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 (展期到9/12)
➢ https://bit.ly/3AOQXYy
台灣漆藝三大師: 王清霜 、賴高山、陳火慶
賴高山老師在2005年4月仙逝、陳火慶老師2001年離世
💪王清霜老師可說是人間國寶,高齡百歲老當益壯,直到現在仍是創作不輟!💪
#東京奧運 剛結束,台灣今年的成績是空前優異,全台灣都為之瘋狂😆
大家知道嗎?我國選手開幕進場服裝上的 #金銀漆鈕扣,就是由台中的 光山行 漆器工藝 Kousan Craft 出品,創作者正是 #賴高山 老師的孫子 賴信佑
➢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55837/
目前正在 #台中文資園區 展出的王清霜100+漆藝巨擘百歲特展
阿慧利用假日預約參觀👀,看的是如癡如醉啊💜✨
我看到王清霜、王賢民、王賢志、王峻偉一門四代,為台灣 #漆藝 傳承與創新建立一個非常堅實的體系。現場除了看到王清霜老師的大作,尤其是🌄〈玉山〉⛰氣勢磅礡,峻偉解說提到,阿公的創作一定是自己親臨現場,玉山不只一幅,隨著不同的光影、角度甚至是當時的心情,表現出來的畫風也有所不同。
此外,現場也把清霜國寶的創作空間搬到現場來,不妨靜下來心想像創作者埋頭創作的心思。峻偉跟我說,阿公每天還堅持創作,隨身必要的材料跟工具還是留在家裡啦。我要特別謝謝 梁志忠 理事長,我在現場看到好幾件梁理事長借展的收藏,例如現場的「#阿哞虎」就是清霜老師留學日本時的的老師 #黑岩淡哉所創作。另外還有王清霜老師用 #高蒔繪 層層堆疊創作,以 #日月潭 構圖而成的漆器作品。
阿慧在特展中,看到王清霜一門四代的作品中,以 #台灣風土 為核心,只有真正對土地有愛的人,才能收覽眼底的情感,表現在藝術作品上。💗
阿慧邀請大家參觀☺️
特展地點:台中市復興路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國際展演館B11)
即日起開放預約參觀~9/12(https://tccip.boch.gov.tw/)
#王清霜 #傳統工藝 #人間國寶 #無形文化資產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陳火慶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你知道台灣漆藝的發源地,就在台中嗎?
在台中舊市區,台灣漆藝故鄉最近的距離,就可以親眼目睹山中公所留下的蓬萊塗。
甲谷公來到台灣,與富貴亭料理亭的女兒結婚,改姓為山中公,並開設工藝傳習所,培育人才製作漆器,將家鄉的讚岐彫的技法結合台灣意象如水果、原住民等特色,發展出具台灣特色的漆器,名為「蓬萊塗」。在戰後,轉為建國工藝學校,由謝雪紅籌設董事會並擔任校長,因涉入二二八事件被迫解散,這間學校就消失在民權路自由路的藝術銀行現址。
這樣的故事在舊市區並沒有結束,師承山中公的弟子賴高山、陳火慶、王清霜老師,將漆藝在台灣發揚光大,也逐步發展出不同特色的漆藝。其中,在舊市區最近的距離,我們可以看見台灣漆藝的活歷史,就在後車站的台灣樹漆文化博物館(賴高山藝術紀念館),賴高山老師最早住在成功路,暫居林家祖廟附近一段期間,再遷到了立德街(就在天外天正對面 ),後來才定居在現在興大附農附近的建智街,作為漆工廠,後來用民間的力量成立紀念館。#小故事:紀念館本身也是賴高山老師操刀的作品,不過其實最早是委託王水河老師設計的喔。
在最近的亞洲漆藝典藏展,很難得可以親眼目睹這些大師經典的作品!
顏水龍老師在台灣民藝社(火車站前綜合大樓附近)陳列的商品,也可以在這座隱身於南台中的賴高山藝術紀念館看到。
#紀念館參觀採預約制
#亞洲漆藝典藏展 2017.6.25-8.27
台中:賴高山藝術紀念館
豐原:豐原漆藝館
埔里:龍南天然漆博物館
草屯:游漆園
陳火慶 在 台中文史復興組合 Taichu Renaissance Association Facebook 八卦
臺灣漆藝蓬萊塗的緣起——台中工藝傳習所
日本人山中公自東京美術學校畢業,來臺後開設料亭「富貴亭」。他將傳自家鄉(日本四國香川縣)讚岐雕的雕刻技法與漆工藝,融合日人眼中的臺灣南國風情印象,成為專屬臺灣的特色漆工藝——「蓬萊塗」,臺灣的香蕉、原住民的杵歌,都是創作題材。
今日自由路上的藝術銀行一帶,便是1916年「山中工藝美術漆器製作所」的所在。學校後由日人官辦,改名「臺中市工藝傳習所」,培養漆器製作人才,賴高山、陳火慶、王清霜等當代漆藝大師師承山中公,各自發展出不同特色的漆藝。
1945年,山中公隨日本殖民統治的結束而離開臺灣。戰後的臺中工藝傳習所改組為「建國工藝學校」,由女革命家謝雪紅籌設董事會並擔任校長,因涉入二二八事件被迫解散,從此消失在人們的記憶中。
蓬萊塗以木胎體加上木雕技法,並從採漆樹採割的天然漆層層上漆塗抹,製成盤、壺等生活器皿。曾是日本時代的日本人造訪臺灣必買的伴手禮。重要的銷售門市,就設置在今日臺灣大道、自由路口的「物產陳列館」內,現址為綜合大樓。
目前離臺中的舊市區最近的漆工藝地景,是位於興大附農旁的「賴高山藝術紀念館」,賴高山生前將自家漆工廠轉作文物館,宣揚臺灣漆文化。而山中公的弟子王清霜、陳火慶等人和其後代,也分別將漆工藝在臺發揚光大。在豐原,木材加工產業於戰後和漆工藝結合,是豐原漆器的產業發展脈絡,現設有豐原漆藝館來傳承市區的漆藝及豐原漆產業的故事。
#走讀美術台中舊市區藝術地景
#從大正町通到自由路
#臺中民主文化地景
.
.
每回告訴你一則在地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改變了台中
——台中物語Taichustory
追蹤IG: instagram.com/taichustory
城市體驗×轉譯設計
陳火慶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評價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oYycmS5BW4/hqdefault.jpg)