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遊戲入侵台灣?請多多留意孩子們是否收到邀請!」
源自於俄羅斯的「藍鯨死亡遊戲」,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造成俄羅斯發生超過 130 起青少年自殺事件,目前也已擴散到全世界,不久前,也在花蓮傳出有學生收到邀請的消息。
為期 50 天的藍鯨遊戲相當可怕,當你決定要加入遊戲後,就要一一完成對方指定的任務,包括在凌晨起床看恐怖電影、聽指定的音樂、每天都要在手上劃出傷口等,慢慢抹除你的個人意識、灌輸這個世界不需要你的負面心態,最後一步,就是要你自殺。
若孩子們在真實世界中,難以得到理解、溝通、溫暖,往往讓他們更容易轉到網路世界中尋求認同。根據心理學家表示,會參與藍鯨遊戲的孩子可能分做兩種,一種為「正值叛逆期、好奇心旺盛」的青少年,由於容易迷惘、徬徨,加上缺乏與家人的溝通,導致他們的個性可能較為孤僻、自卑;而另一種可能為「負面情緒較多、悲觀」的孩子,生活上遇到的種種不順遂,沒有合適的管道抒發,導致他們可能出現輕生念頭。
據了解,藍鯨遊戲會透過時下年輕人流行的社交平台,如IG、FB等,出現許多不明的帳號主動追蹤、私訊,邀請孩子加入遊戲。由於在加入遊戲前,規定須將住址、聯絡方式、裸照等私密資訊交給對方,若中途離開遊戲,這些資訊都可能被公諸於世。因此一但加入遊戲後,就難以無法離開,一步步走向對方設下的結局,導致悲劇發生的可能。
根據俄羅斯當局調查,這些加入遊戲的孩子,個性較為孤僻、生活空虛,藍鯨遊戲因此利用這些弱點,摧毀他們對於活著的希望,間接也反映出當下的社會問題。
目前在花蓮已傳出藍鯨遊戲入侵的消息,花蓮縣教育處已進行宣導並轉知家長,但目前還未發現有學生在玩,已請 3 名督學分別到各校了解,要求校方調查並介入輔導,並請學生不要加入遊戲,如果發現有同學加入遊戲,也應立即告知老師協助處理。
孩子在藍鯨遊戲的過程中,如有將裸照交給對方的行為,這個要求孩子傳送性私密影像的人,就違反了《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第36條規範;如果孩子後續有在手上劃出傷口、看血腥暴力的恐怖電影等行為,傳送要求訊息的人也違反了《兒少權法》第49條相關規範。而且,依據《兒少權》法第53條,相關執行兒少保護業務的人員(包含警察),在知悉兒童及少年有受到這些對待時,都應該通報直轄市、縣市社會局處理。
因此,也請各位家長多關心自己的孩子,除了提醒他們這個遊戲的危險性之外,也要多留意他們最近的行為、心情狀況,身上是否有奇怪的傷口等。如果發現孩子收到藍鯨遊戲訊息、或者已經加入遊戲,可以立即保存訊息證據,報警請求協助。
同時也有28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嘻哈龍虎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們都曾有獨自一人的時候,就像在空無一人的房間中。 嘻哈媒體龍虎門,這次針對心理議題,找來音樂製作人陳小律與FRαNKIE阿法、Pony5ibe、蛋頭BG8LOCC三位饒舌歌手,將年輕世代的心聲創作成音樂傳達給大家,音樂可以是情緒的出口,讓我們可以講出自己真實的情感,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理狀況。 ...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Facebook 八卦
▍情緒管理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有自己獨特表達情緒的方法,但在情緒失控時,人們的表達方式往往都是類似的。在憤怒的時候,我們也許會亂發脾氣,影響了人際關係,讓本來對你很有好感的人望之卻步;但是如果不將情緒釋放出來,長期壓抑,也會對自己造成負面的影響,傷害身心健康。
因此,不管我們是什麼樣的性格,都存在如何控制和管理情緒的問題,學會一些有效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我們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 在情緒即將失控時,數一數現場有多少種顏色
每個人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有的人能夠輕鬆控制,有的人則需要一點時間。美國心理學家李奧納多.費爾德博士提出一種「數顏色」的方法,能夠讓暴躁型的人爭取一點時間以控制自己的情緒。
這個方法是:當你因某事要大發脾氣時,先暫停手中的事情,找個沒人的地方,環顧四周,與自己對話,例如:那是一張鵝黃色的桌子,那是一個綠色的文件櫃,那是一面白色的牆壁……大約三十秒左右即可。如果你不能立即離開令你生氣的現場,也可以就地進行以上練習。
這個方法看似有些無厘頭,其實大有學問。這是運用生理反應來控制情緒的一種方法。當一個人發怒時,血流速度加快,腎上腺素的分泌使得肌肉緊繃。這時隨著憤怒情緒的增強,某些生理功能會暫時變弱。「數顏色」就是讓你強迫自己恢復靈敏的視覺,經過這一短暫的緩衝,大腦就會恢復理智的思考。當你數完顏色,冷靜下來,就知道該如何應付眼前憤怒的情況了。
■ 記錄每天的情緒變化
寫下情緒日記是一種抒發憤怒情緒的有效方法,也被人們廣泛採用。這個方法的重點,在於記錄你真實的感受,即使是一些微小的感受也要清楚記錄。
實際上,情緒日記並不等同於一般日記,我們每天寫下自我情緒的變化情況,這樣不至於遺忘,也有利於總結情緒規律,每天重溫,為提升自己的情緒控制力提供參考。
有的人平時脾氣很好,一旦發起火來可不得了。事實也證明,壓抑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即使當時你克制住自己,但憤怒的情緒仍然存在,日積月累,一旦發洩出來就如同火山爆發。如果你是這一類人的話,平時可以試試用情緒日記的方法來控制自己的情緒。
■ 靈活運用暗示調節法
自我暗示法是我們常用的方法,基本操作的方法是給自己灌輸積極的訊號,以此調整自己的心態,從而調節情緒。例如,每天早上起床就告訴自己:「今天我很高興!今天一定會有好運氣!」類似這樣的話,能夠使你的潛意識接收積極的訊息,並且心情愉快、精神飽滿的去從事各項工作。
■ 適當進行體育運動
不少運動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運動是釋放情緒的辦法之一。當人們沮喪或憤怒時,可以通過做一些運動,使生理恢復原狀,比如跑步、打球、拳擊、瑜伽等方式,很多公司也透過這種方法來消除員工的不滿情緒。還有公司安排一間放著公司高級主管人體模型的房間,當員工感到不滿時,就可到此房間對這些模型大罵一頓或拳打腳踢一陣,發洩完了,再回到座位繼續工作。
■ 用音樂調節情緒
聽音樂也是緩解情緒的有效方法之一,音樂對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當你心情不好時,聽著喜歡的音樂,沮喪的情緒就會煙消雲散。
■ 遇到任何問題都不應逃避現實
現實中,很多人並不會直接發洩自己的憤怒情緒,而是在生氣時選擇離開現場的方式,避免正面衝突。有些人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但有時候並非如此。
因為當自己一言不發,但肢體、表情仍然可能會傳遞一些讓人誤解的訊息。而且這種行為的本質是逃避問題,而不是坦誠面對,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可能會留下隱憂,甚至在未來的某一個時間點突然爆發,而且狀況可能更加猛烈,傷害性也將更大。
想像一下,當你對某人發脾氣,但是對方卻說「哦,對不起,我先走了∼」此時你也許會覺得對方是「不屑一顧」,根本不會想到這樣做是想彼此冷靜一下。尤其是夫妻爭吵時,其中一人甩門而去,這種逃避的作法無法解決問題。
有些專家的研究也證實,許多人在離開衝突現場的當下,也許會避免一場激烈的爭吵,但是這樣不但不利於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專家們建議,面對情緒問題,最好採取數顏色法或暗示調節法來恢復理智,正視問題,與對方理性溝通、討論,或許效果會更好,以免留下後患。
■ 轉移你的注意力
情緒背後的驅動力就是注意力,我們將注意力投入到一件事情上,就會伴隨著產生相應的情緒。想想,當我們看悲劇和喜劇電影的時候,人的情緒起伏就截然不同。所以,當你的情緒快要爆發時,可以試試轉移注意力,這是有效且簡單的一種方法。
人的注意力就像是一台攝影機的鏡頭,關鍵在於你將鏡頭對準什麼。如果你總是問:這個人怎麼這麼討厭?這時你便會尋找討厭這個人的理由。但是如果你總是問:這個人怎麼這麼好?這時你就會尋找這個人身上的優點。
具體來說,你可以嘗試以下作法:當你對某人產生偏見時,試著轉移你的注意力,看看此人的另一面;如果你對某個事物比較反感,也試著看看該事物的另一面;當你情緒不佳時,試著回憶一下過去美好的時光……透過這些方法,也許能調節你的情緒。
■ 不要過度自責
有些人常因工作上一些小失誤就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這種人的得失心特別重,容易焦慮、害怕、緊張和恐懼,無法控制情緒,甚至當自己做某件事的結果不盡理想時,就會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從而陷入沮喪的情緒中無法自拔。
心理學家們認為,我們有時候會給自己過度的壓力,並且容易陷入自責的情境裡,這是因為我們的潛意識中有一種想法在作怪:「我犯的錯,所有人都看得到,而且都很在乎;我犯了錯,我再也沒辦法在他人面前抬起頭來」。事實上,也許別人早就忘了這件事,但自己卻一輩子都忘不了。
你不妨問問自己,事情真的有這麼嚴重嗎?你要知道,誰也不是完人,有缺點、有毛病、工作中有失誤,這些都很正常。做錯事的人不只你一個,何必為此自尋煩惱?很多事情都無須自責,只要記住下次不要再犯就好了。只有這樣你才能夠正確的面對挫折、看待自己,從而也會有穩定的情緒。
.
本文摘自《#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7個人》
作者: 李維文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情緒跟人際,這兩個議題常常要一起談。所謂情緒,也可以看成是自己跟自己的關係的某種程度的展現,這很自然會影響我們跟人的關係。
像直播提到,當我們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對內便容易輕賤自己,對外展現討好。而對外展現討好,常引來他人的利用與輕賤,這形成一種循環。
又像是,當我們常自責,也就很容易認同他人的責備。可是,被自己或他人責備,又會引發情緒上的不滿。這常讓內在跟自己的關係卡住,也讓我們外在的關係常有矛盾衝突。
祝願您,能妥善運用自己的注意力,給自己溫暖與陽光!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 2019年到2020年,全荷蘭將舉行一系列紀念「解放75週年」的活動。在荷蘭Vught集中營紀念園區有一句標語:「紀念即思考(Herdenken is nadenken.)。雖然那些在寒冷、飢餓和炮火中渴求一片奶酪的日子已經遠去,然而身處和平年代,紀念的意義和價值在於:它提醒著我們,和平的到來並非理所當然。
* 荷蘭的服裝租賃服務讓你定期穿上心儀的新衣服,還能避免時裝生產過剩?
還在擔心參加跨年晚宴或其他重要活動時沒有合適的衣服穿嗎?今年三家由年輕女企業家創辦的服裝租賃公司在荷蘭成立,這三家公司關注的是一種更可持續的穿衣方式——衣服在穿過一次或幾次後不會被扔進櫥櫃或垃圾袋里,相反,它們會通過網站或實體店等平台被一次又一次地借給顧客。通過這樣的方式,時裝業也會相對減少服裝的生產量。
時尚雜誌《Vogue》荷蘭版主編林克•切普科馬(Rinke Tjepkema)並不認為租衣服是一種轉瞬即逝的趨勢。林克表示,「我不知道它是否會變得特別受歡迎,但它的受歡迎程度毋庸置疑在逐步增加。人們總是想要穿點新東西,再加上像Instagram這樣的社交媒體鼓勵人們每次都展示一些不同的東西,而服裝租賃公司就滿足了這些需求。」
「女人希望自己的衣櫃裏有各種各樣價格實惠的衣服,快時尚品牌可以滿足她們的需求,但這是不可持續的。而一個裝滿可持續衣服的衣櫃,對大多數女性來說是負擔不起的,」五月開始營業的「旋轉衣櫥」(Spinning Closet)的麗莉婭•普蘭吉安(Lilia Planjyan)指出。
基於此,一種減少浪費並滿足衣服多樣化需求的方法就呼之欲出了。麗莉婭說,「我們認為,荷蘭的市場已經準備好了。人們對時裝業造成的污染已經有了足夠的認識。且共享經濟在這裡是成功的,荷蘭還有良好的物流網絡。」
* 【荷蘭公司獲批生產乳腺癌靶向仿制藥,藥效相當,價格大降】WHO日前批准了荷蘭某公司生產仿制藥,藥效及安全性相當,價格下降65% 。
* 荷蘭博物館訪客人數創新高!越來越多荷蘭人愛逛博物館
作為世界文化藝術的領先者之一,荷蘭擁有一千多座博物館,而阿姆斯特丹的博物館密度更是位居世界第一。
近日,荷蘭博物館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訪問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的人數創下了270萬的新紀錄。除此之外,梵谷博物館和安妮·弗蘭克故居的熱度也不低,分別以210萬和130萬的訪客人數緊隨其後,NEMO博物館和市立博物館則以67萬的遊客並列第四。
今年為什麼有這麼多遊客來荷蘭呢?據瞭解,在到訪國立博物館的這些遊客中,有許多是來自荷蘭當地的市民,他們是前來欣賞三場備受矚目林布蘭特展的活動。
國立博物館館長塔可·迪比特斯(Taco Dibbits)說:「超過一百萬的博物館參觀訪客是荷蘭人,與去年相比有所增加。參觀博物館的遊客比例是40%的荷蘭遊客和60%的外國遊客。
其中在梵谷博物館的「霍克尼–梵谷:自然之樂」 (The Joy of Nature)展覽中,荷蘭遊客的比例佔到最高,在36萬的訪客中,有13萬是來自荷蘭。
而最不吸引荷蘭國內遊客的是安妮·弗蘭克之家。安妮·弗蘭克之家的負責人羅納德·利奧波德(Ronald Leopold)表示:「我們認為大約10%的遊客是來自荷蘭。」
(圖片來自Pixabay)
* 荷蘭超市推廣聖誕節新年素食食譜,今年聖誕節、跨年你願意吃素嗎?
荷蘭動物福利組織負責人表示,今年荷蘭的超市傾向於在聖誕節雜誌上分享更多素食食譜。荷蘭超市雜誌中鼓勵大家食用素食的食譜已經佔到了42.2%。這是首次荷蘭排名前11位的超市一起分享食譜,且素食食譜的數量總體增長了40%左右。
動物福利組織研究了餐點中的主食和配菜來檢查食譜中是否包含肉或魚。該組織表示,儘管大約80%的主菜仍以肉或魚為主,不過素食份額主要在配菜、早午餐和下午茶實現了增長。
聖誕節及新年跨年似乎是一個無肉不歡的節日,不過為了大自然的平衡發展,我們是否可以在飲食習慣上做一點改變呢?
* 荷蘭人仍然擁抱傳統娛樂方式,愛看電視、聽音樂會
荷蘭社會文化規劃辦公室(SCP)表示,隨著Netflix等線上媒體服務的興起,儘管人們使用媒體的方式在逐漸發生變化,但傳統的娛樂方式以及像電視、報紙等媒體消費方式在荷蘭仍然深受歡迎。荷蘭中央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音樂會吸引的觀眾人數甚至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荷蘭社會文化規劃辦公室的媒體趨勢報告,從看電視到使用流媒體,轉變最為明顯群體的是年輕人和受過高等教育的人。
儘管串流媒體的使用頻率有所增加,但荷蘭人並沒有全盤接受因不斷變化的媒體格局帶來新的可能性。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使得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在戶外使用媒體,但社會文化規劃辦公室卻發現人們更傾向於在家裡使用媒體。大部分的荷蘭居民仍然習慣於紙質閱讀、觀看電視節目以及收聽固定的廣播頻道。
社會文化規劃辦公室說:「此外,荷蘭人使用媒體的時間也沒有改變。」 人們主要還是在早上閱讀,白天聽廣播,晚上看節目,深夜讀書。
荷蘭中央統計局表示,音樂會在荷蘭仍然十分受歡迎。去年,荷蘭的古典音樂會和流行音樂會吸引了近970萬遊客,與2017年相比增長了6%,並刷新了紀錄,而流行音樂會仍是迄今為止最受歡迎的音樂會,吸引了80%的遊客。
* 你想足不出戶就能上班賺錢嗎?在荷蘭,在家辦公正變得越來越普遍。
在荷蘭,選擇家中辦公的工作方式正越來越普及。根據荷蘭中央統計局週三發佈的數據,至少在一些時間段裡,荷蘭在家工作的人數從2013年的280萬增加到了2018年的330萬,這佔到了就業總人口的37%。
遠程工作在荷蘭最普及的地區是Randstad(包括荷蘭四大城市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烏特勒支以及海牙),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是在人流量大、交通擁堵的地區。此外,也有通勤時間短且在家工作的人數比例很高的地區,例如在哈勒姆,儘管這是荷蘭通勤時間最短的地方,但仍有42%的人選擇有時在家工作。
除了交通和通勤時間外,區域之間的差異還源於地區間存在的不同工作類型。
某些行業(如金融服務)比其他行業(如在酒店行業工作)更適合在家工作。 從事信息和通信、教育、金融服務、專業商務服務和能源供應這五大領域相關工作的家庭辦公人員佔總家庭辦公人數的60%。在這五種行業中,超過四分之一的工作機會位於阿姆斯特丹,代爾夫特,韋斯特蘭和烏得勒支地區。
* 除了玩遊戲看電影,VR眼鏡還能用來止痛?荷蘭公司研發VR眼鏡抗擊慢性疼痛。
近日,據荷媒消息,荷蘭弗里斯蘭省的Reducept公司憑藉使用虛擬現實(VR)眼鏡來對抗慢性疼痛的想法贏得了聯合國的「世界信息峰會大獎」(World Summit Award)。
在荷蘭,有成千上萬的人遭受了無明顯原因造成的慢性疼痛。人們通常會使用藥物來緩解疼痛,但藥物的開銷很大且不一定有效。不過,Reducept公司的創始人和心理學家路易•贊特馬(Louis Zantema)表示,「通過訓練大腦,我們就可以很容易地影響人們對疼痛的感知。」
贊特馬說:「那些戴上VR眼鏡的人會真正地瞭解他們自己的神經系統。」 在虛擬世界中,疼痛是具象的。從感到疼痛的地方開始,比如在下背部,患者會看到這些痛感以小紅球的形式出現,而這些疼痛點可以像射擊遊戲一樣被擊中。當綠燈閃爍則表示「擊中」了疼痛的部位。在消滅掉所有小紅球之後,遊戲進入到第二階段:脊髓正念冥想練習,最終遊戲將在大腦中結束。
贊特馬說:「在這當中,我們獲得了一種心理上的技巧,這種技巧也同樣適用於創傷處理。用戶進行的是一項困難的練習,其中穿插著對疼痛的強烈關注。
拉德堡德大學醫學中心的外科教授哈里•範•高爾(Harry van Goor)說,這種療法實際上對大腦有影響。他在四十個人身上進行了測試,併發現當有人戴上VR眼鏡時,大腦對疼痛的反應不太劇烈。
Zantema表示,這是因為你通過一系列的療法欺騙了你的大腦。他說:「如果人們感到某處疼痛,這種信號會從我們的身體傳遞到大腦。而大腦對這種情況會有不同的反應,慢性疼痛患者的大腦會做出高度敏感的反應。」
他將這種反應比作恐怖電影。「人們感覺到身體的緊張是不真實的。通過治療練習,人們可以恢復神經系統,因為大腦相信治療是真實發生的。」
教授說,慢性疼痛給醫療保健帶來了巨大壓力。人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在止痛藥上,而這些止痛藥會讓人上癮或引發抑鬱症。不僅如此,止痛診所的排隊也排的很長。」
據萊瓦頓市的物理治療師克里斯•里特瑪(Chris Ritsema)稱,使用VR眼鏡可以緩解這種壓力。里特瑪說:「我的客戶抱怨了很多年,並且已經嘗試了各種辦法。起初,他們覺得鼻子上戴這樣的眼鏡很奇怪,但經過幾次治療,他們發現了一些改變。」 據他介紹,他們明白了疼痛產生的原理以及處理的方式。
* 荷蘭國王聖誕演講不同以往:接受不完美,學會傾聽彼此
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King Willem-Alexander)發表了一年一度的聖誕演講,這是他即位以來發表的第七次講話。今年,國王討論了自由並呼籲大家學會傾聽彼此。
國王說:「自由是燃燒在荷蘭人心中的一簇火焰。但是自由是有代價的,它需要正當的理由,以及給予彼此空間和寬容的意願。」
他認為,荷蘭是一個成功的國家,因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團結一致。「即使情緒有時會高漲,但荷蘭人民仍會團結在一起,而這就是我們的力量。這樣的力量不僅為國家的出色表現做出了貢獻,更為國家人民的幸福做出了貢獻。」
「與此同時,年輕人尤其應該給自己一些空間」,國王說,懷疑,悲傷和不安全感本來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作為自由的人,我們希望最大程度地享受生活的美好,但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我們會自責,我們會反思自己,我們會設立過高的目標,因為我們想向世界展現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然而事實是,沒有人是完美的。」
「幸福來自於我們與他人之間的聯結,我們不應該忽視彼此。我們應該要互相傾聽並理解對方……你可以注視著對方的雙眼說‘沒關係,一切都會好的’,而這將會幫助到許多人。」他說,「一對傾聽的耳朵,一雙接納的手,或是一個可以依靠的肩膀,對於我們來說是最棒的禮物,並且這些的存在並不僅僅是在聖誕節這一天。」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嘻哈龍虎門 Youtube 的評價
我們都曾有獨自一人的時候,就像在空無一人的房間中。
嘻哈媒體龍虎門,這次針對心理議題,找來音樂製作人陳小律與FRαNKIE阿法、Pony5ibe、蛋頭BG8LOCC三位饒舌歌手,將年輕世代的心聲創作成音樂傳達給大家,音樂可以是情緒的出口,讓我們可以講出自己真實的情感,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理狀況。
饒舌歌手 X 心理師 現場對談:
2021/3/14(日)18:00-18:50
地點:南港瓶蓋工廠
針對這次的歌曲,龍虎門邀請了音樂製作人陳小律與創作人FRαNKIE阿法、蛋頭BG8LOCC、 Pony5ibe 和哇賽心理學的心理師Nana現場對談,一起聊聊新世代的心聲與這首歌的創作過程。
因現場名額有限,採排隊入座。
Credit:
發行 Distributed : 龍虎門 Longhumen / 沃康特企業社
監製 Executive Director : 柯亭竹 Elsa / 陳律融 GreenTed
製作統籌 Production Director : 陳律融 GreenTed
歌曲企劃 Marketing Director : 郭國瑞 Kuo Jui
企劃執行 Marketing Planner : 郭國瑞 Kuo Jui / 陳律融 GreenTed
-
製作公司 Production:搖尾巴影像工作室 Good things happening
導演 Director:吳曉蘆 Phebelulu
製片 Producer:張丁文 Ding-Wen Jang
執行製片 Line Producer:施承緯 Mark SHI
攝影師 D.O.P: 林劭軒 Soulja LIN
攝影組 Camera Crew:劉光晏 Guang-Yen Liu 、張靖平 Carlyle J.P.
燈光師 Gaffer:孤單山姆 Sam Lonely
燈光助理 Best Boy:楊奇澔 HaoHao
美術指導 Art Director:羅雲鐘 Yun-Chung LO
造型 Stylist:楊筑珺 Chu-Chun Yang
剪輯 Editor:吳曉蘆 Phebelulu
後期特效 VFX:李姿儀 Vito Lee
調光 Colorist:黃群耀 Akira
演員 Talent:曹晉瑋 Will Tsao、Ao Wu、辰旭Keyno
劇照 Photographor:莊曜陽 Yo Young
特別感謝Special Thanks:
鄔鶴宏 Wuhe.r
南昌街榕樹下海產店
劉記四神湯
台北市中正第二分局
-
製作人 Producer : 陳小律 GreenTed
詞 Lyrics:FRαNKIE阿法 x Pony5ibe x 蛋頭BG8LOCC
曲 Composer:FRαNKIE阿法 x Pony5ibe x 蛋頭BG8LOCC
編曲 Music Arranger : 陳小律 GreenTed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 : 瑋德 WADE
合成器 Synth:彭威廉 Will Pe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 : 陳小律 GreenTed
專輯混音工程師 Mixing Engineer : 陳小律 GreenTed
聲音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 Engineer : Wayson.H @Chill Entertainment 奇洱文創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E2kLzXJwzE/hqdefault.jpg)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蔡依林 Jolin Tsai Youtube 的評價
👉正式版 MV : https://youtu.be/-wIHmPAvMBo
♬ 數位收聽 : https://jolin.lnk.to/UglyBeauty
♬ 訂閱蔡依林頻道 : https://sonymusic.pse.is/jolin
見怪不怪 美不勝收
年度壓軸 20年能量爆發!
亞洲流行天后 蔡依林 JOLIN最新專輯 UGLY BEAUTY
打破世俗標準的審美觀
包容大千世界的惡與善
2018.12.26 全球怪美發行
#蔡依林 #蔡依林新專輯UglyBeauty #UglyBeauty
最誠實的Jolin ! 「曾覺得沒有做到100分的自己什麼都不是」
最實驗的Jolin! 試驗多種不同曲風,忠於音樂的直覺,將自己打掉重練11首新歌
繼2014年「呸」《PLAY》掀起全球話題熱度並創華語流行音樂經典模範後,亞洲流行天后Jolin蔡依林睽違樂壇四年的新專輯《UGLY BEAUTY》將於12月壓軸登場!上一張專輯從自身觀點去探討社會上各種表面現象,這次新作品回歸內心層面,Jolin從不斷地自問自答、自我探索內心的過程中,發現到正視並擁抱自己的陰暗醜陋面,得到的反饋是美好的! Jolin透過主題《UGLY BEAUTY》的「情緒」與「慾望」探討人類的「感」「觀」,打破世俗對於美與醜的二分法並重新定義!
這兩年對心理學有興趣的Jolin,透過心理學大師榮格的書,開始挖掘內心世界及探索自己,Jolin表示:「以前是沒有做到一百分,我就會很自責,我覺得我是一個不值得一提的人。」而這個摸索過程卻意外發現到曾經那個總想要考一百分、證明自己「我可以」的Jolin,一直忽視內在陰性的力量而忘記如何好好愛自己;透過這樣的挖掘過程,於是聯想到《UGLY BEAUTY》主題為新專輯催生,Jolin表示:「對我來說面對自己UGLY的一面就是情緒的一環,當你開始面對它之後,獲得的反饋是很美好的、更多的愛與同理心,你會很了解你自己當初作這件事情的決定,就不太容易去批判自己及批判別人!」新專輯的誕生過程Jolin透過不斷的探討、認識自己,專輯製作過程歷經多次的「打掉重練」,新專輯完整紀錄、呈現Jolin這段「認識自己」的旅程「感」「觀」,也將會是Jolin歌唱生涯中最「誠實」的一張專輯!
為什麼專輯取名為[UGLY BEAUTY]? 所謂的UGLY BEAUTY,其實指的不單是外表的美與醜,更多是想表達內在心理層面的兩極:善與惡/好與壞/哭與笑/開心與難過/黑暗與光明/脆弱跟強壯/正確跟不正確....,而所謂的惡,指的則是那些常常我們自己嫌惡的情緒特質:嫉妒、憤怒、自卑、脆弱、慾求不滿等等,因為知道他們不符合理想的審美,所以收在內心陰暗的房間裡不去正視它,但因為長期故意忽視他們,他們總會以各式各樣不同的樣貌出來犯案,於是有自殘、莫名的沮喪、消極、攻擊性、生氣、自負、欺負、鄙視別人等等,JOLIN想要表達的是:只有打開心房,去認識自己內在的陰暗面,能夠辨識出他們,當他們幻化成各式各樣不同的樣貌在日常生活出現時,你才能夠指認出來他們的原型,就會慢慢有能力不被這些負面力量所吞噬並學習跟他們相處、理解他們的樣貌及必要性。而關於同理心,就是明白這些所謂惡的樣式,下一次若是你在別人身上看到他們發作,你能理解並同理對方,也許就比較不容易受到傷害!
最多創作的Jolin! 親自泡錄音室參與創作
4年製作從台北 到曼谷 遠征斯德哥爾摩
Jolin打破過去專輯製作的收歌方式,以全新的創作模式自組音樂寫作營,親自參與音樂人集體創作的方式,完成新專輯《UGLY BEAUTY》的歌曲。 Jolin親自「泡」錄音室參與創作的集體創作,除了在台北還到曼谷,甚至遠征斯德哥爾摩,分別透過這幾個城市音樂寫作營的音樂人撞擊合作,動員近百位跨國音樂人,體驗到與不同地區的音樂人關在錄音室一周,一起腦力激盪的有趣過程,不但激發出Jolin自我潛能,更讓Jolin的創作力大爆發,新專輯一口氣參與了六首歌的創作作品。新專輯《UGLY BEAUTY》不僅將會聽到Jolin首次嘗試的創作模式,更將猶如大滿貫地聽到「創作力大爆發」及「最具Jolin 創作力」的一張專輯! Jolin表示:「自由的創作過程中,我探索出讓自己感動的聲音,而且跟不同的創作營合作,給我很大的推進力,一起做音樂討論、用不同的語言方式去表達你想要什麼,除了蠻過癮、蠻好玩之外,作品應該會讓大家聽了跟我一樣很有感覺!」
新專輯匯集來自世界各地音樂的創新作品,及主題《UGLY BEAUTY》多元化的探討內容,新專輯「實驗性」的成份、曲風不同以往,Jolin秉持「忠於音樂」的直覺,勢必將帶給華語流行樂壇更多的衝擊力、聽覺的新感官!勇於接受挑戰的Jolin表示:「我就是想試!」專輯製作過程中Jolin喜歡自問自答,也非常好奇、察覺女性力量及影響力,原本新專輯想探討「什麼是女人」,投入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才是最佳的「實驗對象」,便開始一股腦地挖出內心世界的東西去探討,發現「情緒」正是影響自己及他人的關鍵點,因此常自問自答「自己是什麼樣的女人」;Jolin表示:「一直覺得我在女性這個角色少了一點東西,雖然大家看我外表像公主樣子,但我一直覺得內心是個男人!這樣的衝突點像是漩渦一樣,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去研究。 」
預購造型「真理之口」 Ugly Beauty誰說了算?
時尚圈當紅攝影師Zhong Lin 新時代十大影響力造型師Yii
人格分裂打造11款怪美Jolin
配合新專輯十一首歌曲主題,特別邀請時尚圈當紅攝影師ZHONG LIN及曾經被Gucci點名合作、被全球時尚界評選為新時代十大影響力人物之一的名造型師yii,打造11套怪美風格的《UGLY BEAUTY》造型。首波公佈的預購視覺,Jolin戴上造型誇張的《真理之口》紅唇飾品、佐以雙手詭異的姿勢及雙眼無辜神情,讓整張海報的視覺非常具有衝擊性,也呼應這次專輯打破世俗美醜觀念的主題概念。
會選擇這一張照片主要是這一次專輯JOLIN想用各種[眼神]來和聽眾們對話,這也是她過去六年來的領悟,2012年拍[我]那支MV,她透過鏡子看著卸妝的自己,內心有流不完的淚,後來才了解她從來不愛惜自己,過去太在意別人說的話,做那麼多的事情只是想獲得別人的認同,但是現在的她,每一次照鏡子的時候都能從眼神中發現更愛自己,也提醒自己不要活在別人的嘴裡,嘴巴代表了很多言語,也代表很多說不出的話,但是現在的JOLIN想透過眼神的交流,告訴大家”我能理解妳們的心情! “ 這副吸晴的《真理之口》出自畢業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華人新秀設計師 Shuting Qiu所打造出的作品。搭配真理之口的搶眼橘色蛋糕裙,來自新銳設計師SENSEN LII 的作品,他不但是現任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學生,也是今年紐約時裝週Winner of VFILES RUNWAY 10優勝者, Jolin挑戰連續兩天、超過24小時non stop的拍攝任務,在重視氛圍感及即興演出的攝影師ZHONG LIN的鏡頭要求下,短時間要穿梭在11個場景及11種角色設定中,Jolin表示: 「快人格分裂了,但演得很爽!」11款「怪」「美」的Jolin全新視覺,勢必將引起歌迷的騷動。
殿堂級全造型收錄 一萬本限量精裝版 4款封面200頁豪華寫真日記本
12/5全省7-ELEVEN開始預購
當了粉絲眼中四年的呸姊,這一次回歸華語樂壇,帶來全新的音樂作品[UGLY BEAUTY], 蔡依林似乎又再一次打破了自己的框架,試圖挑戰華語音樂過去很少碰觸的負面情緒以及惡之必要題材,JOLIN再一次透過音樂裡宣揚接受不一樣的自己,致力包容更多愛的模樣,更讓外界期待這一張新作品會帶給華語音樂多大的怪美效應!? JOLIN 最新專輯[UGLY BEAUTY] 怪美精裝版12/5將於全省7-ELEVEN及各唱片通路開始預購,限量一萬套的專輯精裝版共有4種顏色不同封面隨機出貨,大手筆的採用豪華布製外盒包裝,內附贈「殿堂級」200頁的精裝寫真日記本。不惜成本的包裝印刷想讓歌迷「聲」、「色」雙感官都能感受從音樂到視覺的用心。喜歡寫日記的Jolin也期待傳達給歌迷「分享內心」的概念,期待歌迷在這日記本記錄下屬於自己的秘密、關於《UGLY BEAUTY》的感觀&故事!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HheurTBA4g/hqdefault.jpg)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評價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看更多「財務情商」系列~https://pse.is/FD984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安裝心靈防毒軟體,提升自己的「人際免疫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這是我們「財務情商系列專題」的第二集。
今天呢,我想要跟大家聊聊的就是啊,關於23K的鳥工作這件事。這樣的底薪是跟不上通貨澎漲,而且你可能也厭倦了當一個月光族。
當你面對這些的時候,你到底該怎麼樣翻身?
英國的有一位作家叫喬治.奧威爾,他曾經對於「貧窮」這兩個字,下過一個很精彩的註解,他說:「貧窮的本質,就是消滅未來。」
意思就是說喔,人會因爲匱乏,因爲資源的不足,只顧得了眼前的事情,而看不到更寬廣的可能性;甚至於呢,更長遠的未來也跟著被忽略掉。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的vision(願景)讓我們的「稀缺心態」給蒙蔽了。
而關於「稀缺心態」的說明,我很建議你喔,可以找我們前一集視頻,叫做「想要離開鳥工作,你一定要知道這件事」來看一下,這裡面有詳細的解說,我在這裡就不贅述。
當你聽到這裡,你可能會懷疑,上一集的預告,我要教大家怎麼樣離開「鳥工作」;那為什麼我沒有直接教你「轉職的方法」,反而要先跟你談「貧窮」這個觀念呢?
事實上呢,當你一直在使用信用卡、悠遊卡在「嗶小額」消費;在買手搖飲、衝虛擬寶物、排隊吃美食…
讓自己處在收入一進來,就得全部付帳單的「月光族」或「窮忙族」,這樣的狀態的時候,你根本就沒有辦法離開你現在的工作,去到一個待遇更好的地方。
談到這裡喔,或許很多人就會覺得,那是不是我只要有錢,這一切的問題就能夠解決?
所以呢,他拼命的去幹麻呢?去投資啊、去兼差啊,想辦法讓錢能夠賺得更多。於是人們才會說喔:「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
「只要是錢能夠解決的事情,都不是問題,但現在啊我的問題是沒有錢啊…」
這些話聽起來很俏皮、有趣,但事實上喔,當我們不管是說出來,或者是聽到這樣的話,除了苦笑之外,對於現況其實是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
而且呢,當我們根本的問題沒解決,錢越多,需求只會越大。
你會為了讓自己賺更多的錢,就把自己搞得更累、更不開心;於是休假的時候,你就會想要花更多的錢來犒賞自己。
這樣子你聽出來了沒有?惡性循環、如此這般賺越多,它還是沒有辦法幫助你跳脫出,你不喜歡的生活。
因此呢,真正對你有幫助的思維是,無論你的薪水有多少,都有辦法替自己留住錢,讓自己跳脫出「稀缺的心態」,能夠有更多選擇的自由,你才能夠離開得了「鳥工作」。
然而跳脫「稀缺心態」最具體的一個指標,就是讓你的戶頭裡一定要有「存款」。因為有了存款,你才能夠學習新的技能,提高職場的競爭力,找到薪水更好的工作。
因為有了存款,你才會有轉職的準備金,你不會害怕二、三個月內沒有生活費這種問題,你也才有遞辭呈的底氣啊!
而最有效能夠「留住存款」的方法,就是學好兩個字~「理財」。
如果你根深蒂固的認為,月光族就沒有辦法理財,那麼我會建議你,你看到這裡就可以停了,不要浪費時間了!
因為你已經被「稀缺心態」蒙住自己的雙眼,不管我講得再多、再好,你也看不見更長遠的未來。
但是如果你願意拆下眼前的「國防布」,相信你薪水再低,都可以學好理財,那麼今天你將會知道,其實理財,真正要整理的不是錢,而是你的「慾望」。
當你把這個觀念搞清楚之後,你就會發現存錢其實並不困難,而且你會開始在面對生涯規劃的時候,會更有概念、更有幫助。
在我的學員裡面,有很多職場上的上班族,他們每個月最開心的時候,就是發薪水那一天。
畢竟上班族很辛苦喔,收入進來的時候,當然就要爽爽的花錢嘛!買個3C產品啊、買幾件漂亮的衣服啊,才能撫慰自己疲憊又受傷的心靈嘛!
更何況這些錢都自己賺的啊,我認真工作三十天之後,適時的犒賞自己,人之常情嘛!如果連這種錢都不能花,太說不過去了喔!
不過在這裡,我想邀請你想一想,當你花錢的時候,能夠分得清楚哪些是你真正的「需要」,而哪些只是你的「想要」嗎?
在電影喔《鬥陣俱樂部》裡面,有一句臺詞非常的經典,它說喔:「我們常常做著自己很討厭的工作,但只是爲了買我們不需要的東西。」
聽到這裡,不知道你的腦子裡浮現什麼畫面,或者是想到了誰?
雖然購物平台不斷的在告訴你:「不要在最美的季節拼命的省錢,你只會省到又老又醜。」
但回神一下好不好!如果你真的想要換工作、求翻身,我要告訴你喔,「如果不在最美的季節裡搞定自己的欲望,你再會賺錢也只是『瞎忙』啊」。
更可怕的是,你還可能因為自己沒有意識到,其實欲望需要「管理」,而不斷的把自己的肩頭上的擔子越加越重。
覺得這個該買啊、那個該花,拼命賺錢,賺再多也填不滿帳單膨脹的黑洞;到最後掉入被錢追著跑的老鼠圈裡面,不斷不斷的奔跑。這難道是你想要的嗎?
我自己也年輕過,看得出來厚!所以很懂得想要花一仟塊,都要思前想後、再三斟酌這樣的人生,這樣的感覺很憋屈啊…說多憋屈就多憋屈。
只是,我想邀請你更仔細的想一想,當你花掉一仟塊,買了張PUB的入場卷之後,跟著音樂的擺動、動次動次,聽主持人說笑話,或許你真的會為你的職場生涯,這個苦悶舒壓。
但是花了這筆錢之後,你的鳥工作有因此變好,或是你的慣老闆帶給你的痛苦,就消失了嗎?是不是在這歡樂之後的空虛,才叫人更是孤單寂寞覺得冷啊!
照道理來講,歡樂之後應該會開心啊?但為什麼人會那麼複雜,明明都已經享受了歡樂,但卻還感覺不到扎扎實實的開心呢?
其實說穿了喔,一時的歡樂,就像是蓋在沙地上的城堡,不管再怎麼壯觀雄偉,也沒有辦法讓人安穩的住它一輩子,不是嗎?
說一個史上最欠救援的好萊塢明星,猜猜他是誰?麥特戴蒙嘛!
他主演很多電影,像是《絕地救緩》啊、《搶救雷恩大兵》啊,他是不是一直都在「被救」的過程?
看過他的電影都知道喔,麥特戴蒙尤其是《絕地救緩》。他在火星上面非常的辛苦,特別是他不小心燒掉自己的農作物,他還必須用現有的資源,幫自己撐到救援來。
所以呢,他必需採取的策略,就是他一天只能吃四分之一的馬鈴薯,馬鈴薯不大啊…才能夠維持他最基本的能量。
但是他為什麼願意這麼做?因為他很清楚,肚子餓是一時的,更重要的是救援來之前,他要能夠活下來、要能夠保持呼吸啊!
所以在我多年教學、教練的過程當中,我看到很多人能夠成功的翻身、成功的轉職,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跟麥特戴蒙一樣,他們可以等到回地球之後再吃飽,這樣子是一種「延宕滿足」的能力。
那麼現在對你來說,更重要的事情是什麼?你想要辛苦三、五年,還是不知不覺的窮忙一輩子?你可以為自己做個決定。
我自己和嘉玲在創立「啟點文化」之前,我們也都曾經歷過這樣的過程。
像是嘉玲,她原本在學校教書教的好好的,但因為她不喜歡體制的生活,所以呢她很清楚總有一天她要離開。
當她察覺到這件事情之後,她開始很有意識的控制自己的慾望、存錢,讓自己有靠山,讓自己能夠有那個「底氣」、敢辭去教職的工作,去探索更大的未來。
所以,如果你現在對工作也不滿意,我們不要要求自己一次「翻身」,但是你可以有計畫的慢慢「轉身」啊,這是重要的喔!
所以在下一集的節目裡,我會跟你分享簡單、好懂的理財方法,幫助你準備好轉職的靠山,做好財務的水土保持,修補好那些讓你一直漏財的洞。
讓你能夠更有效率的建立好自己的財庫,讓你不必是個有錢人,但是就可以去做你真正想做的事,不再為錢煩惱傷神。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精心製作的內容。
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無論是線上課程、還是實體課程,我們都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創造生命的更多可能性。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vmmjA8GWS0/hqdefault.jpg)
音樂情緒心理學 在 【CASE說書人】《音樂認知心理學》#蔡振家- YouTube 的八卦
音樂 【說書人】蔡振家國立臺灣大學 音樂 學研究所專任副教授【主持人】周雲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特約主持人【選書】《# 音樂 認知 心理學 》作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