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在人體到處“橫行”
寫在前面
台灣連續6天0確診的「6+0」,也連19天無本土病例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很讚👍👍👍!
大家繼續努力💪。
《Science》Apr. 17發表一篇文章
How does coronavirus kill? Clinicians trace a ferocious rampage through the body, from brain to toes
文章述說新冠病毒在人體到處“橫行”,處處都能發現它的蹤跡。
這篇文章讓我們理解新冠肺炎患者出現的症狀,尤其對早期診斷、病理及生理方面針對性治療、改善預後及康復等均有重要參考價值。
我整理及更新摘要……
入侵——「鼻腔、咽喉」
關鍵鼻細胞被確定為可能的新冠病毒入口點。
已確定兩種特定的鼻細胞類型可能是新冠病毒的初始感染點。
科學家發現,鼻道中所有細胞中,產生粘液的「杯狀細胞」和「纖毛細胞」中這兩種新冠病毒蛋白(受體蛋白ACE2和TMPRSS2蛋白酶)的含量最高。該病毒最有可能的初始感染途徑。
而新冠病毒可將其用於進入我們的細胞。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是新冠病毒“入侵”細胞的重要受體。新冠病毒一旦通過ACE2進入細胞內部,就會“劫持細胞工廠”,以複製無數個自己,進而入侵更多細胞。
隨著病毒不斷繁殖,感染者可能傳播大量病毒,尤其是在被感染後的一周左右。在此期間,患者可能沒有症狀,也可能出現發熱、乾咳、咽痛、頭痛或肌痛等情況。
大聲說話及氣溶膠是會傳播新冠病毒🦠的!
「肺部」
如果感染者的免疫系統在初期沒能抵抗過新冠病毒,那麼病毒就會沿著氣管“前進”,經過支氣管到達被稱為肺泡的微小氣囊中,每個氣囊都有富含ACE2的受體蛋白。
在免疫系統與新冠病毒交戰時,會產生大量黏液和死細胞,破壞了血氧交換。患者便會出現咳嗽、發燒、呼吸急促等症狀。
還有一些感染者的病情會突然惡化,發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他們的血氧飽和度急劇下降,呼吸變得困難,肺部CT可發現肺部充滿嚴重浸潤及渾濁。
「大腦🧠」
新冠病毒感染者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症狀,集中在大腦和中樞神經系統。臨床上,部分感染者會出現癲癇、大腦炎症等情況。
除了病毒攻擊外,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還會因大血管缺血性中風導致大腦重要功能受損,這和病毒影響凝血功能是有關。
「眼睛👀」
《醫學病毒學雜誌》中的一項研究顯示,在一名左眼表現為結膜炎的新冠肺炎患者的眼淚和結膜分泌物檢體中,發現新冠病毒陽性,而沒有結膜炎症狀的右眼分泌物結果為陰性。
這一研究證明了結膜炎的發生可能與新冠病毒感染有關。
「鼻子👃」
新冠病毒會導致部分患者“味覺或嗅覺喪失,科學家推測,這可能是新冠病毒攻擊鼻腔神經所引起的。
4月27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將新冠肺炎症狀由原來的3種增至9種,新增的6種症狀中就包括了“味覺或嗅覺功能喪失”。
「腎臟」
不少新冠病毒感染者腎臟出了問題,究其原因,除了腎臟富含ACE2易受新冠病毒攻擊外,還和炎症因子風暴有關。
一旦腎臟代謝出現問題後,導致高鉀血症、酸中毒等,甚至是腎功能衰竭。
「心❤️血管」
當炎症因子風暴發生、血管內膜受到新冠病毒攻擊時,就可能發生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血管內形成微血栓。
所以心肌損傷也是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常見問題之一。
此外最近患有新冠病毒感染的兒童中,發現罕見的炎症症候群,原因可能初始感染和隨後發生的繼發免疫反應。影響血管系統,而引起很多炎症反應。(類似非典型川崎氏症)
「肝臟」
在肝臟組織中,膽管來源的肝細胞富含ACE2,很多學者推測新冠病毒通過這條途徑攻擊肝臟。
這類細胞受損後,臨床肝功能結果本應以r-GT、ALP明顯升高為主,而目前臨床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升高得較明顯的指標是GPT、GOT。
目前一些研究表明,新冠病毒除了直接攻擊外,對肝臟造成損傷的原因還有以下幾個方面:
炎症因子風暴對肝臟的影響;
心肺損傷導致的肝臟缺血缺氧;
臨床治療時使用的各種藥物,也會對肝臟造成一定程度甚至嚴重的傷害。
「腸道」
患者會出現便秘、腹瀉、腸脹氣等消化道功能紊亂的問題,可能因為腸黏膜免疫屏障受損、腸道微生態失調。
一旦出現這些表現,提示新冠病毒對人體的攻擊已累積到胃腸道,影響了人體微生態環境,往往提示病情可能比較重了,這類患者預後情況相對較差。
此前有研究發現,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糞便和尿液樣本中,可檢測到新冠病毒核酸,乃至完整的病毒顆粒。
所以我們要小心注意含有病毒的糞便、尿液對環境的污染,以及可能帶來的氣溶膠或接觸傳播。
目前為止,新冠病毒可能對人體造成的破壞可能還只是個「草圖」,要想弄清楚它的範圍,以及它可能引發的一系列心血管和免疫作用,仍需臨床經驗的驗證。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4的網紅醫聊543,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雖然在臨床上並不多見,但是它所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病變,卻是兒童後天心臟病的主因之一,也是最讓家長們感到擔心的併發症,我們請到大直診所的 #龍厚伶醫師 來跟我們介紹這個特別的兒科疾病~ 【#川崎氏症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發燒大於5天 + 下列五項中的其...
「非典型川崎氏症」的推薦目錄: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醫聊543 Youtube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寶寶] 川崎氏症-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非典型川崎氏症‖ 黃瑽寧(葉樹人、陳木榮、黃大維) 的評價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寶寶] 非典型川崎氏症-發病/診療/住院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心得] 非典型川崎氏症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川崎症免疫球蛋白費用的原因和症狀,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Re: [寶寶] 川崎氏症- 看板BabyMothe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八卦
Coronavirus alert: Rare syndrome seen in UK children
過去三周,英國出現多重器官發炎而送進加護病房的孩童增加,且各年齡層都有。
英國國家衛生局(NHS)警訊中說,越來越多專家開始擔憂,出現發炎症狀的英國孩童增加,究竟是與新冠病毒有關,抑或是有其他尚未查出的傳染性病原體導致。
小孩出現的臨床症狀類似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非典型川崎氏症(atypical Kawasaki disease)等兩種疾病症狀重疊,其中部分孩童的新冠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Some of the children have presented with a septic shock type illness and rashes - the kind of presentation we would expect to see in toxic shock syndrome and Kawasaki disease (which affects blood vessels and the heart).
Abdominal pain,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cardiac inflammation are also common features.
第一線兒科醫師還是要小心應對!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 Facebook 八卦
新冠病毒導致川崎氏症休克症候群( 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 KDSS) ?
醫學期刊《Lancet》5月7日線上刊登一篇論文:
Hyperinflammatory shock in children during COVID-19 pandemic
這是由英國倫敦伊芙莉娜兒童醫院PICU醫師撰寫的論文。
英國倫敦兒童醫院的醫師們在2020年4月中旬的10天內,他們注意到有8名兒童出現前所未有高炎症性休克,這些病童表現出類似非典型川崎氏症,川崎氏症休克症候群(KDSS) 或毒性休克症候群。
所有8名孩子先前都很健康。其中六個孩子是非洲加勒比血統,五個孩子是男孩。四個孩子已知有新冠病毒的家庭暴露史。
這些孩子的臨床表現很相似,伴有持續的發燒(38-40°C),多變的皮膚疹,結膜炎,周圍末梢水腫和廣泛的肢體疼痛,並伴有明顯的胃腸道症狀。大多數兒童沒有明顯的呼吸系統症狀。
在住院開始的24小時內,所有8名孩子均接受了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2 g / kg)的治療,住院期間有7個孩子需要呼吸器治療。其有1名孩子有發現巨大的冠狀動脈瘤。另1名孩子因休克而出現心律不整,最後需要使用ECMO,但因腦血管中風而死亡。
新冠病毒檢測方面,有兩個孩子的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包括死亡的孩子,在死後被檢測出新冠病毒)。
作者指出,這些孩子的臨床表現代表一種新現象,是一種多器官受影響的高炎症症候群,它類似於川崎氏症休克症候群(KDSS Kawasaki disease shock syndrome)。
PS:倫敦伊夫利娜兒童醫院PICU已治療了20多名具有相似臨床表現的兒童,其中前十名抗體檢測呈陽性(包括最初的8名兒童)。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醫聊543 Youtube 的評價
川崎氏症(Kawasaki disease)雖然在臨床上並不多見,但是它所造成的心臟冠狀動脈病變,卻是兒童後天心臟病的主因之一,也是最讓家長們感到擔心的併發症,我們請到大直診所的 #龍厚伶醫師 來跟我們介紹這個特別的兒科疾病~
【#川崎氏症的症狀有哪些】
典型症狀:發燒大於5天 + 下列五項中的其中任四項:
(1) 嘴唇或口腔黏膜異常(草莓舌、嘴唇紅腫乾裂)
(2) 雙側非化膿性結膜炎
(3) 無痛性頸部淋巴結腫大
(4) 四肢手掌與腳掌水腫,手指及腳趾脫皮;
(5) 多型性皮膚皮疹
另外也常可見到卡介苗接種處出現紅腫或潰瘍,以及肛門口周圍紅腫脫皮。
【#川崎氏症的成因與治療方式是什麼】
發生原因目前不明,推測可能與感染、免疫、基因有關,好發於冬末春初,年紀六個月至五歲的孩童;雖然確切的發生原因還不明確,但是醫界對於治療方式已有基本的共識:免疫球蛋白與阿斯匹靈,來減少併發心臟冠狀動脈瘤的機率。
【#川崎氏症兒童的居家照護】
(1) 監測體溫 與 適當的嘴唇口腔黏膜照護
(2) 根據心臟冠狀動脈影響的程度來調整適當的運動
(3) 觀察是否有心絞痛、心跳過速、蒼白、呼吸急促的情形
(4) 定期追蹤心臟超音波,遵照醫囑服用阿斯匹靈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Rj_W4JozzQU/hqdefault.jpg)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非典型川崎氏症‖ 黃瑽寧(葉樹人、陳木榮、黃大維)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心瑀兩歲的時候被診斷為 非典型 的 川崎氏症 ,這對於日後會有什麼樣的影響?心瑀媽媽特別請教黃醫生以及愛+顧問團,來解開這個疑問。 ... <看更多>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寶寶] 非典型川崎氏症-發病/診療/住院分享- 看板BabyMother 的八卦
看到前幾天有媽媽分享了川崎氏症回想去年底我的二寶也是高燒不退但是因為沒有什麼川崎氏症的典型症狀經過曲折的診療到確診幸好沒有錯過黃金治療期目前 ... ... <看更多>
非典型川崎氏症 在 [寶寶] 川崎氏症-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新手媽第一次發文請見諒
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寶寶生病的經過
當初也是瘋狂估狗病例
希望可以安慰到其他家長
小孩女寶 106.7.12 出生
一直都很健康沒什麼新生兒狀況
直到11月 即將滿四個月時感染了川崎氏症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病症 完全不知道是什麼
106.11.10
由於我們夫妻有事所以請婆婆暫顧小孩幾天
本來明天已經要接回來了
但星期五這天打電話來說感冒忽然發燒 有帶她去診所看診 吃退燒藥
雖然擔心但想說感冒而已也沒想太多
106.11.11 凌晨12點多 婆婆說她整個晚上都沒有排尿
狀況不太對要送她去醫院掛急診 由於差一天未滿四個月要入住病嬰室
家屬不能陪護 只能讓她先住院了 一天開放兩次探病時間
醫生是說忽然發燒有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要先做細菌培養才能確定
如果是泌尿道感染才能施打抗生素
白天時去看她 我們夫妻心都要碎了
不停地反覆發燒 不明原因的全身紅疹 尿尿顏色很深大便淺色很白
小屁股紅通通尿布疹 看到我們時哭到燒聲 完全沒力 無法喝奶只能靠點滴
106.11.13
細菌培養結果出來了 沒有感染 不是泌尿道發炎 醫生說懷疑是川崎氏症
因為有紅眼 嘴唇也開始乾裂流血 還是在反覆發燒 四肢有點水腫
106.11.14
因為持續5天的高燒 加上其他明顯症狀 確診為川崎氏症
幸運地在黃金治療期第五天 開始施打免疫球蛋白 是特效藥 要投藥12小時
川崎氏症是一種全身性的血管炎 也可能是自體免疫系統錯亂疾病
好發於6個月~5歲幼兒 發生原因不明
臨床症狀有
1.發燒:持續5天以上不明原因的高燒
2.眼睛有急性結膜炎(無分泌物) 約在3~6天出現
3.口腔黏膜及嘴唇:第2~10天充血發紅乾燥龜裂出血結痂 進食困難舌頭草莓狀
4.手掌腳掌發紅 末端有腫脹現象 皮膚出現各種紅疹 卡介苗注射處出現紅斑
5.頸部淋巴腺腫大
6.會陰肛門部位泛紅
併發症 心臟冠狀動脈瘤 心肌炎
106.11.15
施打免疫球蛋白後 病情開始得到控制 也沒有再發燒了
進食情況和精神都在慢慢恢復
要安排照心臟超音波 看有沒有影響到心臟動脈血管
106.11.16
超音波結果是有冠狀動脈擴張 未來要持續定期回診追蹤 不要變成動脈瘤
開始服用阿斯匹靈 控制心臟血管 不要再持續擴張變後天性心臟病
由於還有其他感冒症狀 所以繼續留院觀察 每天的狀況都越來越好
106.11.19
出院了(灑花)
每天定時服用阿斯匹靈 兩星期後回診小兒心臟科照超音波
正常狀況她這個月齡的冠狀動脈血管要不超過2.5mm
但檢查結果她擴張到3.5mm左右
沒有藥物根治 只能靠她自己收縮回去
服用阿斯匹靈只是能讓她在收縮的過程中不要出現其他心臟疾病
病發後兩星期左右 手腳指開始脫皮 是正常現象自行痊癒就好 指甲也會容易斷裂 過段時
間就好了
到現在九個月了 除了每天吃藥之外 其實就是個健康寶寶 很活潑可愛
謝謝老天爺讓她雖然是罹患非典型川崎症(因為年齡太小)
但是症狀明顯 能夠在黃金時間治療 沒有影響心臟太多
也謝謝她自己很努力抵抗疾病 努力長大
謝謝醫生護士家人的照顧和支持
也持續追蹤直到醫生說狀況良好可以停藥為止
希望她早日康復 是說她已經很習慣吃藥這件事
餵藥完還會自己咬個兩下 當糖果吃的概念XD
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小孩可以即早治療 早日康復
家長們也不要太擔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99.1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24034950.A.3A1.html
家長真的辛苦了~勞力又擔心
※ 編輯: ssee6427 (1.162.237.151), 04/18/2018 18:44: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