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後的重生
「R 房留位,32歲男子人事不省,有呼吸有脈搏,5分鐘後到。」
若救護車預告5分鐘後到達,經救護員上報總台,再轉達急症室宣布——已經聽到救護車的響號聲了。
「把那些插喉要用的架生都拿出來!」我暗罵:「他媽的,總是臨收工才守不住尾門!」
急症室就是這樣子,永遠未到下更的一刻,永遠都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
「留位到!」三位救護兄弟把病人推進來。
「準備過床!」床頭位的隊長喊道。
「啊⋯⋯師兄師兄,你們幾兄弟⋯⋯無事嗎?」
我見到他們三人都氣喘如牛,滿頭大汗疊細汗的。
「他很健碩,而且是唐樓五樓,沒電梯,要用抬的。」
「嘩⋯⋯辛苦你們了!好啦,過床再說!」
「一二三!」
我拍拍病人阿俊的臉頰:「喂先生!醫院呀!」
再打開他的眼皮,用電筒一照:「嘩__,大大眼(1),還有(脈搏)嗎?」
再順勢摸摸頸動脈:「還有的!快插喉!」
(1) 大大眼 = 雙眼瞳孔放大,瀕死或死亡
「無底的(2),在家和太太兩個人,在梳化一邊看電視,一邊飲橙汁。先生突然說十分頭暈、頭痛,跟著便不省人事了。在車上吐了好幾次,血糖正常。」
(2)無底 = 無病史或用藥
「好的!」我把喉鏡輕輕放入阿俊口內,果然是滿口橙汁,而且還是有果肉的;我再放入吸管,把鮮榨橙汁吸啜出來。
(謹向正在喝橙汁的讀者致歉)
把異物吸走後,抽血員已經為阿俊打好鹽水豆了;抬起頭一看,監視器顯示血壓高達220/100。
「十居其九都是爆(血管)了。」我心中暗忖。
插好了氣喉、接上呼吸機後,我再照一下瞳孔,已經回復大細眼(3)了。
(3) 大細眼 = 兩眼瞳孔一大一小,指顱內一邊受壓
保住了氣道,安排了電腦掃描後,我走到門外接見阿俊的太太。
「他一直都很健康的,平日都跑步做運動,不煙不酒⋯⋯」
「太太,雖然很突然,但也要開門見山,我懷疑你先生腦出血⋯⋯」
「下?不是吧?不要嚇我呀!」她聽罷軟趴趴的跪下來,要陪同的警察攙扶。
「醫生,我剛才榨了些橙汁兩公婆一起喝,該不會是那些橙汁⋯⋯」
「我見到那些有果肉的橙汁⋯⋯很新鮮,但不關事的。」
也許陪同的警察也見過不少類似的個案,他也問太太:「你先生的家人,有沒有誰是很年輕就中風的?」
「沒聽過⋯⋯」太太苦惱地搖搖頭。
電腦掃瞄證實了我的懷疑,在阿俊的左後腦位置,有大範圍的腦溢血。
我們馬上召腦外科醫生來會診,同時下藥控制阿俊的血壓和顱內壓,抽配血預備緊急手術之用。
腦外科醫生診察過阿俊之後,和我們一同接見他的太太,還有聞訊趕來的阿俊父母。
「我這個孩子很乖的,我們從小一手帶大的⋯⋯又孝順又勤儉,結婚兩年來,雖然算不上很富有,但兩夫妻都很和順⋯⋯醫生你幫幫他啦⋯⋯他還這麼年輕⋯⋯」
生死有命,富貴由天;身為醫生,會深深明白到人的渺小,未必能夠每次都戰勝生老病死的自然定律。
不過,每當我們披起醫生的戰袍,就等於撿起死神拋到地上的手套:接受挑戰。
我們賭上的,不只是眼前一位病人的生命,還有他父母、兄弟姊妹、伴侶、朋友等等的感情、回憶、還有以後的生活。
阿俊需要接受緊急開腦手術,麻醉科醫生已經到場了。
當腦外科醫生還在門外,向阿俊的太太和父母解釋風險時,我便回到阿俊床邊打點一下。
麻:「氣喉⋯⋯」
我:「八號,22 厘米深。」
麻:「點滴⋯⋯」
我:「兩個,一左一右。左邊血壓藥右邊抗癎藥。」
麻:「配血⋯⋯」
我:「10分鐘前『飛』了;尿喉已插,心電圖已做,肺已照。」
麻:「你辦事,我放心啦!Monkey!」
我:「講呢啲!行得未呀?等你拍板我就起程喇!」
麻醉科醫生是我的同班同學,至於Monkey,其實是我由小學到大學的花名!
由急症室登記,至抵達手術室門口,前後只不過是用了45分鐘。
雖然這看起來好像很漫長,尤其是對於家人和病人而言更長。
然而,懇請閣下相信我,醫生護士是人,不是神;在45分鐘之內,我們能夠由插喉施藥照掃描抽血到召會診見家人安排手術室,已經是人之所能的極速了。
急症室內,的而且確是有不用等的服務,只不過我相信閣下會不希望用得到。
平心而論,其實看見阿俊的電腦掃描,那個大範圍的血塊,再加上曾經缺氧的大大眼,我已經「後半六藝」了。(六藝為「禮樂射御書數」,後半的廣東話諧音為「預輸數」)
翌日,我再在電腦系統跟進阿俊的情況,發現他在短短 6 小時內要動兩次開腦手術,原因是第一次手術後再度出血。
事已至此,我真的不敢再看下去了。
一個和我差不多年紀的人,身體健康也沒有不良嗜好,晚上和太太優哉悠哉地看電視,突然就發生巨變。
切身處地的去想,也實在是難以接受;再者,如此的進展也並不樂觀,阿俊就算不死,恐怕下半世都會成為植物人。
我有一本黑色 Moleskine 筆記本,去記錄在急症生涯中的奇難雜症。
一個月後,我打開這本小筆記,戰戰兢兢的鍵入阿俊的檔案編號。
我已經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預備好會見到黑色畫面(死亡)或者藍色畫面(男性)但寫著植物人⋯⋯
「術後兩星期⋯⋯轉往復康醫院。照顧可自理,惟淋浴需輕微協助。上落樓梯要扶手,平路可獨立行走。智能及記憶力90/100分。預料經復康後可以回復銀行之工作。」
面對一些年屆古稀、又或者百病纏身的病人,若然無力回天,我們要學懂順其自然,減輕不必要的痛苦,輕輕放開緊握的手。
不過,這不代表我們每次都會在死神面前認輸。
電視或電影中,搶救成功的奇蹟,或者會令看官們很有遐想。
只不過,在我們從醫的生涯當中,九死一生才是殘忍的現實。
雖然,我們不知道哪個才是幸運兒,但既然決定了去救,就要全力以赴,搏盡無悔。
即使每十次、每五十次、每一百次,才有一個病人能夠從鬼門關、從農場(植物人)拉回來,但往往就是這些少之又少的成功經歷,轉化成繼續支持我們走下去的動力。
阿俊這次大難不死,經歷過此關劫難後,慢慢康復,回到最初的起點,繼續堅強的走下去。
各位醫護同業:在你失意落魄之時,請您回憶起成功的故事,重提當天的理想,勿忘初衷。
頸動脈位置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八卦
《職人的當為與不為》
差不多十年前我當學徒(住院醫師)的時候,曾經流行一種手術叫做「不停跳血管繞道手術」(Beating heart CABG)
正常來講,開心臟的時候,我們都會灌注一種「心肌麻痺液」、讓心臟停下來開刀。
而所謂「不停跳手術」,就是號稱不需要讓心臟停下來、就可以「在跳來跳去的心臟上接血管」、這就像在「跳來跳去的兔子身上縫衣服」一樣困難。
一時之間,自詡技藝高超的心臟外科醫師,無不以「能開不停跳手術」而自豪。
我們台中榮總「當時」就是全台灣不停跳冠脈繞道手術的第一重鎮(張燕主任領導的旗下 8 位主治醫師、每年光不停跳繞道手術就超過 200 例、可謂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實力最強悍的黃金年代),我曾經也是不停跳手術的「忠實信徒」。
只不過,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常規執行不停跳手術沒有好處、反而有壞處。」
而這不僅僅是「不會開的人在講風涼話」而已,我在去年莫斯科的亞洲心臟外科學會裡、多位美國的「不停跳大師」也親自表明:不停跳手術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所以我現在不常規做不停跳繞道了,但是,就在今天、我做了一台不停跳。
70多歲的老伯伯,雙側頸動脈狹窄,我鋸開胸腔以後一摸、「不妙!」
主動脈瀰漫性的鈣化非常厲害、就像蛋殼🥚一樣(英文還真叫 egg shell aorta ) 。如果要把心臟停下來、勢必要把主動脈用大夾子夾起來,鈣化處很可能就會碎掉,大則主動脈破裂、小則鈣化碎片打到腦部引起中風。
所以我只好做了所謂 “ 不碰主動脈” ( Aortic no touch )的不停跳手術,你不會做這種手術的,這台刀你就還真的開不下來。
4 個半小時的時間,完成 3 條血管的多條繞道,目前相當順利。
不過即便如此順利,我還是不會常規執行不停跳,畢竟證據在那裡,這門技術,在俠醫的繞道策略裡,還是擺在「備而不用」的位置。
我認為技術不是拿來炫耀用的,有所當為、有所不為,才是一個「專業職人」應該有的原則。
#歡迎有職人精神的你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頸動脈位置 在 俠醫楊智鈞/ 苗栗大千醫院心臟血管外科 Facebook 八卦
《職人的當為與不為》
差不多十年前我當學徒(住院醫師)的時候,曾經流行一種手術叫做「不停跳血管繞道手術」(Beating heart CABG)
正常來講,開心臟的時候,我們都會灌注一種「心肌麻痺液」、讓心臟停下來開刀。
而所謂「不停跳手術」,就是號稱不需要讓心臟停下來、就可以「在跳來跳去的心臟上接血管」、這就像在「跳來跳去的兔子身上縫衣服」一樣困難。
一時之間,自詡技藝高超的心臟外科醫師,無不以「能開不停跳手術」而自豪。
我們台中榮總「當時」就是全台灣不停跳冠脈繞道手術的第一重鎮(張燕主任領導的旗下 8 位主治醫師、每年光不停跳繞道手術就超過 200 例、可謂台中榮總心臟外科實力最強悍的黃金年代),我曾經也是不停跳手術的「忠實信徒」。
只不過,十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常規執行不停跳手術沒有好處、反而有壞處。」
而這不僅僅是「不會開的人在講風涼話」而已,我在去年莫斯科的亞洲心臟外科學會裡、多位美國的「不停跳大師」也親自表明:不停跳手術並沒有想像中的好。
所以我現在不常規做不停跳繞道了,但是,就在今天、我做了一台不停跳。
70多歲的老伯伯,雙側頸動脈狹窄,我鋸開胸腔以後一摸、「不妙!」
主動脈瀰漫性的鈣化非常厲害、就像蛋殼🥚一樣(英文還真叫 egg shell aorta ) 。如果要把心臟停下來、勢必要把主動脈用大夾子夾起來,鈣化處很可能就會碎掉,大則主動脈破裂、小則鈣化碎片打到腦部引起中風。
所以我只好做了所謂 “ 不碰主動脈” ( Aortic no touch )的不停跳手術,你不會做這種手術的,這台刀你就還真的開不下來。
4 個半小時的時間,完成 3 條血管的多條繞道,目前相當順利。
不過即便如此順利,我還是不會常規執行不停跳,畢竟證據在那裡,這門技術,在俠醫的繞道策略裡,還是擺在「備而不用」的位置。
我認為技術不是拿來炫耀用的,有所當為、有所不為,才是一個「專業職人」應該有的原則。
#歡迎有職人精神的你分享本文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頸動脈位置 在 不當肩頸按摩導致休克暈厥醫生提醒:這些動作其實很危險 的相關結果
頸動脈 竇為頸總動脈末端和頸內動脈起始處的膨大部分,頸部兩側各一,如黃豆大小。其體表位置位於頸部外側的中部,相當於甲狀軟骨上緣的水平,在頸動脈 ... ... <看更多>
頸動脈位置 在 肩頸痠痛抓龍鬆一下竟然頸動脈剝離! - Tvbs新聞 的相關結果
前頸動脈剝離的痛,是單側脖子痛,因為阻塞,所以會有血管撕裂的疼痛。椎動脈剝離主要是外力瞬間改變造成,疼痛的地方在接近頸部後方,後腦杓的位置,所以 ... ... <看更多>
頸動脈位置 在 總頸動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的相關結果
左和右總頸動脈位於頸部的兩側,它們來自不同的血管,左總頸動脈直接來自胸腔內的主動脈,右總頸動脈則來自頭臂動脈幹,雖然來自不同的主幹,但在胚胎發育上擁有對稱的來源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