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填海篇》 之 危言聳聽的林超英(長文)
小時候聽過這個故事,十來歲的孫中山,見到村民入廟拜神不停叩頭,他便將菩薩像打斷手臂,以證明神仙也自身難保……
林超英一向給我的印象是比較開明和理性, 但當越來越多人引述「林超英這樣說」、「 前天文台長這樣講」,林先生似乎飄飄然,不自覺升了上神枱,說得天花亂墜,什麼也無需證據……
我有一個壞習慣,就是喜歡把別人拉下神壇。
開這個題目,當然要利申,個人對填海持開放態度,曾經多年居住在填海之地(很多香港人不知道自己住屋腳下以前是一片汪洋),所以不盲目支持,更加不盲目反對。
今天就請林超英先生回答六條問題,待我好好思考一下應該支持還是反對。
林超英接受商台訪問,表示【 人家島國都在救國,建人工島是逆天而行】、【人工島建成的樓宇年年都水浸,害死人……】。
第1條問題
「請明確指出哪一個島國? 其陸地平均海拔是多少? 和人工島的關連在哪裏?」
(香港人最熟悉的馬爾代夫,平均海拔是1.2米,赤鱲角機場人工島部分,海拔大約九米,山竹對它絲毫無損。)
第2條問題
「 請確實指出哪裏的人工島樓宇年年水浸?」
( 連碧桂園也有能力在柔佛州興建居住數十萬人的森林城市,包含四個人工島,不明白為什麼香港政府比不上一間中國地產公司。 如果說那裏仍未建成,請解釋一下,阿聯酋在平均兩米浪高波斯灣,興建的人工島豪華別墅 Palm Islands, 世界各地富豪包括碧咸都爭相購買,他們都不怕水浸嗎?)
我再翻查林超英先生8月28號在《明報》發表的「 人工島~只輸不贏的世紀大賭博」
原文:【 ……以政府原本規劃的1000公頃規模估計,填海造人工島及興建接駁道路和鐵路至港島、九龍、新界,需費約4600億元(還未計供水、供電、供煤氣……等);若規模增至2000公頃,則估計耗資逾7000億元。領教過近10年大型工程例行大幅超支,我們必須把人工島視為萬億工程來考量。香港政府財政儲備於上個財政年度結束時,才歷史性首次高於1萬億元水平。即是說2000公頃人工島等於把政府全部儲備貫注入大海,是一場可能「一鋪清袋」的世紀大賭博。一不小心,政府可能破產。】
第3條問題
「 那些什麼供電供煤氣供寬頻…… 和人工島有什麼關係? 在日出康城起樓就不需要嗎?」
第4條問題
「 如果建人工島需花十年八年,這十年八年期間政府就沒有財政收入嗎?」
( 林先生用上的,就是典型結論先行 :
若果規模增加 + 如果嚴重超支 = 政府破產
所以無論政府的儲備是一萬億還是兩萬億,根據以上公式政府亦會破產,對嗎?)
原文 :【 去年超強颱風天鴿襲澳門,海水淹沒澳門市區及氹仔新建賭城,給我們重大警示,不可隨便把人遷到海水包圍之處。】
第5條問題
「 為什麼不舉杏花邨做例子?舉澳門做例子因為天鴿令澳門出現嚴重人命傷亡?」
( 水浸的基本原因其實只有兩大類,降雨量的速度比排水量快、海水或江河水氾濫,所以無論是原有岸邊陸地或填海之地,所受衝擊並無分別 )
原文 :【 把土地抬高一米是天價工程……】
第6條問題 :「 天價代表多少?可否清楚說明佔總工程費用的多少%?」
香港維多利亞港水深大約十多米,周邊外海水深平均20米至50米不等,假設現時要填海20米深,作為一個工程門外漢,保守估計,在海床填高一米的工程費用,最少比在陸地填高一米貴5倍( 有錯請指正),換句話說,在人工島加高一米的費用,最高應該只佔工程費的1%
當然,林超英先生提及的「迷信人口只增不減」、「填海一定破壞生態」等環保ABC,我某程度上同意。
最後,希望林超英先生能詳盡解答上述問題,好讓我能加入反對建造人工島的陣營。
李懂媽
香港 最高一小時降雨量 在 貝琪梨 旅行藝創空間 Facebook 八卦
久違了!囉唆的詳細旅行資訊文....
預告:非洲遊樂園 馬達加斯加 X 盧安達 X 烏干達
生態旅行講座
5/28(六) 下午 台北旬印咖啡
主講:芋頭 X 貝琪梨
(須事先報名,報名網站近期公佈~)
[盧安達、烏干達旅行二三事]
線上圖文版
http://0rz.tw/3l07B
旅行期間:2016/03/24~04/07
美金:台幣 = USD:NTD = 1:32.8
美金:盧幣 = USD:RWF = 1:785
美金:烏幣 = USD:UGX = 1:3344
盧安達貨幣單位為盧安達法朗 Rwandan Franc(縮寫為RWF),從盧安達法朗快速換算成台幣,將當地金額 × 0.04即約莫等於台幣金額。
烏干達貨幣單位是烏干達先令 Ugandan Shilling(縮寫為UGX),從烏干達先令快速換算成台幣,將當地金額 ÷100大約等於台幣金額。
原本這段期間打算前往阿拉斯加追極光,不過阿拉斯加極光團公佈太過倉促導致報名人數不足而流團,便錯過了我人生第一次帶團也可能是唯一的機會,隨著日子接近,極光預測值在三月底不如預期地高,在出發前十天臨時決定放棄走極光行程,改規劃前往盧安達和烏干達走非洲火山雨林大猩猩健行生態行程。
台灣關於盧安達和烏干達的旅行資訊算是很稀少,會一趟旅行中排各式各樣的健行逼死自己的瘋狂旅人更少,很開心活著回來跟大家分享。
盧安達和烏干達的國內治安狀況很安全,不是大家所想像的戰亂,尤其盧安達,歷經過1994年的境內種族大屠殺,整個國家相當法治,路上人們騎機車都會戴安全帽,我覺得比台灣中南部民眾戴安全帽的比例高,一過邊境進入烏干達,立馬發現烏干達人騎機車都不戴安全帽,整個旅程跑遍烏干達西南部到首都坎帕拉,只看過兩個騎士戴安全帽。
不過貝琪梨這次盧安達和烏干達的旅行,是透過網路由烏干達的一家旅行社所安排,這家旅行社安排的行程、旅館都很好,但是不巧安排了一位和他們有簽約合作的自由司機導遊(free-lance driver guide,意思是非專屬於他們公司的司機導遊),這位天兵導遊其實在烏干達數個國家公園的導覽資歷算是相當資深,但是對於跑點的帶團經驗方面,貝琪梨認為他完全不合格,導致這趟旅行心境上一直在幸福天堂與怒火地獄之間徘徊。貝琪梨強烈建議,盧安達境內的旅遊找盧安達的旅行社,烏干達部分則找烏干達的旅行社比較妥當。
一、氣候:
這次主要前往盧安達和烏干達的目的,就是前往位於剛果、盧安達和烏干達三國交界的火山群高山大猩猩(Gorilla)保育區健行,與野生的高山大猩猩近距離接觸。盧安達在遼闊的非洲實屬小國,土地面積僅為台灣的0.7倍,全國境內海拔在一千到四千五百公尺之間,高低起伏,幾乎沒有平坦的地區,故有「千丘之國」(A country of thousands of hills)的稱號,也因此盧安達的氣候為熱帶高地氣候,無四季之分,僅分為乾季和雨季,境內西北部為火山雨林氣候,西南部為高地雨林氣候。
三到五月是長雨季,尤其四月是高峰,降雨量可多達一百五十五毫米,沒錯,貝琪梨就是選擇在長雨季高峰的時節,義無反顧地前往非洲火山原始雨林健行。六月到九月中是長乾季,十月到一十月是短雨季,十二月到二月是短乾季,一般而言,旅客大多喜愛選擇乾季前往,雖然雨林的氣候終年都是隨時可能會有變化,不過乾季下雨的機會少很多,原始雨林裡健行若是遇到下雨,除了拍照的光線較差、要防護相機以免淋雨,途中的路會變的非常泥濘,著實折騰與消耗體力。
然而雨季前往的好處是,雨季期間動物的食物來源豐沛,動物較為活躍,而且高山上的氣溫較低,因此大猩猩家族比較會在相對低海拔的區域活動與覓食,也就是遊客比較容易不需要健行較遠的路線便能找到大猩猩家族。也因為雨季為非旺季,此時境內旅館的預定相當容易,價格也較低,但是大猩猩健行的火山國家日門票倒是終年不二價Orz。
至於烏干達土地面積為台灣的6.6倍,地幅相對盧安達廣闊許多,境內的地形與氣候變異較多,境內平均海拔一千到一千兩百公尺,大體來說是個多湖的高原,西邊與剛果邊界有非洲第三高山史坦利山(Mount Stanley 海拔5109公尺),東南邊有非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淡水湖維多利亞湖(Lake Victoria)。且烏干達南半部為赤道線所劃過,所以國境一小部分位在南半球,大部份位在北半球。
講了許多關於盧安達和烏干達的地理事實,對於實際要前往旅遊的人,可能還是知道我三月下旬第一天抵達盧安達首都卡加利(Kigali)氣溫是攝氏31度比較實在,西南部紐格威森林國家公園(Nyungwe Forest National Park)沒有下雨的晚上室內是29度,隔天下雨晚上室內就驟降到21度。 在靠近大猩猩健行的火山區,沒下雨的晚上室內16度,有下雨晚上室內13度,是個熱也熱到爆、冷也冷到爆,覺得不是大家想像的撒哈拉非洲樣貌。
二、簽證:
決定前往旅行的重要關卡就是簽證的辦理。盧安達簽證必須事先線上申請,單次簽費用是美金$30,烏干達持台灣護照可以申請落地簽,單次簽費用是美金$50,也可以事先線上申請,費用一樣是美金$50,而在2014年之後,盧安達、烏干達、肯亞三國為發展東非觀光,推出東非觀光簽證(East African Tourist Visa)一樣線上申請,費用為美金$100元,從哪一國入境,便從哪一國的簽證網站申請,譬如這次貝琪梨從盧安達入境,烏干達出境,便從盧安達的簽證網站申請。線上填寫申請表送出後,三天內會回應,若是申請核准,會另外收到一封核准簽證信,將信件內容列印出來,入境海關的時候出示,在海關櫃台繳交簽證費用,就可以換成正式的簽證。簽證費用可以線上事先付款,也可以入海關時再付美金現金,也可以當場刷卡!就這點而言,比台灣還進步!(令我想起前幾年入境約旦,簽證費要付約旦幣,試問剛到海關還沒入境的外國旅人身上怎麼會有約旦幣….囧)
盧安達簽證網站
https://www.migration.gov.rw/
烏干達簽證網站
http://gov.ug/content/requirements-entry-uganda
另外網路上也有查詢到盧安達、烏干達和剛果涵蓋三國的大猩猩行程旅行團,不過由於持台灣護照要申請剛果護照實在太麻煩,加上目前剛果境內局勢仍然不算穩定,於是作罷。
三、換匯與鈔票
盧安達首都為卡加利(Kigali),機場離市區不遠,車程大約十分鐘左右,換錢的話,市區會有許多換錢的地方,市區換匯較機場好。
盧安達遇到只跟當地Eco Bank合作的商店的話,刷卡就只能刷Visa卡,以防萬一還是建議出國信用卡Visa、Master各帶一張。
不管是在盧安達還是烏干達,以標價上的貨幣付款比較划算,例如博物館的紀念品店標價是盧安達幣,但其實店家也可以收美金,以美金付錢的匯率極差。盧安達或烏干達有一些高級旅館度假村的收費是以美金計價,如果反而想用當地幣付現,反而比較貴。最好一到當地身上就換當地的貨幣,但也要留美金現鈔,標什麼單位,就用什麼錢付,以免在這些擾人的換匯間,白花了很多錢,貝琪梨這趟大概在這些莫名其妙的換匯平白流失了三、四千塊台幣,一大部份是拜天兵司機導遊所賜。
盧安達 RWF5000(約台幣200元)的鈔票圖案是大猩猩Gorilla,烏干達UGX50000(約台幣500元)的鈔票圖案是大猩猩,如果想要留下來做紀念,記得有看到乾淨的新鈔趕快收起來,乾淨的鈔票可遇不可求。
四、插座
盧安達是雙圓孔,烏干達是英式三平孔(跟香港、馬來西亞、肯亞一樣。)
五、行車方向
盧安達是跟台灣一樣,靠右行駛,烏干達是跟英國一樣,靠左行駛。如果這兩國同時旅遊是同一家旅行社安排的行程,必定會面臨到左駕的車開在右駕的馬路上,右駕的車開在左駕的道路上。
六、銀背猩猩健行
1.門票預訂、票價
盧安達的火山國家公園銀背猩猩健行門票,外國人是美金$750,沒有分淡旺季,終年不二價,如果你是擁有盧安達居留權的外國人($375)或是東非國家居留權的外國人($450),有比較便宜(要趁著去那裡當志工的時候趕快去)。另外如果不是透過旅行社預訂的話,要提早半年上網站預訂。
http://www.volcanoesnationalparkrwanda.com/trip-planner/gorilla-permits.html
Price of a Rwanda Gorilla Permit
Non Residents – $750, East African Residents – $450, East African Citizens – $300
Rwandan Residents – $375, Rwandan Citizens – 30,000 RWF
烏干達的布恩迪國家公園(Bwindi National Park),就是傳說中的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Impenetrable National Park)大猩猩健行入門票,外國人也是終年不二價,美金$500。
2.總部集合
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裡,在2015年統計有十個已經習慣人類的大猩猩家族,貝琪梨出國前查到的資料說七個,不過顯然是舊的資料,每五年會重新計算這個火山區域大猩猩的數量,火山國家公園官方網站2015年的資料有十個大猩猩家族,每個家族每天限制一組人最多八名遊客可以健行前往追蹤大猩猩。大猩猩健行總部,六點多集合,所以每天早上莫約會有七、八十名的遊客在此集合,比較會行銷觀光的盧安達,蓋了一個很大的亭子,提供茶點、咖啡給遊客,並且有傳統歌舞表演,貝琪梨六點五十五抵達,亭子裡已經都是準備要健行的遊客了,而總部的幹部就是利用這段時間統整報名當天大猩猩健行的遊客名單,並且進行分配,將遊客分配到各組去,七點半左右分配完成,才各組帶開行前說明。七點四十,大家各自開車前往各組的健行登山口,貝琪梨這一組開到出發口是八點半。
烏干達難以穿越的國家公園大猩猩健行總部,便顯得簡樸許多,健行遊客總數也沒有盧安達那麼多,由於健行出發口距離較近,所以早上八點集合即可,八點會先概論性的行前說明,結束後等待分配組別,然後再各組行前說明。八點四十左右開車到健行出發口,車程大約十分鐘而已。
3.行前說明
盧安達大猩猩健行的工作人員穿藍色的制服,提供大家上面雕刻有黑猩猩的健行木杖,健行前的行前說明並不像烏干達會特別說明要攜帶食物,可能因為過去平均健行時間通常在午餐前結束,不過其實難以預期,有可能會到下午,最好身上還是要攜帶一些糧食,因為路程很消耗體力。盧安達的大猩猩健行,不會告訴你,萬一沒看到會怎麼做。(很有自信一定看得到?)
烏干達大猩猩健行工作人員穿綠色的制服,提供的木杖是較輕、造型簡約的木杖,行前說明會先告知,如果是有感冒或其他傳染性疾病(譬如疥瘡,過去曾經有例大猩猩家族被人類感染疥瘡),提早告知終止健行,可以退50% 的門票錢,如果出發後,體力不支,無法完成健行,便無法退錢。如果沒有找到大猩猩,也可以退錢50%或是隔天再來。
4.分配組別
分配組別,這是大猩猩健行不為大家所知的秘密!大猩猩是野生動物,所以每天都會覓食遷移,原則上分配時,如果有比較年長、體弱的健行參加者,總部的人會依據前一天各個大猩猩家族的位置,把年長者、體弱者分配到健行距離較短的組別去,但是每天都還是會變化,有可能前一天走了三個小時才找到的家族,隔一天移動到走一小時就找到的地方。(貝琪梨下次再去的話,一定要裝得很弱,拜託,請幫我分配在大猩猩距離近的組別….)
5.大猩猩健行時間
網路上聽說盧安達的大猩猩健行,平均來說是兩~三個小時,烏干達的大猩猩健行是五~六個小時。大體來說差不多,但是每次健行的經驗皆不可預期,(這跟極光很像,即便可以預測,但是還是要看運氣)。
出發前,貝琪梨詢問朋友美秀,她兩年前前往烏干達大猩猩健行,走了九個小時!(天都黑了吧?)今年一月份前往盧安達大猩猩健行,走了三個小時。因此推薦我選擇盧安達。
而貝琪梨本著實驗的精神,決定盧安達和烏干達的大猩猩健行都要親自體驗,於是同一趟旅程,兩邊都去。在盧安達走了兩個小時找到大猩猩家族,加上待在大猩猩家族旁邊的時間規定的一個小時,所以從出發到走回健行出發點來回是五個小時。
在烏干達的大猩猩健行,破天荒走了大約二十五分鐘,便找到大猩猩家族,來回僅約兩小時!十一點不到就回到健行總部,工作人員都大為吃驚。原本這是這趟旅程中眾多健行的最後一個,體力、肌力、精神力都快到極限,前一晚心理建設了許久,已經做好奮戰一整天的心理準備了,結果竟然很快就回來。
附帶一提,盧安達健行那天組員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年輕人,烏干達健行那組有帶青少年的家庭,感覺健行時間長度,跟所分配的組別大有關係。話說,據說我原本被分配在另外一組,我的天兵司機導遊,雖然帶團很天兵,但是畢竟他在大猩猩健行的導覽很有資歷,他和他的前同事討論,研究前一天各大猩猩家族的所在位置,幫我改分配到我後來去的組別,結果很快就找到。貝琪梨在烏干達大猩猩健行不到十一點就結束行程回到總部那天,有一組下午三點半才回來,也就是他們來回走了六個半小時!
說起來輕鬆,但像是在盧安達健行的五個小時,是背著大相機,在海拔二千五百多公尺到二千七百多公尺之間不斷地上坡下坡,中途經過許多泥濘的地方,腳踩下去泥巴會下陷,要非常小心地平衡身體,腳從泥巴拉出來很費力氣,有一半的時間是走在看不出來是路的地方移動,尤其接近大猩猩的半個小時路程,這裡所謂的路,是前哨追蹤者(Tracker)拿開山刀一路劈出來的,所謂的路,在小組裡最後一名遊客踩踏過之後就消失,看不出來是路。好幾次看見開路的人往令人匪夷所思的茂密荊棘前進,心中吶喊「#@$^(消音),那真的能走嗎?」,然後某一次貝琪梨就踩在看似植被茂密的地方,旋即下陷過腰,身旁都是俗稱咬人貓的蕁麻,陷落的瞬間反射動作去抓旁邊的東西,兩手臂外側和雙掌都中標,刺麻不已,兩名挑夫合力把我拉上來,不一會的工夫,走在我後面的大個兒瑞典男生也在同一個地方陷落(內心OS不是我的問題,那真的不是人走的路)。
6.挑夫與小費
盧安達火山國家公園,挑夫的公訂價格是10美金,烏干達難以穿越國家公園的話,挑夫的公訂價格是15美金,不過建議如果身上有當地貨幣的話,最好用當地貨幣付款或給小費,因為後來發現,付美金給挑夫,他們會私下跟帶團導遊換錢換成當地幣值,匯率比去銀行換差一成左右,等於你付給挑夫,實際上他們只拿到九成,莫名其妙得利於帶團導遊們,沒付出什麼勞力就平白拿了一成的錢。
7.攝影與裝備
在找到大猩猩所在地之前,可能需要健行半個小時到三個小時不等,體力好的人建議可以相機接旅遊鏡或廣角鏡拍照,體力不佳的人,建議相機直接收起來請挑夫背,因為一直在走很難走的上下坡路,沿途很喘,也幾乎不太有機會停下來拍,也不太有什麼需要用到望遠鏡頭的東西可以拍攝。同時其中一隻手需要拿健行木杖,所以沿途拿小相機或是iphone邊走邊拍比較實際。抵達接近大猩猩的地點之後,通常會在距離大猩猩棲息地點五分鐘左右路程的不遠處,讓大夥卸下背包和木杖,可以這時候再準備相機即可,只是這個大夥卸下物品的地方,可能是地勢傾斜的植被上,大夥要錯身或是放東西動作都要小心,不然可能會陷落植物叢裡,挑夫(Porter)和持槍的巡守員(Ranger)就會在此休息等待遊客。大猩猩健行的國家公園導遊和開路的前哨員則繼續帶領大夥往前,大猩猩會出現的距離,可以很近,所以不需要望遠鏡頭!
木杖會令大猩猩想起過去人類攻擊他們的過往,因此在最後近距離接觸時,是不能攜帶的。詢問過國家公園導遊,是否最後接近的時候可以使用三腳架和單腳架,盧安達和烏干達的答案都是可以的。貝琪梨每次都有帶三腳架,不過最後都沒有使用,因為要拿著腳架在難以前進的濃密樹林裡上下坡移動很困難,有時則是遇到最後大猩猩所在的地方,根本沒有所謂的地板可以架腳架,最後只能手持,萬一遇到陰天或是濃密的樹林裡,光線不足,只能將ISO開高。
8.不可不知的大猩猩「適應人類計劃」(Habituation Program)
世界上大猩猩有兩種,一種是平地大猩猩(Lowland Gorilla),一種是高山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高山大猩猩又稱做銀背猩猩,因為成年公大猩猩背部的毛會轉白,通常一個家族只會有一隻具領導地位的銀背猩猩。高山大猩猩只存在非洲高山,近二、三十年才開始被保育在野外。全世界動物園裡所看到的大猩猩,都是平地大猩猩。
野生的大猩猩,生性溫馴害羞,正常來說,若是人類接近的話,就會離開遁入森林深處,為何健行遊客前往觀看大猩猩他們卻不會跑走呢?這是因為從九〇年代開始,透過「適應人類計劃」,讓大猩猩習慣人類的出現。實際上怎麼讓大猩猩習慣人類呢?起初是一組六個人,穿著綠色的衣服,不攜帶任何物品包括木棍、槍(簡直是冒著生命危險),每天找到目標的大猩猩家族後,待在大猩猩家族的附近數個小時,假裝在吃樹葉、植物,其他什麼事都不做,每天重複這樣的過程,長達二到三年,接近大猩猩的距離,由遠而近,直到大猩猩習慣人類出現在牠們都周圍。接著,嘗試將其中幾位成員改為科學家或是其他研究員(可能是白種人),就是所謂的仿冒健行(Mock trekking),成功了之後,這個習慣人類的大猩猩家族才會開放給觀光客健行追蹤。
在盧安達、烏干達、剛果這個火山區的大猩猩,過去曾經發生過原住民攻擊大猩猩的事件,因此大猩猩起初對人類是有攻擊性,尤其是黑人,據說一開始訓練大猩猩習慣人類時,大猩猩看見白人和黑人的反應不一樣。
不過起初這個計劃的目的,是為了研究以及保育大猩猩,並非單純希望發展觀光,然而保育大猩猩需要經費,同時原本共同使用當地森林資源的住民被驅逐離開,到保育區的外圍生活,靠觀光收入來補償他們,增加他們願意配合保育大猩猩棲地的意願。
網路上查得到相關概略的說明,卻沒有這麼詳細,那為什麼貝琪梨會知道呢?因為我的天兵導遊竟然就是當年這個計劃裡的一員!
9.健行服裝
三、四月氣溫約12~24 度,健行一開始涼涼的,過沒多久發現一直在爬坡,很快就會飆汗,所以不要穿太多,但是高山雨林一旦下雨,氣溫會驟降,所以防雨的外套還是一定要帶。沿途泥濘,建議穿防水靴或是雨鞋,有小腿套防褲管髒很有用。薄手套、薄外套沒有硬性規定要帶,但是如果帶了,當你發現沿途都是咬人貓的時候,將會非常慶幸有帶。(貝琪梨就是沒帶手套Q_Q)
七、黑猩猩健行
黑猩猩是Chimpanzee,DNA與人類最接近的靈長類。
健行之前,貝琪梨以為看黑猩猩會和看大猩猩一樣,以為牠們也是在幾公尺內的平面距離裡緩慢移動,喔,不,結果是跟看狐猴差不多,他們在濃密的樹林裡呼嘯而過,在樹上休息通常也是距離人類一段距離的樹上,拍攝的話需要望遠鏡頭。除此之外,找到黑猩猩之前的過程則是大同小異,就是背著相機不斷在濃密森林裡上下坡,好不容易從前兩年嚴重貧血狀態恢復的貝琪梨,不小心大量訓練了心肺功能。
八、大猩猩以外的國家公園獵遊
伊麗莎白女王國家公園,有會上樹的獅子、河馬、斑馬,Mburo國家公園有數量龐大高達十一萬匹的斑馬群,品種和普通斑馬(Common Zebra)不同。
九、明信片與郵寄
不管在盧安達或是烏干達,明信片在紀念品手工藝品店有販賣,但是樣式非常稀少,在各家店看來看去不超過十種,烏干達的明信片樣式選擇稍多一些大多二十種,而且很多明信片看起來古董級的鎮店之物,有泛黃的、有受潮又乾掉捲曲的、有積灰塵的,結賬的時候,老闆娘大媽還會用乾抹布把灰塵擦一擦再用報紙包起來,明信片上的照片解析度,看起來也是古董級的。
盧安達的明信片價格大約開價大約一張台幣六十塊錢,貝琪梨不是會殺價的人,買到價格約一張三十塊或一張四十塊,有特殊盧安達銀背猩猩家族血統圖的明信片,一張要價三美金,是的,將近台幣一百塊!
盧安達國際明信片的郵寄費用是RWF 500(約台幣21.5元),旅館老闆很老實弟告訴我,他們可以幫忙寄,一張收費一美金,如果自己去寄是RWF 500。
烏干達的明信片,如果是在博物館紀念品店或是四、五星旅館的紀念品店裡購買,定價一張UGX 2500(台幣約25元),但是如果是在一般各地手工藝品紀念品店,開價都一張五、六十塊台幣起跳,買很多張殺半天最後也只能殺到跟人家的定價一樣,而且還有灰塵或是泛黃 Orz…
烏干達寄國際明信片的費用是UGX 3400(約台幣34元)
貝琪梨決定下次去,在台灣事先印好明信片,從盧安達寄出,會比較划算!(話說離開烏干達三個多禮拜,明信片還沒收到。盧安達的明信片則是花了二十五天抵達。)
十、慎選導遊
天兵導遊有多天兵,由於貝琪梨的盧安達、烏干達行程是烏干達的旅行社所安排,導遊是烏干達人。令人翻白眼的事跡,讓貝琪梨在回國後寫了一封長達四千多words的英文抱怨信給當地旅行,族繁不及備載,總之旅行社「火了」天兵導遊,並且將我的投訴轉給烏干達國家導遊協會,旅行社主管請訴協會撤銷其導遊資格。
堅強的貝琪梨仍舊玩得很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