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
【 你是否覺得台北的空氣變糟了?曾經被認為空氣是甜的,而且能量可能在亞洲是少見最好的陽明山竹子湖,今年的春天突然吹了好幾波東北季風,而這些西南季風都吹來了不只是霧霾,甚至可怕的煙灰,什麼原因?我們特別訪問了文化大學大氣系教授,很大的一項原因,除了天候因素之外,包括了林口發電廠,我們記者做了實地調查,發電廠只會降低25%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對於霧霾與其他煤電廠相較並沒有減少,基本上是跟所有的煤炭發電廠,PM2.5最終導致了我們始終看到空氣裡揮不去的一片的灰霧,如果竹子湖尚且如此,你可以想像住在台北盆地的人,住在林口附近的一路下來,從新莊 五股 八里所有住民,他們所呼吸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空氣。請看我們的記者陸惠玲的調查報告 】
5月份開始,台北陽明山是夢幻的粉色系,藍紫 粉紅 嫩白 五彩的繡球花,點綴在青山綠地之間
烈日下,戴著斗笠的是花農陳永如,土生土長的當地人,23年前他在竹子湖開闢了上千坪的農莊,種植花卉,原本外界只知道,來陽明山可以採海芋,這幾年大力推廣下, 5到7月的繡球花季成為另一「嬌」點,陳永如對經營花卉農場很有心得,但今年,他遇到一個難題
「我是從84年開始經營,大概從前3 5年氣候還算滿穩定的,這10年8年左右,尤其今年,很特別的就是5月初而已,天氣就非常的熱」
看老天爺的臉色吃飯就是這樣,5月初,繡球花應該正是盛開時節,但花園裡,不少繡球花的花蕊竟然出現焦黃的情況,他花了30萬添購灑水設備,要與35度以上的高溫,來場搶救繡球花大作戰,花是救得了,但空氣好壞卻難預防
「我們在山上活了這麼幾十年,就感覺上空氣一直是很新鮮,能見度也一直很好,但我們看現在正常的話,好天氣它這個亮度是不一樣的,不會像這樣有點黑黑濛濛的,那我們希望主政的大有為政府,不要再搞這些燒煤燒炭的做發電」
陳永如說,植物對環境的敏感度,比人類高很多,有問題,花先知
「海芋最明顯,因為它的花是白色的,在花朵苞片的部份,下過雨之後那個髒雨,都會卡點滴狀的灰塵,或黑色的煤煙之類的東西,花朵都髒髒的,採起來還要清洗過」
90年後這種情況越來越明顯,過去大多在2至4月,但現在時間好像又拉長了一點,花農認為,冬春交際,吹東北季風,應該是基隆協和電廠的煤灰吹到這裡,而5月 西南風多,會不會是林口發電廠來的,不知道,萬一又要建深澳電廠,空汙問題,真叫人頭痛,仔細想想,近幾年,台北的天空,經常性的像是蒙上了一層薄紗
草山行館1920年代興建,曾經接待當時的日本裕仁皇太子,民國38年,先總統蔣中正來台,走訪陽明山,居高臨下,視線一路延伸,俯瞰台北盆地,關渡平原,觀音山,以及基隆河,淡水河交會處,被眼前美景所吸引,於是將草山行館選為,最初落腳的官邸,原本長廊內側的書房,現在改裝為餐廳,在這兒工作的員工很幸福
「這裡視野好的時候,簡直是美到不行,你可以看到非常後面,可以看到後面山嵐的漸層,尤其是在9月至10月的時候,我們的夕陽會落在正中間」
聽員工形容的很起勁,但眼前所見的最佳視野,卻只有朦朧的美感,遙想當年,留下無限的想像,然而台北的天空,怎麼了呢
每天上午7 8點左右的上班尖峰時間,新北市通往台北市的台北橋,機車瀑布傾瀉而下,交通運輸所產生的廢氣,是影響能見度的原因之一
走一趟竹子湖氣象站,駐站人員每三個小時,要觀測一次台北盆地的能見度
「大部分都是像這樣,有點看得到,但不是很清楚,大部分都是這樣子,下過雨就會比較清淅」
另外是溫度上升,下雨變少,從中研院研究資料的統計,近30年台北春夏秋冬降雨天數看來,春天和冬天最為明顯
「我們的雨量沒有太大變化,可是我們下雨的日數,跟我們的濕度都在下降,那意思就是說,我們對於進來的空氣,清除的能力是在下降,這是第一個因素,第二個是風速,風速很大,很快就可以把它清掉,可是我們可以看到,台北或者是都會型的都市發展,都會使風速越來越低」
大自然擴散空汙的能力,沒有過去的好,人類汙染源的控制,又沒有很好的改善,過去這樣的天空狀況,我們會以為是雲 是霧,近幾年,人們對於細懸浮微粒PM2.5的關注度增加,了解也更多
「這種細懸浮微粒實際上來講,它裡面更小的粒子,會跟光線的散射有關係,所以它會讓你感覺你看得更模糊」
林口發電廠「超超臨界」燃煤機組,分別在2016年10月以及2017年3月運轉,煤的成分除碳、氮、硫等就是重金屬 ,雜質無法避免,沒有乾淨的煤,從地圖方位來看,如果是吹西北風或西南風,細懸浮微粒,還是有可能隨著風向,吹至台北盆地
「如果一個機組的排放總量很大,那兩個加起來更大,那也就是說,你的總量是增加的,對於大台北地區,空氣品質都是不利的一個因素」
沒看到黑煙,不代表沒有汙染,帶點曚曨的天空,隱藏著是看不到的危機
更多內容,請看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wt1aanVMoPYUt_CQYCPQg
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餐廳 在 黃大米 Facebook 八卦
「大推薦」
為了感謝大家長久以來的支持,我要來好康道相報,推薦一家超浮誇又不貴鬆鬆的餐廳。
餐廳內有很多攝影棚,不論是巴洛克風格、鄉村風通通有,可以讓各位粉絲美少女拍照拍到手抽筋,更驚人的是,外面還有湖跟一個教堂,是真的湖跟白色教堂喔喔喔喔!
求婚、約會、姐妹們自拍八掛的好地方,餐點費用在五百到六百之間,餐點份量超級霹靂大份,如果很餓可以點炸雞腿排。(我是去吃裝潢的)
這家餐廳在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搭公車也可以到喔,各位學生粉絲務必衝一波。
店名叫做:真愛桃花源
我保證你們去了,會感謝大米的推薦,真心回饋大家!
地址自己網路查啦!我懶得寫啦
#我是假日晚上去,人不多,好怕店家倒喔!但真的很推薦的推薦。
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餐廳 在 張哲生 Facebook 八卦
還記得天母一路、二路、三路嗎?
1982年,台北市天母一路與天母二路(路口以右)、天母三路(路口以左)交會處(今中山北路與天母東西路交會處)往北望,遠方陽明山上可見中國文化大學的校舍。
同地 Google 街景:http://goo.gl/maps/w78uI
昔日台北市的天母一路即今日的中山北路七段,為天母地區的主要道路,而天母二路與天母三路則分別為現在的天母東路與天母西路。
1982年10月10日,天母一路改編為中山北路七段。
這一帶古稱毛少翁社,為平埔原住民族聚落。明朝時,荷蘭人佔據台灣,毛少翁社成為其採礦活動區。清康熙年間,浙江人郁永和入此經營磺礦,毛少翁社的原住民始漸開化。
天母地區自古為三角埔庄所轄(三角埔庄轄有三角埔、大稻埕、牛稠坑、猴洞),而「三玉」乃是三角埔和玉潮坑的合稱。根據文獻記載,這裡為平埔族毛少翁社原住民居住地,至今仍保有「番婆嶺」、「番婆厝」、「番仔井」等地名。
漢人移墾此地,約始於清乾隆年間,在《淡水廳誌》〈建置誌〉「水利」可以看到「番仔井圳」的記載:「番仔井圳,在芝蘭堡,距廳北一百四十里。乾隆年間,業戶潘宗聖暨農民自置。其水發源於內山吼佛天泉,灌溉田一百餘甲,無水租。」
日治時期大正年間(1910年代中),有地方居民引取磺溪上游之磺水,於今日溪底天母公園附近建造溫泉浴場;到了昭和初期(1920年代末),日人中治稔郎在此區設立「天母溫泉」、「天母神社」和「天母巴士」,天母乃取自「天上聖母」之名號,這就是「天母」地名之由來。不過,民間常訛傳「天母」的由來是戰後美軍顧問團進駐,於問路時,在地人以台語「聽無」回答,以致美軍用音近之「天母」當作此地之名,殊不知這裡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經有「天母」之稱了。
二戰之後,此地被劃為三玉里,之後又分出天母、天山、天玉等里。1990年,三玉里又劃出天福、天祿、天壽等里,天山里劃出天和里。故自清代以來的三角埔庄,至今已演變為三玉、天母、天山、天玉、天和、天福、天祿、天壽等八個里。
但在鄰里整編之後,三玉里被劃在原本三玉里的邊陲地帶,以致居民常會產生地域認知上的錯亂,所幸當地的「三玉宮」仍以「三玉」為名,尚能清楚地標示出最初三玉之核心位置。
1951年,美軍顧問團進駐,台灣銀行於此地建造美軍眷舍供將領住宿,再加上美國學校、日僑學校的移入,這一帶逐漸成為中西文化匯流之據點,更促使天母成為匯聚舶來品店、服飾店、高級古董家具店與異國餐廳等充滿國際特色的著名商圈。
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餐廳 在 「文化大學美食dcard」懶人包資訊整理 (1) | 蘋果健康咬一口 的八卦
陽明山 是台北的近郊區,不僅有季節的花卉可以欣賞,還有文化大學後山的夜景也很知名,除了這些,也有不少美麗又優雅的店家就隱身在陽明山上,這些店家不僅環境優美、遠離 ... ... <看更多>
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餐廳 在 圖多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美食part2 - Dcard 的八卦
圖陽明山文化大學附近美食part1,隔了一年終於來發個part2啦 ,我是一個不喜歡每天都吃一樣的人,所以決定要嘗試不一樣的食物,吃遍文化(雖然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