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紅罷工,2060堅守最後!】
我曾經協助過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所以這兩個禮拜以來,很多人都會問我對於這場長榮罷工的看法,如今罷工已告段落,我的看法是這樣的:「這是一場受迫害的女性,透過團結,成功翻轉勞資關係的罷工。」
#先談談這場罷工
再次聲明,我已於空服員職業工會離職一年多,我曾經協助過先期的長榮空服員組織工作,但並未實質參與過長榮空服員的協商及罷工過程,因此我是參照過去經驗進行評論。
工會運動裡面最困難的,絕對不是資方的打壓,或是政府的錯誤政策,而是如何讓所有的會員團結一致,對抗所有的惡。
因為台灣法制的不完備,讓長榮公司可以濫用管理權恐嚇員工,交通部直到第16天才放話要檢討航權,部分媒體配合長榮公司進行偏頗的報導。
這些都使得工會保持團結行動變得更加困難。
長榮公司不斷在媒體放話,最多甚至喊到「600名空服員復工」,但事實證明只有200名會員選擇拿回三寶,是公司想用心理戰術減少工會的協商籌碼。
然而,在這一場十七天的戰役中,我看見了長榮空服員的堅持與毅力,一直到最後,仍有2060位會員堅守罷工糾察線,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歷經過酷熱炎暑、狂風暴雨的十七天顛簸歷程,仍然有超過2000人堅持住意志,這是在外圍觀察的我,所由衷敬佩的。這也是能夠成功簽訂團協的關鍵。
經歷過華航兩次罷工,長榮公司嚴陣以待半年以上時間,甚至不惜拿消費者的權益當籌碼,就是想要擊敗工會的行動。工會面臨鋪天蓋地的攻擊,絕對遠超過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
但是長榮空服員用團結的力量承擔下來了。因此,這是場絕對不輸給2016年華航空服員的罷工。
#女性身分
長榮空服員全女性的特色,也引發出這次罷工中的性別議題。
許多網路上的公共討論,充斥著許多貶抑勞動、歧視女性的用詞,例如「公主」、「金釵」,甚至以性羞辱的方式來反對罷工。
這些評論者以性別化的標籤,凌駕這些空服員的勞動身分,暗示出來罷工的女性空服員是幼稚、任性、溫室中的花朵、不懂得人間疾苦,將他們貶低成是有問題的女人,而不是捍衛權益的勞動鬥士,而這些性別化的標籤與說法,在今年年初華航機師罷工的時候,卻未曾出現。
尤有甚者,甚至會將這些女性的貶抑成生殖器官。
這些都凸顯出女性勞工在現今社會中,仍有一段荊棘之路必須突破,而這段荊棘,不光是來自於公司的打壓,更多時候,是來自於父權社會所強加的羞辱。
我長期在勞工運動中服務,更多時候,女性的堅忍不拔,更超乎男性。由於日常中的壓迫無所不在,為了對抗有形的經濟壓迫、無形的精神折磨,女性勞工所長出的堅強意志,更是在這場罷工仍能堅持17天的關鍵。
#政府與財團不該將消費者作為籌碼
長榮公司把消費者當作自己的籌碼,只為了打擊工會,這是很不可取的。
事實上,這場罷工在七天前早該結束,因為今天簽訂的團體協約內容,幾乎等於當時工會代表與林寶水董事長見面時談的版本,但是因為在協商具體文字時,公司竟然對於「不秋後算帳」這點反悔,要求對罷工的會員進行年終獎金的差別待遇,才逼得工會只能繼續罷工。
原本可以順利解決的爭議,也因為這樣,航班一路取消到七月下旬。也許長榮公司有錢可以燒,但是不僅是把消費者當談判籌碼,也是公然挑釁工會法35條的行為。
保護工會成員不被公司打壓的工會法35條,長期被譏為沒有嚇阻效力,長榮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長榮空服員證明了,即使法令不足,勞工的團結,仍然可以成為對抗打壓的重要防線。
在這場罷工之後,可以想像在各大財團的操作下,罷工預告期等限制罷工的法案將會被推出。
我必須再次嚴肅聲明,任何對於罷工的縮限,都是對廣大勞工基本權益的打壓。這一點在這次長榮罷工中突顯無疑。
如果長榮公司能完全掌握工會的罷工時間點,完全做好因應,那麼反秋後算帳的條文有可能簽訂嗎?絕對不能讓罷工預告期,成為政府法令無能保障工會與勞工的遮羞布。
另一方面,長榮空服員也再次教會我們,當政府法令不足的時候,團結行動,就會取得與財團抗衡的力量。
#最後
堅持17天的2060本護照主人,我由衷佩服你們,就像英國航空空服員工會理事長Carol說的:
#罷工第一天你就知道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你們是真正勇敢的鬥士,如此的堅毅與堅持
#你們是女性的驕傲!
==
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區立委參選人
【政治獻金帳戶】
合作金庫銀行南桃園分行
銀行代號:006
帳號:1210-717-625003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佳瑋政治獻金專戶
捐款時請填寫下列網路表單:
https://reurl.cc/KngNM
【學歷】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歷】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協助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大量解雇案、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案
協助華映、宏達電、復興航空大量解雇案
籌組長榮航空工會、桃園捷運工會、美光晶圓科技工會
離職預告期不足 在 林佳瑋 Facebook 八卦
【粉紅罷工,2060堅守最後!】
我曾經協助過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罷工,所以這兩個禮拜以來,很多人都會問我對於這場長榮罷工的看法,如今罷工已告段落,我的看法是這樣的:「這是一場受迫害的女性,透過團結,成功翻轉勞資關係的罷工。」
#先談談這場罷工
再次聲明,我已於空服員職業工會離職一年多,我曾經協助過先期的長榮空服員組織工作,但並未實質參與過長榮空服員的協商及罷工過程,因此我是參照過去經驗進行評論。
工會運動裡面最困難的,絕對不是資方的打壓,或是政府的錯誤政策,而是如何讓所有的會員團結一致,對抗所有的惡。
因為台灣法制的不完備,讓長榮公司可以濫用管理權恐嚇員工,交通部直到第16天才放話要檢討航權,部分媒體配合長榮公司進行偏頗的報導。
這些都使得工會保持團結行動變得更加困難。
長榮公司不斷在媒體放話,最多甚至喊到「600名空服員復工」,但事實證明只有200名會員選擇拿回三寶,是公司想用心理戰術減少工會的協商籌碼。
然而,在這一場十七天的戰役中,我看見了長榮空服員的堅持與毅力,一直到最後,仍有2060位會員堅守罷工糾察線,這不是一個小數目。
歷經過酷熱炎暑、狂風暴雨的十七天顛簸歷程,仍然有超過2000人堅持住意志,這是在外圍觀察的我,所由衷敬佩的。這也是能夠成功簽訂團協的關鍵。
經歷過華航兩次罷工,長榮公司嚴陣以待半年以上時間,甚至不惜拿消費者的權益當籌碼,就是想要擊敗工會的行動。工會面臨鋪天蓋地的攻擊,絕對遠超過2016年的華航空服員。
但是長榮空服員用團結的力量承擔下來了。因此,這是場絕對不輸給2016年華航空服員的罷工。
#女性身分
長榮空服員全女性的特色,也引發出這次罷工中的性別議題。
許多網路上的公共討論,充斥著許多貶抑勞動、歧視女性的用詞,例如「公主」、「金釵」,甚至以性羞辱的方式來反對罷工。
這些評論者以性別化的標籤,凌駕這些空服員的勞動身分,暗示出來罷工的女性空服員是幼稚、任性、溫室中的花朵、不懂得人間疾苦,將他們貶低成是有問題的女人,而不是捍衛權益的勞動鬥士,而這些性別化的標籤與說法,在今年年初華航機師罷工的時候,卻未曾出現。
尤有甚者,甚至會將這些女性的貶抑成生殖器官。
這些都凸顯出女性勞工在現今社會中,仍有一段荊棘之路必須突破,而這段荊棘,不光是來自於公司的打壓,更多時候,是來自於父權社會所強加的羞辱。
我長期在勞工運動中服務,更多時候,女性的堅忍不拔,更超乎男性。由於日常中的壓迫無所不在,為了對抗有形的經濟壓迫、無形的精神折磨,女性勞工所長出的堅強意志,更是在這場罷工仍能堅持17天的關鍵。
#政府與財團不該將消費者作為籌碼
長榮公司把消費者當作自己的籌碼,只為了打擊工會,這是很不可取的。
事實上,這場罷工在七天前早該結束,因為今天簽訂的團體協約內容,幾乎等於當時工會代表與林寶水董事長見面時談的版本,但是因為在協商具體文字時,公司竟然對於「不秋後算帳」這點反悔,要求對罷工的會員進行年終獎金的差別待遇,才逼得工會只能繼續罷工。
原本可以順利解決的爭議,也因為這樣,航班一路取消到七月下旬。也許長榮公司有錢可以燒,但是不僅是把消費者當談判籌碼,也是公然挑釁工會法35條的行為。
保護工會成員不被公司打壓的工會法35條,長期被譏為沒有嚇阻效力,長榮公司就是最好的例子。但是長榮空服員證明了,即使法令不足,勞工的團結,仍然可以成為對抗打壓的重要防線。
在這場罷工之後,可以想像在各大財團的操作下,罷工預告期等限制罷工的法案將會被推出。
我必須再次嚴肅聲明,任何對於罷工的縮限,都是對廣大勞工基本權益的打壓。這一點在這次長榮罷工中突顯無疑。
如果長榮公司能完全掌握工會的罷工時間點,完全做好因應,那麼反秋後算帳的條文有可能簽訂嗎?絕對不能讓罷工預告期,成為政府法令無能保障工會與勞工的遮羞布。
另一方面,長榮空服員也再次教會我們,當政府法令不足的時候,團結行動,就會取得與財團抗衡的力量。
#最後
堅持17天的2060本護照主人,我由衷佩服你們,就像英國航空空服員工會理事長Carol說的:
#罷工第一天你就知道誰是你真正的朋友。
你們是真正勇敢的鬥士,如此的堅毅與堅持
#你們是女性的驕傲!
==
林佳瑋,時代力量中壢區立委參選人
【政治獻金帳戶】
合作金庫銀行南桃園分行
銀行代號:006
帳號:1210-717-625003
戶名:109年立法委員擬參選人林佳瑋政治獻金專戶
捐款時請填寫下列網路表單:
https://reurl.cc/KngNM
【學歷】
政治大學社會學系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經歷】
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秘書長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協助2016年華航空服員罷工、國道收費員大量解雇案、全國關廠工人連線案
協助華映、宏達電、復興航空大量解雇案
籌組長榮航空工會、桃園捷運工會、美光晶圓科技工會
離職預告期不足 在 Facebook 八卦
【預告離職,需要良心嗎?】
你覺得離職大概要多久前提才算合理?內心有一個預告期間,但卻又怕又任何變數,搞到自己心情七上八下,遲遲無法定論。
讀者私訊問我,他預計明年中離職,按照獎勵辦法會有不少的績效獎金,大概會在過年後提離職,然而適逢年後將是公司人力最荒缺季節,如果前一個月才說要走,感覺難免落人口舌容易被人議論。
離職是必然,但問題是
A, 提前預告,必須面對主管強力慰留。
B, 提前預告,老闆逼你現在就走,然後獎金飛走。
C, 前一個月預告,被人落人口舌說沒有職場道義。
D, 提前一個月預告,但老闆堅持要你留到年底。
陷入了天人交戰的他來問我的意見,我只能淡淡地說:「職場不是講道義的官場!只是一群為了利益結合的團體,所謂的道義早已經明白記載在勞基法跟公司章程中。如果這公司的人真的要搞你,相信一開始就會搞你。」
不過通常要離職的人就像落入了迷霧森林,尋尋覓覓多年總算找到了出口,卻也怕離開之際會發生,想當初我要離職也是同樣的窘境,心想「到底幾時要提離職才恰當?」直到幾次離職之後才發現「我不該把老闆應該承擔的問題跟責任放在自己身上,畢竟離開之後我跟這家公司就沒有利益關係的來往,頂多還有道義上的互相幫忙,既然是道義上!那麼離職前老闆就該對我好一點,不然他應該還怕我弄他才是。」
想當初三十歲準備離職去打工度假,我也是糾結了半年才跟老闆提出,最後老闆給了另一個方案「留職停薪」,於是我就停職一年半載去國外旅行生活,旁人都覺得我很幸運,一開始也覺得感動不已,碰到一個知人識人的老闆!不過剝絲抽繭後發現,而是明白我在這位置上有難以被取代的功用,包括多年為公司打下的客戶基礎,以及絕佳溝通協調能力。
回國後當然回前公司效勞,畢竟留職停薪最大的誘惑就是「年假仍有保留。」爾後我也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認為目前的公司是間清爽迷人的小廟,而旅途回來的我變成胸心壯志的大佛,有句俗語說「小廟裝不了大佛」,那到底該走?還是繼續停留?
第二次離職我就沒有什麼太大情感糾結,我認為「離職是必然,就不需要裝模作樣,彼此都耗費了時間跟空間,只是最後不適合繼續下去而已。」不過好心分手,就是幫彼此找退路,我提前預告離職,也找合適能接手的下一個夥伴,我給出了一個時間的緩衝,已經不再接受任何慰留。
離職後,刪了大半同事的聯絡方式!既然沒有利益團體的糾葛,那我只需要留下「合適舒服」人,偶爾還是會聽到前同事間討論我,有褒有貶,有好有壞,但那都與我無關,也不需要大方祝福。我也承認自己並非大氣之人,接下來部門會不會一蹶不振,都與我,無關。我能不能走出人生另外一條道路,也與前公司無關。
回到主題,預告離職到底要多久?要怎麼做才比較好?
我直接告訴讀者,挑你最有利的去做!職場本來就是耍心機,如果你主管是個「必取」,你積恨已深,前一個月預告離職就算給他回馬槍。如果你主管在職場多給你幫助,公司同事也處的很好,提前半年預告離職也可以。
對!取決這公司怎麼待你,給出最合適的方法,而不是自我糾結。
雪兒的職場心理不負責諮商時間,隨時為你開張!新書《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也很好看!
✈ 冰島 米湖
-
生活中,選擇留下合適舒服的人
博客來:https://reurl.cc/4yEqzV
誠品:https://reurl.cc/qm79mN
金石堂:https://reurl.cc/mq8Wn9
離職預告期不足 在 【勞基知識家】員工離職預告期|聯和趨動劉禹成顧問為您解析 的八卦
勞基法第15條第2項: 不定期契約,勞工終止契約時,應準用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 期間預告 雇主。 一、繼續工作三個月以上一年未滿者,於十日前 預告 之。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