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書】【好書分享:人際關係《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學會清理無效人際關係,才能獲得真正高效的人脈,提升社交品質。」
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經驗,面對FB和LINE上長長的朋友清單,早已不知誰是誰?手機電話簿裡有數百位聯絡人資訊,真正會來電的永遠只有那幾位。我們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頻繁地使用各種社群媒體,乍看之下好似友人成群,事實上當你需要幫助,夜深人靜孤單寂寞覺得冷時,能毫不猶豫聯繫的朋友有幾人?
本書《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討論之議題,即為面對繁雜且無用的社交圈,應如何進行人際關係斷捨離,提升高效社交品質,同時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讓加法(過度社交)成為加減平衡(有效社交)。
啊不過如果你是社會邊緣人,每天只能對牆壁說話,甚至培養出斬雞頭、燒黃紙的拜把交情,建議還是先從擴大社交圈開始,有時不妨對椅子說說話,來場多人運動之類的(不對吧!!!)。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分為八章、三大階段,以及33個減輕負擔的交友原則,身為資深公關專家的作者從「停止過度社交」說起,接著談「減輕社交負擔」,最後以「先提升能力,再打造人脈」總結。論述觀點精闢,條理明晰、層次井然,文字輕淺易懂,各個層面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解決了許多個人正在煩惱的人際問題。
例如我每天會收到少則數十封、多則近百則的LINE、Email、簡訊、電話、私訊、FB通知等,不停震動的手機幾乎快變成跳蚤了(是的,是跳「蚤」,請勿誤會),工作和思緒不時被打斷,好不容易匯集的靈感頓時煙消雲散。以往我大多用零碎時間回覆,雖說是零碎時間,在魚雁往返下,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呀(也太誇張)~
而作者建議在固定時間統一閱讀並回覆郵件訊息,不要整天開機,「有計畫的失聯」,主動創造獨處時光以減輕壓力,於是我就變成快樂的失蹤人口惹~不時被老闆抱怨「妳很難找」是本人最大榮幸顆顆顆。後來發現日本知名牛郎羅蘭大人也是這麼做,為了脫離被手機困住的人生,他從凌晨3點到下午3點期間完全不用手機,所以各位女士要預約時段開香檳王請切記羅蘭的營業時間謝謝~
在「減輕社交負擔」方面,書中提及「朋友在精不在多」,古人言三益友是友驊友達友邦人壽(胡說!!),作者則認為務必斷捨離只會傾倒負面情緒垃圾的朋友,交友重在「三不一有」:不嫉妒、不玩弄心機、不用掩飾自己、有善良的心,才能相互信任、尊重,讓彼此獲益,建立牢固關係。
像個人過去常被少數友人情緒勒索,一天來電數次,總在重蹈覆轍同樣事情,只想吐苦水,不接受建設性建議,更不願意積極處理難題。聽到厭煩,我會輕輕放下手機做自己的事,過5~10分鐘重新拿起,對方竟然沒發現我離開過!?狠下心斷捨離朋友圈後,深切感到無事一身輕,生活好自在~
「打造人脈」是很多有野心有抱負的人想做的事,懷抱野心並非壞事,然而你的能力要能匹配你的野心。平時看到不少人拼命遞名片或加有權有勢的人為好友,卻未曾思考過自身對對方有何價值?在資源不平等的情況下,功利導向之不對等「發展定位社交」,或許一輩子都用不到,無法在關鍵時刻起作用的人脈等於零。
故作者教導讀者如何建立良好社交印象、訓練優秀表達能力,以及敏銳把握對方需求,高效展示自己,讓重要人士對你產生興趣,將「零」化為無限可能。講句老實話,個人偏好剛毅木訥之人,然現今社會巧言令色當道,換言之,假如你不懂如何展現長處,就算擁有再多才華,只怕難遇伯樂。
總言之,《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是本非常「實際」的工具書,兼顧了人類的情感需求和發展需求,針對最麻煩的人際問題,提供有效策略,打造優質社交圈。我們一生除了睡眠外,其他時間都得與人相處,人際斷捨離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邊緣人除外啦~記得和椅子當好朋友喔~
【抽獎辦法】如下:
1、這裡有『三本』《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要送給網友,有興趣的朋友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現在最苦惱的人際問題,例如: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想封鎖刪除老闆的LINE!!」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6/10(三)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名單。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6/11(四)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學會斷捨離 #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 #李維文 #幸福文化 #暢銷作家 #資深公關培訓專家 #人際關係斷捨離 #停止過度社交 #33個減輕負擔的交友原則 #淨化朋友圈
👋博客來:https://bit.ly/30ewgGs
👋誠品:https://bit.ly/2AcLiSl
👋金石堂:https://bit.ly/30g2scs
👋讀冊:https://bit.ly/3h3Wv8A
👋讀書共和國:https://bit.ly/37aCfN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NeKo嗚喵,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能力如果是1,人際關係就是後頭跟著的0...假這沒有能力只有人脈,終究只是泡影,那何不把時間都留給自己呢?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email protected] #社群 ...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螺螄拜恩的實話實說 Facebook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Facebook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NeKo嗚喵 Youtube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心得][抽書]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人際關係-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朋友斷捨離Dcard. 開工戒斷有毒關係!心理師教你「人際斷捨 ... 的評價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Pin on 輕寫真 - Pinterest 的評價
- 關於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朋友斷捨離Dcard. 人際關係也該斷捨離別把力氣浪費在攀比中 的評價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心理師想跟你說 Facebook 八卦
#朋友很多,#但仍然孤獨
#人際關係的質與量
有個從事銷售工作的好友,在朋友圈裡發過一句話:「我發現我的朋友特別多,可是我一點兒也不快樂,每到夜晚就很孤獨。」優秀的銷售人員從來不缺朋友,他們交際廣泛,人緣極好,應酬也多,但這些朋友對他們的幫助,只限於工作方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我們日復一日地建設社交圈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你用來交際的時間裡,被塞進太多的「垃圾」,如缺乏深度交流的客戶、僅在吃喝時能見到的酒肉朋友等,這類低效的社交圈就像大都市的交通,壅塞不堪,勞心勞力,又沒有效率。任何一個正常的人,都不樂見這樣的情形發生。
#天天和朋友聯繫
#為何仍孤單寂寞
哈佛大學有過一堂特別的公開課:我們和朋友保持著密切聯繫,但為什麼仍感覺孤單寂寞呢?課程的主講人說:「你有數百名聯絡人,他們頻繁地與你聯繫、聊天、吃飯,可是你的孤獨感依舊揮之不去,這是因為你從未學會面對孤獨。為了安慰自己,只能透過社交軟體尋求別人的關注。這種交流讓人產生一種錯覺,覺得自己與他人建立連結,因此並不孤獨。但在這種無意義的行為過後,內心產生的空虛感反而更強烈了。」
近十年來,社交工具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使得我們能透過網路,與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取得聯繫。今天的社交,呈現出流水線般的運作模式,大家不是在結交朋友,而是在大量地「製造」朋友。可以說,交友的成本比以前大幅降低。
打個比方,作為微信的新用戶,也許你註冊的第一天,只有三個聯絡人,分別是你的伴侶、死黨和同事,但第二天、第三天,這個數字就可能變成三十,到第十天,或許會成為三百。到最後,你會發現通訊錄像一個自動增生的怪物,為你添加許許多多的聯絡人,但他們大部分都很沉默。即使偶爾聊聊天,也都是說些可有可無的話,只能達到打發時間的作用。
透過網路,我們的朋友越來越多,友情的味道卻越來越淡。頻繁的聯絡不但沒有增加滿足感和安全感,反而讓「朋友」二字的重量越來越輕了。
#所有不能深度溝通的社交都是無效的
在上海一家科技公司工作四年之久的于先生,也對自己的社交狀況感到很苦惱:「誰才是真正的朋友呢?」他覺得自己的朋友很多,卻沒有一個人能消除他孤獨的情緒,他也沒有找到知己的感覺。例如,當情緒低落時,找不到能打電話談心的人;遇到困難時打開通訊錄,卻沒有人是他可以毫不猶豫求助的對象。他的通訊錄裡有八百多人,除了父母,就連偶爾能和他交心的人都找不出一個。
二○一四年,我們的研究小組花費三年的時間,進行了一場名為「社交溝通指數」的調查。為了保證資料的真實性,我們選擇向每一名受訪者,在不同的時間內發送三次相同的問卷。
問卷中共有四個問題:
1⃣️你有多少個每個月至少聯絡一次的朋友?
2⃣️你有多少聯絡人在通訊錄中長期閒置?
這些人占了多大的比例?(超過三個月未聯絡)
3⃣️你隔多長時間參加一次社交聚會?
(不包括親人的聚會)
4⃣️你經常有孤獨或無人理解的感覺嗎?
(在朋友很多的情況下)
這份問卷發向世界各地的大學、企業、行政單位的郵箱中,透過回覆進行分析之後,我們又根據其他調查(年輕人社交頻率、人均朋友數),綜合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朋友的數量與幸福感的關係並不成正比,而是成反比。朋友越多,幸福感反而越低。
這很清楚表明,即便你有很多朋友,也並不代表你一定就是幸福的。因為隨著朋友數量的增多,社交活動必然日益頻繁,這時應酬(與朋友聯絡)便會占用你大量的時間。你在眾多朋友間平均分配精力,和每一個個體的交流時間自然就減少了。你很難和少數、優秀的朋友產生深度互動,彼此也不容易建立信任關係,於是孤獨感油然而生。
研究顯示,我們和朋友的關係,隨著時間的延長總是呈現出這種趨勢─交流越來越少,逐漸變得因「不能互相理解」而產生分歧。
#化解孤獨感,
#需要的是深度溝通
人們都希望擁有優質社交,但優質社交最大的特點是什麼?不是聯絡多麼頻繁,也非相處時多麼自然,而是溝通足夠深入。沒有深度的溝通,我們和朋友就缺乏彼此的理解;沒有充分的理解,朋友之間就缺少堅韌的紐帶。每當夜晚來臨時,那種深入骨髓的孤獨感也會由此而來。
華爾街有位著名的投資人說:「我的生活是豐富的,四處參加座談、聚會,一天見上百人,推杯換盞,暢談生意,這些讓我有一種贏得世界的勝利感。但凌晨回到家中,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這時的我獨處一室,孑然一身,陪伴自己的只有一杯酒、一支菸,那種強烈的空虛感是無法迴避的。」
想要在社交中化解孤獨感,我們就要注重溝通深度,避免掉入「只社交不溝通」的狀態。透過有目的、有實效的溝通,不僅能交到更好的朋友,還能將這些朋友變為堅不可摧的後盾。與過去理論不同的是,現在我們主張以效能為原則,而不是以人數為目標。當你開始重視社交效能時,必然會將溝通的品質放到重要的位置上。
#認清朋友的本質,
#放棄數量戰略
「數量戰略」是錯誤的,結識的朋友越多,內心的壓抑感和孤獨感就越強烈。當你背負沉重的生存壓力,內心累積許多負面情緒時,想找個人傾訴,卻發現通訊錄中竟沒有合適的人。那麼多名字排列在眼前,此時反倒是一無是處。你嘆口氣,放下手中的電話,但你看到問題的本質嗎?還會盲目地社交嗎?一個能在關鍵時刻起作用的朋友,遠比一百個「按讚之交」更為重要。前者為我們提供寶貴的人生正能量,後者卻只能用來打發時間。
簡言之,社交減負和社交升級的第一步,就是要認識到「數量戰略」是錯誤的。隨著被動社交的活躍,我們在生活中的孤獨感會越來越強,而這絕不是靠單純地增加朋友的數量或社交的次數就能解決的。糾正過去的思路,重視品質,才能逐步改善我們當前的社交窘境。
--
本文出自《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作者 #李維文 為旅美華人,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本書為 幸福文化 於2020年6月出版。閱讀更多:https://tinyurl.com/y8f645rv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Facebook 八卦
#防疫優先 #這幾週乖乖待在家
#沈澱一下 #盤點自己的七種人際關係
#孤島變群島 #我們一起挺過難關
.
「最近一次,在你有心事、煩惱時,是誰陪著你耐心整理?」
「最近一次,你靜下心來,專注地傾聽另外一個人說話,對方是誰?」
.
高品質「互動」,是高品質「關係」的基礎。相信不管是哪一位心理學家,都會深刻同意,人際關係之於我們,不只是提升生活品質的要素,更是我們生存的基本需求。
.
透過各式各樣的人際關係,我們得以更了解自己。將自己所長發揮於團體中,也透過他人的協助,互補了自身不足的地方。我們也在人際關係裡,滿足了許多心理學家認為很關鍵的需求:從歸屬感、到成就感,從安全感、到滿足感皆然。
.
雖然人際關係十分重要,但我們這輩子會遇到的人真的太多了,多到我們時常沒機會暫停下來,好好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若你現在有點時間,可以先參考美國企業家吉姆羅恩(Jim Rohn)提出的「五人平均值」觀點:你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五個人,平均起來的樣子,正構成了你主要的模樣。
.
或者,在公共關係培訓專家李維文的《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個人》一書中,直接列舉了七種關係,很可能在我們一生中的不同時間,深刻影響著我們。依據下面七個關鍵字,你分別想到了誰?誰是你在這個領域上,花最多時間相處的人呢?
.
#人際關係盤點七大關鍵
☑️ 童年玩伴
☑️ 大學同窗
☑️ 公司同事
☑️ 部門主管
☑️ 事業夥伴
☑️ 一生知己
☑️ 親密愛人
.
在每一種關係裡,不妨想想,是那個人對你有著最深遠的影響?在你印象中,他/她是一個怎樣的人?在與他相處的過往裡,你如何受到他的影響?有哪些影響是正向的、哪些則是負向的?
.
在理想的情況下,我們從兒時玩伴身上,看到彼此相似的價值觀,認識了「友誼」的意思;我們在大學同窗身上,一起走過迷惘;我們在公司同事身上,開啟了所謂人脈網路的基礎;也在好主管/老闆身上,看見了職涯的可能性。若有機會,我們更能找到事業夥伴,體會一起為理念打拚的苦與樂。當然更不能忘的是,那一位屬於你的知己/閨密,總願意用實話點醒自己,並真心為我們開心與感動;而親密愛人,更是身邊那為提供溫暖支持的人。
.
儘管,人生總未能如此理想,但這七大方向還是提供了我們思考的方向,搭配著《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個人》一書,重新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並好好思考未來我們能為這些關係做些什麼努力,在經營時又該留一些什麼。
.
--
.
推薦閱讀:《#找到人生中最重要的七個人》
📖博客來 https://reurl.cc/g8ORvp
📖誠品 https://reurl.cc/2b1V8X
📖金石堂 https://reurl.cc/v5YAkN
📖momo https://reurl.cc/YWgpE4
.
✍️作者:#李維文,資深公共關係培訓專家,致力於心理學研究,在「六度人脈」的理論與實踐有卓越的研究成果,著作:《六度人脈》、《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等書。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NeKo嗚喵 Youtube 的評價
能力如果是1,人際關係就是後頭跟著的0...假這沒有能力只有人脈,終究只是泡影,那何不把時間都留給自己呢?
請用訂閱代替掌聲▶https://goo.gl/4cGq4T 或者在上方按個喜歡❤,我們下一支影片見嚕(゚∀゚)
工作聯繫請mail💌: aaliyah0919@gmail.com
#社群 #人際關係 #斷捨離 #朋友圈 #絕交 #分手 #朋友
📚延伸閱讀📚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
作者: 李維文
出版社:幸福文化
博客來:https://shopsquare.co/2h8aY
📚目錄📚
00:00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00:47 朋友的用途
03:37 存在感的肯定
05:42 極簡的交友圈
07:57 學會享受獨處
09:13 回到書上-總結
===== About 會員福利 =====
每個月75支持我繼續創作(不同國家youtube的可能收費會不太一樣)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QbyKhmFHIRptrAJMSwS-dw/join
會員限定的FB社團 https://reurl.cc/qGk7q
可以優先挑選我的二手書
不定時會發布影評類的文章
會有說書額外的延伸閱讀
可發文跟其他人互動,類似小型讀書聚會
===== About Neko嗚喵 =====
使用設備
Canon EOS M6
Canon PowerShot G7X Mark II
RODE VideoMicro 指向性麥克風
剪輯軟體
Adobe Premiere Pro CC
NeKo嗚喵 部落格▶https://neko-wumiau.blog/
NeKo嗚喵 遊戲頻道▶https://goo.gl/L9cqMU
NeKo嗚喵 粉絲團▶http://goo.gl/AybChp
NeKo嗚喵 IG動態▶https://goo.gl/s2zTrA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H-KeaOmtM8/hqdefault.jpg)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朋友斷捨離Dcard. 開工戒斷有毒關係!心理師教你「人際斷捨 ... 的八卦
全新書人際關係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 $340. 5. 0. 3 已售出. 運費: $45 - $60. 延長訂單撥款. ... <看更多>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Pin on 輕寫真 - Pinterest 的八卦
Sep 17, 2020 - 隨時說再見, 隨時再相見. / 中壢攝影/ 素人映像/ 寫真女孩的IG kkyy520tt 攝影的IG lai.studio. ... <看更多>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 在 [心得][抽書]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人際關係- 看板book 的八卦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友人生》
一、活動辦法:
1、抽獎活動頁面
https://bit.ly/2Aaly9k
請在本則動態下『按讚』+『留言』索取。
2、留言請告訴我,你現在最苦惱的人際問題,例如: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想封鎖刪除老闆的LINE!!
3、完成以上步驟,即擁有抽獎資格。
二、獎品介紹:
◆抽獎名額:《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學會斷捨離,開啟相互享受而不相互拖累的交
友人生》 (三名)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6/10(三)晚上十二點截止,屆時將於粉絲團公布得獎名單
◆中獎公佈:2020/6/10(三)晚上十二點
◆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6/11(四)晚上十二點前,回覆寄件資訊,超過領獎期限未認領者
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三、讀後心得:
「學會清理無效人際關係,才能獲得真正高效的人脈,提升社交品質。」
大家應該都有類似經驗,面對FB和LINE上長長的朋友清單,早已不知誰是誰?手機電話簿
裡有數百位聯絡人資訊,真正會來電的永遠只有那幾位。我們一天24小時、一周七天頻繁
地使用各種社群媒體,乍看之下好似友人成群,事實上當你需要幫助,夜深人靜孤單寂寞
覺得冷時,能毫不猶豫聯繫的朋友有幾人?
本書《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討論之議題,即為面對繁雜且無用的社交圈,應如何進
行人際關係斷捨離,提升高效社交品質,同時留一點時間給自己,讓加法(過度社交)成
為加減平衡(有效社交)。
啊不過如果你是社會邊緣人,每天只能對牆壁說話,甚至培養出斬雞頭、燒黃紙的拜把交
情,建議還是先從擴大社交圈開始,有時不妨對椅子說說話,來場多人運動之類的(不對
吧!!!)。
《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分為八章、三大階段,以及33個減輕負擔的交友原則,身為
資深公關專家的作者從「停止過度社交」說起,接著談「減輕社交負擔」,最後以「先提
升能力,再打造人脈」總結。論述觀點精闢,條理明晰、層次井然,文字輕淺易懂,各個
層面皆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解決了許多個人正在煩惱的人際問題。
例如我每天會收到少則數十封、多則近百則的LINE、Email、簡訊、電話、私訊、FB通知
等,不停震動的手機幾乎快變成跳蚤了(是的,是跳「蚤」,請勿誤會),工作和思緒不
時被打斷,好不容易匯集的靈感頓時煙消雲散。以往我大多用零碎時間回覆,雖說是零碎
時間,在魚雁往返下,再回首已是百年身呀(也太誇張)~
而作者建議在固定時間統一閱讀並回覆郵件訊息,不要整天開機,「有計畫的失聯」,主
動創造獨處時光以減輕壓力,於是我就變成快樂的失蹤人口惹~不時被老闆抱怨「妳很難
找」是本人最大榮幸顆顆顆。後來發現日本知名牛郎羅蘭大人也是這麼做,為了脫離被手
機困住的人生,他從凌晨3點到下午3點期間完全不用手機,所以各位女士要預約時段開香
檳王請切記羅蘭的營業時間謝謝~
在「減輕社交負擔」方面,書中提及「朋友在精不在多」,古人言三益友是友驊友達友邦
人壽(胡說!!),作者則認為務必斷捨離只會傾倒負面情緒垃圾的朋友,交友重在「三
不一有」:不嫉妒、不玩弄心機、不用掩飾自己、有善良的心,才能相互信任、尊重,讓
彼此獲益,建立牢固關係。
像個人過去常被少數友人情緒勒索,一天來電數次,總在重蹈覆轍同樣事情,只想吐苦水
,不接受建設性建議,更不願意積極處理難題。聽到厭煩,我會輕輕放下手機做自己的事
,過5~10分鐘重新拿起,對方竟然沒發現我離開過!?狠下心斷捨離朋友圈後,深切感到
無事一身輕,生活好自在~
「打造人脈」是很多有野心有抱負的人想做的事,懷抱野心並非壞事,然而你的能力要能
匹配你的野心。平時看到不少人拼命遞名片或加有權有勢的人為好友,卻未曾思考過自身
對對方有何價值?在資源不平等的情況下,功利導向之不對等「發展定位社交」,或許一
輩子都用不到,無法在關鍵時刻起作用的人脈等於零。
故作者教導讀者如何建立良好社交印象、訓練優秀表達能力,以及敏銳把握對方需求,高
效展示自己,讓重要人士對你產生興趣,將「零」化為無限可能。講句老實話,個人偏好
剛毅木訥之人,然現今社會巧言令色當道,換言之,假如你不懂如何展現長處,就算擁有
再多才華,只怕難遇伯樂。
總言之,《隨時說再見,隨時再相見》是本非常「實際」的工具書,兼顧了人類的情感需
求和發展需求,針對最麻煩的人際問題,提供有效策略,打造優質社交圈。我們一生除了
睡眠外,其他時間都得與人相處,人際斷捨離之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邊緣人除外啦~記
得和椅子當好朋友喔~
--
狡螺三窟
https://www.facebook.com/rosetruth
https://www.plurk.com/rosetruth
https://rosetruth.pixnet.net/blo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232.19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1540840.A.0D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