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集團投資的華映科技,即將成為中國國有控股公司
剛剛,看到中國深圳交易所前天的公告,內容令人震驚。
⛔背景
資本額超過600億的台灣華映,去年正式向法院聲請破產。超過5000名的員工,全部遭到資遣。
去年,我曾數度在立法院質詢此事,砲轟大同公司高層竟然以台灣股東與勞工權益為代價,保證中國華映科技「每年獲利10%」,導致在中國深交所上市的「華映科技」年年賺錢,而台灣華映卻蒙受巨額虧損,典型的「錢進中國、債留台灣」。
⛔現在,事情的發展越來越荒謬。
台灣華映被搞垮之後,其原本持有中國華映科技的股票,也在中國網站被拍賣。前天,中國華映科技在深圳交易所發出重訊,揭露第二大股東「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將透過「以股抵債」,吃下台灣華映(透過華映百慕達)對中國華映科技的持股,取代台灣華映成為中國華映科技的第一大股東。
「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是中共的國資企業,因此,中國華映科技,即將成為中國國有控股公司。
(另一個大股東是「莆田市國有資產公司」,也是中共國資企業。)
⛔這根本就是掏空台灣的連環套,可惡至極!
➡️第一步:2009年,利用台灣投資大衆的錢,在中國成立華映科技;
➡️第二步:之後數年,保證中國華映科技獲利10%,台灣華映卻年年蒙受鉅額虧損;
➡️第三步:2018年,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向台灣華映討債,這第一槍讓台灣華映開始走向破產之路
➡️第四步:福建省電子信息集團宣布將吃下台灣華映原有的持股,進一步將中國華映科技變成「中國國有控股公司」。
這到底是愚蠢至極,抑或是配合套殺,把一個台資企業,搞得變成中共國企!
無論如何,這件事的責任,必須追究到底。
同時也有2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萬的網紅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夜間作戰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的軍事戰力,台灣的夜戰作戰能力有多強呢?曾有支《黑蝙蝠中隊》專做情蒐、電子偵測,讓解放軍恨得牙癢癢!此外,隨著台美關係的持續升溫,對台灣的飛彈技術有哪些利多?又其實我國的飛彈實力超乎想像的厲害!由中研院研發的「超級飛彈」射程能直搗北京?! 1. 一分鐘殲敵不是不可能!凌晨密...
電子發令槍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電子發令槍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八卦
#從武漢肺炎爭議看台菲關係
昨天,經外交部努力運作,菲律賓終於解除為期4天的對我入境禁令,不再和中國混為一談。
————以下認真文請小心服用————
在菲律賓禁令一出時,國內討論的是「如何採取制裁」,也有政黨認為新南向政策失敗,要「檢討新南向政策」。然而我們昨天看到,菲律賓內閣、議會、民間意見其實不同,也促成了菲律賓對我國的解禁。雖然菲國近年和中國接近,但其實菲律賓並沒有跟美國全面切割,也不可能輕易和該國第8大貿易國台灣翻臉(相對的菲律賓為我國第11大貿易國)。東南亞的每個國家,差異很大,政策與外交路線也有所不同,我們一定要深入了解每個國家的背景,才能好好制定外交、經貿政策。作為一個國會議員,我認為讓國民更深入了解國際政經,也是「政治教育」的一種,是我的義務。因此今天就來跟大家談談,菲律賓的一些背景,以及菲國採取如此不友善動作的脈絡。
#菲律賓矛盾重重的政治制度
菲律賓雖然是採取名義上類似美式民主的政治制度,但政治情勢和成熟民主國家大不相同,並非「政黨政治」,而是屬於「#菁英家族寡頭政治」,我們在菲國政治中,看不到明確的「政黨政綱」或「左右派立場」,而是以家族勢力、個人魅力主導,因此又被稱為「亞洲的拉美」。迄今,所有的參議院議員都出身「政治貴族」,而8成眾議院議員也是政治世家,想參政的平凡年輕人很難出頭,這點讓我特別有感觸。
這樣的政治結構,來自西班牙殖民時代。在西班牙統治菲律賓前,由於菲律賓島嶼眾多,從未有統一的政治勢力,而是由小型部落各據一方,西班牙人來了以後,也沒有辦法控制這麼零散的人群,因此採取「集中安置」政策,把各部落的領導階級遷居到殖民者蓋的新城鎮,再由這些「#買辦階級」協助統治原住民,因此這些買辦就等同於中國國民黨殖民下的「地方派系」,成為代理殖民者的地方菁英。而美國在打敗西班牙,入主菲律賓後,雖然引入民主制度,但一開始把民權門檻設得很高,只有這些地方菁英有財力參與政治,因此雖然民主化了,但只是把「買辦家族」升級成「政治家族」而已,這個陋習就一直延續至今,成為菲律賓民主的硬傷。
我們看杜特蒂的民粹語言,有時會誤認他是「庶民」階層出身,其實不然,跟台灣某位砂石家族市長一樣,「庶民」對杜特蒂來說「#只是一種心態」,其實他也是政治世家出身,爸爸是菲律賓南納卯省省長,菲律賓南部最大城納卯就是他家地盤,因此他雖然高中就混流氓、殺過人,但還是能一路讀到法學院畢業當上律師。但和台灣假庶民不同的是,杜特蒂深耕基層,在納卯市鐵腕統治二十多年,奠定政治基礎,可說是「#納卯王」。他選上總統後,便「傳位」給女兒,現在女兒繼續擔任市長(有沒有跟台灣某些地方很像?)。
#菲律賓的經濟困境與復甦
大家可能都聽過,1950-70年代,菲律賓是亞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和日本、新加坡並肩,那後來發生什麼事呢?
1965年,馬可仕代表 #國民黨(真的叫這個名字)當選總統,在他當選時,菲律賓大抵是個採「進口替代」、「保護主義」,嘗試發展輕工業的國家,雖然經濟掌握在菁英政治家族手中,但發展的軌跡,和先進的日本、或比菲律賓後進的台灣、南韓大抵類似,從農業逐步過渡到工業。
馬可仕上台後,號稱要執行土地改革,並執行雙重大撒幣政策鞏固支持。一方面,他對外舉債,造橋鋪路、廣建學校,成為宣傳樣本;但同時依政治盟友忠誠度,提供大量資金,放任貪污舞弊,創造了「#裙帶資本主義」。在1969年馬可仕競選連任那年,他變本加厲狂借外債拼建設,造成隔年政府預算危機,被迫和IMF協商讓菲律賓披索貶值,埋下國內動盪基礎。由於貧富差距加大,在面對學生抗議,和國內共產黨、南部伊斯蘭游擊隊威脅時,馬可仕在1972年宣布戒嚴,成為獨裁者。
在馬可仕完全掌權後,裙帶資本主義更加擴張,他的家人和親信分門別類壟斷了各產業,例如伐木、香蕉、可可等產業,就被分贓接管,馬可仕繼續借錢投資基礎建設和觀光業,以撐起表面的GDP成長,也因應IMF要求建設出口導向的工業區。然而,由於貪腐盛行,缺乏市場競爭,大家都只想撈錢而不投資產業升級,讓菲律賓工業停留在原料加工,外資也不敢投資腐敗的菲律賓。
在19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後,菲律賓已經債台高築。1983年,馬可仕涉嫌在機場幹掉被他准許返國的政敵阿奎諾,除了引爆人民不滿,更讓外資撤出轉到東南亞其他國家,1984-85,菲律賓甚至每年經濟成長衰退7%(同期台灣每年成長近10%),導致1986年人民革命推翻馬可仕政權。
在菲律賓經濟前景停滯下,許多菲律賓人到海外工作,逐漸發展成菲律賓重要收入來源,目前菲律賓海外僑民約佔總人口10%,而每年在海外工作的移工約有200多萬人,每年匯回菲律賓的金錢佔GDP約10%,是世界最依賴移工經濟的國家,甚至特別成立「海外就業署」處理菲國人就業業務。
馬可仕被推翻後,菲律賓重拾民主政權,經濟發展逐漸回穩,在2010-2016年艾奎諾三世任期內,每年經濟成長均達6%以上,但經濟仍偏重政商寡頭集團,貧富差距仍大。杜特蒂上台,支持並非來自下層階級,而是「高舉法治與秩序」,得到不少新興中產階級與權貴支持。不過,「杜特蒂經濟學」和艾奎諾三世的自由主義經濟立場差別並沒有很大,他加碼擴大內需,希望六年內投入1800億美元(5.4兆台幣)進行基礎建設,發展國際服務業外包(BPO),並以對勞工減稅,增加富人稅與部分消費稅的方式,減緩貧富差距,雖然目標未達期待,但整體來說還是獲得支持的。
#菲律賓對外關係的改變
接下來我們要進入重點,菲律賓是和平脫離美國獨立,因此過去仍接受美援與美國軍事保護,是美國盟國,為何杜特蒂上台以後發生變化呢?
杜特蒂有1/8華人血統,並曾經是菲律賓共產黨首席顧問與精神領袖西松(Jose Maria Sison)的學生,西松甚至說,杜特蒂大學時曾經加入了西松擔任主席的「#愛國青年」(相當於共青團)組織,因此上任後和被認為是非法組織的菲共,相形採取寬容和平的政策。而杜特蒂採取濫捕與直接槍殺的鐵腕掃毒政策,曾引起美國歐巴馬政府、歐盟的批判,也讓杜特蒂非常賭爛西方的人權標準。
作為一個天生傾向強人政治,喜歡暴力解決問題的「非建制派政治人物」,杜特蒂對於有類似性格的中國更有好感。有趣的是,川普上台後,被稱為「菲律賓川普」的杜特蒂對美關係,似乎也比歐巴馬時期來得改善,似乎他就喜歡這一味。
更深層的結構原因,還是中國崛起,且當政者若想要快速經濟成長,需要「熱錢」而不是「技術指導」,在中國超越日本、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一大貿易夥伴後,菲律賓更仰賴中國的投資甚至直接援助,他曾在北京公開發言:「我們更傾向從中國貸款...因為後來因為我們的友誼,他們就忘了讓我們還錢」,這可以顯露出菲律賓的目的,因此杜特蒂嘗試在兩國間左右逢源,這樣的路線,在國內並非沒有反對聲音。
2月11日,因杜特蒂親信,前警察總長德拉羅沙美簽被取消,菲律賓單方通知要退出「菲美軍隊訪問協定」。雖然這不影響美菲共同防禦條約,但會讓美軍進出菲律賓變得很麻煩,嚴重影響雙方軍事關係。這也讓內閣與軍隊非常憂心,甚至外交部長先前就公開反對退出。
國內對杜特蒂親中的憂心,也來自中國對黃岩島海域的領土野心,以及中國資本與中國人近年大舉進入菲國的狀況。由於菲律賓沒有穩定的政黨政治,杜特蒂任期結束後,相對保守親美的「民主化骨幹集團」是否捲土重來,也仍未知,這是我們不能把菲律賓當作「鐵板一塊,親中反台」的理由。
#台菲關係與新南向政策
台菲之間,其實互動多於衝突,過去最大的紛爭,來自於漁權、南海、以及移工管理上。
其實,#對菲律賓最軟弱的是蔣介石政權。1971年,中華民國海軍因颱風避難,暫時撤離南沙群島第二大天然島中業島,跑到旁邊太平島避風,沒想到躲個颱風回來,菲律賓已經登陸升起國旗。本來靠著優勢火力,海軍打算一小時內殲滅菲律賓入侵軍奪回中業島,不料蔣政府急電「不得挑戰菲律賓人的行為」,只能眼睜睜看著菲律賓人搶走領土,之後更變成菲律賓在南沙群島的指揮中心,損失很大。
原來,蔣介石是要爭取菲律賓在聯合國會籍問題上支持蔣政權代表中國,因此3個月後,菲律賓在聯合國仍投票支持中華民國續留聯合國,但4年後仍走向斷交的命運。不過,菲律賓之後仍和台灣有緊密關係,1994年李登輝總統曾訪問菲律賓,拜會總統羅慕斯,而菲國也連續兩年在聯合國提出「會籍普遍化」,呼應中華民國入聯議題。
2013年,菲律賓軍隊掃射我國廣大興28號漁船,槍殺我國船員,當時我國曾以終止菲勞入台申請、召回駐菲律賓代表、驅逐菲律賓代表反制,漁權的問題仍是兩國潛在衝突來源,我國仍須擴大海巡能量,展現決心與實力。
我國對菲律賓出口遠大於進口,2017年出口約96億美元,進口24億美元,出口以積體電路與石化產品為主,進口則以電子零件為主,可看出菲國製造零組件,我國生產高階產品的分工,而我國已在2017年12月和菲律賓簽訂《台菲投資保障協定》,也有不少紡織、自行車業者到菲國群聚投資。近年因菲國中產階級逐漸上升,菲律賓旅客赴台旅遊增加,從2016年17萬人成長到去年約50多萬人,後續仍有發展潛力。
整體而言,杜特蒂雖然親中,但在武漢肺炎事件前,並未多與台灣有所衝突,而農業、醫藥等「#新南向合作」也仍繼續推動。新南向政策的出發點就是分散風險,並非表示東南亞經貿外交就沒有風險,就會一帆風順。以台灣利益為出發,繼續配合美台印太戰略合作方向,給予菲律賓壓力,爭取菲國民間惠我聲音,促進實質經貿發展,在守護核心利益同時,保持使用雙面手法空間,才能繼續擴展台灣的影響力。
#恭喜你看完了Respect
#知國際事不是只知中國事
電子發令槍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評價
夜間作戰往往代表一個國家的軍事戰力,台灣的夜戰作戰能力有多強呢?曾有支《黑蝙蝠中隊》專做情蒐、電子偵測,讓解放軍恨得牙癢癢!此外,隨著台美關係的持續升溫,對台灣的飛彈技術有哪些利多?又其實我國的飛彈實力超乎想像的厲害!由中研院研發的「超級飛彈」射程能直搗北京?!
1. 一分鐘殲敵不是不可能!凌晨密令下的決勝關鍵是?
2. 槍林彈雨下的情蒐第一兵!同生死共患難的黑蝙蝠中隊!
3. 驚!國軍飛彈能程直搗北京?專家驚爆當年雲峰停產內幕!
4. 世界第二防空鐵幕竟在台灣?”鋼鐵刺蝟”下的滅敵布局!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tPvOlzaMDc/hqdefault.jpg)
電子發令槍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評價
8月11日,香港人徹夜難眠。
尖沙嘴有女生左眼受槍傷或將引致失明。警察將催淚彈射進葵芳港鐵站,有普通市民當時在列車上。警察於太古港鐵站近距離開槍,並於梯間拉倒及拘捕多人。
血流披面的畫面。煙霧瀰漫的畫面。被捕人士被按在地上聲嘶力竭的畫面。一整夜,像過去的一個半月發生,大大小小的荒謬之事,揮之不去。
翌日,香港人的憤怒再次被激起,應網民號召,塞爆香港機場入境及離境大堂,一度令所有登記航班取消。
他們來聲討暴政奪去女生的眼睛,卻不能阻止香港人尋找光明。
#811
-----------------------------------------------------------------------------------------
立即訂閱《明周》電子版:
https://bit.ly/3t1Jmmx
明周娛樂 Web/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Mewe / https://bit.ly/39s8vgS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GNR9x_t_jc/hqdefault.jpg)
電子發令槍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評價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阿亮給民進黨一個良心的建議:不要把高端變成黨產疫苗,因為這樣不科學.....
根據ETTODAY的報導【受到5月以來的疫情影響,一度讓總統蔡英文的民調下滑,出現「死亡交叉」的現象,《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在新聞節目《關鍵時刻》曝光最新的民調顯示,蔡英文的民調脫離死亡交叉,讓他直言,「蔡英文總統的表現,讓我非常服氣」。吳子嘉表示,蔡英文的民調已經脫離死亡交叉,信任度是48.6%,不信任是47.7%,滿意度是49.6%,不滿意是48.4%,這個現象表示民調下滑的現象已經止跌。
吳子嘉分析,蔡英文信任度48.6%、滿意度49.6%,行政院長蘇貞昌滿意度45.0%、民進黨的好感度41.3%,全都是4字頭表示趨同性、一致性很大,幾乎都是同一批人的基本盤,反觀國民黨好感度僅27.1%,比上個月還下降2.1%,負面評價卻高達60.6%】
吳董會不會服氣得太早了一點啊,其實以數字來看,信任度和不信任度的差距只有0.9%,這是在誤差範圍之內ㄟ,這到底是數據上的誤差抖動,還是真正的一去不回頭,這就讓人可以好好思考了,看看阿亮到底有甚麼想法。
另外,【台灣民意基金會今(2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顯示,這次BNT疫苗採買成功,有6成8的民眾認為應歸功民間大企業,僅有4.2%民眾認為應該歸功於民進黨政府,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認為,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人對這次歷經波折採購成功,心中毫無懸念。這次BNT疫苗採買成功,應該歸功於誰?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民調顯示,有68.4%民眾認為應歸功民間企業,4.2%認為應歸功民進黨政府,19.2%認為民間企業與政府都有功勞。對於政府堅持疫苗採購有保密條款,有15%民眾非常能接受,25.4%還算能接受,23%不太能接受,29.5%一點也不能接受。】
還有,我國外交部超急的。高端一通過,立馬訓令各外館詢問邦交國是不是需要我們捐高級疫苗。根據匯流新聞網的報導【國產高端疫苗有可能捐贈台灣邦交國,遭到國民黨批評是拿邦交國當白老鼠。民進黨黨團今(27)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初步可以去了解邦交國意願,當然要經過當地國衛生單位以及法律規定,「目前還在進行意願調查中」。書記長羅致政表示,台灣要對國際貢獻做最好表現,台灣研發的疫苗如果有效,當然會願意捐贈,但也要當地國有需求以及意願,初步可以去了解邦交國意願,當然要經過當地國衛生單位以及法律規定,「目前還在進行意願調查中」,如果別的國家願意接受是雙贏,既可鞏固邦交,又可推動防疫。】而且現在外交部都不出來講話,都是民進黨出來挺,這樣簡直變成了黨產疫苗啊,為什麼民進黨要為了一家民間企業辯護到底,這實在讓人很困惑,阿亮上周都說了是因為高端缺錢,民進黨也缺錢嗎?這樣黨產會會不會有意見?我覺得台灣好熱情喔,才剛過一兩天EUA馬上問人家要不要,阿亮覺得會有多少國家要呢?
另外,根據經濟日報的報導:【台積電南京廠從進攻7奈米先進製程改為28奈米成熟製程,供應鏈原推測是為因應美中貿易戰,不讓中國大陸生產用於國防軍事的戰略晶片。但不到半年,台積電就決定上修南京廠建置規模,顯然客戶端對28奈米需求超乎預期強勁,才是台積電策略調整的主因。台積電供應鏈透露,不少28奈米製程設備已停產,但為支應台積電未來驚人的需求,設備商須配合設法重新生產,以利南京廠在2023年能達到10萬片月產能的需求,將對設備商帶來龐大商機。】但是之前不是說有美方介入導致擴產計畫放棄嗎?怎麼現在又過了?難道不怕美方制裁嗎?
另外,不久之前,根據BBC的報導,七月二十六日,在天津舉辦了中美會談,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峰與美國副國務卿謝爾曼(Wendy Sherman)舉行會見:【天津會談期間中國激烈抨擊美對華政策 提出「糾錯清單」 謝爾曼說「不尋求衝突」】,【謝峰在會後稱,美國一些人把中國當做「假想敵」,導致中美關係目前陷入僵局,面臨嚴重困難。謝峰表示,中方在會談中向美方提出兩份清單,分別為「糾錯清單」,以及中方關切的重點個案。】,【26日晚些時候,美國國務院發表聲明,稱中國的一系列舉動與美國的價值觀及利益相違背,謝爾曼與王毅會面時對此表示關注。聲明形容會面有「坦誠而開放」的討論,謝爾曼告訴王毅,美國不尋求與中國衝突。】這樣的明刀明槍的互動,雙方的關係有改進嗎?還是真的為了拜習會鋪路嗎?還是雙方要一路對抗下去了,如果雙方真的要一路對抗,為什麼我們不能多拿到一些美國的moderna疫苗?
今天沒有贊助的晚餐是東方文華Bencotto套餐~~~價格:7600元~~~~
主廚精選冷肉盤及特選義大利乳酪
Bencotto沙拉
牛肝菌菇寬帶麵
主廚家傳番茄澳洲牛肉寬扁麵
爐烤美國肋眼牛排、洋芋泥、炒蘑菇
瑪格麗特比薩
傳統提拉米蘇
巧克力協奏曲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解析美麗島電子報民調
22:00 民進黨成敗在高端?
42:00 外交部探詢友邦要高端疫苗嗎?
56:00 從台積電南京廠看美中貿易戰
01:06:00 中美天津會談 糾錯清單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f2YsNQwb80/hqdefault.jpg)
電子發令槍 在 發令測試問題在彈藥還是槍?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發令槍 老是打不響問題一定要找出來. ... <看更多>
電子發令槍 在 [新聞] 揭秘奧運計時術﹕千分之一秒差距決定勝負 的八卦
https://news.xinhuanet.com/tech/2008-08/04/content_8940101.htm
據國外媒體報道﹐自首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辦以來﹐奧運計時技術一直在不斷
地向前發展。一百多年過去了﹐首屆現代奧運會上計時所用的跑表(stopwatch)如今換成
了一系列高科技計時裝置﹐如高速數碼攝像機、電子觸摸墊、紅外光束、無線應答器等等
。鑒於當今計時技術的快速發展﹐即便千分之一秒(為眨眼的40倍)的毫微差距﹐也決定著
冠軍的歸屬。
然而這種精確度要求第一流的計時技術。縱觀當前世界﹐隻有兩家公司可以滿足國際
奧委會制定的計時標準。歐米茄是2006年意大利都靈冬季奧運會官方計時器提供商﹐還是
2004年雅典夏季奧運會官方計時器提供商。這一頭銜意味著歐米茄在兩年一次的奧運賽場
上﹐為比賽的計時工作提供相關技術和人員。日本精工則是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
的官方計時器提供商。夏季奧運會與冬季奧運會比賽項目的特點有天壤之別﹐而計時方法
同樣南轅北轍。
夏季奧運會
田徑
在諸如持續時間隻有10秒的100米短跑等短距離賽跑中﹐準確計時就顯得至關重要。
因此﹐計時的方方面面均要實現電子化﹐甚至是發令槍如今也電子化了。很多看比賽隻關
注比賽結束後顯示屏上顯示的成績﹐但並不清楚這個成績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現在奧運會短跑計時的程序非常先進﹐也十分復雜。一旦選手雙腳蹬在起跑器上﹐做
好啟動準備﹐計時官員扣動發令槍扳機﹐通過銅線發出電流到起跑器和單獨的計時台。電
流會啟動計時台上的石英晶體振盪器﹐與此同時﹐發令槍的聲音經由每個選手起跑器的揚
聲器放大﹐這樣一來﹐所有參賽選手即可同時聽到發令槍響﹐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公平比
賽。
而在賽道的另外一端﹐激光信號則從終點線一端傳向另一端﹐而另一端的光傳感器(
亦稱光電管或“電子眼”)會收到激光發出的光束信號。當選手穿過終點線﹐光束受到阻
塞﹐電子眼立即向計時台發送信號﹐記錄下選手的比賽用時。同時﹐與終點線平行安裝的
一台高速數碼攝像機會以每秒2000次的驚人速度﹐將圖像掃描到一個狹窄剖面上。當每名
選手跑過終點線時﹐攝像機會將最先觸及終點線的身體部位的電子信號發送給計時台﹐從
而記下他們的比賽時間。
計時台則將比賽時間發送給裁判席和電子記分板。圖像則會被發送給電腦﹐電腦使圖
像與時鐘實現同步﹐令其處於水平時標的並行位置﹐構成一幅完整的圖像。電腦還會用一
個垂直指針記錄下每名選手身體最先觸及終點線的具體部位。隨後﹐技術人員可以在比賽
結束後在30秒內將這張合成圖像播放在視頻顯示器上﹐幫助裁判確定可能差之毫厘的冠軍
歸屬。
在諸如馬拉鬆等長距離比賽項目上﹐計時鐘同樣是在電子槍響的同時開始計時。但是
﹐由於馬拉鬆參賽選手眾多﹐使得所有選手同時離開起跑線根本不可能﹐且有時會有數十
名選手同時穿過終點線。鑒於上述考慮﹐馬拉鬆比賽便需要更為獨立的計時系統──射頻
識別標簽(RFID)。每名馬拉鬆選手在比賽前都會在鞋帶上系一隻輕薄小巧的RFID發射機應
答器﹐以便將其獨特的射頻信號發送出去。
你注意過安裝在馬拉鬆終點線上那一連串的地墊嗎﹖它們由作用堪比天線的銅線圈組
成﹐用以收集每名選手的信號﹐同時將他們的識別碼和起跑時間發送給計時台。射頻地墊
每隔5公裡舖設一個﹐運動員沿路的行蹤由此盡收眼底﹐還能自動在計時板上顯示選手的
最好成績。另外還有一個射頻地墊安設在終點線﹐用以記錄每名選手比賽用時。隨後﹐技
術人員將每名選手的比賽用時同計時鐘(即槍響時間)進行比較。計時鐘由發令槍啟動﹐在
第一名穿過終點線時停止運行。這項技術廣泛應用於在波士頓、紐約和洛杉磯等城市舉辦
的馬拉鬆比賽﹐由德州儀器等公司提供。
自行車比賽
因為自行車比賽計時面臨著類似馬拉鬆的諸多挑戰﹐所以﹐計時技術也有諸多相同之
處。無線應答器將安裝在每輛自行車前輪輪胎前緣﹐可以隨時向安裝在起點線、終點線及
沿途各站的天線發送識別碼﹐這些天線將記錄下每名選手的比賽時間﹐將其發送給計時台
進行比較。三台高速攝像機安裝在終點線(包括跑道上)﹐提供按照時間順序確定的選手成
績﹐如詳細記錄每名運動員輪胎前部數據的垂直指針﹐用於幫助確定冠亞軍最終歸屬。這
項技術還廣泛應用於環法大賽等自行車比賽中﹐由法國格勒諾布爾的Matsport公司提供。
水上運動
每名遊泳運動員的起跑器類似於短距離田徑比賽﹐均安裝有一個揚聲器﹐用於宣布由
計時官或起跑器啟動的時間。在接力一類的比賽中﹐身在泳池中的選手必須通過按動遊泳
池壁的觸摸板﹐才能“加標簽於”(tag)下一棒的隊友。接著﹐觸摸板將信號發送到計時
電腦﹐記錄下第一名運動員的比賽時間﹐同時啟動第二名選手開始的時間﹐並報告給計時
板。
這種觸摸板由一堆薄薄的PVC和水平帶制成﹐可以記錄集中壓力(如來自於選手的手)
﹐而不是分散壓力(如泳池的波浪)。蛙式遊泳、自由式遊泳、仰泳等個人項目的計時過程
均與之類似﹐比賽期間﹐選手必須按泳道兩端的觸摸板﹐記錄下他們的比賽時間。水上項
目還采用類似田徑比賽的終點攝影(Photo Finish)技術﹐用於以每秒100幀錄下選手沖刺
的圖像。
冬季奧運會
奧運會分為夏季奧運會和冬季奧運會﹐每兩年交替舉辦。由於這些運動項目之間存在
諸多不同之處──從距離遠近到天氣因素──各項運動賽事的計時技術自然也大相徑庭。
雪橇
由於奧運會雪橇選手會以高達90英裡(約合145公裡)的時速滑行﹐所以﹐即便是哪位
選手笑到最後﹐他也是以極其微弱的優勢險勝。在計時精確至千分之一秒﹐且計時設備必
須承受零下30華氏度低溫的情況下﹐高科技成為比賽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雪橇比賽的起
點線和終點線均裝有0.5英寸至1英寸紅外光束﹐用以聚焦接收裝置﹐在光束被分離的那一
刻﹐接收裝置會啟動或停止運行計時鐘。激光技術盡管在競賽環境下大顯神通﹐但仍在20
02年美國鹽湖城冬奧會上被紅外光束所取代﹐因為研究表明降雪經常使激光束出現問題﹐
而大霧使電子眼失去火眼金睛的效力﹐從而降低了精確度。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計時技術同短距離田徑比賽存在諸多相似之處。計時鐘由發令槍啟動﹐電子
眼在每名選手穿過終點線激光束的那一刻﹐將信號發送給計時電腦。因為速度滑冰選手的
速度最高可達時速30英裡(約合48公裡)﹐甚至於一個腳尖決定著冠亞軍的歸屬﹐兩台分開
安裝的攝像機掃描終點線﹐以每秒2000幀的速度記錄下每一張圖像﹐並將完成的圖像發給
裁判幫助確定最終的勝者。
滑雪
高山滑雪選手手持滑雪杖從起點旗門高速啟動滑行。這些旗門一打開﹐即向計時台發
送電子信號啟動計時鐘。同雪橇比賽相似﹐運動員穿過終點線時﹐紅外線受到幹擾﹐即停
止計時鐘運行。在越野滑雪和北歐式滑雪(Nordic)等長距離滑雪比賽中﹐安裝在每名選手
滑雪鞋上的射頻識別標簽會將他們的信號發到天線。天線埋設於起跑線、終點線和兩點之
間的雪地下面。這樣一來﹐選手的啟動時間、穿越終點的時間以及比賽進程全部盡收眼底
﹐被錄像後播出﹐供裁判進行實時判罰。
保持計時準確性的絕招
盡管大部分比賽用時對外公布時隻精確到百分之一秒﹐但奧運會計時標準要求比賽計
時精確至毫秒。即便是出現了極其微小的誤差﹐計時員也必須做好最壞的打算。以下是計
時員保持計分準確的幾大“絕招”。
“智能”系統﹕由於擔心遇到電纜被切斷或某一設備停止工作﹐每一套計時系統均擁
有最多四套備用系統。一旦某一設備失靈﹐這些系統會自動開啟﹐這樣一來﹐計分結果不
會丟失(奧運比賽可沒有重賽)。一些冗余系統(redundant system)通過時間同步打印機將
數據打印出來﹐從而給數據備份。而其他一些冗余系統則確保時間可以通過計分板和互聯
網及時傳遞至觀眾和媒體﹐讓他們對賽果有實時了解。此外﹐安設於起點線和終點線的激
光和紅外光束並非一直不變﹐相反﹐它們不斷地快速閃爍﹐以便不會被背景燈或降雪的變
化所幹擾。信號隻有在光束連續中斷多次之後才發送給計時鐘。
自動防故障裝置﹕因為諸多運動員存在“搶跑”的問題﹐計時員此時還必須起到裁判
員的作用﹐用以保留參賽選手得分的精確性。科學家研究發現﹐普通人對刺激(如發令槍)
的反應為十分之一秒﹐而在奧運會賽場﹐如果運動員的啟動時間遲於發令槍響後十分之一
秒﹐就會有專門的系統停止計時鐘工作﹐因為這意味著他在發令槍響前之開始“反應”。
為測量這種反應﹐田徑和遊泳比賽中使用的起動器均安裝有電子壓力板﹐發令槍響前
選手雙腳放在上面。作為壓力的第一跡象(選手腳蹬住起跑器)﹐起跑器向計時台發送信號
。如果選手的反應時間被確定為低於十分之一秒﹐計時鐘會自動停止運轉﹐同時告警信號
發送至計時官員耳機重新進行比賽。通常情況下﹐搶跑的選手會失去比賽資格。
在遊泳接力比賽中﹐反應時間經由兩個方法確定﹐一是比賽啟動的時間﹐二是每名選
手“加標簽於”隊友。如果隊友在第一名選手碰到泳池觸摸板後不到十分之一秒即跳離起
跑器﹐那麼他之後的選手則會因錯誤啟動而失去比賽資格。在這兩種情況下﹐高速視頻攝
像機還在水平時標下記錄下運動員的比賽過程﹐以出現防爭議時進行解決。
爭議中進步──因為奧運官方計時器備有高度冗余的系統﹐及具有數字和視覺數據的
多個計時設備﹐那麼裁判員通過分析﹐有關計時方面的爭議通常會快速得到解決。不過﹐
一旦選手的投訴最終被証實正當﹐一般情況下﹐往往會導致對現有計時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
例如﹐在德國選手西爾克‧克勞斯哈爾(Silke Kraushaar)1998年獲得無舵雪橇金牌
之後﹐裁判分析發現光電傳感器具有精確至兩毫秒的誤差﹐這恰恰是克勞斯哈爾勝出第二
名的時間。由於擔心這一系統的精確度﹐時任美國奧委員會首席工程師的湯姆‧威斯滕伯
格(Tom Westenburg)開發出高速調制(high-modulation)、三重冗余(triply-redundant)
的系統﹐精確度小於半毫秒﹐目前一些比賽還在使用這套系統。
奧運計時百年歷史
盡管奧運會歷史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但奧運計時技術的歷史僅僅始於100年多前。
以下便是奧運計時技術百年重大突破一覽﹕
1896年希臘雅典奧運會﹕首屆“現代”奧運會﹐出現了用於確定選手時間的計時表
----浪琴表(Longines)制造的手動計時懷表﹐當時的精確度隻有1/5秒。
1912年瑞典斯德哥爾摩夏季奧運會﹕首次使用電子計時和終點攝影。
20世紀20年代﹕比利時安特衛普夏季奧運會﹔法國巴黎夏季奧運會﹔荷蘭阿姆斯特丹
夏季奧運會﹕首次使用計時器﹐精確度達到百分之一秒。
1932年美國洛杉磯夏季奧運會﹕1932年之前﹐所有比賽都是人工計時﹐由每個計時員
寫下自己記錄下的時間﹐但從本屆奧運會開始﹐歐米茄(現為斯沃琪集團旗下子公司)被命
名為奧運會第一個官方計時器提供商。68年後的悉尼奧運會上﹐歐米茄派出的技術人員與
計時器的重量已經躍變為32名、3.50噸。
這家瑞士鐘表公司的產品是詹姆斯‧邦德的最愛﹐保持著22次作為奧運會官方計時器
提供商的記錄﹔引進“科比相機”(Kirby camera)﹐可以同時對終點線拍照﹐以及每次拍
攝都留有“時戳”(time-stamp)的精密時計。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後﹐機械表的計時精確
度在鐘表師的不斷創新中逐漸提高﹐從1/5秒、1/10秒到1/100秒﹐為運動比賽的計時提供
了越來越嚴密的保障。
1948年瑞士聖莫裡茨冬季奧運會﹕首次使用光電管﹐用於終點攝影的狹縫攝影機
(Slit camera)﹐被人們俗稱為“魔眼”。“魔眼”所拍攝的照片可以解決終點裁判肉眼
無法判斷的勝負之爭﹐使得惱人的麥布裡奇線從此逐漸退出了奧運賽場。以前這條線與機
械秒表相連﹐隻有被沖過終點的冠軍運動員奮力撞斷﹐秒表才會停止。“魔眼”的所有功
能均為電子控制﹐可以達到精確度極高的1/1000秒﹐超越了此前所有的設備。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歐米茄計時器(OTR)首次采用石英鐘並打印比賽成
績﹐一舉為公司贏得國際奧委會頒發的“十字勛章”﹔時鐘增加至狹縫攝影機上﹐用以自
動時戳記錄﹐精確度達到百分之一秒。
1964年日本東京夏季奧運會﹕歐米茄再次發力﹐“Omegascope”技術的研發成功給關
注奧運會的電視觀眾帶來了福音﹐因為這一裝置可以將時鐘疊放在電視屏幕上﹐選手比賽
時間首次在電視上直播公布﹔首次成為奧運會官方計時器提供商的日本精工﹐將發令槍同
石英鐘和終點攝影攝像機聯系在一起。
1968年墨西哥墨西哥城夏季奧運會﹕觸摸板首次用於記錄水上項目比賽時間。這個觸
摸板高90厘米﹐寬240厘米﹐三分之二都沒在水中﹐它們可以對遊泳選手最輕微的觸摸作
出反應﹐但是卻不會受到池水運動的影響。因此﹐參賽選手不再需要像從前一樣親自去按
停計時表。
1972年德國慕尼黑夏季奧運會﹕首次測算參賽選手反應時間﹐並在計時中加以考慮﹔
選手成績的官方時間精確至百分之一秒﹐而非之前的十分之一秒。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夏季奧運會﹕電子計分板首次用於實時顯示比賽成績﹐這種計
分板可以顯示除了時間以外的點數和分數等信息。
1988年韓國漢城夏季奧運會﹕賽事官員除了記錄計時數據﹐還首次可以處理計時數據
。首次使用了計算機計時來測量、分配以及打印時間﹐還可在其存儲器中存儲信息﹐用於
分析體育運動的細節。數字化奧運會時代來臨。
1992年法國阿爾貝維爾冬季奧運會﹕電子終點攝影技術首次實現同計時系統的完美結
合。觀眾可以通過電子計分板觀看終點現場的情況﹐實時播報進一步發展。
1996年美國亞特蘭大夏季奧運會﹕自行車和馬拉鬆比賽中首次采用無線應答器。
2002年美國鹽湖城冬季奧運會﹕雪橇比賽中紅外光束取代光電管﹔無線應答器首次用
於遠距離滑雪比賽。
2004年希臘雅典夏季奧運會﹕終點攝影機每秒可拍攝1000張照片﹔沙灘排球引入雷達
測速儀(Radar gun)。
2008年北京奧運會﹕官方指定計時商歐米茄將創紀錄地使用700名技術人員、400噸重
的器材。除擔任計時任務外﹐還會提供數據處理和場館比賽結果服務。如今的奧運計時﹐
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孝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58.99.218
※ pursuistmi:轉錄至某隱形看板 08/19 10:49
※ nlgomlfy:轉錄至看板 NKNU_OECE96 08/19 11: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