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我們的熱情永續?
如何讓我們有勇氣再和病人站在同一陣線對抗疾病?
我的親大姐,大我10歲,是一位小兒科醫師。
從小,她就是我崇拜的偶像,合唱團伴奏,美術比賽前三名,北一女樂隊小喇叭手,田徑隊隊長,臺大醫學系,我常說,我從沒見過比我姐更優秀更傑出的人。除此之外,她還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三個可愛的孩子,任何人都會覺得她的人生很完美。
但是有一天,她在電話中跟我說,她想要去死。
一個她照顧了三年的腦麻小孩,因為被她施予了胃鏡手術,昏迷了,而病人的父母罔顧這三年的醫病情感,說要提起告訴。
孩子的父親找來律師出身的市議員,到醫院門口開記者會譴責,他也在我姐看門診的時候突然衝進診間用最惡毒的話咒罵,還有,他不僅要我姐支付醫療費,連孩子的「喪葬費」也要求支付(小病人其實還活著)。
這件官司,最終因為我姐和醫院的醫護團隊,並無確切的醫療過失而無疾而終,但是,這數年期間的反覆糾纏,以及出庭開庭,我們家人承受的精神痛苦,絕非未曾親身經歷者,能夠想像。
這是許多年前的事了,我姐已經在當時的糾紛和家屬折磨及種種外界的壓力下,離開了原本的醫院。她現在仍然是一位小兒科醫師,依然抱持著她最初濟世救人的情懷,認真執業著。
從以前到現在,始終有一件事,是我想不明白的。
沒有一個醫師,是秉持著「殺人」或「害人」的初衷,去「救人」的。醫師是一個人,而不是一個神,他或許比我們一般人有能力,但他並不是無所不能,那麼,為何當他秉持著「救人」的心情在救你,稍有差池,你就覺得他是在「害」你?
醫學再怎麼發達,醫生再怎麼高明,這世界上還是有許許多多疾病,許多危急的狀況,是醫學和醫生也幫不上忙的。好比意外,好比癌症,好比生產。
生過孩子的母親都知道,生產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和順利的事,有些人或許很幸運,可以順利懷孕順利生下健康的孩子,但是有很多人並沒有這麼幸運。如今的醫學已經可以幫助許多可能在古代會難產而死的母親與嬰兒,但是,我們都知道,西元2015年的醫學,也還不等於上帝和神蹟。
跟你們分享一篇很久以前我在部落格寫的文章(我現在已經沒有部落格),還有僅以我微小的力量拜託,如果你在網路上,媒體上,看到任何人在批判一個(被病人或媒體認定?)失職的醫師,請你不要轉寄這樣的訊息,也不要去按讚,因為除了當事人,沒有人知道所謂的真相。而我們自以為是正義的一個小舉動,卻有可能,
殺了一個醫生。
謝謝你們。
(本文歡迎轉寄)
-------------------------------------------------------------------------
昨天,為了一部劇本的取材,我在某大醫院的開刀房待了一個半天。
手術室的採訪是申請才得以進入的,因為有位外科醫師的姊夫,因此進去的程序是比較方便一些。
所謂的開刀房,其實是由數十間的手術室所組成的,在每個房間裡,幾乎每天,都有一大組醫師,護士,在這裡為來自臺灣各地的病人執行手術。
為各種受病痛所苦的患者,提供平價的診治手術,讓他們可以多換取一些,在這地球上生存的時間。
去年十一月,我本人也曾經在這裡,執行過一個小型的腎臟手術。
對於當時裸身只著一件單薄的手術衣,孤單地躺在床上被推進來的恐懼經驗,記憶猶新。
只記得陌生而溫柔的護士,不斷在旁邊對我說話,還問我會不會冷,幫我蓋上加溫過的暖單,然後就在那個抬頭朝上幾乎只看得到天花板的過程裡,做完了一個 大大改善我身體健康的手術。
然後今天,看到了台大資深醫師柯文哲前輩,說他一門「外科重症」的課程開不成了,選修學生過少。
也在最近聽說,台灣有超過二分之一的醫師執照,現在都在醫美界。
這麼多年來,我聽了擔任醫師的姐姐和姊夫,不知說了多少關於健保制度弊病的事,有些聽得懂,有些聽不懂。而我能做到的,僅僅是盡量不要浪費藥物,其他的,我真的不懂, 也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問題。
只是現在,連我這個外行人,都開始會擔心,會不會再過十年,二十年,再也沒有醫師願意幫我們開刀?
或者,要等一台刀,要等上好幾個星期?
因為本來應該在大醫院幫我們開刀的醫師,現在都在幫女人們打針了。
究竟,我們國家的健保制度,把這些原本想救人的醫師,逼到什麼程度了?
我真的不解了。
我沒有什麼了不起的理論跟想法要跟你們分享,僅僅是想把我昨天感受到的寫出來而已。
在一間手術室,一名資深主任,一名主治醫師,一名住院醫師,外加一名麻醉住院醫師,兩名護士,還有不時要來查看的一名資深麻醉主任,一名資深麻醉護士, 這八位專業人士,至少不是隨便路邊就可以找到的大叔大嬸, 僅僅為了一個病人,在聚精會神地執行手術。
這過程裡每個人都必須腦力和精神百分百集中地工作,這不是電腦打錯一個表格,或今天打錯一通電話,寫錯一份報告那樣的粗心可以化解,他們的一舉一動,不管是團隊之間的密切合作,還有時間和速度的爭取,以及病人生命狀態的掌控,這每一個細節都不能出錯。
因為他們在做的,是跟病人生命有關的重大事項。
所有的人幾乎都是站著,短則一兩個小時,長則七八個小時,甚至更久,考驗著每個人的體力和耐力。
護士兩人一人要保持完全無菌,另一人則可以碰觸無菌以外的東西。
如果突然來了一個急診病患必須要開刀,大家同時要繼續執行手術,還要一邊稍微分神去討論怎麼安頓這台刀的事項,找誰麻醉,什麼時間開,準備什麼等等。
本來以為今天總算可以在八點左右吃個晚餐的,可能會因為這位急診的來到,下班時間馬上變成深夜。
除了都在預想之中會發生的事之外,還有預想之外料想不到的事。
例如接受手術之後病患的突發狀況,牽涉著病人無法預料的體質,無法控制的變化,都會讓跟這個手術有關的這八個人,吃上官司。
他們付出了他們自認最好的貢獻,但是他們換來的可能是無情的咒罵和糾紛。
我想,大概沒有哪一個醫師,是抱著想被告的心情去開刀的。
他們都是抱著要救人的心情去開刀,只是他們也是人,不是神,有的時候他們就是救不了另一個人。
在昨天那個下午,我突然很佩服在這裡頭的任何一個人,或許外界的人覺得他們獲得了比一般人更高的薪水,是嗎?
但是我們也知道,這世界上,還有其他,可以賺相同甚至更多錢,也不需要抵押如此大代價的工作。
如果需要把這麼多條人命背負在自己的身上,如果需要付出這麼多的體力和耐力,說真的,他們獲得的酬勞,真的不值。
至少,在我們的國家,不值。
而我們,一個不會開刀,也無力改變健保制度的平凡公民,可以做什麼?
或許僅僅是在我們以廉價的價格享受了這些服務之後,能夠很簡單地說一聲,
醫師,謝謝你。
護士,謝謝你。
他們就會在一天精疲力盡而後睡去前,
知道自己之所以還堅持著,是因為他還能夠幫助更多的人。
難產古代 在 知史 Facebook 八卦
春秋時期的人名總是怪怪的? | 生活知史
大家看春秋時期的人名,總是感覺怪怪的。就以孔子的弟子為例,顓孫師、宓不齊、端木賜、澹臺滅明,這些名字都相當的奇怪。要是一些吳越等地的人名就更加如此了,比如吳王壽夢、諸樊、餘祭、餘眛。到底這些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名為什麼怪怪的呢?
先說吳越等地的人,他們的人名其實多是經由翻譯而成。因為吳越等地距離中原甚遠,言語亦與中原相差甚遠,他們的語言中原人是不明白的。當時中原各地的人要聽懂吳越方言都需要翻譯,譬如楚王的弟弟鄂君子析在遊玩時聽到一個越人在唱詩,結果需要借助翻譯才能知道這首詩是什麼,這也就是後世稱為《越人歌》的詩。所以不少吳越的名字其實都是音譯的。
但是中原各地的人為什麼名字有會這麼奇怪呢?其實這與當時的姓名系統有很大關係。先說姓氏,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兩回事,姓表示的是血緣關係,而氏則是代表家族的分支。在當時男子稱氏不稱姓、女子稱姓不稱氏。而因為氏只是用以表示家族的分支,就具有相當大的隨意性。可以是封地為氏、可以是官職為氏,或者以職業為氏,甚至父輩的字也可以用作氏。譬如說孔子的祖先孔父嘉,字孔父,名嘉,他的子孫就以他的字為氏了。這也帶出另一個春秋時期姓名系統的特點,多稱表字而少稱名。《禮記·曲禮》上說:「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取字的目的是不讓別人動輒直呼其名,名通常只有長輩叫後輩時才用。而在著作時,通常就會先稱字後稱名。例如孔子的父親為「叔梁紇」,其中「叔梁」是字,「紇」是名。
而古人其名,有時候也確實挺隨心的。例如鄭莊公出生的時候是難產,名字叫寤生,意思就是倒著出生;晉成公出生時屁股上有塊胎記,名叫黑臀。不過在隨心之餘,其實也有一定的規矩。例如起名時最好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也就是這個名到底有什麼意義;而其名不會用國家、官職、山川、隱疾、畜牲、器幣相關的字眼,因為這樣會很不吉利。所以大家以後看到奇奇怪怪的人名時,不妨去看看他的姓、氏、名、字,這樣就能更加瞭解這個人物的故事了。
#知史 #生活知史
#中國歷史 #中国文化 #古代 #古代文化
#春秋 #姓氏 #名字
難產古代 在 謝金魚 Facebook 八卦
#史泡泡 沒有神交只有互嘴的臉友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那邊,太極米漿粥之亂持續燃燒,教主宣稱他小孩是胎位不正加前置胎盤,是靠著助產士跟他自己調養搞定,教主最後噴了一句狂炸天的話「現代醫學對我毫無用處。」
#傳送門:https://www.facebook.com/309451919769378/posts/470234617024440?d=n&sfns=mo
說別的我可以當聽不到,但說到台灣女人生孩子這事我也是略懂略懂。尤其是助產士(感謝網友提點,目前已正名為助產師,但日治時代稱助產士,所以以下仍維持當時的稱呼)這根本就是現代醫學的產物啊!
——
以下節錄自我寫的《野生台灣史》,「1907,來去幫人生小孩」
有一句台灣俗諺說:「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意思是說,孕婦生產非 生即死,相當危險。雖然,這是早期醫學比較不發達時的說法,不過當時的人為 了在有限資源內救助母嬰,不管是偏方、符咒或者醫方,都有可能用上。
古代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醫院診所,通常是產婦開始陣痛了,家人就飛奔去請產婆 到家。我相信很多讀者的長輩,小時候可能都擔任過請產婆的工作。有錢的人家 會派轎子、派人力車去接;沒錢的人家,可能就是由小孩給產婆帶路,或者乾脆 由成年男子背起產婆狂奔。
許多長輩說起這些往事時,都會有一絲懷念。但是,為什麼產婆這個行業會逐漸 凋零,變成現在的生孩子就上婦產科呢?讓我們回到 20 世紀初,看看產婆的興 衰史吧!
#千年傳統全新感受?
產婆這個職業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通常是非常規的訓練而成,有的是自己生過 好幾個孩子,也有的是家族傳承,靠的是經驗而非專業醫療訓練。
遇到難產可能按壓孕婦的腹部,或用手將胎兒強行拉出。遇到頭上腳下的逆產位 時,會透過按摩的翻胎手法,試著將嬰兒變成順產,中間搭配燒香等宗教儀式, 祈求神明保佑。
當然,這些生產的知識中有些可能有中醫的訓練,但清代到日本殖民初期的產婆, 並沒有正式的認證機制,因此,在受過西方醫學訓練的日本公衛官員看來,這簡 直太荒唐了。
除了這些非科學接生手段外,受過近代醫療教育的日本醫師也認為,產婆幫小孩 斷臍時使用的剪刀沒有消毒,是導致嬰兒破傷風死亡率提高的原因。雖然後來研 究報告顯示,傳統產婆接生的死亡率,並沒有比其他西方國家高,但這些文化與 知識上的偏見,污名化了傳統產婆。
隨後,日治時期總督府為了推廣醫療衛生,開設產婆訓練班,要訓練出有西方醫 學素養的新式產婆。這個看似無關緊要的舉措,也顯示了殖民政權透過強勢的醫 療知識體系,進到台灣的各個層面,連台灣女人的子宮都要管。
#您訂購的新式產婆也就是助產士已經送到
那麼,新式產婆是怎麼來的呢?大約在 1907 年,台灣總督府開辦了以台灣婦女 為對象的助產教育。入學資格要求家世清白、年紀 16 歲以上、40 歲以下,要通 過入學考試外,還要品行端正、身強體壯。
看到這裡你一定覺得奇怪,為什麼產婆還要身強體壯?很簡單,產婦生孩子說生 就生,沒在管黑夜白天,因此產婆沒有上下班時間,得隨時 on call。有的產婦住 得遠,三更半夜也得趕路前去。而且生產可不像母雞下蛋,有的 case 拖的時間 太長,所以產婆得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應付不知何時來的接生要求跟協助產婦。
由於這些受西方醫療教育訓練的現代產婆,勢必衝擊傳統產婆的生態,因此,總 督府為了推廣新式接生教育,還提供一天 18 錢的伙食費,跟 5 錢的零用錢補助 津貼,獎勵一些希望自食其力或者補貼家用的女性來學習。
因為有補助,修業辦法也要求學生要連續從事五年的助產工作,不能半途落跑。在 種種補助與推廣後,產婆成為一個不錯的工作出路,後來總督府逐漸放寬條件, 除了公辦的產婆教育之外,私立的醫療院所也可以自行訓練產婆。
受訓完,就開始工作啦!一個新制度的開始,肯定不容易,1907 年的第一批新 式產婆,一開始並不受到人們的信任,大家還是信賴自己熟悉的傳統產婆。
為了打開知名度與建立信任感,新式產婆們常常得提個大手術箱,大街小巷奔走, 聽到誰家女人要生孩子了,就去活動助產,有時為了建立信用,乾脆半買半相送、 甚至免費。
加上官方引進公設產婆制度,讓一般老百姓可以找政府付薪水的產婆幫忙,接生 不用錢。當然,這些吃公家飯的產婆,都必須受過西方醫學訓練。就這樣,傳統 產婆漸漸的越來越少了。
出來工作當然是要講薪水的呀!產婆的收入怎麼樣呢?1928 年,公家設立的產 婆月薪 30 圓,還有藥品補助;如果是自行開業的產婆,倒沒有一定的收費標準。
有產婆回憶說:「1936 年時,產婆每接生一次的收入大多會有二圓以上,在當 時的二圓可以買 1 錢金子(約一只戒子),可以說是收入相當好的一個職業。」
現在的金價約是一錢五千上下,而自行開業的產婆收入從 20 圓到 250 圓不等, 換算起今日的市值,最差也有 50K 收入,也是很不錯的了!
—————未完
總之,所謂的「助產士」,後來都必須要有護理師的證照才可以取得,換言之,助產士也是現代醫學的產物啊⋯⋯
https://readmoo.com/book/290116979000101
難產古代 在 女子分娩遇難產該如何?沒有辦法,全憑產婦運氣【真正歷史 ... 的八卦
古代 女人面臨 難產 時,丈夫如果要保小,那麽接生婆會如何對待她們?將孩子毫發無傷地取出,真相簡直太過殘忍,刀割、搟面杖搟,過程讓全天下所有的母親 ... ... <看更多>
難產古代 在 0 古代孕妇难产视频ideas - Pinterest 的八卦
古代 孕妇难产视频 … More. 7y. V. Collection by. 洪湖能代孕的公司洪湖能代孕的公司. There aren't any Pins on this board yet. ... <看更多>
難產古代 在 [問題] 古代女性生育難產的問題? - 看板gallan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之前在玄幻小說版有看到版友提供的數字
不過一整個覺得不合理
該文說古代嬰兒死亡率高達50%,生下來的孩子能活過5歲的不超過20%。
能活到成年的不到10%。這樣的情況下不生多一點不行的。
夫妻方面,古代女性每生產一次就是在走鬼門關一次,約有10%~25%的人會在
生產時或生產後(多半是細菌感染)死亡。
這樣期望值根本是負的,活到成年的不到10%,表示平均20次生產才有一名成年女性
每次生產又有10%~25%的人會難產,這樣的話可能早就滅亡了
就我個人的印象,10%~25%的難產應該不會差太多,好像到相當晚期才降下來
個人覺得應該是嬰兒死亡率的推估有誤
有板友能提供比較精確的數字嗎?
像難產10%等於10次一次難產,25%等於4次一次難產,比例也差太多了
還有自然界生物的難產比例大概一般在多少?(假設像牛馬等一胎為主的)
我覺得就算是野生生物,難產比例應該也很難超過25%
畢竟它是一胎,而夭折的比例又遠高於人類,還有被捕食的風險
那古代好歹也有產婆等專門照顧產婦的人
為何難產比例搞不好還高於野生動物?
生產這種行為不是生物的本能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8.2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