15s 不等,也就是全馬會慢 6-10 分鐘。
而半馬因為時間短,影響的比例就小一點。但是整體來說,能在這個級距以內完賽,就算跑得很好了。
老天爺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在一樣的條件下比賽。如何在天氣的影響下表現得比別人好,可能比追求一個完美成績來得重要,以下是幾點提醒
全馬跑者:
1. 裝備選擇越輕薄透氣越好,帽子必備、推薦太陽眼鏡。
2. 起跑前盡量待在涼爽、有遮蔭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曬。
3. 減少熱身跑的時間,可以原地伸展操代替。
4. 從開跑就增加補水、電解質的頻率,以免身體脫水、產生中暑反應。
5. 善用水站跟海綿幫助降溫,例如從頭頂、脖子、胸口倒水。
6. 配速修正:全馬跑者,前 10 公里以比理想的馬拉松配速慢 5-10s 開場,10 公里到 21 公里逐漸加速到接近馬拉松配速,半馬之後看情況發揮。
半馬跑者:同上,唯降速比例可以調整至比理想配速略慢。
—
最重要的還是正確的心態,遇到溫熱的天氣要跑出理想中的成績,機率頗低。里約奧運馬拉松、日本 MGC 選拔在在告訴我們,就算是世界一流選手、對於馬拉松的知識如此完備,但是面對高溫的天氣還是無可奈何。
因此建議保守跑步,沿途觀察心跳、注意補水,至少到半程之前都不要嘗試跑進理想馬拉松配速。在後半段很有可能會因為體溫上升,身體散熱不及而易有輕微中暑反應。要時刻保持清醒,一旦有症狀(頭暈、想吐、神智不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的)立刻停下來並尋求協助。
很多人會想「那我在太陽出來之前跑快一點」,這個想法風險比較大。後半段的高溫,會讓跑者需要額外的能量才能保持不降速,所以前面的冒進,很有可能會在後半一口氣吐回去。
舉個例子,2017 波士頓馬拉松大約是 23 度,我跑得雖然不好,但相比有 1000 多名選手進入醫護站尋求協助,多人送入急救,包含兩位我的 BURN 隊友。當時就覺得,能夠輕微抽筋跑完,至少算是平安下莊。
最後一點,每個人對熱的耐受度不同。有人說 20~25 是他最喜歡的溫度,那可能是真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在清晨或夜晚練習的跑者,針對高溫跟太陽直曬的經驗跟練習都不足,靠意志力會比較有風險。
我知道大家練了這麼久,說降速就降速,真的不太可能。如果你看完這一篇還是覺得要放手一搏,那也沒有對錯。我就是提供一個統計上的數據,你當然可以假設自己是個 outlier (離群值),然後跟它拼了!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好自己的決定,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也就是說,跑差不要怪我,跑好也只要謝謝你自己,那就夠了。
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完賽,祝風與你們同行!
-\-\
文章提到的配速計算機(by Luke Humphrey):https://bit.ly/2EiMIcl
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Jay的跑步筆記 Facebook 八卦
陸續有一些人問我週末台北馬的對策。醜話說在前頭,對於溫度高的馬拉松我也是苦手,曾經不只一次跑爆(2017 波馬 3:05, 2016 芝馬 2:57)。整體來說,在加州訓練的我,非常怕熱。
所以我提供的建議,你們就聽聽就好,特別是目標遠大的群眾,以下的數據可能會有點掃興,所以建議你現在就左轉,以免影響心情。
禮拜天的台北馬,預估氣溫是 18-25 度左右。統計上適合跑馬拉松的氣溫大約是 8-15 度,所以對多數人而言,這是會影響成績的。受溫度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通常越慢的跑者,受影響的程度會越大(也就是慢越多),詳細計算方式我附在最下面。
假設全馬目標 2 小時 40 分,以 攝氏 20 度、濕度 70% 計算,統計上每公里會慢 6-10s,也就是全馬跑完,會慢 4-8 分鐘;如果全馬目標 3 小時 40 分 ,每公里會慢 10-15s 不等,也就是全馬會慢 6-10 分鐘。
而半馬因為時間短,影響的比例就小一點。但是整體來說,能在這個級距以內完賽,就算跑得很好了。
老天爺是公平的,每個人都會在一樣的條件下比賽。如何在天氣的影響下表現得比別人好,可能比追求一個完美成績來得重要,以下是幾點提醒
全馬跑者:
1. 裝備選擇越輕薄透氣越好,帽子必備、推薦太陽眼鏡。
2. 起跑前盡量待在涼爽、有遮蔭的地方,避免陽光直曬。
3. 減少熱身跑的時間,可以原地伸展操代替。
4. 從開跑就增加補水、電解質的頻率,以免身體脫水、產生中暑反應。
5. 善用水站跟海綿幫助降溫,例如從頭頂、脖子、胸口倒水。
6. 配速修正:全馬跑者,前 10 公里以比理想的馬拉松配速慢 5-10s 開場,10 公里到 21 公里逐漸加速到接近馬拉松配速,半馬之後看情況發揮。
半馬跑者:同上,唯降速比例可以調整至比理想配速略慢。
—
最重要的還是正確的心態,遇到溫熱的天氣要跑出理想中的成績,機率頗低。里約奧運馬拉松、日本 MGC 選拔在在告訴我們,就算是世界一流選手、對於馬拉松的知識如此完備,但是面對高溫的天氣還是無可奈何。
因此建議保守跑步,沿途觀察心跳、注意補水,至少到半程之前都不要嘗試跑進理想馬拉松配速。在後半段很有可能會因為體溫上升,身體散熱不及而易有輕微中暑反應。要時刻保持清醒,一旦有症狀(頭暈、想吐、神智不清、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在這裡的)立刻停下來並尋求協助。
很多人會想「那我在太陽出來之前跑快一點」,這個想法風險比較大。後半段的高溫,會讓跑者需要額外的能量才能保持不降速,所以前面的冒進,很有可能會在後半一口氣吐回去。
舉個例子,2017 波士頓馬拉松大約是 23 度,我跑得雖然不好,但相比有 1000 多名選手進入醫護站尋求協助,多人送入急救,包含兩位我的 BURN 隊友。當時就覺得,能夠輕微抽筋跑完,至少算是平安下莊。
最後一點,每個人對熱的耐受度不同。有人說 20~25 是他最喜歡的溫度,那可能是真的。但是對於大多數在清晨或夜晚練習的跑者,針對高溫跟太陽直曬的經驗跟練習都不足,靠意志力會比較有風險。
我知道大家練了這麼久,說降速就降速,真的不太可能。如果你看完這一篇還是覺得要放手一搏,那也沒有對錯。我就是提供一個統計上的數據,你當然可以假設自己是個 outlier (離群值),然後跟它拼了!
畢竟大家都是成年人了,做好自己的決定,然後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 也就是說,跑差不要怪我,跑好也只要謝謝你自己,那就夠了。
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完賽,祝風與你們同行!
--
文章提到的配速計算機(by Luke Humphrey):https://bit.ly/2EiMIcl
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配速計算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八卦
配速计算 器- 益跑网配速计算器(Pace Calculator). 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中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配速是速度的一种,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 配速=时间/距离。 ... <看更多>
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配速計算公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八卦
配速计算 器- 益跑网配速计算器(Pace Calculator). 在马拉松运动的训练中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配速是速度的一种,是每公里所需要的时间。 配速=时间/距离。 ... <看更多>
馬拉松配速計算 在 均速換算工具 - 高雄夜跑團 的八卦
PTT高雄夜跑團-均速換算小工具. ... 公里, 公尺. 試算. 換算結果. 公式:秒數* ( 1000/ 距離) / 60. 400公尺操場賽道配速(每圈). 平均配速表. Powered By Teams'art.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