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中的戴奧辛最可能源於飼料
在2005年,台灣發生戴奧辛鴨蛋事件,我被邀請參與汙染源的調查工作,最後政府的調查報告則根據我評估結果撰寫。整合當時的所有數據,進行戴奧辛汙染源估算,結果顯示飼料應該是戴奧辛鴨蛋的重要因素,反而環境因素如水、空氣、或土壤汙染的因素影響有限。與鴨場做比較,蛋雞都是關在籠子中飼養,每天最重要的食物就是飼料。因此如果雞蛋受戴奧辛的汙染,最可能的汙染源一定是飼料,環境污染因素更是不重要。雖然農委會官員均稱蛋雞的飼料合乎標準,但卻忽略了戴奧辛會在雞體中累積而導致雞蛋戴奧辛殘留量超標。
#即使飼料合於戴奧辛標準雞蛋仍可能超標
在1999年,荷蘭人曾作雞蛋戴奧辛累積實驗,發現每天餵雞吃含有0.4 TEQ pg/g戴奧辛(符合國際衛生組織0.75 TEQ pg/g的標準)的飼料,56天後雞生下的蛋所含戴奧辛就會超過3 TEQ pg/g殘留標準。依此數據推估,如果雞吃到含0.2 TEQ pg/g戴奧辛的飼料,約四個月後可能雞蛋的戴奧辛會超過國際標準。根據這樣的觀察結果顯示既使飼料都符合0.75 TEQ pg/g戴奧辛標準,但是雞蛋戴奧辛濃度已能超過3.0 TEQ pg/g含量。
這也解釋了農委會根據飼料戴奧辛含量超過0.75 TEQ pg/g的國際標準才算飼料受到汙染的前提下,問題是飼料戴奧辛含量在遠低於這個標準下雞蛋就會超標,這難怪農委會找不到戴奧辛汙染源。
#戴奧辛是否對人體產生危害應看TDI (每人每日攝取量)
戴奧辛確實是所有已知化學品中最毒的化學物質,所以被稱世紀之毒。但依其化學物質本身的毒性,確實其具有安全劑量; TDI為1-4 TEQ pg/g。這代表著並無法根據雞蛋的戴奧辛含量看出吃雞蛋是否會對健康造成危害?而是要估算一個人每天從飲食中攝取的戴奧辛總量是否超過其TDI?才能判斷是否對健康有危害。
#確保民眾每天接觸的量在安全值內
#食藥署應重新檢討各個食品的戴奧辛管制標準
#才是食安政策的首要目標
建議食藥署要系統性的調查國人每天所吃的各種食物或食品中所含的戴奧辛含量,才能估算國人每天攝取戴奧辛的總量,以評估日常生活中戴奧辛是否對國人健康有影響?根據這些資料才能了解那些食品或食物的戴奧辛含量要加強管理,追溯戴奧辛的來源,做好源頭戴奧辛的管理,以維護國人安全。目前食藥署的作法,對食品安全的管理並無幫助。
從此也知,我們在戴奧辛的管制上,有根本性的制度問題。從另外一個層面來看,也因為食藥署與農委會沒有就戴奧辛管制為整體考量,以致「民眾恐慌、蛋農受害」的效應在台灣各個角落散布。
我在這裡誠心建議,雖然戴奧辛無所不在,我們不可能不接觸戴奧辛,但是如何確保民眾每天接觸的「量」在安全值之內,才是食安政策的首要目標。我們應參考國民飲食習慣,重新檢討各個食品的戴奧辛管制標準,並就風險性高的類品優先管制(依照美國的研究報告,肉類水產的戴奧辛含量明顯較高),才能真正確保世紀之毒戴奧辛的威脅,遠離台灣這片土地。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