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人必因「信」得生?》
圖/文:蔡頌輝(AndrewChai)
「唯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出自哈巴谷書二章4節。不要被本文題目中的問號嚇到。筆者當然相信這句話是真理,但大部分人可能誤解了其中「信」的含義。
一般人直接把這話理解「信耶穌即得永生」,所以人得救不靠行為,只要真心相信、做決志禱告、受洗即可。你想,作為一個舊約時代的先知,有可能是這個意思嗎?
本句原文中的「信」在不同經文被譯為穩固(參出十七12)、誠實(參耶五1)、信實(參詩一一九75)、誠心(參代下三十一12)等等。哈巴谷書的內容主要預言神將興起迦勒底人(巴比倫)來懲罰猶大的罪惡,當先知對神用更邪惡的人來審判悖逆的百姓而感到困惑時,神在守望台上向他啟示了這一句話:「迦勒底人自高自大,心不正直;唯義人必因信得生」。
本處既與巴比倫擄掠猶大有關,我們最好還是從該段歷史去了解本句的真義。相較於其它階段的歷史,聖經對以色列人被擄期間的記載較少,不過也可以讓我們看見「得生」之「義人」的實例,並從他們身上去了解何謂使人「得生」並「被稱為義人」的信心。其中先知但以理和他的三個朋友的故事最為耀眼。
但以理於約雅敬王時期被擄,聖經形容他和他的三個朋友都屬於「沒有殘疾、相貌俊美、通達各樣學問、知識聰明具備、足能侍立在王宮裡的」,所以被選出來接受特別的待遇和迦勒底語言的訓練,好預備他們在巴比倫的王宮裡服侍。他們在異鄉多次面對信仰的危機和挑戰,卻表現出真「信心」來。
第一場挑戰,就是太監長被指派將王所用的佳餚美酒每日分給他們一份。這聽起來一點也不像什麼挑戰對不對?但他們卻定意不在飲食方面玷污自己。聖經沒有清楚說那些食物是被祭過偶像的(這是我們常聽見的解釋),如果真的祭過偶像,蔬菜應該也不可以吃。不食用王的佳餚美酒很可能只是但以理一幫人彼此之間、以及他們與神之間的約定,為了把自己從巴比倫人當中分別出來,尤其是在自己的同胞承受滅國的痛苦和羞辱的那段時期。因著他們的堅持,即便他們只是吃白水和素菜,卻長得比吃王膳的其他人更加俊美健壯。
更大的考驗是第二場。尼布甲尼撒王做了一個夢,卻決定不將夢說出來(但二5、8和合本譯為「忘了」,原意為「定旨」),而要考驗術士們真正的功力,要他們把他所做的夢連同講解一起說出來,卻沒有人做得到。但以理得知以後,要求他的同伴一起向神禱告,後來神就在夜間的異象中將夢和夢的講解向但以理顯明。但以理因此得著賞賜,被立為總長,管理巴比倫所有的哲士。
第三場危機是尼布甲尼撒王造了一座高大的金像,立在杜拉平原。在金像的節目典禮上,所有高官都被召集起來,並被要求俯伏敬拜金像,凡不敬拜的人都要被扔在烈火的窯中。在場的但以理三個朋友選擇不向金像下拜。當王責問他們的時候,他們的回答聽起來霸氣十足:「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筆者註:「就算神不救我!」),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但三16~18)
接下來又是一場解夢的挑戰,這一次巴比倫的術士即便聽了夢的內容,也無法給予適當的講解,唯獨但以理能做到。講解這夢的最大難處,乃是因為夢的內容是關乎尼布甲尼撒的落魄下場:他必被趕出離開世人,與野地的獸同居,吃草如牛,被天露滴濕,且要經過七期(但四25)。無論如何,但以理帶著驚恐向王一一說明、毫不迴避。過了一年,事情就完全應驗在尼布甲尼撒身上。
第五場危機發生在伯沙撒王的宴席上。有指頭忽然出現,在王宮宴席的牆上寫字。伯沙撒王趕緊呼叫術士前來,解讀牆上的字,卻沒有人能做到。這事讓太后想起了但以理。但以理召到王面前,王承諾要用紫袍、金鏈和高位賞賜他。但以理直言不要王的贈品,並當面指責王自高自傲、不敬拜真神,預言他的國將要分裂,歸給瑪代人和波斯人。結果當夜伯沙撒王就被殺了。
第六場危機是發生在波斯帝國大利烏王時期。那時,但以理已經年老,波斯國的長官妒嫉但以理,決定設計謀要害他。他們向王提議,要他立一條禁令,在三十天之內,不准在王以外向任何神或人祈求什麼,否則將被扔到獅子坑裡。大利烏王同意了,蓋上了玉璽。但以理這個禁令之後,仍像往常一樣,開著那面朝耶路撒冷的窗戶,一天三次,雙膝跪在神面前禱告。如果只是純粹為了禱告,但以理大可關起窗戶,或心中默禱,便不會被陷害。他顯然是故意這樣做,為了向那些密謀害他的人表示他不妥協、也不害怕!結果,他真的因此被扔進獅子坑裡,但神保守他沒有被傷害。
但以理的一生給「義人必因信得生」這句話做了極佳的詮釋。有信心的義人,是那些在信仰上對神忠誠到底的人。他們不被悖逆的洪流沖走,在重重的挑戰、迷惑和引誘中,堅守對獨一真神單純信仰的人。他們在世界中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把自己和世人分別出來;他們寧願犧牲生命,也不違背對獨一真神的忠誠;當他們領受神啟示的話語時,不論多大的挑戰,他們仍直言不諱;他們堅持做合乎真理的事,不管那些事是不是被世上的勢力所禁止;他們堅持不做違背真理的事,即便世上的實力強迫他們這麼做。因著他們的忠誠,他們一次又一次經歷神的作為在他們身上彰顯。
千萬不要以為對神忠心就不會遇到苦難,或者一定會經歷超然神蹟。聖經中許多忠心的僕人也經歷過莫名其妙的苦難,其中包括約瑟、犯罪前的大衛、眾先知,包括但以理,以及新約的使徒們。他們所經歷的痛苦並不小,時間也不短,我相信在受苦的過程中他們也有過困惑,甚至埋怨,但以後他們回頭看,卻從中發現神夠用的恩典,是他們的生命綻放出耀眼的光芒。
神所要的「信」,就是這樣。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耶路撒冷是位於以色列中部的都市,位於以色列和死海之間。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自從前10世紀,所羅門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蹟西牆,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八卦
宣教士談5G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0期(2019年11-12月)
會寫這個題目,是因為今年夏天受邀到一個教會差傳年會講道,該教會所定的主題就是《5G新時代的宣教策略》。坦白說,我自己不是資訊科技專家,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在想:「一個普通的教會,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5G?」我們大部分人就只是個網路用戶,資訊科技的進步對我們而言的實際意義就是更快速、更方便。既然大家都不是專家,這題目要怎樣講?
我回到被自己視為「人生使命」的經文去默想——歌羅西書一章25至29節,不久,宣教事業的5G漸漸浮現在腦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進步,這五個G才是宣教事業不可少的元素。該段經文寫道:「我照著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作了教會的僕役,要把 神的道,就是歷世歷代隱藏的奧祕,傳得完備。現在這奧祕已經向他的眾聖徒顯明了。神願意使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族人中有多麼榮耀的豐盛,這奧祕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我們傳揚他,是用各樣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我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新譯本)
(一)God:對一神的確信
在保羅短短的陳述中,「神」無處不在:神是選召並賜職分者(神所賜的職分),神是信息的來源(把神的道理傳得全備),神是選民的主(祂的聖徒……外邦人),神是成就永恆計劃的主宰(隱藏奧秘、顯明奧秘、立基督為聖徒的盼望),神(或基督)是被傳揚的內容(我們傳揚祂),神也是傳道者力量和動力的賜予者(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
在宣教的事業上,神子民切勿忘記神臨在每一個大大小小的領域中。我們所從事的,徹頭徹尾是一個神的工作。我是被神所召、領受所神賜的力量去按照神的旨意傳講神的奧秘,以致把人引導到神面前的人。因此,我們知道所做的事情是尊貴的、有永恆價值且又是保證一定會做成的。少了這信念,宣教便成了最吃力不討好又毫無意義的事業。
(二)Gospel:對福音的認識
保羅受託的使命是要「把神的道……傳得完備」,並指出這道所指的是「歷世歷代隱藏」而如今「向他的眾聖徒顯明」的奧秘。保羅曾說,他深知這奧秘(弗三4)。這個奧秘的中心是基督(西二2)。保羅要求歌羅西教會為他禱告,以致他能清楚地傳講這奧秘(四3)。
保羅是法利賽人,熟悉舊約聖經,且有熱心事奉他祖宗所敬拜的神,卻因不認識耶穌是彌賽亞,導致當神在新時代興起教會來完成使命的時候,保羅成了敵擋者。後來他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基督,那次的經歷對他而言是極大的衝擊(頓然發現自己正在逼迫自己一心想要事奉的神)。但自從真正認識和耶穌是他所等待的彌賽亞之後,他知道神的計劃遠遠大過他所想像的,並看見神的大能和智慧成就了比他和同胞更偉大的目標。這種新認知大大激動了保羅,直至為此大發熱心,並願意付上一切的代價去傳講這個驚世的奧秘。
宣教,就是在這神偉大的故事中扮演我們的角色。傳揚者若要對此信息有不滅的熱忱,除非自己常被這故事所觸動,方能永保新鮮。
(三)Grace:對恩典的經歷
基督信仰不是一套理論。神是真實的,祂今天仍然在積極地工作,每一個基督徒都曾經且應該常常經歷祂的恩典。保羅就很強調神與他個別的關係——「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背後是保羅深刻的屬靈經歷。他當時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主,並得到授職:「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6~18)那一次的經歷,給保羅的聖靈帶來一百八十度的翻轉。他後來寫道:「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稣裏有信心和愛心。基督耶稣降世,爲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3~16)
近幾年從台灣刮起、橫掃各地華人教會的「幸福小組」熱潮,以有效佈道著稱,其策略的口號之一就是傳福音「不是攻腦、而是攻心」。幸福小組雖然每次聚會都有福音的宣講,但信徒的見證也是不可少的環節。福音內容固然是不可少、不可變的基礎,但很少人會因為聽明白了一個道理而信主,真實的經歷能更易打動人。
(四)Gifts:對恩賜的發揮
一個徹頭徹尾出於神、關於全人類和宇宙、又大大改變保羅生命的福音要怎樣去傳?保羅說,是用「各樣的智慧」。保羅本身就是善用智慧傳福音極佳的例子。從路加的敘事中可以看出,當保羅面對不同的會眾群體時,他切入和闡述福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在彼西底安提阿的會堂中向著猶太人會眾講道(徒十三16~41),是從他們所熟悉的舊約聖經來講述耶穌是基督,在雅典向著外邦人講的時候(徒十七22~31),卻從他們所拜的神明著手,還引用他們所熟悉的詩詞來證明創造萬有的獨一真神,保羅甚至用他為自己申辯的機會來傳福音(徒二十六1~29)。
活在現今這個時代,能傳福音的方式就更多了,教會應當激勵弟兄姐妹起來為福音擺上,並且幫助他們善用恩賜來參與宣教使命,甚至提供他們可使用的平台去發揮出來。可惜的是,傳統教會有種常見的狹窄觀念,就是把「當傳道人」當作「全職事奉」的唯一出路。一但有信徒有全職事奉的感動,我們就推薦他去讀神學,然後出來牧會或宣教。神給每一個人不同的恩賜,也帶領他們有獨特的生命經歷,難道非得把他們硬推入傳統對牧師傳道的模板中不可嗎?為什麼教會不能提供更多元化、更有創意的出路呢?如果有弟兄姐妹有負擔做體驗教育、有些想做福音音樂、有些想用美術宣教、有些要作業書兒童工作、有些想創作小說、電影……教會為何不能出錢出力去支持他們,讓他們在所服事的領域也可以「全職」?如果投入這些服事的同工都必須自己另外謀生,然後另外抽時間從事這些服事,我們就不必期待基督教事工能帶給社會多大的影響。
金尼斯(Os Guinness)說得好:「神創造我們,並按自己的意思賦予我們特定的恩賜;而當我們最終找到這恩賜時,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沒錯,教會就是要幫助信徒做真正的自己,那個神所設計獨特的自己!
(五)Generosity:對需要的付出
我們相信獨一真神、我們有個永垂不朽的故事、我們經歷過莫大的恩典,又從神領受諸般的恩賜,那些元素如何能真正發揮宣教的功用呢?答案是「慷慨」!少了慷慨,一切免談。
慷慨,就是神愛子生命的特質。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使徒保羅也用其一生致力以此成為別人的榜樣。他在本段提到,他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他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西一29)。在米利都對以弗所長老的講話中,他問心無愧地說:「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 我這兩只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紀念主耶稣的話,說:『施比受更爲有福。』」(徒二十18~35)
我們從神白白承受了最好的東西,應當也願意盡一切努力、毫無條件地將它白白地分享出去。
在資訊科技的5G出現以前,基督徒早就5G了;將來世界的5G過去了,我們的5G還要持續到耶穌再來。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Andrew Chai Facebook 八卦
宣教士談5G
圖/文:蔡頌輝(Andrew Chai)
本文原載於《華傳》第60期(2019年11-12月)
會寫這個題目,是因為今年夏天受邀到一個教會差傳年會講道,該教會所定的主題就是《5G新時代的宣教策略》。坦白說,我自己不是資訊科技專家,在準備的過程中我在想:「一個普通的教會,當中又有多少人真正懂得5G?」我們大部分人就只是個網路用戶,資訊科技的進步對我們而言的實際意義就是更快速、更方便。既然大家都不是專家,這題目要怎樣講?
我回到被自己視為「人生使命」的經文去默想——歌羅西書一章25至29節,不久,宣教事業的5G漸漸浮現在腦海……。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科技如何進步,這五個G才是宣教事業不可少的元素。該段經文寫道:「我照著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作了教會的僕役,要把 神的道,就是歷世歷代隱藏的奧祕,傳得完備。現在這奧祕已經向他的眾聖徒顯明了。神願意使他們知道這奧祕在外族人中有多麼榮耀的豐盛,這奧祕就是基督在你們裡面成了榮耀的盼望。我們傳揚他,是用各樣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為了要使各人在基督裡得到完全。我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新譯本)
(一)God:對一神的確信
在保羅短短的陳述中,「神」無處不在:神是選召並賜職分者(神所賜的職分),神是信息的來源(把神的道理傳得全備),神是選民的主(祂的聖徒……外邦人),神是成就永恆計劃的主宰(隱藏奧秘、顯明奧秘、立基督為聖徒的盼望),神(或基督)是被傳揚的內容(我們傳揚祂),神也是傳道者力量和動力的賜予者(按著他用大能在我心中運行的動力)。
在宣教的事業上,神子民切勿忘記神臨在每一個大大小小的領域中。我們所從事的,徹頭徹尾是一個神的工作。我是被神所召、領受所神賜的力量去按照神的旨意傳講神的奧秘,以致把人引導到神面前的人。因此,我們知道所做的事情是尊貴的、有永恆價值且又是保證一定會做成的。少了這信念,宣教便成了最吃力不討好又毫無意義的事業。
(二)Gospel:對福音的認識
保羅受託的使命是要「把神的道……傳得完備」,並指出這道所指的是「歷世歷代隱藏」而如今「向他的眾聖徒顯明」的奧秘。保羅曾說,他深知這奧秘(弗三4)。這個奧秘的中心是基督(西二2)。保羅要求歌羅西教會為他禱告,以致他能清楚地傳講這奧秘(四3)。
保羅是法利賽人,熟悉舊約聖經,且有熱心事奉他祖宗所敬拜的神,卻因不認識耶穌是彌賽亞,導致當神在新時代興起教會來完成使命的時候,保羅成了敵擋者。後來他在大馬士革路上遇見基督,那次的經歷對他而言是極大的衝擊(頓然發現自己正在逼迫自己一心想要事奉的神)。但自從真正認識和耶穌是他所等待的彌賽亞之後,他知道神的計劃遠遠大過他所想像的,並看見神的大能和智慧成就了比他和同胞更偉大的目標。這種新認知大大激動了保羅,直至為此大發熱心,並願意付上一切的代價去傳講這個驚世的奧秘。
宣教,就是在這神偉大的故事中扮演我們的角色。傳揚者若要對此信息有不滅的熱忱,除非自己常被這故事所觸動,方能永保新鮮。
(三)Grace:對恩典的經歷
基督信仰不是一套理論。神是真實的,祂今天仍然在積極地工作,每一個基督徒都曾經且應該常常經歷祂的恩典。保羅就很強調神與他個別的關係——「神為你們而賜給我的管家職分」。這句看似簡單的話,背後是保羅深刻的屬靈經歷。他當時在往大馬士革的路上遇見主,並得到授職:「你起來站著,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二十六16~18)那一次的經歷,給保羅的聖靈帶來一百八十度的翻轉。他後來寫道:「我從前是褻瀆神的,逼迫人的,侮慢人的;然而我還蒙了憐憫,因我是不信不明白的時候而做的。並且我主的恩是格外豐盛,使我在基督耶稣裏有信心和愛心。基督耶稣降世,爲要拯救罪人。這話是可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然而,我蒙了憐憫,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祂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祂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一13~16)
近幾年從台灣刮起、橫掃各地華人教會的「幸福小組」熱潮,以有效佈道著稱,其策略的口號之一就是傳福音「不是攻腦、而是攻心」。幸福小組雖然每次聚會都有福音的宣講,但信徒的見證也是不可少的環節。福音內容固然是不可少、不可變的基礎,但很少人會因為聽明白了一個道理而信主,真實的經歷能更易打動人。
(四)Gifts:對恩賜的發揮
一個徹頭徹尾出於神、關於全人類和宇宙、又大大改變保羅生命的福音要怎樣去傳?保羅說,是用「各樣的智慧」。保羅本身就是善用智慧傳福音極佳的例子。從路加的敘事中可以看出,當保羅面對不同的會眾群體時,他切入和闡述福音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他在彼西底安提阿的會堂中向著猶太人會眾講道(徒十三16~41),是從他們所熟悉的舊約聖經來講述耶穌是基督,在雅典向著外邦人講的時候(徒十七22~31),卻從他們所拜的神明著手,還引用他們所熟悉的詩詞來證明創造萬有的獨一真神,保羅甚至用他為自己申辯的機會來傳福音(徒二十六1~29)。
活在現今這個時代,能傳福音的方式就更多了,教會應當激勵弟兄姐妹起來為福音擺上,並且幫助他們善用恩賜來參與宣教使命,甚至提供他們可使用的平台去發揮出來。可惜的是,傳統教會有種常見的狹窄觀念,就是把「當傳道人」當作「全職事奉」的唯一出路。一但有信徒有全職事奉的感動,我們就推薦他去讀神學,然後出來牧會或宣教。神給每一個人不同的恩賜,也帶領他們有獨特的生命經歷,難道非得把他們硬推入傳統對牧師傳道的模板中不可嗎?為什麼教會不能提供更多元化、更有創意的出路呢?如果有弟兄姐妹有負擔做體驗教育、有些想做福音音樂、有些想用美術宣教、有些要作業書兒童工作、有些想創作小說、電影……教會為何不能出錢出力去支持他們,讓他們在所服事的領域也可以「全職」?如果投入這些服事的同工都必須自己另外謀生,然後另外抽時間從事這些服事,我們就不必期待基督教事工能帶給社會多大的影響。
金尼斯(Os Guinness)說得好:「神創造我們,並按自己的意思賦予我們特定的恩賜;而當我們最終找到這恩賜時,才能做真正的自己。」沒錯,教會就是要幫助信徒做真正的自己,那個神所設計獨特的自己!
(五)Generosity:對需要的付出
我們相信獨一真神、我們有個永垂不朽的故事、我們經歷過莫大的恩典,又從神領受諸般的恩賜,那些元素如何能真正發揮宣教的功用呢?答案是「慷慨」!少了慷慨,一切免談。
慷慨,就是神愛子生命的特質。祂「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二6~8)使徒保羅也用其一生致力以此成為別人的榜樣。他在本段提到,他也為了這事勞苦,按著他用大能在他心中運行的動力,竭力奮鬥(西一29)。在米利都對以弗所長老的講話中,他問心無愧地說:「你們也知道,凡與你們有益的,我沒有一樣避諱不說的……我未曾貪圖一個人的金、銀、衣服。 我這兩只手常供給我和同人的需用,這是你們自己知道的。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紀念主耶稣的話,說:『施比受更爲有福。』」(徒二十18~35)
我們從神白白承受了最好的東西,應當也願意盡一切努力、毫無條件地將它白白地分享出去。
在資訊科技的5G出現以前,基督徒早就5G了;將來世界的5G過去了,我們的5G還要持續到耶穌再來。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Dd tai Youtube 的評價
耶路撒冷是位於以色列中部的都市,位於以色列和死海之間。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亞伯拉罕宗教(或稱「三大天啟宗教」)的聖地。自從前10世紀,所羅門聖殿在耶路撒冷建成,耶路撒冷一直是猶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聖的城市,昔日聖殿的遺蹟西牆,仍是猶太教最神聖的所在。基督徒也相當重視耶路撒冷,因為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在這裡受難、埋葬、復活、升天。伊斯蘭教亦將耶路撒冷列為麥加、麥地那之後的第三聖地,以紀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並在聖殿山上建造了兩座清真寺——阿克薩清真寺和圓頂清真寺來紀念這件事。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數國家不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認為該市的最終地位尚未確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談判決定。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將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以巴衝突的中心。以色列現行政區劃上設耶路撒冷區,面積652平方公里,只有一個分區,即耶路撒冷分區。2006年,耶路撒冷市區面積為126平方公里,人口約724,000人,這兩項指標均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各城市之首。今天的耶路撒冷,是一個對比強烈的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社會不同階層,同處一城;城市的東西兩部分截然不同,發展水平懸殊。老城雅法門以西的西耶路撒冷(1967年以前屬於以色列的市區)是現代以色列的核心地帶(如果再繼續向西數十公里,就是以特拉維夫為中心的「古什•但」區域),而老城及其東、北、南三面的東耶路撒冷(1967年後以色列占領的爭議區域)則以巴勒斯坦人為主。最特別的地方是面積只有1平方公里,被一圈城牆所圍繞的耶路撒冷老城,其中又分為4個宗教與種族聚居區:猶太區、基督徒區、亞美尼亞區和穆斯林區。耶路撒冷最重要的也引起重大爭議的宗教聖地,均位於此處:猶太教的西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
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是一個伊斯蘭教聖地,穆斯林稱為「al-Haram al-Qudsi al-Sharif」;它一直是耶路撒冷最著名標誌之一。688年到691年,由第9任哈里發阿卜杜勒-馬利克•本•馬爾萬•本•哈卡姆建造。數百年來,遊客稱之為「奧瑪清真寺」。670年,高盧主教Arculf訪問耶路撒冷,描述了Umar在征服耶路撒冷之後建造新的清真寺,是一個矩形的木建築,建造在廢墟上,有3000人參加禮拜。穆斯林相信圓頂清真寺中間的岩石就是穆罕默德夜行登霄,和天使加百列一起,到天堂見到真主的地方。哭牆又稱西牆,耶路撒冷猶太教聖跡哭牆又稱西牆,一遊“歎息之壁”之稱。西元初年,歐洲人認為耶路撒冷才是歐洲的盡頭,而這面牆則是歐亞分界線。哭牆是耶路撒冷舊城古代猶太國第二聖殿護牆的一段,也是第二聖殿護牆的僅存遺址,長約50米,高約18米,由大石塊築成,中間屏風相隔。猶太教把該牆看作是第一聖地,教徒至該牆例須哀哭,以表示對古神廟的哀悼並期待其恢復。祈禱時男女有別進入廣場牆前,男士必須戴上傳統帽子,如果沒有帽子,入口處亦備有紙帽供應。在女性區域,常見婦女涕泣交流地禱告。女性在哭牆不用蒙頭,但在禱告後,她們一步一步退出禱告區域,退出時仍面向哭牆,表示恭敬。
畢士大池可以說是嚴重病患者的一線希望,傳說這個池有神奇的治病功能,天使會隨時攪動池水,只要池水動的一瞬間最先下到水裡,任何奇難雜症都能給醫好,因此,這個池邊經常都圍著一群瞎眼、瘸腿等被視為無藥可救的人。其中一位病人已經患病三十八年,因為行動不便,只好躺在池邊,盼望池水動的時候,有人可以把他放到水裡。那天耶穌來到池邊,跟這位病人說了兩句,病人也坦白的說出了心中積壓多年的困苦。所有事情耶穌都知道,他問:「你要痊癒嗎?」是要重燃病人心中的希望,病人沒有即時回答:「我要!」, 耶穌只說了一句:「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S__GL3TDfA/hqdefault.jpg)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唐寧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評價
詞曲:唐寧
「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創世紀2:18
女子
有超過20位的女性成為榜樣被聖經這樣記載
從夏娃開始生命之初
承載美好的心意
還有美麗美麗的信心之母撒拉的故事 鼓勵著信心
勇敢的喇合
聰慧的雅億
底波拉靠神不斷得勝的女戰士
恩典的哈拿 不住的禱告
獻上撒母耳
成為母親的榜樣
亞比該敬虔潔身自愛
成為大衛之妻
以斯帖王后
敏銳的心 拯救波斯的危機
熱情的馬大
好善的多加
經歷神死而復活
歐洲第一位信主的呂底亞
敬拜禱告 成立腓立比教會
動人的友尼基
用神的話教導孩子
有美好的勝利
喜樂的拿俄米
感恩深愛媳婦路得
走過生命的甘與苦
蒙大恩的瑪麗亞
抹大拉的馬利亞
完成神的使命也見證了復活的大能
雅各約翰之母 撒羅米 順服服事 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首位傳講彌賽亞降臨的女先知 名字叫亞拿
馬大的妹妹是深愛耶穌的伯大尼瑪利亞
同心的百基拉 忠心的非比 傳承三代真理的grandma 羅以
溫柔 勇敢 美麗而細膩
我們不同 因為神創造不同
男女不同 只要常存信心 愛心 又聖潔自受
成為美好的幫助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sUHIhcefA/hqdefault.jpg)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你也曾以「雅比斯的禱告」祈求嗎? 聽聽上帝怎麼說 的相關結果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 <看更多>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雅比斯的禱告》The Prayer of Jabez 的相關結果
「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貣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 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擴張我的境界、常與我同在、保佑. ... <看更多>
雅比斯的禱告聖經 在 雅比斯的禱告是什麼? - Got Questions 的相關結果
雅比斯的禱告 是在歷史記錄的家譜中發現的:“雅比斯比他眾弟兄更尊貴,他母親給他起名叫雅比斯,意思說:我生他甚是痛苦。雅比斯求告以色列的神說:'甚願你賜福與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