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的她:人生是一次次歸零,再出發,愈活愈年輕》
她的名字叫張京。今年66歲,曾任世界500強公司的軟體工程師主管,現已退休,長居美國。
出生在中國為了革命鬥爭,民不聊生的年代。
1953年,她出生,父親是中國共產黨政權第一批飛行員,母親是一名軍醫。
這些一點點的顯赫,最後都要她用近半生來償還。
她5歲就上小學,1960年全家隨父親調動遷至吉林。1965年,她剛剛上初一,文革已經開始。在航空學院當政委的父親,被批鬥,示眾屈辱遊行,接著關進牛棚。
整個初中,她只讀了一年書,其它兩年全校全在停課鬧革命。
1968年11月,毛澤東「號召」知識青年到農村,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她被逐出了城市,拋向農村。
從天寒地凍的刨糞,到春寒料峭的播種,從烈日炎炎下的除草,到秋風瑟瑟中的收割,沒有人吃得飽,沒有人有力氣。
1970年初,同學們陸續回城了,集體戶只剩下張京和另外一人。她害怕將父親遊行鬥爭的人群,寧可躲在山溝裡。
27歲時,廠裡師傅介紹了一個工人對象,說他是個老實人。兩年後張京的女兒出生,那時,當了母親的她,突然有了危機感,覺得一輩子好像就這樣了,很不甘心。
1984年張京31歲,決定參加高考。開始自學高中的課程,白天帶著孩子在工廠上班,晚上和週末去夜校補習。苦讀一年,學完了全部高中的文科課程。
1985年參加了統一考試,以487分的成績考入大連外國語學院。收到通知書後,工廠不允許去上學,索性辭了工作。就這樣,在32歲那年,已經做了母親的張京和應屆高中畢業生一起走進了大學校園。
畢業後,35歲的她,終於等到了對的時代,一家外國企業駐中國公司錄取了她,成了改革開放後的首批外企人員。
1990年她和丈夫因沒有共同語言,離婚。
同年在一個美國駐華機構的聯誼會上張京結識了一位美國大學教授,他對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對她的經歷充滿好奇和敬佩。
1991年她們在大連註冊結婚。
為了跟著他去美國,張京辭掉了當時月薪近4千人民幣的工作,開始辦出國手續。很快,她的簽證下來了,可是女兒的簽證沒那麼順利,1991年5月,她和新丈夫先飛美國,把9歲的女兒暫時留在外婆家。
人生就是一次次歸零,一次次重新。
她本來可以在家做個全職太太,美國丈夫很樂意為我提供一份優渥的生活。可依賴他人不是她的風格,這是一個下過牛棚,睡過雪地,吃過草糧的女人,她要出去工作!
在美國,沒有好學歷,英文不流利,所謂工作就是中餐館端盤子的工作。
白天去中國餐館打工,晚上補習英文。接著,又去美國大通Chase銀行做了一年出納員,發現這不是喜歡的工作後,很快意識到,除了英語,她沒有任何其它專長,除了乾簡單事務型的工作,根本做不了專業型工作。
於是下了決心從頭學習專業知識,當一名工程師。她找到羅切斯特理工大學的研究生導師,導師說「只要你能念完微積分,就可以來上研究生課」。
就這樣,在40歲這一年,張京進入了美國Rochester理工大學,開始數學本科學習。
苦讀兩年後,她修完了會計專科和數學的本科學士,終於考上本校的統計學研究生。讀書期間,電腦製圖課助教,參與編寫大學教材。45歲時,張京拿到了「最傑出學生獎學金」。
47歲她進入世界五百強公司之一的美國XEROX (施樂)公司。
而且那幾年,我是一邊工作一邊上大學,最後拿到了會電腦、數學學士雙碩士學位,並在施樂公司成為了一名電腦軟體工程師。
終於自立於美國,成為了一個有專業技術的人。
49歲被評為高級工程師,一直晉升到試驗室主管。
她的人生坦途大道好像才要全面奔馳,但由於長年的伏案學習和工作,她得了一大堆病:頸椎增生、腰肌勞損、雙膝雙肩關節炎。
51歲她得了乳腺癌,做了兩次手術,其中一次是12小時的大手術。
這時她才明白世上最奢侈的奢侈品就是健康。當年初來美國時,說是要看看世界,可是現在,她根本沒了看世界的本錢。
生命是有限的,對錢的慾望是無限的。她不想再拿自己有限的生命去賺無限的財富。
做好了規劃,為自己多留時間去健身,多看世界,多做公益,多陪家人。2013年,60歲,提前退休了。(美國的退休年齡是65歲)
她開始健身、游泳、做力量瑜伽、吃低碳水高蛋白素食。
60歲開始,一年比一年年輕。
她重新找回了自己。
https://mp.weixin.qq.com/s/wgRTMhOmCK0P8ridBBObmA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老外爸爸 Lao Wai Ba B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laowaibaba/?sub_confirmation=1 在我們上次的影片中,魚市逛到一半,孩子就開始餓了。在今天的影片我們有去吃當地的平價快炒與海鮮餐廳。這是比較的小孩子們第一次吃到這樣的東西。It always surprises ...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不是參訪監獄嗎?怎麼一下車就聽到悠揚的絲竹之聲,沿路展出眾多精巧工藝、農產品,操場上還有宛如優人神鼓翻版的鼓陣表演?
原來今天出席的是彰化監獄收容人就業博覽會,說是監獄,其實更像學校或藝文嘉年華。在這裡,獄方稱呼受刑人為「同學」,提供各式技藝課程,幫助受刑人在洗心革面之餘習得一技之長,並安排求才廠商與「同學」面談工作性質、待遇等,為未來出獄預作準備。顯示我國獄政制度與先進各國一樣都走在「教育導向」的道路上,也印證我國「人性本善」、「刑期無刑」、「明刑弼教」的傳統觀念也正與時俱進。
在我擔任法務部長三年多的時間裡,曾走訪全台各地矯正機構267次,深知「更生人」謀職不易的問題,所以我上任後,鼓勵法務部推動各種收容人就業媒合活動,從年9月到目前為止,共有546家廠商提供2901個職缺,幫助1,722人找到工作,媒合率超過四成,實在不簡單。
各地矯正機構也積極發展自營作業,從源頭培訓收容人即早學習技藝與良好興趣,每年自營作業(如代工、食品等)的收入都保持2~3成的成長,也幫助同學發現自我潛能,找回信心。就像彰化監獄的同學們,合力研發技術、設計包裝,把在地農產蕎麥,變成具二林特色的麵條禮盒而大受歡迎。所謂浴火重生,不也是如此?
就業博覽會上,我向所有願意給更生人機會的廠商們道謝、打氣。讓我想起二十年前,還是法務部長的我曾在一場表揚績優捐血人的場合上,也被一位受獎人擁抱感謝。原來他也曾是一名「同學」,他在假釋後走上正途從事進出口生意,也加入定期捐血行列,用健康回饋社會。我為這為「更生人」的覺悟與新生感動不已。
更生人不缺人才,只怕沒有舞台。今日成果得來不易,我也會繼續推動相關計畫。也希望大家多給監獄收容人機會,每救一個收容人,也是救一個家庭、救我們的社會。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馬英九 Facebook 八卦
不是參訪監獄嗎?怎麼一下車就聽到悠揚的絲竹之聲,沿路展出眾多精巧工藝、農產品,操場上還有宛如優人神鼓翻版的鼓陣表演?
原來今天出席的是彰化監獄收容人就業博覽會,說是監獄,其實更像學校或藝文嘉年華。在這裡,獄方稱呼受刑人為「同學」,提供各式技藝課程,幫助受刑人在洗心革面之餘習得一技之長,並安排求才廠商與「同學」面談工作性質、待遇等,為未來出獄預作準備。顯示我國獄政制度與先進各國一樣都走在「教育導向」的道路上,也印證我國「人性本善」、「刑期無刑」、「明刑弼教」的傳統觀念也正與時俱進。
在我擔任法務部長三年多的時間裡,曾走訪全台各地矯正機構267次,深知「更生人」謀職不易的問題,所以我上任後,鼓勵法務部推動各種收容人就業媒合活動,從年9月到目前為止,共有546家廠商提供2901個職缺,幫助1,722人找到工作,媒合率超過四成,實在不簡單。
各地矯正機構也積極發展自營作業,從源頭培訓收容人即早學習技藝與良好興趣,每年自營作業(如代工、食品等)的收入都保持2~3成的成長,也幫助同學發現自我潛能,找回信心。就像彰化監獄的同學們,合力研發技術、設計包裝,把在地農產蕎麥,變成具二林特色的麵條禮盒而大受歡迎。所謂浴火重生,不也是如此?
就業博覽會上,我向所有願意給更生人機會的廠商們道謝、打氣。讓我想起二十年前,還是法務部長的我曾在一場表揚績優捐血人的場合上,也被一位受獎人擁抱感謝。原來他也曾是一名「同學」,他在假釋後走上正途從事進出口生意,也加入定期捐血行列,用健康回饋社會。我為這為「更生人」的覺悟與新生感動不已。
更生人不缺人才,只怕沒有舞台。今日成果得來不易,我也會繼續推動相關計畫。也希望大家多給監獄收容人機會,每救一個收容人,也是救一個家庭、救我們的社會。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老外爸爸 Lao Wai Ba Ba Youtube 的評價
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laowaibaba/?sub_confirmation=1
在我們上次的影片中,魚市逛到一半,孩子就開始餓了。在今天的影片我們有去吃當地的平價快炒與海鮮餐廳。這是比較的小孩子們第一次吃到這樣的東西。It always surprises me how creative and brave Taiwanese are with their food。 美國人來台灣要學習和習慣吃很多新鮮的東西,包括肥肉,有刺的肉和魚,內臟,好多種水果,和海鮮。謝謝收看。下禮拜的影片是在我們家吃豐盛海鮮的晚餐。接下來我們有很多不同主題的影片,包括旅遊,農業,教育,家庭,食物,家庭活動,等。謝謝你的支持與鼓勵!平安喜樂!
Stephen - 老外爸爸
--------------------------------------------------------------------
🏪 好消息-老外爸爸網路商店開幕了,我設計的ManT恤和新手爸爸課程都在這裡:https://www.laowaibaba.com/zh-hant/shop/
🎗 有一些人說他們想要支持我的頻道但是不需要我線上商店任何的產品。如果您想要支持我的頻道的話,您可以考慮捐款支持。我設定了一個又安全又簡單的方法,按這裡:https://gumroad.com/l/awsyP 。也可以在我的網站 - https://www.laowaibaba.com/zh-hant/ 按目錄右上角的按鈕。 謝謝您的支持!
🤝 請記得訂閱於開始鈴鐺的通知,新的影片出來的時候你就會被通知。以後會有更多的影片,希望你會喜歡。謝謝您! 訂閱:https://www.youtube.com/c/laowaibaba/?sub_confirmation=1
👍🏻 歡迎追中我的臉書粉絲網頁:https://www.facebook.com/laowaibaba
🖥 如果你想看更多的老外爸爸影片與相關內容,請到: https://www.laowaibaba.com/zh-hant/ 謝謝你的收看!
📧 合作邀約:contact@laowaibaba.com
--------------------------------------------------------------------
加入我其他的 Social Media:
Facebook (臉書) : 老外爸爸 LaoWai BaBa
Bilibili: 老外爸爸 LaoWai BaB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tOCXDMVnHU/hqdefault.jpg)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Kids Playground孩子們的遊樂場 Youtube 的評價
Kids playground歡迎免費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大家好 這是一個專門為Kazumaw家庭紀錄生活的頻道~
全部都是紀錄kazumaw家庭生活中的影片~
屬於家庭生活頻道 並非兒童頻道
頻道中有許多遊樂場玩樂的影片 玩具開箱 吃餅乾點心 還有一些學習的小遊戲~
從玩樂中學習成長 ~
希望帶給你開心的每一天
kids playground ~ 孩子們的遊樂場
歡迎訂閱我們的頻道 有新的影片會通知您喔~ ~~
https://www.youtube.com/user/kazumaw
狩獵射擊槍~OTORO揪大家一起來槍戰吧 超級好玩的
https://youtu.be/lBVxv3_uD24
卡通頻道猴塞雷!瘋狂運動會 - Otoro揪大家一起來玩吧
https://youtu.be/P-0c2pFAVCY
https://youtu.be/MuK5ihpaKn4
台灣玩具反斗城 台北新生旗艦店 ~ 買玩具囉~~~
https://youtu.be/Xlp4fl-0Pqg
屎到碗裡來 + 小小兵怪味豆 ~ 超級噁心好玩的~~~
https://youtu.be/UosIYIpjIeY
超級緊張的爆炸氣球 快點來玩吧~~~Booming balloon ~ बूमिंग बुलून ~ ブーイングバルーン
https://youtu.be/kbWwQLwfyTc
畫畫遊戲 ~ 還有小禮物時間喔~ 超酷的 ドローイングゲーム खेल ड्राइंग
https://youtu.be/85v0ozBDCd0
比賽小遊戲 敲打企鵝 還有小禮物喔 penguin war ペンギン戦争
https://youtu.be/YxNhHFGJFIg
宜蘭頭城】頭城農場兩天一夜豐富之旅-一泊三食+點心無限~體驗DIY PART1
https://youtu.be/N8eKU6cTw3Y
寄東西給賓爸爸&OTORO
24258 新北市新莊區福營路173號11樓(普及科技)
FB社團 : 孩子們的遊樂場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unclebingo/
工商合作聯繫 : 楊小姐 yuapei@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O1NhdMJ_-8/hqdefault.jpg)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兩歲半的謙謙拿起水果刀,把蘋果切成小件,他的媽媽Carrie則從旁觀察着:「我覺得適當嘅危險畀小朋友接觸係好事。」
現年30歲的鄧家怡(Carrie)是中文大學教育系碩士畢業生,學生時代活躍於社會服務及推廣創新教育,而謙謙出生後不久,她決定化身為全職媽媽,培養謙謙自主和愉快學習。
兒子自一歲起學習煮食 試過切親燙傷
有別於一般「港媽」,Carrie在兒子約一歲開始,就讓他分擔一些簡單的下廚工作,包括榨果汁和造飯糰等。「我覺得親子下廚係家長好值得做,無論咩年紀開始。」她解釋,謙謙很喜歡吃,對煮食有興趣又有天份,才按程度慢慢讓他嘗試參與烹調,強調並非「催谷」兒子。
現時兩歲半的謙謙,已經累積了一年的下廚經驗,更懂得使用電磁爐和刀。「每日都有一餐會畀佢完全自己煮。」現時媽媽只需從旁提點和「執手尾」:「首先將腰果、水同椰棗放入攪拌機,完成後用棉袋擠腰果奶出嚟。」謙謙自信地說。
其實,煮食過程中謙謙也曾經受傷,但他和媽媽也沒有因而放棄。「佢燙到後好大反應,即刻驚,但試過兩次之後,就無再重覆發生;用刀亦試過一次真係割傷流血,但佢好快就復原。」Carrie認為切傷或燙到,都是小朋友成長必經階段:「唔好怕佢會出錯同跌倒,其實佢學到嘅功課係畢生受用。」
媽媽:「去玩先係正常教育」
講到返學安排,謙謙同樣「與別不同」。他沒有上N班(幼稚園學前班),反而Carrie讓他四處玩耍:「可能星期一行山、星期二博物館、星期三圖書館……我覺得呢啲被人界定為非主流嘅學習,先係小朋友真正需要嘅正常教育。」
「我希望佢知道社會發生緊咩事,發掘真正對學習嘅熱情,而呢啲我最想佢學識嘅事情,喺主流學校缺少咗。」她覺得從生活中學習,比安坐在課室聽老師講課,更能令謙謙學懂「發問」,這正是學習之本。
Carrie每星期亦會與其他家長同行,帶謙謙到農莊接觸大自然,並輪流主持不同的活動。「可能我煮嘢食叻,今日我同謙謙就同大家上煮食課;另一個媽媽做手工最叻,下一堂就由佢帶領小朋友做手工。」Carrie深信,家長才是主要的教育工作者。
至於四年後,謙謙會否升讀主流小學?Carrie處之泰然:「我只知道呢刻佢最需要啲咩,我先畀佢。你唔知將來佢六歲嘅時候,可能香港嘅教育制度有大轉變,可能主流學校變成正常化少少嘅生態……我唔擔心佢會唔適應或面對咩困難,將來無論佢做廚師、醫生,抑或服務社會嘅工作,按佢興趣發展就可以。」
各位「港媽」請留意!今集《港。故》用8分半鐘來嘗試說服妳:「別怕你的孩子切傷手」。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bit.ly/oncckonggu_FB
Follow埋《港。故》IG,睇更多精彩靚相:http://bit.ly/oncckonggu_IG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MXvT9HWbD8/hqdefault.jpg)
食農教育學習單 在 食農教育之教案設計-完整版 - YouTube 的八卦
食農教育 之教案設計-完整版. 1.4K views · 3 years ago ...more.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1.29K. Subscribe. 1.29K subscribers. 8. Share. Save. Report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