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
H&M很虛偽,新疆很不易。
1
H&M 去年發表聲明,說不再使用新疆棉花,也不與在新疆的服裝製造工廠合作。
昨天大陸輿論整個炸了鍋,全面抵制H&M。
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也全都下架了。
但是H&M昨天發表聲明,顯然並不認為自己錯,當然也不會道歉,或是撤回抵制新疆的行動。
2
H&M這個瑞典平價品牌,2020年會計年度,在中國146個城市,總共有445個門市。
2020年在大陸的銷售額大概是72億人民幣,約323億台幣。
大陸,對H&M非常重要,是全球第四大市場。
同時,它也跟300多家大陸廠商,有合作關係。
H&M為什麼要這麼做?
它必然是認為,對新疆的抵制行動,對自己利大於弊。
可以用人權突出道德置高點,顯示自己高高在上的形象。
它必然認為,雖然暫時會有一定的壓力,但不會真正危害它在大陸的市場與發展,才會這樣做。
畢竟,這類品牌,虛偽慣了。
而且素行不良。
但這一次,恐怕不會善了。
因為一個西方服飾品牌,以“人權”做幌子,用假新聞做藉口,支持西方對中國內政的干涉,誣賴大陸官方。
這樣的反中國,是要怎麼在大陸走下去?
3
2018年,H&M推出一個廣告,讓黑人小朋友模特兒穿印有“ Coolest monkey in the jungle ”(叢林裡最酷的猴子)的襯衫,而讓白人小朋友穿的,則是“
Survival Expert ”(生存專家)。
用猴子譏嘲黑人,廣告的歧視性質,簡直破表,當然引起強烈抗議。
但是,它也沒有倒閉,照樣做著生意。
所以,這家服裝品牌,大概以為,可以照樣開啟吃你家飯,砸你家鍋的模式,在中國複製。
於是,跟著西方媒體跟政客的謊話,想要操作一波。
4
美國、歐盟、日本等21世紀新八國聯軍,對新疆的指控,有沒有道理?
當然沒有。
因為毫無證據。
整波操作,美國情治單位痕跡太明顯了。
強烈反華,劣跡斑斑的假學者鄭國恩,和被美國當作樣板的維吾爾女性,BBC 等媒體,作假的痕跡太拙劣。
其實網路上的事實比對,已經很清楚了。
5
要指控大陸什麼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什麼強迫100萬人勞動,什麼強迫過集體生活,,,。
真的,也不是不可以。
趕快拿出證據來。
在21世紀的現在,以美國和歐盟、五眼聯盟的情報網之廣,衛星監控大陸之密,卻實在找不到蛛絲馬跡,只好厚著臉皮讓不入流的情治細胞,出來表演。
美國國會再把作假的鄭國恩找去聽證會。
西方媒體大幅報導鄭國恩去聽證會。
然後炒作一波。
彼此互相照抄這新聞,複製貼上小說式的寫作。
這樣的騷操作,居然就變成是證據了?!
就是這麼幹的。
我不斷的尋找鄭國恩和BBC 等指控的事件。
但找到的,不是他們自己的謊話,就是CIA外圍組織的活動。
找不到證據。
連照片都是張冠李戴,胡亂作數。
6
為什麼美國要這樣造假?
因為香港已經不再有作亂的機會。
所以,現在美國手上用來干涉中國內政的棋子,主要只剩下台灣跟新疆、西藏。
新疆因為有大量伊斯蘭教徒,更能是裂解大陸和中東關係的一把刀。
搞垮新疆,一舉兩得。
7
新疆地理位置非常關鍵,週遭鄰國很多,民族與宗教多元。
美國很早佈局在新疆週圍,鼓動新疆獨立。
甚至可以特意進口新疆二手手機,然後把恐怖組織的洗腦教條,預先放在手機裡。
更透過宗教,在新疆發展恐怖組織。
過去曾有一段時間,新疆跟大陸各地,發生2000多次恐怖攻擊。
8
至今我們明白,美國在世界各地,長期培養了許多恐怖組織。
一方面對回教不友善,一方面卻培植回教恐怖組織。
為了地緣政治,和石油利益,美國不惜搞垮敘利亞與利比亞,也是血淋淋的例子。
9
而新疆,則是中國模式再一次成功的案例。
大陸用教育、職業訓練、振興經濟、提高婦女地位、提升幸福指數,消弭了恐怖主義滋生的温床。
讓新疆變成安和樂利的好地方。
維吾爾族在全大陸的教育、就業,都得到特別照顧的對待。
人口加倍增加。
這種成績,讓西方難以忍受。
因為,這是聯合國都想學習的成功模式。
但,這打到了西方的痛點。
西方做不到,中國又做到了。
而且,新疆治理得這麼好,外國勢力要發展間諜組織,實在太難。
這,能讓他們不憤怒嗎?
10
所以,必須打擊新疆。
用人權做藉口,打垮新疆經濟,讓新疆陷入失業貧窮,才有再度作亂,打擊中國的機會。
所以,H&M抵制新疆,完全配合了西方打擊新疆的節奏。
11
我不會買H&M的東西。
我很喜歡吃新疆葡萄、饟、紅棗、、。
新疆的棉花品質優異,我打算多買用新疆棉花做的衣物。
必須支持新疆,因為那是支持新疆人過好日子。
那是支持我們的同胞。
那是支持人權與正義。
那是支持中國。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萬的網紅暗網仔出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
香港歧視例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最新抗疫邏輯題】林鄭月娥:「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不應採取可能助長歧視的行動,若全面阻止內地旅客或任何人入境香港,與世衛聲明有衝突,我們處理公共衛生,為何用居住地或戶籍劃分呢?」
第一題:試舉出根據「林鄭邏輯」,目前「可能助長歧視的行動」、「與世衛聲明有衝突」、「用居住地或戶籍劃分」的10個國際例子:
1. 台灣:禁止中國大陸居民入境
2. 新加坡:禁止所有14天內曾赴中國的旅客入境,包括過境旅客,並撤銷之前已簽發的短期簽證及多次入境簽證,暫停向中國旅客發出各式簽證
3. 日本:禁止中國湖北省居民入境
4. 科威特:禁止中國護照、香港特區護照居民入境
5. 俄羅斯:關閉與中國接壤邊境,禁止中國公民從蒙古邊境入境,停止向中國公民簽發入境電子簽證
6. 蒙古:關閉與中國接壤邊境
7. 北韓:關閉與中國接壤邊境
8. 菲律賓:暫停向中國公民簽發落地簽證
9. 巴布亞新幾內亞:禁止所有亞洲國家旅客入境
10. 意大利:禁飛來自中港澳台所有航班
第二題:林鄭月娥宣佈禁止中國湖北省居民入境,代表:
a. 林鄭月娥助長歧視湖北人
b. 林鄭月娥與世衛聲明有衝突
c. 林鄭月娥用居住地或戶籍劃分處理公共衛生
d. 林鄭月娥認為湖北人應該被歧視
e. 林鄭月娥曲解世衛聲明
f. 林鄭月娥不知道湖北是一個地理概念
g. 林鄭月娥思覺失調
h. 以上皆是
香港歧視例子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八卦
有理由相信,任何曾成為condom的學者,都會更暢所欲言。年過七十、德高望重的周永新教授去到咁盡,從未見過,反映林鄭月娥天怒人怨程度,係幾咁恐怖:
//無能、無信、無德的林鄭政府(文:周永新)
政府處理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表現,近兩個星期以來,相關文章已是鋪天蓋地,原不想加入評論,但本欄既然以「厚生實錄」為名,而事件嚴重影響普羅大眾的生活,筆者有責任如實的反映市民的意見和心聲。
特首應與抗疫前線醫護人員接觸
自從特首大年初一從瑞士世界經濟論壇回港後,市民知道的,是她不停召開政府內部會議、成立這個那個工作小組、隔兩三日見記者、宣布一系列防疫措施。但大眾不解的是:特首為什麼總是把自己關在一小撮官員的圈子裏、不落區體察民情;而令人感到最失望的,是她連走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也沒有接觸。市民並不是要特首做騷,但她作為行政長官,向市民表達政府的關心,是她應盡的責任,總理李克強到了武漢也先去探望醫療人員呀!
去年,有記者問特首會否辭職,她回答說:自己和她的管治團隊仍有抱負,且相信有能力,帶領香港走出困局。特首能否令港人重拾信心,相信港人普遍存有疑問,現在加上新型冠狀肺炎傳染病,市民會相信特首和她的管治團隊有能力戰勝這場來勢洶洶的疫病嗎?要打贏這場抗疫戰爭,特首和官員不能重複地說,自己已做了大量工作,以為這樣便可說服市民;政府必須虛心聆聽市民的意見,看看市民對自己的抗疫工作有什麼評價,否則硬說自己已盡了努力,更指醫護人員的罷工行動不會得逞,不但不能解決問題,也沒有意思。這樣,市民對政府的抗疫工作有什麼看法?
市民覺得政府抗疫表現「無能」
第一,市民覺得政府的抗疫表現,一般反應可用「無能」來形容。筆者想在這裏坦誠的告訴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在我接觸所及,市民的意見是:官員這次處理疫情的表現,不但令市民失望,而他們最常用的形容,是政府「廢柴」(無能)。為什麼公眾有這麼大的反應?為什麼全是負面的評語?
政府處理這次疫病的做法,市民很自然拿澳門來比較,覺得澳門政府的表現果斷而迅速,而香港政府則是手足無措。例如口罩供應,澳門政府可以保證居民不會缺貨,香港政府卻拖拖拉拉的不斷解說,他們正與供應商緊密聯繫。筆者最讚賞澳門政府的,是賀一誠特首從開始即明言,若然疫情擴散,賭場也要關閉,現今兌現諾言,娛樂場所停止經營約兩個星期;可知賭場是澳門的經濟命脈,澳門特首不惜有需要時關閉賭場,可見他看的是澳門的長遠利益,因為疫病一旦散播開去,賭客受感染,日後還會有信心到澳門嗎?
日前本欄提到,香港政務官管治弊端之一,是積習難返的官僚議事態度;直接一點來說,是官員凡事只懂交給上頭作決定,不願意負責(孭鑊)。政務官做事並非「無能」,但上頭如果沒有明確指示,面對記者提問時,自己只好顧左右而言他,加上現時特首強勢領導,一切只有她的說話才算數;這種情况,公眾在記者會上可見得一清二楚。
市民覺得特首和官員說話不老實
第二,是市民對政府進一步失去信心。市民對現屆政府有信心嗎?我又要坦誠的告訴特首和她的管治班子:答案是沒有!為什麼市民對政府失去信心?理由十分簡單:就是特首和問責官員過去說話不老實,雖然不一定是講大話,但沒有將實情告訴市民,怎教市民相信?
為什麼港人相信內地疫控專家鍾南山?無他,只因他敢說實話;「沙士」爆發時,港人已知鍾南山是老實人,今次他說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港人就知道事情嚴重,疫病極有可能在社區爆發,加上誠實可信的港大袁國勇教授的忠告,港人明白必須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免得別人受感染。
市民為什麼不相信特首和問責官員?單看他們在記者會上的表現,雖不至前言不對後語,但說話吞吞吐吐,永遠不直接回答記者的問題。例如關閉西九車站,初時的回應是不可能,後來卻迫於無奈地關閉;又如填寫健康申報表,初時說會造成乘客在大堂擁擠,現在任何從內地來港人士都要強制檢疫14天。或許官員是因應疫情的變化而修改先前的決定,但例子多了,市民怎能相信政府?
政府無法取得市民的信任,正如本欄以前指出的,正因官員有「不肯認錯的官場文化」;拖延一個月的防疫工作,特首和官員哪一次承認做錯了!口罩短缺造成全城搶購,官員只懂解說已盡力聯絡供應商,甚至致函國務院尋找協助,卻沒有承認自己準備不足而令市民被折騰。或許官員認為口罩缺貨是小事,但可知道,對餐搵餐食的基層市民來說,10元一個口罩是大數目,沒有口罩就不能保護自己、不能開工,沒有工開,就沒有收入,誰來可憐!
市民覺得政府沒有道德底線
第三,是市民認為政府「失德」。上星期五(1月31日),特首和官員召開記者會,進一步公布防疫措施,包括中小學校的開課日期延至3月2日、出境旅客檢測體溫等,但沒有宣布全面「封關」。筆者感到不安的是,特首和官員在記者會上解說措施所以必要,關注的是措施是否符合世衛組織剛公布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防疫指引。特首還曾自誇的說,香港很多方面都希望走在疫情之前。
筆者想告訴特首:市民關心的,不是世衛的指引,而是自己的安危。市民想知道的,是政府如何有效防止病毒在社區散播?市民擔心的,是香港的醫療系統已無法負荷新型肺炎病毒帶來的壓力,而政府可有辦法紓緩醫護人員的憂慮?市民要問政府的,是他們搶購口罩已到瘋狂的地步,政府可有什麼對策?最後,市民想得到確實答案的,是現在滯留在湖北的港人,政府可有計劃把他們送回香港?可悲的是,特首和官員心裏想的,離不開世衛的指引,及措施會否「歧視」內地居民,完全沒有把市民的福祉放在第一位;他們心裏盤算的,是防疫工作涉及的規條和程序,完全沒有把市民看作有血有肉的生命。這樣冷漠無情,是有良心的政府應有的表現嗎?是有道德底線的政府對待人民的態度嗎?
疫情發展下去,恐怕在市民眼裏,特區政府非但變得無德無能,且更不值得信任,而市民自保之餘,唯一能夠盼望的,是現屆政府早日過去,這樣香港才有重生的一天。//
香港歧視例子 在 暗網仔出街 Youtube 的評價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C6E5s6CMT5sVBInKBbPDQ?sub_confirmation=1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異度空間恐怖APP: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PiyPZ3d_Fw&t=12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鬼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fqxuCHq3Y&t=3s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我講 '香港' 10,000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4uDe3QUfs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24小時內學印度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3EmtyVK1BQ&t=55s
我會否選擇科興疫苗
疫苗與黑人的恐怖歴史 (陰謀論)
疫苗與黑人的恐怖歴史 | 陰謀論
美國疫苗與黑人的恐怖歴史 | 陰謀論
[熱話!!!] 美國疫苗與黑人的恐怖歴史 | 陰謀論
【熱話】美國疫苗與黑人的恐怖歴史 | 陰謀論
Lately topic of 疫苗 has been spreading all across the internet. 打or 不打: that is the question.
Whilst doing research I found a particular topic that was very interesting and I want to talk about it.
黑人社區非常dam心疫苗. 來自一個在網上fung cheun的解釋.
在usa racism and racial divide (分化) is a very strong debated topic.
Earlier because of a black man being Murdered in broad daylight it sparked ‘yuw行’ in many USA states.
如今related to 疫苗 so many conspiracy theories appeared. 美國的黑人community甚至西班牙community have conspiracy theories 出來, saying their 人種 is being used for 疫苗實yim.
This has two main supporting points (論點支持)
美國疫苗由一樣叫mRNA的遺傳物質jo sing. So it’s has been rumored to change the dna of certain races. 但最近 it’s been proven that unlike DNA, mRNA is single stranded 單鏈型狀細胞while DNA is double stranded 雙鏈型狀細胞. So it’s very difficult for mRNA to enter the DNA 核子. So it can’t actually change the dna.
the second point has been brought up not only by 黑人社區, it is but one of the biggest conspiracies related to 疫苗. Or even the one of the biggest conspiracy theories in the world. It is that theirs microchip (晶片) inside the 疫苗, is用來跟踪我們人類的行jung. And ‘mok後黑手’ is bill gates... as he wants to enslave humanity.
Actually I feel the root of this fear in regards to 黑人and 疫苗來自 lik si上這個美國不能說的秘密.
-1932年USA government進行一個叫Tuskegee study 一樣東西. In 阿拉巴馬州 found有Syphilis 梅毒傳染beng的一堆黑人男子.
They were lied to by the government that they were receiving ‘meen fuy yi liw’ but they were actually not.
The experiment was to see if 梅毒惡化differently in white people as compared to black people.
This is 建基於相信black people and white people biologically is different. Or that black people is 不及white people的.
Though those black men after were never treated, 1943年even though invented 能對抗梅毒的yuek, it was never given to those black 男子. 甚至之後they went on to cheun yim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Although ‘黑lik si’ is something difficult to change, something can be done now.
-During the ‘yik ching ‘ 美國黑人社區被影響得最深.
因為they are low income人士and also being the air quality they inhabit is comparatively worst than other 社區.
But at the end of the day if more precautions were done by the government in ensuring a better healthcare, no matter what the past is,,, confidence 信心can be built here and now. With our actions here and now.
香港歧視例子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美國前阿拉斯加州州長、「茶黨女王」佩林,這個人真的很好笑。她甚麼都不會,但做了阿拉斯加州州長。阿拉斯加只有百多萬人,大約等於葵涌荃灣的首長。但她是極右的人,走出來支持Donald Trump。陶傑要看看,他所尊崇的英國保守黨是怎麼評價Donald Trump。大概保守黨也會是這麼評價他,保守黨沒有直接評陶傑,是因為他不出名。其實陶傑的言論比Donald Trump更可惡。英國議員評「這個人是傻子、白痴不應該歧視他」。他們全部都是講這些事。為何會討論,是因為英國有一百萬人聯署討論是否禁止Donald Trump到英國。如果Donald Trump當選總統,不批准他來英國,那是很可笑的。但他們不會投票,只是討論而已。而且權在內閣之中。但這討論是對Donald Trump人身作出很大侮辱。他們所用的言辭比我罵他人渣更嚴重。他們沒有罵陶傑只因他是無名小卒。其實陶傑最尊崇的人是這麼看他。
講回Donald Trump,共和黨快將初選,而他在共和黨的支持最高。但其實大約是27%。但要知道美國不只是有共和黨的人。假設三分之一是共和黨,三分之一是民主黨,三分之一是無黨派。民主黨對Donald Trump非常反感,無黨派的人也對他反感。他只有三分一人中的三分一的人支持,但其他人在黨內的支持率更少。其實Donald Trump只有大約十多百分點的支持。所以他在大選是完全沒有機會勝出。如果希拉里對Donald Trump或者希拉里對Ted Cruz ,其實Jeb Bush勝出的機會是大一點,但問題是初選是共和黨人投票的。如果他勝出初選,那便有好戲看。我不排除有民主黨的人會投給Donald Trump,像台灣國民黨初選時選出洪秀柱。共和黨如果派Donald Trump出來選,不能不大敗的。阿羅定理推論選舉不能定出政策或人的優次,因為所有選舉都能給別有用心的人破壞。那是利用選舉制度的來破壞。這就是一個好例子。如民主黨人去支持Donald Trump,那他會勝出初選,但共和黨大選的時候便會輸。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香港歧視例子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脫口秀是殘忍的嗎?可以拿鄭南榕開玩笑嗎?可以拿客家人開玩笑嗎?可以拿黑人來開玩笑嗎?界線在哪裡?
#冷血 #藝術 #歧視
───
☞〈冷血告白〉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8/07/09/冷血告白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當一個小說家有多辛苦?我們往往以為藝術創作者都很任性,可以毫無顧忌地消遣他人,消費現實;但其實藝術本身也很可能反過來剝削作者、消費作者自身。脫口秀演員博恩以鄭南榕自焚為題材的笑話引來了諸多批評;而近日也出現了一陣以「客家人很吝嗇」為主題的笑話創作風潮──這很可能都是「藝術嗜血」的例子。這是我們今天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冷血告白:論藝術嗜血〉。
上一集我們講述了電影《柯波帝:冷血告白》的故事,Capote採訪滅門血案兇手,寫此非虛構小說《冷血》,但這同時也令他陷入了權力慾、道德兩難與私人情感的困局。冷血的是誰?看似是滅門血案的兇手,但其實也是藝術家Capote自身。
......事實上,作為藝術形式之一種,小說當然也是嗜血的。小說對作者的剝削何其恐怖。小說家的心智,往往必須時常來回擺盪於「極端殘忍冷靜」與「極端溫暖熱情」之間。正如上一集所提到的,因拍攝蘇丹飢荒中的垂死小女孩而飽受抨擊的Kevin Carter──小說家必須冷血(如同攝影師冷靜等待禿鷹翅膀展開之瞬刻),小說家又必須時時充滿同情(才拍得出小女孩的飢餓與痛苦)。作品必須冷酷精準(夠冷血才能辦到),又必須滿懷悲憫(心地柔軟才能辦到)。
所以對於小說家來說,駱以軍所說的「身份移位」、「奪胎換骨」,確實都只是基本功而已。小說家必須分飾多角,設身處地,投入情感,塑造出不同角色的生命──而這些,都屬於極基本的細節。如若缺乏基本功,那麼此一藝術品必然便稱不上是一部好作品。藝術家為此傾注之情感(無論此一情感是冷酷、同情、鄙夷、嘲諷、震驚,或是溫柔)往往正是小說之核心,述說著人性的幽微;而小說此一藝術形式若有任何「深刻」之可能,即在於此。那就是超越在所有「全景」之上的靈光。然而這些靈光,卻可能被小說建築完成後醒目的「全景」所遮蔽。當我們看到一部偉大小說的完成,總會被成品醒目的全景所震攝,忘了這壯闊奇觀的背後,小說家如何艱難地一磚一瓦建造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