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跟家庭真的忙到翻天…下午總算抽空去把已經空白四個月的指甲給做了…(距離週六 #廣播金鐘頒獎典禮 真的是迫在眉睫了😂~)
做指甲時居然還看了一部電影!一直想看但沒機會看的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果然是我的菜😂!
最近除了例行的廣播節目和社團工作外,其實忙家裡的事居多。美寶升上國九、瓜瓜剛進小一,都是需要媽媽多些陪伴的階段。
75歲的媽媽和82歲的爸爸,雖然都能自己照料生活起居,但還是有很多事情需要子女協助:像是這段時間的疫苗預約及施打、疫情期間許多生活物資的補給等等。
昨天爸爸媽媽很幸運地,打完了 #第二劑莫德納疫苗。當把他們兩個安全送到家、我開車去接小孩放學的路上,突然有點眼眶濕潤⋯覺得心裡的兩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但說真的,兩個老人家同時打一般認為副作用會高於第一劑的第二劑莫德納,我還是很剉😂⋯本來問他們要不要晚上讓我住在他們家?但在爸爸保證有什麼風吹草動一定會打電話給我的情況下,我還是乖乖留在自家裡,昨晚到現在每隔幾個小時就「電話監控」他們😅。
感謝老天爺!爸爸的狀況目前都非常好,媽媽也只有注射的地方有點痛,但兩個人都沒發燒跟其他不適。不過我還是提醒他們,接下來三四天都要留意,有任何狀況就隨時打電話給我。
昨晚接到一個論壇主持邀約,時間是下週。論壇主題我很喜歡、也算是我的專業,但那天下午我剛好要帶媽媽回診(媽媽現在幾乎每兩週都有回診),只能婉拒。特別向主辦單位引薦我的朋友苦笑著說:
「雖然現在時機歹歹,但想找大忙人如你,還是得提早很多跟你約時間啊⋯😂」
我對她很不好意思😅,但也說了心裡話:
「說真的這段時間最忙的事是家庭。很多職務都有人可以代替,但母親與獨生女這兩個角色還真的不能⋯😂」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覺得:
今年疫情對台灣與全世界的衝擊,其實不只改變了我們跟家人朋友間的相處模式,也讓我們更清楚哪些事、哪些人,是真正值得珍惜與付出的。
前幾天中秋節收到很多朋友的祝福,我很喜歡這四個字:
「月來月好」
雖然中秋已過,還是心懷感恩的祝福大家:愈來愈好❤️
飯店職務有哪些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美國的經濟前景其實還不錯,進入到升息循環以後,美國股市長期來看,仍然是相對樂觀的,除非,又出現新的疫情。」
悶了一整年的美國人紛紛展開報復式消費,買車、買房、買衣服。美國這波因為大解封所掀起的強勁內需消費力道,儼然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復甦的火車頭,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台灣有許多產品以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出口到美國,美國最知名的賭城——內華達州Las Vegas,在6月1日重啟。這裡原來就是美國服務業最發達、觀光收入最高的城市之一,只是自2020年3月中國武漢肺炎疫情全境擴散後,美國多處封城,拉斯維加斯一度被媒體形容為「鬼城」。但如今,賭城正式解封,當地飯店業統計,到7月以前,平日訂房率五成、假日達九成,這個美國享樂主義文化的代表重鎮已再現昔日風貌。
美國第一季GDP的組成,明顯看到此波經濟復甦主要展現在商品消費面向,也就是消費者在疫情後期對購買商品的需求大增。不僅吃喝玩耍,高額消費的表現也很突出,尤其是汽車。美國新車和二手車銷售商AutoNation及Lithia Motors今年第一季銷量與2020年同期相比分別成長27%和55%,淨利潤甚至高於疫情之前,四月起,美國各地的大型場所、活動,陸續傳出部分開放或全面開放的訊息,更使得餐飲、航空、旅遊業人潮回籠,美國經濟諮商局發布四月實質GDP領先指標年增率高達16.81%。預料由於五月中旬大幅放寬已完成疫苗接種民眾的口罩禁令,商務社交、娛樂活動將完全復甦,後續消費成長力道會更加強勁。
從美國訂單和實際的出口數字發現,光是今年四月,台灣來自美國的外銷訂單年增率為43%,成長幅度僅次於東協;而累計1至4月來自美國的訂單年增率也高達43.2%。從出口來看,今年1至4月對美出口有高達三分之一為資通與視聽產品,這類產品從2020年到今年對美出口都呈現相當強勁的成長,除此之外,台灣對美出口的主要產品品項,還包括金屬鋼鐵、機械、塑橡膠製品、運輸工具、醫療器材、半導體、其他項目中的家具與體育用品等,在今年1至4月對美出口都呈現全面成長,也都是美國經濟反彈下的台灣受益產業,美國在疫情緩和後陸續解封,帶動產業發展與消費需求,可望撐起全球經濟半邊天。
儘管美國經濟正強勁復甦,但部分經濟學家認為美國經濟可能無法回復「正常」。截至6月18日,CNN Business和Moody's Analytics所創立的「回歸正常指數」(Back-to-Normal Index)升至93%,創下 疫情爆發以來的新高點,這個最新的數據雖顯示美國正逐步接近「常態」,但最後一哩路不會太輕鬆,雖然各個州取消了疫情期間的限制措施,但以往的生活尚未完全恢復。事實上,這場大流行可能已經改變經濟的一些基本 面,這表示經濟永遠不會回復「正常」,或是那個我們過去所熟悉、在這場大流行病爆發之前的常態。
在經過了一年多之後,現在美國仍有許多人在家上班,且可能一直採行這樣的遠距工作模式,即使在大家都接種了疫苖,或在這場大流行病消退之後,對於員工重返辦公室,美國企業根據其不同的產業特性,也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例如華爾街金融業的共識多半是要求員工 在勞動節之前回到辦公室,但Apple、Facebook、Google、Twitter、Uber等科技公司則發布較為彈性的做法,以順應新的常態。
美國勞動節在每年9月的第一個星期一,今年落在9月6日。
蘋果公司執行長Cook表示,到了9月,蘋果希望員工每周應有3天回到辦公室。他表示,雖然影音電話會議縮短我們之間的距離,但有些東西就是無法複製,臉書在6月初宣布如果員工的職務允許,就可以申請遠距上班,但該公司仍然鼓勵員工至少有一半時間回到辦公室,摩根士丹利執行長James Gorman稱他預期該銀行的紐約員工應該會在勞動節之前回到辦公室,他表示:「如果你可以進去一家紐約市的餐廳,你就可以進辦公室」。 旅行是這個「回歸正常指數」的另一個組成部分,但這方面可能永遠不會回復正常。雖然美國優異的疫苗接種率和世界各國 重啟觀光將刺激度假需求,但商務旅行可能無法像這樣恢復。
過去一年多來,企業透過線上會議完成工作,現在對於派遣員工到世界各地出差的意願可能降低。穆迪分析認為,商務旅行不會很快回復到疫前水準,而這將影響航空旅行市場和原油需求,另外,美國請領失業救濟金的人數仍是所謂疫前正常水準的兩倍,經濟若要回歸正常,居高不下的失業人口必須降下來。根據美國勞工部上周四發布的數據,在截至6月12日當周,美國初次請領失業給付人數較前一周增加3.7萬人,至41.2萬人,為 4月底以來首次反彈,不僅超出市場預估的36萬人,並創下5月15日以來新高。而在疫情爆發之前,2020年1、2月的單周初領失業金人數均值為21.2萬人。不過,這些並不代表美國經濟不會重拾疫前的規模和實力,它只是正走向一種新常態。事實上,美國經濟正以空前的速度反彈。
https://udn.com/news/story/6852/5523397
https://ctee.com.tw/news/global/477566.html
飯店職務有哪些 在 財務管家 Facebook 八卦
❝ 喜歡就按讚,看過就分享 ❞
[聯合報報導-IMI國際管理大學介紹:不只是餐飲、而是世界級管理人才培育中心]
www.imi-luzern.com
www.facebook.com/ImiTaiwanOffice
※※※◤了解就按讚,歡迎轉載分享◢※※※
瑞士旅館管理聞名全球,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和旅館業界與觀光業界緊密結合。
儘管每年得花上百萬台幣以上來念書,
但卻依舊吸引全世界的學生蜂擁而至。
除了講究實務的課程,
從清潔、打掃到管理服務,
學生通通得親力親為從基層做起,
經歷過每一個環節,
才能真正學會該如何管理,要注意哪些細節,
不少旅館管理學校就是從學生一入學,
就開始嚴格訓練儀表,上課得穿著正式服裝,
應對進退都有一套規矩,
他們比喻這就是讓學生活在旅館的空氣裡,
也就是這樣紮實的訓練,
讓瑞士成了孕育全球旅館管理人才的搖籃,歷久不衰。
大一基本的餐桌禮儀課程
經過半年海外全球實習親身體驗後
大二起逐漸走向財務、人力資源、展場活動等管理階層領域
學習多元化 並且專業、專精
畢業後自然有能力從事除了旅館飯店以外的產業
像是醫院、旅遊業、銀行等等
也是需要處理接待、規劃等管理工作職務
「課程實用 出路自然廣」
※※※◤了解就按讚,歡迎轉載分享◢※※※
瑞士IMI國際商業餐旅觀光管理大學台灣辦事處
www.imi-luzern.com
www.facebook.com/ImiTaiwanOffice
李碧蓮 陳怡真 尹智剛 張為棟 蔡青縈 張幼芳 陳延蔚 /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