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老師,目睹防暴警察攻入大學校園]
昨晚還跟記者朋友們討論,今天網民的「三罷」會搞得如何?有人把今天稱為「黎明行動」,意思是晨早就要堵路,讓大家被逼罷工,記者還說,有沒有人參加呢?
怎知,晨早七時,看手機得悉香港警察在鬧市開了三槍,把一名青年的肝和腎射傷後,整個社會又沸騰起來,我擠了一個小時交通,到達開槍的港島東區西灣河,那個十字路口,我曾經住在附近,隔壁有一楝「太安樓」地下塞滿小吃店,現在地上只有衝突之後遺下的垃圾,一攤傷者遺下的血,和憤怒的街坊。
逗留到中午,再看手機,赫然發現,中文大學的正門,俗稱「四條柱」的地方,警方竟然向大學的大門開催淚彈,這裡是同學畢業拍攝的勝地,中大的地標,我激憤得在街上胡亂攔截義載車輛,直奔20公里以外的母校。
採訪衝突五個月來,一直不太想採訪關於中文大學的東西,因為太貼身。我是這裡畢業的舊生,也在這裡教書長達十年,對這間校園滿有感情。我沒法子像在外面採訪一樣情感抽離。我們早前說黑色笑話:「會不會有天防暴警察會攻入中文大學?會不會在這裡射催淚彈?」悲哀是,竟然今天成真了。
情感上,無論外面的街道、商場、屋苑,衝突如何劇烈,大學校園總是那最後的和平堡壘。學生和老師都愛說:「中大是我的家。」不是矯情,中大人很有歸屬感的,早前,不知道誰在Google Map谷歌地圖的程式裡惡搞,把「中文大學」修改為「暴徒大學」,中大人一邊自嘲,一邊有點歡喜地擁抱這個名字。中大人關心社會,中大人富人文關懷,中大人懷抱公義,這是大家都相信的。
今日(11月11日)之前,防暴警察不敢大搖大擺進入校園,更不會在校園範圍發射武器,或進行拘捕,今日,一切都被打破了。
下午1時許,我趕到中大校園,正門外的馬路設有路障,但防暴警已撤退。戰線轉到校園近鐵路站的一條名不經傳小天橋上。中大是全港佔地最廣的校園,雄踞整個山頭,這條小橋位處偏僻,但為何成為今日重要戰線,因為天橋下正是新界區的命脈高速公路和鐵路路軌。
為了癱瘓交通,有示威者把雜物投擲到公路和路軌上,而防暴警察駐紥這裡,表示是為了阻止這事發生。但至下午,雙方卻演變成對峙和激戰。
當我到達現場,看到警察和學生互罵及對峙的畫面,我生起很複雜的情緒。這條「環迴路」平日杳無人煙,旁邊的研究生宿舍,我曾經住了整整兩年,這條又長又直的環迴路,我曾經在這裡跑步,鳥語花香,身心舒暢。怎麼現在卻成為一個戰場?百計的學生,穿了黑衣,蒙了面,與數十名防暴警察在小橋和環迴路對峙。
這裡的示威用品,全部和學校有關。學生把附近運動場的設施全搬來,有跨欄運動用的欄杆,一套12個,連手推車推來成為障礙物。有禮堂考試用的椅子東歪西倒的,也有人搬來雙人牀的牀墊,作為擋子彈用的屏障。一些公物,上面寫上了CUHK(中大英語簡寫),保安處,物業管理處字樣等。
當然,行人路的粉紅色地磚,挖起了打碎,也有人找來玻璃瓶製燃燒彈。學生舉起傘陣,用巨型帶輪子的垃圾桶掩護自己。雙方相隔約百來米。中間有一個標誌性「更亭」,過了這條界線,就是校園範圍。大家都在揣摩,究竟那條線到那裡。
警察以揚聲器喊道:「黑衫示威者,你們正參與非法集結,請你立即離開!」
學生佔領了研究生宿舍的制高點,以樹木及傘陣掩護,也拿着咪高鋒回應:「這裡是大學校園,無所謂非法集結。」
警察不甘示弱:「你們別攻擊警方,我們已經瞄準了你們,也在錄影,你們別以為我們看不到你。請你們立即離開,否則警方會以武力還擊,將你拘捕。」
學生則模仿警察口吻,從山頭上回應:「前面的綠色生物(防暴警制服為綠色,之前警方曾稱示威者為「黃色物體」,故學生反諷),這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範圍,跟據香港法例1109條《香港中文大學條例》,你們正入侵中大校園範圍,這是中大學生的警告,命令你們立即離開!」
防暴警則回應:「這間大學不是屬於你們(學生)的,是屬於政府的!」
學生進一步取笑警方:「你們怎樣,都不會夠我們的考試成績好!你們毅進仔(警員一般學歷)公開考試成績只有2,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有5 (5為最好成績)」說完,眾笑。學生再下一城:「呀!你們沒有人讀過大學!」
但現場畢竟不是講究文鬥,警察很快就拿槍瞄準有異動的學生:「大學生拿擲汽油彈的嗎?大學生來的,這樣子的嗎?垃圾,大學生!」警員口中「垃圾」兩個字咬牙切齒的。
學生從傘陣和制高點向警察扔磚頭,汽油彈,警察則以海棉彈,橡膠子彈,催淚彈還擊。由於中大校園空曠而安靜,平日在鬧市聽不到的音效,這天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海棉彈那槍枝帶點空洞的「扑」一聲,與防暴槍開催淚彈那個狠勁的刺耳「嘭」聲,橡膠指彈撞擊到路牌的清脆的「亨」一聲,在山嶺海港之旁,清晰可聽到。學生扔出的玻璃瓶落地碎掉,磚頭撞擊地面的沙啞聲音,加上記者的鞋子磨擦着秋躁乾草的「沙沙」聲,戰場的環迴聲響,像一首交響曲。
警察和學生,你來我往,有警員趨前,扯開手擲催淚彈的鎖匙,拋進學生群中,那白色的濃煙升起,有時以槍枝射催淚彈,那彈藥可以進入校園深處達百餘米,連網球場上也升起白煙。
決戰至2時半,戰況變得緊張,學生的傘陣緩緩移前,警方再發放催淚彈及橡膠彈,學生一次過扔五支燃燒彈向警察方向,在混亂的催淚煙霧之中,警察忽然突破了界線,一舉衝前,奔進校園範圍,一邊開槍,一邊制服了四個學生,其他學生狂奔走避。
我親眼看到,有學生在煙霧中被警棍毆打,有警察大喊:「落手扣!落手扣!」估計是害怕學生逃走,然後有警察猛然醒覺,要把示威者帶離校園,於是有警察把身體軟弱無力,其中一隻鞋子甩掉了的學生抽起他的衣領,把他癱軟的身體在地上拖行了五秒,有被拘捕學生向記者喊:「中大政政XXX」(學系和自己名字,希望得到法律支援),他的頭在流血,他喊「白車!(想要救護車意思)」另有一名女學生被拘捕。
其後,警察已越過了更亭界線,有防暴警察以校園指示路牌為掩護,也有警員走入校園範圍的環迴路,向着前面那百計欲反擊的學生,至少開了數發橡膠指彈,直至有指揮官大喊:「回來!回來!」防暴警才退回原來橋上的位置。
雙方繼續攻防至接近4時,有學生在校園收集乾枯樹葉,把路障焚燒起來,秋風助燃下火球升到半空。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林蔭,偶爾還有鳥鳴,這樣美好的校園,這天見證了一場頑強鬥爭,忽然,學生們大舉離開,原來手機傳來「警察要搜查宿舍」的訊息,大家趕回宿舍收拾物品,但最後證明這是一個謠傳。
戰況最激烈的兩小時,本來正是我要教授「新聞寫作課」的上課時間,這天,因為交通混亂,多間大學宣布今明兩天全日停課,創下了香港近代史的另一紀錄。我的教室就在二十分鐘路程以外,這一天,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校友,一個記者,見證了大學校園一場轟轟烈烈的抗爭,百般滋味。
有一些蒙着面,全身穿黑的學生,一聽到我是學校的老師,眼神又由憤怒無助的春青激情,變得溫柔而有敬意,他們,在老師眼中,從來都是單純的孩子。我又想起,世界知名的大學,加州柏克萊、延世大學、京都大學,都有過其社運的抗爭史,中文大學的這一天,一定會載入歷史。
今天傍晚,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激進示威者的所謂政治訴求不會得逞」。
當下午戰況激烈的時候,有一位微胖的外籍女生,一直站在旁邊觀察,我跟她聊起來,她說,她來自美國,來中大做交換生。
我問:「你們美國很多示威吧?」
她答:「是的,我會分清楚,是示威還是暴動。(protest versus riot)」她主動提出這個分野。
我問:「那你親眼看到,你覺得那一樣?」
她說:「很難說,美國也有大規模的堵路,申訴都是和平的。」
我問:「你覺得學生不和平?暴力嗎?」
她答:「我理解,暴徒是為暴力而暴力。今天我看到的是,警察先進攻,學生回應,即使有汽油彈,但警察用槍,美國警察好像也沒有這樣。」
我問:「那你覺得他們是『暴徒』還是『示威者』呢?」
她答:(沉思)「我知道之前你們有百萬人和平示威,政府也沒有回應訴求,搞成今天這樣,我願意相信他們是『示威者』。」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0萬的網紅Taiwan Ba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中文當國語,是誰說了算?!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華麗完結篇!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 聰明的小捧由們,是否曾注意「臺灣國語」這詞彙,背...
風很大英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八卦
[作為一個老師,目睹防暴警察攻入大學校園]
昨晚還跟記者朋友們討論,今天網民的「三罷」會搞得如何?有人把今天稱為「黎明行動」,意思是晨早就要堵路,讓大家被逼罷工,記者還說,有沒有人參加呢?
怎知,晨早七時,看手機得悉香港警察在鬧市開了三槍,把一名青年的肝和腎射傷後,整個社會又沸騰起來,我擠了一個小時交通,到達開槍的港島東區西灣河,那個十字路口,我曾經住在附近,隔壁有一楝「太安樓」地下塞滿小吃店,現在地上只有衝突之後遺下的垃圾,一攤傷者遺下的血,和憤怒的街坊。
逗留到中午,再看手機,赫然發現,中文大學的正門,俗稱「四條柱」的地方,警方竟然向大學的大門開催淚彈,這裡是同學畢業拍攝的勝地,中大的地標,我激憤得在街上胡亂攔截義載車輛,直奔20公里以外的母校。
採訪衝突五個月來,一直不太想採訪關於中文大學的東西,因為太貼身。我是這裡畢業的舊生,也在這裡教書長達十年,對這間校園滿有感情。我沒法子像在外面採訪一樣情感抽離。我們早前說黑色笑話:「會不會有天防暴警察會攻入中文大學?會不會在這裡射催淚彈?」悲哀是,竟然今天成真了。
情感上,無論外面的街道、商場、屋苑,衝突如何劇烈,大學校園總是那最後的和平堡壘。學生和老師都愛說:「中大是我的家。」不是矯情,中大人很有歸屬感的,早前,不知道誰在Google Map谷歌地圖的程式裡惡搞,把「中文大學」修改為「暴徒大學」,中大人一邊自嘲,一邊有點歡喜地擁抱這個名字。中大人關心社會,中大人富人文關懷,中大人懷抱公義,這是大家都相信的。
今日(11月11日)之前,防暴警察不敢大搖大擺進入校園,更不會在校園範圍發射武器,或進行拘捕,今日,一切都被打破了。
下午1時許,我趕到中大校園,正門外的馬路設有路障,但防暴警已撤退。戰線轉到校園近鐵路站的一條名不經傳小天橋上。中大是全港佔地最廣的校園,雄踞整個山頭,這條小橋位處偏僻,但為何成為今日重要戰線,因為天橋下正是新界區的命脈高速公路和鐵路路軌。
為了癱瘓交通,有示威者把雜物投擲到公路和路軌上,而防暴警察駐紥這裡,表示是為了阻止這事發生。但至下午,雙方卻演變成對峙和激戰。
當我到達現場,看到警察和學生互罵及對峙的畫面,我生起很複雜的情緒。這條「環迴路」平日杳無人煙,旁邊的研究生宿舍,我曾經住了整整兩年,這條又長又直的環迴路,我曾經在這裡跑步,鳥語花香,身心舒暢。怎麼現在卻成為一個戰場?百計的學生,穿了黑衣,蒙了面,與數十名防暴警察在小橋和環迴路對峙。
這裡的示威用品,全部和學校有關。學生把附近運動場的設施全搬來,有跨欄運動用的欄杆,一套12個,連手推車推來成為障礙物。有禮堂考試用的椅子東歪西倒的,也有人搬來雙人牀的牀墊,作為擋子彈用的屏障。一些公物,上面寫上了CUHK(中大英語簡寫),保安處,物業管理處字樣等。
當然,行人路的粉紅色地磚,挖起了打碎,也有人找來玻璃瓶製燃燒彈。學生舉起傘陣,用巨型帶輪子的垃圾桶掩護自己。雙方相隔約百來米。中間有一個標誌性「更亭」,過了這條界線,就是校園範圍。大家都在揣摩,究竟那條線到那裡。
警察以揚聲器喊道:「黑衫示威者,你們正參與非法集結,請你立即離開!」
學生佔領了研究生宿舍的制高點,以樹木及傘陣掩護,也拿着咪高鋒回應:「這裡是大學校園,無所謂非法集結。」
警察不甘示弱:「你們別攻擊警方,我們已經瞄準了你們,也在錄影,你們別以為我們看不到你。請你們立即離開,否則警方會以武力還擊,將你拘捕。」
學生則模仿警察口吻,從山頭上回應:「前面的綠色生物(防暴警制服為綠色,之前警方曾稱示威者為「黃色物體」,故學生反諷),這是香港中文大學的範圍,跟據香港法例1109條《香港中文大學條例》,你們正入侵中大校園範圍,這是中大學生的警告,命令你們立即離開!」
防暴警則回應:「這間大學不是屬於你們(學生)的,是屬於政府的!」
學生進一步取笑警方:「你們怎樣,都不會夠我們的考試成績好!你們毅進仔(警員一般學歷)公開考試成績只有2,我們這裡很多人都有5 (5為最好成績)」說完,眾笑。學生再下一城:「呀!你們沒有人讀過大學!」
但現場畢竟不是講究文鬥,警察很快就拿槍瞄準有異動的學生:「大學生拿擲汽油彈的嗎?大學生來的,這樣子的嗎?垃圾,大學生!」警員口中「垃圾」兩個字咬牙切齒的。
學生從傘陣和制高點向警察扔磚頭,汽油彈,警察則以海棉彈,橡膠子彈,催淚彈還擊。由於中大校園空曠而安靜,平日在鬧市聽不到的音效,這天有截然不同的感覺。海棉彈那槍枝帶點空洞的「扑」一聲,與防暴槍開催淚彈那個狠勁的刺耳「嘭」聲,橡膠指彈撞擊到路牌的清脆的「亨」一聲,在山嶺海港之旁,清晰可聽到。學生扔出的玻璃瓶落地碎掉,磚頭撞擊地面的沙啞聲音,加上記者的鞋子磨擦着秋躁乾草的「沙沙」聲,戰場的環迴聲響,像一首交響曲。
警察和學生,你來我往,有警員趨前,扯開手擲催淚彈的鎖匙,拋進學生群中,那白色的濃煙升起,有時以槍枝射催淚彈,那彈藥可以進入校園深處達百餘米,連網球場上也升起白煙。
決戰至2時半,戰況變得緊張,學生的傘陣緩緩移前,警方再發放催淚彈及橡膠彈,學生一次過扔五支燃燒彈向警察方向,在混亂的催淚煙霧之中,警察忽然突破了界線,一舉衝前,奔進校園範圍,一邊開槍,一邊制服了四個學生,其他學生狂奔走避。
我親眼看到,有學生在煙霧中被警棍毆打,有警察大喊:「落手扣!落手扣!」估計是害怕學生逃走,然後有警察猛然醒覺,要把示威者帶離校園,於是有警察把身體軟弱無力,其中一隻鞋子甩掉了的學生抽起他的衣領,把他癱軟的身體在地上拖行了五秒,有被拘捕學生向記者喊:「中大政政XXX」(學系和自己名字,希望得到法律支援),他的頭在流血,他喊「白車!(想要救護車意思)」另有一名女學生被拘捕。
其後,警察已越過了更亭界線,有防暴警察以校園指示路牌為掩護,也有警員走入校園範圍的環迴路,向着前面那百計欲反擊的學生,至少開了數發橡膠指彈,直至有指揮官大喊:「回來!回來!」防暴警才退回原來橋上的位置。
雙方繼續攻防至接近4時,有學生在校園收集乾枯樹葉,把路障焚燒起來,秋風助燃下火球升到半空。藍色的天空,綠色的林蔭,偶爾還有鳥鳴,這樣美好的校園,這天見證了一場頑強鬥爭,忽然,學生們大舉離開,原來手機傳來「警察要搜查宿舍」的訊息,大家趕回宿舍收拾物品,但最後證明這是一個謠傳。
戰況最激烈的兩小時,本來正是我要教授「新聞寫作課」的上課時間,這天,因為交通混亂,多間大學宣布今明兩天全日停課,創下了香港近代史的另一紀錄。我的教室就在二十分鐘路程以外,這一天,作為一個老師,一個校友,一個記者,見證了大學校園一場轟轟烈烈的抗爭,百般滋味。
有一些蒙着面,全身穿黑的學生,一聽到我是學校的老師,眼神又由憤怒無助的春青激情,變得溫柔而有敬意,他們,在老師眼中,從來都是單純的孩子。我又想起,世界知名的大學,加州柏克萊、延世大學、京都大學,都有過其社運的抗爭史,中文大學的這一天,一定會載入歷史。
今天傍晚,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激進示威者的所謂政治訴求不會得逞」。
當下午戰況激烈的時候,有一位微胖的外籍女生,一直站在旁邊觀察,我跟她聊起來,她說,她來自美國,來中大做交換生。
我問:「你們美國很多示威吧?」
她答:「是的,我會分清楚,是示威還是暴動。(protest versus riot)」她主動提出這個分野。
我問:「那你親眼看到,你覺得那一樣?」
她說:「很難說,美國也有大規模的堵路,申訴都是和平的。」
我問:「你覺得學生不和平?暴力嗎?」
她答:「我理解,暴徒是為暴力而暴力。今天我看到的是,警察先進攻,學生回應,即使有汽油彈,但警察用槍,美國警察好像也沒有這樣。」
我問:「那你覺得他們是『暴徒』還是『示威者』呢?」
她答:(沉思)「我知道之前你們有百萬人和平示威,政府也沒有回應訴求,搞成今天這樣,我願意相信他們是『示威者』。」
風很大英文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八卦
當港台歌手合唱防疫歌曲,為何卻撕碎支持者的心
來自台灣的女歌手蔡依林,與來自香港的男歌手陳奕迅共同演唱歌曲《Fight as one》,看起來這是一首為辛苦的醫護人員打氣的歌曲,理應是件受到港台兩地所有人所推崇的舉動,卻挑起了許多人的敏感神經,發現裡面有相當多的不對勁,而經過三天的等待,蔡依林這才總算在臉書做出回應,沒想到更讓許多人對她感到失望。
在4月3日,環球音樂在台灣的Youtube頻道上傳了一首全英文的歌曲,名為《Fight as one》,以這兩位歌手的英文造詣,特別是蔡依林還是輔大英文系畢業的,不會不清楚這首歌所要傳達的意義為何,這首歌曲除了在中國平台上線,就只有在台灣與香港的Youtube頻道播出,在受眾選擇設定上,一開始就不是瞄準英語系國家,而是試圖在台灣與香港之間製造一種中國抗疫有成,四海昇平的假象。
先不論武漢肺炎發源於中國這件事情,而中國政府夥同WHO隱匿疫情,造成全世界的衛生、經濟、政治、國安等問題,今天整個疫情仍在持續延燒,每天都有許多人不斷的犧牲與離去,與家人連道別的機會都沒有,日本藝人志村健感染武漢肺炎離世時,家人連見他最後一面的機會都沒有就直接火化了,在這個非常時期,竟然選擇將這首歌錄製完成而發布。
當時音樂與影片一出,我是相當震驚的,歌曲中所呈現的視覺內容,很清楚表明這就是屬於中共政府大外宣的一環,試圖塑造一種全世界都在感謝中國,中國是世界的救世主,帶來無比希望的一種荒謬現實。
照理說,這兩位歌手在港台兩地都擁有相當高的支持度,也對於社會議題有其涉略,應該不會願意承接這樣的案子,莫非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承接了這首歌曲?
一般來說,歌手在收到旋律與歌詞後,進錄音室錄唱時,我都相信歌手並不會對其產生質疑,這不過就是公司承接的一首公益或是商業歌曲,我們甚至都可以為其找到開脫的理由,就歌曲本身的歌詞意義,並不代表太大的立場,但今天關鍵就在於這支影片上線已經三天了,所有支持者引頸期盼總算等到蔡依林的回應,而回應卻是如此令人失望。
「此刻的我感到渺小
無論未來的蔡依林,將會如何地被敘述和被形塑著。我都要深深地謝謝你,謝謝你在我有限的表演生命裡, 曾用力地拉過我一把 ,曾親臨現場地救贖過我,更曾不離不棄地陪伴過我的你。
也許,在某個時間,你忽然間,不再需要我了,也不再記起我了,我都相信,那也本是我該收下的生命之禮。
在此之前,我一定會為蔡依林,全力以赴的活著,笑著,哭著,唱著⋯⋯
謝謝所有出現在我生命片段裡的你。
願今天的你,仍記得為自己的生命歡唱。」
整篇回應,用一種模棱兩可的方式做出答覆,巧妙地用感謝來規避眾人的質疑,我彷彿可以看見一位政治人物,在遇到不想談及的醜聞時,不斷地對著來訪的記者揮著雙手,不斷地道謝,接著就上了車一去不回頭,這一切的事情好像與他無關一般。
等到回應一出後,我們這才總算明白,原來從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到歌手本身,對於這一切都是知情的,所以錯的從來不是他們,而是我們這些自以為他們會跟我們站在同一邊的人,而事實很殘酷,他們並沒有選擇我們這邊。
或許換做別人來唱影響不會這麼大,但蔡依林與陳奕迅,都有屬於我們的時代不可或缺的意義與代表性。
先以台灣的蔡依林來說,過去蔡依林多次從作品中表達同性議題與婚姻的立場,這可說是商業歌手與社會立場表態的重大里程碑,許多的年輕人更是信奉她為時尚與社會議題的先驅;而陳奕迅過去所演唱的歌曲,有大部分都來自於林夕之手,而林夕只因為對自由平等發聲,在中國大陸受到全面的封殺,所有的創作紀錄只剩下「佚名」,也就是查無作者的意思,有很多人都知道,在當時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時,有許多香港正在為未來抗爭的朋友唯一的慰藉,就是香港的歌手中還有陳奕迅,陳奕迅並沒有為權為錢為名而低頭,而如今他卻成為中共大外宣的代表人物,你想大家怎麼能夠不失望。
每個人都能從一首歌曲中找到勇氣,無論是歷經失戀、成長、還是探尋冒險,我想這次的歌曲讓許多人一夜長大。
【或許我們曾憧憬的英雄,也只是個將人民幣看得比人民更重的人。】
早晨補上後記
這幾天我一直不斷閱讀相關評論,支持蔡依林的以兩點為主,而我依然要一一破解,做任何評論之前我們都得記住一個大原則,就是人會改變,以及要以同等標準來看待,而非盲目想挺。
首先,認為蔡依林很渺小,只是一位歌手並沒有決定權,所以將這次罵名全數轉嫁在唱片公司或是經紀公司上。
蔡依林在台灣不斷頂著天后的頭銜,藉此在各大商業演出與承接代言賺的缽滿盆滿,過去當蔡依林替同性議題以及各式議題上發聲,這時候怎麼就沒人說這是經紀公司或是唱片公司的功勞了,全數由蔡依林獲得所有美名,我可以接受與理解她過去做對的事情,所以獲得很多支持賺到很多錢,那今天她做錯了,不就更應該站出來抵制她,告訴她這件事情是錯的,我們不願支持你。
這世上沒有美名就歌手拿,罵名就旁人扛的道理,你到底支持的是蔡依林還是柯文哲我都搞不清楚了。
盲目瞎挺就叫做狂熱腦粉,這就跟有人現在還在跟我說2014年柯文哲多優秀,是在哈嘍,所以現在做的事情你已經完全看不到了是嗎?現在她做錯你還硬要替她解釋,這也太爽了,連請公關公司帶風向洗白都不用,就靠這些支持腦粉就好。
再來,有很多人說過去蔡依林做了很多好的事情,所以這次不該跟她計較,她有很多無奈。
過去做的對,歌迷支持她,她賺很多錢,現在做的錯,歌迷抵制她,她賺不到錢。
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與循環,這也是我們所有支持者唯一能夠將我們支持的對象,拉在正軌上的唯一方法。
一個人過去做了多少善事,今天殺了人依然要判刑,一個人過去做了多少壞事,今天從善幫助別人,我們都該給他肯定。
這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一位過去不學好做了錯事,所以他得入獄服刑,為此付出代價,出來後做了很多好事,我們都應該支持與鼓勵他,不該為了過去所做而貼上標籤,對嗎?
那這不就和我上面寫的是相同標準嗎?還是你是屬於有被監獄關過就一輩子是壞人,有捐過錢就一輩子是好人的?
你的價值觀如果就是這樣,那我們沒什麼好聊的。
我們做事件與時事討論,看的永遠都是現在,對就對,錯就錯,每個人都該為他「現在」的行為而負責。
我也很直接的說,蔡依林這次的行為,她在我心中就是畫上一個大大的問號,當年柯文哲開始走鐘時,我第一時間發文抨擊,也是一群人跑來罵我,認為我是柯黑,結果呢?
事實就是證明人會改變,人設再漂亮,核心的本質就是會出現,無論他多會假裝愛人民,更愛人民幣的劣根性是藏不住的。
昨天不是才有網銀的事件,明確的告訴你,賺錢我們都愛,但不該賺的錢就不要賺。
蔡依林你沒有缺錢缺成這樣,過去台灣人支持妳時,妳還有著天后的風骨,但如今你重心轉到中國大陸後,怎麼這些事情又變成「政治歸政治,唱歌歸唱歌了」
蔡依林,你一點都不渺小。
最後補上一下,英國首相已經進到加護病房了,中國造成的全球疫情都還沒消退,你就在那邊給我感謝中國,將來這波疫情造成全球抵制中國甚至發生戰爭都是有可能的好嗎?
訂閱YT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IG : Awater0911
來看水哥的專欄文章 : https://pse.is/R585H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聽水哥直播聊天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勾選「搶先看」並且「加入水哥社團」
會更容易看到我的文章與內容喔~
早上九點更新文章
晚上九點更新影片
時事議題不定時更新
風很大英文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中文當國語,是誰說了算?!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華麗完結篇!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
聰明的小捧由們,是否曾注意「臺灣國語」這詞彙,背後所交織的各種神祕力量?為何「臺灣國語」指的是「發音不標準的國語」?話說回來,日治時期的國語既然是日文,為何又變成了北京話而修改而兒成兒的標準國語兒?這樣的改變,又對過去的臺灣人及現在的我們,造成了哪些好深好遠好深遠的影響呢?
本集關鍵字:國語、國語推行委員會、禁止方言、雲州大儒俠、戰鬥文學、民族主義
-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 - - - - - -
『動畫臺灣史』
發行 臺灣各種吧有限公司
製作人 DJ Hauer
編劇 Buchi
主持 Buchi
文本 Thomas
總顧問 林大涵
視覺總監 jiajich
動畫導演 jiajiach
故事版 jiajiach
動畫助理 eva
動畫執行 eva jiajiach
片頭動畫 jiajiach
字幕 Thomas 魏敏伊 Buchi
角色設計 jiajiach
產品設計 jiajiach
包裝設計 jiajiach 張家齊
產品經理 廖薏淳 魏敏伊 張家齊
商品包裝 張靜宜 張怡家 陳宜蒨 黃皓哲
物流合作 新竹物流
聽覺總監 DJ Hauer
原創音樂 DJ Hauer
錄音 DJ Hauer
音效設計 DJ Hauer
混音 DJ Hauer
後期 DJ Hauer
配音 Buchi DJ Hauer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DJ Hauer - Japanese Folk Songs
Umewa Saitaka (DJ Hauer Remix)
DJ Hauer - Sakura (DJ Hauer mix)
Scott Joplin - Solace
El Pollito Pio (DJ Hauer Remix)
內政部 - 替代役之歌
鄧雨賢 - 望春風 (DJ Hauer chiptune mix)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DJ Hauer chiptune mix)
CHTHONIC - Defenders of Bú-Tik Palace feat. 唐美雲 (DJ Hauer remix)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Aunt Tagonist",
"Bumbly March",
"Comic Hero",
"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Sneaky Snitch”,
“Fluffing Duck”,
“Run Amok”,
“Cartoon Pizzcato”,
“Hidden Agenda”,
“Call to Advanture”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街
http://www.rengoku-teien.com/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Final Sector", "Popcorn Blast"
Azureflux (http://freemusicarchive.org/genre/Chi...)
Colonel Bogey March (Alford, Kenneth J.)
Jean-Francois Noel
秘書 魏敏伊
網路編輯 DJ Hauer
網站協力 貝殼放大
網站執行 Eugene Wang
電商協力 貝殼放大
金流合作 貝殼放大
英文翻譯 Hsiao Sz Ting 黃牧寒 吳周蓉 Bernard Shih Lin Bu-Sheng Tzu-Ching Wu
日文翻譯:愛理、俐伶、Caron
日文翻譯校稿:愛理
專文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專文撰寫 蕭宇辰 李盈佳 涂豐恩 陳令杰 張容兒 林懿
臺灣吧 『動畫臺灣史』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康緣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臺灣:卓越國際,2001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文化,2003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1895-1911)》臺北:時報文化,2007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1926-1945)》臺北:時報文化,2009
劉明修著,李明峻譯,《台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11
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灣:啟動文化,2012
徐逸鴻,《圖說日治台北城》臺北:貓頭鷹出版,2013
陳翠蓮,《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臺北:衛城出版,2013
吳乃德,《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臺北:衛城出版,2013
胡慧玲,《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臺北:衛城出版,2013
駱芬美,《被混淆的臺灣史》臺北:時報文化,2014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參考影像:
公共電視,《殖民者的推手:後藤新平》臺北:公共電視,2004
簡偉斯、郭珍弟,《跳舞時代》臺北:公共電視,2004
公共電視,《傷痕二二八》臺北:公共電視,2005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為臺灣築夢的人》臺北:天下文化,2009
特別感謝
0001~1000
『新竹物流』
馬天宗
首映場地協力:
感謝『Legacy 傳』一路的支持
臺灣各種吧 版權所有
Taiwan Bar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風很大英文 在 Taiwan Bar Youtube 的評價
中文當國語,是誰說了算?!動畫臺灣史第一季華麗完結篇!
動畫臺灣史第一季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1
動畫臺灣史第二季 臺灣世界史播放清單 http://bit.ly/taiwan-history-s2
-
聰明的小捧由們,是否曾注意「臺灣國語」這詞彙,背後所交織的各種神祕力量?為何「臺灣國語」指的是「發音不標準的國語」?話說回來,日治時期的國語既然是日文,為何又變成了北京話而修改而兒成兒的標準國語兒?這樣的改變,又對過去的臺灣人及現在的我們,造成了哪些好深好遠好深遠的影響呢?
本集關鍵字:國語、國語推行委員會、禁止方言、雲州大儒俠、戰鬥文學、民族主義
-
韓文翻譯(感謝熱情觀眾提供字幕 감사합니다🙏):
Dodam Shin
--
不多說,訂閱臺灣吧頻道→ https://lihi.cc/0SEYv 🔔
🍺臺灣吧FB(會有YT沒有的新貼文)|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barstu...
🍺臺灣吧IG(會有YT和FB都沒有的新貼文)|
https://www.instagram.com/taiwan_bar/...
🍻 贊助支持,訂閱集資成為臺灣吧吧友 →https://lihi.cc/UxnW9
-
黑啤FB很可愛快來看| https://www.facebook.com/beer.the.bear
黑啤IG一樣很可愛來看|https://www.instagram.com/beeru_tw/
臺灣吧線上賣場,很好買慎入|http://taiwanbar.shoplineapp.com/
合作邀約(來酒吧聊聊吧)|business@taiwanbar.cc
-
『動畫臺灣史』
發行 臺灣各種吧有限公司
製作人 DJ Hauer
編劇 Buchi
主持 Buchi
文本 Thomas
總顧問 林大涵
視覺總監 jiajich
動畫導演 jiajiach
故事版 jiajiach
動畫助理 eva
動畫執行 eva jiajiach
片頭動畫 jiajiach
字幕 Thomas 魏敏伊 Buchi
角色設計 jiajiach
產品設計 jiajiach
包裝設計 jiajiach 張家齊
產品經理 廖薏淳 魏敏伊 張家齊
商品包裝 張靜宜 張怡家 陳宜蒨 黃皓哲
物流合作 新竹物流
聽覺總監 DJ Hauer
原創音樂 DJ Hauer
錄音 DJ Hauer
音效設計 DJ Hauer
混音 DJ Hauer
後期 DJ Hauer
配音 Buchi DJ Hauer
主題曲: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插曲:
DJ Hauer - Japanese Folk Songs
Umewa Saitaka (DJ Hauer Remix)
DJ Hauer - Sakura (DJ Hauer mix)
Scott Joplin - Solace
El Pollito Pio (DJ Hauer Remix)
內政部 - 替代役之歌
鄧雨賢 - 望春風 (DJ Hauer chiptune mix)
DJ Hauer - Big Fat Guitar (DJ Hauer chiptune mix)
CHTHONIC - Defenders of Bú-Tik Palace feat. 唐美雲 (DJ Hauer remix)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By Attribution 3.0
http://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
"Aunt Tagonist",
"Bumbly March",
"Comic Hero",
"Scheming Weasel (faster version)"
“Sneaky Snitch”,
“Fluffing Duck”,
“Run Amok”,
“Cartoon Pizzcato”,
“Hidden Agenda”,
“Call to Advanture”
“Monkeys Spinning Monkeys”
Kevin MacLeod (incompetech.com)
街
http://www.rengoku-teien.com/
■作曲:煉獄小僧■編曲:煉獄小僧
"Final Sector", "Popcorn Blast"
Azureflux (http://freemusicarchive.org/genre/Chi...)
Colonel Bogey March (Alford, Kenneth J.)
Jean-Francois Noel
秘書 魏敏伊
網路編輯 DJ Hauer
網站協力 貝殼放大
網站執行 Eugene Wang
電商協力 貝殼放大
金流合作 貝殼放大
英文翻譯 Hsiao Sz Ting 黃牧寒 吳周蓉 Bernard Shih Lin Bu-Sheng Tzu-Ching Wu
日文翻譯:頸項間、Nai、ひかる (Hikaru)、Lance
日文翻譯校稿:愛理
專文協力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專文撰寫 蕭宇辰 李盈佳 涂豐恩 陳令杰 張容兒 林懿
臺灣吧 『動畫臺灣史』 參考資料
參考書目:
吳密察,《台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出版社,1991
黃昭堂著,黃英哲譯,《臺灣總督府》臺北:前衛出版社,1994
遠流臺灣館,《臺灣史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2000
康緣島,《李國鼎口述歷史》臺灣:卓越國際,2001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文化,2003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北岡伸一著,魏建雄譯,《後藤新平傳:外交與卓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
翁佳音,《台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
竹中信子著,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1895-1911)》臺北:時報文化,2007
竹中信子著,曾淑卿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大正篇1912-1925)》臺北:時報文化,2007
竹中信子著,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1926-1945)》臺北:時報文化,2009
劉明修著,李明峻譯,《台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9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11
劉志偉,《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臺灣:啟動文化,2012
徐逸鴻,《圖說日治台北城》臺北:貓頭鷹出版,2013
陳翠蓮,《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臺北:衛城出版,2013
吳乃德,《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二,臺北:衛城出版,2013
胡慧玲,《百年追求:台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臺北:衛城出版,2013
駱芬美,《被混淆的臺灣史》臺北:時報文化,2014
周婉窈,《少年臺灣史》臺北:玉山社,2014
參考影像:
公共電視,《殖民者的推手:後藤新平》臺北:公共電視,2004
簡偉斯、郭珍弟,《跳舞時代》臺北:公共電視,2004
公共電視,《傷痕二二八》臺北:公共電視,2005
天下雜誌影視中心,《為臺灣築夢的人》臺北:天下文化,2009
特別感謝
0001~1000
『新竹物流』
馬天宗
首映場地協力:
感謝『Legacy 傳』一路的支持
臺灣各種吧 版權所有
Taiwan Bar 2014-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風很大英文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評價
今年最值得看的10部電影有哪些? 一定有很多人回答《黑寡婦》、《神力女超人1984》、《永恆族》、《玩命關頭9》之類的,但是你知道還有超級多其他電影值得看嗎? 快來看看有哪些吧!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啊,一二月又這樣過去了,你知道一二月過了之後對於電影界代表什麼嗎?
代表爛片的季節過去了(雖然以現在的好萊塢來說一年四季都有大爛片就是了。
讓我來告訴你今年最值得期待的電影有哪些,其中有好幾部你甚至可能還沒有聽過,
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首先是四月上映的福斯探照燈-抱歉-米老鼠探照燈-
探照燈影業出品的恐怖片《Antlers》,雖然說宣傳中沒有確認是根據什麼故事改編,
但看來似乎是衍生自加拿大原住民的恐怖生物溫迪哥食人魔。
由傳奇導演吉勒摩豆豆龍監製,《黑勢力》的導演史考特庫柏執導,
你知道《黑勢力》之中強尼戴普的扮相其實是他跟安柏赫德生活多年後的實際樣貌嗎?
我就說四個字:
《新變種人》
懼怕它,逃離他,命運終將降臨。
你還記得兩年多前第一次看到這部電影的預告嗎?
在那之後被延期了幾次?三次?四次?
(help me recollect)
這部命運多舛的電影在迪士尼收購福斯之後更是近乎胎死腹中,
一會傳聞要變成直接在Disney+上推出,一會又說要直接取消。
現在,終於確定會在四月上映導演當初拍攝的版本,
由《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導演喬許布恩執導,這部電影也許會是第一部真正的超級英雄恐怖片,
其實新變種人在漫畫中本來就有一段叫Demon Bear的故事線是這種風格,
雖然很多人都看衰這部電影,希望他拍爛,或者覺得拖了這麼久爛不爛都沒差了。
但是我個人還是對於這部電影怎麼將漫畫拍成恐怖片非常感興趣。
況且它還有我的女神安雅泰勒喬伊。
不過,最近幾個預告還是讓我有點擔心這部片在後半段會變成老梗的超級英雄電影。
下一部電影是Swallow,我不確定台灣會不會上映,八成是不會,
有少數人可能知道我前幾年第二名的電影是法國的《肉獄》,越讓我不舒服的電影我愈欣賞,
而這部電影看來似乎正是如此,講述一名家庭主婦有著異食僻,開始把愈來愈奇怪的物品吞下肚。
在美國已經看過的媒體將之稱為融合了大衛柯能堡的身體恐怖以及大衛芬奇的張力。
其中似乎也是在探討這些家庭主婦對於自我身份的迷失以及茫然。
運氣好的話,金馬奇幻影展可能會上映。
金馬影展聽到了嗎?我現在在對著你眨眼,你看不到,但是我真的很用力在對著你眨眼
我知道,我知道,連續講的三部都是恐怖片,不認識我的人大概會覺得我是個只看恐怖片的變態,
所以下一部是個歡樂的動畫片狗狗史酷比!
並不是
下一部電影是一部...
驚悚片。
我從好幾年前李奧納多得獎時就說另外一個萬年摃龜苦主也早該得了,也就是艾美雅當斯。
有可能讓她有機會的電影,也就是《窗裡的女人》
導演是《贖罪》《最黑暗的時刻》的喬萊特,
講述一名社交恐懼足不出戶的女人在窗裡目睹了一樁慘案,但是卻沒有任何人相信他。
卡司還包含蓋瑞歐德曼、茱莉安摩爾、安東尼麥基、布萊恩泰瑞亨利、以及珍妮佛傑森李
只希望它能夠比另一部某樣東西裡面的女人看到某個事件好看了。
你以為這部電影卡司已經夠強了嗎?別擔心,等等會有強到讓你高潮的
你知道A24出品的電影不一定好看,但是在大部分時候都耐人玩味,
下一部電影《綠騎士》就是如此,改編自亞瑟王傳說,
講述一個神秘的綠衣騎士挑戰圓桌武士來砍他一劍,條件就是要讓他砍回去。
而高文騎士-這部電影的主角-接受挑戰把綠騎士的頭砍下來之後,
他竟然就這樣自己裝了回去。
這部電影就是在講述高文遵守約定去尋找綠騎士的故事。
或者也有可能不是,我其實對於這部電影了解不多。
但是你知道的,A24電影總是令人膽寒徹骨、改變類型、翻轉老梗、沒有突發驚嚇、倒吃甘蔗、震懾人心、以角色為主軸、氣氛詭譎、改變人生
所以一定很好看
我猜完全沒有人看得懂我剛剛在衝沙小
下一部是Mank,大衛芬奇在拍影集拍了好幾年之後終於願意回歸本業拍電影,
如果你不知道大衛芬奇,容我介紹一下-社群網戰、火線追緝令、控制、美國版龍紋身的女孩、以及紙牌屋的導演,
聽到這裡你大概可以猜得到他的專長是心理變態以及反社會人士
(對,馬克祖克柏,我是在說你)
但是這部電影似乎跟上述的題材較為不同:
講述編劇赫曼J曼克維茲與傳奇導演奧森威爾斯爭奪《大國民》的編劇功勞的故事,
這聽起來可能頗無趣,但是對於電影愛好者來說這可是非常引人入勝,
因為《大國民》就是公認史上影響最深遠的電影,
而奧森威爾斯也是一個充滿不少爭議的人物,
而大衛芬奇在《社群網戰》之後如何運用它最擅長的張力營造在傳記片上更是令人好奇。
保羅布里格斯可說是一手將迪士尼動畫帶回黃金年代的最大功臣,
這位《大英雄天團》、《動物方程式》、《冰雪奇緣》的導演再次回歸,
今年的電影叫做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設定在一個神祕的王國,一個名為Raya的戰士嘗試尋找世界上的最後一隻龍。
也是一樣對於這部電影不知道太多,除了Akwafina是主角的配音以外。
而這也會是這清單裡唯一部動畫片,因為老實說,兩部皮克斯的動畫都不是讓我感到特別興奮。
而《蜘蛛人:新宇宙》團隊的新動畫起初看來雖然有趣,但是機器人一出來就...
雷利史考特已經好幾年沒有拍出真正令人驚豔的作品了(除非你問的是誰不重要)
今年再度回歸中古世紀設定,
更找來了自從《心靈捕手》之後就沒有再合作寫劇本的麥特戴蒙以及班艾佛列克擔綱編劇以及主演。
故事講述兩名原本是好麻吉的騎士,但是其中一人指控另一個人在他出外爭戰期間強暴他妻子,
於是國王命令兩人決鬥致死。
最近可說是燙手山芋的亞當崔佛也有參與演出,
只希望雷利史考特可以回到當年的實力了。
在這些年來,「溫子仁監製」已經自動成為爛片的代名詞了,
但是這回溫子仁終於要回歸本行自己來拍恐怖片。
Malignant這部電影號稱會是一部「老派的恐怖片」,
有趣的是溫子仁在2011年也編過一本漫畫叫做Malignant Man,
但是他一再澄清這部電影跟那本漫畫無關。
究竟溫子仁到底能不能再創《厲陰宅》的高峰呢?我們只能等著看了。
下一部則是魏斯安德森的新電影《法蘭西快報》,
我個人並不是他上一部電影《犬之島》的粉絲,但是我仍然非常好奇他每一部電影究竟會怎麼拍,
當然,這次又帶回了他招牌的置中構圖以及鮮豔的色彩,有趣的是從預告也可以看出有些部分是黑白的。
啟發自他從小對於紐約客雜誌的熱愛,這部電影被稱為是「獻給新聞媒體的情書」,
其中分為三段故事,分別聚焦於試圖在法國建立報社的記者、
以及另外兩段以魏斯安德森讀到的新聞啟發的故事:一名藝術品商人以及學生示威的故事。
聚集的卡司也是如同他前幾部電影一樣強大,在此就不贅述,
同時還有文藝片王子提摩西夏拉梅。
就讓我們期待「魏置中」這次的表現如何了。
自從《逃出絕命鎮》之後,似乎很難有人能達到那部政治恐怖片的高峰,
但是這部Antebellum好像有那麼一點機會,由賈奈‧蒙內主演,
故事講述一名女作家被困在一個如噩夢般的情境之中。
而既然antebellum是「內戰前」的意思,很有可能就是講述他被困在黑人仍被奴役的時期,
看來真的很有可能是另一部藉由恐怖片來探討種族問題的電影。
艾德格懷特可說是我最愛的導演之一,這次他要挑戰的是心理恐怖片:
這是這個清單裡的第幾部恐怖片了?第七部?
Last Night in Soho這部電影講述主角經過某種時空旅行來到他想像中的60年代倫敦,
卻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發現。
艾德格懷特大多數的電影都有喜劇成分,而這次的恐怖片無疑是一個非常不同的挑戰。
不過因為他本來就是個視覺系的導演,喜歡用畫面說故事,以及他電影中無法忽略的節奏感。
而恐怖片最重要的就是用畫面來營造恐懼,就看他這次怎麼發揮了。
(而且這部又有我的女神安雅)
每個人心目中最愛的007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對我來說,答案就是丹尼爾克雷格。
《生死交戰》將會是他的最後一部007電影,
在拍完上一部之後他說過「我寧願尿出玻璃碎屑也不願拍下一部007」,
這部讓他回歸顯然是有非常好的原因,對我來說這個原因就是導演凱瑞福永。
作為影集《無間警探》以及《狂想》的主創,他無疑是007史上最有風格的導演。
加上電影中出現的女性00號幹員,這部電影無疑會非常突出
但是從預告中也能看出某些成分也回歸了老派007電影較為...奇特的設定。
究竟我們會怎麼跟這一代詹姆士龐德說再見呢?
答案即將在四月...
因為[redacted ],在11月揭曉。
終於進入了前三名,第三名的電影是《紐約高地》
沒有錯,我超愛音樂劇,更是超級沉迷林‧曼努爾‧米蘭達的《漢密爾頓》,
兩年前去紐約的時候還有看現場演出。
這部電影是根據他的另一部同名音樂劇改編,講述一個以拉丁裔為主的社區的故事。
說真的,裡面的音樂真的很好聽,你去看一下預告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
而且在《貓》之後,我需要有電影療癒我對音樂劇的陰影。
來到第二名,到現在一定很多人在想怎麼沒有「那部」電影?
沒有錯,今年第二值得期待的電影就是克里斯多福諾蘭的《天能》,
這次他又來玩弄時間了,正著玩,倒著玩,坐著玩,還是八仙好玩。
似乎是講述一個能夠操控時間的組織?沒有人知道,諾蘭的電影總是這麼神秘。
之前我在看《猛禽小隊》的試片的時候有看到這部電影的五分鐘完整片段,
是特種部隊到一個音樂會裡拯救人質...大概吧
在看了五分鐘之後,我還是不知道這部電影在幹嘛,只知道我高潮了好幾次。
不過這次的配樂不是漢斯季默就是了,他跑去幫007配樂了,
換來的是《曼達洛人》和《黑豹》的配樂家路德維克約蘭松,
(對我來說勝過漢斯季默)
最後,來到了第一名,
我最期待的電影,當然就是花木蘭。
真正的第一名史上卡司最強的電影,集合了漫威、DC、星際大戰、不可能的任務系列的眾多演員,
加上近年來最強的科幻電影導演,改編公認史上最難改編成電影的小說之一。
這部電影是...
另一部影片的話題了,因為那部電影實在有太多可以講了。
想要知道到底是哪一部電影並且看到更多影片的話請別忘了訂閱並且按下小鈴鐺,
我是超粒方,我們下部影片見!
Antlers
New Mutants
No Time to Die
Swallow
Antebellum
The Woman in the Window
The Green Knight
In the Heights
Tenet
The French Dispatch
Malignant
Last Night in Soho
Mank
Raya and the Last Dragon
The Last Duel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超粒方 超立方
風很大英文 在 #薩克斯風#英文歌#分享 - 音樂板 | Dcard 的八卦
這首應該很多人都聽過吧哈哈覺得他前面的薩克斯風超好聽的啦!!! 很大一段的SOLO,整首歌真的唱到心坎裡阿歌詞I know you need a friend 我知道你需要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