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人生拚圖》
* 如果我們每天醒來皆告訴自己,生命終有一天必須散會。在生命尚未結束前,我們絕不會像多數日子、多數狀況下,把有限的生命任意拋棄,如同拋棄一片果皮。
不久之後,我們都將慢慢變老,然後離開人生舞台……
請不要懷疑,每一個人皆如此。
你的時間真的有限,一格一秒,一分一流逝,請不要浪費沈浸悲傷裡。
記得,在該微笑的時候微笑,在該歡樂的時候歡樂。勇敢踏上所有的生命旅途,年年月月,分分秒秒,直到最後向世間致上最後的留戀,我們才好好無憾地離開。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不要活著沒事刁難自己,生活不是刁難,而是雕刻。
別沒事幹,一點失戀、小災小難、父母和你衝突、孩子摔門而去……就以為世界拋棄了你。
其實世界壓根沒離開你,是你雖活著,卻選擇離開了世界。
當我們真正面對死亡,才開始真正懂得如何愛自己。
我們不再犧牲自由時間,不再勾畫什麼誇耀的明天。
今天的自己,只做有趣和快樂的事,做自己熱愛、心中歡喜的事。
用自己的方式,以自己的旋律。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練習和死亡對話》
*如果你問我:人最好的年華是什麼時候?青春?童年?或者中年?我的答案:都不是。人最好的年華是,當你體悟死亡的智慧時。—陳文茜
* 訓練你的眼睛只對美好的事物睜開。
把人生當長跑選手路途上的欄桿,跨過了是順利,跌倒了叫經常。倒下後若沒什麼殘疾大傷,望著天空、陽光、白雲……你仍享受著陽光的照耀,白雲向你打著招呼,它本會出現,時間到了也會離開。至於摔倒了,跑不到終點,又如何? —陳文茜
* 什麼是青春?20 到 30 歲?15 到 25 歲?20 至 40 歲?依照日本文學家三島由紀夫的定義:青春就是未得到某種東西的心理狀態,於是形成渴望、形成憧憬、形成可能性。
儘管眼前埋伏廣袤的原野和恐懼,儘管還一無所有,但在幻想中,卻感覺自己擁有一切,那就是青春。
所以,青春無關年齡,有關恐懼和計算,有關安逸與逃避。
因此若你才 20 歲,已沒有了幻想,你的人生其實已經沒有了青春。
若你已 60 歲,你仍在創新,仍想擁抱新的生活方式,你還「青春」!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生命的過程本來注定是由激越到安詳,由絢爛到平淡。一切情緒上的激蕩終會過去,一切色彩喧嘩終會消隱。
如果你愛生命,你該不怕去體嘗,甚至珍惜那激越絢爛的快感。
或許此刻「青春」的你,正接收了生命從開始萌生到穩健成熟這期間的種種苦惱、掙扎、失望、貧窮、焦慮、怨仇和哀傷,但你也同時容納了它們的歡樂、得意、勝利、收穫和頌贊。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人們初次品嘗青春滋味的時候,並不知道只要抱持幻想,貧窮的滋味也是甜的;永遠都是離別青春後,才對青春渴望、遺憾、追念……
那時的滋味,即使坐擁財富,也是苦的。
青春是一棵樹,愛與希望是它的根,需扎扎實實地扎根入土裡,智慧與愉悅的枝葉才能招展,無論是風雨或藍色天空之下。
願你永遠青春。
願我永遠不老。
—-陳文茜《給逆境中的你》
* 給自己一點時間,別害怕重新開始。——威爾·鮑溫
* 《原來為愛奔波,是一種幸福》
站在窗台前,星星還在,卻找不到月亮。我環繞屋子一圏,不甘心,跑到頂樓,山在、雲在、點點星光在,月亮真的不在了。
你是否和我一樣,在喪失親人或是親近的生活伴侶後,執著的找月亮?你已失去太多,不相信月亮也會離開。你放下了喪失摯愛之痛,生活卻一下子空了,惶惶不安,不知道做什麼?
然後才想起,原來前陣子那段為愛奔波的日子,是多麼甜蜜的回憶,多麼飽滿的人生。
當時的你,可能把日子過到張力十足,每一分一秒都可能改變結果。你甚至偶爾會感覺疲累不堪,沒日沒夜地心擱在那裡,沒有一刻是放心的。
這個讓你奔波的,可能是你的爸爸,你的媽媽,你的伴侶,或是和我一樣你的毛小孩。
人們都說:久病無孝子,這話說的刻薄,但如果它是形容子女為父母奔波醫院往返照顧時免不了的精神疲憊,倒是有幾分事實。
我是一個不喜歡生活被手機打擾的人,但是當成吉思汗病危住院時,我開始天天把手機放在身邊,夜裡擱在枕頭旁。
任何訊息可能都關乎它的生命:五天之後,清晨五時五十分,台大動物醫院打電話至我的手機,我看到號碼顯示,已知道答案,我可憐的寶貝,走了。
之後我居然就忘了把手機放回書桌上,這樣的日子斷㫁續續,經過兩個星期,我才慢慢回復正常生活軌道。
老天爺簡直就是和我開玩笑,莫名其妙走了一個毛小孩,又意外兩週再走一個,然後不過一個月又八天,南禪寺深夜病危。
從今年1/12至5/2日,我每日奔波醫院、工作之間,有一段時間她的病情比較穩定,我讓她白天、夜晚都到醫院治療,然後回家睡覺。
為了給她一個安全的睡覺環境,我走到麗嬰房,臉色如死魚,沒有一點笑容,我急著要一張床,而且有紗罩,這樣才能給我的寶貝足夠的氧氣,並且可以排出二氧化碳。和店員溝通時,她當然不能理解我的沮喪,推銷一些為迎接嬰兒誕生的歡樂裝置,例如旋轉的木掛鈴鐺,我當時感覺快要窒息,至今我都記得自己如何不耐地打斷她,告訴她我要什麼,趕緊打包,我沒有時間了。
快!快!快!
因為之後,我們還得去取朋友診所好心提供的大小氧氣瓶⋯⋯已經下午五點,別人快關門⋯⋯
那段回家睡覺的日子,總是兩桶氧氣瓶,一個開,一個備用,一樓門口,還有車上,都各有一個小氧氣瓶,萬一不行,半夜送她回醫院急救。什麼都要準備好,每個人都要背好各種狀況的SOP。
錄製節目工作時,若有空檔,我立即找手機,想要瞭解她的最新血檢,是否有什麼狀況。
每天晚上我會根據血檢,調整她的食物,尤其肉的比例。每週一、三、五,總是得跑好幾趟才能買到沒有油花的菲利牛排,為南禪寺做她最愛的牛肉泥。我問了大醫院治療人的營養師,也不斷找腎衰竭的患者食品,可是南禪寺有溶血症,又臥床,我需要金針茹、鳳梨、牛肉來解決她的部分問題。
每日工作完了,不管是九點、十點、十一點,我總是拜託醫院,讓我探望她。在動物醫院,我見了人,即話說個不停,其實我知道,我並不正常,因為我的內心非常焦慮。
而且恐慌。
在南禪寺後期幾天,我每天早上五點五十分左右一定嚇醒,拿起手機,看自己是否錯過了什麼。那是成吉思汗走的時間,他孤伶伶沒有人陪伴,躺在冰冷的櫃子裡,喘不過氣來,痛苦地走了。從此清晨五點五十分成為刻劃我潛意識最重要的大笨鐘。
過去的四個月,我強顏歡笑,勉強工作,內心其實脆弱無比。我終於如此親切地感受為什麼我的學姊牛湄湄照顧失智父母,最後會得恐慌症,而且關了她的律師事務所。她告訴我,在法庭,法官叫她的名字,她已經到了幾乎說不出話一一而她自己以前也是法官。
精疲力竭時,免不了沒有耐性,同事做錯事,尤其害怕他們給錯藥,我經常處在崩潰邊緣。
雖然我每天如常工作,説笑話,問大家:今晚要吃什麼?笑瞇𣉢的表情下,我的心,痛到自己不敢碰觸。甚至累到極點時,會回頭想:小甜點突然走了,成吉思汗五天瀟灑告別,何嘗不是一種「孝順」。
這樣的念頭,對南禪寺當然不公平。是她撐在那裡,受苦、寂寞,使媽媽有足夠的時間接受她,再離去,再失去一個孩子。
南禪寺走後,我的人生重心,一下子沒了,下了班若有所失的回家:有時候想去醫院看短尾白,怕過了探病時間,太打擾醫院,醫療人員不高興。已經習慣奔波的腳,慢慢慢慢停下來:七上八下的心,也慢慢安靜下來。
可是我卻覺得這樣的人生,不是喘了一口氣,解脫了,我感覺自己的身體好像破了一個大洞。
我開始思念南禪寺17歲的一生,然後發現我們情感最靠近的時候,就是最後這四個月。她是我的月亮,我是她的太陽,每天我走進醫院的腳步聲,對她是最美好的音樂,我兩手抱住她,對她是最溫暖的溫度。
每日深夜兩點前,我在她的床邊,唱歌,拍她的頭,是我一天最快樂的時光。
那天有位同事,母親開刀,她也在工作、醫院兩頭奔波,糾心無力。我告訴她自己的經驗:有一天,你會懷念這一切。這段時光,你們最相近,未來會成為你最甜蜜的回憶。
為你所愛的人或是毛小孩奔波,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它很辛苦,可是有一天你會明白:它,多麼彌足珍貴!—陳文茜
* 世間所有的事,都只是一張薄薄的紙。你得小心地踩著它,明白一個道理:不論是人,事,歷史,最好的東西,往往都只是那表面薄薄的一層紙。
所有的人事可能都有它現實不美好的底層,半聰明的人或許一眼即看穿它:真正聰明的人,懂得不要輕易碰觸它。
如果不小心捅破了這層薄薄的紙,底下的內容,多半經不起觀看。
你看穿了一切,未必可以得到什麼:只是撞地自己心傷。
--陳文茜
——圖片:40歲,我的青春歲月最後一哩路,時任鏡報媒體集團及中天電視台董事長
面 對 恐懼 才能 真正擁抱勇敢 在 陳保仁醫師與芙蘿拉 Facebook 八卦
【巨蟹老陳v.s.雙魚陳太】什麼是剝洋蔥
很好~
我喜歡第15集-夫婦的世界
女人自覺且願意幫助她人的橋段
唯有真正自覺後的女人,
才會清楚看見事情的真相
知道下一步自己該怎麼做
這讓我想起幾個月前
我的枕邊人-老陳問我「什麼是剝洋蔥」
我靜靜的看著他..
「我只知道穿衣服會洋蔥式穿法,還有.. 脫法😂,你說你常常在剝洋蔥是講什麼...」他說
我睜大眼睛...繼續靜靜的看著他說..
「你是真心的在問問題嗎?」
「今天你好..... 謙虛😌,開始注意到我,」
喔!老夫老妻
有時修養還來不及修的太好,我的口氣...
好吧!我承認.. 又尻洗了一下😂
「是一種面對自己的方法,一種心理學的說法,人最難的就是面對自己及擁抱自己的缺少」 我說
人的心,像是被層層外皮包裹的洋蔥,
只有一層一層地剝開外皮,
才能看見內心真正的感性和價值觀
但人最困難的地方,就是面對自己
就像是...
假裝睡著的人,真的很難叫醒
我一生都在剥自己的洋蔥
每遇一件事,就剝一次
在這個過程中
仔細觀察自己心理浮現的所有對話、情緒、思維
然後... 看到自己恐懼的真正原因
一開始只能剝一層,眼淚就流個不停,
太辛辣了
但越剝越多層越勇敢,一樣流淚,
還會順便把剝掉的吃一下,
辣中帶甜,有笑著流淚的感覺
不要誤會,是自覺自己進步很開心
「所以,當我跟你說"我最近在剝洋蔥",就是自閉-自我閉關修練的時間到了,為了你人生幸福,給我安靜的空間就行了。」我說
「喔.. 不懂?沒關係,你程度還不夠,我能理解」再補一刀😂...
♓️雙魚陳太的OS:
我在幹嘛啦!小心眼
人生家難得虛心求教
我又忍不住尻洗一下
難怪到現在還在修行
這條人生婚姻修行路
好長呀!😭
#我是芙蘿拉 繼續努力走在婚姻修行的路上
#巨蟹老陳vs雙魚陳太
#老夫老妻的尻洗人生
#2019年10月禾馨員工旅遊
#日本山形縣銀山溫泉
面 對 恐懼 才能 真正擁抱勇敢 在 Facebook 八卦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
這本經典我買的已經是第七刷了
以前看到「最後」這字眼就覺得很感傷
我一直都很抗拒面對結束和分離的感受
就像看電視劇情悲劇收場 我都會特別難受
為了避免這種不舒服的感覺
我總是刻意避開有關生離死別的劇本和故事
而在專注心理哲學研究後 還是有很多幫助的
我以為會帶著掙扎痛苦的感受讀完這本書
雖然依舊能感受難過 但內心意外的平靜
其實當我們接納這些內心恐懼
甚至與脆弱共存 試著擁抱它
反而才會更有力量擊潰甩掉這些我們害怕的事
本書也有提到「當你面對過死亡,你才能真正的活著」
📝活得不快樂 才是最悲傷的事
書中內容主要是作者講述自己與教授的故事
這位耐心、幽默又充滿智慧的老教授提及了很多
在生活中被我們忽略卻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人們總是分不清楚想要與需要,日復一日窮忙著,
汲汲於瑣碎事,一點都不感到踏實快樂,
或逃避自己真實感受,就是因為不知道自己要什麼。
📝Love wins. Love always wins.
愛永遠會得勝
分享才能讓我們得到真正的快樂滿足
給予的不是金錢,而是愛、時間與關懷
你勇於付出和接受愛嗎?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認真生活,勇敢付出,別讓人生留下遺憾
📝Love each other or perish
不相愛 即如死滅
愛是本書核心
我們都需要更多的愛、同理心與惻隱之心。
能感受到這過程就是一個內心充滿愛的老教練
在感染一個逃避面對愛的學生。
連我只是讀了這本書都能接收到深度的愛意與正能量,
彷彿自己也上了一學期充滿愛與哲學的人生課程,
腦海不斷浮現那些有點哀傷但卻風趣溫馨的對話
與場景,感覺到內心與生命的震動,
獲得那溫柔卻堅韌的力量,整個身心靈都淨化了。
剩下的留給你們去閱讀體驗,
相信看完後會重新看待人生,
讀完歡迎和我分享心得哦🤗
建議搭配音樂♪
Nocturnes, Op. 9, No. 2 in E-Flat Major
IG歡迎關注🤗
https://www.instagram.com/viviennelee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