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中文網】從皇都的沒落說起 - 鄒頌華
最近一周有一宗新聞引起筆者的注意,就是位於香港島東區北角的地標皇都戲院及相連的住宅物業,半年來一直被一地產商收購。按照現有的法例,超過五十年樓齡的樓宇,只要發展商收購到八成業權,餘下的兩成就可過強制拍賣業權。
筆者在北角土生土長,曾在該區住了三十多年。小時候對這座1952年落成的北角地目標背景認識並不多,只記得戲院外曾是小學校車站,一年也會去看幾次電影。到1997年戲院停業,卻一值沒有拆卸,才開始注意到,這也是都市奇葩,竟然沒被地產商盯上,全港唯一的包物線形巨型飛拱支架和具現代主義的建築特色,在急速的社會變化中仍得以保存。可是,直到今年夏天,這座沒落了的戲院(連同相連的住宅樓宇)終於開始有人打它的主意,近日也引起了社會對戰後歷史建築保護的聲音。
建制陣營內難談保育
皇都戲院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戰後戲院建築物,在1952年落成當時名為璇宮戲院,是中上流社會人士的娛樂場所,其開幕典禮由當時的匯豐大班摩士爵士主持,可見它曾是某個階層的身份象徵。而建築本身是由香港影業巨子歐德禮(Harry Odell)為首的萬國影片公司集團所興建,歐德禮更是其後1962年中環大會堂落成的功臣。在未有大會堂之前,皇都是香港重要的音樂表演場地,其後也是西方電影和粵劇的重要表演場地,曾見證過1950至1970年代北角的「小上海」光輝歲月。北角曾是上海人的聚居地,隨他們在國共內戰時南來的還有夜總會、遊樂場,但這些娛樂場所大多敵不過歷史的洪流,唯皇都戲院仍殘存著。
一棟相當有社會及建築價值的建築物,雖受到專家的肯定,但卻一值被人遺忘,就連平日關心歷史建築保護的團體和市民,也看漏了眼,最後終於到今年新世界為首等財團大規模的收購,才引起一點點聲音,也是一個奇怪現象。論皇都的價值,絕對不比灣仔街市和剛拆卸的同德押低。但後兩者面臨拆卸前,民間有不少反對聲音,但皇都卻有點孤立無援,為什麼?
以筆者在區內的觀察,要在這區搞文物保護,確比其他區困難。北角的七個區議會議席中,就有六個由建制陣營在毫無競爭下自動當選。對傳統建制陣營來說,文物古蹟或歷史建築的保育從來不在其議程上,他們也不用以此爭取選票,甚至視之為社會發展的阻礙。
此外,這區是建制陣營的「票倉」,莫說缺乏反對聲音,連真正關心地區發展的壓力團體也不存在。舉個例,「中西區關注組」、「西環變幻時」、「樂活鲗魚湧」、「灣仔好日誌」等民間組織和網上群組,也是近年來掘起的地區力量,關注區內不同的議題,歷史建築的保護也是其中之一,儘管未必次次也能力挽狂瀾,但能夠結集到民間力量,也是公民社會發展中重要的一步。反觀「票倉」北角區,就完全沒有這種制衡的聲音,連走出來要保護皇都的,也不是區內人。
還有一個關鍵,就是皇都戲院坐落的地點--北角,並非如灣仔中環般,是一般人會前往上班娛樂蹓躂的地方,除非你住在該區內。因此,有不少關心文物和古蹟保護的人,而且很多是八九十後,根本連香港有這麼一座有價值的戲院也不知道。
備受忽視的戰後建築
但遲發現總比由得財團靜悄悄地收購好。皇都的命運,最近終於引起古物諮詢委員會(下稱古咨會)的關注。
皇都是尚未評級的建築,但就引起了數日前古咨會召開集思會,探討擴展至為1950年代戰後建築全面評級的可行性,其中就有委員提出以1975年為界,意味評級範圍涵蓋1950年至1975年落成的歷史建築,理由是此時期的建築採用花崗岩等建材,反映當時身處經濟起飛前的現代建築特色。
但評級並未能徹底解決問題。首先,古咨會現在才即將完成確認戰前的1,444幢歷史建築的評級,而戰後建築評級清單就有234項,當中只有70多項完成評級,進度緩慢,皇都戲院恐怕在獲得評級前已難逃一死。
此外,就算獲得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共有三級)並不等於獲得尚方寶劍。在香港,只有獲評為法定古蹟才會受到《古物及古蹟條例》所保護,不得拆卸。如果用拆卸天星及皇后碼頭為香港保育潮的起點,那在過去十年間,無論已獲評級或還未來得及評級就灰飛煙滅的歷史建築,數量其實不少。灣仔碼頭和同德押,還有何東花園就是其中幾個例子。就連古咨會主席林筱魯也承認,目前的法規只能鼓勵業主保育,這是評級制無力的地方。
那未來的走向又可如何呢?香港大學建築文物保護課程主任李浩然指出,由上而下的評級機制已不合時宜,外國有不少由民間--即由下而上主動要求保育,可反映這些建築與人民的關係。
凡事非不能也實不為也。當發展局可在數年前繞過古咨會,把落成只有十數年的志蓮淨苑推舉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做法引起非議時,卻未有正視香港保護歷史建築的條例和機制的落後,未來恐怕還有許多有價值的建築(尤其戰後建築),難逃被拆的厄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