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各位同志,各位參選人:
今天,是我們第二次的政見發表會。距離3/26黨主席補選投票,只剩下7天了。秀柱誠懇呼籲,黨內選舉是理念的競爭,而非權位的鬥爭,我們的對手已經準備就位了,如果一週後不能集中力量選出黨主席,豈非像驢子推磨,看似往前實際還在原地打轉。此刻黨員同志最想知道的,除了反省檢討外,就是誰最有能力在民進黨對本黨的全面追殺中,不僅能屹立不搖,還能帶領本黨做好在野監督的角色,讓人民看到我們對新政府監督、制衡的勇氣與能力。
去年,秀柱有幸代表本黨,在低迷混沌的政治局面中,打過一段時間的仗,我們大聲疾呼要找回黨德黨魂,同時企盼清楚的告訴全國民眾,中國國民黨的主張與價值。可惜的是,我們沒有把握好機會,解決這個問題。如今我們了解,當我們失去論述的能力、理念和中心思想、失去黨的凝聚力、失去號召人心的公義,將會付出何等慘痛的代價!本黨不僅幾乎被年輕世代所拋棄,本黨更迅速流失社會支持的基礎!如果我們再不正視核心價值空洞化的危機,那麼中國國民黨的命運,就真要終結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手裡了!
各位同志,我們的憲法前言寫到,中華民國憲法,是「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之遺教,為鞏固國權,保障民權,奠定社會安寧,增進人民福利」制定之憲法。
身為中山先生的追隨者,我們堅定捍衛中華民國國號,國旗、國歌、憲法、與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遺訓!
身為中國國民黨黨員,我們堅定守護中華民國民主體制!堅定維護國家尊嚴,追求國家安定與繁榮!
身為中山思想傳承者的我們,更應做一個追求均富理想、堅持分配正義,永遠與人民站在一起的政黨;對貪汙腐敗絕不姑息、對任何不公不義絕不妥協!
然而,五天以前,聯合報公布了一份民調,有近三成六的民眾,主張走向獨立,年輕世代更有過半以上的人主張走向獨立。這樣的結果,相當令人痛心,更是本黨不可不反省的痛。本黨素以捍衛中華民國為己任,結果,我們到底捍衛了什麼?
各位同志,我們知道主流民意支持的是維持現狀,現狀是什麼?根據我們憲法本文及增修條文所述,我們的現狀是,中華民國主權及於大陸,目前憲政治權則限於臺澎金馬。若我們不是維持這樣的現狀,那麼我們要維持的是什麼樣的現狀呢?如果有人追求獨立,主張分裂,政治人物的責任就是要告訴人民,選擇不同的路,最後的結局是什麼!如果我們一直逃避,結果就是,我們必須面對近三成六的民眾,心中懷著拋棄我們國家的聲音。試問,本黨還能繼續閃躲國家定位的論述到什麼時候?
各位同志,民進黨蔡英文主席從選前至今,高喊維持現狀。但我們都知道,蔡主席對國家未來的想像,與我們不一樣。蔡主席對中華民國的立國精神,以及我們國家主權的宣示,基本上是不贊同的。那麼,蔡主席所維持的,又是怎樣的一個現狀呢?未來,她是否會信守她宣誓時的誓詞與承諾,依循我國的憲法呢?坦率地說,蔡英文主席如果真的主張要「維持現狀」,只要做一件事,就是立刻廢除台獨黨綱及一切相關決議文,如果做不到,她就是不說真話。
各位同志,從甘比亞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兩岸關係日趨嚴峻,眼看民進黨與共產黨,就像兩台疾駛的火車,將要對撞,本黨該怎麼做,才能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尊嚴?本黨該怎麼做,才能捍衛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爭取我國的國際空間,守護台海的和平呢?要知道,兩岸自1949年以來,法理內戰的狀態仍未改變,只要仍有人主張臺灣獨立,兩岸的關係,就永遠是變動的狀態。因此,我們主張,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持續深化,正面迎向挑戰,面對面與北京政府坐下來談!當然,談判的前提必須是恪遵憲法,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法理現狀為基礎;顧及雙方核心堅持,平等尊嚴相互交流;一次解決國人最關切之國際參與及安全議題;在得到人民,同意簽訂和平協定的前提下,與對岸共同承諾,共同宣示「分治不分裂」,換取兩岸長久的和平。
秀柱看到兩岸的危機,也看到本黨未來應走的方向。在去年參選時,我就做如此的主張,但是很遺憾的,竟然也有本黨的同志惡意抹黑我是「急統」,這次選舉過程中,還有人說我的主張是「偏激」。本黨如果不能透過這次主席選舉,釐清本黨應該要堅持的論述,而仍是拿香跟拜,最後恐因我們的怯懦、模糊與鄉愿,而自毀前途!
本黨要堅持正確的論述,追求兩岸的和平絕對不是輕鬆的目標,但是已經敗選的本黨,沒有任何理由再閃躲了,只有堅持走對的路。
各位,秀柱從來不是人生勝利組,一路走來,風雨不斷,但每遇重大的打撃挫折,我都告訴自己不能放棄。如今,我們再度站在國家關鍵時刻的轉捩點,更是本黨存亡的重大關口,經國先生說:「戰勝自己的勝利,才是光榮的勝利!」面對當前困境,秀柱有一句話分享給所有同志:「只有自己能打倒自己!要躺著還是站著,都是自己的選擇!」
------
【第二段】
印度聖雄甘地說:「在這個世界上,你必須成為你希望看到的改變」。如果我們自己不做,那麼「改變,就不會發生;夢想,就絕無可能實現」。
「改變世界靠觀念、靠態度,以及我們的實踐」!這些年來,我們的生活周遭,正借助著科技、設計、藝術等各種領域的知識,激盪出一波又一波的「微革命」,改變這個世界。
年輕朋友告訴我,有一種「設計思考」的思維,正在推動世界轉變!這是一個夢想家的思維、實踐者的思維,更是一個以人為本,貼近「民生」的思維。
這些名詞,或許本黨同志聽來陌生,但核心概念,本黨同志們應該不陌生。這些設計者以接受者、使用者為核心,考慮實際的需求與可行性,設計解決方案。
近年來,許多青年以創建「社會企業」為創業目標,也在教育、科技、媒體等各個領域,抱著同樣的想法,投身於對社會有益的「設計工作」中。但是,為什麼這些有理想的年輕人,無法受到本黨的吸引呢?為什麼他們沒有感受到,本黨追尋的是同樣的理想呢?這問題恐怕還是得回歸到實踐的例子上談。曾經,本黨是「和人民站在一起的守護者」;曾經,本黨是「為人民提供翻轉人生機會的革命家」;但如今,我們似乎不知從何著手,更已經忘掉這「以人民為本」,設計、建設國家的方法。
印度河濱學校瑟吉校長,自2001年開始,發揮他的設計專長,試圖創造一個更能讓孩童與社會緊密相連的教育環境,不讓教育與世界脫節,更不讓教育失去原本的目的。2009年,他發起的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喊出「Design for Change」口號,呼籲教育者設計出能讓孩童參與改變生活、環境的平臺,用「設計改變問題」,鼓勵孩童貼近生活、關心他人,並且願意主動學習知識、解決問題。
在他的號召下,世界各國的孩子們,用自己的力量,實際關心、改變他們所處的世界。這些孩子們學會的,不僅僅是關注周遭,他們更積極思考,為什麼這樣的問題無法獲得解決,要如何解決。過程中,孩子們可以發揮創意,並且獲得付諸實踐的信心。「Yes!I Can!」是他們的口號,更是他們的信念,他們不僅僅是「知道」,更能「做到」。如果孩子們都可以相信自己,用行動證明自己,我們呢?
各位朋友、各位同志。對國民黨來説,現在是最黑暗的時刻,但正因為這様的最黑暗,我們更要燃燒心中的理念之火,去照亮黑暗、照明前路。問題是,下一步該如何進行?本黨的中心思想該如何喚回?要如何讓民眾再次信任本黨?我們是否用正確的態度面對組織?用對的方法把事做好?以及用對的方式累積能量?這些,都是身為領導人該回答的問題。而答案其實很簡單,就是學習「設計思考」中以人為本的精神,事不分大小,盡心盡力的幫助人民,關心他們關心的事,為他們解決困難,就會讓「人民真正有感」。
在此分享一個在屏東的實際案例,我們有一位黨代表,為了幫老人的殘破老房粉刷裝潢,多年來整合黨員人脈與黨部平臺,募集民間小額資金及人力,改善老人的生活環境。同時,他也集合大專院校的同學,免費幫家庭環境相對艱困的小朋友上課後安親班,在地方廣為人知。這就是從人民生活周遭做起,以人為本的最好例子!
未來,我們要持續努力,藉著良善的「設計」,達成為民服務,改善家園為目標。使國民黨上下都具備整合資源、分享資源,解決問題的能力。讓這樣的故事,可以複製到社會每一個角落,成為本黨處處可見的通例。本黨也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跟上社會脈動,向各非政府組織、社會企業、社會工作者學習、密切觀察到社會各個角落的問題,也能讓本黨同志,在有限資源下,解決困難的經驗,並且學習到過去不曾接觸過的知識。
成功帶領美國走出經濟大蕭條的羅斯福總統,他是一位非常能激勵人心的政治領袖,在一場著名演說中羅斯福總統痛斥許多政客引誘百姓追隨他們錯誤的領導,他說:「沒有眼光的民族終將敗亡」,同樣的,秀柱認為沒有眼光、沒有理念的政黨也終將敗亡。所以,秀柱謙卑的懇請上蒼的祝福以及黨員的付託,把這份責任交給我,讓我們一起以全黨團結的溫暖勇氣、以清明的意志追尋本黨的創黨精神與價值,我們一定能從失敗的試煉中站穩腳步,重新出發!
是令人絕望的冬天,還是充滿希望的春天?走向黑暗或光明?就在我們全黨集體智慧的決定!
同志們,我們沒有時間自憐自艾,我們還有無數的事要做,無數的困難要面對!讓我們一起行動吧!
有一首意境非常優美的台灣歌謠,叫做《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他的歌詞唱著:「阮若打開心內的門,就會看見五彩的春光,春光春光今何在,望你永遠在阮心內。」只要我們把心門打開,美好的人、事、物便會一一浮現,只要我們懷抱希望,摒除偏見,一起努力,就會多一分力量與希望。雖然春天無法永遠久留,但最重要的是,不要失去我們心中的春天與光明,不要害怕去面對眼前的困難,就好像那群孩子們帶給我們的啟示一樣,「Yes!We Can!」
懇請各位黨員先進,3月26日用您寶貴的選票,一起幫助國民黨打開心門,一起改變,迎接希望與陽光!
------
【第三段】
這次黨主席補選,有人說秀柱當選本黨會「新黨化」,影射本黨會小黨化、甚至泡沫化。這實在是失敗主義的最佳寫照,更是以偏概全、混淆視聽,極不尊重新黨的說法。秀柱過去從未加入新黨,但新黨和國民黨理念相同,都是中山先生的信徒,更是中華民國的捍衛者,是本黨志同道和的朋友,我們應該心胸開闊,接納所有捍衛中華民國的支持者。
當初,新黨對抗李登輝時,高舉黃旗就能當選,秀柱留在黨內奮戰;當親民黨再次因李登輝,從國民黨出走,高舉橘旗就能當選時,秀柱還是留在黨內奮戰。李登輝前主席對黨造成傷害,也是我在2001年六月二十日中常會中提案開除。上一次本黨在野時,我們更在立法院,為人民強力監督扁政府。一路走來,秀柱始終說真話、堅持作對的事,對黨不離不棄。
2016年總統與國會大選,國民黨大敗、慘敗。對我來説,最感痛心的不只是國民黨這次的嚴重挫敗,更令人沮喪的是敗選後瀰漫的失敗主義!有人説國民黨會一蹶不振,還有人説國民黨會沒有明天。秀柱在此向所有同志們報告,我們要徹徹底底實踐經國先生所說的「中國國民黨永遠與民眾在一起」,也就是要把本黨“經國化”。經國化的意思也就是,本黨需要“戰鬥化”、“活力化”、“年輕化”還有“志工化”,如此我們才有未來!而這也是秀柱要以畢生之力和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標!
過盡千帆、走過風雨,秀柱有自信可以善盡在野黨主席的職責,激勵全黨上下和支持者,協助立委同仁,強力監督制衡民進黨政府。未來,我們將活化黨內訓練,除了充實新知和新觀念之外,更要實質參與社區營造、公共治理等論壇,讓黨工志工化,學習經國先生的精神,服務奉獻我們的社會,用誠懇樸實的態度把人心找回來。讓國民黨更具理想、活力、執行力,也更有論述能力。
另外,秀柱要利用今天的機會,正告520還沒到、還沒上台就已經傲慢畢露的「權力新貴」們,不要以為一黨獨大,就代表台灣的監督力量已經真空,可以為所欲為。不要以為一黨獨大,國會就沒有人可以制衡、監督。只要新執政者敢有一步踰越,一分濫權,我們一定嚴格監督、絕不姑息!
前一陣子,民進黨立委高志鵬提出要廢除國父遺像一案,蔡英文第一時間竟也說:「要建立機制處理轉型正義」。試問,崇敬國父,追思開國先人,這有什麼不正義嗎?隨後,在社會各界與本黨的強烈反對聲中,蔡英文女士才又在民進黨中常會中急踩煞車。若今日我們選擇默不作聲,民進黨就會毫不猶豫的廢掉國父遺像,今天找國父出氣,誰知道明天民進當又將尋什麼藉口生事?
我們必須嚴格為民眾把關,因為蔡英文主席有著「昨非今是」、「前後不一」的習慣。去年大選期間,蔡主席先是拋出「或許電價需調漲」測試風向,似乎忘記她曾說過「造成星火燎原,民眾生活痛苦」,藉此抗議馬總統推動油電價格合理化的政策。果然,蔡主席立即受到大量民眾質疑前後不一,因此隔天隨即改口「沒預期10年內電價有上漲可能」。
八年前蔡主席曾措詞強硬的公開批評馬總統,質疑他兼任黨主席不符合憲政上的「分權」精神,會引發「憲政失衡」。但她近日卻說,「總統兼任主席,只是要讓溝通平台更有效率」,蔡主席以「昨非今是」的言行還給了馬總統公道。但這樣的蔡英文,總是有辦法迴避社會的監督。未來,秀柱保證,在讓本黨戰鬥化、活力化的原則下,只要我們一起同心攜手,擔負起忠誠在野黨的責任,就不會再讓蔡英文繼續閃躲、欺騙人民!
未來,藉著我們過去在立法院監督的經驗,結合智庫與政策會的專業優勢,我們將整合總體戰力,以國會、地方議會為陣地,穩健、紮實地監督執政者,積極反映地方民意,讓黨中央與地方更能緊密的結合,讓民眾更直接感受到本黨的轉變與服務。同時,無論是國會或議會,民意代表不再是單打獨鬥,我會持續落實我過去提過的4G策略,以給同志信心、給人民希望、給社會方便、給大家歡喜的四大原則,帶領國民黨重新再起!
這個黨曾被擊敗,但從未被擊倒過,過去沒有,現在沒有,未來也不會有,我們將會一次又一次的站起來!只要我們正面向著頭頂上的12道光芒,那陰影必將落在我們身後!本黨,必將奮起!
當我們學會為別人堅強地活著並且奮鬥,生命才會更有意義,社會也才得以更加美好。
政黨亦然,只要方向正確,一定能抵達成功的終點!這個政黨需要聚集正念能量的同志,起身為國家和民眾做事,扭轉不當的現況與價值觀。我們都是那種為國、為黨而忘我、並願意投注心力的人,我們應該將彼此的能量串連起來,一起為這個國家奮鬥!
蔡主席即將就任,本黨還在等待,3/26,我們不再等待,集中力量、大家挺柱,請投4號,洪秀柱。
#政見發表 #分治不分裂 #和平協定 #微革命 #設計思考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760的網紅Karl Y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個學年真的經歷了太多東西,這年DSE的學生真的很辛苦, 有部份片係外國拍,畫質令人感動。 翁Sir答應大家可以做到既就係將所有DSE的題目解一次放上網比大家。 有咩想問可以Email我 [email protected] 翁sir 2020 00:27 Q1 私有產權 01:48 ...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吳淡如 Facebook 八卦
曾經是唸商學院的時候最厲害的錯位競爭的例子!
一個被哈佛寫了好幾次的研究案例!
現在才知道他們五月破產了,不勝唏噓。
靠人組合的行業,現金流沒有了,沒有人撐得下去。
太陽馬戲團被迫取消世界各地演出,收入驟減至零。背負約10億美元的債務,並立即解雇3480名員工,相當於七成的人力。在疫情的不確定因素下,早一點申請破產是對的,否則這個債務拖一個月可能多⋯我估算過就算剩下1000多人,每個月的債也會多增加2千萬美元up。😱😱😱留下這三成,距離重振點遙遙無期,也未必能留多久⋯加拿大政府就算伸出援手,也無法挽回頹勢。
其實,會被不定時疫情炸彈轟炸的行業,最嚴重的就是:
一,靠人組合起來的行業(變動成本非常高)
二,"身歷其境感受不同",缐下與線上,價格差距很大的行業。
此疫情時代經營企業幸運就是:利息變低了。而且已開發國家的利息都沒有資格再往上升,否則負債比都是史上最高政府會先破產。包括美國政府😂
據統計負債比已近GDP140%。
以前我是個不太愛借貸的人,這也是我爸媽一輩子採行的方式,存到足夠的錢再來買房或做其他事⋯
但是,在這個利息只有通膨(CPI) 3分之一的時代,老實說不借錢的確是傻瓜(前提:貸款償還額度,不要超過經常性收入的三分之一)現階段的理財策略是,而且如果可以先不要還本金就不要還,把錢放在口袋裡定期定額買什麼0050,56,SP500⋯⋯之類的ETF⋯用長期報酬率來看,保證比利息高非常多。
只要你不是那種一欠錢就歇斯底里丶睡不著的個性😂😂😱😣
人口過了死亡交叉點的國家,房子現在在漲也只不過是游資充斥,賺房租OK(可是也要小心如果買錯地方,將來房子會賣不掉。買對地方答案就是要有年輕人就業機會之地),未來想在房子上賺上倍差價不會有機會。
搞了半天,現在是借得到錢並妥善運用的人會在理財上獲勝。而且你借的錢,比如十萬元吧,保證在10年後,能夠購買的東西不到現在的一半,為什麼?因為所有偉大的領袖都在印鈔票啊⋯⋯只要他的貨幣是國際上通用貨幣而且國家夠大,他印鈔票後最倒楣的並不是自己⋯
哈哈其實我只是要告訴你:
太陽馬戲團把最知名的O Show釋出免費给大家看,真的功德無量了😭😭
年紀真的大了超嘮叼還寫了一套理財感想🤪🤪🤪
https://arteconcert-a.akamaihd.net/am/concert/076000/076600/076634-000-A_SQ_0_VOA-STA_03416125_MP4-2200_AMM-CONCERT-NEXT_syEh1Kq24F.mp4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謝長廷 Facebook 八卦
依我從政的經驗,真正有絕對是非的爭執,不超過5%,其他都是選擇的問題。美牛進口、核電政策、兩岸政策甚至統獨問題,本質上也是選擇的問題,選擇的對錯要看結果,但結果是後驗的,也就是事後才知道,之前只能靠説服,爭取人民多數支持。在野黨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給人民不同的選擇,政府政策如果事後証明錯了,那執政黨必須付出代價,在野黨因此壯大,甚至取而代之,這就是民主政治的基本原理。
當然,有些政策涉及中心思想或政黨綱領,需要一貫才不致矛盾(像兩岸政策)。但開放美牛豬這種政策,隨著環境改變,例如我們需要加入貿易自由標準高的國際組織、需要美國其他更大協助時,也包括在野黨變成執政黨時,須有全盤考慮,台灣豬肉可以出口競爭等等,因而調整政策,這是很自然的事,有人提當年我在野時反對,的確有此事,在野黨提供不同政策供人民選擇乃是天職,我也不認為目前在野黨持反對立場有什麼不對,但在野黨如用物理力量或其他方式,阻止政策執行,少數要淩駕多數,才會破壞民主原理。
日本牛肉的例子也可以參考。日本對牛肉瘦肉精殘留的容忍值是0.01ppm,進口美國牛肉,約佔輸入量15%上下,市場價格比和牛便宜,一般家庭買的大多仍以和牛為主,進口牛肉大部分供給吉野家、松屋或Sukiya等牛肉蓋飯使用,收入較低的薪水階級族群或學生可以有另消費的選擇。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Karl Yung Youtube 的評價
這個學年真的經歷了太多東西,這年DSE的學生真的很辛苦,
有部份片係外國拍,畫質令人感動。
翁Sir答應大家可以做到既就係將所有DSE的題目解一次放上網比大家。
有咩想問可以Email我
[email protected]
翁sir 2020
00:27 Q1 私有產權
01:48 Q2 三個經濟問題
05:45 Q3 機會成本
07:02 Q4 利潤極大化
12:03 Q5 長期&短期
14:31 Q6 流動性&勞力供應&勞力生產力
18:13 Q7 廠商
21:08 Q8 資本
22:22 Q9 擴張動機
25:14 Q10 產出&成本關係
26:09 Q11 供需彈性
27:55 Q12 相對價格****
37:55 Q13 供需圖 均衡點
39:45 Q14 從量關稅 表
43:00 Q15 彈性&替代品
45:44 Q16 配額
46:15 Q17 供應曲線沿線移動
48:23 Q18 完全競爭
49:15 Q19 洛倫茨曲線
50:45 Q20 失業率;公平;生產力
52:41 Q21 配額改變
54:50 Q22 邊際利益&總收入
58:36 Q23 GDP百分比轉變
59:50 Q24 失業率計算
1:01:08 Q25 GDP&GNP
1:02:42 Q26 GDP
1:03:27 Q27 SRAS右移
1:03:54 Q28 資產負債表
1:05:35 Q29 金管局功能
1:08:37 Q30 貨幣功能
1:09:27 Q31 M1M2M3
1:10:27 Q32 費沙方程式
1:12:17 Q33 貨幣供需
1:13:07 Q34 稅
1:14:39 Q35 QTM貨幣數量論
1:16:54 Q36 稅制 圖
1:17:39 Q37 非預期通縮
1:18:28 Q38 ADAS政策影響
1:19:29 Q39 概念題 負數
1:21:50 Q40 通脤差距&財政盈餘
1:23:25 Q41 擴張性政策
1:24:15 Q42 國際貿易
1:25:02 Q43 開放貿易
1:28:00 Q44 BOP國際收支平衡
1:28:43 Q45 匯率
1:33:59 5**答卷參考
1:34:40 2019卷2 Q2
1:36:35 2019卷2 Q5 經濟概念
1:40:28 2019卷2 Q9c 支薪方法
1:44:48 做卷時間分配
2:00:39 點解最優規模 P=MC
2:05:27 如果有人派$10000 收入更公平?
2:07:28 1997CEQ2 機會成本
2:11:42 經濟現象的例子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AB09IyeJVE/hqdefault.jpg)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在11月23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正視市民對領展的不滿,最終獲得通過。領展以「賺到盡」模式經營,完全不顧其社會責任,除了拆售停車場,把部分街市管理服務外判,造成承包商壟斷經營的情況外,還大幅增加旗下商鋪租金,逼走小商戶,引入大量連鎖店,令物價大幅飆升,罔顧升斗市民的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我要求競爭事務委員會調查領展是否違反《競爭條例》,並考慮在各區合適的地點設立臨時墟市和增建綜合市政大樓,令基層市民有更多選擇。政府亦應該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發展模式,改善地區設施的供求和管理。政府表示會積極與區議會合作於合適地點設立墟市,並在情況許可下加強公眾街市設施,包括興建新街市。
我並不贊成回購領展,這樣必然會推高領展股價,變相令納稅人的金錢落入領展及其股東的口袋中。即使回購成功,政府亦會面對長遠的管理問題,回購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以下為我的發言:
近年,社會各界對領展的營商手法感到極其不滿,不少人批評領展純粹以商業模式管理轄下街市和商場,包括大幅增加街市商舖租金,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拆售停車場、將月租車位改為浮動車位,以及將管理服務外判等,完全是要「賺到盡」,只顧賺取最大的利潤回報,向股東交代,卻忽略基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完全忘記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作為議員提出首個議案,我希望就我在選舉期間,親耳聽到的意見、親眼見到問題,帶入議會,表達我的關注。
主席,新民黨過去一直關注,並積極跟進領展的問題。我同新民黨都認為,領展問題表面上是涉及市政、民生的問題,但市政服務的提供及管理,直接受地區行政影響,所以市民對領展的不滿,其實同地區行政管理出現問題有關,政府有必要一併處理。
今日我提出“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的議案,希望可以爭取各位議員的支持,促請競爭事務委員會就領展的經營或個別市政服務的提供展開研究,甚至全面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同時希望政府正視各區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商品和零售店舖選擇不多,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透過推出短期措施,包括設立臨時墟市,為居民提供領展街市和商場以外的選擇,以及推出以地區為本的先導計劃,在有需要地區興建公營街市,並邀請社企參與營運;長遠則應研究在各區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以及改善和提升現有市政大廈的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切合居民需要的社區設施;同時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行政模式,以提升行政效率和市民的生活水平。
主席,領展擁有獨特的背景和使命,服務逾70萬戶公屋居民,在不少市民眼中,領展並非一般的商業機構。現時領展的問題,主要是政府政策出現了問題。房委會在2005年以具極爭議的條件把其大量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分拆出售予當時的領匯,即現在的領展,但出售契約不夠嚴謹,房委會和領匯的買賣契約附設限制性契諾。一般而言,商場鋪位和停車場設施不得分拆出售。不過,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沒有持有任何物業權益,商場鋪位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無效;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賣出任何住宅單位,停車場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則無效,即是容許領展將整棟物業出售,停車場則可「拆骨」出售,根本未能有效約束領展承擔和履行其社會責任。由於現時不少公共屋邨只有領展旗下的街市商舖,缺乏競爭,所以領展大幅加租的情況令人非常關注。以將軍澳厚德街市為例,在大半年前,有超過10間商舖相繼結業,據了解,主要因為領展大幅加租,最高達30%,令到不少商戶無法繼續經營,亦令區內居民在無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挨貴餸」。
此外,領展將街市商場的管理服務外判,亦製造了不少問題。今年2月,青衣長發街市商戶因反對領展將街市外判予承辦商建華,決定罷市7日,而建華在3月接管街市後,曾經參與罷市的商戶則全體不獲續租。外判商以垂直整合方式經營,讓旗下街市商舖營運更具經濟效益,原本是無可厚非,但不少人批評,領展與外判商之間的角色重疊,對於外判商旗下商舖無牌經營視若無睹,更縱容外判商藉加租及操縱街市零售價格等手段,迫走小商戶。我必須強調,「外判管理」不代表「外判責任」,領展在這方面是責無旁貸,希望領展加強對外判商的監管,保障市民的合理權益。
領展上市至今已多次出售資產,涉及多個商場和停車場,有居民表示,有拆售車位的售價高達90萬元,相信拆售車位為領展帶來非常可觀的利潤。不過我想問領展,在出售資產的同時,有否顧及居民和小商戶的權益和需要呢?今年4月,領展將大埔運頭塘商場出售,新業主接手後隨即發律師信要求商場內6間小店要在半年後離場。據報道,運頭塘商場租戶與領展及新業主簽訂的租約,其中一項條款列明,只要業主決定出售、重建、翻新物業等,只需給予租客不少於6個月通知,便可終止合約。合約條款如此不平等,難怪連保安局局長黎棟國都要企出來,伸張正義,簽名支持運頭塘商場的小商戶。
主席,近年不少商舖不敵領展大幅加租而結業。根據政府和領展在今年年中公布的數據,港島、九龍和新界區私人零售業樓宇的平均租金都有明顯跌幅,其中九龍區的跌幅最大,高達30%,但領展旗下物業租金卻不跌反升,部分物業租金升幅更超過10%。不少人質疑,領展仍然可以在逆市中大幅加租,是否因為領展壟斷了街市商舖的供應?所以,我同不少市民都希望,競爭事務委員會能夠就領展的商舖營運進行研究,尤其是街市方面,探討如何可以促進競爭,並向領展提出相關建議,讓市民能夠享有更佳的價格、更優質的產品,以及更多樣的選擇;有需要時,應主動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中的「第二行為守則」,即《條例》第21條指,擁有相當程度市場權勢的企業,不得濫用有關權勢損害競爭。
就市民對領展和社區設施的不滿,我在今年4月和5月,聯同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和公民力量區議員先後約見了領展的管理層,以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反映市民的不滿,並且向司長遞交建議書,希望政府盡快規劃並落實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
我剛才已經講過,領展問題的核心,涉及深層次的地區行政管理問題。在香港回歸以前,各區的食物衛生、清潔街道、文康設施、熟食中心等市政服務的管理,分別由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負責。隨著兩局解散,地區行政模式出現變化,相關地區服務的管理工作,分別改由民政事務總署和區議會負責。區議會只是諮詢機構,缺乏實權,社區設施的規劃,要依賴長期在「象牙塔」內的官員制訂,試問他們又如何可以切實理解地區的需要?市民的訴求?今日的議案已清楚指出,領展問題是地區行政的一部分,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居然沒有出席,回應今日的議案和議員的發言,我在此表示遺憾。
從前由兩局負責提供市政服務的模式,體現了「地區自主」的精神,決策當然更貼近民情民意。事實上,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批評現有地區行政模式欠缺彈性和效率,未能切實、有效回應各社區的不同訴求。所以,政府有必要考慮是否需要檢討現時的地區行政模式,例如在規劃及管理新型綜合市政大樓方面,可以增強區議員的參與,確保規劃及各項服務的提供能夠更貼近區內居民的需要。
主席,完善社區規劃、改善市政服務,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是政府的基本責任。然而,政府現時用作釐訂地區市政和文康服務供應的規劃標準,與不少地區居民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都有明顯落差,大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新民黨和公民力量近年多次向政府反映,大圍區內的社區設施老舊不足,加上區內人口持續增加,現有設施根本不足應付大圍居民的需要,街市、圖書館、託兒服務、幼兒園、長者服務中心,以至泊車位通通不足夠,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希望政府能夠回應居民的訴求,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我在上星期三的立法會上提出了有關的口頭質詢,不過好可惜,發展局局長的答覆已清楚表明:「政府現時未有計劃在大圍興建新的綜合服務大樓。」我和新民黨及公量力量,以及很多大圍居民都感到非常失望,有居民更希望我同局長講:「大圍居民憤怒了。」希望政府能夠從善如流,認真考慮並早日落實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主席,領展今年獲國際購物中心協會頒發兩個獎項,包括領展「愛•匯聚計劃」奪得大會基金所頒發的「Albert Sussman國際社區支援獎」,以及天盛街市獲頒「亞太地區購物中心大獎 – 翻新及擴建」組別銀獎,對於受影響的市民而言,實在是相當諷刺。平情而論,領展接手管理房委會部分街市商場後,一定程度上為部分街市商場帶來新景象,例如不少街市加裝了冷氣,環境比以前更加乾淨、整齊,但同時卻因領展的營商手法產生不少問題,包括大幅租、月租車位變浮動車位、管理服務外判等,這些都是備受爭議和批評。林鄭月娥司長曾形容領展是需要處理的「三座大山」之一,我希望領展能夠認真審視是否應該改變現行以利潤掛帥的營商模式,更加關顧居民的需要,以其定下的抱負「服務社群並提升其生活質素」為依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7I_vIM-nwvg/hqdefault.jpg)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容海恩 Eunice Yung Youtube 的評價
我在11月23日的立法會會議上提出動議,要求政府正視市民對領展的不滿,最終獲得通過。領展以「賺到盡」模式經營,完全不顧其社會責任,除了拆售停車場,把部分街市管理服務外判,造成承包商壟斷經營的情況外,還大幅增加旗下商鋪租金,逼走小商戶,引入大量連鎖店,令物價大幅飆升,罔顧升斗市民的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我要求競爭事務委員會調查領展是否違反《競爭條例》,並考慮在各區合適的地點設立臨時墟市和增建綜合市政大樓,令基層市民有更多選擇。政府亦應該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發展模式,改善地區設施的供求和管理。政府表示會積極與區議會合作於合適地點設立墟市,並在情況許可下加強公眾街市設施,包括興建新街市。
我並不贊成回購領展,這樣必然會推高領展股價,變相令納稅人的金錢落入領展及其股東的口袋中。即使回購成功,政府亦會面對長遠的管理問題,回購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
以下為我的發言:
近年,社會各界對領展的營商手法感到極其不滿,不少人批評領展純粹以商業模式管理轄下街市和商場,包括大幅增加街市商舖租金,扼殺小商戶的生存空間、拆售停車場、將月租車位改為浮動車位,以及將管理服務外判等,完全是要「賺到盡」,只顧賺取最大的利潤回報,向股東交代,卻忽略基層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和負擔能力,令市民生活百上加斤,完全忘記企業應有的社會責任。作為議員提出首個議案,我希望就我在選舉期間,親耳聽到的意見、親眼見到問題,帶入議會,表達我的關注。
主席,新民黨過去一直關注,並積極跟進領展的問題。我同新民黨都認為,領展問題表面上是涉及市政、民生的問題,但市政服務的提供及管理,直接受地區行政影響,所以市民對領展的不滿,其實同地區行政管理出現問題有關,政府有必要一併處理。
今日我提出“力促市場健康競爭,制衡領展獨大局面”的議案,希望可以爭取各位議員的支持,促請競爭事務委員會就領展的經營或個別市政服務的提供展開研究,甚至全面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同時希望政府正視各區社區設施和服務不足、商品和零售店舖選擇不多,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的問題,透過推出短期措施,包括設立臨時墟市,為居民提供領展街市和商場以外的選擇,以及推出以地區為本的先導計劃,在有需要地區興建公營街市,並邀請社企參與營運;長遠則應研究在各區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以及改善和提升現有市政大廈的設施,為居民提供更全面、更切合居民需要的社區設施;同時希望政府全面檢視現有的地區行政模式,以提升行政效率和市民的生活水平。
主席,領展擁有獨特的背景和使命,服務逾70萬戶公屋居民,在不少市民眼中,領展並非一般的商業機構。現時領展的問題,主要是政府政策出現了問題。房委會在2005年以具極爭議的條件把其大量零售和停車場設施分拆出售予當時的領匯,即現在的領展,但出售契約不夠嚴謹,房委會和領匯的買賣契約附設限制性契諾。一般而言,商場鋪位和停車場設施不得分拆出售。不過,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沒有持有任何物業權益,商場鋪位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無效;如房委會在有關屋邨或屋苑已賣出任何住宅單位,停車場不可分拆出售的規定則無效,即是容許領展將整棟物業出售,停車場則可「拆骨」出售,根本未能有效約束領展承擔和履行其社會責任。由於現時不少公共屋邨只有領展旗下的街市商舖,缺乏競爭,所以領展大幅加租的情況令人非常關注。以將軍澳厚德街市為例,在大半年前,有超過10間商舖相繼結業,據了解,主要因為領展大幅加租,最高達30%,令到不少商戶無法繼續經營,亦令區內居民在無選擇的情況下被迫「挨貴餸」。
此外,領展將街市商場的管理服務外判,亦製造了不少問題。今年2月,青衣長發街市商戶因反對領展將街市外判予承辦商建華,決定罷市7日,而建華在3月接管街市後,曾經參與罷市的商戶則全體不獲續租。外判商以垂直整合方式經營,讓旗下街市商舖營運更具經濟效益,原本是無可厚非,但不少人批評,領展與外判商之間的角色重疊,對於外判商旗下商舖無牌經營視若無睹,更縱容外判商藉加租及操縱街市零售價格等手段,迫走小商戶。我必須強調,「外判管理」不代表「外判責任」,領展在這方面是責無旁貸,希望領展加強對外判商的監管,保障市民的合理權益。
領展上市至今已多次出售資產,涉及多個商場和停車場,有居民表示,有拆售車位的售價高達90萬元,相信拆售車位為領展帶來非常可觀的利潤。不過我想問領展,在出售資產的同時,有否顧及居民和小商戶的權益和需要呢?今年4月,領展將大埔運頭塘商場出售,新業主接手後隨即發律師信要求商場內6間小店要在半年後離場。據報道,運頭塘商場租戶與領展及新業主簽訂的租約,其中一項條款列明,只要業主決定出售、重建、翻新物業等,只需給予租客不少於6個月通知,便可終止合約。合約條款如此不平等,難怪連保安局局長黎棟國都要企出來,伸張正義,簽名支持運頭塘商場的小商戶。
主席,近年不少商舖不敵領展大幅加租而結業。根據政府和領展在今年年中公布的數據,港島、九龍和新界區私人零售業樓宇的平均租金都有明顯跌幅,其中九龍區的跌幅最大,高達30%,但領展旗下物業租金卻不跌反升,部分物業租金升幅更超過10%。不少人質疑,領展仍然可以在逆市中大幅加租,是否因為領展壟斷了街市商舖的供應?所以,我同不少市民都希望,競爭事務委員會能夠就領展的商舖營運進行研究,尤其是街市方面,探討如何可以促進競爭,並向領展提出相關建議,讓市民能夠享有更佳的價格、更優質的產品,以及更多樣的選擇;有需要時,應主動調查領展有否違反《競爭條例》中的「第二行為守則」,即《條例》第21條指,擁有相當程度市場權勢的企業,不得濫用有關權勢損害競爭。
就市民對領展和社區設施的不滿,我在今年4月和5月,聯同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和公民力量區議員先後約見了領展的管理層,以及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反映市民的不滿,並且向司長遞交建議書,希望政府盡快規劃並落實興建新型綜合市政大樓。
我剛才已經講過,領展問題的核心,涉及深層次的地區行政管理問題。在香港回歸以前,各區的食物衛生、清潔街道、文康設施、熟食中心等市政服務的管理,分別由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負責。隨著兩局解散,地區行政模式出現變化,相關地區服務的管理工作,分別改由民政事務總署和區議會負責。區議會只是諮詢機構,缺乏實權,社區設施的規劃,要依賴長期在「象牙塔」內的官員制訂,試問他們又如何可以切實理解地區的需要?市民的訴求?今日的議案已清楚指出,領展問題是地區行政的一部分,但民政事務局局長居然沒有出席,回應今日的議案和議員的發言,我在此表示遺憾。
從前由兩局負責提供市政服務的模式,體現了「地區自主」的精神,決策當然更貼近民情民意。事實上,社會上有不少聲音批評現有地區行政模式欠缺彈性和效率,未能切實、有效回應各社區的不同訴求。所以,政府有必要考慮是否需要檢討現時的地區行政模式,例如在規劃及管理新型綜合市政大樓方面,可以增強區議員的參與,確保規劃及各項服務的提供能夠更貼近區內居民的需要。
主席,完善社區規劃、改善市政服務,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是政府的基本責任。然而,政府現時用作釐訂地區市政和文康服務供應的規劃標準,與不少地區居民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都有明顯落差,大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新民黨和公民力量近年多次向政府反映,大圍區內的社區設施老舊不足,加上區內人口持續增加,現有設施根本不足應付大圍居民的需要,街市、圖書館、託兒服務、幼兒園、長者服務中心,以至泊車位通通不足夠,對居民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希望政府能夠回應居民的訴求,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我在上星期三的立法會上提出了有關的口頭質詢,不過好可惜,發展局局長的答覆已清楚表明:「政府現時未有計劃在大圍興建新的綜合服務大樓。」我和新民黨及公量力量,以及很多大圍居民都感到非常失望,有居民更希望我同局長講:「大圍居民憤怒了。」希望政府能夠從善如流,認真考慮並早日落實在大圍興建綜合市政大樓。
主席,領展今年獲國際購物中心協會頒發兩個獎項,包括領展「愛•匯聚計劃」奪得大會基金所頒發的「Albert Sussman國際社區支援獎」,以及天盛街市獲頒「亞太地區購物中心大獎 – 翻新及擴建」組別銀獎,對於受影響的市民而言,實在是相當諷刺。平情而論,領展接手管理房委會部分街市商場後,一定程度上為部分街市商場帶來新景象,例如不少街市加裝了冷氣,環境比以前更加乾淨、整齊,但同時卻因領展的營商手法產生不少問題,包括大幅租、月租車位變浮動車位、管理服務外判等,這些都是備受爭議和批評。林鄭月娥司長曾形容領展是需要處理的「三座大山」之一,我希望領展能夠認真審視是否應該改變現行以利潤掛帥的營商模式,更加關顧居民的需要,以其定下的抱負「服務社群並提升其生活質素」為依歸。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yPKrI8tPqE/hqdefault.jpg)
非價格競爭例子 在 第8講不完全競爭市場(二)8C-非價格競爭 - YouTube 的八卦
空間 競爭非價格競爭 品牌氾濫最低價策略Coke品牌戰網路世界的媒體EGA談判實例Amazon不賣葡萄酒?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