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 can’t reply]
高等法院第一庭的證人席旁,有個矮身木架,擺放了審訊相關的Bundle。 文件夾每個逾吋厚,約五六個排列在書架上,審訊談到那一份文件或證物,便需要從架上的文件夾中取閱出來。法庭很多時間就是消耗在翻查相關文件的程序上。文件夾背脊貼上了白紙告示,註明了這宗案件的編號及控辯雙方名字。
這宗案件為「HKSAR v. TONG Ying-kit」(香港政府v.唐英傑)。香港法庭文書處理,細緻非常。姓氏TONG全為大階英文字母,名字Ying-kit 中大小字母分野,讓人明瞭這組英文字需要連起來理解,但中間的「-」號又剛好分開了兩個中文字的粵語拼音。
唐英傑是誰?去年夏天之前,他不過是一個廿多歲,讀書成續欠佳,曾於台式茶飲店工作,後來到日本餐廳做侍應的香港年輕人。一夜間,他從藉藉無名的青年,變成了一個全港甚至全世界都知道的人。
只因他於港區國安法實施首日,即2020年7月1日,駕駛了一部電單車,被指衝向警方防線,車上插着「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旗幟,成為了港區國安法第一案的被告人。從此命運被改寫。
國安法首案開審後,連日來,歷史學者、政治學家、傳播專家,到庭上解說「光時」口號,是否有分裂國家的意思。然而學歷不高的唐英傑自己想甚麼?他想甚麼和案情有沒有關係?
24歲的唐英傑,身型壯碩,已還押逾一年。在三位穿墨綠色制服的懲教署職員押解下,進入犯人欄。連日審訊,他都穿同一套衣服。深藍色的西裝外套,黑色恤衫,配襯黑色領呔。同色系的領呔和恤衫融為一體,無聊時,他會用手指把玩領呔。
這天是審訊最後階段,控辯雙方律師「結案陳詞」的日子。唐英傑進入犯人欄後,三位法官未出來之前,律師團隊走到犯人欄旁,跟唐英傑商討甚麼。
律師們透過金屬欄柵送了文件給唐,而唐又俯身聆聽意見,多達九人的律師團隊有老有嫰有男有女,圍着犯人欄談笑。有些時候,律師們和唐談得輕鬆,抑壓着的「嘻嘻」聲在寧靜的法庭後方傳出來。
此案關於唐英傑的資料,有時是控方披露,有時是辯方提供,但唐自己沒有選擇出庭作供,只有他一名前僱主出庭作證。這位旺角台式飲品店老闆娘,指唐在社會運動期間擔任急救員,在案發當天約了唐到銅鑼灣吃午飯。
警方則從唐手機裡截取了社交媒體紀錄,對話裡,唐與友人於案發當天,收發過海隧道有設置了路障的資訊,而唐亦提時間「沒有遲,銅鑼灣未聚夠人」的說話。但辯方律師解釋,唐是社運的急救員,當天預備替傷者急救,而也約了友人在銅鑼灣區吃飯。
辯方今天翻出了唐英傑的中學成績表。辯方大狀Clive Grossman(郭兆銘)已達八旬,他手震震,口震震地拿着唐的成績表說:「中三那年,他的中史分數,一百分滿分,他只拿了五十分;全班130人,他考第124。」顯然,郭資深大狀想說明,唐英傑沒可能理解深奧的學術知識。
唐的爛成績,在辯方口中是說明他不知道口號的歷史意義;但對於控方來說,唐英傑在香港接受教育,有讀過中史課,而當日是七一香港回歸日,國安法生效第一天,加上關於國安法的報導已沸沸揚揚,控方周天行專員指,唐不可能不知道這支旗的意思。
周天行請法官翻看一個港島彩色地圖,周天行指出,唐英傑當天開着電單車,從東區海底隧道到港島,卻沒有直接去銅鑼灣,而是先到中環、金鐘、再繞回灣仔,先後經過(周指是衝過)四個警方防線。而從社交媒體截圖可見,唐知道自己在幹甚麼。
周續形容,唐四次被警方防線要求截停,但繼續駕駛,其中一次被射胡椒球也沒停下。控方指,唐非但沒停車,甚至加速,最後令三個警員身體「受嚴重傷害」。而現場圍觀人士拍掌歡呼,可見唐的行為嚴重危害警方及道路使用者安全。
相反,代表唐的辯護大狀郭兆銘則指,唐經過首三條警察防線,沒有直接衝向警察,而是繞開了,而第四次發生意外時,煞車燈一度閃亮。
郭資深大狀認為,「這不是恐怖分子的行為。恐怖分子不會按煞車掣,他也不會在社交媒體約人去吃飯,或帶急救用品出去。恐怖分子自毁之前不會說,我要約人去吃飯。」然而法官們卻指出,證據指當時煞車燈有亮起,但有交通意外專家卻指,其後車速是減慢還是加速沒法知道。
郭資深大狀又指,控方形容三個警員嚴重受傷是誇大了。「電單車不是致命武器,它不是機關槍。他在車上掛着那支旗,可以說是在showoff (炫耀)。但控罪說『嚴重危害社會安全』實在說不上。現場的圍觀人士,在拍掌喝采,那不是感到危險的人會做的事。怎能說公眾安全受威脅呢?」
郭更說,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也不見得受影響。法官杜麗冰此時指出,有證據指當時附近有一對年紀老邁的男女長者,正想過馬路。但郭堅持,沒有人感到危險。
郭資深大狀續指:「那是示威的時候,很多人在街上,街上很多人不滿政府,不滿警察。但說他這個行為嚴重危害社會,達至恐怖活動?說不上。控方引述的警方調查只證明,有人舉『光時』旗,有其他人喊港獨口號,但不能說所有人都同意其港獨訴求。」
控方周天行專員,今天帶出了要理解口號除了參考專家,也要考慮口號的 “ordinary meaning”, “ordinary understanding” 。周專員並引述案例指,常人理解口號意思如何,已可達至煽動入罪理據。
至於爭拗多天的專家意見,控方的周專員認為,包括辯方專家也同意劉智鵬教授對光時的理解(帶有分裂國家意思)是其中一個可行的理解。
周專員指控,辯方雙李專家指「光時」意義抽象又多樣的報告,不可靠又不可信。周專員指,辯方雙李專家(Eliza及 Francis)並非歷史學者,辯方報告裡的研究,也不是特意為此案進行,又指焦點小組的調查員在調查時發問了「引導性問題」。
但辯方的郭大狀則多次強調,法庭要小心不要隨便否定兩位辯方專家意見。「Eliza及 Francis是其領域上具權威的學者,兩人做的研究、著書、教學,均通過嚴謹的學術標準。控方劉智鵬或許是稱職的歷史學家,但劉智鵬教授不是政治學者,也不是政治傳播學者。Eliza及 Francis是真正的專家 (They are experts in real sense) 。」
今天代表辯方發言的郭兆銘資深大律師,年屆八十,眉毛稀疏,胖得有雙下巴,鼻子尖尖,耳朵卻特大。他在英國出生,曾於南非讀書,他嗓子陰柔,以英語提醒法庭:「正正是因為Eliza及 Francis的研究,不是特別為此案而做,而是他們老早以學者身份進行,更顯得他們是獨立而且不偏不倚 (independence and impartiality)。學界一直是這樣做研究,他們的方法受國際學術圈子認可。」
郭資深大狀,不時調整頭頂的假髮,或扯一扯身上的大狀袍,或在說英語的時候伸伸舌頭,舐舐自己乾涸的唇:「希望法庭不會說,這些專家的意見,我不用去理會,指控這些專家們是錯的,甚至說專家們一直不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兩位學者告訴我們,社會運動的口號是抽象的,供人各自解釋,因為口號不只要帶出實質政治訴求,還要表達情感,團結群眾。」法官杜麗冰深思着,嘴唇緊合,神情嚴肅。
郭大狀也提及,控方證人劉智鵬教授,自己曾陪伴嶺大校長現身2019年7月「光復元朗」活動:「劉教授自己出現在『光復』活動,卻說自己不知道活動主題,也堅持自己不是參與者,只是去關心學生,這種說法很令人懷疑(suspicious)。」
控方還指辯方專家一個「關鍵性缺失」在「時間脈絡」不足,即「雙李」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2019年,非案發的2020年。郭資深大狀在自己的總結中幽了對方一默:「吓,時間脈絡的欠缺,好像控方專家犯這個錯誤更嚴重,劉教授指口號意思幾千年不變,他好意思去挑戰辯方專家幾年或幾個月的差距?」
郭資深大狀,肚腩大大,說話帶有老派英式紳士的幽默感。對於控方的指控,例如舉起「光時」旗有煽動成分,是恐怖活動,郭資深大狀攤開他的老人手掌,不住反問: “What? How? Why?”
控方指梁天琦本人支持港獨,故「光時」八字有港獨意思;控方指此八字在中聯辦外被叫喊,故「光時」有分裂國家意思。郭資深大狀連續用英語輕輕而高音地反問,說話時縮起他那佝僂的肩膀,攤開滿佈手筋的手掌: 「“So What?” 梁天琦怎樣想,被告人怎知道?“So What?”中聯辦外的活動,被告人連去都沒有去,他怎知道?」
郭大狀重申了Eliza及 Francis的意思:「口號意思是多元的,抽象的。」他舉起了右手拳頭,舉向天:「正如我喊:『Let’s go out and fight for our rights!』(我們出去爭取權利。英語fight有『打鬥』和『爭取』雙義),你可以理解為我要去寫信給報紙投稿,或參選議會,或者出去打人。一字歧義,是常見之事。」
「Eliza及 Francis提過,發訊者若想表達清晰的意思,會挑選一個意思更清楚的詞,不會選一個抽象的字去表達。『光時』這口號意思不明白,並不像『我們要去打林鄭月娥 (let’s go and beat up Carrie Lam)』那麼明確。」郭大狀語氣在說笑,但法庭裡卻沒有甚麼笑聲。
國安法首審,條文意思如何詮釋,萬眾觸目。這天,法官也曾和控辯雙方討論條文的法律觀點。
代表政府的周天行專員,提到「恐怖活動」罪行時,指出「光時」旗幟是一支帶有「政治議題(political agenda)」的旗幟,會向附近的人宣揚其包含的分裂國家意思,嚴重危害社會。
此時,唯一男性法官陳嘉信提出,根據國安法「恐怖活動罪」相關條文(24條),「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恐怖活動…..即屬犯罪。」陳官指,這條文是談活動(activity)而不是政治議題(political agenda)。陳官強調「的」這個字。而24條的細項指出,活動包括暴力、爆炸、縱火、破壞交通、干擾水電通訊等。
陳官解釋時,杜麗冰點頭。
周專員呢喃回應:「對,字面是這樣。」
彭寶琴插話:「不只是字面,是條例這樣寫,恐怖_的_活動,不是關於政治議題。(Activities intended to cause grave harm to society, not about political agenda)」杜官再點頭。
周堅持自己在提供事件的背景。彭官再重申。「我恐怕這一條法例不是談口號或談追求政治議題,而是關於破壞社會的活動。周先生,你是否接納這樣的解釋?」
周再說,因為唐的行為是針對警察。
彭官及杜官再重申條文是談「活動」。
周最後同意,恐怖活動罪的焦點是在「活動」一字上。
至於關於「光時」口號的控罪,則是國安法20條「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
彭寶琴問辯方,光時口號多義,為何郭大狀說「應當無罪」,兩者關係如何?彭官指出,「煽動」於口號有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指口號在這個考慮了歷史及處境,合理地造成一個事實,是口號有可能去煽動 (capable to incite)。第二部分,是指被告人當時的理解,有沒有犯罪意圖 (Mens Rea刑事意圖)。
而根據控方劉教授的報告,劉也承認,被告人車上插旗時腦海想甚麼他也不知道。於是大家在爭拗第一部分,即「光時」八個字,可不可能在不考慮唐英傑想甚麼的情況下,造成煽動。
郭資深大狀澄清,辯方認為,尤其考慮要對被告人公允,若有其他可能性,根本不應入罪。郭的話是指,這口號太抽象,根本不可能煽動 (the slogan is too vague to incite)。
最後,代表辯方的郭大狀,呈上了唐英傑之前的刑事紀錄,唐曾收過超速和受限制時間駕駛的告票罰款罪行。彭官指,現時唐被告三項罪,兩項和國安法有關,這些駕駛案底不相關,可以理解唐沒有「犯罪傾向」;然而第三項交替控罪,是和駕駛安全相關,則這些案底則要考慮了。
控辯雙方結案陳詞延續了一整天。下午四時許,大家也不知道,結案陳詞是否可以這天完成。
郭資深大律師未完成發言,他望了望時鐘,顯得有點擔心。結案陳詞的流程是,控方先說,到辯方再說,由於控方先說,辯方可以回應控方的話。
郭大狀不好意思的說,「我擔心之後要讓控方回應我,不夠時間。」此時杜麗冰法官微笑回答:「他 (控方周天行專員) 不可以回應,被告人擁有最後的回應權利。(He can’t reply. The accused has the last word.)」
戴了長方型眼鏡,年紀比郭大狀年輕,黑色短髮以Gel鞏固得竪起來的周天行,望了一眼他身旁的郭大狀,沒說甚麼,低頭做筆記。
這天所有程序完畢,三名法官宣佈,一星期後的7月27日下午三時,將會宣佈判決。
周專員向法官表示,當天他有事缺席,由另一位同事頂上。
而國安法案件,亦會排着隊開庭。
專家證人會不會再次在法庭就示威口號的意思交鋒,還看一周後,第一審結果如何。
(圖為今天替辯方結案陳詞的資深大律師郭兆銘 Clive Grossman)
「面速力達母嘴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譚蕙芸 Facebook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藍橘子 Facebook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請益] 面速力達母不可以擦嘴唇嗎? - 精華區BeautySalon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曼秀雷敦 - 美妝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曼秀雷敦擦嘴唇ptt [請益] 面速力達母不可以擦嘴唇嗎? | 藥師+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擦曼秀雷敦會長唇皰疹嗎?為什麼會長出唇皰疹?Dcard網友發問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面速力達母嘴唇-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4月 - 網紅排名 ...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面速力達母嘴唇-Dcard與PTT討論推薦|2022年04月 - 網紅排名 ...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閒聊] 昨天隋棠擦嘴唇的東西- 看板ComeHere | PTT影音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破皮擦曼秀雷敦的推薦評價,PTT、BABYHOME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嘴巴破掉要怎樣會比較快好?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問題] 嘴唇旁邊長了閉鎖粉刺.... claw18 PTT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閒聊] 凡士林塗嘴唇| WomenTalk 看板| PTT 網頁版 的評價
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藍橘子 Facebook 八卦
前文提要:
我變成透明,決定黑化了!去揭起女生的裙底,卻被人潮撞倒差點要死了,一個神秘人突然出手救援~
---------
(1)https://bit.ly/2ZyEY1e
(2)https://bit.ly/32tbEuL
你能想像到我這刻的感覺嗎?
就像被綁手綁腳丟進大海裏,有十幾條鯊魚繞著我轉圈,商量該怎樣平均將我分成十幾份,正當我以為這次死定了,突然有一個水泡咚一聲丟到我面前。
不,等等!
我被綁手綁腳,怎樣拎住那水泡呢?
算了,總而言之就是這種茫然卻又得救的感覺。我緊緊牽著那隻救命之手,緊隨著那身影在人群中穿梭,巧妙地避開如洪水般的人潮,順利逃出了地鐵站。
走到安全的位置,那人將我的手甩開,我喘著氣打量著救我的她。
她是個女生,及肩的清爽短髮,身材嬌小,身穿鬆垮垮像是男生的外套。
最值得一提的是,配搭她那吸血鬼般白皙的皮膚,輪廓精緻,那……
想殺死人的眼神,正緊緊怒盯著我。
「你想要自殺嗎?!」她一開口就喝罵我。
「為什麼妳會看得見我?妳說的『黑名單』是什麼意思?!還有!妳是誰啦?!」
我把這幾天堆積滿腦子的疑問,像是宿醉般把它全吐出來。最後一個問題,是看見她之後我私心想問的。
「是誰起的名字我不知道,意思是我們這群人被這世界黑名單了。所有人都看不見我們,我們也不能觸碰他們,否則會被吸乾能量而死。」
「呃…嗯…?」我聽得一頭霧水。
「我叫雨婷,莊雨婷。」她補充。
「我叫梁嘉昊。剛才妳說的能量是什麼意思?」
「我簡單解釋一下好了,免得你又跑去自殺。你除了其他被黑名單的人之外,不能觸碰任何人,若過度接觸會昏迷,更嚴重會死掉。
就用電池來做比喻好了,你觸碰任何人都會被吸走電力,電量用光就會死掉。
之前就有人試過想去看演唱會,還走過去擁抱台上的歌手,不慎被撞倒之後失足掉到台下,被瘋狂絲粉硬生生踩死。所以…揭起女生裙事的事,建議你別再去做了。」
雨婷用鄙夷的目光看著我。
「不、我、我只是…」我沒法反駁,慌忙扯開話題:「如果什麼都不能碰,不會餓死嗎?」
「只要在『沒被注視』的情況下觸碰物件,就會消耗少一點的能量。」雨婷。
「不被注視…?」
「意思是沒人看到的情況下,你可以吃餐廳裏別人吃剩的食物,若不小心被其他人看到,你的能量也會被迅速吸走。」
這樣就能解釋到,我在街上能撕走街上所有的尋人啟事,回家被母親踹一腳就馬上昏倒了。
「但我不想吃二手飯呢,我可以偷走便利店的食物吧?」
「沒被防盜鏡頭拍攝就可以,就像這一間。」
說畢,雨婷帶我去附近商場內的一間連鎖超級市場,她緊隨著人群走進後樓梯,這裏能直達超級市場的存貨倉,而且沒有防盜鏡頭,可以像自助餐一樣吃到飽。
雨婷隨手拿了一盒牛奶和朱古力,坐在旁邊吃著。我也拿了一枝汽水。
「記著,垃圾要處理好,丟進垃圾桶裏。」雨婷提醒。
「那在網絡上被拍攝到的靈異事件就是被黑名單的人做成的吧?!」我。
「我才不管什麼異靈事件,白痴。」雨婷仰頸將牛奶喝光,上唇白色一圈的。
她舔舔嘴唇,像突然想起似的提醒我:「對了,你也別打算在網絡上跟其他人聊天,有人試過在網上發佈自拍的影片,被上萬人看到,那個人馬上死掉。」
「限制真多…」我。
遇到雨婷,跟我同樣遭遇的人,使我的心情放心不少。被黑名單的人,就像在網絡上被黑名單一樣,自顧自說話,沒人能看到,也不能與其他人接觸。
也許這個現實世界,其實是一個網絡空間,只是我們不知道吧?
「對了,還有其他像我一樣的人嗎?你們住哪?怎樣分辨出來?」我。
「我們都住在荒廢的大廈,那裏沒人,生活用品就慢慢的搬進去。當久了,憑感覺就能分辨出誰是被黑名單的人,我們也會盡量拯救像你這樣的白痴,免得你們死得不明不白。」
「那…我一輩子都要當被黑名單的人嗎?!難道沒有破解方法?」我。
「不,要破解非常簡單,跟人交換就成了。」雨婷。
「咦?!」這個答案超出了我的預期。
「很有可能,你也是被人『交換』而成為黑名單的可憐蟲啊。」雨婷。
(待續)
馬拉松式連載來了~
300分享,明天有下集!
訂閱Patreon,使我不用靠光合作用維生~
https://www.patreon.com/Bluegodzi
網購小說,書店沒有賣:
https://bluegodzistore.boutir.com/
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發洩怒氣其實就是在強化怒氣,從嘴巴裡講出來的刻薄話,傳到自己耳中又會再次說服自己,然後變得更生氣。一生氣就選擇發洩,這樣等於是火上加油。
緩和怒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當場感受看看原本處於靜止狀態的臉、手腳、胸口和頭出現了什麼改變,例如「額頭變熱了」、「脖子變得有點緊」、「腳趾緊抓著地面耶」、「我開始咬嘴唇了」……等等。
在這些觀察的過程中,你本來對外界狀況的曲解及判斷就會停下來,讓你能仔細經歷並感受「當下、當場」發生的事情。這樣反而比只是在認知上勸自己「別太生氣」更能快速確實地讓情緒冷靜下來。
取自《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
*********************************
回到身體裡,這是我常建議的方法。作者講的方式,具體好執行,就是注意生氣時,身體的變化。
身體常在當下,當下是走向平靜的門戶!
我常談意識、覺察,簡單來說,我們光是提升意識層次,內在就會有相應的變化。通常這變化,在地球上被認為是「正面」的變化,會比較安適、放鬆、圓融。
所以「問題」不一定解決,也不一定有具體的什麼行為改變,意識它,便能質變。常有的質變,就是情緒脫鉤,開始沒那麼執著,或沒那麼在乎。又或者是,開始能用不同的視角,看待同一件事,有時能有靈光一閃,尋得暫時的解決方法。
特別跟出版社要了圖表,我們認認真真面對生氣這件事。
以我自己來說,內在有能量竄動的時候,剛開始會先給情緒命名,譬如說,「生氣」。於是內在會有念頭,「我很生氣」,然後我會開始進行自我對話:「我」等於生氣嗎?我很生氣,是真的嗎?如果這時我沒這個念頭,我會是什麼樣的人呢?
當時間充裕、能量也夠的時候,會有多一點對話,像是「生氣時,我是在害怕什麼?」、「生氣裡面,還有什麼情緒?」……
我善待情緒,通常情緒也善待我!
祝福各位朋友,跟生氣做好朋友!
*********************************
我覺得自己快被氣瘋了怎麼辦?
--發洩出來很痛快,但殘局好難收拾
【文/ 金芝惠】
當生氣情緒像海嘯一樣來襲的時候,是直接發洩出來比較好?捏自己的大腿硬忍下來比較好?還是有其他更好的辦法?開始有學者研究「憤怒」這個領域,也不過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在那之前,「憤怒」一直是人們長久以來想要好好控制和避諱的對象,更不用說去探究了。所以關於如何處理憤怒的研究,歷史並沒有很悠久。
以前普遍相信負面情緒最好能盡情宣洩出來,所以在心理治療現場也會允許在生氣時大叫、罵人、打沙包或摔東西。因應這個理論,幾年前世界上開始流行一種另類的約會地點,就是能讓人抒壓的空間—「憤怒屋」(Rage Room)。使用者先付一定的費用之後,就可以在十到十五分鐘內盡情摔碗盤、砸各種家電等,讓人在破壞東西的同時把壓力拋到九霄雲外。
不過這個「只要發洩出來就能消氣」的理論,其實已經過時了。二○○二年,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家布拉德.布希曼(Brad Bushman)進行了一項實驗,扮演著推翻舊理論的決定性角色。
實驗內容是這樣的:布拉德在該大學裡面,從每個年級各找來三百名的學生,請他們用「為什麼反對墮胎」這個題目寫一篇作文,然後他故意在其他持反對意見的參加者面前給出帶有羞辱性的評價,例如:「這是我讀過最爛的一篇文章。」接著布拉德把所有參加者分成三組,要求第一組什麼都不做、靜靜地坐著;第二組則提供拳擊手套,要他們盡情地朝羞辱者的照片揮拳。至於第三組,雖然也提供他們拳擊手套,不過布拉德要他們在打沙包的時候,想像自己是在進行有益健康的運動。
那麼各組的攻擊性又有什麼樣的變化呢?首先大家應該都能猜到,第二組的攻擊性是最強的。布拉德下了個結論:「在生氣時選擇釋放情緒的處理方法,跟火上加油沒有兩樣,只不過是提供火可以燃燒的燃料罷了。」負面情緒不會藉由攻擊性的發洩方式消失。事實上頗有意思的是,打沙包時想著是在做運動的第三組,攻擊性幾乎跟第二組一樣高。也就是說「打沙包」這個行為本身會提高身體的興奮程度,強化那當下的支配性情緒,讓人變得有攻擊性。
生氣時會瞬間覺得自己變成一個力氣很大的人,這方面我也有經驗,最讓我印象深刻就是幾年前我跟大樓警衛之間發生的事。當時我家房子出了點問題,我急著跑去警衛室卻沒看到警衛的人影。因為心裡很急,再加上打電話過去都沒人接,於是就拉著孩子的手,像是無頭蒼蠅一樣在社區裡繞來繞去,找了好幾分鐘才找到人。終於找到人的時候,我心裡又開心又想抱怨,一開口就說:「您怎麼都不接電話,我找人找了好久耶!」結果警衛先生回說:「唉唷,偶爾會這樣嘛!幹嘛生氣啊?」我一聽到這句話,心裡的怒氣就忍不住往上竄,提高分貝說:「生氣!我哪有生氣?明明是您不接電話,怎麼還反過來對我大小聲?」我頓時感受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暢快。或許是因為生性慎重,我幾乎沒有對任何人大聲說過話,也因此我當下覺得真是通體舒暢,好像用這種行動宣示「我可不是好欺負的!」莫名就有股驕傲感油然而生。
憤怒會讓人體內瞬間分泌腎上腺素,產生像超人一樣的力氣與承受力,同時還會減輕疼痛的感覺,讓你想攻擊對方。平常在情況沒那麼緊張的時候絕對做不到或不敢做的事,在憤怒的狀態下都可能做得出來。而且人會因為把怒氣發洩出來而感受到一股快感,覺得:「我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手裡!」其實從遠古時代開始,憤怒就是攸關人類生存的一個重要機能,人面對致命攻擊時的三大生存本能,分別是「憤怒」、「逃命」和「裝死」。
不過,憤怒有它的副作用。如果為了享受那種瞬間的厲害感而常常生氣,之後就會對憤怒上癮。不管會不會傷到別人就一味陷入自我情緒、突然發怒,這種行為也會養成習慣。如果彼此的關係不親近,還可以眼不見為淨,但要是彼此關係親密,頻繁的憤怒就會留下傷害。帶給對方的傷害,到頭來還是會回到自己身上;尤其關係不一般時,讓對方感到痛苦,最後自己也會覺得痛苦。
除此之外,憤怒的後座力還會在自我身上引發餘震。發洩怒氣大約在二十分鐘之內,但發洩一次之後,身體需要六小時才能恢復到平靜狀態。我當時跟警衛爭執也是一樣,雖然只吵了幾分鐘,後來卻自己氣了老半天。發洩怒氣其實就是在強化怒氣,從嘴巴裡講出來的刻薄話,傳到自己耳中又會再次說服自己,然後變得更生氣。一生氣就選擇發洩,這樣等於是火上加油。
人類的腦分為維持生命腦(爬蟲腦)、情緒腦(原始哺乳腦)、思考腦(新哺乳腦)這三個層面;人在憤怒的時候,情緒腦會是最活躍的。情緒腦啟動之後,同一時間負責思考、分析、計畫和預測等較高層次運作的思考腦就會處於停止運作的狀態。如果想理性地處理,就要先等情緒腦冷靜下來。
最快展現怒氣的就是我們的「身體」,生氣時身體會產生以下的變化。
緩和怒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仔細觀察身體的變化,當場感受看看原本處於靜止狀態的臉、手腳、胸口和頭出現了什麼改變,例如「額頭變熱了」、「脖子變得有點緊」、「腳趾緊抓著地面耶」、「我開始咬嘴唇了」……等等。在這些觀察的過程中,你本來對外界狀況的曲解及判斷就會停下來,讓你能仔細經歷並感受「當下、當場」發生的事情。這樣反而比只是在認知上勸自己「別太生氣」更能快速確實地讓情緒冷靜下來。另外像是邊深呼吸、邊觀察自己吸氣及吐氣的狀況,也算是類似的方法。
還有一個方法更簡單,就是去做能讓你直接消氣的事。比如說先離開現場、跟造成刺激的對象保持安全距離,也可以打開窗戶吹吹冷風、用冷水洗把臉、喝杯冰水之類的。通常生氣情緒只會維持三到五分鐘,最長頂多十五到二十分鐘左右,只要撐過那段時間就可以了。假如你已經用這些方法撲滅了緊急的火勢,卻還有殘留的餘怒,就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吧!像是跟好朋友聊聊天、洗個澡、聽聽音樂、冥想、散步、跑步等等。如果希望更冷靜地觀察自己,就跟塗鴉一樣把當下的心情寫在紙上,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建議大家多試試各種不同的方法,找出對自己最有效的。就算只是察覺到:「原來我正在生氣啊!」這在情緒調節方面也算是成功一半了。如果想養成能察覺自己生氣的習慣,就寫下能有效緩和怒氣的句子,像「生氣的時候深呼吸五下」、「三分鐘後就沒事了」等等,然後把這些句子貼在家裡一些容易看到的地方,效果還滿不錯的。
生氣的是自己,當然也必須由自己來解決。世界上沒有人會在當了我們生氣的犧牲者之後還會主動幫你消氣,所以一定要自己找出消氣的方法喔!
.
以上文字取自
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孩子不受傷、自己不懊悔!35萬家長信賴的育兒專家,教你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管理法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2085
贈書直播_一流媽媽的怒火說明書:孩子不受傷、自己不懊悔!35萬家長信賴的育兒專家,教你如何表達生氣的情緒管理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324712410960292/
.
免費台北巡迴講座_父母與成年子女的相處--獨立老後的親子之愛【9/17、9/1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428472044433877/
桃園免費電影賞析講座_一個巨星的誕生、壁花男孩【9/15、9/29】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670578786792518/
台中公益講座_愛是一生的功課【靜思書軒台中靜思堂店,9/28(六)下午2點到4點】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571921903094221/
新書上市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曼秀雷敦 - 美妝板 | Dcard 的八卦
我自己用過之後覺得這個不但沒有凡士林那種不透氣感,而且我的嘴唇從以前那樣到現在很常素顏人家就會問我,你有塗口紅?或是晚上在自習的時候還被室友 ... ... <看更多>
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曼秀雷敦擦嘴唇ptt [請益] 面速力達母不可以擦嘴唇嗎? | 藥師+ 的八卦
2007年8月30日—我一直以來都用小護士面速力達母當護脣膏順便修補嘴唇破皮加滋潤...的--http://www.wretch.cc/album/tpart--※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看更多>
面速力達母嘴唇 在 [請益] 面速力達母不可以擦嘴唇嗎? - 精華區BeautySalon 的八卦
我一直以來都用小護士面速力達母當護脣膏
順便修補嘴唇破皮加滋潤 一舉兩得呀
但是今天被我同事看到
她說新聞還是報導有說過
面速力是外用藥 這樣擦會中毒
而且吃下去對身體不好
請問這是真的嗎? 我已經擦好幾個月了......
除了苦苦的很難吃以外 身體倒是還好好的
--
https://www.wretch.cc/album/tpar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29.25.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