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不防藝!線上故宮你/妳Online了嗎?
疫情衝擊,全球美術館也紛紛提出抗疫對策,羅浮宮封館數天後改採電子票證入場以掌控入館人數,日本近百家美術館也閉館防疫。
故宮也需要度過難關,超前部署各項防疫措施。
數字很讓人驚心,與去年同期相比,2月故宮北院與去年同期相比 #減少了近8成5 的參觀人數,南院也 #減少了5成;而南北兩院的觀展人次也即將產生黃金交叉,這都是史上未見。
防疫,不防藝!一來防疫,二來推廣數位藝文與宅經濟,這是邁向新時代博物館轉型的契機!
我仔細盤點了故宮此次推出的 #六大線上資源平台,發現仍有相當多值得精進之處。
線上故宮雖然上路,但瀏覽人數不增反降,並沒有在防疫期間將減少的實體觀展人數轉化為線上點閱人數。是推廣不夠?還是網站內容不夠豐富?還是操作介面不友善?這些顯然都是。
再者,故宮與國際大型虛擬博物館的合作分享完全不足,以Google Arts & Culture為例,故宮迄今只有四主題301個文物展件上傳,遠遠落後其他國際博物館,坐失輸出台灣文化軟實力的良機。
關鍵問題就在,先天條件不良後天人力失,故宮欠缺數位平台的專責機構,僅由教育資產處4-5位同仁挑大樑,當然無法肩負整合數位博物館的重責大任。
對比中研院有組織完整的「數位文化中心」,投入數位文化的整體規劃,以建立「中研院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 ,故宮的人力及負責層級相當不足。
我提出四點建議:
1. 充足防疫物資,落實防疫措施
2. 強化 #推廣線上藝文平台,提升虛擬故宮能見度及使用率
3. 擴充各平台 #展件內容,如Google Arts & Culture、Open Data
4. 成立 #專責機構 擴充資源,強化數位藝文整合工作
#線上故宮6大平台,一起來看看!
720°VR走進故宮 https://tech2.npm.edu.tw/720vr/index.html
Open Data資料開放平台 https://theme.npm.edu.tw/opendata/
典藏精選 https://theme.npm.edu.tw/selection/
主題式策展 https://www.npm.gov.tw/Article.aspx?sNo=02000019
故宮教育頻道 https://ipalace.npm.edu.tw/
故宮Google Arts & Culture https://g.co/arts/ACgn12aMgZVqFqK38
完整質詢「防疫不防藝!短程完備防疫,長程啟動故宮轉型」看這裡:
https://youtu.be/ag-MdZc2FtA
#在家躺沙發看故宮
#防疫也可以搞文創
#順便推一下故宮與時尚界合作的潮口罩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