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總經理都不敢請5天以上長假,你敢嗎﹖﹞
最近有個年輕上班族來跟我諮詢職場問題,他很嚮往歐洲自由行,不想跟其他同事一樣,玩來玩去只在亞洲國家繞圈子,可是他隱約覺得不對勁,好像去歐洲很危險!一般歐洲團大都在10~15天,我問他怎麼玩法﹖
「當然自由行!」
「你想去幾天﹖」
「三個星期吧!」
你一定可以想像這兩個畫面,當他向公司提這件事時,主管的白眼翻到太平洋去;就算成行,回國之後,全部門同事集體抵制他。思及此,他失落地說,去歐洲自由行好像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這個職場文化讓他感到悲傷,接著他下了結論:
「比辭職還難!」
我點頭稱是,勸他改成在換工作的空窗期休長假去歐洲。這讓我想到2016年小英總統為勞工的休假定調時,先砍掉國定假日7天,再朝向放寬特休假的限制,沒想到勞團不領情並舉牌抗議,連網站上的論壇如PTT也罵成一團,而原因是小英總統始料未及,居然是—
「國定假日不必請假就可以休,休得理直氣壯;特休假日根本不敢請,給再多也沒用!」
尤其到年底,很多人握有一大把特休假加補休未休,再不休的話,全得吐出來還給公司,可是很少人敢休完,深怕影響公司對自己的印象觀感,壞了年終考績,損失更大。唯有外商是例外,會催促員工「儘速消化」特休假。
yes123求職網曾在年底做調查,發現只有1/6上班族把特休假休完,而且高達3成一整年沒休過一天!總計有超過8成的上班族當時手頭上有年假待消化,因為1/4的人認為老闆或主管不喜歡員工休假,2成擔心影響年終考績,所以不敢安排休假。
一般來說,勞工對特休假的認定是用來休長假的,比如出國旅行、做整型手術等,而調查結果指出,台灣上班族希望一次可以平均休到9.4天,不過真正休時,會自動縮到4.8天。若是扣除周休二日(還不算連續假期),一次平均最多只請2.8天的特休。而老闆能接受的天數是多少?只有5.1天!因此,膽子小的就拿來抵遲到或生病用,不敢休長假。
「我只有一次休完休滿,是離職前。」
在PTT,有人說出這個心聲,獲得不少認同,紛紛說:「我也是一樣!」
像這樣不敢休假的普遍現象,並不是僅限於年輕屬下(因為流動率太高,特休假少到不足掛齒),連高高在上的總經理也是不敢造次。
我的朋友Brenda換工作,按照勞基法規定,未滿一年是沒有特休假,可是公司按照比例給她四天,心裡還在緩緩流過一絲溫暖的當下,很快的她就意會到高興得早了一些,因為這個特休假可能是「看得到,吃不到」。
有一次陪總經理宴請客戶,杯觥交錯後,聽到總經理感慨的說,太太與孩子都吵著要去歐洲,他說不行,因為請假天數太多,不敢跟老闆提啊!所以每次都去日本與韓國,五天來回。客戶調侃他,總經理不敢請假,底下的人更是沒那個膽!只看總經理乾笑兩聲後說:
「就是因為總經理,才不敢請假啊!」
總經理並沒有對屬下因此有較多的同理心,剛滿一年時,Brenda有7天特休假,正好也碰上連假,興沖沖的計畫去歐洲旅遊,行程11天,卻被批回,原因是沒有人一次請11天假的,更不用說新人,太不自愛了!Brenda不服氣地辯駁:
「可是,我並沒有請假!這些都是該休的假,特休7天加連假3天,再加1個星期日,正好是11天。」
Brenda一一數來,總經理煩了,不禁脫口而出以下這一番屬於組織上層的心裡話:「特休假?它只是擺著好看的,沒有人在把它當真,你真是職場新人!」
這個費盡口舌爭取休假的過程,讓當時28歲的Brenda抱怨:「是公司欠我特休假,怎麼弄得好像我欠公司似的?」可是10年過後,Brenda升遷到中階主管,她發現自己的心態也跟著變了,愈來愈不敢休長假,於是得到一個心得—
「台灣人有休假恐懼症,愈高階愈嚴重,害怕被老闆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重要,休假一回來,位子不見了。」
除了擔心老闆不開心外,中高階主管憂慮的還有被取代的危機,這種焦慮在演藝圈更是常見。
有一次,我與一位電視主持人同台演講,她說,出道16年,未曾請過1天假,即使病倒也是掛著點滴工作;就算前一天錄影到凌晨四點,只睡2小時,仍然清晨六點準時出現在通告現場。
原本我以為她是意志驚人,後來看到新聞,主持人六月請完產假之後,要回來主持時,製作單位卻通知她「繼續休息下去」,才恍然大悟,年近40歲的她背後應該還有一層深深的隱憂,擔心:
「女主角換別人做、麥克風換別人拿。」
面對這個台灣普遍的職場風氣,我個人是期期以為不可,但是我不會不假思索地鼓勵上班族:「有假就請,這是你的權益!」更不會搧風點火說:「公司不准,你就去檢舉!」因為有份好工作不容易,不要為了請假,飯碗隨便砸了。另外最主要的原因是,面對「企業文化」,不要當烈士,因為對抗的不僅僅是公司與制度,還有主管與同事,一個不小心,就會成為「全民公敵」,不會有一天好日子過。
不過,還是有人請長假出國旅行,回來照樣安坐如泰山,因為他們做到以下三點:
1. 平常努力工作,拿出績效,沒什麼好讓人挑剔與非議。
2. 平常同事請假,熱心幫忙分攤工作,在人情帳戶上有足夠存款。
3. 請假之前,先把大部分的事做了;請假在外時,保持手機通訊無誤。
即使如此,我仍建議請假不宜超過10天或兩星期,這是一般企業接受的極限。
*** ***
詢問我的斜槓或寫作課程,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 ***
洪雪珍最新力作<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
在各大書店與網站都可以購買:
-博客來:https://goo.gl/zqRv5c
-金石堂:https://goo.gl/uzEGpG
-誠品:https://goo.gl/DhCcHe
-電子書獨家>樂天KOBO:https://goo.gl/GLKKXs
圖取材自/網站
離職前特休勞基法 在 柯建銘 Facebook 八卦
民進黨團版特休方案出爐
工作半年3天特休 前5年優於公務員
延宕多時的《勞基法》修法,藍綠今天將在立法院院會對決!民進黨團鐵了心,今天將在院會增列議案,有意強渡關山,以表決方式通過「一例一休」,國民黨團亦不敢輕敵,同樣祭出甲級動員因應,藍綠備戰,氣氛山雨欲來。
《勞基法》本周歷經兩度協商,朝野無法在核心條文獲致共識,民進黨團始終堅持「一例一休」、配套刪除7天國假,立場不變;至於昨日拋出的特休假版本,也未能有明確結論,均待表決處理。
朝野協商昨天再度破裂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指出,修法須考慮經濟因素與資本市場,台灣不僅面臨景氣寒冬,還要面對來自大陸紅色供應鏈的嚴峻考驗,中小企業頻頻喊苦,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必須端出一套考慮勞資雙方、動態平衡的勞基法,以利國家經濟往前發展。
老柯:該是決定的時刻
柯建銘說,民進黨已盡力考量勞工立場,有心完備法律,既然朝野無法說服彼此,就依照程序來。如果像時代力量所主張,勞工特休比照公務員,沒有一家企業做得到;他強調,修法不是搞運動,不光是喊口號砍7天假,卻無視配套,必須務實解決問題。
談及是否表決處理,柯建銘話未說死,僅表示《勞基法》紛擾4個多月,勞資雙方不耐,加上年度即將結束,企業須安排明年度休假,「也該到一個決定的時刻。」但他說,今天院會能否處理,仍待他向黨團說明協商過程後,再行決定。
柯建銘強調,針對《勞基法》重審、再審,或稱續審之協商結論,各黨同意此案不受1個月協商冷凍期限制、不以霸占主席台方式杯葛法案審查。由此可見,表決勢在必行。
不過,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王育敏表示,民進黨在「一例一休」修法爭議上,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個字都不讓,特休也僅是提早放,7天國假還是沒了,選民應該認清民進黨是「完全執政、完全霸道」。
藍備戰文攻武嚇都可能
至於過去朝野協商曾有結論「不得占領主席台杯葛議事」,王育敏則說,那僅限於委員會不杯葛,今天院會國民黨一定會做意見的表達,至於會採取文攻還是武嚇?「任何方式都是選項」,今天上午的黨團大會會做出決議。
時代力量總召徐永明則說,即使民進黨拿出特休方案,強調照顧年輕人,但對於「看得到、吃得到」保障機制的文字,朝野仍無共識,不希望協商只是「過水」,亦不樂見今天就急著表決,盼持續協商。
親民黨團幹事長陳怡潔表示,朝野黨團對於砍7天國假缺乏共識後,才開始討論特休假,但都看不到民進黨的誠意,在野黨提出很多版本,民進黨都不願討論,勞動部也沒有拿出相關配套,民進黨只是想把程序走完,應付勞工和在野黨,真的非常失望。
民進黨團版勞工特休假方案昨天出爐!為照顧初入職場之年輕人,工作年滿6個月的勞工,即可獲得3天特休假;且勞工在任職前5年的特休假,將較公務員多出7天。
林全便當會 拍板定案
行政院長林全昨天與民進黨團舉行便當會,拍板特休假方案。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會後表示,政府希望年輕勞工特休都能「看得到、吃得到」,目前730多萬勞工投保資料統計,年資5年以下的資淺勞工約391萬人,占整體勞工的44%。資淺勞工特休假前5年都優於公務員,過程有優有劣,但整體比公務員好些。
依照現行規定,勞工年資滿1年有7天特休,滿3年增為10天,滿5年增為14天,滿10年增為15天,之後逐年增加1天,直到滿25年為30天。
另在公務員部分,則是滿1年有7天特休,滿3年、未滿5年有14天,滿6年、未滿8年則有21天,滿9年、未滿13年則有28天,14年以上特休30日。
綠營提出的特休版本,6個月以上1年未滿者,有3天;1年以上2年未滿者,7天;2年以上3年未滿者,10天,比現行多3天;3年以上5年未滿者,每年14天,比現行多4天;5年以上10年未滿者,每年15天,比現行多1天;10年以上每一年加給1天,上限加至30天為止。
柯建銘:照顧年輕人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民進黨版的特休假,最大的原則就是要照顧年輕人、職場新鮮人,徹底要看得到吃得到,工作滿半年就有3天特休,滿6年以前都優於公務員。
柯建銘說,民進黨希望給勞工更多薪水及休息,但執政黨還要考慮勞資平衡及國家競爭力,民進黨嘗試走出這一步,整個《勞基法》修正,包括一例一休、加班費,都跟過去不一樣,特休假也有所調整,實施後有任何問題,立院隨時可修正。
特休未休完 應給工資
為確保特休假「看得到、吃得到」,草案也規定,特休假由勞工排定,但雇主基於經營的急迫需求或勞工的個人因素,得協商調整;且每年度或離職前未休完的特休假,雇主應發給工資。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1202000400-260114
離職前特休勞基法 在 柯志恩 Facebook 八卦
今天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邀請教育部長潘文忠針對教官退出校園議題進行報告,而鏡頭移到另一個會議室,許多家長也出席了一場記者會,表達對此一政策的憂心與不滿。
教官退出校園議題分成兩部分,一在大學,另一在高中職。前者依大學自主精神,我認為應尊重各校之決定。然而15~18歲的高中職學生,應有特殊的考量。
根據今日的報告,教育部想以「學務創新人力」取代教官,說的好聽又容易,但實際上卻漏洞百出,我以擔任學務長多年的經驗,向教育部長提出幾大質疑:
一、目前已有大專校院聘請校安人員作為教官的輔助人力,但是這些校安人員多由教官退休、離職後轉任。以台大為例,目前6位校安人員中,有4位是教官退休;清大7位校安人員、5位是教官退休、1人是軍人退伍。這說明教育部只要教官的DNA、教官脫下軍服就好。穿上軍服的教官在校園就說他們有思想上的遺毒,但脫下軍服轉任校安人力,就說他們很OK,邏輯何在?
二、未來高中職退一名教官、教育部要補助75萬,但總經費預估拿不出來,怎讓社會信服?校安人員適用勞基法,若以每天三班制規劃,每人每月平均2.5萬的薪資,試問可以請到什麼樣的人力,可以維持何種服務品質?
三、以大學的經驗來看,「學務創新人力」都是約聘僱、一年一聘,流動率非常高,人力品質非常不穩定,施行至今從未檢討成效,將來高中職的「學務創新人力」如何有效取代教官的功能?
四、教育部認為可以增加輔導人力來補充教官的空缺,然而輔導、諮商都是進行事件中後端的處理,如遇到解離型個案、凌晨鬧自殺等狀況,教官退出校園後,誰來處理第一線的問題?
五、教育部說要確保教官工作權益,認為可依個人意願「轉任校安人員」、「調行政單位(校外會)服務」、「回任國軍單位服務」,並鼓勵其參加「退前職訓」、「全民國防教育科教師培訓」、「轉考公職」、「轉任退輔會」。然而國防部、退輔會早已表示沒有機制讓退出校園後的軍官回任;教育部舉例的校外會曾被監察院糾正疑似為黑機關;誰能保證這些教官一定可以考上公職?
當社會對高中職教官應否退出校園仍存有極大疑慮時,教育部實應傾聽更多校長、師生和家長的意見,以免在政策不成熟與欠缺配套下貿然強推,又讓學生安全變成教育的實驗品。如果沒有周延的配套措施,高中職教官退出校園的結果,很可能是爸媽擔心、幫派開心、毒販歡心!
🔸相關新聞:
校安換教官遭打臉 立委柯志恩狠批多數校安都是退休教官
http://news.cts.com.tw/nownews/life/201610/201610271813692.html#.WBGnXGf_qUk
教官退出校園藍委:幫派會非常開心
http://www.cna.com.tw/news/aipl/201610270216-1.aspx
校安換教官遭打臉立委柯志恩狠批多數校安都是退休教官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61027/19151310.html
教官工作34項立委質疑校安人員可替代?
http://udn.com/news/story/1/2050471
校安人員七成是退休教官藍委質疑:脫下制服就可以?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61027/800429.htm
教官退出校園配套教部:今年底起培訓高中職校安人員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ife/20161027/976376/%E6%95%99%E5%AE%98%E9%80%80%E5%87%BA%E6%A0%A1%E5%9C%92%E9%85%8D%E5%A5%97%E3%80%80%E6%95%99%E9%83%A8%EF%BC%9A%E4%BB%8A%E5%B9%B4%E5%BA%95%E8%B5%B7%E5%9F%B9%E8%A8%93%E9%AB%98%E4%B8%AD%E8%81%B7%E6%A0%A1%E5%AE%89%E4%BA%BA%E5%93%A1
打臉誰? 吳志揚:教官退出校園像九二共識
http://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868378
政治-校安換教官-立委打臉-70-校安人員都是退休教官
https://tw.stock.yahoo.com/news_content/url/d/a/20161027/
教官退出校園 教長:每年培訓千名校安人員
http://news.rti.org.tw/news/detail/?recordId=304450
教官退出校園改聘校安人員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205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