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維繫令人滿意的感情關係,伴侶之間每出現一次負面交流,至少需要額外進行五次正面交流。瀕臨離婚的夫妻其正面與負面交流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一。
陷入頻繁爭執的夫妻往往忽視了增加正面交流的重要性。或許他們下意識明白正面交流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關鍵,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另一種類似的情形則是,當一對夫婦終於不再頻繁爭執,往往是因為漸行漸遠,再無任何交集。這種情況也需要增加彼此的正面交流,以強化連結。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在爭執中若要關心對方,你必須觸發對此人的正面連結感覺。
取自《與焦慮和解2》
*********************************
各位朋友,早安:
昨天的直播,因為剛好場地改到台北市臨床心理師公會,也適逢515臨床心理師節,所以請兩位心理師一起來談談臨床心理師的工作。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262894551580215/
不過,關於原本預計好好討論的家庭衝突,就少了些時間講清楚。但習慣二元對立的小我,確實是家庭衝突的核心,這一點需要我們發展出高我來提升我們的覺察。
還好,我們身邊不缺好書。為了延續昨天的主題,我選了這本書,特別摘出這段文章,幫助我們重新看到建設關係的關鍵。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
連結需要透過高我,或者說,我們回到廖老師對孫女所表達的愛,我們也知道:一個人可以生氣,但也同時要懂得示愛。有愛有界限,關係才能久遠。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videos/175205467118265/
今天晚上9點半,我想辦這本書的贈書直播,繼續把昨天的主題,連同這本書的重點一起跟大家討論。祝願您,能連結內在渴望,擺脫無明衝突!
*********************************
解決感情中的自毀模式
【文/ 愛麗絲.博耶斯】
……
學術界對感情關係的研究遠多於對友情和其他人際關係的研究,因此這類書籍探討最多的也是感情關係。然而,你將會發現,這些原則也能合理地應用在其他人際關係上,諸如兄弟姊妹、朋友、父母、主管、工作夥伴與姻親之間。
首先,從表面上看來,解決感情關係的自毀模式比起處理個人自毀行為更難,畢竟要同時處理雙方的習慣和情緒包袱。然而,這個說法並非百分之百正確。學界曾針對困擾夫婦的自毀模式進行廣泛研究,並有詳實記錄,解決辦法並沒有你預料中那麼複雜。以下就一起來看看簡單明瞭的策略,幫助你防止感情朝負面發展,或者逆轉正面臨問題的感情。
***
當「減少爭執」對上「增加正面連結」
夫婦若是常起爭執,往往會過度執著於減少爭吵,因而忽略增加正面連結的機會。研究顯示,有一個出奇簡單的公式可以預測一對夫婦會愈來愈快樂或不快樂:為了維繫令人滿意的感情關係,伴侶之間每出現一次負面交流,至少需要額外進行五次正面交流。瀕臨離婚的夫妻其正面與負面交流的比例大約是一比一。
陷入頻繁爭執的夫妻往往忽視了增加正面交流的重要性。或許他們下意識明白正面交流是維繫親密關係的關鍵,但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成功,或者根本沒有意願。另一種類似的情形則是,當一對夫婦終於不再頻繁爭執,往往是因為漸行漸遠,再無任何交集。這種情況也需要增加彼此的正面交流,以強化連結。
比起著眼於減少爭執,增加正面連結更為重要,因為一旦失去正面連結,彼此的精神層面將不再契合。在爭執中若要關心對方,你必須觸發對此人的正面連結感覺。然而,當你對伴侶的正面連結度很低,便無法對他/她產生熱情和愛。如果你只是乾等感情升溫,你們的關係會更為惡化。你不能空等,要去愛這種更愛對方的感覺。採取行動就對了。當你率先採取行動,你的想法和感情就會自然而然產生。
感情經歷一段很長的時間,或者在漫長壓力下變得疏離,難免讓一對夫婦經歷負面低潮期,只要一個最小的行動,就能改變感情的軌跡,逐漸降溫的關係也會漸漸回溫。一旦彼此有了更多正面連結,你們將會發現爭吵的模式變得更健全了。以下就一起來看看這些轉折的流程表。
首先是負面情況逐漸惡化的流程表:
夫婦的正面連結很低。
↓
雙方不再感到熱情和愛。
↓
雙方壓抑熱情與愛的行為。
↓
兩人之間的正面連結弱化並惡化。
↓
爭執次數增加。
↓
處理爭執和再度締造連結的精神契合度很低。
↓
爭執的破壞力變得更大。
接下來是正面情況逐漸增加的流程表:
夫婦雙方正面互動,即使一開始很勉強。
↓
雙方開始感到更多愛意。
↓
即使發生爭執,感情依然升溫,雙方在破壞性行為出現後更努力修補關係。
↓
增加連結。
當你們再也沒有正面互動的習慣,就算有意願,也很難想出具體辦法。從你對伴侶那少得可憐的善意來看,不管你想怎麼做都很難執行。為了讓你開始行動,不妨來看看一些非常簡單又迅速見效的例子。
***
試試看:微行動計畫
你將在本節看到增加正面連結的微行動巨幅清單。許多點子不需要半分鐘就能完成,小小投資卻有大大收益。現在就拿起你的螢光筆,一邊閱讀一邊標記令你感興趣的建議。我照例會提供大量選擇,以便你挑選最吸引你的策略。請將它當作每日必做的實驗,運用幾週時間,一天嘗試一種建議。不需要每個建議都做,但在這個實驗中,請考慮稍微走出你的舒適圈。當你願意為了伴侶跨出舒適圈,將有助於營造親密感情和信任。當你覺得某個建議不吸引你,或者不適合目前的環境,請記住它的原則,根據你的情況和喜好去修改。
注意:有些建議或許看起來很老套!記得前面曾提到,看似簡單的主意多麼容易被忽略。複雜而細微的行動不一定會比簡單的行動更有效。我在前文說過,你可以完全照建議去做,也可以拿它當跳板,修改成你自己的版本。
一、 用深情的暱稱稱呼伴侶。試試看以前沒有用過的稱呼,或是重新啟用幾乎就要遺忘的舊暱稱,再造愛的旋風。
二、 試著走一趟記憶的時光旅行,向對方傾訴最近共同擁有的一段美好回憶。例如:「我真的很喜歡上星期一起在車裡唱歌。」品味正面情感是增進幸福的有效策略,尤其是當你每天固定沉浸在溫柔和善的心情時。
三、 對伴侶的某位朋友發表正面評價,不需要過度誇張。舉例說明,你可以這樣說:「你和某某朋友好一陣子沒見面時,他/她真的很用心,會主動連絡你。」為什麼這個建議有效?因為它傳達三種含意:
1. 我了解你的生活。
2. 我明白你和此人交朋友有什麼收穫。
3. 我不認為你這輩子的判斷/選擇都是傻的。
四、 伴侶正因某事而感到壓力沉重,請給他/她充滿愛意的評價,以示支持。這將有助於培養同理心。
五、 對伴侶說個小笑話,表現出你很樂於說笑話的樣子。陶醉在說笑話的氛圍與對方的反應中。要看懂一個笑話,還要說得好,必須有幽默感和理解力,這對腦袋是個小小的挑戰,但它會幫助你減輕壓力,打造雙贏的局面。要是自己想不出笑話,可以上谷歌搜尋。
六、 對伴侶從事的工作表示欣賞。當伴侶的工作為雙方帶來益處,而且你很少主動表示感謝,這時請對他/她說聲謝謝。
七、 為伴侶按摩肩膀三十秒。這個建議與新生兒依偎在母親赤裸的胸前有異曲同工之妙。身體接觸尤其是肌膚相親時,可以分泌一種名為催產素的荷爾蒙,增進彼此的連結。
八、 當伴侶出現自我懷疑,對他/她個性當中的某個層面表達讚許。
九、 告訴伴侶,你上回多麼慶幸自己採納了他/她的建議。這是一種容許相互影響的原理(本章後續將詳加探討)。
十、 擁抱伴侶六秒鐘。這會分泌催產素和血清素(自然、舒適,有助連結的化學物質)。專心享受擁抱的感覺。
十一、 當你忙了一整天,和伴侶碰面,第一句話首先報喜。舉例說明:「我今天和某人開會非常順利,比預料的還要好。」研究顯示,分享正面消息與經驗對說者和聽者都有益處,也會強化雙方之間的關係。
十二、 抽空以眼神進行愛的交流,並對彼此微笑。
十三、 對伴侶傾訴你喜歡他/她對你表達愛意的某種方式。(注意:不要搞得像是提出要求或者暗藏抱怨,要說的是伴侶已經做過的行為。)比如說:我好愛你稱讚我很會唱歌。我好愛你喊我XXX(對方對你的深情暱稱)。我好愛你抱住我並親我。
十四、 一邊深情地望著伴侶,一邊對他/她唱歌。挑一首具有浪漫含意的歌,比方說歌詞訴說著「有你愛我多麼甜蜜」。
十五、 對伴侶傾訴你多麼期待即將一起進行的計畫。舉例說明:「我很期待週五晚上一起窩在沙發上。」這是微行動第二條曾提及的心靈時光旅行的變化版。第二條的版本是回憶以前的正面經歷,這個版本則是期待即將到來的活動。
十六、 對伴侶遺傳自父母的個性或習慣給予正面評價。好比:「我好愛你的某某特質,看得出來遺傳自你媽。」或是「我好愛你的某某特質,看得出來你是從小在家中培養出來的。」如果伴侶的家庭狀況不適合提到父母,可以用他/她生命中的良師益友代替。
十七、 訴說伴侶對你的正面影響,可以是他/她帶你入門的一項興趣或嗜好,或是你的觀念因伴侶而轉變。(這一點也會在後面詳述。)
十八、 告訴伴侶你明知沒有必要,仍對某事感到尷尬。理論基礎:分享柔性情感和脆弱的一面,讓伴侶有機會在心情上與你親近。
十九、 增加口語以外的正面情感表達。舉例來說,給伴侶一個特別燦爛的笑容,以回應對方貼心或可愛的舉動。用你的肢體語言展現正面情感,可能會強化你對這份情感的體驗,這個策略對施者和受者都有益處。
二十、 當你們討論你反覆遇到的緊張或爭執局面時,對伴侶的某個想法表示認可,要針對你平常不會認可的點。好比:「你說得對,我把事情寫下來比較不會忘記,這是個好點子。」
二十一、對伴侶目前的順境表示支持。比如說:「很高興你的部落格經營得不錯,你這麼成功讓我感到很快樂,你的辛勤努力值得獲取這一切。」如果你的人際關係緊張,這個小祕訣特別重要。在別人順利時表達支持,一般稱為「獲益型支持」(capitalization support),有焦慮傾向的人往往無法做到。
個人專屬方案:如果你不想那麼死板,想走自動自發路線,可以在一張紙或卡片上寫一項建議,再將所有寫好的建議擺進大碗裡,每天抽一次。如果伴侶願意一起嘗試,可以採取「雙人」模式,每天各自抽一個建議。在你們尚未進行當天的實驗前,不要告訴對方自己抽到哪一項(比方說,可以等到隔天再揭曉)。我已做好一整組二十一項微行動的樣本,想要進行實驗的人可以輕輕鬆鬆列印並裁剪,請進入這個網頁下載:healthymindtoolkit.com/resources。
.
以上文字取自
與焦慮和解2: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6265
高寶書版
https://www.facebook.com/gobooks3/
.
5/24 基隆免費公益講座_創作我的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994369237288959/
已額滿_7/16-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519814295382140/
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陶曉清離婚 在 大人社團 - 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Facebook 八卦
陶曉清和姚黛瑋相差20歲,卻因心理諮商成為忘年之交。陶曉清走過罹癌低谷,強調「我無法決定未來,但我可以決定用什麼態度面對每一天」;姚黛瑋則歷經憂鬱、情緒失調、離婚、喪親,但這些年在身心靈領域的學習,讓她找到面對負面情緒的方式。她們兩人十多年來一起在心理諮商領域努力,幫助人們理解情緒,避免被情緒淹沒,擁有更舒心的生活。
★實踐美好第二人生,30秒立即成為 「大人社團」團友>>http://bit.ly/36EizjN
🌸大人社團,與你一起實踐美好生活🌸
陶曉清離婚 在 彭樹君 Facebook 八卦
在張愛玲的《半生緣》裡,世鈞和曼楨因為一時的情緒不歡而散,後來就有了一連串的陰錯陽差,從此見不了面,偶然再相逢時已是十四年後。恍若隔世中,歷盡滄桑的曼楨說了那句膾炙人口的名言:
「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回不去了,人生裡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在某個時刻,你回顧所來徑,忽然驚覺已經永遠錯過了某個人,某件事,某段時光,縱使有再多的遺憾,卻再也回不去。那樣的心情,你曾經有過嗎?
.
*
.
九二一地震那天,曉春在天搖地動之中醒來,門窗都在ㄎ一ㄣㄎㄨㄤ作響,書架上的書有大半傾倒在地,她想這或許就是自己此生的末日,而此時她第一個想起的人是當時的男友A,如果這就是生命中的最後一刻,她想好好與A道別。但電話再怎麼打,那頭就是沒有人接。在那樣的當下,曉春覺得孤單、淒涼、恐懼又心寒。如此重要的時刻,A竟然無聲無息。他不擔心掛念她嗎?他的心裡真的有她嗎?
他一定是和別人在一起,所以才不方便接她的電話,除此之外沒有別的原因。曉春的心情蕩到谷底。
第二天,當A終於打電話來的時候,曉春的心已經如廢墟一般。她不能相信A的解釋,他說睡太熟,根本不知道有地震。怎麼可能?那麼強烈的天翻地覆,連地底的蟬都醒來了吧!任憑A再怎麼道歉,曉春都不想聽。
九二一造成了許多家破人亡,也在曉春和A之間劈下一道深深的裂痕,不久之後,兩人分手了。
多年之後的一個冬天,又是一次天搖地動,但曉春在深睡中毫無感覺,第二天醒來才知道有幾棟樓在昨夜塌了。這時她想起了A,原來真的是會睡到不省人事啊!昨夜證明,地震的搖晃只是讓自己彷彿躺在搖籃裡,睡得更熟而已。當年她真的錯怪他了。
但已來不及了,她和A已完全沒聯絡。在那之後,曉春在情感的道路上跌跌撞撞,一直遇不到可以真正在一起的人,一來是緣份的問題,二來也是因為以前A對她太好,相較之下更顯得那些情緣都不值得停留。
再一次的地震讓曉春看見自己當年對A的錯怪,但再多的懊悔也無濟無事,「總之是回不去了。」曉春傷感地說。
人生裡有些關鍵時刻的決定,總在多年之後才明白是一種永遠的遺憾,可是領悟往往來得太遲。我只能安慰曉春,就當作自己也是九二一的受災戶之一,也許她與A就只有那樣的緣份,如果不是那樣的分手,或許也會因為別的原因而分手。
.
*
.
斯雲和C是很好的朋友,兩人從高中一路到大學,再到先後進入社會,一直都是彼此第一個分享喜怒哀樂的對象。斯雲面對別的男人總有些放不開,畢竟她總是會意識到男女有別這件事,唯獨在C面前,她毫無顧忌,可以當瘋婆也可以當淑女,可以開懷大笑也可以默然不語,她想這必然是因為自己沒把C當男人的緣故。和C在一起永遠是晴天,兩人的相處像是髮梳之於頭髮那樣理所當然,那樣順暢。
所以當C對斯雲告白的時候,她並沒有陶醉與喜悅,只覺得驚慌失措。
她是喜歡C的,而且那種喜歡的程度超過對所有朋友的喜歡,可是C從來沒有讓她有過心跳的感覺,和他在一起太自在了,那不是她心目中的愛情,因為她所經歷過的愛情都是帶著煩惱的。然而和C之間的情感對她來說比愛情更難得,畢竟交一個男朋友並不難,但擁有一個異性知己卻太不容易。
但C的告白把兩人之間原本愉快的關係破壞了。斯雲不知如何面對C,只好選擇了避不見面。她封鎖了C所有的聯絡方式,不想知道任何關於他的訊息,她明白自己這樣的做法很惡劣,必然已傷了C的心,可是那是因為她自己太心亂了。
她花了半年的時間整理自己的心情,當C不在她身邊與眼前,她才能靜下心來細細去體會這個人之於她的感覺和意義,而她慢慢更確定,C對她來說是最不能失去的一個朋友。只有和他在一起的時候,她才能那樣安心做自己,然而那是愛情嗎?
但那為什麼不是愛情?那比喜歡更多一些的情感,如果不是愛情又是什麼?難道一定要有眼淚與爭吵才是愛情?雖然C從來沒有讓她有過心中小鹿亂撞的感覺,可是和他在一起時的那種自在不拘,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難道不是最好的一種情感模式?
其實那是不是愛情也無關緊要了,重要的是,如果要選擇與一個人共度此生,C就是她的第一選擇,那麼答案不是很清楚了嗎?
她是愛他的,無庸置疑。
可是當她終於把自己的心意梳理清楚,回頭想去告訴C自己的決定時,才知道他已辭去原本喜愛的工作,離開有她的城市,回到老家去接下家族事業,同時還接受了家裡為他安排的媒妁之言,與鄉長的女兒結婚了。斷絕聯絡的半年之內發生了那麼多事,這簡直像一場她不在現場的地震,當她再度回到原地,才發現整個世界都已經傾圮。
她的震驚多於悲傷,這不是她認識的那個他會接受的安排,她知道這樣的結果都是因為自己先前對他的拒絕與不聞不問,讓他萬念俱灰的緣故。她為他的決定感到心痛,可是她已經沒有立場再多說什麼,曾經無話不談的兩人之間已經形同陌路了。
多年之後,斯雲說起這段往事的時候,眼中仍有惆悵與懊悔。
「如果那時他鼓起勇氣跟我告白的時候,我是請他給我一段時間等我把自己理清楚,而不是沒有任何解釋地避開了他,那麼後來的一切就會不同了吧。」
是回不去了。時間如水往前奔流,從來沒有人可以回到過去的某個時刻,去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可是話說回來,若不是因為經過了時間,讓人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又如何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選擇?
人生雖然有許多遺憾,但這些遺憾也許是注定要發生的,也許生命的歷程就是要讓人去經驗這種種心情的轉折,而其中的意義就在於更認識自己。
.
*
.
同樣是因為一場地震,讓曼倩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但其中心境卻是完全不同的狀況。
那天凌晨一點四十七分,那場芮氏規模七點三級的地震發生的當下,她還因為失眠的緣故坐在客廳裡對著窗外的月亮發呆,而不知在哪間酒店消磨的丈夫也還流連在燈紅酒綠裡。在那長達近兩分鐘的劇烈搖晃之中,她以為房子要垮了,可是卻並不害怕,只是想著:啊,如果就這樣死了,倒塌的樑柱與牆垣正好成為埋葬自己的華麗墳塚,這種死法倒也乾脆。
同時她心裡有另一個聲音在說:若是過了這夜,自己還能活著離開這幢美麗卻空洞的房子,那麼就離婚吧。
她和丈夫之間缺乏心靈交流,個性不合,人生觀與價值觀也南轅北轍,當初會結婚只是因為兩家是世交,雖然婚後她很快就發現這場婚姻是錯的,卻遲遲下不了離開的決定。她向來聽從於父母,溫順慣了,也從未想過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她也沒遇過什麼挫折,反正人生都已經被別人安排好了,她不必花什麼力氣,只要美美地坐在漂亮的屋子裡,當一個他人眼中的幸福花瓶就夠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則無關緊要。
但那場地震對她而言彷彿是個天啟,讓她明白再也不能因循茍且地這樣繼續過著自我逃避的日子。在這個天搖地動的深夜,她心中雪亮,知道回不去了,回不去過去那個溫順膽怯、沒有主見的自己。她終於面對自己,對自己承認,這不是她要的人生。
「人生如此無常,生命的結束可能就在意外的一瞬間。在那個當下,我對自己說,如果還能見到明天的太陽,我的餘生就要為自己而活。」
我並不認識過去的曼倩,很難想像如今俐落的她以前那種優柔寡斷的模樣。現在她是一間咖啡館的主人,總是穿著式樣簡單但質感很好的襯衫與牛仔褲,留著齊耳的短髮,未施脂粉的白淨臉顏上永遠帶著淡定卻自信的笑容。她說為了離開那場婚姻,生命幾乎做了徹底的翻轉,而現在她很喜歡自己一個人的狀態,因為她終於得回了自己生命的主控權。
「從前的那個我已經回不去了,而且我也不願再回去。」
她一邊平靜地說著,一邊把做好的咖啡遞給我,那上面的拉花是一朵盛綻的玫瑰。我接過,輕啜了一口,品嘗到的是一縷自在的芳香。
.
*
.
那種回不去的心情,莎夏說她也曾經有過,而且感觸很深。
「那是多年以後,我再見到初戀情人的那一刻,他看起來很好,是那種會帶給別人幸福的人。當時我心裡想,如果當年與他一直走下去就好了,有他給我的幸福,我就不會再遇到後來那些人帶給我的傷心與背叛。可是回不去了,我已經成為現在這個歷經滄桑的女人。然後我又想,何必回去呢?雖然現在的自己說不上幸福,但也是因為經驗過後來的那些故事,才成為了如此的模樣,就算傷痕累累,我也願意全心全意接納這樣的自己。」
時間的河不會倒流,其實人生從來就是回不去的。
也正因為回不去,所以能擁有的只有現在,而愛現在這個自己,或許才是當下的人生裡最重要的事吧。
.
...............................................
.
專欄:聽樹君說故事
標題:回不去了嗎?
作者:彭樹君
刊於 皇冠雜誌770期/ 2018四月號
陶曉清離婚 在 潛力甦醒 陶曉清老師 打開我的關係專屬配方,帶走安頓好自己 的八卦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練習讓自己真實存在,從「界限」養成開始吧!潛力甦醒5日工作坊好評加場!課程資訊:https://www.ccaasia.org/ 超早鳥優惠請把握唷! 滿額36員! ... <看更多>
陶曉清離婚 在 陶曉清-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陶曉清 是1970年代民歌運動重要的推手,引領一整個世代開始唱自己的歌,寫自己的歌。與當時蘭陵劇坊的卓明共組「歌手成長班」,讓會唱歌的民歌手,還學演戲跳舞,成為台灣 ... ... <看更多>
陶曉清離婚 在 [轉錄]人物:楊祖珺- 看板NTPUyouthCOM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八卦
※ [本文轉錄自 gulan 信箱]
作者: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標題: 人物:楊祖珺
時間: Tue Mar 13 19:06:33 2007
作者: honkwun (123) 看板: billloung
標題: 人物:楊祖珺
時間: Tue Mar 13 12:10:25 2007
https://0rz.tw/eb2tn
民歌手楊祖珺
引文:
讓我們一起來唱歌,不要站在一旁,讓我們一起來歌唱.
歌唱出熱情的希望,歌唱出理想和主張,像花兒遍地的開放.
了解楊祖珺是因?民歌,在筆者的意識裏,楊祖珺是個民歌手。但是,楊祖珺卻不是一個
一般的民歌手,因?她正好又是七八十年代兩岸變化最快的時代的見證人。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楊祖珺不但是民歌運動的重要推手,她還是第一個合法前往北京並舉
辦有史以來第一個在北京舉辦演唱會的民歌手,當然也是第一個合法前往北京演唱的台灣
歌手。此外,她還是最早到新加坡演唱的台灣民歌手。
講起民歌運動,人們大都以楊弦1975年的那場演唱會說起。儘管楊弦發表《鄉愁四韻》可
以追溯到1974年。但是,楊祖珺認?,真正的民歌運動應該是1976年12月3日李雙澤的可口
可樂事件開始的。楊祖珺的理由是,楊弦那些歌是為余光中的詩作譜曲,未必真正反映年
輕人的心聲。
那一年,在淡江文理學院校園裏舉行了一場熱門“民謠演唱會”,主持人是當時的中廣DJ
陶曉清。當時的演唱會主要是在演唱美國的熱門音樂。在後台準備登場的楊祖珺,突然聽
到台上傳來《補破網》和《國父紀念歌》的歌聲,正感詫異,只看見陶曉清皺著眉頭到了
後台。
原來,台上發生了著名的“可口可樂事件”。僑生李雙澤拿著一個可口可樂瓶,上台質問
大家,?什?喝的美國飲料,唱的美國歌,而?什?我們不唱自己的歌?李雙澤當場演唱了台
灣民謠《思想起》,台下則響起了起哄聲。
楊祖珺當時對李雙澤的做法很生氣,1977年1月3日就在雜誌上發表一篇文章,對李雙澤的
做法提出了質疑。楊祖珺表示,既然要唱我們自己的歌,那我們自己的歌又在那裏?我們
總不能總是唱幾十年前的民謠吧。
不料,這篇文章深深刺激了李雙澤。於是李雙澤埋頭創作,其間誕生了著名的《美麗島》
和《少年中國》等歌曲。雖然這兩首歌也是為詩人的詩作譜曲,但是楊祖珺認?,這才是
民歌運動的開始。
可是,當年9月10日,李雙澤因?救人而去世。在大殮的前夜,楊祖珺和另外一名民歌手胡
德夫一起,在稻草人餐廳,為《美麗島》錄音。
“抓住了,抓住了,”他們在唱了多邊之後,終于成功錄成了。
《美麗島》三十年來,一直是楊祖珺和胡德夫的最愛,有機會就會演唱。
楊祖珺自此參與了民歌的推廣運動。她甚至組織民歌手到鄉村演唱,其中還包括“綠島”
,這些演唱都是義演的。但是,楊祖珺糊裏糊塗地和黨外相互比較熟悉了,這就得罪了國
民黨當局。楊祖珺之後一直處於被禁的狀態,哪怕演唱會邀請了楊祖珺,最後主辦單位也
會通知楊祖珺:“你就不要登台了”。
現在看來很有趣的是,楊祖珺經常演唱的兩首歌曲《美麗島》和《少年中國》,都是被國
民黨查禁的歌曲,尤其是《美麗島》,被認?有台獨傾向。而《少年中國》則被認?是統派
歌曲。
楊祖珺曾經有一張個人演唱專輯,就叫《楊祖珺》。這張專輯原本由新格唱片出版,結果
國民黨當局的審查結果只通過了一首《美麗島》,還不能在電臺播放,使得唱片無法出版
。一年后,幾經努力,唱片終于出版,銷售量超過1萬張。但是公司聽?楊祖珺被國民黨特
務盯上后,又到市場上收回了那些沒有賣出的唱片。
對於國民黨當局當時的歌曲審查制度,以及規定要唱多少多少淨化歌曲的制度,楊祖珺不
但憤然辭去了“跳躍的音符”主持人一職,更是寫下了一篇題?《不要槍殺歌手》的文章
,抨擊國民黨的歌曲審查制度。後來,歌手羅大佑在他的歌曲中也使用了“有人在黑夜之
中槍殺歌手”這樣的歌詞。
楊祖珺後來和黨外人士林正杰結婚。林正傑過後當選為台北市議員。因?在一場官司中敗
訴,必須坐一年。林正傑和楊祖珺在法庭判決后,一起發動了一場“街頭狂飆”,也就是
街頭抗議運動,直到上訴期滿?止。據?這是台灣當時最大的街頭抗爭運動。
林正傑坐牢的第二天,民主進步黨出人意料地宣佈成立,楊祖珺當選為中央執委。這時候
,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
1988年1月14日,蔣經國去世后的第二天,楊祖珺組織的1949年以來首個台灣赴大陸返鄉
團?程前往大陸。或許很多人不了解,這個要求開放台灣民?回大陸探親的運動是民進黨推
動的,而楊祖珺則是主要的推手。
楊祖珺組團前往大陸后,發生了另外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楊祖珺在大陸期間竟然在北京
舉辦了兩場個人演唱會。雖然之前侯德健“逃往”大陸也公開演唱,但是楊祖珺卻是第一
個“合法”前往大陸並舉行了演唱會的第一個台灣歌手。據?,中央電視台還播放了楊祖
珺在北京國際交易廳進行的一場演唱會。
楊祖珺在北京的演唱會中,有一場是在北大舉行的。這場演唱會不單是演唱會,楊祖珺也
利用這個機會,向北京大學的學生介紹了台灣的校園民歌運動。
有意思的是,當時身為民進黨中央執委的楊祖珺在北京舉辦演唱會,初衷竟然是不滿大陸
流行港臺的靡靡之音,要向大陸民?展現台灣“唱自己的歌”運動的風貌。
楊祖珺下一次前往北京,則是在1989年6月19日。這個日子大家都知道,北京剛剛爆發了
六四事件。楊祖珺不但在台北聲援學生運動,她更是在6月19日前往北京,向北京市民散
發《安息吧》的歌單。其中的歌詞寫道“你們用血染的路,我們會繼續前走。”
這首中文歌最早在大陸是共產黨員演唱的,後來台灣一名被釋放的政治犯唱給楊祖珺?,
並說這是國民黨大牢裏面的“流行歌曲”。
楊祖珺後來和林正傑離婚。據?林正傑的離婚的其中一個理由是“你得罪了我的很多朋友
”。
在台灣,人們喜歡說羅大佑是抗議歌手,其實,最應該稱為抗議歌手就是楊祖珺。楊祖珺
的抗議導致了熱愛歌唱的楊祖珺不能上電臺、不能發唱片,甚至不能出席演唱會。
楊祖珺經常在街頭抗議中演唱歌曲,來鼓舞士氣。難怪1990年代初,羅大佑見到楊祖珺,
還慾言又止地說:“你呀,還是老樣子,要知道啊環境不同嘍。”
縱觀楊祖珺三十年走過的路,可以感受到她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但是卻又有意無意地捲入
了風起雲湧的政治風潮,我們不但從她身上見證了華人社會的一段狂飆歷史,更是讓我們
覺得一個理想主義者在這個大時代中所扮演的悲壯角色。
統獨問題、省籍問題、民主與專制、婚姻的悲歡離合、音樂和政治、民族自我覺醒、學術
、和當權者在街頭的抗爭,那?多的問題在正反兩方面聚焦在一個女人身上,實在令人嘆?
觀止。但是,我們卻沒有發現楊祖珺在為理想奮鬥的路途中,如那些政治人物和商人那樣
,有著明晰的“路?圖”。這個可能正是所有理想主義者所表現出來的共同特徵。
最近,楊祖珺出版了一本新書,叫《我在凱達格蘭大道等你》。我無法了解楊祖珺現在的
政治訴求究竟?何,以及訴求本身的邏輯關係。但是,我情願看到一個民歌手的率性、真
摯和沒有路?圖的行事方式,這可能正是我們這個社會所真正缺乏的東西,一種在血液深
處的難以言表的民歌手性格。
2005年,藉著民歌運動三十周年舉行的演唱會上,楊祖珺站在台上演唱歌曲。她的好朋友
胡德夫也出版了三十年來的首張演唱專輯。回顧這三十年來兩岸的滄海桑田,看看楊祖珺
的青春歲月,實在讓人忍不住要稀里嘩啦哭一場。
僅以此文向楊祖珺教授致敬!
作者:藍島
--
『沒錯沒錯,我哪就像那蒲公英,被風一吹,咻地就飛了起來。飛去想去的城鎮,飛去想
去的天空,但是一有想降落的地方,就會被吹得更高更遠。』──她的生存之道
太息花色今更易 此身虛度春雨中
https://blog.roodo.com/honkwun
--
※ 發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9.91.100.137
--
北大青年社 --基進 批判 實踐--
聯絡人: 辜郁哲 0916-239335 [email protected]
聯絡站: 北極星2 telnet://192.192.35.34 《YouthPark》版
批踢踢 telnet://ptt.cc 《NTPUyouthCOM》版
https://www.wretch.cc/blog/youthntpu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96.9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