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八位軍人白白犧牲】
1月2日的早上,機號933的空軍黑鷹直升機在山區飛行、前往蘇澳;8點06分48秒,獲得塔台許可,爬升至4,000呎。同時,直升機逐漸進入雲層,失去能見度。接著在機艙內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到十秒鐘:
副駕駛跟正駕駛說:「教官高度」。
三秒後,塔台向直升機呼叫:「請問預計抵達蘇澳時間」。
過了不到一秒,副駕駛:「教官現在高度」。
一秒後,正駕駛:「知道」。
過了兩秒半,正駕駛向塔台呼叫:「阿 預計抵達蘇澳」。
再一秒,不明聲響。
再一秒,錄音終止。
根據國防部公佈的數據,在這十秒,直升機離地面的距離從381呎掉到87呎,喪失了294呎(約90公尺的高度)。十秒之後,在上午8點07分01秒,黑鷹撞山。十三人在機上、其中八人殉職。
隨著總統大選的結束、疫情的延燒,三個月前的這場意外已被逐漸淡忘。過去三個月,受難人員獲追贈勳章,國防部召開「初步調查報告」記者會,相關人員的懲處確定,紀念碑也在昨日落成。黑鷹事件看似落幕。
許多人希望放下過去。但是,我們必須記取教訓。
2014年阿帕契直升機在霧中直撞民宅;2018年2月另一架黑鷹直升機在蘭嶼墜海,六人喪生;2018年6月F-16戰機撞山,飛行員殉職;這次的黑鷹失事造成八人罹難。飛安事件頻繁發生,幾乎每一次都付出重大的代價:軍人的犧牲、家庭的破碎。現在是政府嚴肅面對系統性問題的時候——深入檢討人員訓練以及組織文化。
【感謝自由時報刊載評論:https://tinyurl.com/unjjxv4 】
▋必須面對的問題
2月15日公布的初步調查報告中,國防部將失事歸因於「環境及人因複合因素」。空軍司令部督察長在記者會上表示:飛行員以合格的方式操作飛機,在「發生地形以及天候的因素」後,操作「不及應變而發生遺憾的意外」。
但這樣的檢討報告並沒有回應人們最關心的問題:姑且不論事後的應變與搜救,這一場意外突顯了哪些制度上的缺陷?我們該如何降低意外再度發生的機率?
許多疑問,必然有紀錄可以回答。國防部雖然沒有法律義務對外公開,但若以開放和透明的態度來說明,將提升社會對國軍的信任、回應對國軍的期許。我們也希望立法院儘早要求國防部針對黑鷹事件進行專案報告。全社會——包括每一位軍人——都應該得到更完整的交代。
1️⃣ 成軍過程中的訓練標準
台灣的UH-60M黑鷹直升機分屬三個不同單位。陸軍航特部(陸航)採購的六十架黑鷹裡,其中十五架在2016年移撥給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空總);另有十五架在2017年起,分批移交給空軍救護隊,取代服勤三十多年的S-70C藍海鷗直升機(黑鷹的前身)。而這次失事的直升機是在空軍救護隊的編制下。
陸航與空總在成軍階段都有派學員到美國;也分別聘請由美國退役飛行員組成的「技協小組」來台,協助「飛行」與「後勤維持」的訓練,為期兩年。
空總飛行員的赴美《完訓心得報告》指出:「美方對於系統認識、試講、試教之能力要求甚高⋯對於每一步驟之進行與處置,均要求機組員須正確並提前告知,前後艙之任何行動均在互相掌握與知悉下綿密進行,由其機內外空域視察⋯系統監控與安全視線交叉互補⋯等飛行中潛在危機的掌握,每次飛行後之歸詢檢討由美籍教官講評飛行狀況,並分析缺點或改進建議⋯」。
空軍救護隊為何沒有比照辦理相關訓練?空軍救護隊接裝時的受訓課程,跟陸軍與空總在美國的受訓內容,有什麼不同?接機的兩年多來,空軍救護隊有沒有參考美國「技協小組」給陸航與空總的結案報告?若有,參考了哪些訓練內容、又做了哪些改進?
國防部官員在2月的記者會解釋:空軍救護隊「已經成軍,在沒有問題的情況下,我們都會恢復到常態的訓練」。之前的訓練與「常態訓練」有何不同呢?
2️⃣ 模擬機的訓練
模擬機是飛行員訓練不可或缺的一環:在地面上安全地演練各種緊急狀況的應變處置,例如直升機進入雲層或能見度下降而無法目視地面時,從「目視飛行」轉換為「儀器飛行」的標準程序與操作。
空總受訓人員《完訓心得報告》的第一項建議便是「持續模擬機訓練之必要性」。他們的報告說明:「對黑鷹機種之認知,咸知模擬機訓練的重要性,尤其是緊急程序發現的徵候與處置,與儀器訓練及自動化飛行操作,許多情況無法使用實體機訓練,除安全考量外,仍需高額成本與風險顧慮。唯有建立模擬機定期精進課程,獲得專業師資與硬體方能提升人員素質且增進信心與能力」。
在2月的記者會上,國防部官員表示,失事的兩位駕駛去年分別操作了四次模擬機,而最後一次則是在意外發生前的一個月。不過,在民視記者葉郁甫的追問之下,國防部也坦言:兩位飛行官先前所操作的是藍海鷗模擬機;而最近一次到新社營區操作黑鷹模擬機,是在去年三月,距離失事已達十個月之久。
據瞭解,陸航在新社建置了兩套黑鷹模擬機,每週分配固定時間給空總以及空軍救護隊的飛行員。按照陸航的內部規定,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必須達到每季三架次的標準,每架次約莫兩小時。空軍救護隊應該說明:空軍飛行員的標準是多少架次與時數?在事件發生之前,飛行員接受模擬機的訓練頻率為何?藍海鷗跟黑鷹模擬機的訓練內容和操作系統是否有所不同?這次的意外之後,空軍救護隊又做了什麼調整?
3️⃣ 國軍的組織文化
最難以克服的挑戰,或許是國軍嚴明的階級制度與管理文化。
一位現役直升機飛行員和我們表達:「最大的問題是文化的問題 。過於僵化的階級制度,或許才是這次事件的主因。訓練面向的問題絕對比文化層面容易解決,但是文化不去改變,再嚴謹的訓練都沒有用。」
根據聯合報記者程嘉文的報導分析,直升機即使進入雲層,只要將高度拉升,並及時轉為「儀器飛行」,也許就不致於撞山。然而,選擇爬升高度後再下降所要耗費的時間,就有可能延誤參謀總長的行程——為了如期達成長官交付的任務,時間壓力或許是駕駛決定維持目視飛行的原因之一。
另外,當駕駛發生空間迷向或判斷失準的狀況,另一位駕駛理應可以要求接桿協助處置。在失事前的最後十秒,雲霧極有可能已覆蓋下來、影響能見度,導致無法掌握離地情況。國防部在記者會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當時直升機非常接近地面,副駕駛兩度提醒高度,正駕駛雖回答「知道」,飛機高度不但沒有爬升,反倒持續下降。軍中的飛行員提出一個疑問:「是否代表當時正駕駛已經產生空間迷向?副駕駛在此時是否應適時接手操作?」正副駕駛之間的階級落差是否也影響當時應處方式?
實情是否如此,目前的公開資訊(並不包括機艙內的完整錄音檔)無法證實,但也提醒了我們,階級文化也是事件的潛在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應受檢討的是制度,不是個人;無論駕駛、空軍或國防部,都不該是被責難的對象。我們必須協助國軍改善組織文化,容許下屬做決策的空間——正確的判斷,不應該受到官階高低的影響。
▋紀念碑的意義
昨日,八位殉職軍人的紀念碑正式落成。
也許,面對悲劇,「不追究」被視為一種寬容、或對受難者家屬的體貼。但既有的問題不容擱置,因為各個環節所牽涉的,可能是國軍弟兄姊妹的生命安全。我們必須嚴肅思考所有可能因決策而造成的遺憾,並誠實檢討體制內長期習慣的形式主義。
我們認為,記取沉痛的經驗,勇於改變現狀,才是展現對國軍英烈的尊重。
我們期待,政府向每一位持續為國家效力賣命的飛行員以及軍士官兵承諾:國軍從此時此刻,一切將有所不同。
(圖片來源:軍聞社)
「陸軍編制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壯闊台灣 吳怡農 Facebook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陸軍編制圖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軍事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陸軍編制圖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 - 軍事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鋼鐵雄心4 教學系列: 陸軍-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Re: [問題] 我國國軍軍隊編制- warfare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新聞] 國軍搶人海岸守備旅提前卡位2023-01-09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陸軍編制圖 在 請教國軍各軍種的部隊編制 - Mobile01 的評價
陸軍編制圖 在 鬼才阿水Awater Facebook 八卦
當和平太久的台灣,是否有做好備戰的準備?
今天是823炮戰62年紀念日,過去我的爺爺嚴佛元將軍更曾因參與此戰役,獲得兩座戰勳,當時我年紀還小,坐在爺爺的懷裡詢問他說,戰爭是怎麼一回事,而他跟我說得至今我仍印象深刻。
「戰爭是殘酷的,是人們的仇恨所引發的,我們不隨意開戰,但隨時要做好防衛的準備。」這句話後來也成為我人生的價值觀,我不欺負別人,但我不會讓人覺得我好欺負。
我們身邊的中共政府總是虎視眈眈,最近的軍演也不斷地加強,加上馬祖前線的抽砂船的頻率相當密集,可以看見美日等國都加強的軍事演習力度,而台灣的軍方也未曾鬆懈,多次為阻止中國敵機飛入而升空,當中的關係緊張,越發激烈。
「中國不可能打來,要打早就打了。」
這句話我大概聽不同人說過不下數十次,這些人都在安逸的台灣待了太久,自認為殘酷的戰爭不會經歷,但攤開過去的歷史,戰爭才是常態,這群人就又不當一回事了。
更蠢的就像是中國國民黨的這群人,自以為整天親中捧中舔中,就能獲得中共政府的支持與奧援,在戰爭中只要堅決支持同屬一中,自然不會受到砲火的侵襲,對此我強烈建議這群人的腦袋都該去檢查,這些人連最基本的炮火無情都不懂,當中共對台侵略開始,密集的飛彈與大量外部軍事力量,在緊繃的狀態可說是一觸即發,當看到人就攻擊了,哪管你支持台獨不台獨。
戰爭就是兩軍對壘。
這也是為何我對台灣的軍購都是強烈支持,只有我們擁有足夠的防衛性武器與軍事力量,配合其他國家的協助,這才讓台灣有和平的本事。
「現在的和平是中國入侵台灣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比攻占台灣還嚴重,所以他沒入侵。」
就像為何胖虎總喜歡欺負小夫,因為他最沒抵抗力,最不會反抗,欺負起來最有成就感,而一群國民黨的小夫們,整天在旁耀武揚威,卻不知道自己是有利用價值時才沒事,一旦沒利用價值,就是被踢到一旁跟著被欺負而已。
當年823砲戰時期,中共無預警的炮擊,郝柏村後來還敢宣稱都是其戰功,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一、國防部編輯的「金門砲戰戰史」惟獨查無郝柏村第9師師砲兵第34、35、36營射彈統計數(為此曾請教第9師參謀長鄭立軍將軍,鄭將軍瞬即默然閉嘴不語),但檢視郝柏村砲戰日記,小金門砲兵計射擊17次(含直接支援大二擔射擊2次),疑此17次射擊是金砲部直屬砲兵669營(配屬小金門第9師)所為。
二、郝柏村砲戰日記,記載「我砲兵」的戰績、戰果,乍看之下俱為第9師所為,而實際是砲兵600群所為。
三、郝柏村於位高權重時,公開發表郝的「砲戰日記」,因記載悖逆事實,旋遭參戰知道砲戰實情者群起攻之,並分別撰文據實抖出郝柏村「畏戰怕死」的黑歷史實情(坊間所在多有),蔣仲苓將軍因此劍指郝柏村「無恥透頂」,何以郝柏村未曾(不敢)對渠等提告「誹謗」?內中隱情耐人尋味。」
其中我也附上我爺爺嚴佛元將軍的相關介紹
民國47年金門砲戰期間,陸軍野戰砲兵第600群是當年駐防金門的眾多砲兵單位中,擁有最大口徑火砲的砲兵部隊,包括使用口徑155加農砲的砲兵691營、692營及使用口徑155榴砲的砲兵606營(八吋榴砲抵金後,亦歸該群指揮作戰)。
而就編制上,600群是直屬金門防衛司令部的一般支援砲兵,一般支援即全面支援(增援烈嶼,封鎖五通道及廈門水道),即由600群指揮官主動運用其砲兵火力,司令官更賦予砲兵指揮官射擊權。在「砲兵之神」八吋榴砲尚未駐防金門前,亦是讓對岸共軍聞砲喪膽的國軍砲兵部隊,指揮600群作戰的靈魂角色,正是出身軍校14期砲科的嚴佛元上校。
在民國47年8月23日下午6點30分共軍開始砲擊金門時,砲聲機槍聲和各種口徑的砲聲繼續不斷,指揮官嚴佛元上校即令群向FDC(砲兵射擊指揮中心)查證,見小金門(烈嶼)籠罩在一團團黑白煙霧之中。群FDC獲悉上級通信中斷,小金門亦未向600砲兵群要求火力時,當機立斷,指揮金西一部中型砲對大嶝、其餘中重型砲火力指向廈門制壓敵砲。155榴砲於1835時、155加砲於1838時開始射擊,展開激烈砲戰。至1945,敵砲全部被制壓。
我金門本島砲兵各營繼續射擊,選擇有利目標,予以摧毀,以擴張戰果。司令官胡璉上將更於9月9日1740親電指揮官嚴佛元上校,飭令該群準備射擊廈門火車站以懲罰敵人近期的瘋狂射擊,因此,該群691營第1、2連及692營第1連於9月11日對廈門火車站進行無觀測急襲。
金防部第二處處長盧鄂民上校於0917日上午面告嚴佛元指揮官,從空照圖上可以清楚地指出該群對廈門火車站的「射擊效果」,同時經敵後人員所獲得砲彈落達時和爆炸後概況,砲擊後擊毀火車調度盤「轉車台」一座,使廈門火車站半毀,鐵軌彎曲不堪使用,後續亦無法調度輸運兵員!該群於砲戰第一階段期間,共射擊砲彈3萬5千5百3拾6發,戰果如下:擊毀共軍火砲101門,擊毀共軍砲兵陣地10處,擊毀共軍彈藥庫8座,擊毀共軍油庫4座,擊毀碉堡8座,擊傷敵船2艘,擊毀共軍火車轉車台1座,斃傷共軍750名,擊毀共軍車輛11輛,可謂戰果豐碩!更贏得美軍顧問「特別傑出的砲兵部隊」稱號之砲兵部隊!防衛部副司令官劉鼎漢將軍更稱該群指揮官嚴佛元上校為我國軍果斷勇為的優秀將校,故能指導部屬以寡勝眾集中要點射擊發揮戰力!
砲兵600群指揮官嚴佛元上校因為不待命令主動反擊,穩定戰局,奉司令官胡璉上將裁定,於9月8日頒授六等雲麾勳章乙座,其餘有功官兵(包括砲兵600群副指揮官方學海、砲兵692營營長魯鳳三、副營長滕繼武、作戰官凌劍雄、砲兵691營營長李建屏、副營長劉劍虹、作戰官彭寅初、連長陳帥、張福田、湯順華等)亦頒發陸海空軍通用獎章、褒狀及軍種獎章等勳獎,以資酬庸該群的輝煌戰功!
作者:劉國青
-------------------------------------------
至於過去一直要求我們反共,如今舔共舔成不忍直視的國民黨又是另外一段故事了。
照片 : 嚴佛元將軍
想優先知道一些資訊的就加入社團,不要錯過更細部資訊的就粉專按讚勾選搶先看
重新開始日更的IG : Awater0911
喜歡影片的可以到 : https://awater0911.pros.si/NRWL5
喜歡跟我討論議題或提供資料的可以到社團
鬼才阿水Awater的東吳水軍社團
想要認識我與聊天的歡迎來直播找我
「浪Live」4791472 / 鬼才阿水Awater
陸軍編制圖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文茜的世界周報:歐洲特派撰述王雅倫》
【法國2019國慶閱兵,未來創新成為主題。總統馬克洪重啟歐洲自主軍事戰略,揮別對美依賴 擴整空軍為太空指揮部,最新一代的核子潛水艇亮相,將成堅強防禦主力】
乍看之下,這像是好萊塢暑假強檔的漫威英雄預告片花,事實上這是今年法國國慶閱兵的驚喜彩蛋,在傳統的地面部隊共和國騎兵以及空軍花式飛行之間,他是最令人矚目的焦點,這位持槍從天而降的空中飛人Franky Zapata,正是這個被稱為「飛行滑板」的發明家。
(Flying Board發明者/Franky Zapata)
我必須很精準地哪一秒飛到哪裡,而且是在很多螢幕 攝影機 升降機和樹木之間飛行,我還是稍微有些緊張,我知道總統還有其他的國家元首,在現場看著我,但是我也知道這是電視直播,我的兒子 還有我的家人朋友都在電視機前看著我,而且這是7月14日我們國家的國慶,對 我非常高興也非常驕傲
他原來是一位噴氣式滑水冠軍,他的滑水經驗讓他進一步研發,遊樂用的水上噴射飛板。2011年開始銷售,每一台大約是6000歐元,至今已經賣出了超過兩千台。
(Flying Board發明者/Franky Zapata)
我從小就夢想要飛,我一直都是漫威的鐵粉,的確,之前開發的Fly Board已經很酷了,但是主要還是一個以運動為主的機器,還是要有一根噴氣管連接,我就想如果真的能像Ironman一樣,自由飛行該有多好
於是從2012年起,他把全副精力和營利所得,都投入開發能在空中飛行的滑板。他所研發出來5個渦輪推進的機器,成了大家極力爭取的對象,特別是大西洋的對岸,美國軍隊一直都夢想著,能有從天而降的天兵部隊,從1950年開始就嘗試各種可能,但一直未能成功,三年以前美國人出重金,想要收購Franky Zapata 的公司,法國國防部出面,投資130萬歐元把這項技術留在法國。
這位來自蔚藍海岸,馬賽港的法國版漫威超人,開始密切的和法國國防部密切合作,研究配合特種部隊所需要的各種情境,目前已經可以達到時速一小時190公里,可以飛到超過2200公尺的高度,7月25日,他將飛越560公里的英格蘭海峽,再創下一項新紀錄。
(法國三軍部長/Florence Parly)
這完全不是一個噱頭機器,因為這可以讓我們測試不同的軍事用途,例如一個空中的支援平台,或這是一個突擊行動,您可以看到出其不意的效果非常可觀,雖然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例如更為安靜的引擎
美國人以高於130萬歐元幾倍的高價,都買不走這個飛行滑板,如果連一個普通法國人,屬於法蘭西驕傲都難以收買。更不用說認為法國影響力,足以輻射全世界的法國總統馬克洪了,「歐洲干預部隊」倡議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是由馬克洪所推動,而在2018創立的歐洲十國的共同軍事行動聯盟,其他九國的元首,自然是今年法國閱兵典禮的貴賓。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Sylvie Matelly)
這個「偉大的法蘭西」的概念,這也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不只是被馬克洪總統也被他之前的幾位總統,轉移到歐洲層級來推展
然而除了馬克洪,為了這個歐洲十國聯合部隊催生的,還有另一位推手。
(法國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Sylvie Matelly)
川普幫了歐洲共同軍事防務一個很大的忙,他讓大家的心態徹底轉變
法國國慶的閱兵典禮,固然是讓川普又羨慕又嫉妒的共和國傳統,但是國慶當天的閱兵,其實只是一系列表揚國軍和彰顯軍力的最高潮,真正的重點還包括了每年國慶前夕,一年一度總統對三軍代表的談話。
(法國總統/馬克洪)
三軍部長所提出的新的太空戰略部署,我已經批准,這將確保我們能夠在天空和太空中保護自己,我們將提高我們對太空局勢的了解,將有效地保護我們的衛星包括積極性的措施,為了使這一戰略部署具有實質性,並強化我們的太空發展,我們9月份將會在空軍內部成立太空指揮部,未來將會發展成為空軍和太空軍團
空中飛人的確是國慶閱兵的吸睛亮點,但是重新改制進而優化未來的法國空軍,這才是更為關鍵性的戰略轉型,馬克洪宣布了最新的法國太空計畫,將成立宇宙軍團,並積極與歐盟合作,讓歐洲太空發展不至被美中俄邊緣化
(法國三軍部長/Florence Parly)
目前地球周圍有1500枚衛星,十年之內會增加到7000枚衛星,這些衛星會越來越成為爭奪情報或是竄改資訊的焦點,(我們曾經遭遇到被入侵的經驗嗎),我們的衛星曾經遇過這樣的企圖,但是沒有成功,(對方是誰),我透露過是一個俄羅斯衛星,它靠的太近我們的一枚衛星,我們不能過於天真,必須要盡力保護
法國計畫在2025年前,再投入36億歐元更新衛星,新成立的法國太空司令部,將成為法國空軍麾下的一個獨立指揮部,馬克洪選擇了將太空部隊整合到空軍,不同於川普決定成立一支獨立於美國三軍部隊之外的太空部隊,除了宣布新的預算和編制,馬克洪慎重地追悼了,為法國殉職的軍警人員,並且代表法國人民向國軍致敬,這和他兩年前第一次面對軍隊的演說,有著天壤之別。
(法國總統/馬克洪)
把某些爭議公諸於世,並不能贏得任何尊嚴,我做出了承諾,我是你們的領袖,我對法國人民和軍隊所做出的承諾,我一定會堅守,我不接受其他任何的壓力和評論
這是兩年前剛上任的馬克洪,在第一次國慶閱兵前夕,在三軍總部的演說,因為三軍參謀總長,批評刪減軍事預算的爭議以強勢的態度,而引發參謀總長被迫去職的危機,兩年之後,他親自宣布未來空軍的改制,以及釋出預算增加的橄欖枝,來修復他和軍隊之間的關係,因為法國軍隊的地位不比尋常。
(法國Opinion 雜誌軍事與外交主筆/Jean-Dominique Merchet)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擁有嚇阻作用的核子武器,(而且我們不準備和任何人分享),當然,我們的邏輯是要知道法國不是一個主張和平主義的國家,我們是一個籌備軍事行動,不僅僅是籌備,而且還主導軍事行動的國家
無人機 空中飛人 全自動機器 噴射戰鬥機 科幻式槍枝,2019年的閱兵主題,是未來的國防軍力及武器的創新,只能顯現的陸軍與空軍的最新機種與武器,那麼海軍呢?
身長99公尺,身高相當於一座7層樓的高度,擁有長達水下70天的行動力,這就是Suffren,法國最新的核潛艇,比上一代的潛艇更為隱形,可以承載更多的武器,這架海底怪獸可以直擊1000公里以外的地面目標,這就是馬克洪總統星期五,在諾曼第海岸揭幕的潛水艇。
這就是7月12日,馬克洪災國慶閱兵前兩天,親自在諾曼第海岸揭幕的,法國最新一代的核子潛水艇,這是一艘價值90億歐元的隱形潛艇,馬克洪已經下令製造一系列總共6艘,法國海軍預計將在2020年接收啟用第一艘,其餘的將在未來的十年內陸續完成,取代法國老一代的所有潛艇,新生代系列預計將服役至2060年。
(法國總統/馬克洪)
我們正處於一個充滿威脅和不穩定的世界,正因為這個世界的平衡處於鬥爭中,新的衝突正在浮出水面,法國人民的安全取決於,最高標準的裝備就如同Suffren,它更為隱形更低調更快速更耐用更自主,能夠配備巡航導彈,也可以進行深海攻擊,並且能夠在水面下部署特種部隊,它將我們的潛艇部隊帶入一個新時代,這就是Suffren
大約10萬人參與了Suffren潛艇的研究開發,他們花了12年時間建造,匯集了來自400個不同專業的技師工人,法國設計出新一代的核子動力推進系統,澳大利亞已經預購了這一系列的12艘潛艇,這是近年來法國最大的軍售合同。
(法國Opinion 雜誌軍事與外交主筆/Jean-Dominique Merchet)
(法國是全世界軍售排名第三的國家),是的,雖然每年的數字有些變化,(這已經成為法國的出口強項),當然 我們需要出口軍事武器,(轟炸機,潛水艇等等),我們的確是最大的軍售國之一,我們必須要出口,(否則沒法平衡支出),當然,不過我們賣出的對象,不一定都是很和藹可親的,不過出售軍火的原則是,你賣給願意花錢買的人
法國的軍事戰力,也說明了法國一貫的外交立場,從冷戰時期戴高樂1966年推出北約組織,所堅持的美蘇兩大壁壘之外的「第三勢力」,就是以發展核武作為後盾,以核武嚇阻來捍衛和平的邏輯,一直到2009法國雖然再回到北約,但是仍然堅持不採用美國的F35戰鬥機。
(民眾)
看到維持閱兵觀禮秩序的警察被黃背心噓,我覺得實在很糟糕
(民眾)
實在是丟人現眼
(民眾)
今天是全國的國慶,我覺得不應該示威抗議
(民眾)
我受不了他們 受不了
這是一個軍火出口,和名牌奢侈品出口同樣重要的國家,正如同這條一天之內,早上是國慶閱兵,下午是黃背心示威暴衝的香榭大道一樣,既是歡慶也是抗爭的同一個舞台,但是當夜幕緩緩拉開,難以捉摸的法蘭西,還有另一個舞台 另一種風貌。
美也許是這個國家不分階級顏色黨派的唯一共識,煙火則是法國另一項值得驕傲的強項,每年艾菲爾鐵塔下大家席地而坐的觀賞,也是和共和國國慶閱兵一樣不變的傳統。
在2016年國慶,發生卡車恐攻事件之後,沈寂了三年的蔚藍海岸夜空,今年終於再度閃耀,這裡沒有黃背心抗爭,美麗的煙火 波光粼粼的海水,尼斯值得有一個最為療癒的國慶。
(法國總統/馬克洪)
你建立的是法國的獨立,你建立的是我們的主權,你的病人塑造的東西一絲不苟的姿態,這是我們的行動自由,它是 我們作為世界強國的地位,我看著著它,因為法國人的安全,通過設備達到最高標準,因為Suffren更加謹慎,更隱蔽更快更持久和更自主,巡航導彈擊中深度,能夠在沉浸中部署特殊部隊,使我們的潛艇部隊進入一個新時代,那是Suffren
陸軍編制圖 在 Re: [問題] 我國國軍軍隊編制- warfare - PTT學習區 的八卦
請問所謂軍,團, 旅師, 隊,營, 班, 排, 連: : 單位大小又各有多少人呢: : 美台皆可: 現在國軍的編制在陸軍上就我所知是: : 總部(陸軍總部) 軍團師聯兵旅營連排班伍: ... ... <看更多>
陸軍編制圖 在 [新聞] 國軍搶人海岸守備旅提前卡位2023-01-09 - PTT評價 的八卦
而原規畫今年七月編成的陸軍步兵一三七旅、二○二四年七月編成的陸軍步兵二四九旅, ... TWkiller 01/09 11:42看來黃埔急著編制建下去逼大家配合. ... <看更多>
陸軍編制圖 在 鋼鐵雄心4 教學系列: 陸軍- YouTube 的八卦
什麼是戰鬥寬度? Hard attack和soft attack有什麼不一樣? 師團該大還是該小? 這集介紹 陸軍 單位的各種數值和嘗試回答一些常見的問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