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為何衰退?之二
強力推薦這兩篇文章。
Jean-Louis Gassée 法國巴黎人,在1968年到1974年在法國HP服務,1975至1980年在Data General,1980加入Apple負責歐洲的營運。在IT科技界工作50年,見證了半個世紀的資訊產業發展,他的回憶文章值得喜愛資訊和科技產業的朋友們閱讀欣賞。
他開頭的這兩篇文章,寫的是1968年到1974年的惠普經驗,我是1979年到1997年底在惠普工作,雖然我們兩個在時間上沒有交叉,在地理位置上也沒有重疊,但是他文章裡寫的許多產品是我非常熟悉的,他提到的惠普文化衝突,也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因此讀他的文章,倍感親切。
確實,惠普在個人電腦領域起步非常早,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幾乎是獨領風騷,無人可以匹敵。相對比,微軟在1975年才成立,蘋果在1976年才成立,而且剛開始採用8 bit 處理器,1972年的HP9830個人工作站已經採用16 bit 的處理器了。
最早是由電子測試儀器起家的惠普,到了60年代感覺到測試儀器必須連結成測試系統,所以需要一個電腦來做控制器,於是開始了9000系列的個人電腦工作站的研究開發。
1968年開始了推出了第一台個人電腦工作站產品9100A,1971年推出9810, 1972年推出9820,同年推出了9830首先採用Basic程式語言。
在9100A上市後,兩位創辦人之一的 Bill Hewlett 堅持,必須開發出能放進工程師襯衫口袋裡的手持式計算機,Pocket Calculator HP-35誕生。接下來的HP-80系列 Financial Calculator 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持商務計算機,以及可設定程序、並外接磁帶資料讀取功能的HP-65。
在1977年惠普更設計出了超越時代的計算機手錶 HP-01,其中有38,000電晶體,以當時 Apple2 電腦所擁有的電晶體數目,幾乎接近10倍。
如果當年的惠普不把個人電腦工作站和手持計算機,以電子測試儀器的心態來開發的話,惠普98系列工作站可以朝向更輕、更容易使用、更便宜來研發,而不是朝著功能更強大、更大型、更貴的個人工程工作站發展,或許整個PC產業的歷史就會重寫。
更加有趣的是,當台灣開始發展手機產業的時候,設計手機最好的人才是來自於手持計算機,而不是來自於固定或按鍵電話的通信產業。hTC 最早也是從 PDA 做起,後來才順勢轉往智慧型手機。
以當時惠普稱霸個人電腦工作站和手持計算機的情況來看,如果惠普有遠見的話,不僅僅是PC產業歷史要重寫,智慧型手機的歷史可能也會不一樣了。
有錢難買早知道,世上也沒有賣後悔藥。跳脫過去成功的DNA、預見未來的發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層是不可獲缺的能力,而且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
吐納商業評論網站的主編 Fred Jame 翻譯功力的強大,由這兩篇文章可以看出來。當我第一次閱讀英文原文的時候,有許多意思並不是那麼清楚和直接了當,看起來挺吃力的。但是經過 Fred 的翻譯以後,彷彿作者在我的耳邊娓娓道來,流暢自然。
喜歡或是與高科技產業有關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兩篇文章。
電晶體英文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八卦
惠普為何衰退?之一
強力推薦這兩篇文章。
Jean-Louis Gassée 法國巴黎人,在1968年到1974年在法國HP服務,1975至1980年在Data General,1980加入Apple負責歐洲的營運。在IT科技界工作50年,見證了半個世紀的資訊產業發展,他的回憶文章值得喜愛資訊和科技產業的朋友們閱讀欣賞。
他開頭的這兩篇文章,寫的是1968年到1974年的惠普經驗,我是1979年到1997年底在惠普工作,雖然我們兩個在時間上沒有交叉,在地理位置上也沒有重疊,但是他文章裡寫的許多產品是我非常熟悉的,他提到的惠普文化衝突,也是我親身經歷過的。因此讀他的文章,倍感親切。
確實,惠普在個人電腦領域起步非常早,在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幾乎是獨領風騷,無人可以匹敵。相對比,微軟在1975年才成立,蘋果在1976年才成立,而且剛開始採用8 bit 處理器,1972年的HP9830個人工作站已經採用16 bit 的處理器了。
最早是由電子測試儀器起家的惠普,到了60年代感覺到測試儀器必須連結成測試系統,所以需要一個電腦來做控制器,於是開始了9000系列的個人電腦工作站的研究開發。
1968年開始了推出了第一台個人電腦工作站產品9100A,1971年推出9810, 1972年推出9820,同年推出了9830首先採用Basic程式語言。
在9100A上市後,兩位創辦人之一的 Bill Hewlett 堅持,必須開發出能放進工程師襯衫口袋裡的手持式計算機,Pocket Calculator HP-35誕生。接下來的HP-80系列 Financial Calculator 成為全球最受歡迎的手持商務計算機,以及可設定程序、並外接磁帶資料讀取功能的HP-65。
在1977年惠普更設計出了超越時代的計算機手錶 HP-01,其中有38,000電晶體,以當時 Apple2 電腦所擁有的電晶體數目,幾乎接近10倍。
如果當年的惠普不把個人電腦工作站和手持計算機,以電子測試儀器的心態來開發的話,惠普98系列工作站可以朝向更輕、更容易使用、更便宜來研發,而不是朝著功能更強大、更大型、更貴的個人工程工作站發展,或許整個PC產業的歷史就會重寫。
更加有趣的是,當台灣開始發展手機產業的時候,設計手機最好的人才是來自於手持計算機,而不是來自於固定或按鍵電話的通信產業。hTC 最早也是從 PDA 做起,後來才順勢轉往智慧型手機。
以當時惠普稱霸個人電腦工作站和手持計算機的情況來看,如果惠普有遠見的話,不僅僅是PC產業歷史要重寫,智慧型手機的歷史可能也會不一樣了。
有錢難買早知道,世上也沒有賣後悔藥。跳脫過去成功的DNA、預見未來的發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層是不可獲缺的能力,而且越來越重要,越來越關鍵。
吐納商業評論網站的主編 Fred Jame 翻譯功力的強大,由這兩篇文章可以看出來。當我第一次閱讀英文原文的時候,有許多意思並不是那麼清楚和直接了當,看起來挺吃力的。但是經過 Fred 的翻譯以後,彷彿作者在我的耳邊娓娓道來,流暢自然。
喜歡或是與高科技產業有關的朋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兩篇文章。
電晶體英文 在 陳良基的創新筆記 Facebook 八卦
突破─來自有目標的學習
週末前的夜晚,安排了一個重要的演講,心裡卻有些擔心怕聽眾太少,對講者失禮。所以我自己早早先到會場去看看。結果一到霖澤館,報到台前已排了二、三十公尺等著入場的隊伍,讓我頗為欣慰,我們畢竟是真的有一群非常上進的年輕人!
這是我所安排的第一場「挑戰與突破」系列演講,我們看到年輕朋友面對學用落差、面對就業市場萎縮,面對全球快速變遷等等新時代的挑戰,也是有不少的擔心。雖然明明知道所有挑戰都是一個創新的機會,但也瞭解有不少朋友會因面對困境的重大壓力而有所徬徨。古人說:見賢思齊,若能有機會讓同學們聽聽一些成功者面對困境時,奮力突破的故事,特別是在今日光鮮亮麗的掌聲前,當年是如何度過心酸的苦日子,如何拉拔自己脫離困境等等奮鬥的故事,應該可以給大家不少的啟發。因此我們希望能透過「挑戰與突破」系列演講帶來新的學習。此系列邀請的第一位講者,就是台積電張忠謀董事長。幾個星期前,我特地到新竹去當面邀請他,並討論此項演講的意義及內涵,這項規劃得到他極力的支持與同意。當天聊到他在面對連兩年博士資格考試沒通過,一整個星期茫茫然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不知何去何從,以往所認知的世界突然變得不一樣了,以往不知所以然跟隨眾人的道路突然不見了,當時他才24歲!我就覺得這樣的經歷和突破對同學太有幫助了。
五月二日晚的演講,張董事長就以這個刻苦銘心的挑戰為題,當他對著全場大吼(真的是大吼!)「去他的博士學位,誰要你的博士學位!」,當年一個24歲年輕人對困境愁城的悲憤,彷彿再現!
他說,人生中的小挫折,自己檢討改進一下就應該可以,但人生中的大挫折,也許就是提醒自己,須改變大方向。他就此從原本不知為何而學習,因為不知道要做甚麼而一直跟著念學位的人生道路上轉向了!他因為挫折而看清楚,是要改變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是要開始為人生而學習。他揮別陰霾的開始尋找工作!
當時最先進的領域是半導體科技,所以他選擇進入此一快速成長的新興領域。他給自己訂下的短期目標是─至少要勝任此工作,以年輕人不服輸的苦拼精神,開始有目的學習。他特別提到如何有紀律學習的親身經歷,當時半導體的聖經教科書是William Shockley 在西元1956年寫的〈Electrons and Holes in Semiconductors 〉。Shockley博士就是電晶體的發明人之ㄧ,西元195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他的「半導體的電子與空間」理論,仍是今日電腦網路世界的最大推動原力。這個劃時代發明的所有知識,對學機械的張忠謀而言,完全是天書般的艱難,但是他以蝸牛式的精神,以每天平均12-13頁的爬行速度閱讀,再加上每天不停找人詢問的學習法,造就今日的半導體之父。張董事長在演講中,也舉邱吉爾為例,他說邱吉爾原本英文表達不好,也是靠著連續一年半在印度苦讀英文巨著,每天就是幾十頁的閱讀學習,使他成為英倫史上最著名的演說家,他的講稿都出自他自己的手中。
當天的演講相當精彩,詳細內容很快會全文刊登在台大校訊,我就不在此贅述。我想記述幾個感想:
一、挑戰來臨的當下,確實是令人難受的困境,但大挫折也是上天給我們改變態度的提示,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以終為始的設定短、中期目標,有目的、有紀律的學習,是突破困境的好方法。有人說:人生的履歷不是寫出來的,是活出來的。要檢討自己的真正目標,向目標學習前進。
二、基本能力的培養,真的是很重要:張董事長特別分享他對基本能力的看法,他提出四項建議:中文、英文、表達和傾聽。看起來真的很基本,但仔細想想也許因為太基本了,以至於很多人自己以為學會了,其實並沒有到位。就以傾聽為例,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好像有在聽,但事實上沒有真心聽到對方在講什麼,不只沒有傾聽對方內心的聲音,也無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張董事長講得真是一語中的,值得我們深思。
最後,還是要再次對當天參與的觀眾朋友致敬,兩個小時的活動,沒有一個人離場,大家全神貫注,也能提出頗有深度的問題,非常謝謝大家的支持。大家也知道我喜歡創新,所以當天我設計一個學生對談的後半段,看起來效果不錯,也更有深度,未來的「挑戰與突破」系列會設法再加強,也期待大家提供創新的建議,讓我們都能不再視面對挑戰為畏途,突破困難,活出真正的自己!
電晶體英文 在 高中電子學_場效電晶體_單元1 FET簡介與分類Part ... - YouTube 的八卦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