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情緒的插頭拔掉
「當我們面對不愉快的心情變得麻木不仁,我們會對所有的事情都變得麻木不仁。」
這句話,講出了我體認到的部分事實。當我們催眠自己,好像我們不會有情緒,凡事都沒期待,所以也不會受傷害,那我們有時面對生活,就會像行屍走肉。我們儘管減少了痛苦,卻也侷限了我們人生的精采。
「為了感受到生命中的正面情緒,為了能感覺到愛、喜悅與深深的感謝, 我們必須要讓自己也站在恐懼、哀傷與挫折等情緒的面前。」
就譬如說,我們進入一段關係,關係越深,我們所呈現的脆弱面也越多。然而,透過有意義的關係,所得到的刻骨銘心,以及自我的成長,不需要因為可能發生或已經發生的傷害而被否定。
正、負向情緒,常相伴相生,把情緒的插頭拔掉,其實不見得真的做得到,可能只是麻痺自己的一種做法而已。《微調5個地方,每天開心醒來》這本書,提醒我們,我們的感受能力,是種天賜,不是罪惡。
「…大部分的情緒維持不到九十秒鐘。只要你夠堅強,只要你可以坐著跟最強大的情緒共處大約九十秒鐘,你就很可能會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再可怕的情緒,也會像海邊的浪頭一樣潮起潮落,瞬間消失成白色的泡沫。」
這段話,我要稍微解釋一下,作者在後面的文章有做解釋。大部分人大概會覺得,情緒「只」持續一分半的時間,根本不太可能。事實上,
「我們會覺得情緒久久不散,是因為我們不斷用思緒去重新刺激情緒的產生。」
像是常被提到的「鑽牛角尖」,就是很容易重新刺激負面情緒的思考方式之一。所以作者提供了一些方法,去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像是使用正念、理性分析,或者鼓勵自己,替情緒命名。另外,作者提到了另一個很好的方式,也清楚地舉例說明。
「嘗試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形容自己的情緒…」
這個方式我自己也會用到,我把情緒想成朋友,我肯定它們的存在,不會歧視或打壓它們,這其實就是不歧視或打壓自己。特別請出版社授權一些文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跟情緒當朋友,跟它們禮尚往來。
---------------------------------
感覺自己的感覺
【克莉絲汀.卡特】
我們活在一個焦慮的年代,而每當我們感覺到壓力(或悲傷、或失落、或無聊與挫敗),這世界就會相應提出辦法來麻痺我們的情緒或麻醉我們的痛苦。有些人因此開始酗酒、吸毒、暴飲暴食或論人是非;有些人開始向婚姻外發展「感情」或亂買一些自己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我們讓自己忙到什麼都感覺不到,我們以為不停地看手機、收信跟上臉書是一條可行的道路。
問題是當我們面對不愉快的心情變得麻木不仁,我們會對所有的事情都變得麻木不仁。這有兩個原因,首先是情緒就是心在對我們自己說話,情緒是我們決定事情的依歸。就像Google高層歐米德.柯爾德斯塔尼 (Omid Kordestani) 提醒過我們的:「生命中的小決定我們交給理性,大決定我們交給情緒。」所以為了要做出正確的決定,為了不忘記自己是誰跟活著的目的,我們必須要維持收聽情緒的頻道暢通。
第二點,為了感受到生命中的正面情緒,為了能感覺到愛、喜悅與深深的感謝, 我們必須要讓自己也站在恐懼、哀傷與挫折等情緒的面前。所以即便你感覺到焦慮、尷尬或受傷,也請你不要把情緒的插頭拔掉,因為保持情緒與感受的銳利,是你想找回節奏時該做的第一件事情。
雖然想到要把自己暴露在強大的負面情緒中,是一個很可怕的念頭,但吉兒.波特.泰勒 (Jill Bolte Taylor) 以神經科學家的專業告訴我們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部分的情緒維持不到九十秒鐘。只要你夠堅強,只要你可以坐著跟最強大的情緒共處大約九十秒鐘,你就很可能會發現一件事情,那就是再可怕的情緒,也會像海邊的浪頭一樣潮起潮落,瞬間消失成白色的泡沫。
要想不反覆鑽牛角尖、不陷入負面情緒循環的暗流,關鍵字是「接受」。朝著你的情緒靠過去,再痛苦也不要失去勇氣。用一點點時間拿出正念與理性,用話語鼓勵自己:我正感覺到的是焦慮,或者說是當下的情境讓我產生緊繃的情緒。
嘗試以第三者的角度去形容自己的情緒,就好像這情緒是一個「東西」。這情緒存在於你身上的哪裡?是在胃裡嗎?還是在喉嚨裡?你可以把這情緒說的更清楚些嗎?你有辦法描述這情緒的具體形狀、質感與顏色嗎?至少有能夠做到這樣,你才好停止忍耐而把這些不快的情緒放下。
比方說,我在試著把這章寫出來的時候,廚房竟然傳來孩子的家庭KTV聲。要知道廚房跟我的工作室僅有一牆之隔,所以我趕緊請她把聲音放低,而她也照辦了。不過效力只有一秒,接著她又忍不住繼續放聲高歌。這時我就一整個受不了。我知道自己的這種感覺算不上理性,孩子只不過是開心想要唱歌而已,我知道被某個旋律洗腦是怎麼回事。只要她開心我也開心,她能邊洗碗邊練歌我覺得是好事一件,所以我沒有讓自己的煩悶與罪惡螺旋失控,我成功地把標籤寫上分類然後往這種感覺上一貼,上頭寫的是:我被她超級煩人的歌聲搞得超級「起毛麥」。我被這種心情搞得肩膀緊繃、眼窩痠痛;這種感覺是橘紅色的而且帶刺;這感覺像頑童一樣不受控,也像麥克風的雜音一樣尖銳刮耳。
這就是EQ的基礎:我們把感覺貼上標籤,然後肯定這些感覺的正當性,不因任何理由去歧視這些感覺。承認自己的感覺不等於放棄治療;我們並沒有答應要讓這種感覺在自己的心裡面安營紮寨。前者是接受與面對,後者才是投降與放棄。接受自己當下的感受,確實可能等於接受現狀令人失望,但是在戰術上放棄這一個小戰場,我們可以在戰略上取得更大的揮灑空間,我們會更有力量去追求更光明的未來。
這樣說吧,讓自己接受當下的情緒,也是正念的一種變形。很多人一聽到正念,就會想到是僧人打直了腰桿,正經八百地在打坐冥想,但正念並不見得代表百分百毫無雜念,也不見得非得平靜到翻白眼才算數。我們可以在同一時間感覺害怕,這跟正念並不衝突;我們可以為了痛苦而雞貓子鬼叫或嘶吼,但這也不妨礙我們在同時間用正念去觀察自己的這些感受。我們可以在不安中端坐著,靜靜地體會自身的焦躁,我們可以用正念跟自己的憂慮平起平坐,禮尚往來。
.
微調5個地方,每天開心醒來:柏克萊快樂專家幫你找到甜蜜點,開啟幸福模式!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16928
--------------------------------------------
《我想傾聽你》新書上市
1.金石堂:http://ppt.cc/Qv9m5
2.博客來:http://ppt.cc/XpS6Y
3.誠品:http://ppt.cc/p3Inz
4.預購詳細說明:http://ppt.cc/1gqcW
免費電子書借閱平台: 台灣雲端書庫(可借《我想傾聽你》、《謝謝你知道我愛你》、《找一條回家的路》、《跟自己和好》)
http://0rz.tw/HJCSM
雲端開心卡怎麼買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八卦
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
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
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取自《與焦慮和解2》
*********************************
各位朋友,早安:
上次直播主要是講到伴侶關係的經營,事實上整本書都在討論紓壓或增進心理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576939742936971/
下面的摘文中,我相當欣賞作者整理出「負面」情緒的價值。懂得感恩與欣賞負面情緒,人生會多一點平靜。
幸福、快樂,是對人活著,有相當的重要性。但能接納各種情緒,在接納之後,我們有可能不再執著於要什麼情緒出現,這是一種偏執,而這種偏執反而增加我們的不適。
藉著感受,我們看到我們內在的需要,我們對愛的渴望,與之連結,這是更深層的體驗。常有這種體驗,各種情緒都能成為我們的朋友,滋養我們的生命。
最近跟某位朋友討論,我所期待的某件小事。他說,真好,我能為小事而開心。其實,我並不是只期待開心,我也準備好面對煩惱憂愁的到來。
一個完整的人生,可以讓觀照更深遠,我們可以不用活得那麼侷限。祝願您,懂得欣賞自己的挫敗,走向圓滿!
*********************************
【文/ 愛麗絲.博耶斯】
允許自己體驗快樂
有一個相當常見的障礙需要密切注意,也就是「拒絕-放縱循環」。假設有人對於自己的低成就感到挫折,包括現在的工作、職業生涯,或者家庭計畫等等,他們拒絕尋求快樂,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然而,正因限制自己在有趣的活動中找樂子,無法培養正面情緒,「庫存」的意志力和情感漸漸枯竭,之後往往出現劇烈反彈,開始肆無忌憚地縱情享樂(以致沒有足夠精力實現其他目標)。這是一種自我延續的循環。如果你剛好有很多自毀習慣,並因此大力抨擊自己,那麼你很容易掉進「我不配擁有快樂」的思考模式。以下是這個常見通病的流程表。
對於低成就感到挫敗
↓
覺得自己不配擁有快樂
↓
拒絕善待及培育自己
↓
沒有精力實現目標+沉浸在不健康的反彈中
我不是要你為了找樂子而逃避工作或責任,重要的是兼顧快樂和工作。許自己一個體驗簡單快樂的機會,哪怕你覺得自己沒有資格。由於行為會影響思考與感覺,當你允許自己擁有更多快樂體驗,或許就不會再認定自己不配擁有它。然而,假使你一再拒絕體驗正面情緒,你會愈來愈覺得自己不配。放鬆和正面情緒可以讓你恢復活力,讓腦子休息一下,連帶幫助你認清壓力來源。
以下五個實驗有助於你找出目前擁有或潛在的正面情緒來源。
(注意:我特別在本章提供大量自己的例子,以便闡明觀點,促使你多動腦想一想。需要釐清觀念時,具體範例比普通範例更有用,再說有些人或許不想在書裡看到自己被當作例子,分享自己的經驗可以避免我把他們扯進來!其實我的個人經驗並不特別,你甚至會覺得有一些很無聊,但我希望你能明白,你的行為本質上來說也跟這些例子一樣簡單易懂。)
實驗一:有沒有什麼行為即使免費或不貴,你還是覺得它很奢侈?
有時候,即使最簡單的行為仍會令人感到相當奢侈。什麼行為會給你這種感覺?你的回答應該真實反映自己的情況與本性。如果這些回答深深觸動你,別人卻不感興趣,代表它們確實是簡單又真實反映個人情況。
以下舉幾個超簡單但對我來說很奢侈的快樂。
1. 光顧全食超市(Whole Foods)或喬氏超市(Trader Joe's),在貨架間悠閒而毫無任何目標地瀏覽商品,而不是衝進去買必需品,再匆匆結帳並飛奔而出。
2. 慢慢洗個熱水澡。
3. 聆聽播客和有聲書(我通常從本地圖書館下載有聲書)。
4. 來一場晚上的散步。
5. 和侄兒及侄女用Skype 通話。
6. 睡午覺。
現在就利用筆記本、手機應用程式,或者你用來記錄想法的任何工具,寫下你自己的例子。
想不出來要寫什麼嗎?如果你向來不太思考這類問題,可能無法立即回答。可以花幾週時間慢慢累積想法,只要想到時立刻記下來就行了,否則一旦分心,念頭很容易轉瞬即逝。
以下分享做這個實驗的祕訣:
• 這些帶有正面意義的自省問題可以和家人或朋友一起討論。如果你和某人很熟,或許你可以為對方提供幾個想法,這比他們自己想還要來得容易。
• 可能的話,在清單中加入隨時隨地可以進行的小項目。有些事帶給你真正的快樂,但就是難以在生活中進行,這時不妨問問自己:「有沒有不需要耗費那麼多時間或人力的簡易版?」
實驗二:什麼事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令你快樂,有時又令你厭煩?
某些簡單的快樂會因為當下情況不同,有時讓人感到輕鬆,有時又讓人厭煩透頂。舉例說明,我家有游泳池(讓人覺得我很有錢,住在高級住宅,其實根本不是這樣!)當我需要離開電腦上的工作,找個適當休息方式,清理游泳池的落葉會帶給我適度快樂。我很享受那幾分鐘的日光浴,勞力活動也能清除繁雜思慮,讓心靈平靜下來。然而,如果這件事被列入冗長的週末待辦事項清單中,我就會覺得它只是一件討厭的苦差事。
還有另一個例子:當繁重的工作告一段落,開車探望親友(甚至辦事)對我來說是休息,其他時候則讓我覺得精力大量耗損。比起困難的活動,較容易的活動本來就等於獎勵或休息。有些工作以某種方式進行時令人輕鬆,但以另一個方式進行時就令人厭煩或者壓力大。你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有的話請寫下來,並找出能夠快樂進行這些工作的方式。
實驗三:如何讓簡單的快樂與充滿壓力的時刻連結起來?
將快樂與壓力連結起來可為你減緩壓力的衝擊。比方說,我搭機時會自備奶油花生醬三明治。我不會常常想吃這種食品,偶爾才會想要大快朵頤。但現在它不再是我搭機時的快樂選項,因為它成了例行公事,在趕赴機場時,我不再需要將它列為必辦事項。
有什麼快樂選項(或許是你不想過度沉迷的)可以讓你和較少出現的壓力事項連結起來?還有另一個例子,如果你每週或每月有某個時刻壓力特別大,好比你在雜誌社工作,截稿日迫在眉睫時,總會令你感到壓力超大。這種時候你可以搭配什麼活動,好讓自己輕鬆、快樂一點,還能緩解一部分壓力帶來的衝擊?
實驗四:什麼事可以帶來快樂,但表面上不符合你的個性?
有些簡單的快樂來自你對自己的透徹了解,你深知自己喜歡什麼。人類是具有細微差異的個體,每個人的個性都有顯性和隱性兩種層面,雖然隱性層面不常顯露,但仍和顯性層面同等重要,兩者相加就形成獨一無二的自我。舉例來說,我熱愛旅行,因為我喜歡和不同陌生人進行短暫而友善的互動。它令我心情舒暢,我很享受這種可遇不可求的感受。旅遊使我與各種不同的人大量進行短短二十秒的互動。表面上看來,我應該不會喜歡這樣,畢竟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然而,和陌生人對話二十秒不需要承擔社交責任,對內向的人來說沒有任何負擔,輕輕鬆鬆就能獲取社交能量。我喜歡以這種方式探索自己外向的一面。當你摸透自己個性當中的曲折,也明白自己喜歡什麼,可以為自己開發更多舒暢心情的機會。
有什麼事能為你帶來快樂,但它所反映的是你個性中隱藏的一面?探索你喜歡的行為與情境,這件事如何幫助你了解自我的每個層面,而不是僅僅針對顯性的層面?
實驗五: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人一旦努力實踐人生目標並有所斬獲,就會獲得滿滿的幸福感。就連面臨重大壓力的人也適用這個法則,比如說有社交恐懼症。
除了精進工作能力,你的人生還有哪些核心目標?比方說,假設你認為做他人的榜樣是人生重要目標,那麼有哪些行為和這個目標相關?這些行為當中有哪一項可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在成為他人榜樣這個範例中,你可能會在小孩、伴侶身上或者社區、職場上看到表現的機會。找出結合快樂和目標的方法,比如為孩子示範找樂子也是平衡生活的一部分。
***
去除阻擋你感受快樂的障礙
阻擋我們感受快樂的往往是最簡單且最容易跨越的障礙。舉例說明,你遇上塞車,打算聽聽音樂,但是手機早就沒有儲存空間,你一直沒有存入任何音樂。若要確保手機還有空間讓你享受聽音樂的快樂,平常可以怎麼做?比方說,你每週三需要去鋼琴教室接孩子下課,可以利用等待的空檔為手機騰出一些空間。或者你可以設定自動清除功能,讓手機自動清除已經上傳雲端的照片和影片,還有已經聽過的音樂或節目。
回顧一下本章開頭的幾個實驗,看看有沒有簡單可用的步驟或方法,把那些無聊的小東西挪開,不要讓它們阻礙你發揮體驗簡單快樂的能力。
***
負面情緒降臨時,練習自我照顧
本節討論如何應付心情不美麗的低潮期。一開始或許你不了解我為何將這個主題納入自我照顧的章節。擁有處理負面情緒的完整方案,可以確保你避開這些不必要的感覺,並以健康有效的方式解決它們,這將有助於你更快擁有好心情,這就是我將它擺在本章的原因。
當「負面」情緒降臨,為了採取有效行動,首先你必須了解,為了協助我們生存,每種情緒都有它獨特的功能(註1)。在某些情況下,快樂心情可以為理想表現打造最好基礎。然而,大量研究顯示,在其他特殊情況下,諸如有點沮喪或壓力大,或者對目睹的不公平事件感到憤慨,反而會激發出最富創意的思維、做出最好的決定、提出最有說服力的論述,以及締造最精準的表現。(參見陶德.卡珊登[Todd Kashdan]與羅伯特.比斯瓦斯-迪納[Robert Biswas-Diener]合著的《允許自己不快樂》[The Upside of Your Dark Side],作者對於這些相關研究有傑出又有趣的觀點。)
一起來針對不同情緒的主要功能做個快速巡禮:
• 憤怒讓我們充滿能量,促使我們付諸行動。
• 焦慮讓我們注意細節,不放過任何可能的錯誤,激勵我們做對的事,避免我們過於自滿。
• 無聊讓我們知道自己需要更多新奇事物及挑戰。
• 懷疑使得我們質疑自己正在進行的事,做好接受改變的心理準備,驅使我們更努力或以不同方式工作。它還能引導我們應付別人的反對意見,締造合作局面。
• 嫉妒、失望與孤單讓我們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當我們努力實現願望,它們幫助我們察覺自己是否走偏。
• 疲累感帶領我們迎向更豐富的創意與更真實的互動,因為人疲勞時防衛心沒那麼重。
• 罪惡感提醒我們道歉並彌補過錯,它也禁止我們做出別人反對或引起他人憤怒的行為。
• 惱怒與挫敗感讓我們知道進度太慢,可能需要改變做事方法。這兩種情緒也提醒我們事有蹊蹺,必須公開說出來並加以改進。
• 難過與傷心讓我們停下腳步、自省、重新評估,並且深入思考我們的價值觀和重視的事物。當人陷入悲傷時,某些認知技巧會強化,比如更能察覺別人說謊。傷心還能擴大自我調整的幅度,這恰好與大眾的刻板印象相反。
當你了解負面情緒蘊含的正面意義,就能更從容地應付它們。你不再需要急急擺脫它們,因為它們成了比較無害的經驗。
人往往忽略負面情緒的潛在正面意義,唯恐負面情緒降臨,因為他們高估它的破壞力,尤其是高估它持續的時間,以為自己需要大大整頓心理狀態,並且嚴重低估自己的應變能力,以為自己會失控並遭受長期負面影響(註2)。
註1
情緒和思維及行為的關係通常是一種交換系統。多數情緒在某些思考模式下有正面影響,在其他思考模式下則有負面影響。這和安全感有關。舉例說明,不建議任何人在恐慌來襲時開車。此外,愛侶發生爭吵時,一方或雙方往往流於情緒氾濫。這時最好各退一步,平靜下來,以便理性思考及行動。
註2
我無意輕視那些面臨臨床問題的人,有些人負面情緒已經失控,還有一些人總是擔心負面情緒降臨,以上兩者都需要協助。面對臨床問題卻拒絕尋求治療,可能源自現實面的限制,好比經濟不允許。然而,不尋求幫助有時候是因為人們以為需要採取大規模又漫長的行動。有些負面情緒即使已經達到頂點,令人覺得難以去除,往往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大幅好轉,焦慮尤其符合這個特質(參見卡珊登等人的著作Can a One-Hour Session of Exposure Treatment Modulate Startle Response and Reduce Spider Fears?)在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或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等心理治療當中獲益的人,通常第一個月就有進展。
下列是應付負面情緒的對策,雖然看起來步驟很多,但每一步都只需要幾秒鐘,反覆練習就能將它們化為下意識的反應。
步驟一:放慢呼吸
心理解讀身體發出的生理訊號,便會產生情緒。如果情緒變得緊繃,已經激動到令你思慮不清,此時只要放作非常緩慢平穩(彷彿你正在慢慢吹氣球)。當你慢慢吐氣,吸氣會自動調整。只要大約進行四到六次的緩慢呼吸,心跳和其他生理系統便會回復到較為平靜的狀態。
步驟二:認清每一種情緒
認清每一種情緒,讓你不再不知所措,還能找到處理它們的方法。你必須分清楚焦慮、憤怒、羞愧等等,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上谷歌搜尋情緒列表,從表中找到符合你的描述。如果你有孩子,請教育他們準確認清每一種情緒。這不僅是良好的教養方式,也可以增進你處理情緒的能力。
對自己的情緒有清楚認知的人,比較不會運用不良的自我調整機制(比如沉浸在壞習慣當中),遭到拒絕時反應不會太大,也比較少感到焦慮和沮喪。小孩每週在課堂上只要抽出二十到三十分鐘,學習認識各種情緒,就能增進人際關係和學業成績。
步驟三:接受人生本來就是苦樂參半
這句話表面上聽起來或許很無情,但它提醒你一個重點:你本來就沒有資格只經歷正面情緒。誠如前文所述,某些情緒低潮不但沒有傷害性,事實上還能讓你保持最佳狀態。當人處於數種不同情緒之下,往往有最好的表現。
有能力接受並容忍負面情緒,這將為你開啟邁向成功的大道,你會選擇最有意義而不是最舒適的那條路,並激發內在潛能。舉例說明,如果你能忍受情緒低潮,便不需要迴避令你焦慮的對話。即使你覺得自己笨手笨腳,依然可以採取有意義的行動,好比追求夢想。
如果你不怕被情緒低潮打垮,不怕因此而失控,或者做出違反本性的事,你很可能安然度過這段期間,不會感到痛苦萬分。
步驟四:憐憫正處於情緒低潮的自己
啟動自憐模式;換句話說,當你的感覺無關快樂或滿足時,不要批評或打擊自己,反而要善待自己,認清你只是有了情緒,不會造成太大影響。不管你認為情緒是如何出現的,或者你是不是導致它出現的「禍首」,都要執行這個步驟,因為你值得受到最基本的同情。
步驟五:判斷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
懷疑、焦慮、憤怒、罪惡感之類的情緒,有時候會沒來由地浮現。情緒是用來保護我們,但這個警報系統並不完善,當中暗藏一些錯誤訊號。有時候,你很清楚某個情緒是錯誤警報,但你也有不知道的時候。基本上,如果你常常浮現某種特定情緒,那麼它很有可能就是錯誤警報。
你不一定都清楚某個情緒是不是錯誤警報,所謂的接受情緒低潮也包括全盤接受這些「身分不明」的情緒。
步驟六:判斷情緒有沒有提供有用訊息
情緒有沒有告訴你和自身或者目前情況有關的訊息?它能不能幫助你採取適當行動?
……
有個方法或許管用:你可以根據特定場合的需要設計一種暗示自己的方法,提醒自己情緒正在為你效勞,它引領你做出最好的決定,為你提供能量,或者讓行動更純熟。舉個例子,你可以把自己看做將軍,情緒則是忠誠的士兵。或者你是電影導演,情緒是演員。怎麼想都行,有效最重要。問問自己:「就算搞清楚負面情緒的存在是為了幫助我成功,那又如何?我到底能獲得什麼幫助?」在特殊情況下,你的士兵/演員或許會發出錯誤警報,但一般來說,他們的存在都是為了替你效勞。
步驟七:找出所有自毀反應
試著找找看,有沒有任何自毀反應(比如肢體語言或聲調)正妨礙你實現重要目標。……人陷入情緒低潮時,自毀思維和行為往往不會主動跳出來表明身分,它們通常難以捉摸。好比你感到抑鬱或孤單時,可能不會注意自己的聲調或肢體語言出現對他人反感的跡象,即使那並非你的本意。事實上,當一個人接受量身打造的認知行為療法時,醫生的角色是協助患者找出那些自身無法察覺的自毀模式。當你已經盡最大努力,負面情緒依然對生活造成傷害,不妨考慮接受認知行為療法。閱讀蓋‧ 溫奇(Guy Winch)的《心理醫師的傷心急救手冊》(Emotional First Aid),也可以幫助你了解負面情緒的自毀反應,此書特別著重於協助讀者應付孤單與悲傷。
.
以上文字取自
與焦慮和解2: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65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雲端開心卡怎麼買 在 Joe's investment Facebook 八卦
Joe:「這篇其實就說明了,餐飲外送的機制,對其他市場的影響,其實有興起外送商業模式的國際都市,早就都發生過了,只是台灣比較晚,但該來的終究還是會來臨,租金報酬率對房價的拉抬很重要,沒有足夠的商機,精華區租金就拉不上去,租金上不去,價格就撐不住,說實在的,去推那個無效益的屯房稅,還不如去把整個餐飲外送商業模式完善化,只要餐飲外送制度更加完善,台灣大都市的店面,有一定程度會受到負面影響,用新的商業模式去弱化精華區房地產的效益,比稅務政策更有利,還能直接拉高閒置人力生產力,搞不好連中低階製造業人力市場都會打亂原本的規律性,這還會有利於中低階製造業勞工的收入成長,市場缺工,薪資自然就會提高。」
原文整理
我們炒不動產+有點餐飲業經驗的最清楚的拉,外送因為收益高,時間自由等等,擋到工廠找不到人這一點,上面太多這邊不討論,實際上外送真正殺傷力在於,他打到精華區商圈店面的房東,沒錯,就是我這種人
以前在弄簡餐店的時候,就有順便作外送,所以很清楚,外送其實量都很大,那種公司啊幹嘛的,一定都是5個10個20個,但是因為你個體戶餐飲業,你廣告打不出去,所以你需要先有一個精華區店面做基礎,先吸引來吃東西的散客,之後散客如果在附近上班,你又有外送,他們就會叫你的外送,因此,精華區或是醒目招牌的店面成為必須,但是當今天,你用Uber-eats和熊貓
請問你有特別去找精華區店面的店的餐飲嗎?不會啊,你都麻直接搜你要吃的東西類型,然後看圖片比價,因此,他店面開在哪裡,你根本不在乎,這時候就變成,比價很重要,例如我今天要叫午餐,又不想吃太多,就開始看飯類的東西,阿便當要120踢掉,便當要100踢掉...
阿這個好,90塊雞腿,就決定是你了,出來吧~~~~
這時候,我有在管它店面開在哪裡嗎?
沒有阿,我阿知他店面開在哪裡,甚至瑞豐夜市的攤販都有熊貓,因為我叫過,義大利頓飯麻....我還記得上上星期叫的,瑞豐夜市擠得要命根本不想進去,就直接叫外送了(最近出沒在農16,離瑞峰其實不遠)
而這種情況演變下去會發生甚麼事情,身為一個玩不動產為主,為了研究店面而去開了兩年簡餐店的經驗告訴我,如果我今天要搞餐飲業,下一件事情就是,我直接去找個老透天小巷子(六米就夠了)裡那種弄來當中央廚房,入手價只要450萬(我剛買一間,還商用地),也不需要特別翻修了,弄到不漏水就好,這樣做生意,我的成本多低阿,你要知道當初我在玩簡餐的店面要3000萬耶
這就更不論,一整棟透天,你怎麼覺得我只能開一家餐飲業,我一樓做便當,二樓包粽子,三樓煮麵,我一次掛三間店面營登進去,然後弄一個貨櫃電梯來送餐就好,你看,我一間透天屌打你三間黃金店面,這時候我自然在店租方面成本可以大幅壓低
這樣你便當賣100,我?
我不用降太多,我賣你95就好,立刻我的訂單滿滿滿,因此這樣發展下去,精華區店面就會開始被競爭,進而崩潰,別忘了現在主力商圈裡面的主力店家是甚麼?是餐飲業阿,所以,真正害怕外送興起的,是那些精華區店面的店東
可以不受外送攻擊的,大概就是碳佐麻里阿,或是前幾天去吃的家蒂諾鐵板燒,捷克兄弟牛排館,名人訪這種,這種主力店內用餐的才可能避免被外送競爭到,不然其他一般的餐館,你要知道,我連大上海火鍋都直接叫到家裡吃了
so....除去了員工都離職跑去外送的工廠外(其實這種解就是,引進更多外勞...)
外送最大的敵人,就是那些精華區店面的屋主,這些人應該都被外送興起給嚇死
一個獨立又龐大的外送市場,精華區的廣告效應大幅降低,以前餐飲業除了連鎖店外,幾乎都是靠精華區店面招牌在廣告的,那是你唯一的廣告,唯一懂嗎?可是外送把這個廣告效益給直接生出在網路上可以查,而外送的量體又那麼大,所以等同精華區店面的招牌效益有30%甚至以上被外送的搜尋給取代掉了,這就更不論,其實外送的量比你們想的大
因此,如果就兩夫妻這種獨立經營的,你弄一間店面還麻煩,又要收錢又要顧內用環境,又要洗盤子,又要煮,如果你全力衝外送,這些都不用,你專心的煮和收單就好了,同樣的時間,本來你一小時就只能弄60份,你全力衝外送,少說可以弄到100份,你要知道餐飲業很多時候會卡生產量的問題,這也是後來我不玩的原因,因為再玩下去就必須衝量,衝量很累又要顧人又要擴大廚房,我玩開心的不想搞那麼大...就不玩了,而如果純外送,你全心搞衝量,你的個人產能會大幅被放大,其實同樣一餐賣200份,你的人力成本可能只要三個人,你開店面就要四個人才辦的到,你看差多少...
so...精華區店面絕對嚴重受到波及
網購就是打趴服飾用品,因此成衣廣場,飾品用品皮鞋街店面就垮了,但因為當時餐飲無法網購,所以餐飲業店面受衝擊量還沒很大,今天出了外送餐飲,其實就只是網購歷史從演而已,因此我們玩店面的其實一聽到外送,他還沒上路,我們就知道狀況了..XD
因此我最近都不是很推薦別人買店面玩店面,店面有潛在風險,除非你是玩觀光店面,畢竟觀光客不網購,觀光客外送的比率也很低,所以觀光店面有撐..!!
一般來講,雲端廚房是送到精華區店面販售,例如三民區工業地那邊,有星巴克,有7-11,忘了是哪一家連鎖餐飲業的雲端廚房,它們在那邊做基礎的大量生產,再送到精華區店面去做末端加工,再端上桌,但是基本上他還是需要精華區店面去做銷售,而今天就是用外送取代了他精華區店面這一塊的能量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71133975.A.DDA.html?fbclid=IwAR1sp83K50tvpHN-pUQH5_OoSyc1WK4XmTEZe6u6kv_eD0t_JBK3Sfqo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