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必須看完文章哦^_^
【GI值跟羞哥想得不一樣】
.
早在1981年,多倫多大學營養學博士大衛‧詹金斯與他的團隊就已率先提出了「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概念,但一直到了近代,「升糖指數」這個名詞才慢慢開始火熱起來🔥,從公共衛生到食品工業,從大學教授到網路部落客,人人都能說上一口「升糖經」,但最近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不管是在預防糖尿病或對抗肥胖,刻意選擇低GI的飲食其實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包括連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前年在受訪時都承認-
「GI值是一個非常具爭議性的話題......😱」
.
究竟什麼是「升糖指數」?為什麼它的重要性被很多「瘦身達人」高估了?以下就請聽我這個不專業肥宅娓娓道來......💩
.
㊙從開始就是個錯誤
.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升糖指數」是怎麼測來的?
.
所謂的「升糖指數」,指的是一般人在攝取不同食物「兩小時」後所測得的血糖變化,科學家將其與攝取「葡萄糖」相比所得到的數據,依此推斷不同食物對血糖變化的影響,但這個實驗方法本身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
我們就用網路瘦身達人李一羞專訪談話內容來說明好了-
.
「低GI食物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就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李一羞所言為真,依據《運動營養學》一書中GI參考表(附圖二),比勝客比薩GI值只有36、MM巧克力GI值只有33,所以吃比勝客比薩或MM巧克力會比吃GI值76的香蕉、GI值74的奇異果分泌更少胰島素?更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這樣就能瘦!我從明天開始就照三餐狂吃巧克力和比薩啦!
.
當然,想也知道不可能那麼爽......😩
.
關鍵就在於-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消化過程-有些食物可能吃下去沒多久就已衝到高峰、有些食物可能消化時間會遠遠超過兩個小時,所以就算在「進食兩小時」後所測得的GI值非常低,也不代表「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不易合成脂肪」,像比薩這類富含油脂的食物消化時間比較長,就算我們將比薩和香蕉控制在相同熱量的範圍內,吃一片比薩所分泌的胰島素可能還是比吃三根香蕉多,當然也比較容易屯積脂肪發胖......。
.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客觀的觀察各種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我們可能需要測得進食一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兩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三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四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
.
最後你就會覺得......何苦呢?
.
㊙你的升糖指數不等於我的升糖指數
.
講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質疑:「可是我看羞哥部落格的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數字跟你說得完全不一樣耶!」
.
上一段落我所引用的GI值,是根據中華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局官方網站資料,但如果你上網去隨便搜一搜,你一定會發現羞哥有羞哥的升糖指數、愛瘦身有愛瘦身的升糖指數、北部人有北部人的升糖指數、南部人有南部人的升糖指數,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版本的GI值?
.
這邊就延伸出了GI值的第二個大問題......「不可重複性」
.
舉例來說,蘋果🍎,試問,是哪種蘋果?富士蘋果?五爪蘋果?紐西蘭蘋果?就算是同一種蘋果,也可能因為收成時間不同、擺放時間長短出現天差地遠的變化,但這些細節你並不會在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中看到,其他像是巧克力、冰淇淋🍦、義大利麵等加工食物,更是會受到配方、原料、製造方法不同影響,就算同樣是可口可樂,1980年到現在口味都不知改版了幾次,測出來的GI值當然也會一直變化有高有低。
.
當然,從「升糖指數」一詞問世以來,當初參與制定標準的研究者之一珍妮‧布蘭德米勒博士(同時也是暢銷書《你不可不知的低GI飲食》作者,ㄎㄎ😏)也一直嘗試著不斷修改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試圖降低因為各國標準與食物分類不同產生的誤差......
.
但你知道嗎?就算是同一顆水果,把它分給三個不同的人吃,測出來也會出現三種不同的升糖指數......,所以你可能會在某些表格上看到一些食物的GI值誤差範圍竟然是±20,換句話說,這個東西給羞哥吃可能是低GI......,給其他人吃就變高GI了......,那我們究竟該......?😲
.
再者,請大家暫時離開科學象牙塔用現實世界的角度想一下,有誰吃飯時會「狂吃單一種類的食物」?喔,我中餐吃麵包,我就狂嗑麵包到底什麼都不吃了?我晚餐吃白飯,我就猛吃白飯什麼都不吃了?
.
你以為你羞粉喔!每天光吃花枝丸就飽了啊!🐙
.
試問,當所有的食物通通一口氣下肚後,這時「個別食物」的升糖指數還有意義嗎?有意義嗎?有意義嗎?😳
.
我們都知道,任何宣稱有科學根據的事物,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能被反複檢驗,舉例來說:
.
🍡我在日本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會朝地面落下;我在美國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也會朝地面落下→故地心引力是科學👍
.
🏯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羞哥治病,結果他喝完不但痊癒還愛上了我;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正妹治病,結果她喝完不但病更重還再也不理我了→故符水治病不科學😷
.
同理用在「升糖指數」,光是「結果不可重複」這一點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推論、假說,甚至有更嚴厲者會批評GI值跟占星術一樣,充其量不過是一門「偽科學」。
.
㊙升糖指數還是生錢指數
.
正如本文導言所述,升糖指數早在1981年就被提出,但一直到十幾年前才被「發揚光大」,其中的轉捩點就在於美國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態度。🏭
.
我想常常看美劇、美國電影的鄉民一定很了解,燕麥、穀物包裝食品在美國是利益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每個家庭早餐一定都是吃燕麥、穀物配牛奶或果汁。
.
近年來,關於升糖指數的短期研究非常多,其中有些說有差、也有些說沒差的,但在穀物糧食加工業者不斷鼓吹、渲染,再加上一些有的、沒的瘦身達人、電視名嘴、部落客敲邊鼓的影響下,「低GI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或減肥、減重的效果早已被過度誇大、神化了。
.
根據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說法,燕麥片GI值只有43,所以早餐吃燕麥片比吃麵包好、比吃飯好、比吃山藥好、比吃地瓜好,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所以熱愛健身或運動的你不吃「超級食物」香蕉嚕?不吃「超級食物」奇異果嚕?不吃「抗炎聖品」木瓜或鳳梨嚕?
.
如果低GI真的那麼棒,那GI值只有26的果糖且不是減肥聖品了?可是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營養學家、公衛專家一至都同意,現代文明社會肥胖、代謝疾病的最大禍根就是果糖呢?
.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是回歸到飲食控制的最重要原則-
.
「吃了什麼固然很重要,但吃了多少更重要」
.
無奈在可怕的大人世界裡,GI值就像其他公共衛生議題一樣,決定重要性與否的權力不是掌握在真正有良心的科學家手上,而是被少數利益團體和政客把持住,如果我們抽絲剝繭下去一一解構,你就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在美國,多數跟營養學相關的研究,偏偏都是最不營養的食品公司所贊助的,我想光是講到這邊你就了解了,原本立意良善的升糖指數,如今就跟TABATA一樣,早被某些商人過度濫用成了一種賣書、賣課、賣飲食方法的賺錢妙方......💰 💰 💰
.
但事實真如那些廣告所說,是高GI飲食害你胖、害你肥、害你不健康嗎?認清真相吧!真正造成你肥、胰島素抗阻的主因根本不是GI值高的食物,而是你一下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一下不吃不喝挨餓減肥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何看待升糖指數
.
隨著時間演進,已經有一些「長時間研究」證實-刻意選擇低GI飲食或高GI飲食,並不會影響你的體重或血糖,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也在受訪時指出,其實他一開始研究升糖指數的動機,只是希望幫助那些有胰島素抗阻毛病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
.
但也有研究指出,就算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刻意採取低GI飲食,對於控制血糖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結果還不如老老實實去運動來的好(注意,是運動,不是每天四分鐘的關節破壞術)。💪
.
換句話說,除非你有胰島素方面的毛病,不然升糖指數高低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
㊙結語
.
本來今天要去練腿的......,但為了我們最愛的羞哥,我只好翹掉最討厭的練腿日坐在電腦前打完這篇廢文......😏(計畫通)
.
我知道,根據某些腦粉的智商,等下一定會有人留言嗆聲:「可是我就是學羞哥飲食才瘦下來的啊!」
.
嗯,好棒棒,可是我請問你一下,如果高GI飲食真如毒蛇猛獸,那每次練完就坐在健工門口狂嗑饅頭的「饅頭人夫」 黃嘉弘且不應該肥得跟豬一樣了?可是事實是.......?
.
事實是,不管是阿金飲食、中國飲食、低GI飲食、山頂洞人飲食都一樣,任何宣傳特定「飲食偏方」絕對包瘦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騙子,因為肥胖的成因是多元的,就算只談生理面,胰島素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註點而已,其他還有瘦體素、下視丘、VMH、腦下垂體等等非常複雜的機制。
.
所謂的GI值就像BMI一樣,它只是一種參考用的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標準,所以......,任何想要「成功戰勝體脂肪」的血糖正常普通人,與其像強迫症上身一樣瘋狂在意升糖指數,還不如好好培養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不要再相信可以單靠某種神奇的菜單或運動就能瘦下來啦!
.
㊙彩蛋:全民通用的飲食或運動指南
.
一、少吃營養素價值低又不含纖維的「空熱量食物」或垃圾食物。🍔 🍔 🍔
.
二、定時定量吃飯不偏食也不挨餓。🍴
.
三、有氧運動搭配適度肌力訓練才能瘦得健康。👫
.
👏👏👏認同請分享👏👏👏
.
●文末補上一份「高GI飲食VS低GI飲食」的研究: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40224
.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低gi飲食 #升糖指數 #我翹掉了練腿日
同時也有18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9萬的網紅木曜4超玩,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木曜4超玩 #邰智源 #一日系列 本片拍攝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拍攝防疫管理措施執行 感謝乾爹↓↓↓ 👉善存益生菌,一包3效 ✅助消化 ✅好順暢 ✅提升保護力* Momo獨家優惠組熱賣中🛒 https://bit.ly/392gVfr 此篇由GSK贊助PM-TW-CNT-21-00133 感...
「食物消化時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健身狂 Sally & 隊長 Facebook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木曜4超玩 Youtube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ちえとく Youtube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Beanpanda Cooking Diary Youtube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討論] 運動後黃金吸收期vs 胃消化時間- 看板FITNESS 的評價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食物在腸胃道消化時間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食物在胃消化時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 關於食物消化時間 在 食物在胃消化時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評價
食物消化時間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八卦
GI沒有休哥想得那麼簡單(啃地瓜
【GI值跟羞哥想得不一樣】
.
早在1981年,多倫多大學營養學博士大衛‧詹金斯與他的團隊就已率先提出了「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概念,但一直到了近代,「升糖指數」這個名詞才慢慢開始火熱起來🔥,從公共衛生到食品工業,從大學教授到網路部落客,人人都能說上一口「升糖經」,但最近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研究證據顯示,不管是在預防糖尿病或對抗肥胖,刻意選擇低GI的飲食其實根本一點幫助都沒有,包括連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前年在受訪時都承認-
「GI值是一個非常具爭議性的話題......😱」
.
究竟什麼是「升糖指數」?為什麼它的重要性被很多「瘦身達人」高估了?以下就請聽我這個不專業肥宅娓娓道來......💩
.
㊙從開始就是個錯誤
.
在討論這個議題之前,我們必須先了解一件事-「升糖指數」是怎麼測來的?
.
所謂的「升糖指數」,指的是一般人在攝取不同食物「兩小時」後所測得的血糖變化,科學家將其與攝取「葡萄糖」相比所得到的數據,依此推斷不同食物對血糖變化的影響,但這個實驗方法本身就帶來了一個大問題......
.
我們就用網路瘦身達人李一羞專訪談話內容來說明好了-
.
「低GI食物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就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李一羞所言為真,依據《運動營養學》一書中GI參考表(附圖二),比勝客比薩GI值只有36、MM巧克力GI值只有33,所以吃比勝客比薩或MM巧克力會比吃GI值76的香蕉、GI值74的奇異果分泌更少胰島素?更不易合成脂肪?
.
如果這樣就能瘦!我從明天開始就照三餐狂吃巧克力和比薩啦!
.
當然,想也知道不可能那麼爽......😩
.
關鍵就在於-不同的食物,會有不同的消化過程-有些食物可能吃下去沒多久就已衝到高峰、有些食物可能消化時間會遠遠超過兩個小時,所以就算在「進食兩小時」後所測得的GI值非常低,也不代表「可以讓血糖上升較平穩,胰島素分泌較少,不易合成脂肪」,像比薩這類富含油脂的食物消化時間比較長,就算我們將比薩和香蕉控制在相同熱量的範圍內,吃一片比薩所分泌的胰島素可能還是比吃三根香蕉多,當然也比較容易屯積脂肪發胖......。
.
所以,如果我們真的想要客觀的觀察各種不同食物對胰島素的影響,我們可能需要測得進食一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兩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三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四小時後的升糖指數、進食......
.
最後你就會覺得......何苦呢?
.
㊙你的升糖指數不等於我的升糖指數
.
講到這邊有人可能會質疑:「可是我看羞哥部落格的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數字跟你說得完全不一樣耶!」
.
上一段落我所引用的GI值,是根據中華民國衛福部國民健康局官方網站資料,但如果你上網去隨便搜一搜,你一定會發現羞哥有羞哥的升糖指數、愛瘦身有愛瘦身的升糖指數、北部人有北部人的升糖指數、南部人有南部人的升糖指數,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多版本的GI值?
.
這邊就延伸出了GI值的第二個大問題......「不可重複性」
.
舉例來說,蘋果🍎,試問,是哪種蘋果?富士蘋果?五爪蘋果?紐西蘭蘋果?就算是同一種蘋果,也可能因為收成時間不同、擺放時間長短出現天差地遠的變化,但這些細節你並不會在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中看到,其他像是巧克力、冰淇淋🍦、義大利麵等加工食物,更是會受到配方、原料、製造方法不同影響,就算同樣是可口可樂,1980年到現在口味都不知改版了幾次,測出來的GI值當然也會一直變化有高有低。
.
當然,從「升糖指數」一詞問世以來,當初參與制定標準的研究者之一珍妮‧布蘭德米勒博士(同時也是暢銷書《你不可不知的低GI飲食》作者,ㄎㄎ😏)也一直嘗試著不斷修改升糖指數參考一覽表,試圖降低因為各國標準與食物分類不同產生的誤差......
.
但你知道嗎?就算是同一顆水果,把它分給三個不同的人吃,測出來也會出現三種不同的升糖指數......,所以你可能會在某些表格上看到一些食物的GI值誤差範圍竟然是±20,換句話說,這個東西給羞哥吃可能是低GI......,給其他人吃就變高GI了......,那我們究竟該......?😲
.
再者,請大家暫時離開科學象牙塔用現實世界的角度想一下,有誰吃飯時會「狂吃單一種類的食物」?喔,我中餐吃麵包,我就狂嗑麵包到底什麼都不吃了?我晚餐吃白飯,我就猛吃白飯什麼都不吃了?
.
你以為你羞粉喔!每天光吃花枝丸就飽了啊!🐙
.
試問,當所有的食物通通一口氣下肚後,這時「個別食物」的升糖指數還有意義嗎?有意義嗎?有意義嗎?😳
.
我們都知道,任何宣稱有科學根據的事物,首要條件就是必須能被反複檢驗,舉例來說:
.
🍡我在日本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會朝地面落下;我在美國往天空拋一顆花枝丸,花枝丸最終也會朝地面落下→故地心引力是科學👍
.
🏯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羞哥治病,結果他喝完不但痊癒還愛上了我;我去行天宮求符水給正妹治病,結果她喝完不但病更重還再也不理我了→故符水治病不科學😷
.
同理用在「升糖指數」,光是「結果不可重複」這一點就可以說這只是一種推論、假說,甚至有更嚴厲者會批評GI值跟占星術一樣,充其量不過是一門「偽科學」。
.
㊙升糖指數還是生錢指數
.
正如本文導言所述,升糖指數早在1981年就被提出,但一直到十幾年前才被「發揚光大」,其中的轉捩點就在於美國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態度。🏭
.
我想常常看美劇、美國電影的鄉民一定很了解,燕麥、穀物包裝食品在美國是利益非常龐大的一個市場,每個家庭早餐一定都是吃燕麥、穀物配牛奶或果汁。
.
近年來,關於升糖指數的短期研究非常多,其中有些說有差、也有些說沒差的,但在穀物糧食加工業者不斷鼓吹、渲染,再加上一些有的、沒的瘦身達人、電視名嘴、部落客敲邊鼓的影響下,「低GI飲食」對於預防糖尿病或減肥、減重的效果早已被過度誇大、神化了。
.
根據穀物糧食加工業者的說法,燕麥片GI值只有43,所以早餐吃燕麥片比吃麵包好、比吃飯好、比吃山藥好、比吃地瓜好,但事實真的是如此嗎?
.
所以熱愛健身或運動的你不吃「超級食物」香蕉嚕?不吃「超級食物」奇異果嚕?不吃「抗炎聖品」木瓜或鳳梨嚕?
.
如果低GI真的那麼棒,那GI值只有26的果糖且不是減肥聖品了?可是為什麼全世界這麼多營養學家、公衛專家一至都同意,現代文明社會肥胖、代謝疾病的最大禍根就是果糖呢?
.
其實這一切的一切還是回歸到飲食控制的最重要原則-
.
「吃了什麼固然很重要,但吃了多少更重要」
.
無奈在可怕的大人世界裡,GI值就像其他公共衛生議題一樣,決定重要性與否的權力不是掌握在真正有良心的科學家手上,而是被少數利益團體和政客把持住,如果我們抽絲剝繭下去一一解構,你就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在美國,多數跟營養學相關的研究,偏偏都是最不營養的食品公司所贊助的,我想光是講到這邊你就了解了,原本立意良善的升糖指數,如今就跟TABATA一樣,早被某些商人過度濫用成了一種賣書、賣課、賣飲食方法的賺錢妙方......💰 💰 💰
.
但事實真如那些廣告所說,是高GI飲食害你胖、害你肥、害你不健康嗎?認清真相吧!真正造成你肥、胰島素抗阻的主因根本不是GI值高的食物,而是你一下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一下不吃不喝挨餓減肥等不良的生活習慣!😱
.
㊙如何看待升糖指數
.
隨著時間演進,已經有一些「長時間研究」證實-刻意選擇低GI飲食或高GI飲食,並不會影響你的體重或血糖,當年發現「升糖指數」的大衛‧詹金斯博士也在受訪時指出,其實他一開始研究升糖指數的動機,只是希望幫助那些有胰島素抗阻毛病的人,例如糖尿病患者。💉
.
但也有研究指出,就算讓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刻意採取低GI飲食,對於控制血糖的效果也非常有限,結果還不如老老實實去運動來的好(注意,是運動,不是每天四分鐘的關節破壞術)。💪
.
換句話說,除非你有胰島素方面的毛病,不然升糖指數高低可能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
.
㊙結語
.
本來今天要去練腿的......,但為了我們最愛的羞哥,我只好翹掉最討厭的練腿日坐在電腦前打完這篇廢文......😏(計畫通)
.
我知道,根據某些腦粉的智商,等下一定會有人留言嗆聲:「可是我就是學羞哥飲食才瘦下來的啊!」
.
嗯,好棒棒,可是我請問你一下,如果高GI飲食真如毒蛇猛獸,那每次練完就坐在健工門口狂嗑饅頭的「饅頭人夫」 黃嘉弘且不應該肥得跟豬一樣了?可是事實是.......?
.
事實是,不管是阿金飲食、中國飲食、低GI飲食、山頂洞人飲食都一樣,任何宣傳特定「飲食偏方」絕對包瘦的人,十之八九都是騙子,因為肥胖的成因是多元的,就算只談生理面,胰島素也不過是其中一個註點而已,其他還有瘦體素、下視丘、VMH、腦下垂體等等非常複雜的機制。
.
所謂的GI值就像BMI一樣,它只是一種參考用的標準,但不是唯一的標準,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標準,所以......,任何想要「成功戰勝體脂肪」的血糖正常普通人,與其像強迫症上身一樣瘋狂在意升糖指數,還不如好好培養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不要再相信可以單靠某種神奇的菜單或運動就能瘦下來啦!
.
㊙彩蛋:全民通用的飲食或運動指南
.
一、少吃營養素價值低又不含纖維的「空熱量食物」或垃圾食物。🍔 🍔 🍔
.
二、定時定量吃飯不偏食也不挨餓。🍴
.
三、有氧運動搭配適度肌力訓練才能瘦得健康。👫
.
👏👏👏認同請分享👏👏👏
.
●文末補上一份「高GI飲食VS低GI飲食」的研究:http://jama.jamanetwork.com/article.aspx?articleid=2040224
.
#一休陪你一起愛瘦身 #低gi飲食 #升糖指數 #我翹掉了練腿日
食物消化時間 在 劉漢文醫師 Facebook 八卦
蘋果不會抑制血糖,是升糖指數比較低。也不只蘋果和梨子,芭樂、奇異果、柳橙、櫻桃等都是低升糖指數的水果。
雖然是低升糖指數,份量吃多的話血糖一樣會高。一般糖尿病人建議一次一份,一天兩份。
--
『第二型糖尿病可經由留意生活和飲食型態,達到預防及控制,一家英國醫療網站建議,莓果類、蘋果、梨子和猴麵包樹果實( baobab fruit),這幾種水果不僅能讓血糖不飆升,還能延緩消化運作、拉長食物消化時間,適合第二型糖尿病人食用。』
食物消化時間 在 木曜4超玩 Youtube 的評價
#木曜4超玩 #邰智源 #一日系列
本片拍攝依據疫情指揮中心及文化部拍攝防疫管理措施執行
感謝乾爹↓↓↓
👉善存益生菌,一包3效
✅助消化 ✅好順暢 ✅提升保護力*
Momo獨家優惠組熱賣中🛒 https://bit.ly/392gVfr
此篇由GSK贊助PM-TW-CNT-21-00133
感謝乾爹↓↓↓
日立IoT滾筒洗脫烘 BDNX125FH 手機APP連動遠距操控洗衣
集結日立歷年最高規格潔淨科技於一身,首發搭載了全新IoT手機智能遠端遙控功能,讓洗衣時間與地點不再受限,生活運用更便利。
https://www.hsct.com.tw/products/products_03.php?pid=BDNX125FH
#日立洗衣機
感謝贊助↓↓↓
亞洲唯一ISO 20121永續認證國家級景點|和平島公園
網址:https://www.hpipark.org/
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hepingislandpark
近期活動:夏日限定活動-換換氣,讓您兩手空空就能美美的野餐,徜徉在大地的美好,感受歲月靜好!
報名網址:https://www.hpipark.org/take-a-breathe
感謝贊助↓↓↓
翻玩基隆,從海洋自轉開始。
https://www.facebook.com/%E6%B5%B7%E6%B4%8B%E8%87%AA%E8%BB%A2%E8%BB%8A-355189397873623
支持木曜加入深度會員:https://cbtv.tw/join
請訂閱我們的頻道:https://cbtv.tw/SubMuyao
第一時間看我們的新作品,參與直播!🙏🙏
主持人:邰智源、林柏昇KID、坤達、溫妮、泱泱、阿部瑪利亞
木曜四超玩 每周四晚上9點直播,網址:https://cbtv.tw/Muyao
或至play商店及app store搜尋下載「麥卡貝網路電視」
木曜專屬周邊↓↓↓
➤逛逛麥卡貝:https://shop.camerabay.tv/
➤蝦皮賣場:https://shopee.tw/muyao4.store
Youtube頻道資訊↓↓↓
➤訂閱木曜主頻道:https://cbtv.tw/SubMuyao
➤加入木曜會員:https://cbtv.tw/join
➤訂閱月曜一起玩:https://cbtv.tw/SubMuyao2
➤木曜的社群資訊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Muyao4/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uyao4/
➤主持人社群資訊
邰智源: https://www.instagram.com/taitaihome/
Kid: https://www.instagram.com/circuskidd/
坤達: https://www.instagram.com/hsieh_kunda/
溫妮: https://www.instagram.com/yuen_nnnnnn/
泱泱: https://www.instagram.com/lynnwu0219/
阿部瑪利亞:https://www.instagram.com/_abedesu/
本影片屬麥卡貝網路電視所有,未經授權不得任意下載、上傳或做其他利用。
歡迎分享影片連結。
本節目合作提案請洽cbpm@walkgame.com
#木曜4超玩 #邰智源 #一日系列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JRWYTvnu_U/hqdefault.jpg)
食物消化時間 在 ちえとく Youtube 的評價
Pinterestに保存しておく📌https://bit.ly/2XfdDya
【癒しの水習慣 健康・美肌・若さを保つ秘訣】
年を取っても、なんだか若く見える人っていますよね。実年齢よりも10歳以上若く見える人も珍しくありません。肌は明るくてツヤがあり、同年代に比べシワが少なく姿勢も良く体も引き締まっていて、イキイキと活力にあふれている人、周りにもいませんか?
多くの場合、これは単なる印象ではなく健康的なライフスタイルの結果です。例えば、紫外線対策やストレス対策、そして栄養バランスの取れた食生活は、エステや化粧品以上にアンチエイジングに効果的です。
でもそれだけではありません。
若々しく健康に長生きする人の多くは、毎日の生活にある習慣を取り入れ実践しているのです。
オススメは小さめのコップに4杯!
https://www.chietoku.jp/water-cure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8JRFT8Lmig/hqdefault.jpg)
食物消化時間 在 Beanpanda Cooking Diary Youtube 的評價
? 材料表/文字食譜 http://www.beanpanda.com/20799
? 全植物泡菜醬 http://www.beanpanda.com/104790
匯聚酸、甜、辣、脆的口感,迅速喚醒你的食慾,無論當配料下飯或烹調菜餚,都能做出讓味蕾驚豔的好滋味。大白菜經過發酵後,維生素比原先增加至少 2 倍,含有豐富的乳酸菌,幫助消化,有抗癌的作用。高纖低脂,是理想的減重食材。
我的做法是用整棵白菜鹽醃,保存的時間更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如果大家想表達對肥丁的支持,快來加入頻道會員 http://bit.ly/3sfZGiY
? 或加入肥丁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beanpandacook
? 更多無添加健康食譜 Check out 600+ healthy recipes at beanpanda.com
? 商務合作 business@beanpanda.com 請洽 唐先生 Mr Gary Tong
? WeChat ID: Gary_DT
【YouTube】 https://goo.gl/rBq3rJ
【Facebook 臉書粉絲團】https://goo.gl/o1cF4S
【IG】 https://goo.gl/b4TXil
【Pinterest】 https://goo.gl/uPMvaK
【B站】https://space.bilibili.com/11725121
【微博】 http://www.weibo.com/809031472
【微信群】beanpandacook (註明油管來加群)
【Youku】http://i.youku.com/beanpandahk
【QQ交流群】6263695
【西瓜】https://www.ixigua.com/home/3614802692812189
【抖音】beanpandacook
肥丁的料理書
《就愛那抹綠!抹茶食光:輕食×飲品×冰品×甜點,38種甘醇微苦的美味提案》
【繁體】博客來 http://bit.ly/36nAU7s
《100%幸福無添加!肥丁手作點心》
【繁體】博客來 https://goo.gl/58VK1y
【简体】當當 http://product.dangdang.com/27870465.htm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v0FMMp4V6Q/hqdefault.jpg)
食物消化時間 在 食物在胃消化時間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萌寵公園 的八卦
提供食物在胃消化時間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食物在胃裡停留多久、腸化生英文、胃化生有關寵物文章或書籍,歡迎來萌寵公園提供您完整相關訊息. ... <看更多>
食物消化時間 在 [討論] 運動後黃金吸收期vs 胃消化時間- 看板FITNESS 的八卦
最近開始運動後整個人明顯變 fit , 每個人看到都說是不是變瘦了
整個開心的不得了~~ 但這也讓我踏上了研究身體機制及飲食的不歸路 XDDD
在看了精華區跟幾篇文章討論後,結論大致都認為運動後應該補充營養,
特別是蛋白質的補充,可以修補受損的肌肉組織,也可以避免身體去消耗肌肉。
置底文章有提到,如果是肉類等蛋白質會在胃中停留較長的時間去消化,
但如果是乳清等液體的蛋白質則比較快消化吸收。
據我的了解,任何的蛋白質,脂肪或澱粉都會在胃部停留一段時間,胃沒有吸收功能,
但藉由消化酶的作用先初步把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之後再去小腸做進一步的消化吸收,
而一般來說,消化的過程會至少耗費8-12個小時。
問題在於:
如果消化就要那麼久的時間,
而且在胃部這個沒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就要耗上好長一段時間,
那所謂的運動後黃金吸收期到底是什麼意義?
這些營養根本還沒進到小腸去消化阿,更遑論吸收?
還是說,所謂的黃金吸收期是指 "運動後馬上攝取,可能在幾個小時後被吸收,
而我們不用管到底幾小時後會真正吸收,只要運動後攝取時間就是剛好???"
另外一個延伸問題,如果我們在運動前有進食,
這代表我們運動後再度進食的時候,那時候胃部可能還有之前進食的時候在消化中,
那據我所知胃的消化也是要到一個程度才會放行到小腸,
那那那.....這不會有塞車問題嗎?
運動後想要立即補充的營養在胃部被之前的食物卡住了,
會不會根本進不到小腸去吸收???
我的理解跟推論結果整個怪怪的,不知道哪裡有問題??
請教一下對運動營養有研究的前輩了
--
我從來不曾抗拒你的魅力 雖然你從來不曾對我著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60.25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