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美國總統川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個人特質之一,應該就是他的「現實」,或者說他「務實主義」的價值觀。用更直白一點的話來說,就是他一切以利益為考量,精於算計,絕對不會做對自己沒有好處的事情。這一點其實全體美國國民,甚至是全世界的人,只要看過川普所作所為,都隱隱約約可以感受得到,而這也是上週美國媒體爆出川普曾經私底下嘲諷軍人和老兵,都他們不是「笨蛋」就是「輸家」的醜聞之後,外界既感震驚,卻又一點也不意外的背景的由來。川普把世間一切,包括經濟、貿易、外交、政治結盟、甚至是道義和公理,全都不由分說的擺在「利益」這個放大鏡之下檢視的結果,是一般人所謂的道德,或是理想、信念,在他看來,全都成了沒有意義,甚至是多餘的東西,就像一個熱血青年如果就為了一句「報效國家」的口號或信念,就衝上前線,戰死在沙場上,對川普來說這就是一種很「不聰明」的舉動。弔詭的是,這麼一個沒有理想,只看利益的人,如果是我們身旁周遭的人,多半都會受到譴責,可是一旦他身居高位,成了國家的代言人和對外交涉的窗口,反而有可能因為他的極度「現實」而享有某種叢林法則的優勢,或許正因為這一點,川普即使醜聞纏身,至今仍然受到一群鐵粉的忠實擁戴。
{內文}
2018年晚秋,那個周末,巴黎又濕又冷 陰雨綿綿,當美國總統川普與第一夫人梅蘭妮撐著黑傘姍姍來遲,走入冠蓋雲集的會場時,70國領袖早已按照表定時間,預先抵達愛麗舍宮,預先受到地主國馬克洪夫婦的接待,並且預先 肩併肩一起踩著緬懷宿昔的莊嚴步伐,緩緩走過香榭麗舍大道來到凱旋門前,陸續站上觀禮台上表定的位置,準備見證這場紀念一個世紀前,曾經讓地表生靈塗炭,讓人類歷經浩劫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終戰百年紀念儀式。
(法國總統/馬克洪/2018.11.11)
1918年11月11號上午的11點也就是距今正好100年前的今日,此時此刻,在巴黎 還有法國每個角落,號角響起 鐘聲大作,宣告戰爭停火
在這場以歐洲國家,歐洲人為主角的集會當中,川普的存在就如同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動參戰的過程一樣,儼然是個局外人,然而,這個川普原本沒打算著墨太多,不想花太多時間,甚至過程中和法國總統馬克洪針鋒相對,相敬如「冰」的短暫外交行程,誰也沒有料到,竟然會在兩年後的川普連任之路上又浮上檯面,而且時間,就在選前關鍵兩個月,不僅堪稱2020年選戰至今為止,最聳動的選舉爆料,更有可能演變為打趴川普,毀其連任野望於一夕之間的爆炸性政治醜聞。
(CNN主播)
正在發展的最新消息:川普總統今天嚴正駁斥大西洋月刊一篇極具殺傷力的報導,報導中聲稱川普曾說美國戰死士兵都是「魯蛇」和「笨蛋」...
(福斯主播)
我們收到最新消息,川普駁斥外界報導,嚴正否認他曾說美軍戰士是「魯蛇」「笨蛋」
(KSDK記者)
白宮現在仍手忙腳亂,設法回應大西洋雜誌的指控,據稱川普嘲笑那些曾在一戰關鍵戰役中,戰死沙場的美國官兵,說他們是「魯蛇」和「笨蛋」,就因為他不想去法國當地的陣亡將士公墓,參加當天的悼念儀式
美國大西洋雜誌在三號上網出刊的一篇報導中,引述不具名的多個消息來源,指稱在2018年那場陰雨連綿的歐洲訪問中,川普不僅在儀式上顯得意興闌珊,而且在儀式的前一天,還臨時取消兩場美軍陣亡將士公墓悼念行程中的其中一場,當時美方代表對外給的理由是能見度太差,無法在確保總統人身無虞之下,以陸戰隊直升機,把川普安全送達巴黎郊區公墓,而若是改由車隊接送川普又必須勞師動眾,進行大規模交通管制,為免影響到巴黎市民日常作息,美方最後才決定取消,然而 大西洋月刊的文章卻劈頭,駁斥了這兩項說法,根據記者掌握到的消息來源,川普當時決定取消公墓行程的真正原因,是他私下對貼身幕僚抱怨:雨水會搞亂他的髮型,而且從他與幕僚對話當中,可以聽出川普認為當年美國的參戰,根本沒有必要,如今是否悼念,也就不重要,至於那些為國捐軀的大兵,根據報導轉述川普說法:那些人若非太糟糕,就是太愚蠢,才會被送上前線 戰死異鄉。
(CNN主播)
(大西洋月刊記者)古柏寫道:行程當天早上,在與資深幕僚的對話中,川普問:「我幹嘛要去那座公墓?」,「那裡全是魯蛇」,同一次出訪中,川普另一次對幕僚談話時,則是直指那些在貝勒森林戰役中,死去的美國陸戰隊員是沒本事的「笨蛋」,此外,根據古柏的報導,川普出訪時還問道:「這場戰爭中誰才是好人?」,還說他不懂美國為什麼要介入幫忙協約國
(美國總統/川普)
我當時已準備出發...,那次有兩個場子,第二天也有一場,下大雨 但我還是去了,至於那一天是因為直升機不能飛,不能飛的原因是雨太大了,我沒見過那麼大的雨,
而且不只下雨 還起霧
(美國總統/川普)
秘勤局人員告訴我 你不能去,我說,我一定要去 我想去,他說不行,已經確認了無法成行
(美國總統/川普)
我發誓 不管多毒的重誓都沒關係,我絕對沒有那樣貶損美國陣亡將士
(美國總統/川普)
...禽獸不如 什麼樣的禽獸會那樣說?那種話只有禽獸說得出口
大西洋報導刊出第一時間,川普人在賓州造勢,晚間搭乘空軍一號返回華府時,下飛機第一件事,也不管機場燈光照明不佳 引擎聲浪逼人,還在跑道上就主動湊上迎面而來的媒體陣仗,用高八度音調和音量嚴詞否認和駁斥媒體報導,但匿名指控的震撼波,已經迅速對外 朝四面八方擴散。
(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
讓我在此嚴正聲明,當我兒子離開他助理檢察官的工作,志願前往科索伏 參與作戰任務時,絕不是因為他是「笨蛋」,當我的兒子志願入伍 加入伊拉克美軍,放棄他檢察長高位 赴伊拉克長達一年,贏得銅星獎章和其他榮耀時,他絕不是「笨蛋」
(美軍退役四星上將/麥可佛利)
當年11萬8千美軍前往歐洲西線,挺身捍衛民主陣營的法國和英國竟被他貶低成這樣,我認為(川普)是一個充滿恐懼的人,害怕上戰場 害怕受傷 害怕死亡,他是真的無法理解那些前仆後繼,上前線 為國家奉獻生命的將士的心態
從華盛頓郵報 紐約時報到美聯社,美國重量級媒體傾巢而出,各自向熟稔的華府官員求證,接二連三做出跟進和追蹤報導,確認了大西洋月刊爆料,至少有部分或全部屬實,然而 最令外界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一向以川普傳聲筒自居的福斯電視台,竟也由主跑國防部的特派記者出面,親口引述消息來源,同聲指控川普早就針對老兵和傷亡將士發表過類似的不敬言論。
(福斯記者/葛瑞芬)
一位前任川普內閣官員告訴我,川普曾評論越戰,說那是一場「愚蠢的戰爭」,「上戰場的都是笨蛋」,川普還曾嘲笑美國老兵,「他們何苦呢?又拿不到任何好處?」,
我的消息來源說,川普有人格上的缺陷,他打心底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人會為國捐軀,
認為那不值得,至於那一次去法國參加一戰百年紀念,根據這位前官員的說法,當天川普的心情很差,因為馬克洪對他說了一些令他生氣的話,他質問:為什麼我得去兩場儀式?出席一場不行嗎?幕僚向他解釋,他當然可以取消出席,但一定會引來輿論抨擊,結果後來媒體果然批評他,把他氣得半死,依照這名官員的說法
(「林肯計畫」政治宣傳影片)
川普是個逃避兵役的人,一個丟臉的膽小鬼 沒資格統帥三軍
(「林肯計畫」政治宣傳影片)
川普一家人,沒有一個上過戰場,川普還曾經說:約會比越戰更刺激
(「林肯計畫」政治宣傳影片)
11月3號,讓我們一起把這個魯蛇膽小鬼踢出白宮,你挺美國? 還是川普?
共和黨內反川普勢力所籌組的「林肯計畫」政治行動委員會,在大西洋報導出刊後,立即趕工製作多支選舉廣告,列舉共和黨內多位政壇典範人物,像是已故參議員麥肯,還有前任總統老布希,都曾經在戰場上出身入死以行動和生命報效國家,強力譴責川普不尊重美軍戰士的言行,已經嚴重詆毀愛國情操,悖離共和黨所奉行的傳統價值,然而 微妙的是,不久之前,才高調出書痛批川普是草包,不適任總統的白宮前國安顧問波頓,卻在這場醜聞風暴當中突兀地跳出來,以目擊證人姿態替川普做辯解,聲稱大西洋月刊爆料內容並非事實,此一動作,又讓選前各陣營與各方要角的立場調整,和板塊挪移 呈現出變幻莫測的態勢,根據路透社所做最新民調,全美有一半民眾相信大西洋雜誌這份報導,但在共和黨選民當中,還是有高達8成5比例,對於川普維持著好感,顯見這場決定美國未來四年命運的大選,仍然是朝著兩極分裂,信者恆信,中間選民定輸贏的格局,鴨子划水 穩定推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EuwX8zBzUQ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9.13《文茜世界周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5NCDJ-YK1A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Skylai TV,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17年10大《時代》評選【最佳發明】 | 除了IponeX 外,萬萬想不到【指尖陀螺】也入圍了| Skylai Tv 美國《時代》雜誌最近評選並公佈了一份2017年25款最佳發明榜單,所以今天我選了其中10個發明來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看看在即將結束的2017年有哪些【最佳發明】 No.10 ...
馬克操的好處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我認為原作者對於資本運作的解釋,如果是運用在房地產和金融商品套利,那概念是ok的,跟我自己的觀察也差不多概念,全世界都差不多運作邏輯,不過原作者應該沒經營過實體產業,中小企業的實業擴張,那個無法快速繁殖,我看淨價值規模小於3000萬美元的實業,利潤不夠高的話,跟銀行借貸的轉換效率會很差,但是資產規模數十億以上,那開槓桿去運作,控制好擴張速度,理論上是相對低風險沒錯,人類史上極低資金使用成本的年代,真的要學會善用資本的運作,資本小往股市,資本大一點就可以分散一些往房地產,尤其是美國房地產,真的接觸過,就能發現那是一個很stable的金融工具。」
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實業的收入,是拿去支撐資金成本用的,但是你看到的一切繁榮偉大規模,砸進去的錢主要都是借貸產生的,而不是靠實業收入存出來的(以下用廣義使用錢這個字,延伸包含資源)
所以,越借越多錢,永遠不還錢,是所有資本主義成功者必然的現象,實質生產的錢(或是資源),遠遠不及他擴張時所花費的規模,也就是一間公司的工廠,一座要100塊,可以生產5塊淨利潤,擴張一座工廠如果所有錢都是借貸的話,資金+其他成本2%,
請問他擴張第二間工廠,是等乖乖5塊五塊的存,存20年,存到100塊後才去開第二間嗎?如果今天不是在資本主義世界?例如在「真」馬克思主義,或是金本位世界,可能是這樣,但是你今天在資本主義世界就不是這樣,因為他的成本是2%,生產額是5%,因此他會立刻去擴張第二間工廠,100塊用借的,然後用第一間工廠生產的5塊去支付成本,然後第二間工廠可能要蓋三年,等同可能會先產生6塊的虧損,才會上軌道,所以心臟小顆一點的老闆,可能會先緩一年,讓第一間工廠繼續盈餘5塊扣掉成本還有3塊,存下3塊做預備金
然後第二年,就在擴張第三間工廠,這時候第二間工廠還沒開始營運,而等到第三年,第一第二間工廠都營運了,當然同時他第二第三間工廠都是借貸來的,因此他營利10塊,借貸成本支出4塊,他會在第四年的時候直接蓋兩座工廠
因此你還在20年存款大計劃的時候,他大概20年後已經拓展了上百間工廠,然後你就可以回家吃自己,他成了國際大企業
因此發現甚麼沒有?
我今天擴張工廠,只要我確定他會有收益,我根本不是拿「實業」的生產去擴張,而是不斷用借貸去擴張,而我實際實業的收益,是拿去支付「投資成本」用的,這是資本主義一個最基礎最簡單的觀念,也是所謂用錢滾錢,用資產滾資產的概念,因此每次看到有人在講什麼薪資所得比,我就立刻知道,這是一個古代人...XD..他大腦還活在古代
那為啥很多公司營利那麼高,幹嘛不直接擴張到極致,那就是因為訂單的問題,他在這個世界就只能收到那麼多訂單,因此他在繼續擴廠,但是並沒辦法生出更多訂單,自然就不適用這種擴張操作,當然這時候,通常就會去轉投資,去另一個產業找「實際收益大於成本」的投資標的
因此,回到不動產,為啥我永遠都在強調那個基本面公式,出租投報率 vs 資金成本+持有成本,因為這就是資本主義最基礎的公式而已,一點深度都沒有的東西,在這個架構上面,租金收益只要大於成本,只要你現金流不要斷,你就是房子有多少買多少....
當然下一件事情是卡在銀行願意借多少錢給你,因此你可以看到一大堆投資客在問貸款問題借貸問題,因為這些都是明白人,銀行借多少,他們都要借光光,只有那些古代人才整天想什麼40年房貸要背貸款,40年好可怕...XD
唉,古代人...XD
當你租金投報高於成本,就會產生套利,有套利就可以瘋狂的擴張規模,瘋狂的擴張規模代表你套利也瘋狂的放大,在幾百萬的時候,套利都是幾萬塊,你擴張到幾百億,你的套利就是幾億,這個遊戲,甚麼光明會、13家族德國羅斯柴爾德家族、阿里巴巴,還是世界最大咖Trump,全都是這樣搞起來的,不然你還以為他們在那邊慢慢存錢存到今天這種財富地位
如果資產翻漲,幾百萬,你資產翻漲個10%就是幾十萬,幾百億,你只要遇到資產翻漲10%,就是幾十億,至於成本,全都是借來的啊,難道自己存的,因此,為啥要炒房來正興經濟
你以為對岸中共政府是白癡,放任不動產瘋狂炒作,他威權政體最好對房價炒做沒有皮條,他可以下令房價不准漲都不是問題,記不記得1x年前中國在錢荒,滿地要投資缺錢,就是那時候房價是不是在大炒作,是不是一邊炒房,一邊誕生了華為、阿里巴巴、全國高鐵、滿地的摩天樓,啥,不是炒房會害實業萎縮?不是會吃走資金?不是要實業收益才有辦法維持房價?
今天資本主義世界的遊戲不是這樣玩的,中共那邊經濟最大的弱點,其實是他的不動產,他只要不動產一垮,銀行就算了,他的滿地企業也會跟著垮,因為企業的借貸很多是根源於不動產抵押,也因此,你應該看不到我們投資客跑去對岸炒房,因為那個市場在資本主義世界裡面,完全都是應該要泡沫的狀態,所以沒事不要靠近,以保身體健康
覺青不知道為啥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不怪他,他上班一輩子,怎麼會知道資本主義在玩甚麼,學校教的東西,或是他們老師自己大腦的觀念,都是古人的觀念,所以他們都是活在古代思維裡
怎樣會產生泡沫,那就是生產低於成本,也就是你的工廠生產只有3元,但建一間工廠成本要4元,那你就有潛在泡沫風險,但因為通膨有2%也許你可以硬撐,但如果生產4元以上,那你應該活不了多久就要泡沫了,最接近今天的網路泡沫就是這樣來的,因為市場飽和,所以訂單有限,而過度擴張造成大家壓價搶單,造成利潤下降,下降到低於成本,因此引發的網路泡沫
所以我也一再強調,不動產基本公式不可以破,破了我就把房子賣一賣出國炒房,因為那就是是否會泡沫的依據,至於生產大於成本的情況,這是要怎樣泡沫?覺青買房子才會錢被鎖在房子裡面,手上房子多的投資客,都是從房子領錢出來做其他的事情,這就是古代人和現代人的不同所在,古代人一直把錢丟入房子裡,投資客一直從房子把錢提領出來,不動產有兩個生產,居住價值和錢,不動產是經濟的火車頭,是因為他可以生產鈔票
為啥很多人要開公司做實業,大家都要錢,他幹嘛不一直炒房,因為你要跟銀行借錢,銀行能借給你的錢有限,然後你拿自己的錢慢慢滾,1000萬給你,你要滾到哪一年?
自然最好就是到處去跟人家募資,拿人家的錢來套利,例如銀行的成本2,淨利5,但你只能借1000萬,募資的錢成本3,淨利5,但你可以弄到1億,那當然找一堆金主支持自己會比跟銀行借錢擴張得更快,但是為啥不是去跟人家募資來炒房,那是因為你去跟人家集資來炒房,你會被金管會抓去喝茶,運氣不好會變經濟犯被關起來,因此你要拿人家的錢來套利,投審會和金管會會逼你做實業,所以一大堆大老闆,他私人的錢都丟在不動產當中,(炒股的另當別論),包含一堆電子業老闆,用其他的人的錢做實業,自己的錢拿去炒房,這個我相信銀行業的應該都很清楚我在說甚麼,他們看最多,公司用別人的錢來擴張還有一個好處是,因為產業有循環,所以你可能可以旺五年十年誰知道,當年紡織多旺,塑膠業多旺,但當循環下去後,就會泡沫,因此,一堆老闆,自己的錢去屯不動產,然後募資,發股,用其他人的錢去搞實業,實業掛了,他拍拍屁股回去當包租公就好,當然實業繼續興盛,他就繼續擴張實業,投審會和金管會是逼資金去實業投資的把關者,像什麼金八條也限制金融業者炒房炒地皮,因此,其實有比你們想像中更龐大的人和資金想要炒房,但政府干涉他們只能往實業走,所以,單純論賺錢,為啥不全台的人一起炒房,因為有政府干涉
因此你房貸出來的錢,不可以直接買房子,小筆資金還好,如果是幾千萬,你就可能要先去股市債市裡面轉一圈放個一年,才可以在進不動產,這也是政府干涉的手段之一,政府當然知道你們全都只想炒作錢滾錢,所以在實業上面有非常多的威脅利誘,讓你把不動產上漲而增加出來的錢,多挪一些到其他實業甚至股市債市去
你看工業園區是不是很怕你圈地,都要求先設廠營運,滿兩年或是三年土地才會賣你,就是怕妳們這些假蓋工廠實炒地皮的老闆又跑去炒地皮,你要炒地皮可以,但你上面必須蓋工廠營運,提供生產和工作機會,這就成了政府的交換條件,其實,麥當勞都說他是炒房的,他就是經典,實業為幌子,炒房維本質的範例,因此相關的甚麼肯德基、誠品、燦坤、迪士尼樂園(遊樂園是超有名的炒地皮產業),全都是本質在炒地皮炒房,實業是拿來募資吸收資金以及取得政府的加持,讓他可以更擴張的去炒房炒地皮,這就是資本主義世界.
我知道很多人第一天看到,都會覺得很痛苦很生氣,但恭喜你清醒過來了,而不是繼續一輩子活在夢中
另外補一下台商發財方程式,那個叫做造鎮,台商當年去中國,後來去東南亞,他們怎麼玩,就是集合起來跟政府批地要開工廠,批一大塊土地,中間蓋工廠,旁邊打造住宅區商業區(土地全都是台商批下來),然後工廠造就就業人口,這些人在旁邊買房子住,商店就做便當賣給他們,之後這邊就成了一個據點,之後變成城鎮,因此十年後,台商就把工廠全都拆除撤離去更落後的地方,然後工廠拆掉的土地,全都變成住宅區,商業區,打造金融區之類的,直到可能20年後變成一個很有規模的都市,這時候,台商就把所有的不動產全都出脫,然後最後你總結的結果是,台商一路走來實業收益如果是100的話,他不動產收益通常有5000~10000,沒跟你豪姣,還有人工廠算下來還虧損,也就是搞了20年他工廠不但沒賺錢,還虧錢,可是老闆還是發大財
有自己習慣的投資就做自己習慣的投資,股票發大財的人比較多,只是股票玩法絕對跟不動產不一樣,所以你是股票腦,你跑來硬玩不動產其實會很痛苦,同樣的你也不可以複製不動產的操作去股票,應該沒幾天就畢業了,只是,當你的資本額更多後,不動產幾乎是你很難避開一定會接觸的投資產品,因此你可以先慢慢看慢慢研究,等到哪天你錢多到你不得不碰不動產的時候,才不會傻菜鳥跑到叢林裏面亂闖,到時候摸到大白鯊
文章內容來源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602001750.A.C3C.html
馬克操的好處 在 李怡 Facebook 八卦
世道人生:病毒源自德國 - 李怡
中國把病毒源頭推給美國踢到鐵板,就急急轉軚,趙立堅也把美軍播毒論的推文刪除。
不過,把病毒源頭推莊的宣傳意向沒有改變。官媒引述意大利醫學專家雷穆齊(Giuseppe Remuzzi)的話,指新冠病毒源自意大利。《羅馬日報》24日刊登雷穆齊專訪,他指中國傳媒歪曲他的話,他原話是說,部份醫生在他們注意到中國爆發疫情之前,已在意大利發現有人染上這種病。也就是早在去年11月,病毒已從中國傳入意大利。但他沒有說「武漢病毒源自意大利」;這是中國「徹頭徹尾的政治宣傳」,他重申根據基因研究,毫無疑問,病毒來自中國。
有網民留言說:「猜猜下一個最初爆發疫情的國家是哪個?英國?法國?德國?」你以為這是笑話?竟然料不到下一個栽誣就是德國。
去年9月德國總理默克爾曾去武漢,參加德國汽車配件公司的新工廠啟用禮。這個公司後來出現了德國零號病人。近日大陸網頁又出現了德國陰謀論,指德國的一間P4實驗室在前年開張,因此是默克爾的訪問團隊把病毒帶去武漢的。還發出天問:是為了給世界設局,讓德國恢復希特勒時代的輝煌嗎?
這個完全沒有提供證據的陰謀論也太離譜了。實在很難明白,中共黨嚴密操控的官媒網媒,為甚麼要製造這麼多假消息?除了到處樹敵、自找麻煩,究竟對中國的形象和外交關係有甚麼好處?
可以想到的唯一理由就是急急要為中國闖下的全球大禍卸責,大陸的話語叫「甩鍋」。因為這個百年未見的全世界流行的病毒,對人類的禍害真是非同小可。到昨天為止,全球武漢肺炎確診人數升至逾47萬人,逾2.1萬人死亡,超過30億人受禁足令所限。全球蒙受的經濟損失是無法計量的天文數字。
網上流傳一個多月前,已有印度科學家指出,這種病毒若說是由自然生成,那麼需時一萬年;接着全球許多科學家都基本論定武肺病毒不是自然演化而來,而是在實驗室動物身上培養形成,俄羅斯官方文件也暗示病毒是組合而成。先不論病毒傳播是意外洩漏還是故意投放,研製這種可以造成大規模死傷的病毒本身,就違反了《禁止生化武器公約》,是反人類罪!
武漢P4實驗室的研究員石正麗連忙說,「用生命擔保」病毒不是由武漢P4實驗室洩漏。但沒有人直接說是哪裏洩漏的呀?何以「此地無銀三百兩」呢?2月中,習近平在一個講話中特別提到加速推動生物安全立法,怎麼這麼巧?接下來就是一次一次地把毒源推給美國、意大利、德國。本來各國正忙於抗疫,還來不及究查禍源,卻因為中國的這種栽誣而不得不回應了。
在栽誣美軍播毒的網文後,有大陸網民留言:「內部人士透露,中共原來計畫使用這種病毒解決久拖無解的香港問題,將病毒傳播到香港,當地民眾就不敢集會遊行了,反送中運動自然也就結束了。但是該計劃在執行過程中失控,在武漢擴散,先把自己害了。」
在病毒源自德國的網文發布後,有大陸網民寫出這樣一段文字:「最大病毒起源德國,中間宿主俄國,經北大圖書館洩漏,爆發於上海,有人稱可防可控,邀請超級傳染者到廣州,病毒在井岡山和陝北發生多次變異,最終肆虐神州大地;70年沒有特效藥,鄧小平主張改革開放,雖然暫時控制疫情,但毛病未除,積習難改,病毒基因經過重組,再次引發大面積災情!」
這就是源起於德國人馬克思、恩格斯的肆虐全球一百多年的病毒。
馬克操的好處 在 Skylai TV Youtube 的評價
2017年10大《時代》評選【最佳發明】 | 除了IponeX 外,萬萬想不到【指尖陀螺】也入圍了| Skylai Tv
美國《時代》雜誌最近評選並公佈了一份2017年25款最佳發明榜單,所以今天我選了其中10個發明來和大家分享讓我們一起看看在即將結束的2017年有哪些【最佳發明】
No.10 全球首款社交機器人——Jibo
相比於Google的Google Home、亞馬遜的Echo、蘋果的Homepod這三款一答一應的家庭智慧音箱,Jibo則是充當著「機器人伴侶」的角色。儘管899美元的售價對於大部分用戶而言並不便宜但在科技層面上,它為後來的「社交機器人」開創了人與機器人社交互動的先河。 Jibo由科學家Cynthia Breazeal設計採用相當可愛的圓形組合設計這款機器人擁有一塊圓形的大螢幕作為「臉部」,所以Jibo的喜怒哀樂我們可以透過這塊螢幕了解到。它的「頭部」用來收音 ,「耳朵」則可以透過聲音來源方向進行360度旋轉而透過對用戶的行為習慣學習 。 Jibo可以運用自帶的揚聲器和屏幕為用戶帶來智慧提醒,根據你的心情與你進行互動。
No.9 吃多也不會肥的冰淇淋——Halo Top
Halo Top只是一個普通的雪糕 包裝怎麼看都沒發現哪裡值得上榜的
不過,這個售價5.99 美元起的雪糕能讓一個企業。在一年內的業績翻了20多倍並超越了哈根達斯 ,靠的就是平凡包裝內裝著的「怎麼吃都不會讓人胖」
低卡路里的冰淇淋「減肥」這個話題永遠都不會過時,而減肥的關鍵就是控制好每次攝入的卡路里。 Halo Top正是捉住了這個痛點 帶來了一款採用低熱值甜味劑、甘蔗糖、赤藻糖醇等原料製作低卡路里冰淇淋並號稱它只有其他冰淇淋的六分之一脂肪含量。雖然 Halo Top 的冰淇淋 並不能給消費者帶來絕對「0 脂肪」的甜食但從銷售情況看,它的「低卡路里」賣點已經得到大家的青睞了
No.8 讓你喝到溫度剛剛好的咖啡杯-Ember智慧馬克杯
透過Ember申請了專利的「冷熱相變」技術,水杯能將液體保持在一個理想的飲用溫度最長可以保持2小時的合適飲用水溫。同時,水杯底部配有一個充電茶托
用戶可以透過手機應用程式或扭動底部的旋轉溫度盤,對水杯內的飲料進行煮沸或降溫,可以調整到自己喜歡的飲用溫度。目前,這款水杯已經在美國4,600家星巴克門店販售,售價79.95美元。
No.7 穿戴式吸奶器——Willow Pump
母乳喂養的好處相信媽媽們都了解,但在出行途中使用傳統的真空收集瓶
收集母乳難免會產生尷尬和不便在今年的CES 2017大會上,Willow展示了一款專為方便女性收集母乳的穿戴式收集器,用戶可將收集器穿戴著出門而無需因為帶上傳統收集器而感到不便。同時,透過應用程序則可以對收集器進行控制和接收提醒確保能夠收集足夠的母乳給予餵養
No.6 最貴最驚艷蘋果手機——iPhone X
今年9月,在紀念iPhone發表十週年之際,蘋果給我們帶來了紀念性的iPhone X
憑藉全新的「異型螢幕」和外觀。這款手機在發表初期就得到了大量關注。
為了在有限的機身尺寸內放入螢幕佔比更高的螢幕蘋果將iPhone標誌性的Home鍵移除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Face ID的臉部辨識以及不一樣的操作邏輯。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近期曝光的消息看蘋果將繼續在「面部辨識」這項技術裡深造,力求帶來更卓越的使用體驗儘管在這次的iPhone X上蘋果做出如此激進的設計讓消費者評價褒貶不一但這也不失令它成為目最驚艷、最卓越的iPhone。
當然,有著999美元的售價使得它也成為了史上最昂貴的iPhone。
No.5 廚具都能成為社交裝置——Tasty One Top
在今年7月 BuzzFeed聯動烹飪頻道Tasty發表了一款智慧型廚具電磁爐 Tasty One Top透過與手機應用程式關聯後Tasty One Top根據用戶的喜愛來推薦菜譜
然後系統也能根據用戶所選的菜式進行智慧溫控調節當烹飪過程中需要添加配料時Tasty One Top也會透過應用程序提醒用戶而透過Tasty這個程式用戶可以與平台上的其他用戶進行社交互動交流烹飪心得
No.4 前所未有的無人機互動——DJI Spark
DJI首次將「人臉辨識」功能放進了,只有手掌大小的無人機當中如此新穎的設計,讓Spark成為了目前關注度最高的掌上無人機作為一款主打人機互動體驗的產品Spark可透過人臉識別自動解鎖起飛、懸停。同時,用戶可以透過手勢對 Spark 進行近距離控制透過對無人機揮手即可實現懸停、拍攝、回收進行一系列的操作重塑無人機的操作方式。
No.3 無氣概念輪胎——Michelin Vision Concept
在今年6月,米其林展示了一款無氣概念輪胎「Vision」
這款輪胎採用可生物降解的材料製作而成,輪胎內採用獨特的蜂窩結構在面對複雜的路面時輪胎可根據道路情況進行變化與此同時,「Vision」還是一枚智慧輪胎在輪胎內部米其林放置了用於連接手機的傳感器用戶可透過手機客戶端對輪胎進行調整和檢測即時狀態。但比較可惜的是儘管這款輪胎已經成型,但米其林表示並不會在短期內上市主要原因是因為行車安全的問題
No.2 為醫學界作貢獻的AR眼鏡——eSight 3
AR擴增實境技術在今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項技術除了被應用在電子設備的娛樂功能外也在醫學範疇裡被得到應用eSight 3就是一款透過AR技術來幫助視障患者恢復清晰視力的眼鏡。透過高速高畫質的攝影機作為對患者「眼睛」的替補
攝像機所捕捉到的畫面訊息會被即時傳輸到eSight 3的處理器中,進行品質與對比度增強處理,被處理後的畫面會被傳輸到用戶眼前的兩塊OLED螢幕上。
用戶可以透過遙控器對眼鏡的顯示色彩對比度焦距、亮度和放大倍率進行設置
迄今為止 eSight 3已被用於超過1,000名患者功效顯著。雖然它目前價格的9,995 美元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但是能夠幫助視障患者看清世界,相信這個花費也是相當值得的
No.1 好玩不貴的減壓小玩意——Fidget Spinners
Fidget Spinner是《時代》雜誌榜單中最便宜的 「最佳」發明了,因為它的售價僅有5.87美元。 Fidget Spinners 實際上就是我們常說的「指尖陀螺」起初這個小玩意是用於緩解壓力所用,但沒想到竟然能風靡全球全年齡段的人群video,並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外觀和玩法。根據《時代》雜誌的統計指尖陀螺僅在今年四月就為美國小商品零售業同比往年增長多達20,000美元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為行業產生如此之大的收益看來指尖陀螺的這個「最佳發明」得來真的是當之無愧
推荐影片:
2017年伟大的发明,你需要看到的 https://goo.gl/qqQSxd
《我爱发明》 20171125 限高新招 | CCTV科教 https://goo.gl/B71Cw1
Skylai愛看的頻道:
老王頻道
OldOrange-TV-老陳
Yooyo Tv
HenHen TV
Rebecca's diary
JinRaiXin -迅雷進
CodyHong Tv
SernHao Tv
Stephie 蔚絲
eunicelicious TV
笑波子
Chris TV / 生活大小事
樂在其中
JerryOppa【傑裡歐爸】
奇怪的仙人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