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因為頂新的判決,食安問題又重新登上新聞版面。對於司法判決的結果,民間普遍難以接受,但是食安的重點不是廠商有罪或無罪,更重要的是這種事怎麼會發生?政府怎麼會搞成這樣子?好像病人得癌症開刀,開刀好壞是一個問題,但怎麼會得到癌症是另一個問題。
今天雖然是假日,但我依然行程滿檔,媒體問我勝選一年的感想,坦白說,我這種不過生日的人,已經忘記選舉的日子。上任來,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只能不斷的往前進。這個食安的判決,讓我回想起2014年在選舉的時候,發生了餿水油、飼料油混充食用油等食安問題,民眾對於政府的不滿具體反應在當時的民調,食安也成為選舉過程中的重要議題。當時我就承諾若我當選市長,食安問題絕對會是醫生市長最重視的一項問題。
上任11個月,我們並沒有忘記承諾。我親自出任召集人的「臺北市政府食品安全委員會」在3月成立。臺北市的「食安自治條例」也在10月初經臺北市議會三讀通過,具體的帶給民眾食安保障,也創下歷年送議會審議通過衛生法令的最快速度,非常感謝議會的支持。而對於廢食用油的問題,我們推動了監督廢食用油回收管制,在臺北市環保局的網站上公布了核發之廢食用油回收清除業者名單,回收廢食用油的的車輛和工作人員都必須配戴回收工作證,據統計,今年的 1 月份到 8 月份實施新制度之後,已經回收到 616 公噸,是去年同期回收的 3.8 倍。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只要政府強力的稽查,廢食用油就會流向合法的管道,降低私人違法的空間。此外,衛生局和衛福部食藥署合作推動餐飲衛生分級、制定學校午餐標準作業流程、統一食材登錄平台中文品名等食安工作也都在今年有所成果,感謝所有食安委員會委員的協助。
司法是國家的最後一道防線,但政府應從源頭來努力改革。不要等食安問題發生之後再來審判,而是讓食安問題不再發生。這不只是吃的問題,更是道德、文化的問題。反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大家繼續努力。
#食品安全委員會
#食安自治條例
#監督廢食用油回收管制:http://goo.gl/qvijMe
#接軌中央推動餐飲衛生分級:http://goo.gl/oNqRzh
#制定學校午餐標準作業流程:http://goo.gl/0xTs6W
#統一食材登錄平台中文品名:http://goo.gl/xcayIO
附上影片:食安委員會年度成果:
https://youtu.be/BMsjbma-Mj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的網紅涂醒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重整嘉義市都市計畫 ※終結派系把持,啟動都市計畫 1. 結合國土永續開發策略 2. 提高土地價值,阻止失序亂象 3. 鼓勵廠商進駐成立企業總部 4. 打造特色商圈,提高居住品質 5. 帶動嘉市經濟、社會、空間轉型 ※善用都市更新,改善前後站風貌 1. 改造市區街廓景觀,啟動垂楊路造街計畫 2....
食品安全委員會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北市府的寧靜革命】
到明天就上任半年了,我這六個月最大的感受,就是「時間不夠」。只能盡量做,希望累積每天一點點的改變,量變造成質變,不只改變臺北,更改變臺灣。
過去半年,北市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員會,讓食品衛生專家們為市民關心的食安把關;成立了智慧城市委員會,希望科技的創新可具體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質;成立了廉政透明委員會,讓社會關注的重大案件得以攤在陽光下,接受市民檢驗;也成立了公民參與委員會,積極推動審議式民主,實踐「開放政府、全民參與、公開透明」的承諾,讓臺北市民共同參與市府決策。我深信眾人的智慧大於個人的智慧,柯文哲不是一個人當市長,我有市民的智慧做後盾。
過去的半年,市府經過了議會第一會期的質詢,在議場上,我們虛心地接納議員的意見,理性地針對政策討論,尋求對市民最有益的施政。民意、專業、價值,是我施政的三個核心概念,而議場就是這三者匯聚的地方。
過去的半年,我深切自省,有錯就改。人的行為受過去經驗影響,以前我在臺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每做錯一個動作,代價就是一條生命,因此我對錯誤容忍度非常低。但今天我是市長,而且是首都的市長,我領導的不再是救命的團隊,而是八萬名的公僕,我必須起鼓舞他們的士氣,多鼓勵少責罵。50歲以後,我漸漸領悟到不是每個人都跟我一樣是特殊材料做的,我承認自己還是太嚴苛,雖然溫柔與鼓勵是我最不擅長的事,但我會努力調整、改進。
面對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透過和基層同仁對談,讓長官認識部屬,部屬認識長官,經過數場座談,我和科長級以上的同仁面對面溝通,我也希望同仁們勇於舉手指出長官的錯誤,這些便當會,是臺北市政府的「寧靜革命」,改變臺北從市府開始。心存善念,盡力而為,我會保持初衷繼續努力。
食品安全委員會 在 柯文哲 Facebook 八卦
近年來台灣的食安問題連環爆,身為醫生,競選時我便十分重視食安問題,以讓市民「安心吃飯」為首要任務,提出許多食安相關政見。今年3月底北市府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由我親自督導,優先針對台北市內食品廠商的生產製程,從產地到餐桌、從原料到食品,執行系統性的安全評估,輔導廠商並加以控管。
就任後,我立刻著手擬訂《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歷經數場公聽會、社區大學講座,以及食安委員會逐條討論,送台北市議會審議後,市議會逐條審查、大會一讀、二讀,終於在今天獲得朝野共識順利三讀通過,為台北市未來的食安政策奠定重要基礎。
我要感謝台北市議會的高效率與支持,為了讓市民有更安全的飲食,《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得以在短短的4個月順利三讀通過,未來台北市食材登錄平台、賣場24小時通報48小時下架、餐飲衛生管理分級等都有法源依據,在食安執法上將更有成效。
《臺北市食品安全自治條例》詳細規範請上台北市政府衛生局:
http://health.gov.taipei/
食品安全委員會 在 涂醒哲 Youtube 的評價
一、重整嘉義市都市計畫
※終結派系把持,啟動都市計畫
1. 結合國土永續開發策略
2. 提高土地價值,阻止失序亂象
3. 鼓勵廠商進駐成立企業總部
4. 打造特色商圈,提高居住品質
5. 帶動嘉市經濟、社會、空間轉型
※善用都市更新,改善前後站風貌
1. 改造市區街廓景觀,啟動垂楊路造街計畫
2. 打造觀光夜市文化區、眷村文化區
3. 規劃阿里山茶文化街、彌陀路咖啡街、舊城區徒步街等
※平衡東西區域,全面發展嘉義
1. 建構藝文新廊道,再現「畫都」光榮
2. 成立青年創意產業園區
3. 公園特色化
※縣市合作,互利共榮
1. 推動大阿里山觀光特區
2. 嘉義縣市資源整合,觀光、產業行銷一條龍
3. 嘉義市為研發行銷中心
4. 嘉義縣為製造重鎮
二、打通交通任督二脈
※實現鐵路高架化,整合轉運站機能
1. 優先編列市府預算,協調中央立即動工
2. 檢討火車站周邊土地使用
※廢除垂楊路BRT專用道,打造安全行車環境
1. 恢復機慢車專用道
2. 設置交管行控中心
3. 規劃大眾運輸網絡系統
4. 成立嘉義市公共運輸與智慧發展處
※建立環市自行車系統,形塑單車友善城市
1. 鼓勵市民以自行車取代機車
2. 建構Smart-Bike系統
3. 廣設自行車租借系統
4. 定期舉辦自行車比賽
三、打造健康防老園區
◎涂醒哲:讓嘉義市蛻變為台灣的佛羅里達,是「防老」不是養老!
◎涂醒哲:人口老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就必須有前瞻性的規劃,除了養老,更要防老!我要打造嘉義市為銀髮樂活的健康城市,還要創造就業機會,以吸引年輕人返鄉服務,與老人共享天倫。
※建構衛星防老社區,創造就業機會
1. 成立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吸引廠商進駐設立企業總部
2. 導入TMO「Town Management Organization」(市鎮管理組織)營造機制
3. 提供健康管理、教育與社福、護理師等醫護工作機會。
4. 衛星社區以增加五萬人口數為目標
5. 各行各業預計可增加20%營業額
6. 打造雲嘉嘉特色商圈
※營造幸福住宅社區,共享天倫之樂
1. 吸引有老人的家庭移居嘉義市
2. 標榜環保綠建築、無障礙空間設計
3. 興建出售或出租的一般與老人住宅
4. 公共空間管線地下化
7. 輔導社區營造、商圈經營與城鎮營造
※善用嘉義豐沛醫療資源
1. 全面盤點醫療資源,避免重複浪費
2. 園區規劃電動公車交通服務
3. 開辦日間照護與護理之家
4. 定期舉辦健康講座與健康生活輔導計畫
※提高重陽敬老津貼,老人長壽久久久
1. 設籍本市3個月以上並實際居住者
2. 年滿65歲至79歲,每人新台幣5,000元整
3. 年滿80歲至89歲,每人新台幣6,000元整
4. 年滿90歲至99歲,每人新台幣9,000元整
5. 年滿100以上,每人新台幣12,000元整
四、建構「食品安全」首都
※成立「食品安全委員會」,
1. 培植嘉義市專業認證分析實驗室
2. 推動食育自治條例
3. 仿效日本推動校園食農教育
4. 根據地方特色,建立食品安全優先防禦順序
5. 啟動「在地食材供應計畫」
※嚴格管控、源頭管理
1. 要求食品業者提供添加化學物質清單
2. 訂定新上市食品申報與核可機制
3. 不定期、不定點抽查
4. 加重罰責、提高檢舉獎金
※建立「集體訴訟」求償平台
1. 協助受害者求償(含括民眾、廠商)
2. 由市府協助集體訴訟

食品安全委員會 在 涂醒哲 Youtube 的評價
食安風暴越演越烈,食災新聞天天爆!
我認為,保障食安強化管理讓市民安心是市長的責任,以前大家都笑中國是黑心食品的國度,不過從2011塑化劑風暴、2012瘦肉精、2013毒澱粉、胖達人香精事件、大統黑心棉籽至這次的香豬油一次次重創台灣美食王國的形象,突顯食品安全的管理與規範存在重大疏漏。
而我具有醫師與公衛背景,若未來擔任市長將籌組「食品安全委員會」。因此,在除弊方面將強化管理食品安全:
首先,將籌組食品安全委員會,嘉義市將配合專業分析實驗室自主抽查,維護且監控嘉義出產之食品之品質。
第二,與店家簽署保證切結,採取不定期、不知會抽查、主動公布等措施以及重罰,保護消費者權益,讓「良幣驅逐劣幣」。
第三,提高檢舉獎金,鼓勵人民與內部員工檢舉不肖廠商,建立嘉義市食品的形象!
在興利面,我提出「保證切結制」、「源頭管理」與「自主管理」等方針。
未來將邀請自願保證品質的優良商家,提出保證金與商品品質切結,加重商家對自家產品的法律與經濟上的責任。
我必須強調,顧好食安也須要顧好行銷,給予優良廠商宣傳的機會。我初期預計邀集五十至一百家廠商參與,藉著產學合作,針對不同商品與商家進行特色行銷,進而藉由網購形式擴張至全球版圖。
我認為市政府的把關是確保嘉義食品從產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的關鍵,我決心打造屬於嘉義在地及安全品牌的決心,矢言創造五至十倍的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