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編號 50,第二樂章:主題與變奏 稍快的行板
這三位音樂家都活躍於當今樂壇,也多次在國際比賽中獲獎!
周穎|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汪奕聞|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李孟坡|韓國尹伊桑國際大提琴大賽亞軍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浪漫樂派的代表性音樂家,承襲德奧古典音樂一脈的音樂風格,優美的旋律與親和的音樂性,深受聽眾的喜愛。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原稿中寫下《懷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為了紀念在1881年3月23日過世的好友:鋼琴家尼可萊‧魯賓斯坦 (Nikolai Rubinstein,1835~1881)。
柴可夫斯基在給其贊助者梅克夫人的信中寫道:「......聆聽任何一首鋼琴三重奏對我都是種折磨。我認為,鋼琴只有在三種情況下能扮演好它的角色:獨奏、與交響樂團協奏、伴奏-我是指它完全做為背景音樂。」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他的想法有了改變。「......儘管還是抱持這種反感,不過我想我應該要挑戰一些我至今仍未接觸過的曲種。我已經開始創作一首三重奏,雖然我不知道它最終會不會成功。」
魯賓斯坦是俄國重要的鋼琴家、莫斯科音樂院的創辦人,也是柴可夫斯基的好友,在柴氏自音樂院畢業後邀請他於莫斯科音樂院任教。柴氏原本打算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交給魯賓斯坦修訂與首演,但卻收到他嚴厲的批評,轉由題獻給德國指揮家漢斯·馮·畢羅。儘管如此,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仍為紀念兩人的友情而寫了這首鋼琴三重奏,於1882年在魯賓斯坦逝世周年追悼音樂會上首演。
這首a小調鋼琴三重奏是獨特的創作。它只有兩個樂章,而非傳統的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悲歌小品(Pezzo Elegiaco),甚中板─精確的快板(Moderato assai - Allegro Giusto)。樂曲開頭由大提琴演奏悲歌般的優美旋律,整個樂章的氣勢宛如管弦樂曲一般,充分展現出柴可夫斯基的功力。第二樂章主題與變奏(Tema Con Variazoni)由主題與十一段變奏,在加上重要且龐大的尾奏同時也是第十二段變奏共同組成。本樂章是柴氏所有運用鋼琴的作品中最難征服的一首。尾奏樂曲情緒逐漸沸騰伴隨著轉入小調的哀慟,帶出第一樂章的悲歌主題,三種樂器聲音交織、彙整成糾人心弦的送葬曲,獻給離開人世的好友。
奏出福爾摩沙2018年年度音樂會,延續以往臻善台灣音樂圈精神,於年底12/22(六)晚上於台北,及12/28(五)晚上7:30在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到世界頂尖的新秀與本土年輕音樂家共同碰撞、合作,希望將台灣音樂家推向國際,並擦出不同的火花,帶給聽眾更高品質的享受。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AcNaEh
【票價】500/1000/1500
【演出曲目】
孟德爾頌:a小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
蕭士塔高維奇:g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57
孟德爾頌:c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66
【演出音樂家】
周穎|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汪奕聞|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嚴子晴|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鄭恩麒|美國寇蒂斯音樂院畢業
Boris Borgolotto|美國Fischoff室內樂大賽首獎
Marc Girard Garcia|巴黎國立高等音樂舞蹈學院
Ian Barber|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演奏家文憑
【優惠資訊】
11/15前購票享早鳥票85折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310的網紅伊格言Egoyan Zhe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I...
韓德爾創作背景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八卦
精彩音樂會回顧與音樂會預告~
綻放II-奏出福爾摩沙2017年年度音樂會
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編號 50,第一樂章:悲歌小品,甚中板─精確的快板
演出音樂家:
周穎|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汪奕聞|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李孟坡|韓國尹伊桑國際大提琴大賽亞軍
奏出福爾摩沙2018年年度音樂會,延續以往臻善台灣音樂圈精神,於年底12/22(六)晚上於台北及12/28(五)晚上7:30,邀請到世界頂尖的新秀與本土年輕音樂家共同碰撞、合作,希望將台灣音樂家推向國際,並擦出不同的火花,帶給聽眾更高品質的享受。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AcNaEh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浪漫樂派的代表性音樂家,承襲德奧古典音樂一脈的音樂風格,優美的旋律與親和的音樂性,深受聽眾的喜愛。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原稿中寫下《懷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為了紀念在1881年3月23日過世的好友:鋼琴家尼可萊‧魯賓斯坦 (Nikolai Rubinstein,1835~1881)。
柴可夫斯基在給其贊助者梅克夫人的信中寫道:「......聆聽任何一首鋼琴三重奏對我都是種折磨。我認為,鋼琴只有在三種情況下能扮演好它的角色:獨奏、與交響樂團協奏、伴奏-我是指它完全做為背景音樂。」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他的想法有了改變。「......儘管還是抱持這種反感,不過我想我應該要挑戰一些我至今仍未接觸過的曲種。我已經開始創作一首三重奏,雖然我不知道它最終會不會成功。」
魯賓斯坦是俄國重要的鋼琴家、莫斯科音樂院的創辦人,也是柴可夫斯基的好友,在柴氏自音樂院畢業後邀請他於莫斯科音樂院任教。柴氏原本打算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交給魯賓斯坦修訂與首演,但卻收到他嚴厲的批評,轉由題獻給德國指揮家漢斯·馮·畢羅。儘管如此,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仍為紀念兩人的友情而寫了這首鋼琴三重奏,於1882年在魯賓斯坦逝世周年追悼音樂會上首演。
這首a小調鋼琴三重奏是獨特的創作。它只有兩個樂章,而非傳統的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悲歌小品(Pezzo Elegiaco),甚中板─精確的快板(Moderato assai - Allegro Giusto)。樂曲開頭由大提琴演奏悲歌般的優美旋律,整個樂章的氣勢宛如管弦樂曲一般,充分展現出柴可夫斯基的功力。第二樂章主題與變奏(Tema Con Variazoni)由主題與十一段變奏,在加上重要且龐大的尾奏同時也是第十二段變奏共同組成。本樂章是柴氏所有運用鋼琴的作品中最難征服的一首。尾奏樂曲情緒逐漸沸騰伴隨著轉入小調的哀慟,帶出第一樂章的悲歌主題,三種樂器聲音交織、彙整成糾人心弦的送葬曲,獻給離開人世的好友。
奏出福爾摩沙2018年年度音樂會,延續以往臻善台灣音樂圈精神,邀請到世界頂尖的新秀與本土年輕音樂家共同碰撞、合作,希望將台灣音樂家推向國際,並擦出不同的火花,帶給聽眾更高品質的享受。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AcNaEh
【時間地點】
12/22(六)19:30台北誠品表演廳
12/28(五)19:30臺中國家歌劇院
【票價】500/1000/1500
【演出曲目】
孟德爾頌:a小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
蕭士塔高維奇:g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57
孟德爾頌:c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66
【演出音樂家】
Trio Zadig鋼琴三重奏|11項國際大賽獲獎
周穎|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汪奕聞|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嚴子晴|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鄭恩麒|美國寇蒂斯音樂院畢業
【優惠資訊】
11/15前購票享早鳥票85折
※上述曲解由張嘉心撰文
韓德爾創作背景 在 古典好好聽 Classicalmusic to go Facebook 八卦
精彩音樂會回顧與音樂會預告~
綻放II-奏出福爾摩沙2017年年度音樂會
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作品編號 50,III.變奏終曲與尾奏 Variazione Finale e Coda
演出音樂家:
Nancy Zhou|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Evan Wong|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Mon-Puo - Cellist|韓國尹伊桑國際大提琴大賽亞軍
奏出福爾摩沙2018年年度音樂會,延續以往臻善台灣音樂圈精神,於年底12/22(六)晚上於台北及12/28(五)晚上7:30,邀請到世界頂尖的新秀與本土年輕音樂家共同碰撞、合作,希望將台灣音樂家推向國際,並擦出不同的火花,帶給聽眾更高品質的享受。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AcNaEh
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1840~1893)是浪漫樂派的代表性音樂家,承襲德奧古典音樂一脈的音樂風格,優美的旋律與親和的音樂性,深受聽眾的喜愛。這首曲子是柴可夫斯基唯一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原稿中寫下《懷念一位偉大的藝術家》,為了紀念在1881年3月23日過世的好友:鋼琴家尼可萊‧魯賓斯坦 (Nikolai Rubinstein,1835~1881)。
柴可夫斯基在給其贊助者梅克夫人的信中寫道:「......聆聽任何一首鋼琴三重奏對我都是種折磨。我認為,鋼琴只有在三種情況下能扮演好它的角色:獨奏、與交響樂團協奏、伴奏-我是指它完全做為背景音樂。」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他的想法有了改變。「......儘管還是抱持這種反感,不過我想我應該要挑戰一些我至今仍未接觸過的曲種。我已經開始創作一首三重奏,雖然我不知道它最終會不會成功。」
魯賓斯坦是俄國重要的鋼琴家、莫斯科音樂院的創辦人,也是柴可夫斯基的好友,在柴氏自音樂院畢業後邀請他於莫斯科音樂院任教。柴氏原本打算將第一號鋼琴協奏曲交給魯賓斯坦修訂與首演,但卻收到他嚴厲的批評,轉由題獻給德國指揮家漢斯·馮·畢羅。儘管如此,在魯賓斯坦逝世後,仍為紀念兩人的友情而寫了這首鋼琴三重奏,於1882年在魯賓斯坦逝世周年追悼音樂會上首演。
這首a小調鋼琴三重奏是獨特的創作。它只有兩個樂章,而非傳統的三個樂章。第一樂章悲歌小品(Pezzo Elegiaco),甚中板─精確的快板(Moderato assai - Allegro Giusto)。樂曲開頭由大提琴演奏悲歌般的優美旋律,整個樂章的氣勢宛如管弦樂曲一般,充分展現出柴可夫斯基的功力。第二樂章主題與變奏(Tema Con Variazoni)由主題與十一段變奏,在加上重要且龐大的尾奏同時也是第十二段變奏共同組成。本樂章是柴氏所有運用鋼琴的作品中最難征服的一首。尾奏樂曲情緒逐漸沸騰伴隨著轉入小調的哀慟,帶出第一樂章的悲歌主題,三種樂器聲音交織、彙整成糾人心弦的送葬曲,獻給離開人世的好友。
奏出福爾摩沙2018年年度音樂會,延續以往臻善台灣音樂圈精神,邀請到世界頂尖的新秀與本土年輕音樂家共同碰撞、合作,希望將台灣音樂家推向國際,並擦出不同的火花,帶給聽眾更高品質的享受。
【兩廳院售票】https://goo.gl/AcNaEh
【時間地點】
12/22(六)19:30台北誠品表演廳
12/28(五)19:30臺中國家歌劇院
【票價】500/1000/1500
【演出曲目】
孟德爾頌:a小調第二號弦樂四重奏,作品13
蕭士塔高維奇:g小調鋼琴五重奏,作品57
孟德爾頌:c小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作品66
【演出音樂家】
Trio Zadig鋼琴三重奏|11項國際大賽獲獎
周穎|上海艾薩克‧斯特恩國際小提琴比賽首獎
汪奕聞|日本仙台國際音樂大賽鋼琴組銀獎
嚴子晴|交通大學音樂研究所
鄭恩麒|美國寇蒂斯音樂院畢業
【優惠資訊】
11/15前購票享早鳥票85折
※上述曲解由張嘉心撰文
韓德爾創作背景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破案神探 #網路霸凌 #正義魔人
─────────
☞〈深淵也凝視著你〉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1/11/%E6%B7%B1%E6%B7%B5%E4%B9%9F%E5%87%9D%E8%A6%96%E8%91%97%E4%BD%A0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
《破案神探》(Mindhunter,或譯「心靈獵人」)是一齣美劇,背景設定於1978年,聯邦調查局FBI剛剛成立「犯罪行為科學」研究部門。曾是人質談判專家的主角霍頓‧福特訪查了全美已入獄服刑的連環殺人犯,從他們的口述生平,解析心理動機和行為模式;並試圖藉由這些資料,對類似的案件,找出破案線索。
這「行為科學研究部門」很快獲得上司支持,並協助各地州警成功偵破了數起懸案。霍頓‧福特探員也因此擒獲了「現代福爾摩斯」的美譽,運籌帷幄,自信滿滿。直到有一天,他遭遇了職業生涯中第一道個人難題:他發現了一名小學校長的不當行為。羅傑‧韋德校長,年約五十多歲,服務於榭蒂蘭恩小學數十年,辦學有聲有色,春風化雨,頗獲好評。然而他長期有個怪異行為:他喜歡搔癢小孩的腳底。每當小朋友們打架、不聽話或假裝腳痛不想上學時;韋德校長便把他們叫進校長室,搔癢腳底作為處罰;事後還給他們五分錢做為獎賞。這些孩子們完全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往往是笑著離開的──因為會癢嘛,而且那又有點好玩。這看來頗具創意,但同時卻又如此可疑。對,校長把微罪懲罰給「遊戲化」了,藉此減輕被懲戒者的受辱感;但依舊保留了「懲戒」這個名目。但有少數老師和家長質開始心生疑竇:這外表看來一本正經、且素來受人景仰的校長大人,該不會是個變態蘿莉控或正太控吧?
根據自己訪談眾多殺人者的經驗與直覺,自信滿滿的福特探員斷定:愛對孩子搔癢的韋德校長,顯然就是個變態,他的不當行為正預示著他「即將」犯下重罪──儘管此刻除了少數老師與家長的主觀憂慮外,沒有任何明確犯罪跡證。福特探員堅持向教育主管機關告發此事。這導致韋德校長火速遭到革職,被迫離開教育界。然而事後,校長太太找到福特探員,聲淚俱下指控他催毀了韋德校長的清譽與人生,平白毀了韋德一家的幸福生活。一名橫遭剝奪一生摯愛之志業的教育家,一夕之間淪為過街老鼠。比起陷入的經濟困境,無形損失更為可怕:好友疏遠了他們,外出採買時承受無止盡的竊竊私語和懷疑的目光,再也沒有人願意和校長一家說話。
羅傑‧韋德真是個變態嗎?福特探員的「預測」或「防患未然」,是正確的嗎?直至第一季結束,劇中情節尚未帶來確切的答案。
然而伊格言說,這現象正像是尼采的一句名言:當你凝視深淵,深淵也凝視著你。伊格言解釋:容我們稍稍「偏移」或「延伸」一下這句話的涵意──福特探員對連環殺手的訪談,正是站在正義、科學、法律的彼岸在凝視這些深淵。然而凝視的過程,卻也難免被深淵「回視」。有時候,當深淵裡的罪惡太過龐大、恐怖,乃至挑戰人類良知與文明之底限,作為一名研究者,想要對它產生「理解」和「同理」(就像片名:Mind Hunter:一邪惡變態心智之獵取者,「心靈獵人」),往往必須親身涉險,仔細揣想這些人類極惡者的心智。而付出的代價或許正是──讓自己變得跟他們很像......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韓德爾創作背景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
☞〈直子的心及其變奏──駱以軍〉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5/02/%E3%80%8C%E7%9B%B4%E5%AD%90%E7%9A%84%E5%BF%83%E3%80%8D%E5%8F%8A%E5%85%B6%E8%AE%8A%E5%A5%8F%E2%94%80%E2%94%80%E9%A7%B1%E4%BB%A5%E8%BB%8D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駱以軍 #小說 #推薦書
─────
愛的核心秘密是什麼?生命的存在,有什麼理由和邏輯嗎?
你知道打遊戲也可以打得「很哲學」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直子的心」及其變奏──破解駱以軍〉。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故事來自台灣作家駱以軍的「早期經典」〈降生十二星座〉。
背景是一九八〇年代末期,一個沒有網路、沒有手機、電腦遊戲僅能單機運行,無法連線,滿街都還是電動玩具店的年代。
敘事者「我」進入「滿妹」開的酒吧「滿妹的店」,玩起一款老game「道路十六」。
「道路十六」是什麼?簡單說來,畫面有4╳4共十六個迷宮格,形成十六個地形各異的小世界;
而逃逸者(遊戲者駕駛的賽車)必須在其中躲開追逐者(警車)的追緝。其中免不了有錢袋、泥淖、錦標旗等賞罰物件;
克服了一個迷宮格之後再進到下一格繼續。
然而,敘事者「我」卻發現,在畫面右下角的迷宮格,亦即十六個迷宮格之一,居然並無入口。
沒有入口,無法進入──這麼說來,缺損的「道路十六」不是該叫做「道路十五」才對嗎?
敘事者「我」和酒吧老闆娘「滿妹」談起這件怪事。怎麼一個好好的game,卻硬是有著這奇怪的缺陷?
然而後來他們得知,根據《一九八二年電動年鑑》的說法,迷宮之所以沒有入口,原來是程式設計師刻意為之:
「『道路十六』的原設計者是一個叫做木漉的年輕人,這道程式上市之後三個月才被人發現出了問題,也就是第四格沒有缺口無法進入。至於是木漉刻意設下的一格空白,還是程式設計中途因他瞌睡而發生的錯誤,沒有人能知道,因為木漉在『道路十六』推出後一個禮拜,就在自己的車房內自殺了。總公司找了木漉生前的好友,也是他們電動程式圈子裏另一個數一數二的高手,一個叫做渡邊的傢伙。
「這個渡邊,嘗試著把木漉設計的程式叫出,卻一籌莫展,原來有關第四格部份的程式,被木漉單獨用密碼鎖住了。年鑒上還透露著另一段關於這兩個程式設計師之間的一段秘辛:似乎是在木漉死去之後──或許在他生前便已暗潮洶湧地進行──渡邊愛上了木漉的妻子,一個叫做直子的女孩……
「渡邊沒有辦法拆開鎖住第四格入口程式的密碼,但他也不是省油的燈,就另外設計了一套進入第四格的入口程式,但這個入口,他只好把它放在別的格子的迷宮裏了。不知道有沒有人找到這個入口,但顯然確實是有這麼個入口,可以進入第四格裏。年鑒上提到,渡邊替這個看不見入口的第四個格子,取了一個暱稱,叫做『直子的心』。而且,他在『道路十六』上市一周年的那一天,也在自己的家裏自殺……」
木漉、渡邊、直子,三個人名其實來自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三位主角。這是駱以軍暗藏的典故。
而隨著故事峰迴路轉,在〈降生十二星座〉裡,我們終於找到了方法進入了那第四格,那「直子的心」......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韓德爾創作背景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2/08/%E6%88%91%E5%8F%AB%E4%BC%8A%E6%A0%BC%E8%A8%80%EF%BC%8C%E9%80%99%E4%B8%8D%E6%98%AF%E6%88%91%E7%9A%84%E6%9C%AC%E5%90%8D%E2%94%80%E2%94%80%E4%BF%9D%E7%BE%85%E2%80%A7%E5%A5%A7%E6%96%AF%E7%89%B9%E3%80%8A%E7%B4%90%E7%B4%84%E4%B8%89%E9%83%A8%E6%9B%B2%E3%80%8B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保羅奧斯特 #紐約 #文學
─────
你相信自己是個特別的人嗎?還是你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真是這樣嗎?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老師的文章〈我叫伊格言,這不是我的本名──保羅‧奧斯特《紐約三部曲》〉。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
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Paul Auster)的《紐約三部曲》由〈玻璃城市〉、〈鬼靈〉與〈禁鎖的房間〉三部中篇所構成,〈禁鎖的房間〉為壓卷之作。小說以第一人稱「我」作為敘事者;故事環繞著「我」與失蹤的童年摯友范修展開。作者奧斯特刻意隱去了「我」的名字──讀者們只知道「我」是小說中向讀者訴說故事的人,但並不知道「我」的具體姓名。請注意:這件事有著關鍵性的意義。
故事描述「我」的童年摯友──天才作家范修留下了兩大箱作品手稿,拋下美麗動人且即將臨盆的妻子蘇菲,突然消失於茫茫人海之中。這極可能是個預謀,因為「我」和范修長大後其實早已失聯許久,唯一可知的共同點是,二人同為作家。當時「我」寫作事業堪稱順利,是個小有名氣的雜文作者,被視為「評論界的明日之星」。然而儘管頗受器重,「我」可不見得那麼瞧得起自己。他是這樣說的:
剛開始,我也期待自己成為偉大的小說家,能寫出撼動人心的作品。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這個可能性越來越小。我並沒有與生俱來的天賦,可堪寫出曠世巨著。有時候我甚至會告訴自己,放棄這個春秋大夢吧!就這樣繼續寫些雜文,容易多了。賣力一點,一篇接著一篇,好歹可以餬口飯吃。
我還不到三十歲,卻已經小有名氣,也開始寫作詩與小說的評論。電影、舞台劇、藝術展、音樂會、書,甚至球賽,都有人來找我寫評論。世人給我的評價是「評論界的明日之星」,但在我的內心,我覺得自己心態老邁,而且江郎才盡。我所做的,不過是一些無用之物。好像一盤散沙,風一吹,就會灰飛煙滅。
伊格言分析:這些關於「我」的背景細節設定其實意味深長──一位覺得自己一輩子寫不出偉大作品,高不成低不就的作家。在此,「我」的「個體殊異性」在這樣的身份設定中被徹底壓縮,成為幾何上無體積無重量的一個點。對,我們其實並不特別;這世上絕大多數的人,很可能都不特別。事實無比殘酷:只有極少數人具有驚人的才能。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平庸的,他們的生命歷程也難免平庸;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匿逃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平庸命運之外。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