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之黑暗教養】
三字經是我幼年時期背誦的一本經典,裡頭寫下了許多極富意義的倫理道德與三綱五常,是教養孩子的絕佳範本,不過理想落實在現實操作時,有些因果影響,不能不理解。
孔融讓梨,是三字經裡的一句經典,敘述孔融四歲時,面對一盤有大有小的梨子時,教養有方的嚴母,讓孔融有了禮讓弟弟與哥哥的美意,將大的、甜的、美好的梨子,讓給年幼的弟弟,以及年長自己許多的哥哥。
天哪!四歲就能擁有這樣的氣度,這是怎麼辦到的!回想自己家的小孩,四歲的孩子都在幹什麼?如果家裡有手足的孩子,不難發現,四歲的孩子,不管是面對哥哥,還是弟弟,每天只會搶玩具,搶吃的,搶玩的,搶任何覺得該是自己的東西,想獨佔全世界。
平平都是四歲孩子,孔融怎麼這麼懂禮,自家小孩怎麼這麼欠揍,怎麼差這麼多。
想著想著,做父母的我們不禁就要哭了。
別,別哭,眼淚先留著,別浪費了,我們先快轉懂禮讓的孔融的人生,看看這樣嚴格教養下的孩子,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才華洋溢,胸有文墨,是東漢末年的的大文豪家。
哇,大文豪家耶!超厲害的好不好,結局超好阿!
不不,讓我們再把時間快轉到終點:孔融性格驕縱跋扈,目中無人,狂妄自大,從來不給別人留情面,屢屢給曹操難堪,最後被曹操殺害。
也許你要說,孔融幼時這麼優秀,懂得兄友弟恭,禮讓兄弟,怎麼可能會是個狂妄自大的人?怎麼可能會不留情面,肯定哪裡出問題了,弄錯了吧!再者,曹操在歷史上的評價也不是什麼好東西,被他殺害,根本不是孔融的問題。
對,其實你們的認知沒有錯,這其實不是孔融一個人的問題,曹操本身也要負很大的責任,不過在我們下判斷之前,讓我們將時間再往回調一點,讓孔融自己的文章來告訴我們真相為何。
孔融曾寫過一段文章:「父子無親,情欲發耳,子母無情,物出瓶離」。
意思是「父親對子女其實不存在什麼情感或恩情,一切只是欲望發作而已,把孩子視為滿足虛榮心的產物;母親對孩子其實也沒有什麼愛可言,她對待孩子,就像是把瓶子裡的水到出來一樣不痛不癢。」
孔融甚至主張的理念是「父母無恩論」,意思是,父母對孩子是沒什麼恩情,所以孩子長大也無需以孝順來報恩啦。
現在,也許你的眼珠子快掉下來了,孔融怎麼會是這樣性格的人,和「融四歲能讓梨」想像未免也差太多了吧!
沒錯的,真的差很大,孔融對父母之恨(狠),完全出乎我們的想像,孔融對父母的無恩論,發揮到淋漓盡致的地步,他說:「在戰亂或鬧饑荒的時候,父親如果不是好父親,哪怕只有一咪咪不好,我們完全可以不用將食物分給父親,寧願拿去分送給路人,也絕不用給父親吃,誰叫他做的不夠好。」
呃………,是什麼樣的家庭,將孔融在四歲時養成禮讓的孩子,又將他在長大後養成擁有這樣思維的大文豪家?
其實,一切皆是「嚴厲的黑暗教養」可以抵達。
嚴厲無情,可以在孩子幼年因為害怕,因為求生存,不得不屈服於威權,因而違背四歲孩子原本這時期該有的本能「自我時期」的天性。而當孩子在自我期沒有得到滿足時,過早的壓抑自己的想望,過早學會委屈的分享,過早的遵從教誨,錙銖必較的謙讓,將成為欲望的黑洞,會讓他們往後終其一生,都成為「自私自利」的大人,只為填滿過去「自我期」沒得到的滿足。
因此,融四歲能讓梨,我們要看的不只是孔融「兄友弟恭」行為,更要理解孔融行為下透露出來的訊息,這也是推動薩提爾模式的教養,總是邀請父母要看懂孩子行為下冰山裡隱藏的訊號,那才能讓我們真正接近孩子的內在。
#歡迎分享好文
#來說說看三四歲孩子在家會有什麼樣正常表現
#例如三歲口頭禪我的我的😅
#例如三歲孩子一哭二鬧三崩潰四倒地😂
「推薦課程」
🔥7/5台北一日「故事與溝通」親子講座 https://reurl.cc/mnXlWY
🔥 7/27-28-29暑假大課:成長營
https://www.accupass.com/go/wxl
🔥 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d1gV9
✔《薩提爾的親子對話》購書連結:
博客來:https://bookzone.pros.is/PZE46
誠品:https://bookzone.pros.is/MWSTA
金石堂:https://bookzone.pros.is/MXM3P
天下文化:https://bookzone.pros.is/LFYGT
✔李儀婷「親子教養工作坊」全省招生中https://reurl.cc/7r5DD
好的「對話」需要經年累月的練習
學會「對話」一輩子終身受用
孩子將因此成為一個高自我價值的人
親子關係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值得父母費心經營
「饑荒 評價」的推薦目錄:
饑荒 評價 在 李怡 Facebook 八卦
一分鐘閱讀:向極權主義邁進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
這個星期我會介紹一本書,今天先談談書作者、美國經濟學家湯馬斯‧索爾在書中的一句話:
「當錯誤的代價由別人承擔時,犯錯是容易的,堅持錯誤也很容易。」
湯馬斯‧索爾(Thomas Sowell)生於1930年,是當代美國經濟學家、社會理論家、政治哲學家。
1930年出生在紐約哈林區黑人家庭。高中時因家境輟學,之後被徵召參與韓戰。退伍後憑著自學,先後畢業於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並在芝加哥大學取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除了經濟議題之外,他經常針對國家的角色、種族問題等主題發表文章,著書20餘種,他最重要的作品,則公認是《知識份子與社會》。
這裡引用書中的這句話,適用於社會普遍的職業。不論做什麼工作,任何人都會犯錯。阻止人們犯錯的主要原因,就是做錯了要承擔後果,要付出代價。因此而促使人們做事謹慎。常見的職場現象,是人們做錯了會把犯錯的責任推卸給別人或下屬。而好的領導者就會主動承擔下屬做錯的責任,即使他對錯誤並不知情。
如果一個人做錯了事而不須承擔責任的話,他就不會謹慎從事,就會輕易犯錯,而且不會承認過錯,反而堅持錯誤,持續犯錯。這樣,對工作,對社會,都會造成越趨嚴重的後果。
但索爾上述這句話所指的,不是一般人,而是被稱為知識分子的特定的人,包括著名的學者、作家、意見領袖等等對社會的發展有實質影響的人。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他形容知識分子往往就是一些對造成社會傷害而不須負責的人。
《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不久前有一部電影《Mr. Jones》上映,中文名譯作《新聞守護者》,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加雷士.鍾斯(Gareth Jones)是1932年首次實地採訪報道蘇聯烏克蘭大饑荒實況的英國記者。他的報道被當時西方媒體和政界指為無中生有,《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華特.杜蘭迪(Walter Duranty),知道真相卻發表文章暗示鍾斯是一個騙子:「這裡沒有饑荒,也不可能有這樣的事情。」杜蘭迪被蘇聯和知識界奉為座上賓,並獲得了普立茲獎。杜蘭迪更連結其他同行一起打壓抹黑鍾斯。西方知識界認為蘇聯縱有不足,但在追求平等的偉大理想下也要給它時間。西方政界基於必須與蘇聯打交道,一廂情願地相信蘇聯的宣傳。鍾斯的報道被掩蓋在一片歲月靜好之中,受到西方主流社會和媒體杯葛,只能在非主流媒體刊登。但報導真相帶來的後果是,他在1935年前往中國東北採訪時遭到懷疑是蘇聯特務所暗殺。
掩蓋真相的杜蘭迪就活到1957年73歲,他的普立茲獎一直沒有被取消,儘管蘇聯的暴政和烏克蘭大飢荒的真實存在已在西方廣泛報道。直到1990年,《紐約時報》才承認杜蘭迪發表的否認饑荒的文章是「本報史上最糟糕的報道之一」。然而,普立茲委員會拒絕收回給予杜蘭迪的獎項。 ——這個真實且諷刺的故事,就是電影《新聞守護者》的原型。
知識分子的禍害
索爾在《知識分子與社會》(Intellectuals and Society)一書中,用大量事實,批判知識分子在兩個世紀以來,以他們不須負責的言論引導社會,而造成的禍害。他認為,「人類絕大多數的災難,恰恰是由這些自以為最聰明的群體造成的。」
知識份子指的是產製觀點的人,而一旦知識份子所產製的觀點,由他們身旁另一大群人士加以向外傳播——這些人士包括教授、老師、作家、記者、官員議員及其助理或其他「知識界」(intelligentsia)成員等,便會對社會產生巨大、甚至關鍵的影響。
他認為,要列出知識份子的貢獻有點難,但要舉出這群人從過去到現在對社會的破壞,就容易多了。許多人為災害——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歐洲獨裁政權的興起,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的延長,甚至當今校園內缺乏言論自由、只容許知識份子主流意見的情形,這些災害背後都有難辭其咎的知識份子。
但現實與知識分子的斷言往往有很大差距。例如,在槍枝管控議題上,知識份子常認為「槍枝管控鬆散,導致殺人犯罪率增加」。因此美國殺人犯罪率高的原因,就是槍枝管控鬆散。可是統計數字顯示:
巴西、俄羅斯的槍枝管控比美國更嚴格,殺人犯罪率也比美國更高;德國、比利時、法國不禁槍,殺人犯罪率卻低於禁槍的盧森堡;墨西哥人民擁槍率低於美國,殺人犯罪率遠高於美國;20世紀初英國不禁槍,二戰後開始管控槍枝,殺人犯罪率於1963年躍升為20世紀初的2倍;1960、1970年代美國殺人犯罪率持續竄高,1990年代大幅下降,同一時間區段內,私人擁槍率一直成長,可見槍枝管制與殺人犯罪率之間沒有關連。
但最早讓鍾斯的故事廣為人知的,不是這部電影,而是湯馬斯‧索爾於2010年出版的一本書。《知識份子與社會》出版後,波蘭女導演阿格涅絲卡·霍蘭(Agnieszka Holland)才將這件事改編成電影。
人類左傾的代表
索爾的文筆優美且犀利。在《知識分子與社會》中,記述了比電影更精彩的故事,堪稱「20世紀知識份子的翻車史」:
1930年代,大作家蕭伯納、羅曼‧羅蘭訪問蘇聯後,為史太林唱讚歌;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沙特考察納粹德國後,評價希特勒統治的第三帝國 「和法國差不多」,此時,猶太人已經被關進了集中營;二戰前夕,哲學家羅素極力推動英國單方面裁軍、削減軍備;左派理論大師喬姆斯基(Noam Chomsky)曾為赤柬辯護…… 。索爾得出的一個結論是——知識份子有一種讓人驚訝的特權,就是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極度愚蠢。
知識份子,通常被大眾視為「智力超群、富有擔當」的群體。但是,許多大名鼎鼎的知識份子,為什麼會在人類命運的關鍵時刻「全軍覆沒」、甚至判斷力還不如常人呢?
原因是知識分子有左傾的淵源,又或者追求平等是人類的驕傲,是人類的天性。 任何人從出生開始,不用接受任何理論教育,都會自然而然產生左派的烏托邦的平等構想:妄想知曉和掌控一切事物,期待盡善盡美的社會制度,渴望無微不至的保障……。
要克服這種天然的左派衝動,幾乎一定要經過「從左到右」的觀念轉變,養成消極的政治觀——對世界保持謙卑、審慎,對人性保持警惕、悲憫,從而接受「有限政府和自由市場」的右派價值觀。 但是,知識份子作為掌握專門知識的群體,本身又擅長表達、傳播觀點,於是在他們身上,人的驕傲往往就來得更強烈、更明顯,不易改變。 即便有左派哲學的加持,知識份子的左傾在每一個時代都沒有什麼新意。
向極權主義邁進
知識份子的研究通常是制度和環境,他們迷信「制度和環境」, 輕視世俗的「觀念和民情」。 因為迷信制度,他們拒絕相信「民主國家也可能發生選舉舞弊」、 「自由媒體也可能不公正」。他們固執的相信,一個國家只要有了人民的民主權利、三權分立,制衡權力的法治就會水到渠成、永不褪色,人民自然就會趨善避惡、永享太平。
因為輕視觀念,知識份子只反對看得見的極權制度,卻對產生極權的觀念和民情視而不見。他們認為「適當比例的財富再分配」以實現平等, 「有利於形成互助互愛的社會氛圍」。這些觀念因知識分子的傳播而造就民情,正挑戰私有產權的倫理,也不斷擴大政府管理權力而不再是「有限政府」。私有產權和有限政府不斷向社會和權力妥協的後果,就是向極權主義邁進。
由於輕視觀念的後果,左派知識份子在傳播可能有害的觀念時,可以毫無顧忌。在觀念的後果產生後,他們也心安理得。
一個醫生如果出現嚴重誤診,一個工程師的設計如果出現嚴重誤差,通常都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在職業上身敗名裂。 但是,當那些「社會工程師」在知識上出現嚴重誤判,導致成千上萬人死亡的後果時,他們卻無需付出任何代價,甚至照樣充當知識教主、社會良心。
索爾提醒大眾,少一些對知識分子的盲目崇拜和道德綁架,他們反而更能謙卑、清醒。另一方面,知識份子也要明確自己的道德責任——不僅要敢盡言責,還要善盡言責,考慮和顧及到自己的言論和理念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和後果。
https://app7.rthk.hk/elearning/1minreading/
饑荒 評價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千兵萬馬避白袍」指的是誰的白袍?丨歷史驚奇
南北朝時期,北魏國內變亂,北海王元顥欲借南梁(蕭梁)力量返回洛陽稱帝,於是梁武帝派出名將陳慶之帶領七千大軍護送元顥返洛陽。北魏各地勢力集結兵力,多次力阻元顥及陳慶之。例如,北魏將領丘大千有眾七萬,分築九城以相拒,均被陳慶之軍隊打敗。另外,北魏將軍元天穆調動三十萬大軍,對陳慶之軍隊進行包圍,企圖剿滅,陳慶之以奇兵破之,元顥最終也順利返回洛陽。由於陳慶之麾下一律穿著白袍,所向披靡,當時洛陽有童謠歌頌陳慶之:「名師大將莫自牢(自坐牢籠,坐以待斃),千兵萬馬避白袍。」
所謂亂世出英雄,許多豪傑人物在戰爭中乘勢而起。南北朝蕭梁時期的名將陳慶之,戰功顯赫,更是愛國愛民,為後世景仰。
陳慶之從小侍奉蕭衍。皇帝好下棋,未登基前經常深夜要人陪伴對弈,陳慶之隨傳隨到,深得歡心。後來蕭衍當上皇帝,即梁武帝,重用陳慶之東征西討。
傳說陳慶之用兵如神,經常以少勝多。據《梁書》記載,陳慶之率兵二千進攻徐州,北魏派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領兩萬兵來拒,二千對二萬,結果陳慶之「進薄其壘,一鼓便潰」。
在侯景之亂當中,陳慶之也立下了戰功。大同二年,東魏遣將侯景率眾七萬寇楚州,進軍淮上,更向陳慶之寫信勸降。後來梁武帝遣湘潭侯蕭退、右衛將軍夏侯夔等前赴增援,不過軍至黎漿,得知陳慶之已擊破侯景大軍。
陳慶之除了戰績彪炳,被後世奉為「戰神」之外,也有愛國愛民的一面。侯景之亂平定後不久,豫州出現饑荒,於是陳慶之開倉賑濟,救活了眾多災民,州民李昇等八百人表請樹碑頌德。一生為國為民,因此後世對這位白袍將軍評價甚高。
思考問題:
1. 有人認為白袍軍以少勝多多半有誇張成分,但不能否定陳慶之具卓越軍事才能。你認為他能以少勝多,主要原因是什麼?
2. 南北朝長期分裂和胡漢交融的時代特色對中國軍備發展有哪些正面的影響?試舉例說明。
饑荒 評價 在 [心得] don't starve 小介紹。 - Play Station - PS - PTT遊戲區 的八卦
[推遊戲]關於別餓死的荒島求生指南, Don't Starve/饑荒推薦。很詳細。 圖文精美。我也不能輸。真的要來編輯wiki才對。www [攻略] 【Don't Strave】正式版完整資料攻略 ... ... <看更多>
饑荒 評價 在 [情報] don't starve 饑荒正版授權手遊:新家園 - PTT評價 的八卦
今天早上發布的,名字叫饑荒新家園好消息:有原本手機版沒有的多人連線壞消息:騰訊、免費遊玩查了一下,這款之前最後消息是2021年北美測試. ... <看更多>
饑荒 評價 在 [心得] 《Don't starve》別緻的荒野體驗- 看板Mobile-game 的八卦
上課無聊,心繫別堂課的期中報告,但身處教室無處著手,於是來寫些遊戲心得。
不要叫我聽課。
至少這個老師的課是不可能的。
先截圖證明我不是工讀生。
我想應該有人知道DS(為便輸入,下稱飢荒)這款遊戲,它原本是PC遊戲,在STEAM生存類
的遊戲中,一直都是榜上熱門,評價也是極度好評。
介紹正式開始前,有個小提醒:
遊戲開始時,若不急著點擊螢幕,能夠看到一段動畫,這是飢荒的開場劇情,沒有注意到這
段動畫的話,日後可能會難以解讀飢荒的劇情,對劇情有興趣的玩家需要注意。
點選開始遊戲後,可以更換角色(初始角色只有一名,隨遊戲進行解鎖),以及對世界的資
源生成情況進行調控。初學者可以將食物的比例調高,避免餓死的慘況。
遊戲開始後,你會在一片草地上醒來。
草地上有各種資源:雜草、樹枝、漿果、花朵、胡蘿蔔等,而你的目標就是利用這些能取得
的資源,盡可能活下去。
使用取得的資源,可以製造各類工具。工具能夠用來取得更好的製造資源。你需要斧頭才能
砍樹、鋤頭方可挖礦、鏟子才能將植物資源移植回家,及挖路邊的墳墓。
你有三種數值,飢餓度、理智及生命。
飢餓與生命十分直觀,理智則關係到你周圍的世界理智過低,周圍的世界會變得蒼白,
一般的兔子看來都會變成怪物,並被夢魘追趕。撿路邊的花、做個睡袋或帳棚睡覺則能恢復
理智。
很好,很克蘇魯。
地圖上有各種怪物,打死能取得較為稀有的資源。圖中犀牛能掉齒輪,可用來製造冰箱。不
過對新手來說,比起打死,引它去撞樹收集木柴大概會更好。除了秋季,每個季節都有對應
的王怪出沒。
提到季節,飢荒的四季各有特色與挑戰。
除了秋季完全是搜刮資源的好季節,冬季需保暖、池塘結冰無法釣魚;春季蜜蜂見人就蟄、
天天下雨,容易著涼,兔子洞還會被雨水淹沒;夏季需納涼,森林與自家資源三不五時搞自
燃……這增加了玩家遊戲的難度,但也使遊戲過程充滿變化,不會千篇一律。還有豬人月圓
發狂、鬣狗突襲拜訪等等,增加了很多樂趣。
單機版本的飢荒,除了活下去外還有一個目標:蒐集傳送門的材料。每個地圖有數個傳送門
的材料,集齊能開啟Maxwell之門,前往下一個地圖。跨越數個地圖後,就能看見遊戲劇情
的結局。
(劃掉)連線版就沒有那麼多毛(劃掉)
這遊戲的手機版也不是說沒有缺點。畢竟是手機操作,畫面較小,無論是工具欄、物品列,
還是本身移動、撿拾、攻擊的操作都不是那麼方便,如果不小心將撿拾點成攻擊,敲到隔壁
的豬人,可能就命喪黃泉了。
而且雖然操作很簡單,但要做成一個能夠讓人安心居住的基地,也需要不少時間,並要分配
好資源,其實並不太適合只能用碎片時間遊玩的大部分手機玩家。
雖說單機隨時能暫停,但建築→獲得成就感的過程會被拉長,短時間能取得的樂趣遠遠不及
其他類型,尤其是轉蛋類遊戲。
再來,手機版本沒有連線功能,只能獨自遊玩,也是非常可惜的地方。
不過儘管操作上有不少不便,可玩性高、美術風格精緻獨特,也不缺值得玩家探索的背景故
事,可以說手機版也十分值得購買,且完全對得起它的價格。
但Steam版常常特價(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103.16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bile-game/M.1510748841.A.43F.html
的是哪顆。
會是因為這個?
ww我覺得玩一次遊戲內3天,現實24分鐘最短。當然16分鐘上下也可以,不過這樣可能會覺
得跑地圖時間太多……
截圖是證明我有買,不然怕被當工讀生(炸
……遊戲內容應該都差不多吧?
※ 編輯: hayate4821 (27.246.103.163), 11/16/2017 16:28:37
順便魔泉3是因為新聞說有繁中但當天進去發現沒繁中所以退款。
※ 編輯: hayate4821 (27.246.103.163), 11/16/2017 21:30:1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