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黛安娜王妃為主軸,克莉絲汀史都華主演的《#Spencer》釋出官方海報,這張海報可能是今年至今最讓我驚豔的作品之一。
《Spencer》由智利名導帕布羅拉瑞恩執導,將在今年第 78 屆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單元亮相,與珍康萍、阿莫多瓦、保羅索倫提諾等名導共同角逐最高榮譽金獅獎。至於本屆威尼斯影展將於 9 月 1 日至 11 日舉行,由韓國名導奉俊昊擔任主競賽評審團主席,這同時也是威尼斯影展史上首次由韓國影人擔任此職務。
拍攝上流/王室女性角色的傳記電影,對於帕布羅拉瑞恩來說不算太陌生,帕布羅拉瑞恩 2016 年問世的《第一夫人的秘密》,就將鏡頭對準美國前第一夫人賈桂琳甘迺迪,當年同樣於威尼斯影展主競賽放映,執筆劇本的 Noah Oppenheim 則獲得該屆最佳劇本獎。
《第一夫人的秘密》從水都開啟北美獎季的遠征之後,最終在奧斯卡入圍 3 項大獎,也順利將娜塔莉波曼送入影后的角逐戰,當年敗給《樂來越愛你》的艾瑪史東。
今年帕布羅拉瑞恩則與克莉絲汀史都華合作,此前消息一出便成熱議話題,克莉絲汀史都華近年嘗試與眾名導合作,除了帕布羅拉瑞恩之外,還包含李安、伍迪艾倫、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等人(未來還有大衛柯能堡),而在《暮光之城》系列之後積極轉型的過程中,此次能透過「黛安娜王妃」的角色交出何種表演能量,全世界影壇都在關注。
《Spencer》的劇本由曾撰寫過《黑幕謎情》、《同盟鶼鰈》、《蜘蛛網中的女孩》的 Steven Knight 執筆;至於拍英國王室免不了一系列華服設計,替此片擔任服裝設計的為 Jacqueline Durran,她曾以《《安娜・卡列妮娜》、《她們》兩度奪下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
《Spencer》背景放置於 1991 年的聖誕假期,聚焦於黛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姻故事,此片並不會出現黛安娜王妃的悲劇性死亡,而是審視與丈夫之間的破碎關係,以及她對兒子威廉和哈利的愛。其餘卡司則有西恩哈里斯、莎莉霍金斯等人,
北美定檔於今年 11 月 5 日,由操盤《寄生上流》、《燃燒女子的畫像》打響名號的 #Neon 發行,瞄準明年奧斯卡。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簡簡單單做個正常人、出街逛逛、做做運動、搬離家人獨立生活,是23歲的譚永亨一直夢寐以求的奢望。 被醫生形容為「港版霍金」的譚永亨,六個月時大證實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自此全身癱瘓,只有右手三隻手指勉強能活動,需側臥在床溫習。但今天的他由「坐着等死」到發奮讀書考入中文大學,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一切都要...
霍金兒子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做主人家,要懂得主客的體統禮儀。北京九三大閱兵,為何招致國際非議,形象不怎麼樣,是有心學習社交人士的活教材。
首先要明白:為何英美歐洲不參與?因為西方明白:這場閱兵真正的目的,是主辦國權力鬥爭正到緊張處、對內為一人宣威的政治騷。明明是中國的內政,英美歐洲各國,自然不便來,此其一。
既然英美歐洲不參加,那麼這場軍演盛宴,叫做「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七十週年」,就沒有什麼意義。「法西斯」是意大利墨索里尼的原產品,與德國納粹有所共同、亦有所異,唯卻是百分之百歐洲文化。日本的侵華,是軍國主義,與法西斯無關。孔子說:必也正名,名正方言順。中國本來可以以「紀念太平洋戰爭勝利」為名,因為中國可以自稱是太平洋國家。叫做「反法西斯」,但英美法德等歷史上當事的主角國家不來,則不倫不類。此其二。
凡大人物出席宴會,除了看主人家身份有無號召力,還要看有什麼賓客到。愛丁堡公爵坐主家桌的盛會,不可以有旺角的三合會,坐在第一百○三席靠門囗的一桌也不可以。北京的閱兵,既稱「反法西斯」,竟也請北韓金正恩,凡西方文明國家必定避席,而金大英雄最終也不到。左右不逢源,很尷尬,此其三。
來的四五十個國家,墨西哥、委內瑞拉、瓦努亞圖之類,遠在拉丁美洲和南半球,跟第二次世界大戰三棒七棍子攀不上邊。泰國是到了,但泰皇在太平洋戰爭之中,支持日本,日本轟炸珍珠港,泰皇還傻巴巴向美國宣戰,御令電報,被泰國駐美大使壓下來。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均當年日本侵略之受害國,反而一個也不到,為東南亞嘉賓之錯配。此其四。
硬要主辦,除非昭述史實,掛出蔣中正肖像,稱當年的中華民國是五大戰勝國之一。有這樣的風度胸襟,當然又不同。然而大事宣傳抗日戰爭由共產黨主導,但今日世界有互聯網,多次「感謝皇軍侵略」的語錄給翻出來,「開羅宣言」毛澤東是主角,台灣則只連戰一個,在台灣一片罵聲中眨着一對小眼睛竄過海,像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這一切,都在敗壞着這場大騷。
西洋舉行婚禮,牧師都會問:這對男女成為夫婦,在場有無人異議?凡辦盛事,必不可以有爭議,正如婚禮上忽有人大叫「我反對,因為這個新郎,是假冒的」,這就掃興了。所以八十年前美國受教育的胡適,警告中國人:做事要細心認真,不要粗糙,勿做「差不多先生」。
似曾相識的精神勝利法
為配合內地紀念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特區政府罕有地以立法方式,於今年九月三日一次性增加一天假期,令全港僱員包括外傭都可多放一天假。但「忽然放假」亦引起爭議,既有工會聲言要爭取每年都放抗戰假,亦有僱主指增加一天假期會令營運成本增加十多億元。然而,更有香港退伍軍人團體認為,九月三日不能代表香港三年零八個月的淪陷歷史,主張恢復「重光紀念日」,追悼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戰士。至於最能代表「人心尚未回歸」的例子,莫過於同日在農曆來說「宜嫁娶」,有不少新人都選擇在九月三日晚上大宴親朋,情訂終生。
同樣一場抗日戰爭,卻有兩個南轅北轍的紀念版本,國內堅持的是「勝利」,曾經在港參戰的退伍英軍卻強調那叫「重光」;前者是歌功頌德,後者為追悼一眾勇於為別人犧牲的英靈,兩種是截然不同的歷史觀,何嘗不是一堂絕佳的國民教育?
今期 CUP Magazine 專訪的俄羅斯富豪,因創投網絡科技致富,卻注資一億美元,發起尋找外太空智慧生物的計劃,用意在於提醒全人類:「科技」的定義不止於用智能手機上網,不限於玩 Facebook Po 相;「科技」更重要的是解答人類生命的根本疑問,例如人類就是獨一無二的嗎?如果答案不是的話,我們應如何作好準備?世人推崇朱克伯格的天才,更應重視霍金這種科學家的智慧,千萬不要因為被科技主導了生活方式,反而忘掉真正的科學精神。
如果我們看待九月三日多一點科學精神,自會明白戰爭根本毫無紀念價值,尤其是被侵略而要抵抗的一方,更是不堪回首。在殘暴與邪惡當道的戰爭時期,真正值得紀念的是人性的光輝,例如不論性別、人種、貧富都團結起來,為了令更多弱者生存下來而不惜犧牲自己,誰戰勝誰戰敗又有何相干?
處身一個凡事也要「等埋邊個」的年代,更需要擁有科學精神。屋邨鉛水每分每秒都在毒害下一代,政府仍然還要「等埋」調查報告,再看看由誰負責處理,原來沒有科學精神,會導致想在香港喝一口乾淨水,也變成另一種奢侈。
(CUP Magazine 164 期九月號「尋找星星的回音」經已出版,各書報攤有售)
霍金兒子 在 陶傑 Facebook 八卦
如果你是香港恒生大學讀第二年的港女,男朋友讀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他陪你看Tenet,看完之後,在黃店 Cafe,他將一齣戲的情節、timeline、四大角色的時空關係,清清楚楚向你break-down釋疑,那麼恭喜你,下星期可以帶他回到你住的將軍澳日出康城見家長了。
一年前他曾經為你go through過陳彥霖命案錄影帶和警方說法之間的每一個疑點,認定是謀殺,邏輯縝密,很convincing,你已經覺得他是香港版福爾摩斯,想不到看Tenet,他不但一次就懂,而且解說時還refer to導演老蘭以前的Interstellar和 Inception的片段一齊加強他的Interpretation,令你對這位小男友加深認識之餘,還增加了三分崇拜。
在戲院裏你一度輕碰他的手肘,想問他電影裏的女主角為何生過一個兒子,身材還像少女一樣苗條——這是你看「天能」時唯一感到興趣的一樣,而且像電影情節一樣不明白——但戴着口罩的他,低聲叫你暫忍講話。
你才知道他正全心投入這部戲,運用他的大腦,一直在跟着導演work out戲中雜亂的情節,正在build up他對這部電影的認知。而讀理科的男孩子在全神貫注對着電腦拆解一條方程式的時候,眾所周知,也是最有魅力的一刻。
終於等到散場,他為你解謎,脫下口罩,還用一枝筆,一張紙,畫了一個圖表,告訴你這部戲到底說什麼。
「但是許多人說導演故弄玄虛,很聰明地在全球製造話題,博取他們進戲院多看兩遍?」你問。
「不,」他充滿自信說:「這只是看不懂的人自欺欺人的藉口。老蘭,I mean Christopher Nolan,絕對不是老千,而是真正的天才。」
他不但是霍金迷,還是老蘭專家,兩年前自從看完Dunkirk,他宣布離棄塔倫天奴,從此成為Nolan忠迷。他的電影辭典裏連王家衛也沒有,讀喇沙時已經就寇比力克在學生報寫過一篇論文而大得愛爾蘭神父讃賞,對於他的品味,當然無可置疑。
只恐懼他說過後年畢業後去美國 Caltech 讀博士,因為未來美國會收少許多中國留學生,有大把quota留給香港人。
過去一年曾經和他穿着黑衫,奔跑於街頭。看完了Tenet,你第一次感受到一股淡淡的哀愁。
霍金兒子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評價
簡簡單單做個正常人、出街逛逛、做做運動、搬離家人獨立生活,是23歲的譚永亨一直夢寐以求的奢望。
被醫生形容為「港版霍金」的譚永亨,六個月時大證實患上脊髓肌肉萎縮症,自此全身癱瘓,只有右手三隻手指勉強能活動,需側臥在床溫習。但今天的他由「坐着等死」到發奮讀書考入中文大學,將不可能變成可能,而一切都要歸功於貼身照顧他逾廿載的姨媽-李太。
小時候姨媽帶永亨到廣州治病,一直相依為命。到回港讀書,姨媽就化身書僮陪在永亨身邊,上課為他翻書,考試為他代筆...
「親生兒子都不用我付出這麼多,他有時都會埋怨,問我知不知道誰才是我的兒子。」李太在過去廿多年,幾乎每天24小時候命,犧牲了不少與丈夫和兒子相處的時間,更因每天抱過百磅的永亨上落輪椅,令自己腰椎移位。更令人沮喪的是,永亨的父母並不欣賞她的付出,以冷言冷語回禮,雙方至今仍未破冰。
回想廿多年的照顧,李太認為雖然辛酸,但更多的是滿足,「見到他由頹廢到充滿理想,一切付出都值得了。」今集《港·故》帶你看看這對情同母子的姨媽與外甥的故事。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mOCrA6uvPM/hqdefault.jpg)
霍金兒子 在 霍金兒子、霍金成就、霍金發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霍金兒子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shin1069也提到高爾夫》霍兒衛冕歐巡獎金后,明年目標挑戰世界第一羅開Golf 頻道【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 ... <看更多>
霍金兒子 在 史蒂芬·霍金 - 求真百科 的八卦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語: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 ... 專門研究評論中世紀西班牙古書,1967年,兩人的大兒子羅伯特(Robert)誕生,老 ... ... <看更多>
霍金兒子 在 霍金兒子、霍金成就、霍金發明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八卦
在霍金兒子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ashin1069也提到高爾夫》霍兒衛冕歐巡獎金后,明年目標挑戰世界第一羅開Golf 頻道【羅開新聞中心Minsey Weng綜合報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