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老虎發威 #去哪兒 #避暑勝地
即將邁入秋季,炎熱的感覺絲毫沒有退散,要在台北尋找一處避暑勝地,首選就是內雙溪的古圳與古道了!
總裁這次帶我們探索三條古圳(登峰圳、坪頂新圳、坪頂古圳)、兩條步道(坪頂古圳步道、大崎頭步道)、兩條古道(瑪礁古道、內雙溪古道),走訪縱橫交錯的健行路線,可以了解古人開墾引水的工法與智慧!
參加總裁帶路的健行團,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沿途會認識許多與常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植物、地質特色、歷史背景與生態環境,簡直是一本會移動的百科全書啊!😆為了讓團員們記住當天的解說內容,行前特地發給大家幾頁自己製作的健行筆記,裡頭有近百種常見的植物名稱(水冬瓜、倒地蜈蚣、狗矸菜、野薑花、合果芋、糙莖菝契、雞屎樹、山蘇、紅樓花⋯等)、健行路線、以及途中會經過的景點與地理特色,都幫團員記錄下來,回到家可以複習,實在非常用心!👏
集合出發地是車友們十分熟悉的聖人瀑布附近的溪和宮,再往上走一小段會看到至善路三段370巷(往大崎頭古道、平等里) & 至善路三段371巷的路牌(往鵝尾山),我們往370巷前行,開始這趟沁涼的古圳與古道探索之旅!
「小橋流水人家」是映入眼簾的風景,正如元曲作家馬致遠的作品「天淨沙·秋思」的意境,當旅人行經於此,見到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想起遠方家鄉,暫時洗滌了心靈的疲憊,帶有秋意的惆悵之情!
越過田尾仔橋,便是綠意盎然的坪頂古圳步道,右邊是一般遊客常走的階梯步道,但總裁帶我們走左邊的水管路,由此可以看出從清朝至今,平等里的居民還是仰賴山中的溪水生活,沿著水路往上切,首先來到1909年(日治時期~明治42年)建造的「登峰圳」,全長7公里,鑿山洞約400公尺,雖然已超過100年歷史,卻是這裡最年輕的古圳,往左走一小段路,可以走到隧道口再原路折返,沿著步道繼續拾級而上,會來到第二條古圳「坪頂新圳」,建於1849年(清朝~道光29年),全長4公里,鑿山洞約300公尺,向左走也是可以來到隧道口,向右走則是會來到取水口,簡單來說,坪頂古圳步道串連了三條古圳,從地圖來看就像三橫一豎的「王」字,繼續往上走會來到第三條,也是歷史最悠久的「坪頂古圳」,建於1835年(清朝~道光15年),全長3公里,鑿山洞約60公尺,以上三條百年古圳的圳溝都有經過整建,可惜的是,原本以石頭堆砌的圳溝,部分改由水泥砌建,反而讓魚蝦蟹類無法躲藏,而坪頂新圳隧道口附近的圳溝,因為旁邊是陡峭的山坡,特地設立一整排的鐵欄杆,雖然是為了遊客安全,卻破壞原本的自然美感,曾經引發反彈聲浪,還好只有這一小段啊!我們觀察到石頭堆砌的圳溝,才可以看到豐富的魚蝦蟹類,與自然共生共存的古人智慧值得學習!
經過三條百年古圳之後,會來到步道的最高點「清風亭」,涼亭旁有三條步道,一邊可通往平等里(平菁街95巷),另一邊是大崎頭步道,以及另一側沒標示的山徑(會看到榕樹上的藍天登山隊指示牌),可通往四條古道(瑪礁古道、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內雙溪古道),總裁這次帶我們走林相茂密的瑪礁古道,這條路線可以通往內寮古道、竹篙嶺古道(可走到擎天崗,屬於魚路古道南支線,是早期先民扛轎迎娶,以及運送硫磺、漁獲、茶葉、藍染⋯等物資的路線),而我們選擇從瑪礁古道下切至內雙溪古道,最後回到坪頂古圳的取水口,沿途綠意盎然,又能聽到潺潺流水聲,是山友的玩水秘境,坪頂古圳取水口這段保留了清朝時期的建築工法,彷彿走入時光隧道!
沿著坪頂古圳再度走回清風亭,即將進入此趟健行的尾聲,回程我們走大崎頭步道,這條路線其中一條小徑可以通往海拔510公尺的鵝尾山,那裡有一個圖根點基石,途中有居民開墾的梯田,這時正好遇到金針花盛開,搭配遠方的大屯山景與藍天,就像一幅愜意的自然風景畫,美不勝收!再走回大崎頭步道,會經過一大片保存相當完整的梯田與幾處民宅,大崎頭的梯田風光可說是台北市數一數二的美,水梯田佈滿了水生植物「滿江紅」,彷彿大地的調色盤🎨,遠觀又像巨人的階梯,十分壯觀!
走完一公里的大崎頭古道,會再回到至善路三段370巷 ,也就是剛開始出發的路徑,這樣環狀一圈走下來,因為沿途有總裁精彩生動的導覽解說,大約花了五小時,非常輕鬆自在的健行路線,又十分消暑!
想參加總裁帶路嗎?去哪兒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EZqbV
集合時間:9/29(三)上午08:00
集合地點:溪和宮對面的公車站
交通工具:可自行開車/騎車或可於士林捷運站搭乘小18公車(坪頂古圳步道口下車)
路線:溪和宮~坪頂古圳親山步道登山口~坪頂古圳~溪和宮
高度爬升:271M
走讀時間:約5-6小時
午餐:自理
人數限制:6人成團(歡迎揪好友一起來走讀,最多12人)
費用:$600(包含領隊解說/300萬旅遊責任險)
PS:健行全程配戴口罩,在空曠處拍照時才將口罩拿下來喔!
#古道
#古圳
#內雙溪
#至善路
#陽明山
#平等里
#清風亭
#登峰圳
#聖人瀑布
#坪頂新圳
#坪頂古圳
#瑪礁古道
#內雙溪古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40的網紅TripMoment 時刻旅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太平洋屋脊步道,英文為「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PCT。 這條步道貫穿美國西部荒野、全長4,286公里的健行步道,從墨西哥的邊界一直 連接到北方加拿大的邊境地區。 Ann與小邱這對酷到不行的夫妻檔,選擇踏上這條步道當作兩人的蜜月旅行🤠 途中經歷了各種崩潰、意想不到的狀況.....
「陽明山12條步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Facebook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嗨*我波卡,我的日記迷路了 Facebook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12條步道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五星級步道橫嶺古道水簾洞秘境尖山40砲陣地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國家公園十二條步道,(地圖為古道 - 加油地圖 的評價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雪羊視界 Vision of a Snow ram Facebook 八卦
《「向山致敬」,山岳政策與公民運動的里程碑 》
今天在行政院舉辦的這場記者會,很榮幸能受邀參與,和多位曾一起為山岳政策努力發聲的前輩們,一起見證這場由蘇貞昌院長、張景森政委等人所主導的,台灣山岳政策革命。
「山,是大家的;山,是台灣的;我們要向山致敬。」
蘇院長以這段話為引子,帶出了「開放」、「透明」、「服務」、「教育」和「責任」的五大主軸(詳見文末p.s.1 ),宣示台灣未來國家層級的山林經營目標與展望,也透過媒體的記錄與播送,更加強化了這份改革的決心。
會場內瀰漫的,是期待,與欣慰。
今天的登山代表致詞也很精彩:
崔祖錫的登山聖殿崔祖錫
冒險精靈的李美涼
中華山岳理事長 黃楩楠
中華健行理事長 黃一元
登山補給站的蔡及文
從祖錫提到台灣山岳多樣性、美涼姊的對山岳政策改變的期盼與驚喜、兩位黃理事長縱貫古今的眼界分享與未來展望、到及文哥再次提起當今搜救法制面的改革必要,幾乎全方位的描繪出了我對台灣山岳環境經營的願景。
除了黃楩楠理事長較為不熟外,其餘四位和我都是互相認識的朋友,也是在山岳政策議題上的戰友,所以當我坐在台下聽他們一位位分享時,就好像這幾年來,每一次的封山、自治條例惡法與搜救議題討論與遊說的日子,一幕幕從眼前閃過一般。
那真的,很感動。
集眾多前輩共同努力、更多的人的關心與討論下,台灣的山,終於從封閉,走向開放。而且不只山,水域、岩場,不可能不比照辦理,只要我們持續的關注、討論、監督、遊說。
曾經,反對黑山的我們,被社會嘲笑、被唾棄違法。
如今,團結一心的我們,讓行政院長,
願意為山林、為開放背書,讓登山終於不再可能是一件「違法」的事。
這是何等珍貴的事?
一顆名為民主的果實,就此熟成。
各位啊... 記得我曾說過的,假如有那麼一天,我們需要挺身,為自由而站出來的話,我願意嗎?我們已經等不到那一天了呀!
我知道你可能會說,
陽明山還在封溪、
壽山還在封岩封洞、
蚯蚓坑還在封溪、
東北角又要封海岸了...
對,這些我也知道。但你知道嗎?
今天由最高行政長官宣示的開放,
是我們能夠用以監督基層機關的最充分理由。
因為這些濫權封閉的下級單位,都是有主管機關的。
你敢封?沒關係,我們光用講理的、向上級陳情的,就足以讓他們備感壓力。那種基層機關愛怎麼封就怎麼封,你們拿我沒轍的迂腐過往,已然離我們而去。
台灣,正在往前走,以堅定而穩健的腳步。
-
要感謝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從蘇院長、張政委、林華慶局長,到默默在這條路上努力耕耘付出的眾多山岳前輩們,再到每一位願意耐心看完各種山岳議題討論、與動手分享的你,全部,都是推動這場山岳政策改革的最大功臣。
我由衷的感謝每一位長官、前輩,與在座的你。
今後,讓我們繼續監督基層單位,是否依然走在這場山岳改革開放的路上吧!首先,就從關注自治條例惡法是否全數撤回或者修正、還有無用的登山險砍掉重練開始吧!(宜蘭縣,登山自治條例這麼明顯的惡法,你們當真要訂?這麼急著羅織罪名給求援者,再喊著登山安全的幹話,是一件正義的事嗎?)
過了這個里程碑後,讓我們一起在這座改革的大山上,繼續努力走下去!
---
後記:
今天我以一個28歲的青年,成為一個受邀主體參與記者會——全場最年輕的受邀「單位」(最年輕的受邀者是健行筆記小編盼盼,小我1歲XD),這本身就是一個網路奇蹟,由看到這邊的你所親手製造。
我坐在那裡,長得根本就是某單位的小編,又或者是誰的助理,不認識我的人根本不會想來跟我寒暄(但這也挺好的,我有需要找誰再去拜會就好),每一個受邀者都幾乎大我至少10歲起跳,這種不和諧的畫面,非常的不可思議、非常超現實。
如果不是你們的關注與認同,今天我不可能在那裡。我真的非常榮幸,能受到大家的委託與信賴,進到最核心的區域,去關注、去監督、去批判、去理解、參與討論、最終凝聚成共識,推動環境的進步。
雖然說過很多次了,但我仍要在這個小段落再一次的跟一直以來支持著我的你們說:「謝謝你們,真的,謝謝。」
謝謝你們願意把力量借給我,匯聚成一股政府願意傾聽的聲音,成為一個方便的傳聲筒,建立起與政府溝通的管道,讓改變,再也不是癡人說夢。
不要再覺得網路上討論都是怨天尤人、不會有用了。
看看我們的山岳政策,國家機器不就動起來了嗎?
想要改變?
沒問題!
首先,就從按讚與分享開始吧!
讓我們繼續抱著讓山林更好的初衷,一起走下去吧!
---
p.s.1
開放山林五大政策主軸內涵
「開放」為「開放山林,簡化管理」,政府不應該以危險為理由,限制人民走進山林,各山域除國安及生態保育區外,以全面開放為原則,依《國家安全法》所劃設的山地管制區,亦持續檢討和縮減。具體措施如,林務局轄管所有林道全面開放、管車不管人;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全面取消登山能力或經驗證明審查,改以申請人線上自行檢核方式辦理;進入各類核心生態保護區和山屋住宿,申請截止期限縮短為5天前。整體而言,大幅簡化入山、入園及山屋申請程序及條件,提供國人開放便捷的登山環境。
「透明」為「資訊透明,簡化申請」,預訂今年11月啟用一站式申請平臺,整合現行國家公園入山入園線上申請系統、林務局山屋申請系統及警政署入山管制區申請系統,並可隨時查閱申請情形,達到作業簡化、訊息公開及便民的目標。此外,亦推動山林政策網路參與,歸納山友需求並蒐集公眾意見,以使用者導向優化申請介面。
「服務」為「設施服務,便民取向」,包括山屋改善、步道及牌示系統改善、全面劃設營地及改善山區通訊品質等。內政部及農委會預計於年底前完成23座山屋的設備提升,並規劃5年內新(改)建12座、整建23建山屋;步道改善方面,於109年底前完成78條步道整體維護及牌示設備檢修;全面劃設營地,提供59處高山露營地,每日最多1,514人使用;山區通訊改善,玉山北峰行動通訊基地台於今年啟用,未來將逐年提升山區行動通訊品質,以利山難救助效能。
「教育」為「登山教育,落實普及」,從社會教育及學校教育雙管齊下,教導並鼓勵大眾及學生親近山林、走進山林、淨化山林。教育部今年在上百所學校推動山野教育計畫,亦鼓勵高中以下學校自行規劃系統性之戶外教育課程活動,學習冒險犯難精神,擴大教學場域,連結生態及環境教育;社會教育部分,林務局與各機關已共同推行無痕山林運動,教育部體育署每年結合登山月系列活動,宣導傳播各種登山知識、技能,提升民眾具備登山素養。交通部觀光局也將2020年訂為脊梁山脈旅遊年,在海外推廣臺灣登山觀光。
「責任」為「責任承擔,觀念傳播」,法務部已提出《國家賠償法》修正草案,落實登山自主管理、責任承擔的觀念;內政部消防署正與各縣市政府協商,朝鼓勵開放、統一標準的原則,修正登山管理自治條例;此外,金管會及產險公會正研議推動更符合登山者需求之保險商品,為登山者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資料來源:教育部體育署新聞稿)
---
p.s.2
誰說戶外品牌穿到正式場合會很奇怪?
我身上都是啊XD 重點是產品線,不是牌子啦~
上衣:NORRØNA (老人頭)svalbard cotton
褲子:Fjällräven (小狐狸) Greenland Jeans Regular
鞋子:美國買的踢不爛
---
p.s.3
蘇貞昌比我想像的還要...可愛...(欸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嗨*我波卡,我的日記迷路了 Facebook 八卦
【登頂舊台中市區最高峰+台版萬里長城‼️】
#含GPX路線檔下載
繼台北市最高峰—七星山⛰️
高雄市最高峰—壽山⛰️
台南縣最高峰—大凍山⛰️
這次阿波刷來了舊台中市區最高峰— #頭嵙山⛰️
登頂頭嵙山有很多路線
阿波選了最具代表性的 #大坑4號步道
整條山稜皆用相思圓木舖設木棧道並架設扶手
綿延而成著名的「萬里長城」
是全台罕見的特殊步道景觀~
相思圓木步道雖然很美
但
不好走喔😎
可是沿途可俯瞰壯觀的台中市景
我覺得很可以👌
文中含交通提醒和GPX路線檔下載
一定要看到最後喔~
#各縣市最高峰你刷了哪幾個?
👇👇介紹文看這裡👇👇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TripMoment 時刻旅行 Youtube 的評價
太平洋屋脊步道,英文為「Pacific Crest Trail」,簡稱:PCT。
這條步道貫穿美國西部荒野、全長4,286公里的健行步道,從墨西哥的邊界一直
連接到北方加拿大的邊境地區。
Ann與小邱這對酷到不行的夫妻檔,選擇踏上這條步道當作兩人的蜜月旅行🤠
途中經歷了各種崩潰、意想不到的狀況...快來看看兩人的奇幻旅程吧!
#太平洋屋脊步道#165天長途健行之旅
影片章節👇
0:00 精彩時刻
0:26 來賓登場——腳停不下來:Ann與小邱
1:23 太平洋屋脊步道旅程的由來
1:40 熱愛山林原野的起心動念
3:04 爬山最具吸引力的環節
3:49 挑戰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念頭
4:50 選擇太平洋屋脊步道的原因
6:11 前往PCT之前所做的功課準備
7:50 野外求生課程的重要性
8:25 PCT途中遭受黃蜂群的襲擊
10:43 最實用的訓練課程有哪些
11:09 雪訓-克服陌生的高山寒帶環境
12:31 在台灣哪裡有合適的訓練環境
16:36 PCT旅程中的危險經驗
19:04 PCT旅程中的危險經驗 #2-過溪
20:22 PCT旅程中最讓人崩潰的狀況
22:10 讓Ann想放棄的原因是?
想要知道更多資訊請往這邊👇
Don't Stop Me Now 腳停不下來 YouTube頻道
👉https://pse.is/3cpruc
Don't Stop Me Now 腳停不下來 部落格
👉https://tinyurl.com/y6l4zrvp
Don't Stop Me Now 腳停不下來 臉書粉絲團
👉https://pse.is/3a5luc
Don't Stop Me Now 腳停不下來 IG
👉https://pse.is/38f6be
淡蘭古道中路|清涼好走「坪溪古道」,被杉林包圍,山嵐圍繞的沿溪步道,親子同遊都適合
👉https://pse.is/3abs7r
場地協力:
Night & Day Bistro 旅人的時區
👉https://pse.is/3ahyzk
採訪、合作來信:service@tripmoment.com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五星級步道橫嶺古道水簾洞秘境尖山40砲陣地 ... - YouTube 的八卦
有台版京都嵐山竹林 步道 之稱的橫嶺古道,尋找 陽明山 的秘境水簾洞,登上尖山觀景台,探訪40砲陣地,還要帶大家去陽明公園花鐘及噴水池,看滿園盛開的 ... ... <看更多>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國家公園十二條步道,(地圖為古道 - 加油地圖 的八卦
加油地圖,陽明山國家公園十二條步道,(地圖為古道、提供參考) 地圖請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側古道GPS航跡圖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側古道GPS航跡圖一 ... ... <看更多>
陽明山12條步道 在 陽明山12條步道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八卦
陽明山 國家公園十二條步道,(地圖為古道、提供參考) 地圖請參考: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側古道GPS航跡圖陽明山國家公園西側古道GPS航跡圖一月、面天山線:七星山站→百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