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媽媽為你上好食
#田媽媽不是田家媽媽
#全台最多田媽媽在台南
你一定在路上看過田媽媽餐廳的招牌,但你知道田媽媽其實不姓田嗎?甚至,「田媽媽」根本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有家的味道」的品牌。
田媽媽是一群有著堅強毅力與創業精神農家婦女的代稱。過去,很多農村婦女一面得忙農務,又得想辦法補貼家用,但鄉村地區資源稀少,為了推廣在地產業特色,農委會召集各地農家婦女成立「田媽媽」作為共同品牌,運用每一位「田媽媽」的所學及專長,結合在地農產特色,設計統一的LOGO形象,撐起一個有「媽媽味」的品牌。
從5家田媽媽一路拓展到破百家,每一道菜,都有屬於一個田媽媽的故事;偉哲今天想先和大家分享台南的13家田媽媽,當然,台南不只這13家好味道,其他的得靠大家繼續幫偉哲補充介紹。
村長庭園咖啡
獨門招牌特色咖啡排骨、咖啡豬腳、咖啡雞湯,把自家種植的咖啡入菜,濃稠咖啡醬在嘴中帶出咖啡苦香和甘甜,保留排骨和豬腳的軟嫩及膠質,又中和了油膩感,增加清甜香氣。
(📍東山區高原里100之9號)
臺江美食棧
遊完四草綠色隧道後的聚餐好去處。招牌蚵仔麵線、鮮蝦炒飯、炸蚵酥、蛤蜊絲瓜都是必點好料,老闆自家就有養殖蚵仔,用料不手軟,顆顆新鮮肥美,份量足夠,適合多人合餐。(📍安南區大眾路360-6號)
田媽媽菱成粽藝坊
使用日曬稻米、五穀雜糧、蓮子及官田盛產的菱角為粽子材料,改善傳統糯米粽熱量高又不好消化的問題,兼顧養生和營養,每一顆粽子都包藏著官田人對土地的關懷深情。(📍官田區烏山頭里81~6號)
柳營農會田媽媽乳香廣場
融合在地新鮮直送鮮奶,加入包子及饅頭內,鮮奶饅頭不加任何一滴水,純鮮乳製成,麵皮咀嚼後有淡淡奶香。喜歡奶香的奶茶控,推薦鮮奶茶。(📍柳營區柳營路二段77號)
田媽媽 長盈海味屋
來到北門必嚐虱目魚料理,在地漁家的魚貨現點現做,除了特別的三杯虱目魚香腸,吃起來比一般香腸彈牙外,香煎魚菲力和魚肚也是必點招牌,豐富油脂在嘴中化開,唇齒留香。再加上假日限定的黑糖粉粿冰,就是最讓人懷念的好滋味。(📍北門區484號)
田媽媽「采竹香食堂」
清脆鮮甜帶有Q度的筍子,是龍崎特殊土壤種植出來的口感,這裡的餐點都是由家政媽媽、產銷班班員攜手研發。其中箨龍思香是將新鮮綠竹筍結合焗烤,由起司帶出綠竹筍的清甜;另一道箨龍香飯以蝦米、香菇爆香,再與新鮮綠竹筍和肉絲拌炒燜煮,這些料理就是遊客最讚不絕口的古早味。(📍龍崎區崎頂村7鄰新市子223號)
田媽媽官豐美食餐廳
官田在地常見的菱角料理手法是紅燒,剝殼後的菱角肉與豬腳或排骨結合料理, 讓菱角豐富的澱粉飽吸濃郁湯汁,或是酥炸成菱角酥,配上家常的紅蘿蔔炒蛋、豆乾大腸或炒高麗菜,少油少鹽的田園家常菜,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官田區隆田村文化街25號)
北門嶼輕食風味餐廳
虱目魚雙人套餐是店家的招牌餐點,無刺的虱目魚讓人吃起來過癮無負擔,搭配豐富新鮮的配菜,一不小心就把白飯搭著吃光。另一道甘露煮虱目魚則是鹹中帶甜,也是遊客來此必點的佳餚。(📍北門區北門里1鄰3號之5)
南屏休閒農業村 王家燻羊肉
選擇2至3年的本土野放山羊,加入米酒及多種中藥放入甕裡,再以黏土封口,倒入稻殼點燃燜燒一天一夜,燻出的羊肉色澤深紅、香濃,肉質入口即化。店裡也有放山雞、番鴨料理。(📍龍崎區土崎里烏樹林34號)
仙湖農場官方粉絲團
以傳統技法烘焙桂圓乾,其中龍眼花鮮奶茶帶有龍眼蜜的香氣,另一道啤酒烤雞和野菜鍋也都是農場的熱門料理,不過因為較耗時,建議先打電話詢問預約。(📍東山區南勢里大洋6-2號)
大坑休閒農場 ‧ Dakeng Leisure Farm
「焗烤鮮蝦地瓜」和「菠蘿蜜汁雞」都是農場的創意料理。以蝦仁搭配烤地瓜,讓兒時的焢窯蕃薯多了一點時尚感。菠蘿蜜汁雞則是以自家飼養的土雞腿酥炸後,加入酸甜鳳梨翻炒,撒上芝麻,甜中帶酸十分開胃。(📍新化區大坑里82號)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0萬的網紅許伯&簡芝—倉鼠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阿岳金魚FB: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325265107717065/...
隆 頭 魚 飼養 在 阿鏘的動物日常 Facebook 八卦
【馬的幻想生物】原本想要畫馬科物種,但能選的只有野馬、三種斑馬、三種驢子,就......(一秒棄坑)還是來畫馬的幻想生物好了!
《Horse》
我對馬的認識神話和文學面遠超過生物,還曾經被阿虎吐槽「你用這麼黃框框的口吻描述天馬的習性w」現在所飼養的馬最早應該是由目前已經絕種的「歐洲野馬」馴化來的,馬後來經歐洲人殖民帶往美洲、澳洲,歐洲體系的神話中有許多和馬有關的混種生物,今天就來介紹一些馬的幻想生物(?)吧(●⁰౪⁰●)
.
《Unicorn》
中世紀傳說中最喜歡處女的生物,嗯這設定真的很母湯的獨角獸。獨角獸傳說在歐洲、印度、中國都有。獨角獸的角一直是貴族們想取得的珍品,不過實際上是從北方獵來的獨角鯨的牙齒。實際上最接近獨角獸的生物...大概是板齒犀這種又大又壯還有逆天巨角的古生物了吧(゚∀゚)
.
《Pegasus》
一般稱天馬,或音譯「珀伽索斯」(我看過最傾奇的翻譯是「倍加速駛」),有翅能飛的馬,出自希臘神話中珀爾修斯斬下梅杜莎的頭後從梅杜莎血中誕生。
如果有看"My Little Pony"的朋友對以上三種馬大概都不陌生(?
.
《Colt pixie》
來自充滿妖精和仙女的英國的馬型妖精,中文翻譯不知道是什麼(´・ω・`)我對這個會特別有印象是因為我小時候拿到的pony玩具是蝴蝶翅膀的,不是常見的天馬或獨角獸款XD
.
《Kelpie》
凱爾特傳說中的水邊生物,會引誘人騎到他背上後把受害者托下水底溺死。有不少變體,像是會變成年輕男子誘惑女性,或是馬頭人身的型態。
.
《Hippocampus》
馬頭魚身的生物,最早的形象可以追溯到腓尼基藝術品。在希臘神話中常被描繪為海神波賽頓的座騎。海馬迴就是這個字喔XD
.
《Helhest》
出自丹麥的三足馬,他的出現與死亡、瘟疫有關。有學者認為在傳說還沒有基督教化前,應該是北歐神話中冥界女王赫爾的馬。
.
《Hippalectryon》
上半身馬下半身雞的混種生物,希臘時期常出現在藝術品中,但沒有留下相關的神話。
感覺是很吵的生物w
.
《Hippogriff》
萌萌的鷹馬(*´∀`)~♥ 希臘傳說中公獅鷲與母馬生下的結晶,因為獅鷲以馬為食,這個結合被視為愛情和奇蹟。......應該只是某隻獅鷲他媽沒有告誡他不要玩食物吧(閉嘴
.
《Centaur》
希臘神話中半人半馬的種族,大都被描述為凶殘、暴躁、好色等等。
英雄們的老師凱隆大概是少數的常識人馬w
.
《Nuckelavee》
出自北歐來自海上的惡魔,會帶來疾病和饑荒,形象常被描繪為長有人的上半身的獨眼馬。
.
《精靈馬》
還沒馴化的小黃瓜是有長腳的(X)這是我胡扯的。
日本盂蘭盆節時以小黃瓜製作的供品,象徵馬,另有象徵牛的茄子,都是為祖先準備的交通工具。因為上面都是畫歐洲馬,想說還是要有個亞洲馬......所以就,歪了(炸裂
隆 頭 魚 飼養 在 林淑芬 Facebook 八卦
吃鮭魚時,請多想一想。
吃鮭魚時多想一想
鮭魚在以前可是奢侈品,三、四十年來,挪威、蘇格蘭、加拿大與智利等地興起人工養殖後,在2011年一年就提供了160萬噸,而這一年野生鮭魚的產量才93萬噸。
雖然人工養殖提供人類充足的海產,但是這種集中飼養業與其他產業一樣,三十年以後都面臨嚴重的病蟲害問題,在鮭魚主要是海蝨(Lepeophtheirus salmonis)。
寄生性的海蝨附著鮭魚身上,吸食血液,輕者魚隻生病,重者死亡。光是蘇格蘭就有一半以上的飼漁場受到感染,去年因此死掉的鮭魚重達數千公噸,生病者數以百萬計,業者要花上3億英鎊在防除的費用上。
一位漁民表示,海蝨就好像大自然的回擊,而我們即將輸掉。
不但蘇格蘭,去年挪威也因海蝨而減產6萬噸,加拿大等十多國的產量同樣降低,連同損失與防治費用,一年全球養鮭魚業者就損失10億英鎊。
然而損失的不只是業者的荷包,海洋環境也因為多年施用藥物而釀成危機。
在East Anglia大學研修環境影響評估的Don Staniford在15年前就投入海洋環境運動,利用資訊公開法得到業者第一手資料,因此展開具體行動,要揭穿養殖鮭魚業所造成的禍害。
他指出鮭魚飼養場遍布疾病,成為寄生病菌的培養所,廢棄物已無法掌控,而化學藥劑用量遽增,就像「有毒的廁所」一般。
此外養鮭魚的飼料採用野生小魚,其重量約是鮭魚的三倍大,這會造成嚴重的魚類資源匱乏問題。
他的努力卻被業者視為眼中釘,因此近五年備受打擊,不但常接到威脅,也被控告誣衊業者而被法院罰以重金,更被法官裁定不准再講「野鮭不用藥」、「鮭魚飼藥傳播疾病」等話語。
Staniford仍無所疑懼,繼續挖掘真相。他最近指出,農藥因滅汀(emamectin,農作物、漁類用於殺蟲)的使用在近年遽增,蘇格蘭環保署準備加以禁用,卻因為業者施壓而縮回。
另外的數據則顯示,十年來防除海蝨的化學藥物濃度已經超過環境安全限制量的100倍。
環境科學家指出,要解決這個問題,業者應該把養殖場降到更深、更冷的海域,讓海蝨難以生存。
但這牽涉到高成本,所以業者不加以考慮,而採用其他方式,例如熱水、高壓熱水沖洗。但這不但所費不貲,被動物福利團體責罵,效果也不彰,反而傷害鮭魚。
業者嘗試用隆頭魚(wrasse)來吃海蝨。然而最近指出,隆頭魚的族群因為大量捕獲作為天敵,而導致族群大量消失。
業者還是相當有信心,認為再過幾年,對環境少有毒害的化學藥劑就會問世。
但對環境學者來講,唯一的路是停止鮭魚的企業化養殖。
以上見:
https://www.theguardian.com/…/is-farming-salmon-bad-for-the…
圖片是 Don Staniford的海報,把養鮭的禍害與抽菸畫上等號,來自
http://donstaniford.typepad.com/…/don-staniford-irish-visit…
隆 頭 魚 飼養 在 果籽 Youtube 的評價
|寵物狂迷│靚太怕30隻鸚鵡學粗口連電視都唔睇 22歲龜癡全屋逾40隻陸龜 小龍蝦狂迷養殖室育200缸螯蝦
"吳太(Teresa Ng)因為看見親友養的鸚鵡很可愛,加上有感養雀可以培養女兒的責任感及為自己退休的生活找點「細藝」,她於約6、7年前開始養鸚鵡,後來更越養越大隻、越養越多。吳太現時飼養大大小小的鸚鵡逾30隻,包括麥耶氏鸚鵡、黃頭亞馬遜鸚鵡、藍頂亞馬遜鸚鵡、白鳳頭鸚鵡、葵花鳳頭鸚鵡、金頭凱克鸚鵡、國王鸚鵡等等,而當中最矜貴的朱冠鸚鵡,更擁有4隻。「因為飼養牠要有很大空間,這個品種在香港真的不是太多人會養,就算飼養也只是一至兩隻。」吳太笑指,近300呎的客廳、後花園及一房間亦已被鸚鵡籠所霸佔。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823/MNNSAE2OPJCVNATJ67OACXEYSI/
「其實龜住的地方真的比我的房間及屋更大。」22歲的Oscar家中飼養大大小小逾21隻陸龜,包括能長至30厘米長的印度星龜、豹紋陸龜、紅腿象龜,及逾60厘米長又名非洲盾臂龜的蘇卡達象龜,甚至有一隻世界第二大陸龜、成體能長達120厘米的亞達伯拉象龜。從約12歲開始飼養第一隻非洲盾臂龜起,Oscar就跟爸爸一起不斷在屋前花園擴建龜舍,現時已經逾700呎。在未來當龜繼續成長,就要再鋪設新草皮,將更多位置撥給龜。「龜都好像家人,最希望是每隻都健康。」Oscar最初開始養陸龜的,當時網上養陸龜的資訊並不多,他就拿着字典上外國網站,學習如何將龜養得健康漂亮。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119/PHOZQTQI6DSZMYGHVQYXWJZX24/
踏入他位於工廈的設計工作室,表面看來平平無奇,但打開暗門內有乾坤。一間房三面牆圍繞着數十個玻璃魚缸,是他用來招呼朋友一同欣賞螯蝦的地方;另一間房響着隆隆水泵聲,整整齊齊架置着一排排高過人的「魚缸牆」,「這裏是我的秘密基地,是我的養殖室,一般不會招待朋友。這裏的設計如圖書館般一層層排列,方便我分開不同的螯蝦品種飼養,這裏有大概200個缸左右。」說是工作室,其實這裏看起來更像水族店。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00307/ZWTYGOOEZBF76HVXTK2X7UCILI/
"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寵物 #鸚鵡 #粗口 #陸龜 #小龍蝦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FvgYkJtSt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