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夫哥寫得真好!
感謝,感謝!
傑夫哥的舞台小筆記: 郎祖筠的《芙蓉歌》
郎姐說:
「來『城市舞台』看歌仔戲,我導的。」
這個邀約,讓我嚇了一跳,但其實並不是很大的一跳,
她原是個「啥咪攏無驚」的表演藝術家,
這麼多年來,
我看她演電影、電視、相聲、歌舞劇、
演全本的黃梅調《梁祝》(他演梁山伯)、
她在「EZ5」當駐唱歌手、
她教演技,有能力把已經很會演的演員逼出另一個境界…
不就「歌仔戲」嘛~
大不了是一個添加些混搭做為「賣相」的歌仔戲:
她「郎祖筠」三個字是新元素…
「張曼娟」原著三個字是新元素…
開幕前,舞台上的「多媒體」是新元素…
孰料,看了不到十分鐘以後,我,徹底改觀了!
這是一個全新的舞台創作,
耳目一新,無從歸類。
她在主題意識上,是全新的,是勇於挑戰的,
悔婚、自許終身、二嫁、私奔…的千金小姐…
誆言說謊的慈母…
無視禮法,癡心守候的情種…
箇中的主張與精神,是「現代」的,
是在封建禮教禁錮中
幾個衝撞得悲壯、轟烈的「現代靈魂」;
她的優美唱腔,是新編的,
傳統歌仔戲調譜,十分裡佔不到一分;
她的語法,像現代詩,多於像歌仔戲,
跳脫了平仄、韻腳的束縛,行雲流水,奔放自如
(出自孫富叡先生手筆);
而「ㄧ心戲劇團」幾位功底紮實,藝業耀眼的歌仔戲名伶,
在功能上,是「反過來了」,
反過來將「歌仔戲」做為她在創作上的一個「成份」
(一個主要成份,卻並非全部),
而攜手成就了這樣一個光芒萬丈的,
具備原創精神、文學底蘊、犀利批判,卻又淒絕美絕的,
在心靈共鳴上跨越古今的,全新作品。
《芙蓉歌》,
不只是一則單純的才子佳人
不只是一場逾越陰陽的傳奇,
她的形式,是古典的;題旨,是現代的;
而多媒體的科技展現,
出乎意料的豐沛,炫目,引人入勝,
更是出乎意料的,沒有任何「違和感」。
這是一次毫無心理準備的,嶄新、華美的體驗。
這是郎祖筠這位舞台能量廣袤澎湃的藝術家的
又一個讓人驚豔(並且嘆服)的重要代表作。
誠摯推薦給你。
~謝謝郎姐!
今天同去的是我們家兒子合運,
讓他明白了舞台天地有多遼闊,
讓他記住了,什麼叫做:
天外有天!!!
還有一點,差點忘了說:
郎姐的分場,特別靈活,輕巧,短短的,
不像傳統戲曲「章回式」的工工整整一大段一大段,
倒更像電影剪接手法的fade-in、 fade-out,
流暢極了。
同時也有3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徐佳瑩 LaL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立即訂閱徐佳瑩LaLa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LaLaBarChannel 如果生命,可以用顏色比喻, 只有你的存在,能和我融為一體。 白色的你,與我的闇黑,相依, 那是愛過你,才能成為的,灰色自己。 徐佳瑩 第五張全新專...
「電影剪接手法」的推薦目錄:
電影剪接手法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八卦
答案就在說與不說之間——以也斯〈除夕盆菜〉談其「食物詩」的蒙太奇敘事 ◎賴奕瑋
0. 也斯、九七、食物詩
0.1
如果香港詩歌如其環境在都市中聳立著層巒疊翠的群山,我想有一座容易親近但難以登頂的山,那是著名的香港本地詩人也斯(1949—2013)。也斯是香港戰後第一代作家的代表,其詩從早期的現代主義漸漸得回向以香港為題材的本土抒情,從其作品中對於香港這塊土地的認同,展現了香港文學在其複雜的文化脈絡下,亦東亦西的特性。除小說外,以詩為人所稱讚,在去年每天為你讀一首詩的「香港詩選」中也曾以一週的時間介紹也斯。也斯一生的著述眾多,在出版的詩集中以書寫香港的《形象香港》、以詠物、食物詩為主其中間雜許多游詩的《帶一枚苦瓜旅行》、《東西》、《蔬菜的政治》,而〈除夕盆菜〉則來自出版於2002年的《帶一枚苦瓜旅行》。
0.2
也斯與其食物詩,或許就如黃禮孩所述:
「很少有人像梁秉鈞(也斯)一樣對食物充滿熱忱,他是一位可以與事物對話的詩人,在對食物做細膩的描述之時,他已解讀了食物與文化之間的謎語。他把養活人類地上糧食放在一個很高的位置,他看到的不僅僅是日常生活,的詩意,他也看到自我的人生,他的人生,還有低層的艱辛和人間多變的世相。」
這樣的詩作可以在我們曾經介紹過寫於一九九七年的〈鴛鴦〉中看到:「還能掌握得好嗎?若果把奶茶/混進另一杯咖啡?那濃烈的飲料/可是壓倒性的,抹煞了對方?」用奶茶的製作過程寫九七回歸前夕東西混雜多元的香港文化,末句:「散漫的......那些說不清楚的味道」,香港的味道是未定的、是模糊不清,而香港學者李小良、陳清僑、王宏志(1997)以「否想(unimaged)」的懸而未決來定義香港文化無法溯源自單一源流的歷史以及未來,自身獨立於中英之間、漂浮於塵土之上的獨特過去與未來(陳國球,2016),而也斯關於九七的作品時常也透露出香港這種妾身未明的感發,而接著要介紹的〈除夕盆菜〉即完全的展現了九七回歸前夕香港的不安、未定,但又期待著遠大前程的駁雜景緻。
1. 敘事蒙太奇
1.1
「蒙太奇(montage)一詞源自法語,指一個物體或建築體被「組裝」起來、「建構」起來的意思。用於電影上,指的是特別具有藝術表現力的電影剪接手法,可以帶領觀眾跳脫空間與時間的限制,並向觀眾傳達更為深刻的情感或思想。」
1.2
文學的寫作手法時常與電影的敘事高度貼合,同時現代詩意象的經營、回行、意象的組合與敘事畫面的跳接多是在討論與分析現代詩的一環,而也斯「生活化」的詩歌主張和其散文化的句式書寫出一種介於普通話與廣東話之間可以被閱讀的書面語(周蕾,1995),這樣便於唸讀的語體使得在其詩作呈現意象與文字的蒙太奇,得以如電影畫面般順利的拼裝嫁接,在〈除夕盆菜〉這首長詩裡就可以觀察到也斯的文字如何在不同意象間流轉,同時保持言說者順暢的語法。
2.
2.1除夕家中桌上的盆菜
從一堆肉中間翻出一片蘿蔔。
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
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進來和離去的人身上。
黄金海岸要放煙花,我們塞了四個小時的車。
村長一定已經吃過了。現在開始有人燃放爆竹。
有人拉開橫額。去年不是這樣的。
盆菜為宋代以來流行於中國珠江流域的菜餚,而香港盆菜則來自新界圍村的原居民過年過節餐桌上的傳統雜燴菜式,多用木盆或銻盆盛裝,上層多擺放名貴的魚蝦肉類,下層則擺放能吸附湯汁的菜葉類食物。這首詩的第一句描寫的就是過節團圓人們從市區回到新界屯門圍村的景況,但第二、三句寫的是「九七回歸」、第四句寫過節返鄉的塞車、第五、六句寫的是除夕時村子的氣氛,也斯的敘事策略則是藉由這幾個在不同時空的場景的拼接來充實「食物」本身的意涵,在上開提及的也斯透過詩與食物的對話,讓書寫食物本身,添加了背後的敘事結構與文化厚度,又猶如中後段的:
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
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
煙花。特首。冬菇。炸頭腩。髮菜。金針。
都混在一起了。香港協會新界西地區委員會。
和航運界舉行除夕餐舞會。慶回歸。
迎九七。錦繡年華。風雲羣英會。
前段用的是畫面拼貼的蒙太奇,而到了這一段,則是利用物件的隅舉將兩個不同時空場景的畫面巧妙地如同電影的「轉場」將餐桌上的場景轉至在香江上政商歡慶九七回歸的除夕晚宴。同時,在也斯的詩作中時常去用品嚐食物的味道、色澤、作法等方式提出懸問,製造出在「說與不說之間」之間懸而未決的提問,而這樣的提問同時也連結著其詩中對於香港主體意識的提問,如本文一開始提到的〈鴛鴦〉,和「你在一堆深褐色的東西裏不知嚐了一口甚麼。/是肉?是菜?這裏面可有我想吃的菜?」那個「不知嚐了一口甚麼」的味道即是香港的味道,即是混雜在本土與東西方視野的香港文化自身的隱喻。
2.2塞車的除夕
車沿着彌敦道前行,滿街的聖誕燈飾猶未拆去。
新的排樓豎起來了。我們回答同樣的問題許多次了。
青山還是那麼塞車。屯門還是那麼塞車。
這兒是過去的十七咪半?叫做黄金海岸還是那麼塞車。
我們一直不知甚麼時候才來到你家的祠堂。
翻修的文物徑。許多代人走過,看事物換了名字。
牆上掛滿橫匾。長者都退席了。
塞車的場景若照著「直敘」的邏輯,似乎這段應該擺在詩的一開始,然而在詩的第四句已經提及了在黃金海岸塞車的場景,也斯所使用的敘事蒙太奇的技巧讓敘事的組成不再是平舖直敘,讓塞車的敘事夾在食用盆菜的動作中,這樣的扭曲敘事本身所造成的帶狀畫面為詩製造出詩意。也斯寫塞車,同時也在寫香港的街道,從九龍的彌敦道到連結新界的青山公路,從80年代開始的古蹟保育運動的挫折看到歷史的消逝,規劃於1993年的元朗屏山文物徑多了觀光,景色依舊,但人事已非。
3結語:說與不說之間的九七敘事
一個坐在車廂裏的人。一個走路的人。
一個露宿的人。一個有粉紅色勞斯萊斯和馬桶的。
一個在牆上塗鴉自稱九龍城皇帝的人。手舉起。
筷子舉起在半空。有些說不分明的甚麼就在門檻外。
造成詩意的技巧,在詩中很常以重複句式來達成,詩的最後一段以不同的面貌香港人,拼貼出共同面臨「門檻」的所有人,那門檻是什麼?是詩中開頭第三句的:「九七就在門檻外。」,「就在門檻外面。外面攤子燈火澄亮。/吃東西的人照舊吃。做買賣的人照舊做買賣。」是除夕前攤販街坊在外互動等待過年的場景,九七在即,「離開一個舊的關係。進入新的。快樂嗎?/教徒集會為香港祈禱。怡和照舊子夜鳴炮」,敘事者友人的情感關係作為香港從殖民地變成特區的新關係,詩中的「門檻」對於香港的未來意味著什麼,「應該向前看的。」「明天會更好的。」敘事者這樣說,但沒有人知道。這是在1984、1989後香港社會在九七前瀰漫的不確定感,鄧小平說「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整首詩也感染了這樣的氣氛。
也斯這樣蒙太奇敘事手法的跳接,除了使得「除夕盆菜」這個「食物詩」的主角在詩中仍舊處於主題的中心,但除了在描述食物外,食物本身的故事、作者自身的經驗都可以透過詩的敘事展開,然在詩的進行中破碎的片段意象經過組合後形成了有別與僅僅談論食物本身,更加展現詩人企圖在「食物」講一個更大的敘事,而那敘事就在蒙太奇的碎片裡如「說與不說之間」之間的懸而未決,這首詩所面對的即是那否想未來的香港,也斯在其詩裡從不為其發問提供解答,也斯在詩的第二句寫道:「不要問我九七。我回答過許多次了。」與其他首詩不同的是,當時也斯在寫這首詩的九七除夕,恐怕沒有人知道這鍋盆菜嚐起來是什麼滋味,這也是也斯說的:「香港的故事為什麼這麼難說?」的原因。
4.參考資料
周蕾:《寫在家國外》(香港:牛津出版社),1995年。
谷淑美:〈香港城市保育運動的文化政治:歷史, 空間,及集體回憶〉收於呂大樂、吳俊雄、馬傑偉編:《香港・生活・文化》(香港:牛津出版社),2011年,頁89-103。
陳素怡編:《僭越的夜行:梁秉鈞新詩作品評論資料彙編:從雷聲與蟬鳴(一九七八) 到普羅旺斯的漢詩(二○一二)》(香港:文化工房),2013 年。
蕭欣浩:〈也斯的跨文化飲食地圖――以其詩作為研究核心〉,《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第 53 期(2013 年),頁 105-137。
吳風編:《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也斯卷》(香港:天地圖書),2014 年。
王家琪:〈抒情與寫實:重釋也斯的「生活化」詩歌主張〉,《中國現代文學》第 28 期 (2015 年 12 月),頁 129-148。
陳國球:《香港的抒情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6 年。
徐詠欣:〈從也斯看飲食文學的後殖民書寫 : 以《蔬菜的政治》、《帶一枚苦瓜旅行》為例〉,輯於嶺南大學中文系編,《考功集2019-2020 : 畢業論文選粹》(香港 : 嶺南大學中文系),2020年,頁249-263。
--
美術設計:Sorrow沙若
圖片來源:Sorrow沙若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2/20210205.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也斯 #除夕盆菜 #食物詩 #九七 #蒙太奇敘事
電影剪接手法 在 徐佳瑩 LaLa Youtube 的評價
立即訂閱徐佳瑩LaLa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LaLaBarChannel
如果生命,可以用顏色比喻,
只有你的存在,能和我融為一體。
白色的你,與我的闇黑,相依,
那是愛過你,才能成為的,灰色自己。
徐佳瑩 第五張全新專輯《心裡學》
12.27 正式發行
全新專輯【心裡學】
溫暖再推薦 第二波全新單曲 《灰色》
《是日救星》金曲獎最佳單曲製作人陳君豪 x 徐佳瑩 再度攜手聯名合作
醞釀三年,睽違三年,完封多日的引頸期盼,徐佳瑩於2017年末祭出首波誠摯單曲《言不由衷》,旋即引發樂壇超量關注與話題,並在海內外各大音樂串流平台與銷售排行榜拿下冠軍,重磅出擊完美回歸。繼發燒單曲《言不由衷》後,徐佳瑩再度釋出新專輯【心裡學】中第二波全新單曲《灰色》,展現截然不同的音樂風格,備受期待。
初聽到《灰色》demo時,徐佳瑩就被這詩般的歌詞意境與寬闊悠揚的音樂格局深深打動,尚未決定錄製時,這首歌早已被徐佳瑩視為療癒歌曲,強大的後座力與餘韻,讓她每次聆聽總會有被淨化洗滌的感動。徐佳瑩說:「希望那些能夠療癒我的歌,也能療癒每一個人的心。」此曲由新生代創作人羽田和謝金林創作,歌詞前段饒富寓意地以棉花糖、梔子花、雲朵等等象徵來愛情最初最純潔的白色意念,深有所感的徐佳瑩,徵得原創同意後,將對愛情的想望與透徹灌注於歌詞中,以與白色對映的黑色深意,塵埃、黑盒子、卡特拉(冰島活火山)來比喻自身深層的黑暗與躁動,也意涵著生命裡歷經的折損與磨練。
寓意盎然如詩般的文字,悠揚溫暖的旋律,打造了這一首透著和煦陽光的動人情歌。製作人陳君豪以沉靜氣韻的大器編曲打造出《灰色》的電影格局,優美磅礡的管樂隊與弦樂隊交相輝映,滿溢情緒最終在電子搖滾營造下獲得釋放,宛如一場人生史詩電影,紀錄旅途中我們汲汲於尋找生命中那個最真實的人。愛情與人生一樣,都要歷過地獄,方得天堂。純白與闇黑共存,極致後幻化為灰色,以此象徵穿越蜿蜒波折後最終相遇的真實人生,那是歷經了傷痕、歷經了愛才能成為的灰色自己,最美的自己。
黑白影像彰顯二元意涵,歷經腦內革命,灰色人格升級,
隱喻自我與生命的進化,雙色反差,彩色拼貼,打造MV視覺極致美學
專輯第二波MV《灰色》由知名導演比爾賈執掌,MV特意選在日本長野縣,充滿文化氣息的松本市取景拍攝。為了體現歌詞裡純白與闇黑的二元意涵,導演藉由黑白彩色交替畫面來講述人格暗面與能量正面的意象,也精確巧妙地彰顯了徐佳瑩自身理性、感性並存的特質。『生命精采的部分在於不只有單一顏色,也不會只存在單一的情緒或樣貌。』徐佳瑩說:「就像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在自我狀態裡尋找最美麗的平衡,是各種色彩揉合摻雜,平衡幻化為最好的顏色,這也是我以《灰色》定名的原意。』
為了打造此首歌的深遠意境,MV裡充斥著瞬間閃逝的杏仁核、Pantone色票、色盲圖像、基因顯性、腦部圖層等等拼貼影像,在比爾賈導演巧思構築下,這些意念透過畫面完美地引喻為生命探索的核心燃點,以『灰色大腦』為寓意,生命旅程所到之處的經歷,皆為激化成長的養分。《灰色》MV搭載著音樂曲式的鋪陳,以極致黑白畫面呈現沉靜內斂的意境,而後轉至高昂上揚的精采段落,比爾賈導演以大量快速拼貼、閃格繽紛的剪接手法,充滿意識流的鏡頭語言,象徵著我們在人生路途上不斷地進階升級的探索過程,將情緒集中至高點再絢爛地釋放,極致呈現了《灰色》一曲的完美意境。
詞:羽田/謝金林/徐佳瑩
曲:羽田
清晨捨不得醒的美夢是你
那柔和清甜的棉花糖是你
傳遞祝福的梔子花是你
那慵懶飄飄蕩蕩的雲朵是你
如果生命可以用顏色比喻
只有你的存在能和我融為一體
baby i have loved you from the start
現在過去未來都一樣
對你除了愛沒有其他
都一樣,多希望始終都一樣
白色(的你)x8
的我們 在哪裡
每日暗自拂去的塵埃是我
那神秘封印的黑盒子 是我
一觸即發的卡特拉是我
那無故流下眼淚的怎麼是我
如果我們可以 用顏色比喻
那是愛過你才能成為的灰色自己
baby i have loved you from the start
現在過去未來都一樣
對你除了愛沒有其他
都一樣,過去未來都一樣
你緩緩走來,一切都不言而喻,
任憑現實在我們佈滿傷痕的心底遊戲
就連我頭上那些歲月的痕跡
都是光 喔照亮我們 還想要牽手走過 的困境
白色(的你)x8
跟闇黑 相依
製作人:蔡政勳、陳君豪@成績好Studio
編曲:蔡政勳、田雅欣、陳君豪
鋼琴:蔡政勳
吉他:陳君豪
貝斯:方奎棠
合成器貝斯&鼓機:蔡政勳、陳君豪
弦樂編寫:田雅欣
合聲:徐佳瑩
弦樂Leader:劉涵 (隱分子樂團)
小提琴 I:蔡曜宇、朱奕寧、曲靜家、駱思云
小提琴 II:盧思蒨、薛媛云、王重凱、陳泱瑾
中提琴:甘威鵬、楊凱甯、吳媛蓉
大提琴:劉涵 (隱分子樂團)、汪逸修
低音大提琴:徐雅君
法國號:陳信仲、盧怡婷
豎笛(低音豎笛):張文馨
巴松管:許家驊
低音號:陳建勳
錄音工程師:黃文萱、蔡周翰、楊敏奇、鍾濰宇、葉育軒
音頻剪輯:鍾濰宇
錄音室:Lights Up Studio、89Studio、白金錄音室Platinum Studio
混音工程師:黃文萱
混音錄音室:WooJi Studio
製作助理:吳庭輝
【工作人員】
導演Director:比爾賈Bill Chia
助理導演Assistant Director:王新宜Cindy Wang、李培㚤Cathy Li
製片Producer:洪斐文Fumi Hung、姚錦鴻Kevin Yao、黃品禎Naomi Huang
攝影師D.O.P:張肇瑄Chao-Hsuan Chang
二機攝影師Additional Camera:鍾明達Duke Chung
攝影大助1st Assistant Camera:劉于豪IKA Liu
攝影助理2nd Assistant Camera:李廷麒Sevenguns、郭柏翔Maple Shawn
服裝造型 Fashion Stylist:方綺倫 Chi-Lun Fang
化妝Make-up:陳佳惠 Carlin Chen
髮型Hair Stylist:劉珈妘 Sydni Liu--ZOOM
【拍攝協力】
演出Actor:井澤治樹
長野縣政府
松本市觀光會議協會
ALPICO GROUP
Excellent High School
Yamabebossa Coffee
書肆秋櫻舍
HOTEL BUENA VISTA
Lion Adventure Hakuba
『心裡學』數位聆聽&實體通路購買資訊
https://LaLaHsu.lnk.to/TheInnerMe

電影剪接手法 在 蔡健雅 Tanya Chua Youtube 的評價
蔡健雅X小寒 全詞曲創作
集結美、英、中、日、法、義、德幕後團隊合力打造
十首精心提煉的風格之作 一張實驗破格的極致音樂
睽違兩年全新作品【失語者】,突破過往熟悉的都會療傷氛圍,Tanya以前所未見的音樂風格與敘事方式,大刀闊斧展現專輯新氣象。不再侷限於情愛世界悲歡情緒,Tanya試圖探討當前環境對新世代生活的衝擊與翻轉。當生活智能越高端,被電子科技制約的我們,生活卻愈見封閉,情感不再交流,世界開始失溫。Tanya說:「這張專輯沒有天使了,只剩魔鬼,大家都不知不覺走進冷漠的世界,失去人與人之間的接觸與溝通。」因此Tanya決定運用實驗電子的音樂形式,來隱喻環境疏離隔絕的景象,像是時下生活的縮影。
首波破格主打《異類的同類》前衛實驗電子音樂
遠赴法國拍攝 營造謎離冷冽異國氣息
單曲《異類的同類》由德國Michael Pfirrmann與製作人安棟編曲,神秘詭譎的迷幻電音和著Tanya獨特的沉緩低音唱腔,以滂礡之姿開啟此張新作的全新格局。
為了打造全新專輯的不凡氣勢,特地邀請知名廣告/電影導演陳宏一執掌,Tanya與視覺團隊遠赴法國巴黎取景。曾以『左岸咖啡』系列廣告成功打造法式風情的陳宏一,為了精確掌握『異類的同類』透露出城市人們的孤寂脆弱、放縱抽離的集體情緒,特意選擇Tanya視為第二個家的城市--巴黎拍攝影像,透過其獨特視覺語言與敘事風格,以詭譎手法拍出抽迷幻抽離的『午夜巴黎』,在最熟悉的地方也可能是極為陌生的所在,赤裸面對內心底層的暗黑與慾念。讓Tanya隻身遊走於夜晚時分的巴黎街頭,在最寂寥漆黑的異地映照內心炙熱狂暴的渴望。快速抽動的剪接,炫目堆疊的畫面,讓此支MV成功營造虛實交錯慾念糾結的情境,完整呈現了『異類的同類』所講述的中心概念。
蔡健雅x小寒 全曲詞創作 德、英、美、日、中製作團隊
全球頂尖音樂人跨界共造全新專輯《失語者》
為了展現新音樂格局與視野,Tanya改變以往單槍匹馬獨立製作的模式,首次邀請大陸知名音樂人安棟共同操盤製作。從詞曲創作、製作編曲,廣邀全球各地德、英、美、日、中等國際樂壇優秀音樂人齊心合作,奮力激盪出既前衛又有前瞻性的音樂風格。凡事親力親為的Tanya更前往英國進行母帶後期製作,與曾任 Lana Del Ray、Blur、Tiësto、Florence + the Machine的頂尖工程師John Davis合作。
Tanya企圖透過電氣迷耀的音樂器象,象徵現時人們生活的電子世代,專輯多元精彩,展現前所未見的創作底蘊。
數位上線:
iTunes→ https://goo.gl/hfDyw7
Spotify→https://goo.gl/msXlpQ
KKBOX→https://goo.gl/Kebql1
myMusic→http://goo.gl/Ayov6V
Omusic→http://goo.gl/91IUm8
CD購買:
博客來→http://goo.gl/2J2yQy
玫瑰大眾→http://goo.gl/f5tNcN
誠品網路→http://goo.gl/2wVwAZ
佳佳唱片→https://goo.gl/O0XOtr
五大唱片→http://goo.gl/rFnsNf
導演:陳宏一
攝影:余靜萍
攝大助:林亮君
製片:莊惟凱
協拍製片:沃佩儒、Simon、王弘志
副導:劉家欣
美術:陳霈芙
執行美術:Yilin Dung董怡伶
剪接:林晨光 / 陳宏一
後期製片:賴婉貞
演員:施力仁、Zoe、Dovile、Stéphane、Simon
器材:妄想機影音製作有限公司
特別感謝:Chloé、2020EYEhaus / LINDA FARROW
異類的同類
詞:小寒 曲:蔡健雅
我的虛榮 我的詞窮 尷尬面孔
委屈笑容 怎麼不同 唯有你懂
異類的同類 眼淚 和汗水
快樂或頹廢 只為 有你陪
你我同屬 一種生物
用肌膚 掩飾住 真面目
你是誰不清楚 默契確認無誤
好無助 好可惡 在何處
I don’t know where to find you 唉
I don’t know where to find you 唉
I’ll find you find you
I’ll find you find you
城市牢籠 無所適從 寂寞慫恿
總會相逢 與我相同 相同品種
異類的同類 你會 是結尾
快樂或頹廢 只為 這一回
Producer:安棟, Tanya 蔡健雅
Arranged : Michael Pfirrmann, 安棟
Additional recording--
Drums Percussion:Quinn
Recorded at NRG Studio, North Hollywood, CA
Engineered:Kyle Hoffmann
Mixed by Richard Furch at the mixHaus studios, Los Angeles
Assisted by Jorel Corpus

電影剪接手法 在 Joshua Se Youtube 的評價
今天我想用90秒的时间来和大家分享七种让你画面变得超Cinematic的方式!
免費試用無版權音樂: https://goo.gl/dnYZh5
#FilmmakingTips #Cinematic #Tutorial #拍摄教学
教学影片播放列表 Filmmaking Tips Playlist :
https://goo.gl/yTV5B5
1
90秒學七種電影質感拍攝手法 7 CINEMATIC TIPS IN 90 SECONDS :
https://goo.gl/NSeBy2
快速剪辑视频的方法 HOW TO EDIT FAST IN PREMIERE PRO LIKE A PRO :
https://goo.gl/1Y7hE9
基本调色教学 Basic Color Grading :
https://goo.gl/1e7N3Z
制造高画质视频教学 How to Make BETTER videos:
https://goo.gl/7f5KB3
【訂閱RealJoshuaSe/池炜城 】
【 點我訂閱】每日更新影片 : https://goo.gl/hJf8XF
(按下去看更多我的資料)
【聯絡我 / Contact Me】
・Facebook :https://goo.gl/oM2yaL / 池炜城
・Instagram:@JoshuaInstagram
・Twitter:@RealJoshuaSe
・E-mail:RealJoshuaSe@gmail.com
【RealJoshuaSe招牌影片】
・給婆访问会
https://goo.gl/Xl2yMr
・Types Of Dota 2 Players In SEA | 东南亚的Dota 2 玩家
https://goo.gl/VDOOBw
・孩子日记
https://goo.gl/26ZteK

電影剪接手法 在 Re: [請益] 請教一種電影剪接技巧的名稱- 看板movie 的八卦
這幾天看了一部電影,對某個橋段的剪接手法非常好奇, : 爬過文也自己google過都 ... 只看到一個片段全部綜合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 Cross-Cutting 交叉剪接: 亦稱 ... ... <看更多>
電影剪接手法 在 [片單] 像看MV的片段or剪接手法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八卦
1. 請描述欲尋找電影的類型或特徵(請盡量描述清楚)最近重溫血腥冰淇淋三部曲發現裡面有很多片段都是隨著配樂的重拍或是節奏去剪雖然有些電影也會有這樣的剪接方式 ... ... <看更多>
電影剪接手法 在 [討論] 一些傑出的導演手法(5)-剪接篇- 精華區movie 的八卦
https://belaludwig.pixnet.net/blog/post/45474706
原則上剪接和鏡頭一樣,是電影特有的元素,而前者類似於戲劇
中的換場,而切換的方式便決定了氣氛是延續還是轉換;但由於在一
場戲中往往不只有一個鏡頭,因此剪接有相較於戲劇的換場更多的功
能。以下列出一些筆者腦中印象深刻的剪接:
1. Jean-Luc Godard(高達): A bout de souffle(斷了氣,1960)
https://youtu.be/leOa1bOgw1U
講到剪接不可能不提到這部片,因為跳接(jump cut)的手法就
是從這片開始的;這樣在意外中誕生的手法或許也說明了一件事情:
在影劇中真正重要的並非連不連戲這種對表面上的合理性的講究,而
是在於劇情上劇情或理路發展是否合情合理。(現在youtube上已經有
這部已經上映滿50年的電影的全片了,因此想要了解片中的跳接段落
的讀者,可自行收看片中開車行駛等段落,或是直接在youtube搜尋"
jump cut"便可找到該段落。)
2. Nicolas Winding Refn(尼可拉溫迪黑芬):Drive(落日車神,2011)
這部片儘管劇情簡單到有點老套,但還是靠著非常出色的剪接得
到該年坎城影展的最佳導演,在片中的飛車場景以及殺人場景都是筆
者看過最好的之一,筆者永遠無法忘記片中主角殺完人後,導演立刻
以淡出的方式轉換到下一個場景,好讓上一景的情緒張力依然能延續
到下一幕,而絕佳的畫面其色調也使得這些剪接更為出色。可惜的是
由於這是去年的電影,筆者在網路上找不到那些傑出的段落的影片,
因此有興趣的影迷可以自行找來收看,導演傑出的手法應該不會讓人
失望。
3. Christopher Nolan(克里斯多福諾蘭):
Batman Begins(蝙蝠俠:開戰時刻,2005)
https://youtu.be/QydeJbXOqyI
對於這部暑假即將上映的三部曲終曲,影迷們一直有很多討論,
其中的熱門話題之一是:這部片和《黑暗騎士》究竟何者比較吸引人
,而少數人會覺得前者比較好看。當然不可諱言地,《黑暗騎士》的
劇情實在是太吸引人了,但前者對筆者而言,在剪接上處處都在加強
蝙蝠俠的形象。例如上面所附的蝙蝠俠第一次出現的影片中,我們可
以發現導演把蝙蝠俠出現的鏡頭剪得愈短愈好,甚至讓一個動作還沒
完全結束就到下一個鏡頭;這樣的剪法無疑地會讓前一個鏡頭看起來
感覺更迅速。當然這種剪法在一般的武打戲並不是那麼罕見,但Nolan
的驚人之處在於他把這種剪法沿用到Bruce穿上蝙蝠俠裝備的畫面,並
且在拍攝時畫面不捕捉全身以及頭部以營造神秘感,並且在最後接上
蝙蝠車飛越出水濂洞(?)的畫面成功地完結該橋段。不得不承認筆
者一開始對美漫改編的電影並不感興趣,但在看完這部片以後不得不
承認Nolan的天分實在太驚人了!也希望暑假他能再度帶給我們更多不
一樣的手法和畫面思考處理!(可惜的是一般觀眾大概都沒注意到蝙
蝠俠著裝段落的精采之處,因此找不到連結,有興趣的影迷可能得麻
煩自行找影片來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0.176.6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