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於現在的市場是不確定的,説不上是個泡沫,但我認為是時候重回謹慎了。」這是橡樹資本聯合創始人兼聯席董事長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近日接受騰訊財經獨家視頻專訪時表達的最新觀點。
他在專訪中表示,這幾年來,他一直非常謹慎。橡樹資本曾在三月和四月市場大跌之時都是大買家,但現在已經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便宜貨」了。美聯儲的行動是絕對必要的,但卻給價值投資者帶去了困難。對於現在的市場,他感到非常不確定,並認為是時候回到謹慎狀態了。
但不是説此時應該賣出。他表示,投資最大的錯誤是不買入具有長期發展前景的核心資產,更大的錯誤是賣出。
那麼,對於霍華德·馬克斯而言,他如何解讀疫情影響、美聯儲應對措施、股市及走向以及投資未來?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他認為的合理投資策略應該是怎樣的?
以下為訪談內容:
騰訊財經:首先想請問您,今年上半年的市場和經濟狀況對橡樹資本的投資策略有何影響?
霍華德·馬克斯:這幾年,我們一直很謹慎。
疫情發生之前,我們就認為市場已經處於高位,經濟復甦已久,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但我們知道市場很容易受到外生因素的影響。今年初,我們依然保持謹慎的投資組合,隨後疫情就來了。
3月,市場大幅下跌,我們也沒有變得很激進,主要是大舉買入了從3月9日到23日的兩週時間裏價格大幅下跌的公募債券。我們撿了大便宜。然後,市場很快就轉頭向上了,我們就很難在市場上找到「便宜貨」了。
現在,我們再次回到謹慎的狀態。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恢復了市場信心和流動性都,債券市場已經沒有什麼顯而易見的「便宜貨」了。
騰訊財經:由於新冠疫情的爆發,很多公司面臨現金流危機。您是否認為這是購買不良資產的黃金時期?不良資產也就是説,好的公司、但暫時表現糟糕的資產負債表。
霍華德·馬克斯:在投資中,我們通常採用逆週期的方法。也就是説,在週期向上、企業盈利表現良好、經濟強勁、市場情緒樂觀、物價上漲時,我們往往會保持謹慎。而在週期向下、經濟疲軟、企業盈利不佳、物價下跌、市場情緒低迷時,我們會變得更加激進。
一方面,不少企業面臨現金流困境,企業債價格大幅走低,我們也確實大量購買了那些我們認為可以生存下來並繁榮發展的公司的債券;但另一方面,美聯儲的行動導致債券價格上漲。結果是,大多數企業債(包括高收益債券和優先貸款)的價格並不低,甚至有些公司信用不佳但債券價格很高——這與我們尋找的投資標的正好相反——我們尋找的是信用好而價格低的債券,但我們遇到的是信用差而價格高的情況。
我們現在更關注私募債券。經常有急需流動資金的公司找到我們,我們也已經發放了幾筆大額救助貸款。我們不從二級市場買入債券,而是直接把錢投給有需要的公司。4月初以來,我們基本上都是這麼做的。
騰訊財經:如何評價美聯儲採取的刺激經濟措施,尤其是買入企業債的行為?是否有助於美國經濟復甦?又是否影響了以債券投資為主的橡樹資本的投資嗎?
霍華德·馬克斯:我更傾向於將美聯儲的行為稱作支持或救助,而非刺激。美聯儲的行動是美國經濟的「救命稻草」,是為了保持經濟「活着」,絕不僅僅是刺激。在我看來,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是絕對正確且必要的。
一定要意識到這一點:某些事情可能產生負面後果,可能不完美,但不意味着它是錯誤的。
問題在於,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為推高了大多數資產(包括股票和債券)的價格,這給橡樹資本和其他試圖尋找「便宜貨」的投資者帶去了困難。
我們本可以以極低的價格買入一批企業債,但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干預,低價不存在了。未來幾個月,很多企業可能將再次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它們的債券價格又將下跌,但美聯儲無法一直保持這種資產購買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必須保持謹慎、而非激進的原因。
總體看,我們現在對公募債券市場保持謹慎,在私募債券市場保持耐心、尋找機會。
騰訊財經:自3月底以來,全球許多國家的股市實現了一輪強勁反彈,但世界依然處於非常嚴重的公共衞生危機當中。您如何理解全球股市表現與疫情狀況之間的背離?市場的強勁反彈是理性的嗎?
霍華德·馬克斯:我認為是理性的。
一方面,我們遇到了這場疫情,面臨着80多年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另一方面,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似乎有着用不完的政策彈藥。這幾股強大的力量相互碰撞。這次,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贏了。邏輯是,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提供流動性支持,企業得以維持下去,市場樂觀情緒重燃,資產價格被推高。
問題在於,這是理性的嗎?
我們需要關注到,利率正在持續走低,這就導致資產更容易有吸引力。比如,當基準利率為12%時,收益率8%的債券看起來沒什麼吸引力;當基準利率是5%時,收益率8%的債券看起來非常不錯;如果基準利率降至零,收益率8%的債券就像是中獎了;如果基準利率降到負值,收益率8%的債券就像是送錢。
美聯儲通過提供流動性和降低利率鼓勵了資產購買,這就推高了資產價格。所以,我們不能説市場的反彈是不理性的。
只不過,一個重要的區別在於,資產現在的高價格並不是由基本面支撐的——不是因為經濟強勁或公司經營良好,而是因為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通過貨幣和財政工具創造了需求。
騰訊財經: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出現反覆。如果不幸出現大面積二次爆發,股市會不會二次觸底?
霍華德·馬克斯:這個問題很關鍵,但很難回答。
如上所述,資產現在的高價格不是因為經濟和企業基本面的強勁,而是由於美聯儲提供流動性和降低利率,那麼這表明,美聯儲需要加大購買力度、提供更多流動性、繼續降低利率,才能維持資產價格進一步走高。
但是,美聯儲可以一直這樣做嗎?如果不能,市場會在美聯儲停止行動的時候調整嗎?沒有人知道答案,沒有人知道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是否面臨寬鬆額度或債務上限、是否會被迫停止行動。
當然,美聯儲是獨立的,但美國財政部的行動有賴於其他政府部門。在我看來,政治因素正在產生越來越大的影響,有可能會限制財政部的行動。
騰訊財經:觸發市場回調的因素將會是什麼?美聯儲、美國大選、油價,還是其他?
霍華德·馬克斯:同樣,這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問題。
可能因為美國政府無法就進一步的支持行動達成一致,可能因為疫情比所有人預期的更加嚴重,可能因為疫苗遲遲無法研製出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
我們永遠無法預測未來,就像我們從未預料到新冠疫情大流行一樣。會是什麼觸發市場下一次大跌?可能又是一個意外,我們無法預測。
有趣的是,如果回頭看,2019年12月甚至2020年2月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對我説,我知道市場不可能永遠這樣漲下去,但我想不出有什麼會讓它停下來。誰也想不到這場新冠疫情。
現在,我也預測不了股市是否會下跌,因為美聯儲還在儘可能地提供支持,我們也不知道這種支持能否一直持續下去。
騰訊財經:納斯達克和FAANG在今年上半年屢創新高。您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價值股和成長股?哪一個表現會更好?
霍華德·馬克斯:哪些股票會更受歡迎,這依然是一個無法預測的問題。
即使是在疫情來臨、經濟疲軟的情況下,以FAANG為代表的科技股、成長股都依然是非常棒的公司,它們讓世界變得更有效率。目前看來,未來這些公司依然有望在世界發展中佔據主導地位。
一方面,科技公司的業務狀況表現很好;但另一方面,強勁的股價已經定價了它們未來的業績預期。我們再看週期股和價值股,它們業務狀況非常好,股價則處在歷史低位——看起來很有吸引力。但事實上,週期股和價值股多年來表現一直遜於成長股,我們很難説這種情況會不會逆轉。
投資不是容易的事,每一個投資決定都很難,對於每個人來説都是如此。市場的存在就在於讓投資決定變得困難。好東西貴,不好的東西便宜,兩者之間如何選擇?你寧願買處於高位的好公司股票,還是買處於低位的、經營也很好的公司的股票?這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
在我看來,投資是反直覺的,看起來明顯的東西可能是錯的。每個人都應該用足夠的謹慎對待投資決定,而且,成長股和價值股之間的選擇是其中一個最困難的決定。
騰訊財經:關於負利率。從歐洲和日本過去的經驗來看,負利率會對資產價格產生什麼影響?美國會進入負利率嗎?
霍華德·馬克斯:如前所述,利率越低,金融資產就越值錢。負利率的一個直接影響是,會推高股票等證券資產價格。
歐洲和日本實行負利率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理論上,負利率能鼓勵銀行放貸和居民消費,從而刺激經濟。但問題是,目前還沒有跡象表明負利率政策的有效性。
我不認為負利率適合美國。首先,我和一些地方聯儲主席和理事交談過,他們都説美聯儲不會採用負利率;再者,美國經濟依然比其他大多數國家都要強勁,而負利率是應對經濟疲軟的政策。
騰訊財經:經濟復甦將呈現哪種形態?U型、V型、W型、耐克勾型、鋸齒形、還是最悲觀的L型?
霍華德·馬克斯:我不認為會是V型。在我聽來,V型意味着對稱,也就是説,經濟上升和下降的速度是相同的。經濟已經開始恢復了,但我不認為會以與下降時一樣的速度恢復,我認為會逐步地、緩慢地恢復。
大多數人都認為,經濟要到2021年四季度才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我也覺得是這樣。這意味着,三個月的下跌,需要18個月的時間才能恢復。所以我不會稱之為「V型」,我稱之為「勾型」:急劇下降,然後逐步緩慢上升。
騰訊財經:理解市場週期是您最重要的投資理念之一。我們現在處於市場週期的哪個階段?與您經歷過的以往情況相比,當前週期有何相似和不同之處?我們應該如何為即將到來的週期下一階段做準備?
霍華德·馬克斯:首先,我要説明的是,2020年所發生的一切並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
我是研究週期的,2018年我出了一本書叫做《週期》(Mastering The Cycle)。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是這樣的:市場脱離低谷、經濟變得強勁、公司經營漸佳、股價開始上漲、市場情緒好轉、直至觸頂,隨後,經濟開始疲軟、企業盈利欠佳、股價開始下跌、市場情緒低迷、直至觸底。這是一個上上下下的過程:上行過度,然後回調,下行過度,然後反彈——這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
但這次不是週期,這次是原本非常健康的經濟受到了外生衝擊,這就像是突然被一顆從外太空飛來的流星撞擊,意料之外,和週期沒有任何關係。
此外,還有一個不同尋常之處在於,通常當經濟處於低谷時,股票價格也處於低點。但由於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的行動,現在顯然不是這樣,資產價格處於非常高的位置。所以,再強調一次,這不是我們通常所説的週期,這也是當前階段與過往我們經歷過的週期的一個巨大差別——經濟疲軟,但資產價格高企。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當前所發生的並不是經濟活動的正常波動,而是一次性的外生衝擊造成的。眼下是一場公共衞生危機,而不是一場金融危機,所以這一次,單靠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解決不了這場危機——他們可以刺激經濟,他們可以推高資產價格,但他們解決不了最根本的問題,也就是新冠病毒——只有醫學和疫苗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騰訊財經:在4月6日發表的題為「校準」的投資備忘錄中,您寫道,「現在是時候,謹慎的投資者可以減少過分重視防禦,朝着更中立的立場甚至朝着進攻的方向邁進。」這是您是在市場底部的時候做出的判斷。
三個月後,市場又回到了歷史高點。您在最新的備忘錄中寫道,您對5、6月的市場漲幅持懷疑態度。現在,對於是該防禦還是該激進,您的最新觀點是什麼?
霍華德·馬克斯:當資產價格相對於基本面處於低位時,投資者應該更加激進;三月和四月初的時候就是如此。而當資產價格相對於基本面已充分定價或定價過高時,投資者應該持謹慎和防禦的態度;現在就是如此。
我認為現在的資產價格已經充分定價——並非過高,並非瘋狂的泡沫,而是已經充分定價。所以,我覺得是時候重回謹慎狀態了。
但我並不是説此時應該賣出。經濟可能會復甦,美聯儲和美國財政部可能繼續提供支持。
我想對所有讀者説的是,你們應該能感受到,我對於現在的市場是不確定的。如果我不確定,你們也應該不確定。
騰訊財經:作為價值投資者,您一直強調尋找「便宜貨」的重要性。全球範圍來看,現在市場上還有哪些「便宜貨」?如何判斷一項資產是否足夠便宜,您有什麼標準或指標嗎?
霍華德·馬克斯: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投資並非易事,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不應該期望自己能夠在投資這件事上做的多麼的好,因為投資是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的。
而且,大多數時候,市場都沒有明顯的「便宜貨」可買:好的資產總是很貴,而便宜的資產總有明顯的缺陷。
今天的市場也是這樣的情況。美國:美股價格並不便宜,不過企業經營狀況良好,經濟正在復甦當中;歐洲:沒有美國那麼好,但價格更便宜些;日本:價格也便宜,但增長相當緩慢;新興市場:價格更低,但受到的衝擊更大。
騰訊財經:「核心資產」是近年來中國市場上非常流行的一個説法。在全球範圍內,您認為「核心資產」有哪些?
霍華德·馬克斯:有着長遠發展前景的好公司或者好國家,就是核心資產。
你應該買入並長期持有它們——核心資產不是用來頻繁交易的,不要犯買進賣出的錯誤,這會讓你錯過它們的長期發展。亞馬遜、騰訊這樣的公司都是很好的例子。
像我這樣的價值投資者,有時我會買入一些股票和債券,我買它們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很便宜,但我未必會長期持有它們,一旦它們充分定價或者高估了,我就賣出了。
好公司和好國家的資產是可以持有20年之久的,對於這些資產,最大的錯誤是不買入,更大的錯誤是賣出。
騰訊財經:疫情期間,橡樹資本子公司落户北京。您如何看待中國不良貸款市場以及其他人民幣資產的投資機會?
霍華德·馬克斯:我們活躍於中國的不良貸款市場已經五年了,我們獲得了很多經驗和專業知識,也取得了很好的結果。我們也持有大量中國股票,淨值表現還不錯。我相信我們將繼續投資中國。
現階段,每個經濟體都面臨艱難的挑戰,中國也是如此。我們不知道短期會發生什麼,但我們對中國的長期前景是樂觀的。
訪談影片:
https://v.qq.com/x/page/p31303tkded.html
霍華馬克斯備忘錄2021 在 美股夢想家 Facebook 八卦
最近馬克斯很常發表看法,反而巴菲特很低調
【Howard Marks論壇演講200410】
霍華德·馬克斯:本次危機與歷次都不同,美國不會實行負利率
1、疫情將導致經濟深度衰退,但不會出現蕭條
在目前這種特殊情況下,我們理解這次危機的能力實際上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未來和過去高度相似,進而可以通過很多方法、通過回顧過去來預見未來。但是這次的複雜之處在於有多個因素同時出現,這在此前從未發生過。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理解是有限的。
這次的全球流行病大爆發,是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過去一百多年最為嚴峻的一次流行病危機,我們也因此面臨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放緩。與此同時,石油消費驟減導致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價格戰。在過去5年裏,油價從110美元跌到了19美元一桶。此外,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採取了高達幾萬億美元的應對措施,這也是史無前例的。這些都表明,很少有所謂能真正「預見未來」之事。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病毒的曲線會趨於平緩,在大部分地區一個月左右曲線就會變平,如中國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好,歐洲的曲線也在平滑,美國目前還沒有變平,也可能有些國家或地區會出現反彈,如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形。但是,大多數人認為新冠病毒將被控制住並最終消退,疫苗會在一年左右出現。
真正的問題是,經濟會形成一個V型反彈,還是呈現更慢的復甦?我更傾向於可能會有一系列的經濟衰退,且持續時間較長,而不是一個強有力的V型反彈。三週前,高盛預測2021年的GDP將高於2019年,今天瑞士信貸的預測與之相反,認為2021年GDP將會低於2019年。我認為,經濟應該不是一個V型反彈,而是更為緩慢的復甦。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在美國,四周前的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是28.2萬,三週前達到330萬,兩週前則達到690萬,本週是660萬。也就是説,在近三週之內,美國累計申請失業金人數超過1700萬。在此之前,歷史記錄是一週69.5萬。平均來看,這是此前失業申請人數最高記錄的將近10倍。以往從未見過經濟遭受如此嚴重的創傷,二季度的GDP將會下降20%至30%甚至更多。
因此,我認為經濟恢復將會比較緩慢,尤其是人們返回工作崗位的過程會很緩慢且具有挑戰,直到研製出疫苗,直到實施了強有力措施,可能局面才能夠真正扭轉。我認為,目前的措施還不夠有力。綜上所述,我認為可能將面臨一個較長的經濟衰退期,大概持續三個季度。
如果退回到幾周前,3月18日左右,大家當時談論的是全球的蕭條,就如同1929年大蕭條的情形。3月24日,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應對措施,非常具有創新性,且力度巨大,因為可以是無限量的。重要的是,美聯儲的舉措確實能夠讓金融市場獲益,其對金融市場的作用大於對實體經濟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我目前不認為會出現大蕭條,而是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如果我們能控制住疫情,那麼經濟會逐漸復甦。
2、與歷次金融危機不同,本次危機「導火索」來自金融系統外部
我經歷過三大債務危機。絕大多數情況下,「導火索」都是來自金融系統內部,而不是來自於外部。
1990-1991年,當時是由於80年代私募股權交易過度使用槓桿。在80年代,私募股權的槓桿收購交易,已經達到95%、96%的槓桿率,其中僅百分之幾的淨資產,少量的淨資產無法支持企業在危機時刻渡過難關。
2001-2002年,我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電訊公司過度貸款用於建造光纜,導致他們無法挺過困難時期。
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由於次級抵押貸款的過度累積,風險通過金融機構對這些次級貸款的投資,傳導到了金融機構。次級貸款本身的崩潰,原因在於所發放的房屋抵押貸款並不合理。當次級貸款崩盤時,金融機構由於持有大量的劣後級次貸而遭受了鉅額損失。很多的金融機構、銀行的槓桿已經達到32倍,僅需要3%的資本損失就可以將他們的淨資產清零。
以上三個案例中,危機的「導火索」都是源於金融體系內部,而不是來自於實體經濟。
然而,這次的情況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導火索」來自於實體世界,來自於新型冠狀病毒。第二,雖然我在投資界有50年的經歷,但我從未經歷過我本人、我所愛的人、我的同事的生命都處於危險之中的情形。今天我們面臨的是生與死的挑戰,這與以往的金融危機是不同的。所以,這次危機對於經濟的影響程度之重是前所未有的。
我見證過之前的危機,也見證過「導火索」。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影響巨大,並對所有金融機構都造成了威脅,但是由於僅僅是金融問題,所以可以通過金融手段予以解決。
然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新冠病毒,要治癒這個疾病,當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時就需要醫生對患者使用醫學性昏迷療法。同時,「醫生」也對經濟使用了「昏迷療法」,因而經濟活動陷入停滯,沒有商業、沒有工作、沒有消費、沒有娛樂、沒有餐廳等等,這對所有人來説都是前所未有的經歷。這也是為什麼我強調以借鑑歷史來推測其影響的作用是有限的。
3、美國沒有意願實行負利率
我認為美聯儲現在沒有意願進一步降低利率,比如説降低到零以下。在疫情到來之前,我們擔心基準利率僅為1.5%,意味着如果不想降到負利率,就只有150個基點的下降空間,而以前的利率體系有500個基點的空間。全球金融危機時,基準利率從2007年9月的5.25%直接降到了2009年1月的零利率,16個月下降525個基點。然而,這次我們僅有150個基點的空間,且美聯儲已全部使用了。大家擔心這個空間不夠。
事實上,美聯儲還有很多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而且美聯儲現在也正在調用所有的政策工具。至少從市場角度來看,美聯儲現在通過採取強有力的、具有創造性的多種措施,彌補利率下降空間不足的問題。市場的反應也很明顯,股市已從3月23日的最低點反彈了27%至28%,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恢復。
關於是否會實行負利率,我在去年10月寫了一篇名為《神祕》的備忘錄,談及負利率的前景。我的觀點是美國將不會採取負利率,我目前仍然維持這個觀點。
當時我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是美國經濟相比實行負利率的歐洲和日本來説有更多的能量,但現在我對於這個理由是否成立並不那麼確定,或者説當前經濟正處在能量不足的階段當中。目前,我不認為美聯儲有意願實行負利率。
兩個月前,我和一位美城市聯儲的主席共進晚餐,他表示不會支持負利率,當然他也説了美聯儲僅會購買政府債券,但兩週前,聯儲開始購買高等級公司債券,並宣佈要開始買非投資級公司債券。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可以百分之百依賴美聯儲,但目前為止,我認為聯儲不會將基準利率降為負數。
4、高槓杆投資主體可能面臨困境
美國的利率現在非常低,為了能夠產生足夠的回報,很多投資者開始提高槓杆。對衝基金、CLOs(貸款抵押債券)、BDCs(商業發展公司),以及其他的一些高槓杆的主體,通過融資提高槓杆率來試圖提高回報。當他們的資產出現問題時,會被銀行要求補充保證金或者抵押品。
我相信有些高槓杆的投資主體會遇到問題,而政府將不會救助這些主體,因為它們不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我不確定我的猜測是否正確,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和財政部表現出他們願意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也有可能會救助這些高槓杆主體。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5、高收益債市場回報改善,但受能源行業影響將持續承壓
我於1978年開始投資高收益債券,並經歷了三次危機。在每一次危機當中,高收益債的違約率至少達到10%。確實會有一些高違約率的年份,但是如果高收益債的投資者持續持有這些債券並存活下來,最終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我相信這種情況將再次發生。
兩個月之前,我在給一位客户做演講時,他問到除了能源行業之外的高收益債的收益只有3.5%,這個回報不足以平衡他的風險,也不足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因為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一般需要7%或者7.5%的回報。而現在高收益債的收益率達到8.5%,這是一個很健康並且比較高的回報,因此我相信高收益債可以很好地被配置到投資組合中。
至於能源行業的高收益債問題,目前能源行業面臨很困難的局面。
首先,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由於人們更多地使用太陽能、風能、電動車等等,所以長期趨勢是不利於化石燃料的。第二,能源消費在目前情況下急劇下降。疫情導致人們現在都基本不開車,所以原油消費大幅下降。因此,長期趨勢下行,加上負週期性的影響,疊加俄羅斯和沙特之間的石油價格戰,導致了非常負面的情況發生,油價一路下跌到19美元。
現在OPEC和俄羅斯之間宣佈準備開始啟動減產來減緩油價的下行壓力,我們對此拭目以待。我認為油價會稍有所反彈,但不確定它是否可以反彈到足夠高的水平,能夠讓美國發行高收益債券的能源公司持續經營下去,這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能源行業仍是高收益債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但即便是價格戰得到緩解,這部分市場也將持續面臨壓力。
6、私募基金行業面臨挑戰
私募基金行業募集了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是在2017、2018、2019年募集的基金並且急於將資金投出,那麼這些基金可能就要面臨艱難的時期了。因為當前的估值在下降,企業經營的環境也很艱難,高槓杆的企業很難撐過一個艱難的經營環境。
但是如果是2019年剛成立的基金並且還沒有開始投資,那麼現在是投資的好時機,有不錯的買入機會。不過這些基金的挑戰在於,私募基金的商業模式需要藉助槓桿,在當前環境下的主要問題是他們能否借的到錢,因為債券發行市場還基本處於凍結的狀態。
另外,這是一個我們稱為「阿爾法」的市場,它和投資債市和股市是不一樣的。在私募股權市場中,投資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普通合夥人是不是有能力。我認為,那些有能力、比較謹慎的普通合夥人將表現得更好,而能力差、不謹慎的普通合夥人將表現得比較差。巴菲特曾經説過,等到退潮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誰在裸泳。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將會發現哪些私募管理人做得好,哪些做得不行。
7、信用資產相比於股市更有吸引力
我認為信用投資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剛才已經提到,高收益債券市場從3.5%的回報漲到8.5%,其相對吸引力有了很大提升。我想現在大部分的信用資產都是類似的情況。兩個月之前,信用市場的收益還達不到投資者的需求,而當前來説,會對投資者的收益有很大幫助。
我比較擔心股市,因為股市反彈的速度太快了,美股的市盈率偏高,如果沒有實現樂觀預期的V型反彈,那麼當前股市估值就會被認為相對於內在價值過高,可能會出現下跌。我認為,信用資產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8、低回報率使保險公司面臨挑戰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目前的情況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保險公司有經營保險的成本,當回報率像近幾年這樣低時,對於他們的挑戰很大。現在信用市場收益大幅提高,我相信保險公司會用好這個機會。我認為有很多的資金將會流入剛才所提到的信用資產類別,而不會增加股市的配置,因為股票無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回報。
9、美股反彈使投資者陷入狂歡,歷史經驗表明市場可能再次下探
在真實世界中,我們往往是在非常好和不太好之間徘徊,但是在投資界卻是在十分完美到毫無希望之間兩極振盪。
我們當前正在新冠疫情下掙扎,在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掙扎。然後,政府出台了措施。3月24、25、26日這三天的股市的漲幅達到了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者會從抑鬱轉變到狂歡的狀態。3月22日他們認為世界將會崩潰,但是現在又覺得一切都沒事了,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大幅搖擺。在我看來,這是過度的,我在歷史上已經見證過多次這樣的情況。
我昨天發佈的備忘錄是關於投資校準和調整倉位。數據表明,互聯網泡沫破滅和全球金融危機時,股市首先是下行,然後回彈,然後進一步下探,再次回彈,然後進一步探底,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下調後直線反彈。雖然過去不能保證未來,但歷史規律指向當前的反彈是暫時性的,市場可能還會再次下探。
10、中國應繼續維持工業發展,創造國內消費模式
關於中國的發展,我認為,中國在過去的30年中進行了非常驚人的轉型,讓很多的人走出了鄉村進入了城市,並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工業強國。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大量的融資,也需要藉助槓桿。當然,也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了強大的生產力。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中國需要繼續維持它的工業成長,創造國內的消費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要降低相對的債務佔比,並控制住非銀行的貸款機構。當然,這兩個目標不容易完成,並且相互之間有矛盾的地方。中國將會面臨挑戰,但是我也相信中國能夠克服這個挑戰。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103213018001702/posts/121061726216831/
霍華馬克斯備忘錄2021 在 李忠孝 Facebook 八卦
【Howard Marks論壇演講200410】
霍華德·馬克斯:本次危機與歷次都不同,美國不會實行負利率
1、疫情將導致經濟深度衰退,但不會出現蕭條
在目前這種特殊情況下,我們理解這次危機的能力實際上是有限的。通常情況下,我們認為未來和過去高度相似,進而可以通過很多方法、通過回顧過去來預見未來。但是這次的複雜之處在於有多個因素同時出現,這在此前從未發生過。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的理解是有限的。
這次的全球流行病大爆發,是自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以來,過去一百多年最為嚴峻的一次流行病危機,我們也因此面臨自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放緩。與此同時,石油消費驟減導致了前所未有的石油價格戰。在過去5年裏,油價從110美元跌到了19美元一桶。此外,美聯儲和美國政府採取了高達幾萬億美元的應對措施,這也是史無前例的。這些都表明,很少有所謂能真正「預見未來」之事。
現在大多數人認為病毒的曲線會趨於平緩,在大部分地區一個月左右曲線就會變平,如中國的疫情形勢越來越好,歐洲的曲線也在平滑,美國目前還沒有變平,也可能有些國家或地區會出現反彈,如新加坡和香港的情形。但是,大多數人認為新冠病毒將被控制住並最終消退,疫苗會在一年左右出現。
真正的問題是,經濟會形成一個V型反彈,還是呈現更慢的復甦?我更傾向於可能會有一系列的經濟衰退,且持續時間較長,而不是一個強有力的V型反彈。三週前,高盛預測2021年的GDP將高於2019年,今天瑞士信貸的預測與之相反,認為2021年GDP將會低於2019年。我認為,經濟應該不是一個V型反彈,而是更為緩慢的復甦。
這次疫情對全球經濟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在美國,四周前的失業救濟申請人數是28.2萬,三週前達到330萬,兩週前則達到690萬,本週是660萬。也就是説,在近三週之內,美國累計申請失業金人數超過1700萬。在此之前,歷史記錄是一週69.5萬。平均來看,這是此前失業申請人數最高記錄的將近10倍。以往從未見過經濟遭受如此嚴重的創傷,二季度的GDP將會下降20%至30%甚至更多。
因此,我認為經濟恢復將會比較緩慢,尤其是人們返回工作崗位的過程會很緩慢且具有挑戰,直到研製出疫苗,直到實施了強有力措施,可能局面才能夠真正扭轉。我認為,目前的措施還不夠有力。綜上所述,我認為可能將面臨一個較長的經濟衰退期,大概持續三個季度。
如果退回到幾周前,3月18日左右,大家當時談論的是全球的蕭條,就如同1929年大蕭條的情形。3月24日,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出台了前所未有的應對措施,非常具有創新性,且力度巨大,因為可以是無限量的。重要的是,美聯儲的舉措確實能夠讓金融市場獲益,其對金融市場的作用大於對實體經濟的作用。但無論如何,我目前不認為會出現大蕭條,而是出現嚴重的經濟衰退。如果我們能控制住疫情,那麼經濟會逐漸復甦。
2、與歷次金融危機不同,本次危機「導火索」來自金融系統外部
我經歷過三大債務危機。絕大多數情況下,「導火索」都是來自金融系統內部,而不是來自於外部。
1990-1991年,當時是由於80年代私募股權交易過度使用槓桿。在80年代,私募股權的槓桿收購交易,已經達到95%、96%的槓桿率,其中僅百分之幾的淨資產,少量的淨資產無法支持企業在危機時刻渡過難關。
2001-2002年,我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破滅。電訊公司過度貸款用於建造光纜,導致他們無法挺過困難時期。
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由於次級抵押貸款的過度累積,風險通過金融機構對這些次級貸款的投資,傳導到了金融機構。次級貸款本身的崩潰,原因在於所發放的房屋抵押貸款並不合理。當次級貸款崩盤時,金融機構由於持有大量的劣後級次貸而遭受了鉅額損失。很多的金融機構、銀行的槓桿已經達到32倍,僅需要3%的資本損失就可以將他們的淨資產清零。
以上三個案例中,危機的「導火索」都是源於金融體系內部,而不是來自於實體經濟。
然而,這次的情況是史無前例的。第一,「導火索」來自於實體世界,來自於新型冠狀病毒。第二,雖然我在投資界有50年的經歷,但我從未經歷過我本人、我所愛的人、我的同事的生命都處於危險之中的情形。今天我們面臨的是生與死的挑戰,這與以往的金融危機是不同的。所以,這次危機對於經濟的影響程度之重是前所未有的。
我見證過之前的危機,也見證過「導火索」。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影響巨大,並對所有金融機構都造成了威脅,但是由於僅僅是金融問題,所以可以通過金融手段予以解決。
然而,現在我們面對的是新冠病毒,要治癒這個疾病,當患者的病情非常嚴重時就需要醫生對患者使用醫學性昏迷療法。同時,「醫生」也對經濟使用了「昏迷療法」,因而經濟活動陷入停滯,沒有商業、沒有工作、沒有消費、沒有娛樂、沒有餐廳等等,這對所有人來説都是前所未有的經歷。這也是為什麼我強調以借鑑歷史來推測其影響的作用是有限的。
3、美國沒有意願實行負利率
我認為美聯儲現在沒有意願進一步降低利率,比如説降低到零以下。在疫情到來之前,我們擔心基準利率僅為1.5%,意味着如果不想降到負利率,就只有150個基點的下降空間,而以前的利率體系有500個基點的空間。全球金融危機時,基準利率從2007年9月的5.25%直接降到了2009年1月的零利率,16個月下降525個基點。然而,這次我們僅有150個基點的空間,且美聯儲已全部使用了。大家擔心這個空間不夠。
事實上,美聯儲還有很多其他的貨幣政策工具,而且美聯儲現在也正在調用所有的政策工具。至少從市場角度來看,美聯儲現在通過採取強有力的、具有創造性的多種措施,彌補利率下降空間不足的問題。市場的反應也很明顯,股市已從3月23日的最低點反彈了27%至28%,這是一個難以置信的恢復。
關於是否會實行負利率,我在去年10月寫了一篇名為《神祕》的備忘錄,談及負利率的前景。我的觀點是美國將不會採取負利率,我目前仍然維持這個觀點。
當時我持這一觀點的理由是美國經濟相比實行負利率的歐洲和日本來説有更多的能量,但現在我對於這個理由是否成立並不那麼確定,或者説當前經濟正處在能量不足的階段當中。目前,我不認為美聯儲有意願實行負利率。
兩個月前,我和一位美城市聯儲的主席共進晚餐,他表示不會支持負利率,當然他也説了美聯儲僅會購買政府債券,但兩週前,聯儲開始購買高等級公司債券,並宣佈要開始買非投資級公司債券。我不確定我們是否可以百分之百依賴美聯儲,但目前為止,我認為聯儲不會將基準利率降為負數。
4、高槓杆投資主體可能面臨困境
美國的利率現在非常低,為了能夠產生足夠的回報,很多投資者開始提高槓杆。對衝基金、CLOs(貸款抵押債券)、BDCs(商業發展公司),以及其他的一些高槓杆的主體,通過融資提高槓杆率來試圖提高回報。當他們的資產出現問題時,會被銀行要求補充保證金或者抵押品。
我相信有些高槓杆的投資主體會遇到問題,而政府將不會救助這些主體,因為它們不是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我不確定我的猜測是否正確,到目前為止美聯儲和財政部表現出他們願意去解決所有的問題,因此也有可能會救助這些高槓杆主體。但無論如何,我相信這將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5、高收益債市場回報改善,但受能源行業影響將持續承壓
我於1978年開始投資高收益債券,並經歷了三次危機。在每一次危機當中,高收益債的違約率至少達到10%。確實會有一些高違約率的年份,但是如果高收益債的投資者持續持有這些債券並存活下來,最終結果還是令人滿意的。我相信這種情況將再次發生。
兩個月之前,我在給一位客户做演講時,他問到除了能源行業之外的高收益債的收益只有3.5%,這個回報不足以平衡他的風險,也不足以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因為美國的機構投資者一般需要7%或者7.5%的回報。而現在高收益債的收益率達到8.5%,這是一個很健康並且比較高的回報,因此我相信高收益債可以很好地被配置到投資組合中。
至於能源行業的高收益債問題,目前能源行業面臨很困難的局面。
首先,能源消費呈下降趨勢。由於人們更多地使用太陽能、風能、電動車等等,所以長期趨勢是不利於化石燃料的。第二,能源消費在目前情況下急劇下降。疫情導致人們現在都基本不開車,所以原油消費大幅下降。因此,長期趨勢下行,加上負週期性的影響,疊加俄羅斯和沙特之間的石油價格戰,導致了非常負面的情況發生,油價一路下跌到19美元。
現在OPEC和俄羅斯之間宣佈準備開始啟動減產來減緩油價的下行壓力,我們對此拭目以待。我認為油價會稍有所反彈,但不確定它是否可以反彈到足夠高的水平,能夠讓美國發行高收益債券的能源公司持續經營下去,這還需要進一步觀察。能源行業仍是高收益債市場的最大組成部分,但即便是價格戰得到緩解,這部分市場也將持續面臨壓力。
6、私募基金行業面臨挑戰
私募基金行業募集了超過1萬億美元。如果是在2017、2018、2019年募集的基金並且急於將資金投出,那麼這些基金可能就要面臨艱難的時期了。因為當前的估值在下降,企業經營的環境也很艱難,高槓杆的企業很難撐過一個艱難的經營環境。
但是如果是2019年剛成立的基金並且還沒有開始投資,那麼現在是投資的好時機,有不錯的買入機會。不過這些基金的挑戰在於,私募基金的商業模式需要藉助槓桿,在當前環境下的主要問題是他們能否借的到錢,因為債券發行市場還基本處於凍結的狀態。
另外,這是一個我們稱為「阿爾法」的市場,它和投資債市和股市是不一樣的。在私募股權市場中,投資的成敗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普通合夥人是不是有能力。我認為,那些有能力、比較謹慎的普通合夥人將表現得更好,而能力差、不謹慎的普通合夥人將表現得比較差。巴菲特曾經説過,等到退潮的時候,我們就知道誰在裸泳。接下來的幾年中,我們將會發現哪些私募管理人做得好,哪些做得不行。
7、信用資產相比於股市更有吸引力
我認為信用投資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剛才已經提到,高收益債券市場從3.5%的回報漲到8.5%,其相對吸引力有了很大提升。我想現在大部分的信用資產都是類似的情況。兩個月之前,信用市場的收益還達不到投資者的需求,而當前來説,會對投資者的收益有很大幫助。
我比較擔心股市,因為股市反彈的速度太快了,美股的市盈率偏高,如果沒有實現樂觀預期的V型反彈,那麼當前股市估值就會被認為相對於內在價值過高,可能會出現下跌。我認為,信用資產是更好的投資標的。
8、低回報率使保險公司面臨挑戰
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目前的情況是比較艱難的。因為保險公司有經營保險的成本,當回報率像近幾年這樣低時,對於他們的挑戰很大。現在信用市場收益大幅提高,我相信保險公司會用好這個機會。我認為有很多的資金將會流入剛才所提到的信用資產類別,而不會增加股市的配置,因為股票無法提供他們所需要的回報。
9、美股反彈使投資者陷入狂歡,歷史經驗表明市場可能再次下探
在真實世界中,我們往往是在非常好和不太好之間徘徊,但是在投資界卻是在十分完美到毫無希望之間兩極振盪。
我們當前正在新冠疫情下掙扎,在可能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掙扎。然後,政府出台了措施。3月24、25、26日這三天的股市的漲幅達到了193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者會從抑鬱轉變到狂歡的狀態。3月22日他們認為世界將會崩潰,但是現在又覺得一切都沒事了,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大幅搖擺。在我看來,這是過度的,我在歷史上已經見證過多次這樣的情況。
我昨天發佈的備忘錄是關於投資校準和調整倉位。數據表明,互聯網泡沫破滅和全球金融危機時,股市首先是下行,然後回彈,然後進一步下探,再次回彈,然後進一步探底,通常情況下市場不會下調後直線反彈。雖然過去不能保證未來,但歷史規律指向當前的反彈是暫時性的,市場可能還會再次下探。
10、中國應繼續維持工業發展,創造國內消費模式
關於中國的發展,我認為,中國在過去的30年中進行了非常驚人的轉型,讓很多的人走出了鄉村進入了城市,並在這個過程中成為了工業強國。要實現這一點,需要大量的融資,也需要藉助槓桿。當然,也給中國的出口帶來了強大的生產力。
在接下來的幾年中,中國需要繼續維持它的工業成長,創造國內的消費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要降低相對的債務佔比,並控制住非銀行的貸款機構。當然,這兩個目標不容易完成,並且相互之間有矛盾的地方。中國將會面臨挑戰,但是我也相信中國能夠克服這個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