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分享一些開心的消息好了,剛從巴黎美容展參展結束就被巴黎熱門時尚雜誌ICI Paris報導我們最最受歡迎的膠原蛋白生物纖維抗老面膜。(單片9.9歐=一片台幣四百塊,這麼貴的單價代表著我們專門走外銷的廠商有足夠的利潤空間能用最好最安全的成份給消費者,而不是像一般台灣廠商跟大陸廠商一貫的cost down省成本思考模式)
昨晚有一些不了解我們TT背景的網友說是我們自已監督不周,在國外踼到了鐵板才要回來討拍。 所以我再這裡再引用之前所寫的文章讓新來的粉絲知道我們過去創造的成績。 我們Timeless Truth是唯一能在法國上架的台灣保養品牌,切記,在這裡我指的是自有品牌上架販售,並不是幫他牌代工。
(因為代工門檻真的不高,我們也幫百多個其他品牌代工但並不是這篇文的重點)
當初我們為了在法國藥妝店Parashop上架,真是吃盡了苦頭,在台灣,只要付上架費就可以在任何通路上架,而且付越多錢就能被放在更明顯的位置。 但在法國藥妝店上架並不用任何上架費,死頭腦的法國通路商並不稀罕廠商的上架費。
他們要的是誠實,誠實是一條必須要遵守的規則,法國的藥品化妝品及食品有一套完善的溯源體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消費者和商家的利益。 我們廠商必需在涉及的一層層供應商之中把每個成份的最細節都一一列表出來,然後每個原料物料成份都還要交給第三方專業機構檢測。
就算所有這些檢測都沒問題,我們TT工廠也會把樣品保留著,直到生產出來的產品都被消費者使用之後。這期間若是萬一出現任何安全事故,工廠可以憑藉包裝上的編碼一步一步地溯源,直到查清到底問題是出自工廠的某個設備,還是某個供應商。
這個溯源體系簡稱叫PIF(Product Information File), 我們每一項產品的PIF大概有四百多頁,申請PIF這個過程總共花了我們三年!!!在台灣只要付錢就能在一個月內搞定的通路上架的事,在法國竟然要三年!!
如果有任何的作假,我們廠商就要負責賠償所有損失
這也是為何我們在法國販賣的TT面膜是如此的高價,因為成本代價實在太高(有效成份也一定要加很重才能證實達到宣稱的療效,要是廣告誇大不實也要賠償)。
但,只有靠著嚴格完善的法規和溯源體系,才能促使大家都以誠信為基礎來進行商業交易,才能讓廣大消費者真正使用到安全的保養品,藥品跟食品。
希望台灣政府也能參考一下法國的法規,真的要重罰這些黒心廠商才能阻止未來國際形象的崩壞
「食品代工利潤」的推薦目錄: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提提研 Facebook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Re: [問題] 想問冷凍食品的代工及設備方面- 看板toberich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 PTT | Re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 看板toberich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代工成品4.8塊。利潤1元。這樣好嗎?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保健食品代工費用ptt - 社群貼文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食品代工利潤 在 toberich -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 PTT生活 ... 的評價
食品代工利潤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八卦
值得一讀,正是現實生活中接地氣的寫照
來講一個剛退流行的話題,問了一群產業界的前輩,不然很多東西我自己也沒那經驗。
5k字,超長慎入
==========
終於要處理工廠管理輔導法,這個台灣最大的坑了,為何說是坑?因為這是幾十年的歷史累積,馬政府時代給了十年改善,不過法案沒有、執行手段也沒有,想也知道就是什麼都沒有的過十年。也好啦,總是要處理這個問題,面對總比逃避好。
工輔法整套看下來,重點大概兩個,一個是輔導原先的違章工廠低汙染的合法化,第二個就是中高汙染的,協助降低為低汙染後納管比照處理。這兩個若在時限內做不到,就會斷水斷電改善到拆除為止。不過今天又多了一個落日條款20年,明擺著是受到壓力去制定的,理由後述。其實還有兩個極重要的點,一個比較明顯的已經有人提,就是對於低污染工業的認定標準,這還有得吵。另一個不明顯的還沒看到人講,最後面再提。
有跑過傳產的應該都知道,現行的高汙染產業,像是電鍍、化鍍類的,大致上都在工業區內,不會在路邊一片農地上。現在講的農地工廠主要兩種,一種是在農地上鐵皮搭建的小工廠,雇傭人數沒幾個,像是在台南、嘉義土地比較開闊的偏僻鄉鎮。另一種是早期城鎮擴張,多餘勞力吸引工業,農地搭建鐵皮屋後出租為輕工廠,長期以降成為產業聚落,例如新北的五股、樹林一帶。其他較少的像在產業道路邊,或是地圖上沒有的小路轉進去,整片樹中間有一棟工廠的,這數量也不少,像是桃園的龍潭楊梅之間。
這種工廠的汙染形式,硬要切開有兩大類。粉塵類的只需要集塵設施,酸洗類的通常都會有一個小儲存槽(坑),定期叫車來抽走。這兩類的汙染程度都不高,就算需要改善,也都在可以負擔的範圍內。這類工廠為何大家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並不純粹是和氣生財的理由,以前亂七八糟的年代,地主隨便收租金是一回事,近年新的工廠,要不是農地地主繼承後不想耕作,就是產業聚落擴張後,耕作農地的價值差太多。
會被檢舉的高汙染小工廠,其實你法令也管不到。這大概也分兩種,一種是農地租一間鐵皮屋,然後堆積大量高汙染廢棄物,堆到廢水外流或是臭味太重被抓,老闆反正早就跑路。另一種是擺明就是要開非法的,接高汙染也高利潤生產流程的單,跑去租便宜的農地鐵皮屋,用很簡陋的設備,也不安裝任何處理設施,賺幾年是幾年。利潤很高,也懂得用人頭,被檢舉後關廠跑到隔壁縣市繼續租,看這次可以撐多久。這些老闆沒在管你法規的,真要比喻就是超大型跑給警察追的攤販,要拿這種案例去指控其他工廠,只不過證明自己對工業的完全無知。
關鍵在哪?在用電量,後面會提到。
說到底,農地會有這種問題,就是相對務農來說,改建或是出租作為工廠,還比較有利可圖。出租者想多賺一點,自然不會去舉發,附近的鄰居比照辦理,也沒多少理由想去舉發。幾十年下來,形成一個多重疊合的奇怪結構,然後沒有人能夠處理。
在你罵非法就該關掉前,有些數字要冷靜點看。
閒置工業區大概沒有2,000公頃,而根據政府正式的統計,農地的違規工廠佔地約14,000公頃,若非正式的統計,我個人了解應該是超過30,000公頃。
簡單說,你要他搬家去合法工業區,先不管他有沒有錢應付工業區超麻煩的規定,光看土地面積就知道,要輔導全部工廠都搬家,這一點都不現實。除非你認為,現在開始規劃新的中小工業區,然後就近要求他們搬家,不過這是另一回事,而且這其實鍋更大,連住宅區都要一併處理,經典案例就是整個桃園市的發展軌跡,(不懂我在講什麼的,可能很難理解這怎麼回事)。
因為,之所以形成產業聚落,通常都是有區位優勢,設想一下你家住在新莊,卻要跑去汐止的工廠上班,在二十年前沒有捷運的狀況下會有多痛苦。沒有鄰近高速公路,隨便在一塊空地規劃工業區,是有哪個天才老闆會進駐啊,台灣的代工型態,太多加工的半成品,體積根本不適合長途運輸,大概只有像是電路板,高雄的楠梓電會下單給樹林的晟鈦去做,畢竟表面處理之後,板子還是薄薄一片,體積小裝載密度大而且單價高。然後你去看表面處理後的上件廠,幾乎無一例外都離港口較近,想想就知道為什麼,還是不懂的想一下塑膠射出廠,新北跟台南一樣叫做塑膠射出,做的東西一樣嗎,多想想會想通的。
簡單說,大型工業區的出現是政府規劃,給大型工廠進駐用的,但是一家大工廠很難有全製程的能力,多半都得要發包出去給其他廠代工。若此產品有運輸跟勞工成本的問題,那麼不意外的中小型的代工聚落,就會出現在交流道附近,或離人口密集區不會太遠的地方。這些地方,也早就因為人口擴張需要住宅,農地被蓋的亂七八糟,各位知道新莊輔大附近一圈的加工廠嗎?當年響應謝東閔「家庭即工廠」口號,三層透天厝一樓變身為小工廠,後來成長為三層代工廠的有幾間?這些都是蓋在原本的農地上喔,現在你經過新莊,會知道這邊原先全是良田嗎?
另外,政府的推估現行違規工廠大概有38,000家,我個人了解應該多個兩成跑不掉。每一家的平均雇用人數,小間的應該落在7~10人上下,產業聚落中大一點的大約30-50人,也就是說扣掉老闆,大概有約保守估計近100萬的就業人口,而且這些勞工平均都算是學經歷較弱勢的。
這些勞工,我不客氣說都是過去被政府放生的,年輕朋友可能不知道,我們當年有分A、B段班的年代,多少B段甚至是被稱為放牛班的同學,學校完全是放置不理,畢業後跑去你聽都沒聽過的高職高工就讀,三年下來也沒學到什麼技能,人生的出發點就是活在這種被放棄的環境,他能幹嘛?幾乎都到這種工廠去,男生當學徒,女生當行政跟倉管,三十年過去熬成主管,他們對政府的信任度是非常之低。
也就是說,今天你把這些工廠全部都關掉,先不提經濟上的損失,瞬間有幾十萬的失業人口,而且都是弱勢勞工,沒有學歷也沒證照,技能只能因應這一行。我想很多人對這類人的認知不夠清楚,弱勢勞工的能力真的不好,但花時間熬出的經驗,至少在這一行可以混的下去。見過那種到水果攤幫忙削水果,時薪有夠低,還要天天被老闆罵的那種嗎?因為真的連削皮的技巧都學很慢,十年前金融海嘯掃到一堆工業區的低層勞工,有些連開計程車的能力都沒有,世界上是有這種人存在的。
更不要提,其中不少工廠,老闆跟勞工之間是一路拚上來的戰友關係,也許才十幾個人,常常要在大廠之間被砍價,但至少在產業鏈上有一個位子,接單養活員工一家老小沒問題。對這些老闆來說,員工不僅是下屬更是親友,年輕朋友的同學就不少這種家庭出身,父母拚了一輩子買了房子,把小孩拱去大學,房貸還沒清,小孩還有學貸,老闆不是不知道員工的辛苦,但自己也不是慈善事業,你真的逼到他要賠本經營,幾乎都是收掉不幹。
那些還有貸款要繳的員工呢?各位,你們真的認為50歲失業,還有10年以上貸款要繳的勞工,有多少能力接受轉業訓練?訓練了,就有與年輕20歲的少年仔同等競爭力?別鬧了,真的別天真了。
另外,這些違規工廠,其實肩負台灣代工大國的重責大任。產業聚落的意義我就不提了,不理解產業聚落的優勢者,跟他講再多都沒用。這邊要說的是,許多代工是大廠轉單小廠,一層一層的轉包出去,把多餘的產能吸收掉,有些甚至會轉到很偏僻的小廠。若沒有這些鐵皮小工廠,很可能有連鎖效應,小廠會因為產能不足,接不了大廠的臨時單,景氣很好的時候就罷了,不景氣時利潤很多都靠這種急單來撐。
此外,各位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些所謂農地蓋違規的工廠,該繳的稅都有繳。已經形成產業聚落的,政府其實是裝死不管,因為不同的用地跟需求,能申請到的電就不一樣。怎麼解決?一種辦法,把三四塊農地合成一塊,中間蓋一棟工廠,等於把電集合起來使用,但這也不能裝置太高用電的設備;另一種是當初申請時就以輕工廠的名義,不然電根本不夠用,也就是說這都限制的工廠的營業種類跟規模,想像的那種超高汙染工業,很難出現在這種地方。
高汙染往往等於高耗電,新聞上趁颱風天亂排廢水的工廠,幾乎都在工業區,農地上蓋一間電鍍廠,然後亂排重金屬廢水到田間?你開玩笑喔,一甲地給你併用都不夠電啦,還排廢水勒。跟文青想像的完全不同,高汙染工業的廢棄物,經過處理設施後通常剩下很小一桶,只要處理廠不要黑心拿去山裡面挖洞埋了,高毒性廢棄物沒那麼多。反倒是低汙染工業甚至就是農業,汙染物毒性低但是量很大,處理起來才夭壽麻煩,只是因為不會偷排一次整條溪變紫色,才會覺得好像沒汙染,這一塊納管後才能想辦法。
至於,違規工廠怎麼繳稅?就十家工廠共同租用一間商辦啊,接單出貨跟會計都在這一層樓,國稅局才不會管你工廠在哪,只看你註冊地以及營業額來收。換句話說,幾十年來政府都是放任不管,但該收的稅都要收,有些微妙的法規邊緣地帶,甚至是黑白道尋租的空間。要解決?好啊,以後收稅用工廠所在地收,違法不違法公務員親眼見到,沒有裝死空間,超棒的。但台北市稅收剩下三成不到,如何?(那種已經變成產業聚落的,就是大家都裝死啦,假裝沒看到一起踩在農地上)
這還不提,查緝工作是地方政府的權力,中央只是設置法規,並沒有多少辦法直接干預。你選了一個不會查的首長跟議員,再來靠么政府都不管,會不會太機車?不然就下次大選,堅持合法的民眾,請逼議員表態,我們來看最後得票數如何。國民黨是知道這爛掉了,根本上就不想管,反正裝死沒看到,出事再去表態查緝就好,民進黨從賴清德開始,一路堅持要推工輔法,對幹黨內左膠覺青到1124翻船,直到蘇上來還繼續到完成,為的是什麼,只為了要讓非法變合法?
經濟部的公開說帖,太過冠冕堂皇,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不用擔心合法工廠權益受損,因為比例上低的可以,理論上違法但實際上跟合法沒兩樣的工廠一大堆。真正因為違規可以降低成本的,反倒會因為合法化後墊高成本,降低原先的競爭力。合法的工廠,也會因為產業鏈全線都合法可查後,列入生產履歷跟碳足跡,未來要銷售到歐洲之類的機車國家,難度也會比較低。
除此之外還會有受益的產業。
法條修正的第一個受惠產業,就是顧問業。
不用懷疑,這些工廠老闆並不是想一輩子違法下去,很多人是真的不曉得怎樣合法,因為當年就是「大家都這樣做,我也這樣做」,然後政府裝死沒管,就跟中國這十幾年的狀況一樣。幾十年後的今天,有機會合法的話,多數是願意的,最大的門檻是在「不知道怎樣去合法」。
也就是相關文件跟工廠需要改善的點,大部分老闆是不清楚,就算政府講了,細則部分也需要人去盯。地方政府只需要提供資料,顧問業者就會去把輔導合法的工作做到好了。
第二個受惠產業,是被創造出的環保商機。畢竟大部分這些違規工廠,最多的汙染就是廢水跟粉塵,因為工廠規模不大,高價的環保設備買不起,低價的拼裝版效能沒有很好,所以輔導轉型的這幾年,應該會有不少小型或是微型的污染處理器,甚至是回收業者都會獲利。(跟貸款有關)
第三個受惠的,是這些輔導轉型的工廠跟金融業,從非法轉為合法,有一個最大的重點,卻沒人提到的,叫做「銀行貸款」。合法才能跟一般銀行,或是政府提供的專案去申貸,這是多數人都沒想到的一點。這些老闆不見得是不願意出錢,而是因為工廠非法的狀態下,想去貸款購置新的機器或是汙染處理設備,都是不可能的。以往只有面臨倒閉危機,才有去二胎或是地下錢莊冒險的機會。
提供數千到數萬家業者,有合法申貸的機會,才能讓他們申請到足夠添置新的機具跟污染處理設備的經費,不管是要後續的擴張還是發展,這都至關重要。
你說,違法的關掉就好,多找一些人去檢查不就得了?
呃,勞基法那時候也是一樣的講法,完全昧於現實。你要關掉一家違規工廠,可不是去開張條子,人家就乖乖的關門大吉。你得要有常設人力,緊盯關廠進度,甚至是拆除時也得要人盯著。你有看過就曉得,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搞定的,出動三五個人,費時十天八天,才可能弄好一家。請人搬家到合法的工業區,時程也是一兩個月起跳,絕對沒有鐵皮工廠三天蓋好這種事。(還不包括遇到黑道,需要找警察來一起處理的狀況)
推估超過三萬家的工廠,想要一兩年內就全部幹掉,想也知道你不可能有足夠人力,也不會有夠多經費去增聘。再說,兩年後全部取締完畢,多餘人力怎麼辦,開除?做之前麻煩想一下後果。
我是覺得,後面的關鍵在於經濟部、環保署相關單位,能不能對低汙染有個明確的定義,因為標準訂出來,後面的環保產業才會知道該怎麼做,學術單位也才曉得怎樣幫忙把機器小型化。
以往對污染的定義不夠清楚,一般人在意的都是金屬類的廢棄物與紡織類廢水汙染,但各位知道像是食品加工的有機廢棄物,以及小型金屬表面處理工廠的廢水,看似無害其實蠻高的,但要處理也不需要太高價的設備。眼見不見得為真,請相信專業,但這就是下一次的法案攻防了,在意環保的覺青請去注意這一塊,一個污染標準沒列好,後患才是無窮盡。
另一個重點,就是要儘速納管,這樣才能讓工廠有合法去貸款的空間,想要轉型合法經營的老闆,才有動力去改善自家的環境。把這三萬多家工廠的老闆,都看成只想破壞地球賺錢的王八蛋,無助解決現狀問題。
其實到頭來,就是一個怎樣具體解決的老問題。
我也知道違規就抓啊,但你看違章建築拆了幾棟?台北市當初信誓旦旦講了那麼久,現在誰還記得這些事?你訂了一個不可能做到的高標準,弄了一堆理論上很棒的措施,但全部是逼人走絕路,他們一定在政治上懲罰你。
順便說,去年1124執政黨大敗的主因之一,就是賴院長想要處理這塊,但一堆小清新進步派堅決反對。等到選舉崩掉,檢討原因之後,蘇院長上台才去忽略這些反對意見,堅持要納管再說。
有實務經驗的執政者,很清楚政府解決問題就兩種。一種是直接依法抄掉,另一種是納管輔導。違章工廠這個超大的歷史問題,第一種絕對沒有用,有用早就做了。你只剩下納管輔導轉型這條路,在我們可以做的範圍內,慢慢去轉變,反正現在這種不告不理不管的狀況,也不會更糟了。
當然你有第三種選擇:繼續擺著,吵著不可能做到的全部抄掉,每天詛咒這個世界沒有照自己想的運轉。
食品代工利潤 在 股市達人 鄭瑞宗 Facebook 八卦
股市達人鄭瑞宗10/6盤中解析
1.加權跌20點左右,預估量維持600E的低量,指數仍是沒有空間,橫盤整理暫時不變
2.低量讓股價的續航力普遍不足,持股得多點耐性,這樣的量縮至少要維持到11/8美國大選結束,在那之前市場波動都會相當有限
3.鴻海集團仍是未來半年的主流
2328廣宇32元附近獲利出清,等待下一次的買點
2354鴻準94元附近獲利出清,也是等待下一次的買點
5243乙盛9月營收創新高,第四季SONY+SHARP訂單以及電動車的訂單,營收會更好,稍微整理一下還會有高點
3413京鼎大客戶應用材料大舉拉貨,9月營收挑戰歷史次高,半導體設備利潤很高,第三地毛利率將上揚,推升EPS挑戰歷史新高,而應材將大舉跨入OLED設備領域,京鼎也將隨之推出OLED自動化設備,這部分又有機會與夏普業務連動,明年展望相當樂觀,也是鴻海集團的高成長股
6451訊芯近期最為弱勢,股價已經背離第四季旺季應該有的走勢,今日殺出換手量,可觀察今明兩天走勢,若順利拉出反轉的轉折,則短線就會有一段反彈空間,因為跌深就是最大的利多
4.3141晶宏9月營收1.09E月增7.13%,沒有如預期創新高,主因在於九月放了太多假,中秋放一天家上颱風假兩天就差了三天,可以讓出貨少10%,所以營收成長因此受到影響,遞延的部分會反應在10月之上,不過10月要放幾天目前還搞不清楚,但接單強勁是確認的,10月若不受到放假影響應該是會成功創歷史新高
5.6411晶焱9月營收若不考慮放假因素,應該也是會挑戰歷史新高,目前剛開始出貨三星,第四季會出貨華為手機,這兩家公司都是全球前三大手機廠,帶來的成長動能自然超強,上半年賺1.57元,下半年上看2.5元,全年估計可達4元之上,明年至少6~7元,TYPE-C以及指紋辨識帶來保護元件強大的成長動能,未來晶焱很有機會複製雙鴻與神盾的走勢,將是IC設計股的大熱門
6.第四季是生技股的旺季,去年生技股也是在第四季大漲,所以近期開始陸續讓會員買進生技股
6523達爾膚9月開始進入藥妝通路醫美產品的銷售旺季,加上北京與上海的百貨公司旗艦店逢十一長假銷售可望強勁的成長,9~12月營收可望強勁往上,股價有機會挑戰掛牌時的最高點,有實質營收與獲利的生技股是優先布局的方向
另外還布局一檔美容保養股,一檔最便宜的保健食品股,等下週再來公開
7.6235華孚9月營收連第三個月成長,第四季為汽車旺季營收會更好
3293鈊象9月營收幾乎與8月持平,放假應該對於商用機台的出貨也產生了影響,不然會更好,第四季會推2~3款新手游,商用機台也會持續放量,會是今年最好的一季
5392應華GOOGLE正式推出新手機,由宏達電代工,應華供應金屬機殼,9月營收也有機會再創新高,第三季可能有業外損失吃掉部分獲利,但本業的成長是相當強勁的,今日股價也有量增轉強的訊號,第四季業績相當樂觀
鄭老師入會專線02-2365-9333
歡迎加入股市達人鄭瑞宗
Fb:https://www.facebook.com/stockmaster2014
Line: http://line.me/ti/p/%40rwm4476f
或用LINE搜尋ID@stockmaster
食品代工利潤 在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 PTT | Re 的八卦
非食品業,僅以輕工業製品生產販售的背景來提意見。 ... 以工廠利潤抓兩成,等於說你單純代工最低,不考量自己品牌未來,賣給品牌商的價格是. ... <看更多>
食品代工利潤 在 [閒聊] 食品代工該如何與貼牌廠商談分潤? - 看板toberich 的八卦
我該中等讓利,以每年固定簽約量制價,還是少量讓利請廠商自行重訂價貼牌後的產品? 一般代工食品產品,讓利後的利潤底線應該至少有幾成呢? 還有哪些該注意的合作風險呢 ... ... <看更多>
食品代工利潤 在 Re: [問題] 想問冷凍食品的代工及設備方面- 看板toberich 的八卦
※ 引述《fifi0724 (菲菲)》之銘言:
: 大家好,我們開在內湖的小店家
: 最近這ㄧ年生意穩定,想要將店裡的某些產品,慢慢轉型為冷凍食品的模式,可以供店內
: 使用並同時販售給消費者~
: 有問過幾家代工廠,單一肉品品項下訂就要300公斤起跳,我們希望初期量可以少一些,
: 之後生意好再慢慢增加~
: 所以想請問:
: 1、有人可以介紹冷凍或常溫調理包的代工廠嗎?或者有版友在從事相關業務可以提供一
: 些資訊或幫忙代工呢?
: (或想要合作也可以,我們的店已經小有名氣,有穩定客源一直在等我們出冷凍包,對於
: 走冷凍這塊蠻有信心)
: 2、如果想自己生產的話,我知道在網上販售要有8大項標示這沒問題,但我們沒做過冷凍
: 食品,想問問有沒有知道相關knowhow的朋友,可以指點一下簡易版本的冷凍食品生產流
: 程及需要的器材設備,像東西烹調好如何降溫、冷凍,保存等(目前暫無資金能做到外面
: 中央工廠的規模),有可以教我們一下的我們願意支付諮詢費用哦!
: 謝謝大家~~
您好
鄙人剛好也是冷凍業界的,分享一下我的專業
您會問到想想自己製作冷凍食品,想必您是發現冷凍食品業的秘密了,就是毛利率高且投
資額不大,甚至小家庭都能自己量化生產。真正的門檻在KNOWHOW而非錢。而KNOWHOW不再
於大方向而在如何做到的小細節。
委託人家代工,最簡單,但是您一定會被代工廠玩死,你給人代工,原料如何控制?量少
很常用到次級原料?萬一他添加不當的加工助劑呢?代工費偷藏損耗(硬加在您身上
)?.....???????舉例不完。除非您有駐廠人員做監督,否則冷凍食品一般不會小量委託代
工,因為完全被人掐脖子。
舉例:平平是牛的胸腩連體,代工廠給大公司的是92%以上的[解凍轉換],您拿到的是85%
解凍轉換,您的損耗大而且口感一定差。代工廠一般都是利用小客戶清庫存或清邊角料。
分享一下,我的經驗
一,產品成本結構
一般來說,建議控制食材成本佔總成本的20~30%以下,包材成本5~10%以下,其餘再扣除
加工成本與冷凍儲存運輸成本,剩餘的就是利潤。如果您的配方,食材,加工程序經過巧
思設計,您的毛利率應該要控制在40~60%之間。
在小規模的生產中只要選擇幾個製程瓶頸(例如:費工/費時/耗能...)購置設備即可,其
他可透過上游供應商解決,或暫時自己手工處理,這樣可以降低設備攤提成本,實現獲利
最佳模式。我有EXCEL未來能與您分享
二,配方設計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不同的配方,要對應不同特性的食材與不同的加工程序/不同的設備
,不過共通的一點都是如何通過[相的轉換](水>>冰>>水)。
冷凍食品最容易受到加工破壞的階段是冷凍階段,在降溫過程中,零下1度到零下5度稱之
為最大冰晶形成帶,對產品質地破會很大,如果通過的時間過長(視性質,一般是30~60分
鐘),會造成質地受到冰晶擠壓破壞,解凍時會有過量的解凍液滴產生,所以在配方設計
上就要思考。
另外舉例:如果產品沒有[包油][包水]又含多量的澱粉(尤其是直鏈澱粉),會很容易導致
澱粉阿法化(a化),這一點很重要,很重要。如果產品偏向油脂與蛋白質,又沒有[包油][
包水][包冰],會很容易造成冷凍焦化(凍燒)。
我有標準結構,未來有機會再分享
三,加工流程
要看您配方設計與產品特性來決定,不過小量生產冷凍食品有一定有幾個加工原則
1.進料>>2.預處理>>3.清洗>>4.分切>>5.殺菁/川燙>>6.調理>>7.降溫>>8.包裝>>9.預冷
>>10.快速凍結>>11.裝箱>>12.冷凍儲存>>13.運輸
1.進料:一定是憑人工,這一點最重要,不好的料一定不會有好產品
2.預處理:不需設備,例如:拆包/解凍/分秤/浸泡....
3.清洗:看您的食材特性,如果量不大就別買設備,量大:水循環清洗機/氣泡清洗機
....等
4.分切:這很費工,建議買小型設備,不貴(幾萬塊)但速度極快且規格一致,盡量選擇能
換刀頭的就能一機多用,例如:全能切菜機(切段/切丁/雜切,自由變換),打絲機(切絲/
切泥),切片機...
5.殺菁/川燙:大煮鍋即可,但旁邊要附帶水槽,因為完成後要立即降溫,否則軟爛(品質
差)或出水(製程差)
6.調理:看您的產品,煎/煮/炒/炸/烘/烤...都有小型設備(便宜)
7.降溫:流水降溫/電扇降溫...便宜快速又有效
8.包裝:初期建議人工裝,量穩了可思考:自動包裝機(固體/黏稠),自動定量機(液體)
。如為袋裝產品封口可採用:按壓式封口機/連續封口機/豎式三方封口機....
9.預冷:讓產品第一段先降溫到4~7度以下,能更快速完成後續極為耗能的快速凍結階段
,也降低快速凍結壓縮機的能耗(差.很.多),否則光電費就嚇死你。
10.快速凍結:視性質,30~60分鐘通過最大冰晶形成帶,達到零下10度即可(這階段不要
到零下18度,太耗能了),建議購買:盤管式冷凍設備(IQF個別急速冷凍設備太貴,而且
您批量不夠達到IQF的經濟規模)
11.裝箱:如果箱體規格一致,買自動封箱機,否則手工封箱即可
12.冷凍儲存:冷凍庫達零下18度以下
13.運輸:非正規方式,短距離(1小時內),常溫車保冰快進快出。正規方式,冷凍車運輸
。
四,法規
注意幾項基本法規:食品添加物限量標準/生熟食混合即食衛生標準/冷凍食品衛生標準/
食品標示法。
其他法規不是不重要,而是您規模還不到,能多了解也不錯,沒空就先主要看上面那幾項
吧!
五,其他
老實說您在PTT詢問,不會得到太有幫助的結果,因為,免費的諮詢都是一些大方向或學
理上的答案,您會了解狀況但還是做不出來。真正的經驗知識與實務操作不會在這裡的。
雖然我解釋這麼多,不果有沒有發現,裡面沒有作業細節,因為如果要談細節,字彙多到
打不完,所以~~有問題再問我囉。
PTT ID = Line 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170.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berich/M.1496451580.A.D53.html
※ 編輯: mhwork2004 (211.20.170.224), 06/03/2017 09:20:47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