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語錄.錄製疫情音樂會》
* 「明智的放棄勝過盲目的執著」,去吹吹風吧,能清醒的話,感冒也沒關係。——林語堂
*葉慈:錦繡衣裳
若我有一件錦繡衣裳
編織著金和銀的光彩,
這蔚藍、黯淡和深黑的錦衣,
讓我在黑夜、在白晝和在晨曦時穿戴,
如今我願把它鋪陳於你的腳下;
但我,太窮了,我只能有美夢,我沒有錦繍衣裳:
我太老了,我的心只能回望過去,
我想把我的夢,送給你,鋪在你腳下,
請輕輕的踩,因為你踩著的是我曾經的夢。
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
Had I the heavens’ embroidered cloths,
Enwrought with golden and silver light,
The blue and the dim and the dark cloths
Of night and light and the half-light,
I would spread the cloths under your feet:
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 無論你有多好,總會有不珍惜你的人;幸好,到了最後,所有不珍惜的人,都會成為過去。—-張小嫻
* 年復一年,我們生命中那與生俱來的神秘本質逐漸離我們而去。我們開始面對人生,承受重擔,有些對我們很有意義,有些卻不是那麼好。在這個瘋狂的世界,一切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所謂的人生,就是我們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遺忘了那神秘的力量。——羅伯特·麥卡蒙《奇風歲月》
* 《春,又回到了人間》
春,又回到了人間。大地
宛似一個飽讀詩書的孩子;
她知道,哦,許多許多詩歌.......
漫長苦學之酬獎是也。
她的老師甚為嚴厲。從前
我們喜歡老先生白白的鬍鬚。
而今,什麼叫綠?什麼叫藍?
我們把她問:她全會,她全會!
自由而快樂的大地啊,和孩子們
一起玩耍吧。我們要捉住你,
快活的地球。成功屬於最樂觀者。
哦,先生教給她的許許多多詩,
均印在根根莖莖、盤根錯節的
古樹上:她在吟唱,她在吟唱!
——里爾克
* 你是所有人中唯一我能夠愛的人。你無法衡量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沙漠中的甘泉,荒原中的花樹。我的心沒有枯萎,我的靈魂中還留下了一個可以為聖恩所達到的地方,這完完全全得感謝你。—-赫曼·黑塞《納爾齊斯與歌爾德蒙》
* 人生永遠是這個道理:在意的越多,遇到的麻煩就會越多。什麼都不在乎的人,反倒一點麻煩都沒有。—-蘇芩
* 將感情埋藏得太深,有時是件壞事。
—— 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
* 如果生命無可避免地會結束,我們活在其中,就應該用愛與希望,為它上色。
—馬克•夏加爾
* 保持純真十分重要。自始至終不要失去開放的胸懷和童稚的熱情,自然就會擁有無限可能。真相永遠曖昧不明,而謊言卻能讓人很快就懂。最好的辦法是依賴經驗的同時,又不失去童真。凡事皆有神跡,只需用心觀察。——費里尼
* 真正友誼的形成,並非由於雙方有意的拉攏,帶些偶然,帶些不知不覺。—— 錢鐘書
* 只要我能擁抱世界,那擁抱得笨拙又有什麼關係。——卡繆
—-圖:台中Yahoo TV錄製朗誦音樂會。鋼琴家陳瑞斌彈奏,我朗誦詩。
我選了自己的《對愛沈默》、雨果、葉慈各一首。
音樂曲目:1)似曾相識,Rachmaninoff 。2)蕭邦生前肺結核死亡前最後夜曲。3)李斯特改編Schubert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陳瑞斌,6歲彈貝多芬就拿下台灣鋼琴比賽第一名,被封為天使的手指。30年來,他在世界各國不斷演出,也拿下許多國際大獎,如今再度回到台灣,琴聲裡還多了一份濃濃的鄉愁。 店家資訊: 11/22~ 12/11童話夢幻之旅 陳瑞斌 Rueibin Chen & Friends 鋼琴音樂...
陳瑞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這場家庭音樂會的延續,也是一群古典音樂家互相提攜的音樂聚會。
在國外,許多古典音樂家是因為疫情無法演奏:在台灣古典音樂是不必疫情,早就沒有了舞台。
即使在國際得了大獎,即使擁有耶魯大學音樂系碩士、南加大音樂博士,只要出生台灣,隨著全球古典音樂的沒落,加上面對其他各國政府皆以文化部、外交部資源全力支持他們古典音樂家,這些台灣出生得國際大獎的「台灣之光」,其實是「世界黑暗角落裡的音樂寂寞騎士」。
他們坐在鋼琴面前,看著黑白琴鍵,好似預言,彩色的世界與他們無關。自小十二、三歳出國,圓一個夢,每日練琴7-8小時,窮孩子的當然是無邊無涯既孤獨又困頓:家境好的,又何嘗不孤獨寂夜且日夜苦練。
這一集節目的小提琴家是陳依廷,幫她伴奏的是華人有史以來得最多國際大獎被稱為天使魔鬼之手鋼琴大師陳瑞斌先生。
而為了短短二十分鐘不到的節目,他們前後兩天,分別Rehersal至少兩個小時,陳依廷求好心切,每個細節都想達到最完美。陳瑞斌耐心的一直陪她改過來又改過去。直到攝影工作人員精疲力盡,我才喊停。
他們都那麼熱愛音樂,耐心十足:我問陳瑞斌會不會覺得自己陪一個後輩,伴奏花這麼多時間,感到委屈?他説:我不會這麼對待後輩。我知道音樂人的辛苦。不論他們家境如何,因為他們都是努力過的人。
台灣現在學音樂的回台,除了收學生,沒有人可以靠演奏「吃飯」:即使你已在國際得了好幾個大獎。
當日本、中國崛起,皆全力陪植他們的音樂家。現在出身中國大陸的音樂家不需要得任何國際大獎,隨著外交實力,年紀輕輕即進入白宮演奏,且隨著包括交響樂團及跨界音樂需要中國市場,中國的音樂家在全球擁有的知名度,全亞洲只有日本可以相比。
在這樣的局面中,台灣音樂家由於沒有政府的重視及支持,他們在國際的地位及表演的機會,即使得了大獎,也被冷落一旁。
家境好的,只好回來轉業,不能忘情音樂時,偶爾表演。當年從13歲出國到取得博士,至少15年日日夜夜的努力,最終是為了偶爾的演出嗎?最終是得依靠尚屬富裕的父親支持嗎?
至於窮困的呢?只好告訴自己:生不逢時,生不逢地,也生不逢家。
追逐最美的音樂路上,遇見的是最殘酷的風景。
於是一系列的音樂小聚,至少在世界周報Facebook 出現。
請聆聽「乘著歌聲的翅膀」「Elderwise 」「梁祝協奏曲」。
陳瑞斌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八卦
*《生命的領悟》一個願意為了自己的身後,此生吃盡苦頭,全力以赴的音樂家。—Esquire
*陳瑞斌,你可能不熟悉,也可能因為對古典音樂涉獵,你早已如雷貫耳的名字。
他曾經在三十歲前得了近二十個國際大獎,其中五個是鋼琴大賽首獎,他是華裔、台灣、説中文的人史上得最多國際大獎的鋼琴家。但面對其他以色列、俄羅斯、德國、中國、日本、猶太人,有文化部、企業全力協助其古典音樂家在國際樂壇,那些人不必參加比賽,已在國際朗朗乾坤、大放異采。而出生台灣,台灣的文化部對所有國際得音樂大獎的得主幾乎沒有作為,陳瑞斌只是其中之一,加上家境清寒,他註定要走一個人的路,沒有後援,自己努力。於是堅持演奏角色的他,生不逢時,更生不逢地,為了理想,咬著牙走上了難以想像孤獨的路。
「以前我一直作夢,以為比賽完,拿到獎,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因為從音樂歷史上看來,很多偉大音樂家彷彿都是得了獎就平步青雲。我以為只要做到那樣,就與他們畫上等號,但事實不然。」
*陳瑞斌說,學音樂的他至今不理解也不擅長台灣的商業社交時代,即使如此,他仍得勉強了解音樂以外的世界,與社會、企業打交道:僅管多數時刻在社交場合他是害羞且退卻的。他仍然得想辦法適應,因為沒有人支持,音樂演奏會,根本開不成。
*從童年吃他人所不能吃的苦,不到三十歲得別人難以項背的獎⋯⋯五十歲的陳瑞斌說:「我要面對的不只是音樂而已,我覺得我現在是一個人生半失敗的階段。」
*面對現實的挫折,陳瑞斌換了一個角度看事情。「我不是為了現在而活的,而是為了死了以後而活。」
「如果是為現在而活,我的日子這麼苦,我大概老早就轉行了。」
*音樂的主流已經不在音樂會的舞台上,而是教學收入。但陳瑞斌堅持不走這條路,因為收了學生收入高了,少了練琴時間,琴藝一定會退步。
*他希望「有一天如果我走了,可以留些演奏、聲音給社會,那麼從我手上出來的東西就會跟別人不同。這也是我對此生的交待,不然我13歲吃盡苦頭、窮苦到難以置信,一個孩子孤零漂泊海外,意義在哪?」
*許多年輕人不知道如何選擇人生方向,陳瑞斌相信,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不感興趣,即使成功了,也很痛苦。「我不相信那樣的成功,會很快樂。」
「成功對我而言,不是一個時刻,而是一條路。」陳瑞斌說,很多人看成功,是看一時的,但他看的長遠的,甚至身後的。「對一個音樂奉獻者,成功不是一時的。」
他也指出,人生在世,靠工作賺錢,通常不難,但「如果我做的東西是最好的,你賺再多錢也買不到,那才是真正的可貴,當然後者通常是傻瓜。」而他正是這樣一個儍瓜。
「我這一生留下的絕對不是錢,而是與音樂有關的東西。」
在音樂演奏路上,他選擇當一個不悔的獨行俠。
Hope you like this interview by Esquire Magazine
🤓 "What I’ve Learned"
揚名國際鋼琴家陳瑞斌 - 孤獨鄉愁下的熱情音符
天使的手指、Lazar Berman唯一亞裔弟子、音樂外交使者 #Esquire #pianist #君子雜誌
>我從小就碰鋼琴(5歲),但在出國以前,其實沒受過什麼正統音樂教育,就是土法煉鋼地練,直到後來去了維也納讀音樂,才開始能比較能夠享受在音樂裡。
>細漢時,父親規定每天練琴都要用錄音機錄音起來給他聽,後來我學會把電視轉靜音,一邊彈琴一邊看卡通。
>剛到維也納時很苦,那時我13歲,德文還不會說幾句,一年只打兩通電話回家(長途電話太貴),申請居留證什麼的都得自己來。到各個國家比賽也是自費,機票食宿幾乎就把贏來的獎金花光了。
>維也納是座非常神奇的城市,我的音樂視野一下子被打開,身在那樣的環境──就像被雷打到一樣被點醒,關於音樂,我什麼都想要,不停地學、不停地聽。
>現在比較不會了,早期歐洲人會覺得在古典音樂殿堂他們才是「正統」,我們這種東方臉孔上台都是異類,我不服氣,我就用比賽去證明他們是錯的。
>第一次離開家鄉,一相隔就是十來年,我在機場等我家人時,我好怕我爸認不出我。
>我很珍惜我每次表演的機會,那不僅僅是一場演奏會,它可以承載著更多有意義的事情,例如公益、例如外交。表演之外我還可以做很多有影響力的事,這樣的結果其實遠超過我當初單純彈琴的初衷了。
>在音樂面前所有人都是一視同仁的,音樂無國界這句話是真的,它可以打破疆界、國籍、種族的藩籬,不管出身底層或上流、身分是總統、女皇還是大企業家,人人都可以是我演奏會的座上賓、人人都能為音樂所感動。
>音樂是讓世界認識台灣的重要籌碼,我現在演出常常會跟我們傳統音樂表演者一起巡迴,我們在世界諸多大型音樂廳裡演奏過《愛河暢想曲》、《福爾摩沙敘事曲》等,我希望能讓更多人聽見台灣土生土長的音樂作品。
>關於琴藝,以前是老師教的占七成、領悟占三成,年紀越來越大以後則相反,當然這個道理老師也很早就跟我說了,但沒經過歲月洗禮的無法體會。
>音樂比賽是很殘忍的,我看過太多這種心碎的場合,每個選手準備、練習時間都是以年為單位,但輸了就是輸了,很現實。
>我的老師Lazar Berman年過半百後才揚名國際,大器晚成,成名前他都被蘇聯共產黨鎖在國內,可他就是一直彈一直彈,那種對於音樂的執著,深深地影響了、也支撐了我在音樂這條路上的熱情。
>我是首位受邀去東歐演出的台灣音樂家,亦是羅馬尼亞文化部簽約表演的音樂家。我去烏克蘭表演的時候,他們文化部與外交部長在後台和我聊了三個多小時,談設立在台代表處的事。
>上彈演奏前唯一要做的事:就是不要彈琴。沒有啦!其實都在檢查硬體設備,空調、燈光等因素其實蠻影響演奏狀況的。
>我不太善於言詞,對我來說,音符的想像勝過語言文字,是我連接整個世界的最好媒介。現在想想,這條路的確是蠻適合我的。
>戰鬥民族俄羅斯的聽眾是地球上最難討好的,也不是說他們難搞,因為古典音樂對他們來說是日常娛樂,難免會用高規格耳朵去檢視。有次我在俄羅斯演出,一位老太太淚流滿面地來到後台找我,哭哭啼啼地對我說了很多話,我聽不太懂,透過翻譯才知道她深受剛才演奏而感動。
>人一定要能接受孤獨,唯有在獨處的時候,你才能夠反思自我。
>我第一次遠離家鄉還未成年,多年之後才歸國,這段年齡理應是一般人青春最重要的時刻,然而我是孤身一人,沒有長輩教我要怎麼「做人」,我以東方遊子的身分在西方國家闖蕩,人生的處事應對都是自己摸索出來的。
>我非常享受搭長途飛機的時光,我靜靜地待在座位上,發呆、思考、也可以寫些東西。
>音樂路很苦,因為它沒有一個標準,我覺得我能夠這樣堅持,就是──別想太多。
>我覺得學音樂,興趣培養很重要,但不要設立目標,華人的習慣好像投資一定要有報酬──學音樂就是要換取某種價值,這是不好的,會扼殺小朋友對藝術的參與心。我看過太多例子:小時候學了好久的樂器在長大後因為達不到所期望的地步而放棄,太可惜了。
>樂譜終究是工具,怎麼彈?怎麼詮釋?我想最終還是得靠人生的體悟吧!我大概每半年就會喜歡不同的東西、或說稍稍改變一下演奏方式,音樂的情感很容易還諸在生活的經歷上。
>人生如果遇到了什麼瓶頸,我只要坐回到鋼琴前彈琴,很多事就會有所解。
陳瑞斌,揚名國際的鋼琴家,台灣台南出身,13歲時以跨級之姿攻讀維也納音樂學院(正取生,後以第一名成績畢業),獨身一人在外闖蕩,16歲便在義大利拉赫曼尼諾夫國際鋼琴大賽中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得獎者,登上歐洲最著名維也納愛樂廳首演,不到20歲就奪得各大國際權威性鋼琴大賽5項金牌、18項國際鋼琴音樂大賽得主,堪稱是重量級國際鋼琴競賽中的常勝軍,被譽為神童,後成為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Lazar Berman唯一一位亞裔直傳弟子,並獲德國漢諾威音樂院最高獨奏家殊榮。其精湛而令人心醉的演奏技巧被國際傳媒讚譽為是「天使之手指」,深具舞台魅力,廣受全球古典樂迷與樂評推崇。
陳瑞斌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評價
國際知名鋼琴演奏家陳瑞斌,6歲彈貝多芬就拿下台灣鋼琴比賽第一名,被封為天使的手指。30年來,他在世界各國不斷演出,也拿下許多國際大獎,如今再度回到台灣,琴聲裡還多了一份濃濃的鄉愁。
店家資訊:
11/22~ 12/11童話夢幻之旅
陳瑞斌 Rueibin Chen & Friends
鋼琴音樂會圖與音樂會訊息
演出時間/地點 :
2019年11月22日(五) Pm 7:30 高雄市文化中心至德堂
2019年12月11日(三) Pm 7:30 新竹市文化局演藝廳
主辦:綺想室內樂團 02-85211485
購票:年代售票系統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台灣1001個故事 #白心儀 #美食 #音樂會 #鋼琴音樂會 #陳瑞斌 #演奏家 #鋼琴演奏家 #天使的手指 #鋼琴比賽 #貝多芬

陳瑞斌 在 張麗善 Youtube 的評價
五合一選舉熱鬧滾滾,大人很忙碌,但是也沒將囝仔忘記,雲林縣長候選人張麗善宣布,此次選舉每一票三十元的補助款,她將全數捐出,做為「藝術耕雲,滾動孩子夢想」基金,邀請紙風車劇團等國內外兒童劇團巡迴全縣廿鄉鎮演出,提昇雲林縣的藝文風氣。
張麗善這項行動,也得到古坑鄉長候選人陳瑞斌、斗南鎮長候選人黃博舉、大埤鄉長候選人吳炎蓁、斗六市長候選人謝淑亞、二崙鄉長候選人廖偉晴、虎尾鎮長候選人陳威成、土庫鎮長候選人張聰明、褒忠鄉長候選人張政國、東勢鄉長候選人林維戊、台西鄉長候選人丁睿昇、吳充裕、麥寮鄉長候選人林松藤、元長鄉長候選人李泗濱、四湖鄉長候選人蘇國瓏等候選人呼應,預估可以募住超過二千萬的基金。
張麗善強調,愈多人結合、愈多人投入,行善、助人的效果一定愈好,希望選舉不僅是政治活動,也會成為大家「相揪做好代」的活動,讓選舉更加有意義。
《歡迎來坐》
國會研究室: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1段3-1號2103室、
青埔服務處:雲林縣虎尾鎮平和里青埔2-23號。
《張麗善 雲林ㄟ日頭花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yunlin.lishan/
《張麗善 Youtube頻道 日頭花行腳》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tLH...
《張麗善 Instagram官方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lishan6970/#
《張麗善 Line@官方帳號》
https://line.me/R/ti/p/%40yunlin.lish...
《財團法人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
http://hanreporter.blogspot.tw/2012/0...
《懇請支持國民黨提名縣市長參選人》(依徵召提名順序排列)
苗栗縣長徐耀昌、南投縣長林明溱、連江縣長劉增應、彰化縣王惠美、臺東縣饒慶鈴、新竹市許明財、宜蘭縣林姿妙、雲林縣張麗善、花蓮縣徐榛蔚、基隆市謝立功、臺中市盧秀燕、嘉義市黃敏惠、澎湖縣賴峰偉、新北市侯友宜、桃園市陳學聖、嘉義縣吳育仁、屏東縣蘇清泉、臺北市丁守中,金門縣楊鎮浯。
《敬請關注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員群》
蔣萬安、李彥秀、蔣乃辛、費鴻泰、賴士葆、林德福、羅明才、陳學聖、呂玉玲、顏寬恆、
盧秀燕、江啟臣、林為洲、陳超明、徐志榮、王惠美、馬文君、許淑華、楊鎮浯、陳雪生、鄭天財、廖國棟、孔文吉、簡東明、王金平、柯志恩、陳宜民、林麗嬋、許毓仁、曾銘宗、黃昭順、吳志揚、張麗善、徐榛蔚、王育敏。
《雲林鄉鎮市》
斗六市、虎尾鎮、斗南鎮、四湖鄉、土庫鎮、 臺西鄉、崙背鄉、水林鄉、二崙鄉、麥寮鄉、口湖鄉、褒忠鄉、大埤、虎尾。
《雲林景點》
劍湖山世界, 北港朝天宮, 蜜蜂故事館, 雲林故事館。

陳瑞斌 在 陳瑞斌- 求真百科 的八卦
陳瑞斌 (Rueibin Chen)奧地利華裔,出生於台灣臺南永康,為已故俄羅斯鋼琴大師拉扎爾‧貝爾曼(Lazar Berman)唯一亞裔弟子。 十三歲隻身遠赴奧地利留學,破格錄取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