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今晚給大家講一講儒家思想。孔子曰:「鄉愿,德之賊也!」
你明白什麼意思嗎?你是鄉愿嗎?
以下是我從網上摘錄的:
【原文】
子曰:「鄉願(1),德之賊(2)也。」(《論語·陽貨第十七》)
【註釋】
(1)鄉願:願,忠厚、謹慎。外貌忠厚老實,討人喜歡,實際上卻不能區分善惡、好壞、是非的人。也就是鄉人鄙俗中,同流合污以媚於世,而被認為忠厚的老好人。孔子認為鄉願似德非德,而又容易亂德,所以深惡痛絕。
(2)賊:敗壞。
【語譯】
孔子說:「同流合污以媚於世,而被鄉人認為忠厚,實際上卻不能區分善惡、好壞、是非的老好人,就是敗壞道德的人。」
【研析】
一味地迎合世俗人的道德水準、人情的願望,成為眾望所歸的好人或模範,這樣獲取名利情的滿足而沒有什麼真正道德修養的人,最是能惑亂有心修養心性者的心志,尤其在道德敗壞的時代,這種所謂的好人、模範,更是十足的鄉願。因為他們自以為是善的、好的、對的,其實和真正的善的、好的、對的相去甚遠。從道德修養的角度來看,他們渾然不懂道德廉恥、沒有自知之明,會把人領向何處?真是誤了好多人,使許多人偏離他們人生真正的目的,確切地講,他們是在敗壞道德。
真正有修養的人,是以更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所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不和世俗同流合污,而又能真正善待世人,這才是名符其實的修養心性;而鄉願卻是欺世盜名、似是而非、表裏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起到的是「以假亂真」、「 魚目混珠」的作用。會不會跟著鄉願隨波逐流,就像在淘金,不是金子,是沙就會被沖走,在修養心性的路上,對正道不夠堅定、對修心不夠精進,那就容易被迷惑,不辨真偽而誤入歧途。
孔子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論語·陽貨》)。意思是說:厭惡以紫色取代紅色,厭惡以淫蕩的樂曲擾亂雅正的音樂,厭惡以能言善辯顛覆國家。可想而知:孔子也厭惡鄉願這樣的偽君子,君子要完善品德修養,而鄉願卻在敗壞道德,他們不像壞人那麼明顯易辨,但起到的破壞作用是更巨大的。「非之無舉也,刺之無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眾皆悅之,自以為是,而不可與入堯舜之道,故曰德之賊也」(《孟子·盡心下》)。大意是:鄉願太尖、滑、賊、溜,我們不容易確切指出他們的弊病要害,所以他們滿身汙濁還能堂而皇之,受眾人稱讚為忠信廉潔,渾然不覺自身的問題,自以為是,實質上是背道而行,他們這樣做其實是在賊害道德。
【延伸思考】
1、一些低賤、下流、見不得人的事,在世上發生著,有些人就是能人前一個樣,人後另一個樣,表面是正人君子,背地裏在秘密進行著不可告人的陰謀。鄉願、偽善者就像是這種類似「雙重人格」的特徵,好比一會兒做著好事,一會兒卻在做著更大的壞事,這麼極端、失控、變異、無法統一自主的精神意識,就算哪方面心性修養再好,恐怕也很難找到真正的自己,因為意識中有個巨賊。
想想看:如果人都有善良本性的一面和在人世間受到污染的一面,人是不是也可能一會兒表現善,一會兒表現惡呢?如果被污染的一面太強大,是不是容易成為鄉願或壞人呢?修養心性是不是要去除污染的一面,主宰自己,返本歸真呢?
2、逃避問題、掩蓋執著、顧慮面子等,是常見的心性問題,養成習慣,久而久之容易變成粉飾、妥協、自我感覺良好,最後發展成八面玲瓏、人人好。
想想看:所謂的逃避、掩蓋、顧慮、粉飾、妥協、人人好等,對於返本歸真、心性修養有利還是不利?如果不利,那這些想法是不是變異的?是不是執著心、邪惡、變異生命等發出的偽善、似是而非的訊息?它們幹擾我們大腦的目的是不是就是為了不被清除掉?世上偽善、鄉願是不是也像這樣頑強而又很迷惑人呢?
【閱讀資料】
偽善—裝扮成善良的邪惡
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善,一種是真善,一種是偽善。
從表面上人們很難看出這兩者有什麼不同,有時候,偽善甚至比真善顯得更善,更能打動人。兩者的根本區別在於:真善不含功利目的,不是施善者達到目的的手段,他發自於善良的本性,是在設身處地地為對方著想,而且以尊重對方的意願為前提,因此就算不被對方理解和接受也不會有所改變。
偽善則不然,他不是發自於人善良的本性,是有意裝給人看的,不是真的為別人好,而是試圖以善意善行來迷惑和矇騙人,讓人上當,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說穿了,偽善者把善意的表現當成達到目的的一種手段工具,一種表演,是典型的笑裏藏刀。因此,一旦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偽善者的善意就會蕩然無存,煙消雲散,變換成另一副嘴臉,不但善意全無,甚至充滿殺氣,其實這才是偽善者的真實面目,先前的善只不過是在展現其偽裝技術。人們所說的「披著羊皮的狼」,指的就是這種人。
說穿了,偽善者就是裝扮成善良的邪惡,具有顯而易見的邪惡所沒有的欺騙性,所以偽善者對人類的危害往往比顯而易見的邪惡更大。
縱觀古今中外的歷史,人類在偏離正道的邪狂路上,也積累了不少的黑暗和窮凶極惡的經驗伎倆,歷史上種種邪惡勢力往往有兩副截然不同的嘴臉,一副是赤裸裸暴虐的邪惡,一副則是充滿虛假溫情的偽善。他們用盡一切奸險狡詐的邪勁邪招,目的都是為了殘害忠良,剷除異己,因為自古以來,邪不勝正,邪惡最怕正的一切,因此,只要邪惡不消失,邪惡就是要變換著嘴臉,像小丑一般,迫害著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們為何要放任邪惡在那裏張狂呢?善良的人們為何要被他們的偽善所迷惑呢?善良的人們為何要將邪惡小丑們的表演當真呢?善良的人們為何沒有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呢?善良的人們有心向善的話,是不是要清醒地護守著善良的本性呢?那麼從方方面面,感官、訊息、言行和思想念頭,是不是都應該不再認同邪惡和偽善呢?是不是應該否定和斷絕他們的一切邪惡呢?那麼那些不好的一切,就是我們以前曾經受騙於他們的一切,就當作是執著捨去、了斷了吧!
雙重人格特徵 在 Snow Suen 孫慧雪 Facebook 八卦
夢想這東西,像戀愛, “有又煩,無又煩!”
你經常會聽到別人說: “只要有夢想,凡事可成真”,
又有多少人真會夢想成真,
但沒有夢想的人更糟,
連去想的權利也把它浪費掉,
連去想這不費半點力氣的事也不去做,
連去想的勇氣也沒有,
那告訴我這些人的人生還有什麼?
難怪也有人常說: “沒有夢想的人,人生像空殼!”
記自2005年5月6日零晨
這段文字,是兩年多前的我,
深宵中睡不著時寫的。
真真切切記錄了當時的我認為不可能的事。
當時我還未加入訓練班,
只是一名普普通通什麼都不懂的學生,
只知道想實現夢想,
努力做著要令自己無悔的事!
總想把一切經歷和大家分享,
將一些個人的奇趣想法和價值觀,
讓大家知道。
希望這些文字能帶給你一點什麼,
無論甜、苦也好。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不同故事,
感謝你願意前來分享我的故事!
我
先來個自我介紹吧!
大家對我的認識,
可能就只有 “阿飯”或 “千金小姐”的印象,
就再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概念了。
然而真實的我卻和電視上的我差之千里。
從外表看來,
大家總以為我是一個很女孩子的女孩子,
總給人溫室小姑娘的形象,
而事實卻不然!
我是一個內心不如外表的人,
你很難從一、兩次的見面中,
窺探出我的真實底蘊,
(其實是故作神秘再讓你來了解我而已!)
簡單來說,
我就是那種十分 “男仔頭”、 “大頭蝦”的人。
經常發呆、有點遲鈍是我的特徵,
不過,間中卻有精明的時候(雖然很例外)。
性格率直、樂觀,對有興趣的事情堅執,
其他事情則沒有所謂得嚇人。
愛幻想,相信童話,喜歡童話式人生!
日和夜會令我出現雙重人格,
晚上情緒來了,就會胡思亂想,
但一覺過後,所有不快都通通忘掉,
然後,繼續著我的快樂。
朋友說我太天真,太容易信任人,
對人毫無保留。
我也清楚明白這種性格,會使我容易受傷,
特別在我身處的這個行頭,
雖然也曾吃虧,但焉知非福,
正因如此,
我得到一班死黨朋友對我尤其著緊、
愛護有加,
對我自己來說,這樣做人,比虛假造作,更活得稱心滿意。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很幸福的人!
幸福是因為有你們!
P.S.以上全部文字是十年前寫的,但從未公開!
原本那年有書商找我出書,是相+日記自傳形式,後來寫到一半因為對自己沒有信心,怕沒有人會看,及覺得那時的自己寫得不夠好而放棄了!好傻呀!現在看回,都覺得十年前的自己好傻!雖然現在也是!
雙重人格特徵 在 音樂政治上班族 Facebook 八卦
認同問題!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事情。
「我是誰?」
姚元潮寫信給國際奧委會告發東京奧運會正名台灣的公投運動,引發台中亞青運動會的舉辦權被取消,以及德國國家足球代表隊土耳其裔的厄齊爾因為一張和獨裁者埃爾多安的合照,隱晦地支持土耳其的擴權公投和總統大選,影響德國境內一百多萬雙重國籍土耳其選票,造成所謂種族歧視的紛擾,因而退出德國國家代表隊的風波。這兩個事件都是因為認同產生了很大的問題。
認同最基本的是個人的認同,所謂的人格同一性,那個現在看起來禿頭、癡肥、懶惰的老頭,真的是我20幾歲認識的風趣、積極、帥氣的老公嗎?這兩個人如果同時出現在老婆面前,她一定不會認為他們有什麼任何共同的外表特徵,這兩個人到底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人?
「我是誰?」是普遍永恆的哲學問題之一,我的父母是土耳其人,從小告訴我不能忘本,根源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這是在厄齊爾的新聞裡面常常看到的一個德文字「Wurzel」,這個字就是「根源」的意思,厄齊爾的父母親常常告訴他,不能忘本,不能忘記自己是土耳其人,這是他的根源,所以他要尊敬土耳其的總統,不管總統是埃爾多安,還是一顆石頭,都要抱持崇敬根源神明的心情,這是一種認同。和他一樣背景的土耳其裔德國拳擊手亞力克雖然也飽受身為移民的困擾,但是他公開反對埃爾多安,雖然因此喪失了很多可以代言廣告土耳其相關產品的機會,但是依然勇敢的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姚元潮的例子相對於厄齊爾比較簡單,看起來他的認同應該沒有任何商業利益的虛情假意,他是真心的希望這塊土地能夠叫做中華民國(China),而不是台灣(Taiwan),這個88歲的老人,出生是中國人,成長受教育都是中國人,他的認同當然是中國人,所以做出這樣的事情,他一點也沒有覺得有什麼問題,這是一種對於自己認同,高尚愛國的行為,所以他會大聲公然宣揚,理直氣壯希望得到世界和國家社會的讚揚。
如果我的觀察沒有錯誤,台灣現在像姚元潮這樣的人比例不多,就是強烈認為「自己是中國人」的人,不管這個中國是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在比較多的人是認為「自己不是中國人」,尤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至於自己是什麼人,就非常的分岐和混亂,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人,然後中華民國等同台灣,有些人認為是自己是台灣人,然後台灣等同中華民國,有些人認為自己是台灣人,然後台灣不等同於中華民國,有些人認為自己是中華民國人,然後中華民國不等同台灣。無論如何,現在認同中華民國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應該是不多。
人格同一性的問題,時間上一直是同一個人的人格到底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困擾了非常多的哲學家,「特修斯之船」是最古老的例子,就是有一艘叫做特修斯的船,它從希臘出發,繞行地中海一圈,在途中遇到暴風雨,弄壞了船帆,於是船長把船帆給換掉,在途中遇到各式各樣的困難,於是這個零件也換那個零件也換,全部換光光,原來所有的零件材料全部通通都換掉,這艘船回到希臘以後,還是「特修斯」嗎?
亞里士多德認為要決定這艘船是不是還是原來的特修斯號,由四個條件來加以決定,這就是有名的「四因說」,材料、形式、動力和目的。他認為這艘船除了材料以外其他都還是一樣,所以還是「特休斯」。
推衍人格同一性到國家認同,血源就有點像材料或形式,這個認同非常簡單,而且普遍存在於自然界當中,貓不會認為自己是狗,豬不會認為自己是人。動力和目的的認同比較複雜,除了人以外的其他動物,很難有所謂動力或目的的認同,一個臉友曾經留言他的認同,就是自由、民主、人權這些普世的概念,這樣認同方式就比較偏所謂動力或是目的的認同。
不是每個人都是哲學家,但是每個人都要面對認同的問題,從人格同一性一直到國家認同,都沒有人可以幫你選擇或決定。我們當然也可以很簡單的像動物一樣,用血源來決定我們的認同,問題是認同之後就會產生美德和倫理選擇的決定,尼釆曾經講過一句名言:「有些人就像廉價的時鐘,他們滴答滴答,還想稱這個滴答是美德」。
人不是一般動物,因此認同也變得非常複雜!
雙重人格特徵 在 你了解多重人格障礙(DID)嗎? 症狀成因人格介紹 - 心情板 | Dcard 的八卦
多重人格障礙又稱為解離性身分疾患,臨床症狀是病患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格,且每一個人格幾乎都是有自己的意識、性別、 ... 成因特徵迷思影片分享.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