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恆春戲院】 #屏東人晚點名 #留言報到
隨著瓊麻及木炭產業的沒落
設籍於恆春半島的人口逐漸外移
當地4家戲院也相繼吹熄燈號
如今要在正規的電影院觀影
得跑到100公里外的屏東市或高雄
過往熱鬧的黃金歲月已不復見
但其幽靜的古韻仍值得去深深體會
#各位對古早的恆春還有什麼印象呢
#你家鄉也曾有這樣的小戲院嗎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7/1/11
圖說:圖為恆春街景。
攝影:鍾豐榮
歷史新聞
【2018-08-03/聯合報/B2版/高屏澎東要聞】
恆春4家戲院 見證過去黃金歲月
【記者潘欣中╱屏東縣報導】據戶政資料統計,屏縣恆春半島的設籍人口從民國71年最高峰後下跌,到去年創下人口新低紀錄;從勞力密集的產業演變到觀光旅遊服務業,年輕一輩很難想像早年因瓊麻、木炭業帶來「淘金潮」的黃金歲月,使戲院應運而生,恆春鎮、滿州鄉曾多達4家,是老輩人甜蜜的回憶。現在已全部吹熄燈號。
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說,民國50年至70年,瓊麻、木炭和稻米是恆春半島最興旺的產業,吸引大批外地人來「淘金」,但產業沒落後人口外移。「戲院產業為那段黃金歲月留下見證!」他說,恆春當時瓊麻業興盛,大量人力投入種植、加工,滿州鄉還多了木炭業,到處有錢賺讓戲院林立,恆春西門外萬華戲院、老街的恆春戲院及南門外的玉城戲院3家鼎立,滿州鄉有滿州戲院,曾日進斗金,卻在75年前後相繼熄燈。
「到戲院看電影,是當時的高級享受!」85歲的宋娘發說,滿州戲院在民國53年由高進春引進,之後由陳龍富接手,75年拆除;為鄉親帶來歡笑,也藏著情侶約會的戀愛故事。陳龍富說,當時很多人聽不懂國語,以台語片為主,後期才播國語片,後因瓊麻業退場人口流失,只好結束營業。
90歲的恆春吳阿嬤說,民國55年看電影全票30元、半票25元,基層公務員月薪才200至300元,工人近千元,到70年漲到100元,窮苦人家花不起,小孩常趁散場前偷溜進場過過癮;仍保留建築的恆春戲院是台灣光復後開幕,由吳豐源等人合夥經營;屋牆保存至今的浮雕,可一窺當時的貴氣,是老輩甜蜜的回憶。
陳韻文月薪 在 Serrini Facebook 八卦
希望文藝/獨立不是要貧賤如泥才得到人類尊重,已枉論青睞了。
Too Earthly Ye Are For My Sport
我會不斷嘗試在自己創作闡明信仰的哦。
【聲明】鑑於今日下午有媒體未經求證,錯誤推測關於「水煮魚文化」及《字花》所獲資助去向,為免讀者被有關媒體誤導,特澄清如下:
1.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為根據《公司條例》註冊,並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並非屬於任何個人名義旗下之公司。若有個別善長願意捐助「水煮魚文化」,我們將開出有效收據,捐款逾港幣$100可作退稅之用。
2.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於2014 - 15年度,獲藝發局資助$71萬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及進行文學推廣,這$71萬的支出包括:
工作人員酬金,分別是行政總監洪永起(全職,月薪$10000),執行編輯譚穎詩(全職,月薪$12000),行政助理陳仲賢(兼職,月薪$6000),美術總監陳家永(兼職,每期$2000),美術設計(兼職,兩名,每期合共$9000),特約記者(兼職,一名,每期$2000),酬金連強積金及勞工保險,全年合共約43萬。
而《字花》印刷費每期約$25000,最近數期我們獲友邦紙行慷慨贊助封面用紙,所節省的成本則用於刊物製作上,如在封面增加特別設計效果,令《字花》在製作上得以精益求精。全年印刷費為$150000。而《字花》每期逾十萬字,每年六期,稿酬一年支出合共為$168000。
此外,「水煮魚文化」於2014 - 15年度合共舉辦42場活動,總支出約$70000。有關活動包括資助兩名香港作家到台灣參與台北國際書展、大專文學巡迴推廣活動、文學寫生、文學報佳音等。平均每場活動的支出為$1667。
另有$82000為公司其他日常支出,包括辦公室租金(每月$4800)、《字花》及其他行政信件郵寄費用、上網、文具、列印機所用之打印墨及A4紙等。
以上支出總數為$90萬。而藝發局資助為$71萬,餘下$19萬則為《字花》銷售收入(約$15萬)及廣告費收入($4萬)。
為免再有媒體或個人誤用過期資料,落得未經查證之惡名,這裡我們也披露2015 - 2016年「水煮魚文化」獲藝發局資助出版《字花》及文學推廣的資助額約為$100萬,較前一年增加的資助,分別為我們將兼職的行政助理改為全職員工,並且將會推出全新的文學網站,希望能夠藉著網站鼓勵及發掘更多作者,開拓香港文學的未來。
至於鄧小樺小姐在這$71萬資助中所獲得之報酬共$782(50期稿酬,稿題為〈語言之超越及其不可超越〉)。
3. 藝發局單項資助$83300為我們在中學推行的「在雲上播種:中學多媒體詩歌表演」,為以多媒體形式進行文學的跨界表演,共在8間學校進行,參與的藝術家包括詩人、形體、音樂、錄像等,鄧小樺小姐並沒有參與是項活動,亦沒有於是項資助中獲得任何報酬。
4. 2013/14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的$165,000資助,用意是為業界培養藝術行政人才,因此在招聘上限制應徵者大學畢業不得超過三年。而是項資助用於聘請「水煮魚文化」見習藝術行政主任王韻詩小姐(月薪$13000)。
5. 鄧小樺小姐為「水煮魚文化」藝術總監,但並不參與「水煮魚文化」或《字花》的日常運作。「水煮魚」事務由行政總監洪永起負責,《字花》編務由執行編輯譚穎詩負責,藝術總監的職務主要包括監督公司運作,及為公司訂立發展方向與藝術方針、開拓資源等。
我們於此不罔斷有關媒體錯誤推測藝發局資助款項去處之意圖,亦不判斷其媒體水準,惟望於此一黑暗時代,媒體能夠緊守尺度,不論立場如何,以事實說話,以理服人。
洪永起
行政總監
水煮魚文化
2015年3月31日
陳韻文月薪 在 藝文青 Facebook 八卦
【編輯自語】想不到現在還有香港是否有文學之類的論爭,大抵小編活在文學世界太久,或者受中文系之教育太深。日前的文藝綜援論指藝發局資助養懶人,但事實上許多人在為文藝默默耕耘,經常有人說當編輯、文化工作就等於生活於貧窮線下,工作時數之高、工作量之多,都是入行前無法想像的。如果多年熬夜不休只為推廣文學是懶人的話,我看不出鍵盤戰士後的人是如何勤奮,至少連媒體應有的「資料確實無誤」的基本都未做好。
【聲明】鑑於今日下午有媒體未經求證,錯誤推測關於「水煮魚文化」及《字花》所獲資助去向,為免讀者被有關媒體誤導,特澄清如下:
1.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為根據《公司條例》註冊,並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並非屬於任何個人名義旗下之公司。若有個別善長願意捐助「水煮魚文化」,我們將開出有效收據,捐款逾港幣$100可作退稅之用。
2. 「水煮魚文化製作有限公司」於2014 - 15年度,獲藝發局資助$71萬出版文學雜誌《字花》及進行文學推廣,這$71萬的支出包括:
工作人員酬金,分別是行政總監洪永起(全職,月薪$10000),執行編輯譚穎詩(全職,月薪$12000),行政助理陳仲賢(兼職,月薪$6000),美術總監陳家永(兼職,每期$2000),美術設計(兼職,兩名,每期合共$9000),特約記者(兼職,一名,每期$2000),酬金連強積金及勞工保險,全年合共約43萬。
而《字花》印刷費每期約$25000,最近數期我們獲友邦紙行慷慨贊助封面用紙,所節省的成本則用於刊物製作上,如在封面增加特別設計效果,令《字花》在製作上得以精益求精。全年印刷費為$150000。而《字花》每期逾十萬字,每年六期,稿酬一年支出合共為$168000。
此外,「水煮魚文化」於2014 - 15年度合共舉辦42場活動,總支出約$70000。有關活動包括資助兩名香港作家到台灣參與台北國際書展、大專文學巡迴推廣活動、文學寫生、文學報佳音等。平均每場活動的支出為$1667。
另有$82000為公司其他日常支出,包括辦公室租金(每月$4800)、《字花》及其他行政信件郵寄費用、上網、文具、列印機所用之打印墨及A4紙等。
以上支出總數為$90萬。而藝發局資助為$71萬,餘下$19萬則為《字花》銷售收入(約$15萬)及廣告費收入($4萬)。
為免再有媒體或個人誤用過期資料,落得未經查證之惡名,這裡我們也披露2015 - 2016年「水煮魚文化」獲藝發局資助出版《字花》及文學推廣的資助額約為$100萬,較前一年增加的資助,分別為我們將兼職的行政助理改為全職員工,並且將會推出全新的文學網站,希望能夠藉著網站鼓勵及發掘更多作者,開拓香港文學的未來。
至於鄧小樺小姐在這$71萬資助中所獲得之報酬共$782(50期稿酬,稿題為〈語言之超越及其不可超越〉)。
3. 藝發局單項資助$83300為我們在中學推行的「在雲上播種:中學多媒體詩歌表演」,為以多媒體形式進行文學的跨界表演,共在8間學校進行,參與的藝術家包括詩人、形體、音樂、錄像等,鄧小樺小姐並沒有參與是項活動,亦沒有於是項資助中獲得任何報酬。
4. 2013/14藝術行政人才培育計劃的$165,000資助,用意是為業界培養藝術行政人才,因此在招聘上限制應徵者大學畢業不得超過三年。而是項資助用於聘請「水煮魚文化」見習藝術行政主任王韻詩小姐(月薪$13000)。
5. 鄧小樺小姐為「水煮魚文化」藝術總監,但並不參與「水煮魚文化」或《字花》的日常運作。「水煮魚」事務由行政總監洪永起負責,《字花》編務由執行編輯譚穎詩負責,藝術總監的職務主要包括監督公司運作,及為公司訂立發展方向與藝術方針、開拓資源等。
我們於此不罔斷有關媒體錯誤推測藝發局資助款項去處之意圖,亦不判斷其媒體水準,惟望於此一黑暗時代,媒體能夠緊守尺度,不論立場如何,以事實說話,以理服人。
洪永起
行政總監
水煮魚文化
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