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開始!市場採買,請帶手機、身分證,落實分流。
今天全國347個案,高雄1本土個案,昨天355、前天486、再往前一天555,疫情的數量緩慢下降中。
最主要原因,我們做了三級警戒,不管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人與人之間的往來,減少疫情傳播,讓整個社區能夠更安全。
從新北市的個案感染熱點來看,傳統菜市場足跡居多。
👉因此明天開始,希望市民朋友一個禮拜一次到菜市場買菜,一次買足、儘量多買。
👉假如身分證是單數:三、五、日擇一日購買,身分證雙數:就二、四、六擇一日購買。
👉明天開始按照身分證分流,帶身分證、手機,實聯制,這三天稽查人員會輔導大家,適應看看,採買時要分開、不要擠在一起。
明天(6/1)開始,我們也結合了義警、民防配合警力,到各大市場加強宣導與稽查。今天高雄市也完成152個市場大清消,讓大家能歡歡喜喜去買菜,安安心心、健健康康。
.
按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的本波本土疫情流行狀況,咖啡色的曲線是傳染力,藍色直條是個案數。
當中的落差,是傳染後發病,因此有時間差。從個案數降低,可以看到傳染力逐漸往下,最新Rt值1.02,這代表一個人可以傳染給1.02個人;如果Rt值等於1,代表疫情還是會維持300、400數量,人數也不會從社區消失,病毒也不會從社區消滅,所以把Rt 值往下掉到小於1,NPI(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等非藥物介入措施)必須達到90%以上,才能夠抑制疫情擴散。
.
今天立院紓困條例通過,我們會加快我們行政流程,務必讓政府對於民眾的紓困除了要加快、加大、更重要的是雨露均霑照顧到所有的人民。相關方案,可以到市府紓困專區看詳細:https://reurl.cc/xG0oy5
團結防疫,我們再努力一點點,減低不必要活動,守護你我健康。
.
📢 公佈今日(5/31)確診個案在高雄市的公共場所活動史 (高雄+1)
https://reurl.cc/rg8YlZ
案8530確診個案,發病前3日居家隔離中,故無本市公共場所活動史。
提醒曾經於附表中時間地點活動的民眾,請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出現相關症狀,請撥打1922、或者衛生局防疫專線07-7230250。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0萬的網紅Ta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購入TAIGER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TAIGER 粉絲專頁 ➢https://fb.com/taigerapparel ♛健身...
非藥物介入措施 在 侯友宜 Facebook 八卦
睽違66天,跟市民朋友報告,我們終於見到新增0確診個案,僅2例居家隔離陰轉陽案例!
今天的疫情,#新北市 7/14新增本土病例2例,皆為居家隔離陰轉陽案例。新北市居家隔離人數為969人(其中73人本日可解除隔離)。
🔴 本日最新防疫會議重點及工作進度:
1⃣️ 截至7/13,總篩檢量187,760人,陽性率0.7%(7/12陽性率0.7%)。
2️⃣ 本日確診者個案中,2人均為家戶居家隔離確診,目前1人住院,1人安置於集中檢疫中心。
3⃣️ 本日確診個案接觸者共4人,已完成PCR檢測1人,為陰性,其餘採檢及檢驗中。同時,也向個案相關縣市通報,確切掌握足跡與動向,目前跨縣市通報桃園市1案、基隆市1案。
4⃣️ 新北市新冠肺炎社區流行NPI(非藥物介入措施)效益評估,在7/12 NPI+檢測為93%,Rt值為0.40,Rt值目前已經一個月的數值皆小於1,呈現穩定平穩趨勢。
5️⃣ 針對裕益汽車泰山服務廠2名員工確診,已在7/13(二)成立三方LINE群組及時通報,並在7/14(三)暫停營業,執行清消及篩檢。裕益PCR檢測83人皆為陰性、順益PCR檢測34人皆為陰性。7/15(四)復業時,相關人員須持PCR陰性證明才能進場。
6️⃣COVID-19 #公費疫苗預約平台:https://1922.gov.tw/vas/
(1)18歲(含)以上登記日期截至7/15(四)17:00止。
(2)50歲以上、18歲以上重大傷病、罕見疾病及高風險疾病者,將於7/16(五)至7/21(三)進行接種。
(3)意願登記後視疫苗數量開放預約,各類接種對象由高年齡優先,依序接種。
(4)未來三週均為AZ疫苗,請收到簡訊通知的市民朋友儘快完成預約接種。
⚠️收到簡訊符合資格者,新北市可預約接種地點為:30處社區接種站、36家醫院、29區衛生所、262家診所。
#新北市第三級警戒準則 #行動治理 #侯友宜
非藥物介入措施 在 Facebook 八卦
桃園市獲配賦疫苗1萬8,000劑,由第一線的醫護人員、警消人員及防疫人員為優先施打對象,衛生局已經完成造冊,並且商請醫藥師公會協助,加強疫苗施打的效率,用最快的速度讓第一線防疫人員能受到疫苗的保護,預計三天內會全數施打完畢。
過去經驗告訴我們,面對疫情,我們要冷靜團結,也要嚴謹周延,讓每一個防疫對策都正確的執行。市府今天早上的 #桃園防疫會議,統整各局處防疫最新進度和應變作為:
今天下午15萬劑莫德納疫苗將抵達,中央政府全力在爭取更多國外疫苗,在這兩個月會陸續到位。外購疫苗及國產疫苗已購買將近3000萬劑,我相信中央會儘速讓疫苗普及,保護國人健康。
面對這波疫情,出現重症數比較多,防疫會議中我們也針對NPI指標(非藥物介入措施)進行討論,如何讓國內疫情R0值(基本傳染數)下降。當疫情升溫時,疫苗還沒普及時,戴口罩、停課、停業、限制群聚等措施,並減少近9成社會活動,可以讓R0值降低。因此,減少外出、群聚、社會活動等是必要的,也有不少國家採取居家令,我想現階段仍然必須要採取嚴格的三級管制。
桃園一直採取 #精準防疫,有確診案件時就會進行即時疫調、即時採檢、即時隔離、即時消毒,避免確診個案風險擴大,採檢範圍也都是擴大匡列。桃園的採檢並非快篩,則是採取精準度較高的PCR核酸檢測,也會盡快在24小時左右完成結果報告,減少疫情繼續傳播的風險。
不管是學校、企業、機構,甚至是政府部門的確診個案,我們盡可能擴大採檢,確保防疫安全。另外,衛生局也會偕同各單位,採檢一但有結果會讓該單位迅速瞭解。病毒傳播力非常強,我們在防疫對策上在最短時間內,把居家隔離的範圍匡列,這也是桃園一年多來重要的經驗。
今天下午三點,我們將召開 #桃園市疫情說明記者會,透過直播說明桃園最新的疫情動態與確診足跡,請大家一起關注。明天就是週末,疫情尚未趨緩,我們仍然要嚴謹面對疫情,沒事待在家,落實 #防疫宅生活,必要性採購而外岀時一定要全程戴口罩,讓我們持續團結防疫、對抗疫情。
非藥物介入措施 在 Tao Youtube 的評價
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購入TAIGER ➢https://www.taigerapparel.com
♛TAIGER 粉絲專頁 ➢https://fb.com/taigerapparel
♛健身補充品 APN Supplements ➢http://goo.gl/VawgEg (折扣碼tao5)
♛追蹤 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ricegvng
♛個人粉絲專頁 Facebook ➢https://fb.com/ricegvng
--
影片中提到的資訊可以在這裡得到更完善的解釋:https://goo.gl/yEB3JV - 原作者 Johnny Chung
接著前一篇的白話淺談PCT,為了讓大家不要再把抗雌與PCT這兩件完全不同的事搞混,本篇我要講的是”抗雌”
知道類固醇的人應該多少都知道某些藥物會”雌化”,也就是轉換成雌激素,進而引起讓大家怕的要死的性感女乳奶子(國外簡稱Gyno),但雌激素帶來的相關副作用可不止如此,還會讓你整個人看起來水水的水腫、容易脂肪屯積,這些都是我們不想要的結果,所以我們必需在cycle時一定要做好抗雌的措施。
女乳Gyno
我們先從”雌化”這個過程的產生講起,就拿最基礎的睪酮Test來當例子,睪酮是由男生蛋蛋裡的萊氐細胞分泌的一種雄性激素(補充一下:女生體內也是有微量的睪酮,是從卵巢分泌出來的),睪酮是雄激素,它主要提供兩大功能:促進蛋白質同化合成代謝的”合成代謝能力”、與維持雄性外表及性徵的”雄性化能力”
當我們在用藥on cycle時,體內睪酮濃度水平大大升高,此時會有兩種情況發生,分別是雄化與雌化,雄化!? 我們本來就是男的,雄化又怎樣!? 當雄性化能力太強時,就會發生:掉髮(絕頂!?)、皮膚易出油油膩膩、爆痘痘(顏值大減…)、體毛增長、攝護腺肥大等…….這些雄性化副作用都是由於我們體內過多的睪酮被”5-alpha-reduce酶”給轉化成二氫睪酮DHT所致,DHT比起睪酮有更強大的雄性化能力,但肌肉的合成代謝能力卻又很低,而DHT非常容易與頭皮、皮膚某些部位(例如最多人長痘痘的地方:背、胸、脖子)、及攝護腺的雄激素受體AR結合而發生反應,造成掉髮、痘痘等這些擾人症狀。
那雌化呢?雌化是睪酮被”芳構酶(Aromatase Enzyme)”轉化成雌激素,這過程就稱為芳構化作用,而這些雌激素再與體內雌激素受體ER結合,進而發生雌化。
雄化與雌化比起來,一般我們會對雌化這個副作用比較在意,只要體內雌激素水平一高,就會面臨乳頭浮腫(也就是乳腺發育,嚴重時最終就是變成性感女乳)、身體水份儲留而水腫、脂肪增加等問題。
基本上我們男性體內的雌激素主要是兩個來源,一是身體自行製造分泌的;二是經由雄激素轉化而來的,所以如果是”自然”不用藥的愛好者是不用太擔心這點,除非你體質異常,但是玩黑魔法的人就一定要注意了。
那麼抗雌該怎麼進行呢?我們體內有許多的激素受體,各種激素必需要與該激素的受體結合才能起效果,就像我們所用的合成代謝雄激素類固醇,它必需與體內的雄激素受體AR結合,才能發揮效果;同樣的,雌激素也要與雌激素受體ER結合才會發生雌激素作用。
所以,只要阻止雌激素與雌激素受體結合,就不會產生雌化了。
我們用的抗雌藥有兩類,選擇性雌激素接受體調節劑SERM(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芳構酶抑制劑AI(Aromatase Inhibitor)
(其實還有第三種可以降低雌激素,使用受體下調劑(Receptor Down-regulators),這類藥物是透過降低雌激素受體水平來產生作用的,也就是降低雌激素受體的濃度及活性,使雌激素的作用忽略不計,但我們用不到它)
SERM最典型的就是Tamoxifen,在正規醫療用途上是用來治療乳癌,簡單說一下它的作用原理:Tamoxifen的結構和雌激素相似,所以它能與雌激素受體結合,使得雌激素無法與雌激素受體結合,無法結合也就無法產生雌激素作用。
接著說AI,我在前面有提到:” 雌化是睪酮被”芳構酶(Aromatase Enzyme)”轉化成雌激素,這過程就稱為芳構化作用”,基本上,我們玩黑魔法的,是把各種雄激素扎(吃)進身體裡,而這些雄激素裡有許多種都可以和芳構酶發生作用的,進而轉化成雌激素或是雌激素的衍生物,所以,AI的原理就是利用它本身的結構,使得AI對芳構酶有非常強的親和力,比起雄激素對芳構酶之間的親和力還強,在AI與芳構酶結合後,芳構酶就失去活性了,換句話說就是被消滅了……..
換個角度來講,簡單來說就是AI就是小三,介入了原配雄激素與芳構酶之間,最後就破壞了雄激素與芳構酶的感情,芳構酶最終和AI結合私奔而去了,留下了孤單的原配雄激素……沒有與芳構酶結合就無法產生愛的結晶~~雌激素,沒有了雌激素就不會雌化了…….
SERM與AI各有不同用途,應用時機也有不同,AI現在我們用的是屬於第三代,同時又還分為一型與二型,我們會用到的AI主要有Anastrozole、Exemestane、Letrozole這三種,每種使用的方法與時機都有所不同。
其實,大家也不要對雌激素抱有太大的敵意,雌激素對我們還是有許多正面的好處,例如:保護心血管、穩定血脂、提高免疫力、維持骨質密度、維護肌肉蛋白質同化合成代謝(是的….你沒看錯,雌激素對增肌也是有幫助,因為雌激素也會影響到GH、IGF-1)
但是,你也不能太隨便,每個cycle在設計時都必需要考慮到”抗雌”這塊,相信沒有人想要在cycle結束了之後,肌肉長了、性感奶子也長出來了吧….……
曾經有位年紀很輕的藥頭私訊問我(如圖):要”多久”才要抗雌一次!?!?!? 我看了差點昏倒,也真替向他買藥的人擔心…….(話說他還到處加好友,並主動私訊推銷藥物…..自己都不懂了,還到處亂賣……真夭壽!)
抗雌的方式也不是就一定要使用SERM、AI,也可以利用類固醇本身的附加作用,有些藥物本身就可以抗雌,那些東西都是屬於二氫睪酮DHT的衍生製品,而DHT本身就是天然的抗雌。
合理、選擇正確的抗雌才能讓你的cycle產生最佳效果。
最後………………………………………….不要再把抗雌、PCT、保護等等什麼的搞混了啦!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pWgsc_A9mg/hqdefault.jpg)
非藥物介入措施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評價
衛福部日前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再居榜首!已蟬聯37年第一名的癌症,2018年共奪走4萬8千多條人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也顯示,全球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現代人可說是「聞癌色變」。
只是癌症真的是不可逆轉,又難以防範的可怕疾病嗎?彰化醫院厚生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醫師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可以得到良好防治。
癌症能預防及治癒嗎?
賴易成醫師引用1981年WHO的資料表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治癒;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可以延長生命、減輕痛苦,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癌症能預防與治療。他也進一步指出,若能做到健康的生活形式及良好的公共衛生措施,有3至5成的癌症可以獲得更好的預防。
防癌:養成健康生活形式
戒除菸酒檳榔
多吃新鮮蔬果
培養運動習慣
良好作息、早睡早起
防癌篩檢不可少
衛福部指出,癌篩可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經治療後除了可降低死亡率外,還可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目前政府補助四大癌症篩檢如下: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癌症治療:中藥是良好輔助角色
賴易成醫師認為,中西醫聯手治癌是癌症整合性治療的一環,中藥在癌症治療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輔助角色,能夠補強西醫所欠缺的部分,「中藥有它的優勢。」但他也提醒,中藥若要介入癌症治療,包括?致癌機轉」及「臨床試驗佐證」都必須非常清楚,才會同意患者使用。
賴易成醫師進一步解釋,中藥材若提煉出單一成分,就會將其認定為「西藥新藥」,而非中藥,現在的癌症治療使用的藥物中,就有許多是中藥材提煉出來的。例如:大腸癌使用的抗癌妥;乳癌、肺腺癌使用的溫諾平等等,都是從中藥、植物藥中萃取。
賴易成醫師認為,若要像手術、放射線等方式,將中藥用在治療第一線的話,就必須提煉它的單一成分,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他舉例,武俠小說中常致人於死地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在美國可以確認上市,也是界定為西藥新藥。現在就常用於治療早粒性血癌,作為標準的治療方式。
若不是直接用在第一線治療,中藥則是扮演輔助性角色,賴易成醫師以自己的研究舉例,包括「三黃瀉心湯」、「沙參麥冬湯」等,就都是複方,並非單一成分,因此只能用於輔助治療。
三黃瀉心湯是由大黃、黃芩、黃連三味中藥所組成;沙參麥冬湯則由天花粉、桑葉,沙參、麥門冬、玉竹等藥材組成。賴易成醫師提醒,若身體有任何異狀,請先找醫師就診諮詢,切勿自行抓藥。
【相關影片】
與癌症共存?別傻了!拖才是治療最大殺手︱賴易成醫師
https://youtu.be/qY1qoo4pQ74
遠離慢性發炎,癌症名醫抗癌餐桌大公開!︱吳鴻誠醫師
https://youtu.be/4TxgIMdi760
防癌抗發炎大功臣!維生素D如何補充?︱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OFFwaKC_dEU
【相關文章】
癌友死於化療的傷身,而非癌症?癌症靠中醫才治本?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3
生酮飲食治療癌症?第一名癌症醫師:2大關鍵戰勝病魔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4
防癌好食別吃錯!第一名癌症醫師的私房祕訣就這3步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5
#賴易成 #癌症 #中醫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YQziufPmaE/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2n7Y_knNrXpzgIg8_Z7zH2OCPFw)
非藥物介入措施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評價
香港今日社論2020年06月03日(100蚊花旦頭)
https://youtu.be/n_WcmwQc2l8
請各網友支持, 課金巴打台
(過數後請標明所支持的節目或主持, 把入數收據WhatApps 至 : 94515353 )
- 恒生 348 351289 882
- 中銀 012 885 1 086914 9
( 戶口名: Leung Wai in Tammy)
- 轉數快FPS 3204757
- PayMe 94515353
- Paypal : tammyleung96@yahoo.com.hk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報社評
現年20歲男學生涉於去年國慶日參與包圍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遭驅散時向警方擲物,被制服後頭破血流,需入院縫針。他否認暴動罪受審,區域法院法官沈小民昨日裁決指出,男生頭部傷勢必然是警方造成,但兩名作供警矢口否認,稱他們沒有道出真相,不能安心接納他們的供辭;並強調有警員棍毆被告頭部並非「雞毛蒜皮小事」,裁定男學生脫罪,成為反修例運動中首宗被裁定暴動罪名不成立的案件
東方正論
風水輪流轉,過去一年美國總統特朗普隔岸觀火,不時伸出長臂介入香港示威暴潮,火上加油,惟恐香港不亂,終於一年後,是現眼報,也是時辰到,美國自己也身受其害,反警暴及種族不公示威席捲四十多個州,一發不可收拾,矛頭直指特朗普。
今年是美國大選年,特朗普志切連任,本來挾着中美貿易戰的優勢,年初時低迷民望似有起色,全世界都關注彈劾案對其連任的影響。他能逃過彈劾,卻避不過百年一遇的疫潮,美國疫情是全球最慘烈,引發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萎縮,特朗普抗疫無方,錯判形勢,拒絕科學防控,亂向國民推薦藥物,把責任推卸給世衞及中國,令到民望倒過頭來直插,民主黨候選人前副總統拜登佔盡上風,現在再加上翻天怒潮,相信特朗普連任機會渺茫,基本上接近沒有希望。
蘋果頭條
市民去年10.1在各區示威,有學生被指在警方驅散黃大仙示威者時走出傘陣向警掟磚,最終遭防暴警當場拘捕。案件早前審結,有網民從高空拍到被告曾遭暴力對待,事後他被打致頭破血流,法官沈小民昨裁決時直指,其傷勢可能是遭警員打傷,但兩名關鍵警員未有說出真相,反而「添枝加葉」,法庭不能安心接納他們的證供,加上單憑被告身穿衣物及裝備,無法排除他只是路過,裁定被告暴動罪名不成立。
星島社論
本港重現新冠肺炎本地感染個案引起全城關注,食衞局昨日公布新一輪措施,本地八人限聚令一如所料續延兩周至六月十八日。惟令人意外的是,針對疫情繼續在全球各地大爆發,當局特別「落重藥」應對,尤以將海外抵港人士強制檢疫措施一次過延長三個月,至九月十八日。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解釋,社區出現一些源頭未明的個案,可見本港現時仍絕對不能鬆懈,政府有需要繼續限制香港與外地的人口流動,減低社區爆發的風險。措施公布後,有旅遊業人士直言大失預算,等同宣布旅行社可以放棄暑假檔期組團往海外的期望,其中縱橫遊隨即宣布,取消所有海外旅行團至七月三十日。
經濟社評
新冠肺炎疫情似有回升之勢,沙田瀝源群組迄今9人確診,連同早前3人感染的梨木樹家庭,全未能找出源頭。本地抗疫專家已多番質疑,病毒檢測量太少,令社區有隱性傳播鏈之虞,當局應調整指引和誘因,助收集更多深喉樣本,也利用私營機構分擔化驗人手壓力,全方位應對問題。
本港昨日再增4宗本地感染個案,全來自瀝源邨祿泉樓,整個群組3日內已累計9人染疫。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警告,本地個案病毒即時繁殖率接近2,即每個帶菌者可傳染2個人,比低於1的可控情況差,不排除案例陸續有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_WcmwQc2l8/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