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 與 亞太營運中心
作者:杜震華
前總統李登輝辭世,媒體對他的功過討論,圍繞在他對民主和兩岸的貢獻或傷害。然而,他對台灣經濟的傷害,不少人或許早已淡忘,許多年輕人,甚至根本不知他曾對台灣經濟造成多大的隱形災難,讓今天所有的台灣人民,都在承受這樣的苦果,特別是年輕人。
那是1995年1月5日,行政院正式通過「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重大經建計畫。除非你目前超過40歲(當時至少15歲),否則對此計畫應毫無印象或只是稍微聽過。即使是40歲以上的壯年或老者,25年前的往事極可能早已遺忘,至少也是印象斑駁。但是,對於我這參與計畫研究的學者而言,往事仍歷歷在目,夾雜著濃濃的哀痛和淡淡的怨恨-沒錯,是怨恨,恨我們國家距離先進國家之林,就差那麼一步,卻被李登輝的個人意識形態給毀了。沒錯,那也是中華民國經濟在90年代初由盛轉衰的關鍵時刻(當時失業率只有0.5%,你沒有看錯),多麼令人心痛的往事啊!
1990年代初期,是台灣錢淹腳目接近尾聲的時代。郝柏村1990年6月上台擔任行政院長,宏偉的「六年國建」(1991~1997)上路,預算高達8.2兆元(其中5.2兆元為公共投資),高於蔣經國時代的「十大建設」,國內經濟一片欣欣向榮-興建高速鐵路、完成南迴鐵路、北市鐵路地下化、擴建桃園機場、興建高雄國際機場、改善花蓮機場、興建第二高速公路、擴建基隆港、高雄港、安平港、興建觀音工業港、改善西濱快速道路、闢建12條東西向快速道路、興建台北捷運路網、規劃高雄捷運、發展十大工業、八大技術、規劃全民健保、增設地區醫院、規劃18個生活圈…。若無「六年國建」,1990年代台灣的平均經濟成長率不可能高達6.5%。
但是,台灣未來經濟的國際定位為何、利基何在,一直是領導層和專家學者的課題。此時,台商大量投資對岸,兩岸關係亦有和緩跡象(1990年兩岸紅十字會有金門協議,1992年兩會有香港會談,1993年有辜汪會談)經濟部長蕭萬長受到外國企業啟發,認為台灣應掌握大陸快速發展之機,扮演東西方交會的中介者,成為東亞和歐美銜接的所在地,就像新加坡是東南亞和世界交會的中心一樣,就可成為另一個東亞的樞紐(hub);這概念就發展為「亞太營運中心」(APROC, Asia-Pacific Regional Operation Center)。
1992年初,台大經濟系主任薛琦教授受蕭部長之邀,組成一個4人研究小組,成員除主持人薛教授和法律系徐小波外,還有我(三民所副教授)和理律的劉紹樑博士,我負責主要的經濟研究,劉紹樑負責最後的法規修改建議。我和三民所第一名的碩士生張君賢(台大土木系畢業)一起,訪問了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的外商、港口、機場、電信局、經發局、央行、証交所等;雖然行程忙碌而疲憊不堪,新加坡一天排七、八個行程,全部用英語交流互動,搞到幾乎虛脫,但接待各方無不熱情以對祝福台灣,我等自然精神亢奮鬥志昂揚。
好消息是,台灣要成為製造業跨國公司的「亞太營運中心」,或所謂的「區域總部」(regional headquarter),機會非常高,因台灣的地理位置恰好在東北亞和東南亞之間,製造業能力在亞洲僅次於日本,處於極佳的管理位置。位於新加坡的美商惠而浦(Whirlpool)公司東南亞總部副總裁告訴我,國際企業都看好兩岸即將三通,而若兩岸真正開放空運和海運三通,該公司「明天就將總部遷移到台灣,可能會到南崁」,因為他每個月有15天要搭飛機去看亞洲各地的子公司,總部沒必要放在距離中國如此遙遠的新加坡。而且他預測,新加坡所有製造業的亞太總部都會移到台灣。我心中大喜,新國約有8百家亞太總部,只要有2百家遷往台灣,每家有3百個高薪工作,就會有6萬個高薪工作產生,對年輕人是多大的誘因啊,屆時就不必遠渡重洋去賺取高薪了。
當然也有壞消息,就是台灣要發展金融中心並不樂觀,因台灣金融法規嚴格,國人英語普遍較弱,不符合金融中心需求。生活環境也較髒亂,租稅又高,要吸引跨國企業高階員工來台不易。
無論如何,製造中心是沒有問題的-只要開放兩岸三通,而國內外也都如此樂觀預期。而在我們的研究報告完成,行政院後續找了「麥肯錫企管顧問公司」進行後續研究,在1994年公布了正式規畫的「六大中心」(製造、空運、海運、金融、電信、媒體)之後,「亞太營運中心」就成為媒體報導和各界討論的焦點,各種研討會密集舉辦,都認為是台灣發展的跨世紀宏偉規劃。跨國企業也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力投資台灣;包括聯邦快遞和UPS,都準備將桃園機場設定為其「亞洲轉運中心」,將美洲和歐洲寄到亞洲的快遞郵件先集中運到桃園,再於桃園分裝再送往亞洲各地-因為美國的747飛機加滿油料飛到亞洲油料用盡下降時,剛好就是桃園機場,台灣擁有絕佳的亞太區位。桃園機場周邊會因此衍生出藥品、電子零件等量輕質高貨品的亞洲集散中心,甚至吸引國際製藥業或電子業在此設立藥廠、研發和行銷據點,高薪工作當然順勢產生。
但這一切都需要有個前提,就是兩岸必須「開放三通」。以當時台灣經濟還遠在對岸之上,大陸還在大幅複製台灣經驗之下,別說對台灣讓利,只要台灣允許高科技企業赴陸投資,或要求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 free trade agreeement),北京必然會一口答應-大陸市場將會是我們發展的便利腹地。今天全球最熱門的手機應該是HTC,面板應該是友達、奇美、華映等,台積電和聯電可能是全球前五大企業了。
但是,就在推動「亞太營運中心」計劃一年之後的1996年9月,李登輝總統在國民大會發表演說時,提出了「戒急用忍」政策,我就在陽明山中山樓的現場,望著台上滔滔不絕的李總統,我的心裡卻在瞬間淌血-完了,不會有兩岸三通,亞太營運中心也沒了!台灣經濟,以後大概沒希望了!我不知李總統和北京之間發生了甚麼不愉快之事(一直有密使,如蘇志誠等人),但他大概不會知道,這對台灣經濟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12年之後,馬總統開放了兩岸三通,但民進黨人當時還天天威脅恐嚇,說大陸軍機會用民航機掩護偷襲台灣,三通是出賣台灣!但是,一切都太遲了,上海快速崛起,提供跨國企業總部租稅和各種優惠,許多跨國企業亞洲總部直接遷往上海(聯邦快遞先遷到蘇比克灣,最後落腳在廣州新白雲機場)。上海的台灣研究中心主任後來告訴我,他們拿著台灣的亞太營運中心計劃和我寫的書(「亞太營運中心的理論與實際」),直接參考打造上海的吸引力!
後來,每次看到李登輝,或是有人提起亞太營運中心,我心中就隱隱作痛,痛台灣缺了臨門一腳的強國夢,痛為何你會認為大陸會崩解為七塊,痛台灣只能天天羨慕韓國、新加坡...
俱往矣!台灣在孫運璿、李國鼎的時代,開創了亞洲經濟奇蹟;到了蕭萬長、江丙坤時代,也還有治世之能臣;到如今,似乎只剩下隨風轉舵往上扎根往下結果的佞臣。國運如此,夫復何言。
李登輝是我台大的同系學長,既然有緣本該結緣;但非常遺憾,在我眼中,他卻是阻礙台灣經濟發展的第一人。
****************
這就可以說明我為何如此痛恨"岩里政男"之故了!
電子高速公路 白 南 準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八卦
【試車報告】Ferrari 488 Pista 駿 神駒
【HD | https://youtu.be/8lL2086ythI】
TCar IG追蹤:https://goo.gl/3W12iY
Maranello,法拉利總部Fiorano賽車場,攝氏31度,賽道鋪面溫度65度,相對濕度69%、西南風每秒4公尺…
清澈的空氣,麻雀低飛,大氣倏然被音波擾動,紅色駿馬,呼嘯,V8 Twinturbo高亢音頻響徹雲霄,破風前進的氣流,讓賽道上的礰石跳動,承襲488 GTE、Challenge賽車科技,道路版廠車設定,將性能及操控極致化,488 Pista最強躍馬街車,現身!
【戰魂傳承】
法拉利跑車,是每個愛車男人心裡的夢想,它有著近似賽車的激情,以及絕美身形,開著不同世代的法拉利,都能感受到當時最新的賽車科技,體驗風馳電掣的快感,但對於法拉利的道路版廠車,則可說傳承了七成的賽車基因,激情指數更勝標準版車型!
Ferrari從355世代開始推廣Challenge廠車,藉由統一規格的比賽,讓有賽車夢的車主可以更圓夢以外,同時提升駕駛技能!但,參加正式比賽的門檻畢竟較高,能成為Challenge車手的玩家依舊是鳳毛麟角,在360世代,原廠於是推出各項設定更貼近賽車,但卻可以在公路行駛的道路版廠車360 Challenge Stradale!回憶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試駕時間雖然短暫,卻能夠深切地感受到提升後的性能。但要真論及享受試煉道路版廠車的經驗,則要從430 Scuderia談起,我曾在Fiorano及台灣山道試駕這款跑車,並將Manettino方向盤設定至CT off,感受純粹的機械式操駕樂趣,藉由E-Diff電子限滑差速器作動,去享受車尾甩擺,領略超高的極限!
接下來進入458 Speciale世代,除了造型、座艙陳設進入了次世代的領域,在性能及操控樂趣上,給我更深層的快感,9000rpm高亢的引擎聲,電光石火的速度進行檔位嚙合,在底盤設定上更是銷魂,除了458原本優異的操控潛質外,在SSC主動側滑控制及E Diff 3+F1 Trac等電子系統的輔助,讓我不僅全身的細胞活化,身上的神經彷彿與車輛緊密的連結,有著絕對人車一體的境界,甩擺的角度、時機都能更精準地控制,展露極高的駕馭樂趣。
坦白說,458 Speciale已經讓我有了近似廠車的激情,但卻又保有更安全的極限容許值,那渦輪化的488 Pista又能給我多大的激情?顛覆458 Speciale的感官?
【魅力再上】
在日內瓦車展見到Pista的第一眼,我已經被更美的造型所吸引,源自於F1科技的S-Duct,展現優異的導流功能,後方拉長的小鴨尾,不僅高度增加30mm,長度也增加40mm,搭配沿用GTE賽車的後分流器,讓488 Pista高速行駛的下壓力及與路面的吸附更強,時速120km/h之後,後分流器的導板還會開啟,減少車尾亂流,同時增加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車頭增加23%,車尾提升25%整體下壓力增加12%。
雖然,內裝陳設上的風格沿襲458 Speciale,依然有著濃烈的戰鬥指數,提高車體跟動力的進化,就會讓人很有感!雖然同樣搭配排氣量3.9升的V8 Twinturbo引擎,但引擎有50%經過重新設計,包括活塞、曲軸、飛輪的材質,大量採用鍛造的鈦合金,就連渦輪本體都進化。雖然配置的IHI雙渦流渦輪不變,但增加的轉速感應裝置,並搭配1.3bar的增壓值,同時提升壓縮比至9.6,能夠讓引擎與渦輪的效能提升至最佳狀態,因此擁有720hp/8000rpm的最大馬力,就連扭力也較488 GTB提升1kgm,在扭力增壓管理系統的作動下,七檔可是會搾出78.5kgm。且為了達到全車減重90kg的效果,引擎也減重18kg,僅有208kg。
試車當天,我們上午繞行Mondena山區,在一般道路行駛,只是明顯覺得,底盤回饋感覺變得更硬,在路面品質欠佳,加上與上滂沱大雨,多數路段封路維修,因此開得相當謹慎,不敢太放肆地享受性能,只有在需要超車時,享受到V8 Twinturbo火力全開的爆發力!
這輛道路版廠車的車重僅有1280kg,馬力重量比只有1.78kg/hp,因此0~200km/h僅需7.6秒,0~100km/h可於2.85秒達成,全油門衝刺會讓我亢奮,且必須深呼吸去對應,那種超快!不,是飛快的再加速性能,感覺相當過癮!
【咀嚼靚辣】
但要真的好好享受底盤與動力的契合,只有在Fiorano賽道上,才能盡情地體驗。
如果說,終極超跑LaFerrari是最貼近賽車的街車,那麼Pista肯定是性能最貼近LaFerrari的機種,這點可由Fiorano賽道單圈成績佐證,相同的車手測試,Pista僅需1分21.5秒,與LaFerrari僅有兩秒的差距,甚至較812 Superfast更快!
我們在賽道上試駕的車款還搭配了碳纖維輪圈,具有減重40%的效果,加上前41.5%、後58.5%的優異配重,彎道的極限更高,甚至就連輪胎也採用特殊配方的Pilot Sport Cup 2 K2版本,搭配阻尼硬度提升10%的SCM-E電子懸吊,相當適合賽道演出!
戴上安全帽及賽車手套後,我必需把握僅有三圈試煉的機會! 為了體驗車輛極限狀態,我直接切Race模式下場,這個模式下就連變速箱的換檔反應都快了30ms,在大直線路底重踩煞車,還可以感受到FDE煞車倍力裝置提升的制動力,可以迅速地完成降速,接著連續降檔過彎,提早出彎補油,車體犀利地切過彎定點,有種一氣呵成的感覺!再憑藉強力的爆發動能,飛快地在加速,在進入上橋彎時,衝刺過快底盤略微離地,驅動輪再度恢復抓地力時,便出現扭擺,但因為488 Pista的操控力極佳,略微收油還是很受控,接著趁著下坡持續大腳油門加速,心臟跳動的速率隨著轉速拉升而加快,引擎咆嘯聲浪也隨著車尾的鈦尾管音頻擴散顯得悅耳!
接著,我將Manettino方向盤上的行車旋鈕切至CT off,將循跡控制開關關閉,可以避免反打時,動態穩定系統介入,體驗純粹機械式的駕馭樂趣…
488 Pista的SSC側滑控制系統進入到第六代,同時又增加VTC彎道煞車分配裝置,通過小夾角的彎道時,那種犀利程度近似廠車,加上車體重心集中在椅背後方,因此入彎前重踩煞車,重心移轉微幅,不會影響前軸的轉向能量,然而,在入彎瞬間,以二檔提早補油出彎,車尾順勢滑移,以近乎五度的擺動方式滑胎出彎,可以感受到E Diff 3及SSC作動,讓車尾拉回,過程中可以安心並且本能比修正反胎,迅速進入人車一體的掌控度。
【TCar短評】
法拉利跑車一直以來都是一代比一代強,488 Pista當然也不例外!
儘管座艙的設計風格沒有太大突破,但造型更帥、空力表現更佳,諸如空力及後分流器,都是源自於賽車,再加上癲狂的性能以及卓越的操控感受,換上渦輪動力,遠比458 Speciale更快,聲浪也調校得相迷人、銷魂,重點是同樣受控,賽道甩尾,依然可以氣定神閒,享受極致操控的絕妙!
【Ferrari 488 Pista】
引擎型式: 3902c.c. V8 DOHC 32V + Twinturbo
最大馬力: 720hp/8000rpm
最大扭力: 78.5kgm/3000rpm
長x寬x高: 4605x1975x1206mm
軸距: 2650mm
車重: 1280kg
驅動模式: MR
煞車結構: 四輪碳纖維陶瓷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245/35 ZR20 後305/30 ZR20
國內售價: 1797.5萬元起
Modena Motori Taiwan | TCar 葉明德
#ferrari #488pista #tcar #超跑試駕 #葉明德
電子高速公路 白 南 準 在 廖小花的隱性台灣 Facebook 八卦
〈功德無量!——南投靈巖山萬人朝山〉
#積極傳賴的願成師姐#
我在台灣平時都做些什麼?我會答⋯學佛!在台灣學佛真的很幸福啊,因緣具足,厚德載物,素食天堂,佛光普照!
因讀書會的緣故,認識了願成師姐,她是南投埔里靈岩山的志工,每逢朝山,她都不遺餘力傳賴邀請我報名參加。我每次都「打發」她說好的好的,我會問問有沒有朋友要去的!
#為了更了解父親的陸生學妹#
偶然跟湖南交換學妹提到,她居然說很想去!這實在出乎我的意料。天知道我已經轉發八百次了,身邊朋友沒有一個想去的!何況要天未亮就起床!
後來得知,學妹的父親學佛,隨著年紀漸長,她和父親溝通逐漸減少,隔閡越來越大,在台灣主動接觸佛法,無論是參加朝山,還是參與學佛讀書會,都是希望借此更瞭解父親一些,希望能緩和父女間關係。啊!太不容易了,學妹這番真心懇切難得,讓我這做學姐的情何以堪。一鼓作氣,我也報名了。
#回山途中豪華大卡座#
#做早課吃素麵包呼呼大睡#
北部有好幾台遊覽車回山,車子固定在站點接人,例如六點開始在台北的新店、中山、三和國中接人,到點發車。我和學妹錯過車子,聯繫願成師姐的溝通,車子居然輾轉退下高速公路接我們。領隊阿姨看到我們好高興:「最喜歡看到年輕人來了!」上了車才發現,都是我該喊阿公阿嬤的長輩們!只有零星幾個年輕人,特別的是,我們這一車還有好多越南的阿姨。
回山的車型是豪華大卡座,座位像足底按摩中心那種,又寬又踏實,還可以充電,十分高級!用師兄的話來說就是「灰常(非常)殊勝!」確切告訴大家,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佛來佛去」的語境之中,從稱呼叔叔阿姨阿公阿嬤變成了統稱師兄師姐,開山祖師是妙蓮老和尚,所有大眾都因此都得了可愛的名字:「蓮友」。
「感恩大眾佈施慈悲歡喜!」「阿彌陀佛!」「功德無量無邊!」,慈悲啊、供養啊、隨喜啊、菩薩啊、消業障啊、蓮花啊好多佛言佛語,這樣的氛圍下,大家慈眉善目,彼此雙手合十,報以微笑,極樂世界我沒去過,但這現世桃源我可算是看到了。身處其中,有種靈魂得到洗滌昇華的,錯覺⋯
車頂上方數個電子屏幕齊刷刷出現蓮花和佛菩薩,音樂起,我們要開始做早課了——誦大悲咒,唱楊枝淨水贊時我還能有模有樣地哼哼,持咒時速度越來越快,咒文用字生僻,注音符號龍飛鳳舞一閃而過,我實在跟不上⋯索性合十閉目養神。
結束早課後,師兄們開始發早餐和水,主食是「卡帛」素食烘焙坊的麵包,「我們今天一整天都會吃素!」「這不是肉鬆麵包嗎?」我告訴學妹這是「素松」,用猴頭菇做的,台灣「素食天堂」的名號可不是亂講的!有師兄「發心」準備零食,是仙貝和威化餅乾。我很快吃完,旁邊一位阿嬤把自己那份遞給我,讓我慢慢吃。
在西湖休息站,學妹把領隊發的吊牌掉了,正要下去找,前面一陣聲響,原來是一位阿姨撿到,按上面寫的車號信息送了回來。
#抵達朝山點#
#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睡一覺就到了。遊覽車從這裡一直排排排到了後面去!數都數不過來,大家在整隊區排隊,四面八方每個隊伍都在「南無觀世音菩薩」,各有各的節奏和音域,誰也不服誰,誰也不跟誰跑,穿行其間,會聽到此起彼伏的「南無觀世音菩薩」⋯
集合點旁綠綠一大片看似水稻基因突變的,其實是當地人種植的茭白筍,站得筆直,足有一人高。距離朝山起點要走一點五公里,馬路邊穿戴草帽袖套的志工們揮舞小旗攔截過往車輛,護持我們安全抵達。
約莫百米的狹長小路搭起臨時市集,「埔里香菇自產自銷」,當地人販賣自家種的瓜果蔬菜,有筍、橘子,百香果五十元一袋,還有手工diy肥皂和咖啡,另外一旁是穿著橙色僧袍,托著瓦鉢的出家人。
#朝山此刻#
#三步一跪拜冬日一身汗#
佛號一路相隨,遠遠看,寫著「光明燈」字樣祈福小燈籠,冰糖葫蘆般紅通通綿延數公里,喜慶又窩心。到達朝山起點,領隊師兄提醒我們:「不要碰到前面人的後腳跟,齁!」四人一排,綁好鞋帶,拉開間距,一心不二地出發!今日朝「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跟著喇叭傳出的佛號指引,「南無」二字時左腳起邁步,一、二,「觀世」二字左腳再一次,一步兩步,「音」字時,集體跪拜,待到下一聲佛號的「音」時再起身。
陽光恰到好處,正值青春樹齡的榕樹環繞,小鳥靈動,從這裡到那裡,飛來又飛去。微風雖陣陣,沒拜幾下額頭便冒出細密的汗,小石子硌得手掌發麻,腦袋里很平靜,佛號的聲浪團團包裹著我。
不悲不喜,不疾不徐,趴下去時看到正過馬路的黑色大螞蟻,牠停下來,觸鬚合十對我隨喜贊嘆,現在「交通不便」,我請牠速速通行,得小心後面四十二碼大腳丫子。
熱,卻一點也不累,反而愈發精神飽滿,衝勁十足。那種感覺是「消耗了熱量,卻積攢了能量」。當汗珠大到啪嗒一聲砸下來時,居然就到了!靈岩山風光真好啊,鍾靈毓秀,層層疊疊的山巒,明暗朦朧之間,似著濃度參差的青紗,貪婪地大口呼吸,新鮮活氧直直沈到丹田裡。
朝山大前輩徐霞客《游天台山記》中寫「雲散日朗,人意山光,具有喜態。」靈性來自於人性與神性的碰撞,此喜,必定是靈性之法喜。
#徐霞客與靜聞僧人的佳話#
「曉共雲關暮共龕,梵音鐙影對偏安」,徐曾與明末僧人靜聞和尚共朝雞足山,成為知己。次年行至杭州途中不幸遇盜,經文全失。
為弘揚正法,靜聞刺血抄錄《法華經》,抄畢而後病逝,徐俠客悲痛欲絕,從此「故鄉只道登高少,魂斷天涯只獨看。」,他攜血經風餐露宿跋涉百餘日,歷經數不盡艱難險阻,終於抵達迎福寺,完成靜聞遺願。
寺中僧人立下碑文,稱頌二人至誠至真的法緣與友情。「孰驅之來,遷此皮囊;孰負之去,霞客俠腸;志葬名山,骨且不死;千古傳之,佳話臻此。」
#幽默的師父和智慧的女鬼#
志工們在山頂搭好乘涼帳篷,準備數桶大悲水,供朝山師兄使用。帶領我們皈依和回向的師父是我見過頭號風趣幽默的,像周星馳電影里的人物,加之濃厚的口音,渾然天成。另一位法師說「今天天氣很炎熱喔⋯」大家正想抱怨,師父立刻接:「但我們的身心都非常的清涼!」信手拈來,讓人轉而會心一笑。
師父最愛在精彩處停下,「婆啊蝦給它催起來(掌聲響起來)!」我們乖乖劈哩啪啦拍手。本以為會聽睡著的開示,竟因師父妙語連珠的主持風格而津津有味。
師父分享早年親身經歷的故事,從前師父還未出家,帶隊回山,「布達完就關閉了麥克風!啊已經關閉了喔!麥克風怎樣?居然還會說話!」原來當時,麥克風幽幽傳出五個字,「我,想,要,功,德」。
車上的人都聽到了,師父解釋說:「原來是一位女性亡靈,還在受苦,她非常有智慧,跟著我們隨車回山,祈求大家回向給她,讓她早日離開痛苦!」雖然乍聽之下滿驚悚的,但不得不說,這一女亡靈「度化」了不少人。
#妙蓮老和尚淨宗道場#
#從江南到台灣#
1979年妙蓮法師從香港來台,目睹台灣各大專院校佛學社團蓬勃發展,學佛風氣之興盛,發出「佛法在台灣」之慨。法師因而發願在台興建大叢林道場,即埔里靈岩山,培育僧才,使正法傳承。
靈岩山地理位置優越,群山合抱,大雄寶殿如玉璽一般恢弘莊嚴,站在橋上看殿外,碧綠的天與棉花一般的雲朵,胖乎乎的,空中連起來的光明燈像一顆顆糖果。
「初代」靈岩山位於水鄉江南蘇州的木瀆,因塔前「靈芝石」十分有名,得名靈岩山。妙蓮法師祖籍安徽省,九歲出家,二十歲(1941年)至南京隆昌寺受具足戒,於印光祖師的道場蘇州靈岩山寺參學,1949年,法師避難至香江,隨即掩關於大嶼山及青山,專修凡20年。妙蓮法師20年閉關修持多達10次「般舟三昧」。
修持一次「般舟三昧」,歷時90天,其中常行,不坐不臥,24小時皆經行念佛、繞佛或拜佛,無有間斷,每天除一次中餐外,完全將身心投入念佛中,非一般常人所能及。在車上時,領隊師兄告訴我們,老和尚圓寂後,查證其日記,老和尚閉關期間總共修了二十次般舟三昧。
老和尚修行有真功夫,帶弟子自然也嚴格教導,山上出家法師們的作息時間按照老和尚立下的規矩,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刻板生活,每日凌晨二時四十五分即打板起床,三時十五分至五時二十分作早課。
有人質疑老和尚,為什麼大陸靈岩山三點十五分起身,台灣要早半個小時呢?老和尚說,大陸的氣候「一熱起來熱死人不是新聞,凍起來凍死人也不是新聞。尤其冷的時候大雪封門!上殿時那個冷,從膝蓋以上到大腿幾乎完全沒有知覺。台灣氣候這麼好,生在台灣不抓住這個氣候好好用功,太對不起自己了!」
#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
劉德華是老和尚的弟子。他曾問老和尚,怎樣做到大智若愚呢?老和尚說:「有人誹謗你,罵你,甚至打你,都能不作辯解、不和人打罵,這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不要在蝸牛角上爭天地、與愚蠢人辯是非,否則自己都愚蠢。」
劉德華摸爬滾打於娛樂圈的聲色犬馬,初聞老和尚開示,明白煩惱即菩提,紅塵中更應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清蓮之姿態,「一念相應心,在老和尚接引下,成為佛弟子,法名慧果。」
我皈依於惟覺安公老和尚的道場中台禪寺,法名法珊。如今學妹在此跟善知識妙蓮老和尚結緣,皈依靈岩山,成為劉德華的同門師妹,真好!
#願每個人都能從容不迫面對生死課題#
志工菩薩們給我們準備了大悲水和各色飲料,有奶茶、薄荷茶、酸梅汁、洛神、咖啡⋯裝飲料的阿姨說「你們都一點點就好!這樣可以喝到不同種的飲料!」非常貼心。
在山上停留兩個多小時,和學妹四處走走看看,去五觀堂食用素食湯麵,參觀觀音殿、普賢殿、護法殿、山門、許願亭等。在地下一層看到了最近新建設的富有現代感的「燈光心輪」,啓發我們轉變念頭,使得細胞處在積極正向的狀態,有助於身體健康。
朝山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如果步行,十分鐘就可完成。孫悟空觔斗雲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而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也是十萬八千里,為什麼不直接讓大家坐在雲上呢,一下就到了。對呀,為什麼要做這些「多餘」的事情呢,因為人生就是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嘛。人生就是一場修行!
站在大雄寶殿外望天,我想到自己的爺爺摔了一跤,視訊時他瘦得像一副骨頭,說話不清楚,就像在吃糖。今天朝山的人里,長輩佔了多數,人越老,越臨近死亡,但生死從來不是老了才需要思考的,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在年老的時候,從容不迫地面對生死的課題。
#功德無量為何#
回到台北已是晚上,領隊師兄回程後半段持續不斷「法佈施」,看得出他感慨良多,又熱心於分享。今天聽得最多的四個字便是功德無量,師兄說一拜就能消滅恆河沙劫的罪障,積累無數的福德功德...
其實呢,哪怕不是「消業障」、「積功德」,我也覺得今天的旅程非常難得且值得。一個多小時的朝山路程,在冬天出出汗,呼吸新鮮空氣,俯瞰南投全景,品嘗美味的素面和志工們準備的酸梅汁,還有壽桃包子和粽子作為回程點心,一整天跟面善心佛的長輩們在一起,沒有任何壓力,簡單又幸福。
長輩看到年輕人學佛會非常開心!我給他們期許,他們給我溫暖和感動。能讓長輩們感到「佛門後繼有人」,大概也是「功德無量」吧!
師父說回向非常重要!《佛說四十二章經》里說,「譬如一炬之火,數千百人,各以炬來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那麼,我也將朝山功德回向給看到這篇文章的所有菩薩,希望大家有機會都能到南投埔里靈岩山散散心!
2020.01.09
廖小花
電子高速公路 白 南 準 在 短視頻目不暇接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白南準 - PTT新聞 的八卦
面對著泰特現代現代美術館中正在展出的眾多白南準作品和文獻, ... 1995年在史密森尼美國藝術博物館的白南準著名作品《電子高速公路》,以300余台電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