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一些漢字背後的來歷︱長知史
要真是仔細研究不同漢字的來源,肯定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特別是古人怎樣看待這個世界。
--------
漢字除了是語言外, 也是代表著古人是怎樣看待這個世界。特別是中國文字,並非拼音文字,更多的是在方塊當中表達出造字者的世界觀。
「停」: 停下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停,是為後起字。本來是寫作「亭」。 古代交通不發達,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重視出行的安全和旅人的需求。 所以在古代的大道上每隔十里就會有一個亭, 每十個亭就會設置一個鄉。這些亭,往往會有亭長防止盜賊。 所以亭字,慢慢引申出「停止」的意思,就是旅人可以在旅途上休息、留宿的地方。 「停」, 是為了更好地走下去。
--------
「路」: 路就在各自的足下
「路」字的左邊是一個「足」, 右邊是一個「各」。 《說文解字》就認為路字就只是代表道路而言,但宋代徐鉉認為這個字是代表「言道路人各有適也」。其實「路」字本意,的確是道路。但是它的意思就更深一層, 代表著各個方向的道路,這也是為什麼「路」字從足從各。各,正是代表各個方向。所以宋代重新校訂《說文解字》的徐鉉,就對此作了補充解釋。確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路,就是有各自的方向。
--------
「福」:所謂福氣是需要上天庇佑
「福」,《說文解字》:「祐也。从示,畐聲。」而其實,「示」就是表示著神主牌,「畐」就是象徵著酒罈。 兩字合在一起就是,奉酒於神主之前,祈求福祐之意。這也代表了古人的觀念,福氣除了自己努力之外,往往還需要神主庇佑。 也就是古人認為「三分在人,七分在天」。
--------
「學」:看來數學挺重要的
這個字也是挺有趣的一個字,在篆文當中已經看不出它的本義。但是根據新出土的甲骨文資料,這個字是一個象形文字。中間的「爻」就是算籌,左右兩邊就是雙手,就像雙手擺弄著算籌。下面的「子」當然就是代表著學習是和孩童有關的。《周禮·地官》:「養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二曰六樂、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書、六曰九數」,也就是古六藝。但是居然用了數學來造字,而不是其他五藝。到底是數學特別難學,還是數學特別重要呢?而值得一提的是「教」、「學」關係很密切的兩個字。其實不少的古文字學者,像是林義光、季旭昇都問為「學」、「教」本來是同一個字,象徵著一件事的兩個方向。對授者而言是「教」,對受者而言是「學」。所以兩個字形音義皆近,是同源詞。
--------
「亂」: 亂治本為一體
相信有不少對古文有瞭解的人都知道,「亂」往往在較古的文獻中,有著「治」的意思。就像是《論語‧泰伯》:「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亂臣」是指治國之臣。 這個字的本義,關係到古人造字的智慧了。 「亂」字的左邊,都是象徵著一雙手整理著混亂的絲線。新出土的金文、楚國文字都顯示了這個字本來的部件,上下兩隻手在整理架上的絲線。那麼「亂」字就有了兩個方面的意思,一來是混亂的絲線,二來就是梳理好這團混亂的絲線。前者有混亂之意;後者有治理之意,正好是相反的兩個方面。當然利用一個字來表達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是會有混淆。所以後來為了能夠清晰各自的涵義,就分化出「亂」和「𤔲」著兩個字。 但是不得不佩服造字者,能夠利用一件事情表達出兩個截然不同的意思,並且能夠造字。可見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關於我講中文的弱點的問題,在討論區的討論應該放回上facebook,因為討論相當有水準,很多網友都相當有見識。但我覺得有時思維還不是很準確,要把件事分割成幾部分去看。首先﹐甚麼是中文的先天性問題,除非改成不是中文,否則是不能改變。第一,中文是全世界唯一非拼音文字。看一個抽象圖形,然後記住那個抽象圖形...
非拼音文字 在 蘋果樹語言開花教室 / 婉霖老師的語言治療課 Facebook 八卦
☆365-316☆#注音小遊戲
--------------------------
這兩個遊戲可以訓練「聲韻覺識(白話來說就是:可以聽出字是由什麼音組成)」能力,中文屬於非拼音文字,聲韻覺識能力與閱讀能力不像拼音文字上那麼相關。
注音學習與聲韻覺識是互相幫助,相輔相成的。
遊戲一:【注音種子】
這是一位媽媽分享給我的,非常有趣,他有圖片給我看,但是我突然找不到,找到再分享給大家。
教材:注音撲克牌、圖卡、盆栽或盒子
玩法:每個盆栽代表不同音,把卡片放進同聲母或同韻母的盆栽中,可以練習聽音分解。
這也很適合言語失用症孩子練習,他們很需要聲韻覺識能力來協助他們發音更正確。
遊戲二:【急中生字(從天才衝衝衝看來的)】
教材:注音撲克牌(注音卡)
玩法:先出題目,再隨機抽注音卡,看誰可以先說出答案。
例如:「動物」、「ㄅ」→壁虎、鱉……
#明天分享有加文字的圖卡
--
LINE@:http://line.me/ti/p/%40hrf8142h
--
非拼音文字 在 張慧慈 --- 從平淡到精彩的人生! Facebook 八卦
慧眼看世界——學障的風險
2017-07-03
有資深言語治療師跟我說,根據行內非正式推算,目前小一有四成學生或多或少出現學習障礙。當中最受忽略的是輕度言語發展遲緩,它影響了學童正常學習進度,家長未有察覺還以為子女懶散或愚蠢。
自從知道學童普遍有學習困難後,我對言語發展的研究就更加敏感。很多人都關注如何啟發孩子的學習能力,卻忽略了保護他們應有的言語和認知的發展需要。加拿大有研究發現,兩歲以下兒童過早接觸平板電腦和手機,除了會影響視力外,語言發展還會出現延遲。小朋友每天使用屏幕的時間每增加三十分鐘,言語表達延遲的風險就上升近五成。
另一方面,大腦與語言的研究更指出,傳統學習漢語和英語的策略如未能配合大腦語言區的使用,即使孩子學了很多年英語,結果還是強差人意。由於中文是表意象形文字(非拼音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使用大腦的語言區有很大的差別,特別是前腦和後腦的使用位置,所以同樣是出現語言障礙,不同母語,使用的治療方法也有不同。
專家發現,學習外語愈早愈好,因為十二歲後大腦的母語保護系統會影響學習新語言的效果。中國人學英語最好由聆聽和拼音開始,並要以溝通為目標,而不是語言學上的理論研究,否則學英語對大部份孩子來說只會變成苦事。
張慧慈
非拼音文字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評價
關於我講中文的弱點的問題,在討論區的討論應該放回上facebook,因為討論相當有水準,很多網友都相當有見識。但我覺得有時思維還不是很準確,要把件事分割成幾部分去看。首先﹐甚麼是中文的先天性問題,除非改成不是中文,否則是不能改變。第一,中文是全世界唯一非拼音文字。看一個抽象圖形,然後記住那個抽象圖形,然後用這個抽象圖形來思考。而拼音文字是一套密碼,由廿六個字組成不同的密碼,把它加上音,然後聯結一個意義。兩者的進路是不同。我是最近看神經科學家,才豁然大悟,影像思維是直接和快。但相反,要記住一大堆的影像,那是用多了腦內的記憶體。於是難以進入抽象思維,所以中國難以出現抽象思維很厲害的哲學家。這是中國的第一先天問題。
第二,因為中文是單音字。那把字組合而成新字,那好處是少很多字。康熙字典有四萬多字,但牛津字典有幾十萬字。因為把字組合的時候,字本身有其意義,組合成新詞的時候,也帶有舊有的意思,於是很難釐清。而其他語言,作一個新字就沒有了歷史包伏,只是純粹一個解釋,會簡單很多。中文文字是靠組合而來,這是第二個問題。
先天性問題上,是不是所有用中文的人都不能作高度抽象的思維。那又不是,自小去了外國讀書,會用英文思考,或者用數字思考。其實數學是用數字思考,那又是一種抽象思維,所以都是會有人做到,但是比較難。用中文同時可以抽象思維,加上英文去思維。所以中國偉大的科學家,大多是在美國讀書,不是完全做不到,但只是難很多。
另外,還要分開中文後天的問題。我要怎麼解釋給大家聽甚麼叫做後天的問題,剛才講的是原罪,除非不用中文,否則是不可改變,把中文改成拼音,那當然可以吧。但中文改做拼音,就要標聲調,否則讀不準確,於是又要作一個標聲系統去鑑別字的讀音是哪一個調,否則意義就不準確。中文字如果沒有調,意思就不太準確。這是中文不能拼音的理由。
第二,文字很長時間是要來做甚麼功能,因為做了某功能而向那方向發展,於是發展向那功能更仔細。舉例,阿拉斯加長期見到雪,所以他們對雪也有十多種名詞,但我們看雪就只是雪。中國人二千年來,用中文想最多的是想食,所以我們對食很講究,對煮法等都十分精巧。第二個東西是道德。由儒家思想到現在,大家都深研道德,所以我們的道德很複雜,「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幾乎在英文找不到相對的字出來,孝,英文會用Filial piety,但其實都有點出入。孝有多層次,中文發展兩千年,主要來講道德和作詩。為何話中文沒可能話很準確和客觀,因為中文沒用來做兩件事。自大憲章以來,英文用來寫法律,寫法律之後,大家會爭論,之後會決定當中的意思,一直發展了七百年,這有齊釋義,每個字的解釋。同一本法律,基本法的中文和英文來看,就會看到分別。英文就是準確。因為法律是要爭辯,之後大家會理清當中的意思,自然愈來愈準確。而準確性又影響回日常的英語。第二,是科學。科學力求客觀,不能帶感性語言。而文就是全部都是感性語言。所以一用中文講道理便吵架,變了傷害和侮辱。科學討論不可以吵架,完全是講道理。這寫科學訓練,由牛頓到現在已四百多年,別人用四百多年來發展。不只是中文,法文意大利文寫科學上來,也比英文差很遠。英文就是客觀很多,因為那科學的基礎,而且也會影回日常生活之中。這是互相影響。這是後天的東西,若去抄人當然會容易一點。因為現在不認真行法治,若大家搞清楚所有東西,減少法律的歧義,過多百年,中文也可以達到英文的水平。這不是不可能,這是後天的問題,而現在的狀況就是不夠客觀,和太感性了,所以不準確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1DcEMMoCEQk/hqdefault.jpg)
非拼音文字 在 Re: [問題] 世界上除了中文外有其他非拼音文字的묠… 的八卦
※ 引述《keku (彩虹的盡頭)》之銘言:
: 小時候一直以為韓文也是非拼音文字 但現在知道不是了
: 除了中文以外 有其他語言像中文一樣沒有拼音字母的嗎?
剛剛查了一下
好像現今還有在用的非拼音文字(象形文字)只剩中文了@@"?
下面是我找到比較完整的文章
--
蘇美人的楔形文字(9000-2000 B.C.)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文字,其先驅可推溯
到1萬年前小亞細亞陶罐上與封存物品內容相同的符號。
如果我們粗淺地將書寫文字依發展順序區分為象形文字、音節文字以及音標
文字,蘇美人的楔形文字、古巴比倫和亞述的楔形文字、腓尼基的象形文字
,以及埃及的神聖文字都是象形文字的代表。梵文、亞蘭文、希伯萊文,及
後來的阿拉伯文都是音節文字的代表。
3000年前到2500年前,閃族的22個子音標記,普遍流行於中亞和地中海區域
,直到希臘人在距今2700年前從腓尼基處借用文字後,因為對母音依賴程度
相當高,為了母音標記的問題,而將母音列入文字註記後,才獨立發展出音
標文字,從此,音標文字才正式進入人類文明之中。此後的拉丁文以及西歐
各種方言的發展,都說明了音標文字日益普及的事實。
幾乎所有圖像書寫系統(象形文字)都是垂直由上向下書寫、而依賴視覺提供
音韻特徵的拼音文字都是橫向書寫的。 95%具備母音標記(不論是單獨字母
、音節標記或音節中加記號)的語言,都是從左向右書寫的;而幾乎所有不
包含母音字母的語言都是從右向左書寫的。這種特性是從這些文字開始使用
就持續了三千年之久,針對此點,學者傾向接受「特殊的書寫系統在解讀策
略和迴應方式上都有特殊的神經系統組合」與之相配合的看法。
雖然,不同系統的語言型態差距很大,很難將其置於同樣基礎看待,然而,
從希臘早期文字出現的耕牛體,可以見出借腓尼基文字再加入自己的母音後
,希臘文從音節文字轉變成為音標文字,在書寫型態上也會逐漸調整成適合
大腦辨識的模式。從象形文字到閃族的音節文字,再由希臘人發展出標記母
音的音標文字,這些只是歷史上的偶發事件,但卻產生了相當深遠的影響,
甚至改變了人類心靈的思維方式 。1萬年前文字的發明,發展到了2500年前
,己經決定了不同種族的文化形態與社會類型。
以上資料節錄自https://mail.nhu.edu.tw/~edusoc/art/ar26.htm#1
這個比較詳盡https://mail.nhu.edu.tw/~society/e-j/34/34-37.htm
※ 編輯: LuciferXI 來自: 61.229.179.62 (03/05 18:3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