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相處,都像是在「典當」一顆心-------秦嗣林
開當舖最常聽到的一句話是:「老闆,今天無論如何你一定要借我錢,不然我就過不了關了,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背叛你,時間到了我一定還錢,就算這條命沒了,我都要還你!」次數多到就像是電視裡的台詞,因為未來還會遇到,可是我永遠沒辦法猜透哪一次是真的。 曾經有一位經營電子零件代工的董事長因為公司資金短缺到已經跳票了,十萬火急地上門借錢,他說:「我總共欠了三千多萬,今天要開債權人會議,至少得拿出十分之一的現金展現誠意,以後人家才敢繼續供貨。現在只差五十萬,我開了最後三輛發財車跟你當五十萬。你放心,我視名譽如生命,等到生意好了以後,一定還你。」 雖然話說得動聽,還是得要瞧瞧車況。不看還好,一看快暈倒;三輛車不但破爛,連例行的驗車都沒驗,甚至還欠繳稅金。我為難地說:「這樣的車只能當成報廢車,一台三萬,三台算你十萬。要借五十萬實在太勉強。」 他笑笑地說:「秦老闆,如果車子值錢,早就被債主開走了,輪得到我來當嗎? 現在你要賭一把,賭我這個人能不能過這一關?」 「拜託,你有什麼立場要我陪你賭? 拖我下水合理嗎?」 「話不是這麼說,交朋友靠緣分,患難之交可是終身朋友。」 聽他說得好像有道理,我開始認真考慮,萬一虧的話,最多虧四十萬,乾脆跟他賭一把,幸好這次我也賭對了。 可是生意總是有起有落,他不只來借一次,前前後後開著三輛破車來借了三次,最後一次他出現時,當時我心想:「若是有鬼,他第一次就該坑我了,沒理由來到第三次。萬一這次看走眼,我也心甘情願。」沒想到這一回之後,他也真的一路飛黃騰達,至此再也沒上門周轉過。 另外有一位建設公司的大老闆,請我到他的公司幫忙紓困,辦公室位於三十樓的高樓,占地超過三百坪,裝潢氣派,他開了最貴的紅酒、煮了最好的咖啡招待我。接著他說了一連串漂亮的場面話,末了帶我去看他的頂級勞斯萊斯,車內的地毯高級到我都不敢踩上去,他自負地說:「這一輛勞斯萊斯買了三年,除了接送國際貴賓以外,幾乎都沒開過。當初買八百五十萬,後天有支票要軋,現在跟你借三百萬,你怎麼說?」 我想這輛車至少值五百萬,於是問他:「那這車貸款多少呢?」 「八百萬。」 「什麼? 這……這樣怎麼能當?」 他好整以暇地說:「你不覺得光車殼就值三百萬嗎? 引擎不值一百萬嗎?」 「拜託,沒有人拆開來算的……」 「秦老闆,你現在在幫人,想法不能太現實,我願意買八百萬的車,一定有其必要。而且我的事業這麼大,名下有兩座高爾夫球場,不可能騙你三百萬。這三百萬真的是救命錢,我向你保證,誰的錢都可以欠,你的錢我一定還。所以我當給你,一定贖回。」
他說得天花亂墜,我聽得一愣一愣,實在拿不定主意,最後我說:「能不能考慮考慮?」 「好,給你一天考慮。」 回去之後,電話開始響個不停,他的協力廠商、客戶、員工等輪番關切,要我一定要幫忙,不然大家倒成一片。但說不上來,我卻隱隱感覺到事有蹊蹺,東想西想,決定採取敷衍戰術,於是跟他說:「我的資金不到三百萬,只有兩百萬,如果要的話就來當。」沒想到他一口答應,立刻派司機把車開來拿錢。 他在辦公室發誓的畫面還歷歷在目,誰知道一個月以後竟然就人間蒸發。人去樓空就算了,銀行、債權人、租賃公司紛紛上門討車,我彷彿捅了馬蜂窩。 這時有朋友指點我,乾脆找一個貨櫃把車運到大陸去殺肉賣零件,還能倒賺一百萬人民幣,可是違法的事我不能幹。怎麼辦呢? 只能鼻子摸一摸,一面擦眼淚,一面把車鑰匙交給銀行,兩百萬全當丟到水裡。 一個老闆當了三輛爛車,另一個老闆當了勞斯萊斯車,下場迥然不同,若按照法律規定,動產是以交付為原則,所以當人家來典當一顆心,那顆心便應該屬於你,例如,朋友要求作保、登門借錢或是要求合作等。可是,心卻也是變化最大的動產,你怎麼知道對方的心是一片赤誠? 還是黑如深夜? 萬一誤判,可能要付出無法承受的代價。 很多記者問我:「秦老闆,你經手的金銀財寶這麼多,歷年來收藏的珍寶可否開放參觀?」 我都會回答:「從當學徒開始,我被教育成一個訓練有素的商人,倉庫裡的真貨都是別人的,不能參觀。至於流當品我的原則是一件不留,因為無論多珍貴的流當品,一定要變現;不過若是假貨,我可不敢賣。所以我有一個贗品博物館,每一樣假貨都代表一顆心,有的人是全然的壞心,就好比我當年的第一筆生意就遇到假的金項鍊;有的人真的被逼急了,拿著假貨來表演演技、碰碰運氣。可能因為自身的專業不夠,或者是為感情所困判斷錯誤,四十年下來,累積成現在的贗品博物館。」 我的贗品博物館可以參觀,但是不會再進貨,原因有二:一是專業知識的增長,任何從我眼皮底下通過的事物,一定會經過非常專業的衡量,另外我對幾十年鍛鍊出來的生活常識非常有信心,因為好事不會從天而降,只要邏輯不對,再大的便宜都要小心。這是很多人上當的通病,我們常常聽到小確幸,或是天賜良機,這時要看的不是對方的心,而要看自己是否存著僥倖的心。 二是原則,做善事前要衡量自己的底線,就算是有過命交情的麻吉來借錢,也要知道自己最大的水位是多少。被騙,是因為自己的心不正確,缺乏專業與原則,所以平白無故收了一顆假心。
其實,人與人交往就好比是典當了一顆心,但是每一顆心值多少錢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比和牛更厲害的炒飯 吃完了Ukai牛排館的和牛臀,晶英國際行館董事長邵永添帶我下樓去吃Ukai鐵板燒的炒飯。 內心忍不住冷笑:哪有人請客,還是最高級的鐵板燒,不吃龍蝦不嘗鮑魚,而是炒飯。 日本師傅面帶微笑,開始安靜又緩慢炒飯。 煎蒜酥卻丟棄蒜油,不放洋蔥紅蘿蔔培根,雙鏟觸飯不切不剁不吵不忙...
「頂誠建設董事長」的推薦目錄: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秦嗣林 Facebook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新聞] 高市府賣地建商失控近百封投標單「雪 的評價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高雄市一些建商的資料(只要有2500萬你也可以當建商買地!) 的評價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新聞] 高市府賣地建商失控近百封投標單「雪- home-sale 的評價
- 關於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頂誠.御丰景」第22屆國家建築金獎實地評鑑 - YouTube 的評價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昨晚我發文問大家最懷念的報紙是哪一家?數百則回應中有九成提到《民生報》,其中也包括了我。於是,我今天特地走了一趟國家圖書館,找出《民生報》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的報紙,與大家分享上頭的文章。
聯合報系的《民生報》創刊於1978年2月18日,創辦人為王惕吾,發行人為王必成(王惕吾長子),報社的社長為王效蘭(王惕吾長女);內容以民生、體育、影劇為主,俗稱「吃喝玩樂報」。1980年,王效蘭任社長兼發行人。1993年,王惕吾退休,王必成接任聯合報集團董事長。《民生報》的最後發刊日是2006年11月30日,在這28年又9個多月的日子裡,總共發行了10,494號。
目前國家圖書館裡已經無法調閱1990年之前的紙本報紙,而只能透過電腦螢幕觀看已經數位化的報紙圖片。1978年2月18日星期六發行的創刊號《民生報》頭條新聞是「飛躍的馬年,喜事重重!適婚男女逐漸平衡」,而在頭條新聞的旁邊則是一篇民生報的創刊獻言:
================
為增進民生福祉而努力(本報創刊獻言)
今天,我們創辦一份嶄新的日報--民生報。獻給社會,獻給讀者。
本報取名為民生報,顧名思義,是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服務社會的主旨。 國父手創民生主義實為建國的最高目標,總統 蔣公提倡新生活運動,繼而手著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復配合社會需要,發揮了民生主義的時代精神。報紙原為社會的公器,而輿論報國則為報人的職責,本報同人秉承 國父與總統 蔣公建設國家社會的志業,願盡棉薄之力,通過大眾傳播的功能,促進大有為政府十二項建設,以期擴大與提高民生育樂生活。
一國國民的生活程度,過去一向以「國民生產毛額」為衡度,但近年來經濟學家已漸次強調「國民福利淨額」的新標準;而社會學家及生態學家亦認為,國民所得的提高,必須配合生活素質的提高,生活環境與條件的改善,經濟的發展,方能充分實現其福利的意義。本報鑒於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的現代化不可分割,物質文明的發達與精神境界的提高必須相輔相行,特揭櫫「實踐民生主義,促進大眾福利,提高生活素質,倡導健康活動」作為今後服務社會的準繩。
本報主要內容包括:體育、文化藝術、戶外和家庭生活、醫藥衛生、電視廣播、影劇以及兒童等各方面的活動,以知識性、實用性、娛樂性及趣味性並重的作法,並以嚴肅的立場、活潑的態度來報導及詳述國內外衣、食、住、行、育、樂的大事。
這是我們的願望、我們的使命、我們的努力方向;特在本報創刊之日,提出來報告讀者並與社會人士共勉!
================
接著,我在國圖調閱了紙本的最後一天《民生報》,讓我們來看看2006年11月30日星期四的《民生報》頭條新聞全文吧:
================
民生報畫下
光榮完美句點
民生報今天譜上休止符,向全體讀者及社會大眾告別。
創報二十八年以來,民生報始終以「關懷讀者,關心生活」為職志,楬櫫「清新、健康、活力、優質」等正面價值,為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內涵,而善盡作為媒體一份子的心力。
由於念茲在茲地關懷讀者,關心生活,民生報置重點於現代社會中新觀念、新趨向、新時尚、新議題的報導與探究,務期做到對讀者「身心兼顧」的體貼服務。所以,除了設定食衣住行、醫療保健、消費資訊、家庭理財、終身教育等相關的版面與內容之外,民生報在影劇、體育、運動競技、戶外生活等專業版面的投注與表現,有目共睹。
也是基於對生活品質的關心,民生報在提倡環保理念、生態保育、精緻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並率先啟動了引介國際頂級藝術品來台展出的風潮,為台灣社會增添多采多姿的活動風貌。
當然,讀者更不會忘記,民生報除了首創運動競技的專版,並是最先以大篇幅報導本土職棒、職籃的報紙,亦是最早開闢文化專版,對國內藝文、繪畫、表演藝術、文化現象作全面深入探討的報紙。而在國人開始重視休閒生活與旅遊資訊的時候,民生報又率先開闢了旅遊專版。凡此,均顯示民生報對於生活境域的拓展,不斷在與時俱進。
民生報特別重視與廣大讀者的互動,幾乎是國內最常辦活動、形態最多元的報紙。二十八年來,各式各樣的演講研習、畫展藝展、音樂會、精品展、服裝秀、運動比賽……適時豐富了讀者的生活內涵,也凸顯出民生報活潑生動、與讀者共享品味生活的特性。
而多年來民生報不但獲得讀者的高度評價,更得到學術界、新聞界的一再肯定;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公共服務新聞獎等各項評獎,民生報奪標比率之高,說明創報理念已為社會所認同,也顯示同仁的專業表現誠屬亮眼。
「關懷讀者,關心生活」,基本上是對人文價值的維護與實踐。雖然,同仁們確信「清新、健康、活力、優質」的正面價值仍是人生所必需;唯由於台灣社會快速變遷,多元價值交互激盪,綜合性報紙亦多能闢置影劇、體育等版面;默察世運,盱衡情勢,民生報業已完成了階段性使命,是譜上完美句點的時候了。
回首來時路,對民生報同仁而言,一步一腳印的耕耘與堅持,堪謂「美好的仗已打過,篤信的道已守住」。對讀者而言,但願在多元價值的激盪下,人文關懷的溫暖與人生境界的提升仍是相期相勉的共識。對台灣社會,我們則衷心盼望,及時步向開朗的願景,使得明天會更好!
美好的記憶 真誠的祝福
一、民生報創刊迄今廿八年,堅持做一個純淨的文化育樂媒體,長期參與社會脈動,善盡媒體天職。但因外在環境變化迅速,民生報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決定於11月30日畫下光榮的句點,向社會及讀者告別。
二、過去廿八年來,民生報努力耕耘文化、影視、體育、消費、生活、醫藥、旅遊等專業領域,曾舉辦無數次大型展覽、演出及活動,堅持維護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正派辦報之理念,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非常感謝讀者、客戶、社會大眾的愛護與支持,謹在此致上真誠的祝福。同時,也要向民生報所有同仁的心血努力致敬。
三、聯合報系永續經營的職志不變,將一本為讀者服務的初衷,繼續發展提供優質資訊的管道,請讀者續予批評指教。
民生報 敬啟
================
這張照片是我在2019年8月28日攝於國家圖書館三樓期刊室。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昨晚我發文問大家最懷念的報紙是哪一家?數百則回應中有九成提到《民生報》,其中也包括了我。於是,我今天特地走了一趟國家圖書館,找出《民生報》的第一天與最後一天的報紙,與大家分享上頭的文章。
聯合報系的《民生報》創刊於1978年2月18日,創辦人為王惕吾,發行人為王必成(王惕吾長子),報社的社長為王效蘭(王惕吾長女);內容以民生、體育、影劇為主,俗稱「吃喝玩樂報」。1980年,王效蘭任社長兼發行人。1993年,王惕吾退休,王必成接任聯合報集團董事長。《民生報》的最後發刊日是2006年11月30日,在這28年又9個多月的日子裡,總共發行了10,494號。
目前國家圖書館裡已經無法調閱1990年之前的紙本報紙,而只能透過電腦螢幕觀看已經數位化的報紙圖片。1978年2月18日星期六發行的創刊號《民生報》頭條新聞是「飛躍的馬年,喜事重重!適婚男女逐漸平衡」,而在頭條新聞的旁邊則是一篇民生報的創刊獻言:
================
為增進民生福祉而努力(本報創刊獻言)
今天,我們創辦一份嶄新的日報--民生報。獻給社會,獻給讀者。
本報取名為民生報,顧名思義,是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服務社會的主旨。 國父手創民生主義實為建國的最高目標,總統 蔣公提倡新生活運動,繼而手著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復配合社會需要,發揮了民生主義的時代精神。報紙原為社會的公器,而輿論報國則為報人的職責,本報同人秉承 國父與總統 蔣公建設國家社會的志業,願盡棉薄之力,通過大眾傳播的功能,促進大有為政府十二項建設,以期擴大與提高民生育樂生活。
一國國民的生活程度,過去一向以「國民生產毛額」為衡度,但近年來經濟學家已漸次強調「國民福利淨額」的新標準;而社會學家及生態學家亦認為,國民所得的提高,必須配合生活素質的提高,生活環境與條件的改善,經濟的發展,方能充分實現其福利的意義。本報鑒於經濟發展與國民生活的現代化不可分割,物質文明的發達與精神境界的提高必須相輔相行,特揭櫫「實踐民生主義,促進大眾福利,提高生活素質,倡導健康活動」作為今後服務社會的準繩。
本報主要內容包括:體育、文化藝術、戶外和家庭生活、醫藥衛生、電視廣播、影劇以及兒童等各方面的活動,以知識性、實用性、娛樂性及趣味性並重的作法,並以嚴肅的立場、活潑的態度來報導及詳述國內外衣、食、住、行、育、樂的大事。
這是我們的願望、我們的使命、我們的努力方向;特在本報創刊之日,提出來報告讀者並與社會人士共勉!
================
接著,我在國圖調閱了紙本的最後一天《民生報》,讓我們來看看2006年11月30日星期四的《民生報》頭條新聞全文吧:
================
民生報畫下
光榮完美句點
民生報今天譜上休止符,向全體讀者及社會大眾告別。
創報二十八年以來,民生報始終以「關懷讀者,關心生活」為職志,楬櫫「清新、健康、活力、優質」等正面價值,為提升生活品質,豐富生活內涵,而善盡作為媒體一份子的心力。
由於念茲在茲地關懷讀者,關心生活,民生報置重點於現代社會中新觀念、新趨向、新時尚、新議題的報導與探究,務期做到對讀者「身心兼顧」的體貼服務。所以,除了設定食衣住行、醫療保健、消費資訊、家庭理財、終身教育等相關的版面與內容之外,民生報在影劇、體育、運動競技、戶外生活等專業版面的投注與表現,有目共睹。
也是基於對生活品質的關心,民生報在提倡環保理念、生態保育、精緻文化、創意產業的同時,並率先啟動了引介國際頂級藝術品來台展出的風潮,為台灣社會增添多采多姿的活動風貌。
當然,讀者更不會忘記,民生報除了首創運動競技的專版,並是最先以大篇幅報導本土職棒、職籃的報紙,亦是最早開闢文化專版,對國內藝文、繪畫、表演藝術、文化現象作全面深入探討的報紙。而在國人開始重視休閒生活與旅遊資訊的時候,民生報又率先開闢了旅遊專版。凡此,均顯示民生報對於生活境域的拓展,不斷在與時俱進。
民生報特別重視與廣大讀者的互動,幾乎是國內最常辦活動、形態最多元的報紙。二十八年來,各式各樣的演講研習、畫展藝展、音樂會、精品展、服裝秀、運動比賽……適時豐富了讀者的生活內涵,也凸顯出民生報活潑生動、與讀者共享品味生活的特性。
而多年來民生報不但獲得讀者的高度評價,更得到學術界、新聞界的一再肯定;金鼎獎、吳舜文新聞獎、曾虛白公共服務新聞獎等各項評獎,民生報奪標比率之高,說明創報理念已為社會所認同,也顯示同仁的專業表現誠屬亮眼。
「關懷讀者,關心生活」,基本上是對人文價值的維護與實踐。雖然,同仁們確信「清新、健康、活力、優質」的正面價值仍是人生所必需;唯由於台灣社會快速變遷,多元價值交互激盪,綜合性報紙亦多能闢置影劇、體育等版面;默察世運,盱衡情勢,民生報業已完成了階段性使命,是譜上完美句點的時候了。
回首來時路,對民生報同仁而言,一步一腳印的耕耘與堅持,堪謂「美好的仗已打過,篤信的道已守住」。對讀者而言,但願在多元價值的激盪下,人文關懷的溫暖與人生境界的提升仍是相期相勉的共識。對台灣社會,我們則衷心盼望,及時步向開朗的願景,使得明天會更好!
美好的記憶 真誠的祝福
一、民生報創刊迄今廿八年,堅持做一個純淨的文化育樂媒體,長期參與社會脈動,善盡媒體天職。但因外在環境變化迅速,民生報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決定於11月30日畫下光榮的句點,向社會及讀者告別。
二、過去廿八年來,民生報努力耕耘文化、影視、體育、消費、生活、醫藥、旅遊等專業領域,曾舉辦無數次大型展覽、演出及活動,堅持維護創辦人王惕吾先生正派辦報之理念,留下了美好的記憶。非常感謝讀者、客戶、社會大眾的愛護與支持,謹在此致上真誠的祝福。同時,也要向民生報所有同仁的心血努力致敬。
三、聯合報系永續經營的職志不變,將一本為讀者服務的初衷,繼續發展提供優質資訊的管道,請讀者續予批評指教。
民生報 敬啟
================
這張照片是我在2019年8月28日攝於國家圖書館三樓期刊室。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超級美食家的王瑞瑤王瑞瑤的超級美食家YOYOSHOW Youtube 的評價
#比和牛更厲害的炒飯
吃完了Ukai牛排館的和牛臀,晶英國際行館董事長邵永添帶我下樓去吃Ukai鐵板燒的炒飯。
內心忍不住冷笑:哪有人請客,還是最高級的鐵板燒,不吃龍蝦不嘗鮑魚,而是炒飯。
日本師傅面帶微笑,開始安靜又緩慢炒飯。
煎蒜酥卻丟棄蒜油,不放洋蔥紅蘿蔔培根,雙鏟觸飯不切不剁不吵不忙,米粒沒有彈跳四濺也不跳舞,大面積翻面像在煎餅,堆高成小山又自然散落。
不加雞蛋,不撒美極,不用蔥花,兩次灑不同醬油的作用不同,起鍋前燒醬滑壘法,若有似無卻是畫龍點睛。
這不是炒飯,應叫烘飯,鐵板溫度不高,用油極少,沒有焦痕糊味硬粒,而是每一粒都軟蓬蓬又不相黏,師傅小心翼翼的手法,都在維持米粒的完整與飽滿,幾無碎粒的完美口感。
雙手像交響樂團的指揮家,若疾若徐,大開大闔,微微輕點,而且樂章是否完美,靠的不光是眼睛,還有耳朵,當炒飯在鐵板上發出輕微又急促的霹啪聲,米香旋即四竄,炒飯要起鍋了。
邵董說,他表誠心,花高價,將全球唯一獲得米其林星星的日本鐵板燒引進台灣,並讓五位日本師傅包括兩位行政主廚長駐高雄,不是因為吃了頂級的和牛鮑魚,而是為了這碗炒飯所感動。
邵董出身高雄阿蓮,年輕時玩過混過,20年前從建設公司的司機做起,如今蓋豪宅住豪宅,出土地蓋飯店,但他父親仍堅持住在老家下田務農,為了讓父親吃到全世界最好吃的飯,所以Ukai的海外第一家飯店在高雄。
#炒飯不能單點
#日本鐵板燒對炒飯的究極
#抽風設備加餐具耗資一億元
#Ukai社長為未能持續拿到星星而登門道歉
#Ukai鐵板燒很難訂位不是客滿而是廚師不能轉檯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高雄市一些建商的資料(只要有2500萬你也可以當建商買地!) 的八卦
高雄市三民區-城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楊振宗---*---前北京建設董事長,監工出身,豪宅三霸之一,挑地先從附近的黃昏市場看起。 高雄市三民區-龍騰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黃學藤 ... ... <看更多>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新聞] 高市府賣地建商失控近百封投標單「雪- home-sale 的八卦
董事長 劉文城說: 「將規劃首購與首換宅,先興建再決定何時銷售,目前 ... 封標單,頂誠建設以總價4億3568萬8889元購得,溢價達46.71%,公司總經理 ... ... <看更多>
頂誠建設董事長 在 [新聞] 高市府賣地建商失控近百封投標單「雪 的八卦
董事長 劉文城說: 「將規劃首購與首換宅,先興建再決定何時銷售,目前 ... 封標單,頂誠建設以總價4億3568萬8889元購得,溢價達46.71%,公司總經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