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推薦】
來自單親家庭的阿民,現在與媽媽、姐姐、妹妹相依為命。媽媽在工地當清潔工,收入不多,經常只能炒青菜、煮清湯吃一餐,冰箱裡也頂多是罐頭和隔夜湯。而阿民的早餐也只有兩片白吐司,目前他已小學五年級,體重卻只有20幾公斤。
阿民是家裡唯一的男人,他不僅懂事,也知道要照顧家人,就算腳上的拖鞋已斷裂剩下前半截,仍繼續穿著;身上穿的也多是爸爸生前留下來的小號衣服。有時媽媽身上錢只夠買兩個便當時,阿民還會主動把肉夾給姊姊跟妹妹吃,他說:「爸爸不在了,我要照顧這個家。」
快過年了,媽媽只希望能趕在年前多接些零工,賺點錢幫三個孩子加菜,或是添購保暖衣物。阿民也希望能吃到熱騰騰的飯菜,跟家人一起圍爐。
立即幫助偏鄉孩童→https://bit.ly/35je7ca
點火扶助孩童-阿龍紀錄影片→ https://fb.watch/2vOWyJutCp/
#第36屆點燃生命之火
#你的愛是孩子希望的起點
#別讓運氣決定孩子的未來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0萬的網紅HEALTH 2.0,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更多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bwliOW4ycuE 胃癌在國人癌症死因佔第7名,每年胃癌新增3700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佔6成,死亡率2000多人!兩種習慣會殺了你的胃!有個可怕的菌只要聚餐吃飯、慶生吹蠟燭吃蛋糕就會得到!情歌教父周傳雄,身高178公分,因為感染這個可怕的菌...
「隔夜菜死亡」的推薦目錄: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udn.com 聯合新聞網 Facebook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江坤俊醫師 Facebook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新聞] 「新癌王」大腸癌跟「它們」有關愛將菜-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悚!小Call家冰箱驚見冰封15年"黑色烏魚子"... 死亡率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隔夜菜死亡 在 2023一沐日菜單推薦哪些?Dcard網友大推6款飲料!首創「 ... 的評價
隔夜菜死亡 在 江坤俊醫師 Facebook 八卦
今晚健康2.0告訴你怎麼遠離胃癌
【節目黃金預告】
★★★★別讓這兩件事殺了你的胃!護胃四寶兼防癌!★★★★
胃癌在國人癌症死因佔第7名,每年胃癌新增3700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佔6成,死亡率2000多人!
兩種習慣會殺了你的胃!有個可怕的菌只要聚餐吃飯、慶生吹蠟燭吃蛋糕就會得到!情歌教父周傳雄,身高178公分,因為感染這個可怕的菌,一度爆瘦到48公斤瘦到只剩下「皮」,最近甚至被誤傳罹癌病逝的消息!
隔夜菜帶便當竟然也會傷胃!食材、加熱有方法,吃得省錢又護胃防癌,身體健康!
鎖定2/2 (六)晚間九點56頻道TVBS《健康2.0》!!
讓專家告訴你…
★節目主持人★
鄭凱云
★節目來賓★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 肝膽腸胃科 楊子緯醫師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營養師 趙函穎營養師的美麗方程式
長庚醫院護理師 #陳麗華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 #譚敦慈
健康主廚 陳之穎 陳之穎 - 健康主廚
隔夜菜死亡 在 謝立聖插畫 Facebook 八卦
《惜福?損福?》
又要過年了,大掃除時清理東西時,
家人又一直把準備要丟掉的物品撿回家裏,
理由是什麼?
「這個又沒壞!」
「這個修一修還可以用啊!」
「這總有一天還會用到!」
「不要浪費,這個當初花錢買的耶!」
說的都對,但卻真的堆在家裏,一次也沒用過,還積了厚厚灰塵,連蜘蛛都不想靠近。
只用過一次的健康器材,佔了家中一坪的空間,上面堆滿雜物,像是霍爾的移動城堡。
丟或捐時,都被撿回來了。
這真的是《惜福》嗎?
我只能說,這樣造成了三重的浪費。
一、浪費空間擺放。
房子一坪你花這麼貴的錢買,卻堆了你根本沒在用的物品,浪費至極。
二、浪費物品本身的功能與價值。
萬物皆有用處,但不用就是廢物,讓物品重新找到主人,或是讓他回收後再生成新資源不是更好嗎?
三、浪費你的錢。
當初花錢買,沒用就是浪費,現在都放到快壞了,還說他是新的,花錢買的,根本騙自己。還要修?那你又要買一堆工具材料和書籍來修理,根本浪費到極點啊!
所以真正的惜福,不是捨不得丟,而是真真的懂的萬物的價值,將一切資源合理而且恰當的分配使用。
變態的惜福,只會讓你家變成垃圾堆,連走路的空間都沒有。
《再來說到食物的惜福》
很多人喜歡把吃不完的飯菜,留到下一餐吃。
感覺惜福,而且方便不用再煮……
但隔餐菜或隔夜菜到底是惜福還是搞死自己與家人呢?
我們看看一篇醫師寫的文章:
【隔夜菜加熱真的會致癌? 聽醫師怎麼說!】
癌症已登上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多年,人人聞癌色變。尤其大腸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不斷攀升,甚至也有年紀小於30歲的個案。近年來新聞報導提到,食用「隔夜菜」會引起大腸癌,更是引起熱烈的討論,民眾也因此人心惶惶,深怕自己因為飲食不當而得病。究竟「隔夜菜」到底能不能吃呢?
●食物保存不當易滋生細菌
放了一個晚上的菜才是「隔夜菜」嗎?有些專家說「隔夜菜」泛指所有存放數個鐘頭的食物,食物存放就會牽涉到保存不當或食物變質的問題。比如保存食物的溫度不夠低就容易滋生細菌,涼拌或半熟的食物最好馬上吃完,否則細菌過度繁殖將引起腸胃不適、腹瀉嘔吐等。
●食物保存數小時會產生亞硝酸鹽
至於食物變質方面,有學者由實驗測出,置放時間越久的食物,其中生成的亞硝酸鹽越多,包括青菜、魚、肉、蛋等,保存數小時後都會產生亞硝酸鹽。亞硝酸鹽衍生物是腸胃道的致癌物之一,因此會有「隔夜菜」致癌一說。
然而,亞硝酸鹽衍生物不只存在於「隔夜菜」裡,更常見於加工肉品及煙燻或醃漬食品,像是香腸、熱狗、培根、鹹魚、煙燻肉等等,這些食物更是建議盡量避免。
●準備一餐食物分量即可
大腸癌的發生因子包括基因、飲食、環境等多種因素,例如有大腸癌家族史,以及飲食習慣西化,包括愛吃紅肉、高油脂及低蔬果纖維質等,這些都是曾被證實過的危險因子。因此,雖然不能確定「隔夜菜」是否為大腸癌的主因之一,建議均衡飲食、不偏好肉類、攝取足夠纖維質;多選擇新鮮食品,減少食用加工食品;準備食物時足夠一餐的量即可,避免食物保存不當而影響健康。
●大腸癌篩檢 提早發現與治療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50歲未滿75歲的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的大腸癌篩檢,建議民眾能多加利用,提早發現大腸有息肉或腫瘤,能有效降低進展到大腸癌的機率,以及提高疾病治癒的機會。
(資料來源:國泰綜合醫院一般醫學科主治醫師張睿欣)
健康醫療網:http://ppt.cc/0EF5X
所以回歸惜福本意,惜福吃了幾年隔夜菜,省了數千元,但換了一身病痛要就醫,花費更貴的醫療費來治療這個身體,只因惜福而導致的病痛?
根本就是超級浪費啊!
惜福要惜對點,不然嘴上掛著惜福,
但他人怎麼看你都像是垃圾堆裡的守門人……
這樣根本失去一切,三輸。
把資源用在對的方面,這才是惜福。
我自己也偶爾會有這樣毛病,共勉之。
斷捨離!!!
#惜福
#大掃除
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看更多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bwliOW4ycuE
胃癌在國人癌症死因佔第7名,每年胃癌新增3700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佔6成,死亡率2000多人!兩種習慣會殺了你的胃!有個可怕的菌只要聚餐吃飯、慶生吹蠟燭吃蛋糕就會得到!情歌教父周傳雄,身高178公分,因為感染這個可怕的菌,一度爆瘦到48公斤瘦到只剩下「皮」,最近甚至被誤傳罹癌病逝的消息!隔夜菜帶便當竟然也會傷胃!食材、加熱有方法,吃得省錢又護胃防癌,身體健康!播出日期:2018/10/28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UShdZqVHV7w/hqdefault.jpg)
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胃癌在國人癌症死因佔第7名,每年胃癌新增3700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佔6成,死亡率2000多人!兩種習慣會殺了你的胃!有個可怕的菌只要聚餐吃飯、慶生吹蠟燭吃蛋糕就會得到!情歌教父周傳雄,身高178公分,因為感染這個可怕的菌,一度爆瘦到48公斤瘦到只剩下「皮」,最近甚至被誤傳罹癌病逝的消息!隔夜菜帶便當竟然也會傷胃!食材、加熱有方法,吃得省錢又護胃防癌,身體健康!播出日期:2018/10/28
★節目來賓★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 肝膽腸胃科 楊子緯醫師
基隆長庚外科副教授 江坤俊醫師
營養師 趙函穎的美麗方程式
長庚醫院護理師 陳麗華
林口長庚臨床毒物科護理師 譚敦慈
健康主廚 陳之穎 Vincent Chen - 健康型男主廚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wliOW4ycuE/hqdefault.jpg)
隔夜菜死亡 在 HEALTH 2.0 Youtube 的評價
看更多本集完整內容:https://youtu.be/bwliOW4ycuE
胃癌在國人癌症死因佔第7名,每年胃癌新增3700多人,發現時已是晚期佔6成,死亡率2000多人!兩種習慣會殺了你的胃!有個可怕的菌只要聚餐吃飯、慶生吹蠟燭吃蛋糕就會得到!情歌教父周傳雄,身高178公分,因為感染這個可怕的菌,一度爆瘦到48公斤瘦到只剩下「皮」,最近甚至被誤傳罹癌病逝的消息!隔夜菜帶便當竟然也會傷胃!食材、加熱有方法,吃得省錢又護胃防癌,身體健康!播出日期:2018/10/28
加LINE🔍健康資訊馬上看▶http://bit.ly/2CpUdzT
現在訂閱《健康2.0》➔http://bit.ly/2eW6xMC
TVBS新聞台(56台) 每週六、日晚間9點首播
主持人:鄭凱云
看更多健康文章資訊:https://health.tvbs.com.tw/
按讚FB粉絲頁:http://bit.ly/2gg2c4b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_DIuc0oD2KU/hqdefault.jpg)
隔夜菜死亡 在 悚!小Call家冰箱驚見冰封15年"黑色烏魚子"... 死亡率 ... - YouTube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死亡 率高達25%!亂吃 隔夜菜 小心恐釀敗血症?|黃倩萍主持|【醫點不誇張】20230730|三立iNEWS. 1.4K views · 4 weeks ago #食物中毒 #三立 #iNEWS ... <看更多>
隔夜菜死亡 在 2023一沐日菜單推薦哪些?Dcard網友大推6款飲料!首創「 ... 的八卦
... 死甜!網友建議點無糖或微糖即可。 加碼分享:一沐日「奶蓋」. 除了令人讚譽的「粉粿」冰到隔夜也不用怕變硬,一沐日的「奶蓋」也有許多擁護者。 不少Dcard網友都推一 ... ... <看更多>
隔夜菜死亡 在 [新聞] 「新癌王」大腸癌跟「它們」有關愛將菜- 看板Gossiping 的八卦
1.媒體來源:
TVBS新聞網
2.記者署名:
記者 王薏絜 / 攝影 張鎮安 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新癌王」大腸癌跟「它們」有關 愛將菜飯「這樣做」恐成罹癌危險因子
4.完整新聞內文:
記者 王薏絜 / 攝影 張鎮安 報導
發佈時間:2023/09/30 22:18
最後更新時間:2023/09/30 22:41
https://youtu.be/Q21yzePvLjM
汪中仁是大腸直腸癌病友,他是一位烏克麗麗老師,帶領社區的長者們享受音樂和律動的
樂趣,一堂課長達50分鐘,他精力充沛,連續唱了20首歌曲,儘管他長期以來一直與疾病
抗爭。他在49歲時被診斷患有直腸癌,後來轉移到肝臟,成為第四期癌症患者。當時的醫
生告訴他,他可能只有兩年的壽命,然而,汪中仁經歷了25次電療、18次化療,以及多次
手術,包括腫瘤切除、人工肛門和人工血管等等。經過長時間的抗癌治療,他終於戰勝了
疾病。然而,他現在面臨著新的挑戰。
圖/TVBS
醫生告訴他,未來的死因可能不是直腸癌,而是多重器官衰竭,因為他長期服用大量的藥
物,在活了10年後,他的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然而,他的身體老化迅速,對其他器官造
成了損害,例如他的腎臟,現在,汪中仁已經開始接受洗腎治療,他在家人的陪伴和信仰
的支持下渡過了種種艱難的時光,他成為一名志工,常常幫助人。
汪中仁曾經是一名公務員,他不抽煙不喝酒,也注重運動。然而,他回憶自己在48歲時,
一邊工作一邊寫論文的生活,那時候下班回家,先睡4小時,晚上10點起床,肚子餓就加
熱冰箱內的冷凍食物或者剩飯剩菜,念書寫論文到清晨4點,再去睡回籠覺,早上7、8點
去上班,這樣的生活方式,加上不規律的飲食習慣,可能成為癌細胞滋生的溫床。他希望
透過自己的故事,提醒每個人要更關注自己的健康。
圖/TVBS
大腸癌和生活習慣有著密切的關聯,例如抽煙、喝酒、熬夜、肥胖、不運動、高油高脂肪
飲食、低纖維飲食等都是危險因素。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導致腸道菌相失衡,引發慢
性發炎,成為大腸癌的潛在源頭。因此,我們應該更加關注自己的健康,採取積極的生活
方式,以預防大腸癌等癌症的發生。
台北榮總轉譯研究科主任吳俊穎指出,腸道的微生態系統,對人體非常重要,與幾乎所有
人類疾病都存在關聯。我們所攝取的食物和飲料,都會成為腸道微生物的養分。因此,減
少攝取含糖飲料和過多烤焦肉品等不健康飲食習慣,可能對減少年輕人患大腸癌有所幫助
。
圖/TVBS
張先生在18年前被診斷患有大腸癌,當時他年僅36歲。他的大腸癌已經發展到第四期,到
台中榮總化療、切除腫瘤以及再次的化療。然而,他成功克服了這場艱苦的抗癌之戰,並
且多年來沒有復發。但他的母親和哥哥後來也被診斷患有大腸癌。最近,他的哥哥接受了
基因檢測,確定是遺傳性大腸癌。大腸癌的發生主要與後天生活習慣有關,稱為偶發性大
腸癌。遺傳性大腸癌則是一種特殊的情況,通常是由基因突變引起的,並需要進行基因檢
測確認。家族史雖然增加了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但不一定意味著疾病是遺傳的。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news.tvbs.com.tw/health/2258851
6.備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30.87.1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125579.A.55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